第一篇: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析论文[范文模版]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析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析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 水试 鉴别
一、显色反应
1、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2、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因此,黄芩在切片时,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切片后应及时干燥处理。
3、其他某些中药材由于结晶水或其他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胆矾三斜晶系胆矾(CuSO4 5H2O)的矿石。为蓝色半透明结晶,加热失水后变为无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天竺黄,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es Mce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天竺黄为象牙色,遇水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并产生气泡,有较强的吸舌力。人工竹黄色泽为灰蓝色、灰黄色、灰白色或纯白色,遇水不变色。
二、膨胀现象
一些干燥药材,吸水后体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1、胖大海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浸后膨胀为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6~8倍。同属植物圆粒苹婆水浸后膨胀较慢,至原体积的3~4倍,为伪品。
2、燕窝雨燕科动物金丝雀Collocalia esculenta 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水浸后体积能膨胀15倍。其他用琼脂、银耳等加工的伪燕窝不膨胀或稍膨胀。
3、蛤蟆油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或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ulenger的干燥输卵管。经热水泡后能胀到10~15倍;其它伪品只膨胀3~6倍。
三、沉浮反应
1、沉水现象有些药材质地致密,相对密度大于1,或由于吸水性较强,放入水中出现沉水现象。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将其放入水中浸泡,丁香萼管下沉直立。劣质去油丁香则漂浮于水面。
2、浮水现象若实验的`药材质地疏松,与水的界面张力大或疏水、密度小,药材则浮于水面。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is PresI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鲜黄色细粉,质轻易飞,手捻有润滑感,入水不沉。玉米粉等掺伪物质则沉水。
浮海石火山喷发岩浆所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具多孔性海绵状结构,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四、粘液反应
药材含有粘液质,遇水发生膨胀。
1、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经沸水浸泡后,手摸粘滑,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其它同属植物的种子的胚为黄色,螺旋状。
2、北葶苈子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t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湿后,外表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液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2;南葶苈子播娘蒿Descurainia saphia(L.)Webb ex Prantl湿水后粘液薄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5~1/4。
3、小通草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茎髓。遇水吸水滑腻。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的干燥茎髓也当小通草使用,但遇水不粘滑。
五、乳化反应
树脂类药材中的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与水共研,形成颜色固定的乳化液。
1、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其他树种植物渗出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2、没药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nbergianum Berg.的干燥树脂。加水共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浊液。
3、阿魏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及同属他种具有蒜样特臭植物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乳状液。
六、泡沫现象
因含有皂苷、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振摇产生泡沫。
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i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i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因含有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且10 min内不消失。
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因含有人参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以区别其他伪制品。
七、小结
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是我国医学宝库中十分重要的财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及过程,是中药鉴定工作者的基本功。但在一些新版中药鉴定书中,多注重理化鉴别,利用物理、化学或仪器分析法鉴定中药材的真假、优劣,忽视了对传统鉴别方法的记述,建议关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并使其能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
第二篇:论文中药鉴定
中药鉴别及资源
制药09301程欢欢
关键词 中药资源 中药鉴别
摘要 对我国当前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资源保护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对中药的鉴别,总结中药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科学利用发展中药资源提出了建议。
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的传统利用:中药资源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部分,至今仍作为传统药材加以利用。中药房生产的仍然是没有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近年来,虽然参照西医药剂学的方法,对部分中医验方进行了标准化,研制了一批中成药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生产是无序的,对资源的利用极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中药提取物的利用:近年来,随着化学的发展及西药理论的引进,中药的有效成分得以提取和明确,为中药在医药行业的深入应用及日化健康方面开拓了新途径。我国是世界天然药物丰富的原料基地,随着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提取物的兴趣大增,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提取物出口国。这种需求的巨增造成了我国部分特产资源的迅速枯竭,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如陕西的贯叶连翘,青海的冬虫夏草,东北的人参等资源。
资源保护与利用:目前许多野生药物资源都由于过度的开发,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急需保护,而医药等行业的需求巨增造成和加剧了资源的利用。因此,解决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问题已刻不容缓。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还处于粗放的简单加工成中药饮片利用阶段,产品质量不稳定,资源浪费大,这种传统的方式本身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破坏。中药质量不稳定:由于传统的中药药材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区域规则。虽然近年来全国推行了GAP基地及地道药材的认证,但相对于全国众多的药材基地来说仍然是极少数。并且这些GAP认证基地还仅限于药用植物的种植规范,还没有对药用动物资源的相关认证。今后这些企业将面临重大生存问题,很多将退出药材市场。如何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都需亟需思考与解决。
立法保护制度的不完善:虽然国家对很多濒危中药物种都进行了立法,实行强制保护,但仍有很多资源面临威胁而尚无立法。因此必须完善立法制度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的知识产权: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根据中医理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改进,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中药制造体系,在植物的药学属性与药用植物选择、中药材栽培、种植、炮制、成药的加工等所有方面都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规范。中药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诸多方面; 内容 包含中药材、饮片、处方、制药工程、文献 及信息资源等。例如,由动植物原料制造成中成药,要经过诸多生产制作工序,像中药材生产、中药炮制与饮片、组方(处方与配方)、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等,其中的每个工序都可能包含诸多的知识产权内容,因此,中药知识产权应该构成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中药鉴别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以下为您介绍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方法。
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①看药材的表面 :看颜色,看断面。②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③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④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我国中药资源科学发展道路探讨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种源广泛,现有药材达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占其总数的87%。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讲究经济效益,生态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协调统一和和谐的发展,这是一条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道路。
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建立无公害化药物保护技术体系。②寻找新药源,保护物种多样性。③深入调查,加强研究,开拓研究新领域:有待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药物需求与供给的预测与资源保护程度。b.资源的多层次利用的综合效益的发挥。c.专业性,地区性,全国性药物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d.物种资源与基因库的建立。④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⑤加强物种保护的法制建设我们应做到以下三点:a.完善野生资源保护法规体系。b.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自觉保护。c.执法单位,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
参考文献
1张卫明,顾龚平.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5):5~8康延国.中药鉴定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7丁海,黄泰康,吴春福.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中草药,2005,36(1):147~149
第三篇:中药制剂分析方法综述
中药制剂分析方法综述
姓名:杨艳
学院:药学院
专业:药剂学
指导导师:封士兰
学好:22011027470
摘要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伟大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国粹也不甘落后,中药制剂分析正在努力适应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1]中药制剂分析历来就有 丸散膏丹, 神仙难辩之说, 八十年以前, 中药制剂分析一直处于经验鉴别阶段, 而在检查及含量测定方面几乎属于空白。近年来, 随着现代理化测试技术及精密仪器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中药制剂分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 目前对中药制剂分析的研究, 除经典的化学分析外, 还采用了先进的仪器分析。下面就近年来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扫描法、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扫描法
一、比色法
比色法可分为一般比色法或薄层层析比色法。
1、一般比色法
牛黄解毒片中大黄的主要成份为大黄酚,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 大黄酸等意酿衍生物及其葡萄糖贰, 又称结合葱酿。选用1.8二经基葱醒为对照, 5%NaOH一2%NH4OH、为显色剂, 在510nm波长处, 用比色法可测定牛黄解毒片总葱酿及游高葱酮含量夕总葱酿的回收率为98.00-103.70%, 变异系数1.681%游离葱醒的回收率为97.12-103.91%,变异系数2.464%。[3]
2、薄层层析—比色法
对于成分比较复杂的中成药, 用直接比色法测定比较困难, 为此, 可先经薄层层析分离后再测定。章育中等应用薄层— 比色法测定红皂及其片剂中皂贰Ⅱ的含量将样品经薄层分离, 用碘蒸气显色定位后, 刮下皂贰Ⅱ斑点, 用10%香草醛,高氯酸在80°C 加热15分钟显色, 在560nm测定吸收度。本法薄层层析回收率为95.3±0.73%, 片剂回收率为96.7±0.74%。[4]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黄酮类成分为棘豆属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量研究已表明,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在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尚未见到有关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报道,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急弯棘豆中总黄酮含量,快速、简便、准确。直接测定法和三氯化铝显色法表明, 三氯化铝显色后, 在274 nm 处, 芦丁和样品有最大吸收峰, 且完全重合, 因此选择芦丁为测定时的标准品, 274 nm 作为测定时最大吸收波长。相对标准偏差为1.01%,小于3% ,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测定结果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8.23-99.41%。[5]
三、薄层层析—紫外分先光度法
蒙药三子散(Sanzi San),系《中国药典》1995 年版收载的蒙成药, 对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未作规定,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的有效成分—— 栀子甙的含量, 对其质量标准的控制进行了探讨。于UV-260紫外扫描, 在239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用甲醇定容, 于239nm 处测定吸收值, 制标准曲线, 计算回归方程: Y = 0.0267X-0.014(r = 0.9986, n= 5, P < 0.01)薄层板: 硅胶GF254+ 0.3%CMC-Na(羧甲基纤维素-Na);展开剂: 氯仿—甲醇—浓氨水(4∶1∶0.2),于254 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栀子甙的暗紫色斑点, 定位。测得平均吸收度为0.344(n= 5)CV= 2.2%。按样品测定方法处理,测紫外吸收值,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为95.60-99.89%。[6]
四、色层分析法
为了定量测定在制剂中的生物碱的盐,必须采用氢式的阳离子交换剂的柱体,同时溶液滤过柱体的速度应控制在约0.1ml/ s 左右,然后用40ml 的水冲洗柱 体直至已不再成酸性反应为止,并用碱来滴定溶柱。阳离子交换剂的用量应当是2 倍于吸收生物碱所必需的量,因此须先测定阳离子交换剂对该生物碱的吸收 量。通常需要3g~5g 的阳离子交换剂来完全吸收0.3g~0.5g的生物碱盐。这样在药物制剂中可能测定去水吗啡、阿托品、海洛因、狄奥宁、待因、可卡因、吗啡、罂粟碱、毛果芸香碱、鹿尾草碱、士的宁、奎宁、麻黄碱等成份。[7]
五、气相色谱法
辟瘟丹为常用中成药, 其由细辛、肉桂、冰片、硼砂、滑石、沉香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开窍、辟秽之功效, 主要用于受暑中恶, 头胀胸闷, 腹痛吐泻, 手足发冷等症。方中冰片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本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含量测定 仪器 GC-14A 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FID检测器;C-R4A 计算机及处理系统;色谱柱: 5% OV-17 色谱柱, 柱长2m。冰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提供),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色谱条件 色谱柱、检测器同上。载气为氮气, 流速: 60ml/ min; 柱温: 80℃;汽化温度: 200℃;检测温度: 200℃。精密称取冰片对照品15.0mg,置5ml 量瓶中, 加95%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即
得对照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液1ul、2ul、3ul、4ul、5ul 进样, 按上述条件分析, 得回归方程:y= 412.5x-1712.3 r = 0.9998,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冰片含量的样品, 精密称重, 分别精密加入不同量冰片对照品, 余按样品测定项目下进行, 结果平均回收率98.5%, RSD=1.58%(n= 5)。[8]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
降粘胶囊中丹参酮ⅡA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本研究参考中国药典[1]及有关文献,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 Symmetry Shield RP C18(250 mm ³ 4.6 mm,5 μm);流动相: 甲醇-水(82∶18,V/V);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流速:1.0 mL²min-1;进样量:20 μL;理论塔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计算大于2 000,分离度大于2.0。按标准曲线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得回归方程为Y = 7.339 ³ 106 - 1.120 ³104X,r = 0.999 6,n = 5。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检测浓度在5.125 ~ 51.250 mg²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 μL,计算丹参酮ⅡA结果RSD 为1.18%(n = 5)。测定丹参酮ⅡA峰面积值的RSD 为2.54%(n = 5)。丹参酮Ⅱ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 ± s 1.4)%,RSD 为1.29%(n = 5)。[9]
七、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能较好分离测定降糖中药制剂中的苯乙双胍 在色谱条件下,苯乙双胍保留时间在2.6min左右,无杂峰干扰测定,基线平稳。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准确测定药品中的苯乙双胍的浓度,重现性好。分别精密称取苯乙双胍片适量,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液,充分振摇使溶解,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用50% 甲醇溶液稀释使苯乙双胍浓度分别为0.
2、0.5、1、2、5、10、20p~g²mL-1,精取lOlL注入液质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苯乙双胍浓度与其峰面积进行线性回衄,回归方程依次为:Y=99.8X一9.27(r=0.9996,n=5),线性范围为0.2~20tzg.mL1-1,回收率为98.64-100.48%。[10] 从上述综述中可看到近年来的中药制剂分析进展很快,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仪器的不断普及和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杨春云 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亚太传统医药 2010,6(5):126
2、吕龙 中药制剂分析的现状与面临的苦难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25):42
3、陈馨德,中成药研究;1983;(7):8
4、张育中,中草药,1983;(1):16
5、刘璐、付明哲等,急弯棘豆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医学进展, 2010, 31(11): 59-62
6、王烈群等,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三子散中栀子甙含量,中华民族医药杂志,2000,6(2):42
7、刘晶、靳晓明、陈彩霞,色层分析法在中药制剂分析和纯化上的应用,2005,33(6):4
8、李延、李萍,气相色谱法测定辟瘟丹中冰片含量,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4):75
9、宋厚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粘胶囊中丹参酮ⅡA 含量,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11):874-875
10、束畀阳,陈志远等,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分析降糖中药制剂中含有的西药成分,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0,医院制剂剂型以外用制剂为主,注射用
制剂较少,已有了脂质体、棒剂、固体分散体、控释微丸、栓塞 剂、微球剂等新剂型。西药制剂以凝胶剂、滴眼剂、栓剂、乳膏 剂、霜剂、滴鼻剂、滴耳剂等外用制剂为主,主要用于皮肤科、五 官科、妇产科等;中药制剂则以胶囊剂、口服液、合剂、颗粒剂、片剂等口服制剂为主,广泛用于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心脑 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和肝胆疾病等。一些药物 通过改变剂型,可明显改善药物疗效。如将替硝唑制成可吸收 的缓释药膜 或棒剂,用于口腔或牙周病的治疗,可提高药 物的局部浓度,以达到缓释、长效的目的
第四篇:中药鉴定师
中药鉴定师
实习是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时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最真实的感受社会的一个窗口,中药鉴定师。这次在.......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期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更深刻的了解社会,更便捷的融入社会,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效的锻炼了自己,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实习是我们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的一次尝试,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不少问题,自己的缺点、不足,早该摒弃的陋习,逐渐被自己所认知,自己所学知识肤浅,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匮乏让我明白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使我认识到必须让自己了解更多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我作为一名毕业实习的中药专业学员,深知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厂岗位接受锻炼。.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生产方面的问题,进行生产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实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由于我的主动积极,勤快认真以及良好的操作能力,各科室给予的好评
在这里我不知不觉地容入了整个团队,鉴定材料《中药鉴定师》。当自己的工作干完时主动帮助他人,同时我也得到了别人的好评和关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无缘与老师继续学习下去因为实习即将结束,但是老师已经将学习方法和工作技巧教于我,今后我一定能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监控操作能手,将所学知识与技巧发挥于以后的工作当中。
在生产部和质监科实习期间我学会了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生产设备,如操作沸腾干燥器、双效浓缩器、打印机、制粒机等。学校里学习的中药专业知识在这里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各方面综合知识表现,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人的知识要全面广泛,但在本专业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适应职场的激烈竞争
通过实习,我对药业生产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工作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勤奋好学的工作态度,虚心向上的学习精神得到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实习是步入社会前的预演,实习中的苦与乐都尝尽后发现自己长大了。今后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从好医生药业实习完毕走出的我将牢记“做好人、制好药”的厂训,肩负起中药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工作对得起职业,做事对得起国家。
第五篇:中药鉴定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部分总结
药材检测方法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大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何首乌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超过0.15%;
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白芍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芍药苷的不得少于0.80%;
黄连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的不得少于3.6%;
防己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于80℃干燥4小时,含粉防己碱不得少于0.70%;
板蓝根浸出物(热浸法)本品45%乙醇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25.0%;
苦参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甘 草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甘草酸的不得少于2.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黄 芪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2 / 千万;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2 / 千万;
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1 / 千万;
浸出物(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人 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红参中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西洋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1.0%;
三七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的总量不得少于3.8%;
升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柴胡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龙胆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龙胆苦苷Rb1不得少于1.0%;
紫草分光光度法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丹参用高效液相色普法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黄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药材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黄芩饮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地黄浸出物(冷浸法)本品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桔jie梗重量法测定药材含总皂苷不得少于6.0%;
饮片含总皂苷不得少于5.5%;
党参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按热浸法,用4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55.0%; 木香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香烃酯不得少于0.60%;
石菖蒲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百部浸出物(热浸法)水浸出物不得少于50.0%;
麦冬浸出物(冷浸法)本品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天麻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沉香浸出物(热浸法)本品含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牡丹皮分光光度法本品含牡丹酚不得少于1.20%;
厚朴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杜仲浸出物(热浸法)用75%乙醇浸出物,药材不得少于11.0%;
用75%乙醇浸出物,盐杜仲不得少于12.0%;
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0%;
秦皮薄层光密度法本品含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
蓼大青叶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靛蓝不得少于0.50%;
大青叶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
番泻叶分光光度法本品含总番泻叶苷以番泻苷B计,不得少于2.5%;
辛夷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木兰脂素不得少于0.40%;
槐花分光光度法本品于60℃干燥6小时,槐花含芦丁不得少于8.0%;
本品于60℃干燥6小时,槐米含芦丁不得少于20.0%;
丁香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洋金花中和法测定本品于60℃干燥4小时,含生物碱以东莨菪碱计算,不得少于0.30%;金银花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红花吸收度黄色素(薄层色谱法)在40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低于0.40;红色素(分光光度法)在518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低于0.20;
蒲黄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陈皮糖苷不得少于0.10%;西红花吸收度(分光光度法)在43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低于0.50;
在485nm处的吸收度与432nm处的吸收度的比值为0.85~0.90;
五味子(北五味子)用高效液相色普法五味子含五味子醇甲不得少于0.40%;
南五味子分光光度法本品含总木脂素以五味子醇甲计算,不得少于3.0%;
山楂酸碱滴定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有机酸以枸橼酸计算,不得少于5.0%;苦杏仁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苦杏仁苷不得少于3.0%;
枳实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橙皮苷不得少于4.0%;
吴茱萸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小茴香含量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
连翘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连翘苷不得少于0.15%;
浸出物(冷浸法)本品65%乙醇浸出物,青翘不得少于30.0%;
本品65%乙醇浸出物,老翘不得少于16.0%;
马钱子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士的宁应为:1.20%~2.20%;
栀子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不得少于1.8%;
槟榔酸碱滴定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计算,不得少于0.30%;砂仁测挥发油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
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
豆蔻(白)测挥发油原豆蔻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印尼白豆蔻仁不得少于4.0%; 麻黄酸碱滴定法测定本品含生物碱以麻黄碱计算,不得少于0.80%;
槲寄生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齐墩果酸不得少于0.17%;
细辛测挥发油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
荆芥测挥发油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60%;
薄荷测挥发油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
饮片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
穿心莲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
0.8%;
冬虫夏草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腺苷不得少于0.010%;
血竭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血竭素不得少于1.0%;
总灰分不得过6.0%;醇不溶物不得过25.0%;
青黛分光光度法在610nm处测定吸收度,本品含靛蓝不得少于2.0%;
儿茶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含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总量不得少于21.0%;
五倍子鞣质含量测定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鞣质不得少于50.0%;
全蝎浸出物(热浸法)本品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斑蝥气相色谱本品含斑蝥素不得少于0.35%;
蜂蜜滴定法本品含还原糖不得少于64.0%;
分光光度法在284nm 和336nm处测定的吸收度,其差不得大于0.34;
蟾酥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总量不得少于6.0%;
金钱白花蛇浸出物(热浸法)本品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蕲蛇浸出物(热浸法)本品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浸出物不得少于10.0%;
乌梢蛇浸出物(热浸法)本品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浸出物不得少于12.0%;
麝香气相色谱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不得少于2.0%;
总灰分按干燥品计算,总灰分不得过6.5%;
干燥失重(减压法)按减压干燥法测定,减失重量不得过35.0%;
牛黄薄层扫描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不得少于4.0%;
分光光度法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不得少于35.0%;
朱砂滴定法测定本品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 主含硫化汞(HgS)
雄黄滴定法测定本品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As2S2)计,不得少于90.0%;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自然铜-----------------------主含二硫化铁(FeS2)
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信石-----------------------主含三氧化二砷(As2O3)
炉甘石-----------------------主含碳酸辛(ZnCO3),煅烧后,碳酸辛分解成氧化辛(ZnO);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 ]
石膏重金属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10/百万;
砷盐本品含砷盐不得过2/百万;
滴定法测定本品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不得少于95.0%;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