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馒头、饼干里的小洞洞--教案
第十二课 馒头、饼干里的小洞洞
你参观过饼干工厂吗?
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的生面片,送到烘烤炉里转一圈出来以后,体积增大了好儿倍,变得又松又脆掰开一片饼干,可以看到里面布满了蜂窝似的小洞洞。面包和馒头里面同样也布满了小洞洞。油条呢,在油炸之前象一支钢笔粗,大油锅里急剧膨胀,变得比晾衣午还粗呢!这是谁变的魔术呢?“魔术师”是酵母菌,或者化学药品。
你一定记得,酿酒时酵母菌吃下淀粉变成的糖,吐出酒精和二氧化碳。做馒头的情形也是这样。和面粉时揉进去的那块“老面”里,住着众多的酵母菌。它们在湿面粉里,只要温度适宜,就迅速繁殖。它们吐出的酒精使馒头有股醇香味,放出的二氧化碳气在湿面团里占据了空间,撑出一个个小洞洞。蒸馒头的时候,小气泡受热坦步膨胀,在面粉里鼓出一个大气孔。面粉里的蛋白质——面盘受热凝固,成为气孔的“墙壁”,将二氧化碳团团围住最后,墙壁破裂,二氧化碳跑出来了,却给馒头里留下了无数的小洞洞。
炸油条的生面里预先揉进了食碱和明矾。早点铺师傅说的“一碱二矾三盐”指的是,每七斤面配上一两食碱、二两明矾和三两盐,便成糗油条的生面了。这三种化学角色各有各的作用:盐使面有咸味并变得柔韧,明矾是硫酸铝钾,具有酸性,在滚烫的油锅里,它和食碱起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泡,包泡受热急剧膨长,使油条迅速胀大。一两良碱和二两明矾可以生成约14升二氧化碳气,沸油二百多度的高温,又使的体积膨胀一倍多,所以,新炸的油条疏松多孔。
更有意思的是,啤酒、汽水里的气泡也可以用食碱和酸性化学药品的反应来产生。道理和前面说的一样。你想自制汽水吗?很简单,只要在厚壁的汽水瓶里或啤酒瓶里,预先灌进加了糖或桔子汗的凉开水,不要满口然后,迅速把二克食碱粉未和二克柠檬酸倒进瓶里,盖严瓶塞,用铁丝扎紧,再用毛巾裹住瓶子猛摇几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逃不瓶外,吸好憋在瓶子里,暂时且在汽水里栖身。当然,工厂里生产汽水、酒,不必这么麻烦,而是直接将二氧化碳气加压,使它较我地溶解进水里。当你打开汽水瓶盖时,这些在高压下溶解到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气便如释重负,纷纷冒出水面。你喝汽水不多会儿,肚子里就会泛出气泡,这是汽水里的二氧化碳在胃里受热又要“逃离”,它带走了人体的一产中分热量,所以白天喝汽水可以解热。一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它是弱酸,微酸可几温和地刺激肠胃而帮助消化。膨松剂
1、膨松剂简介
膨松剂(Leavening agents)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通常应用于糕点、饼干、面包、馒头等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制作过程中,使其体积膨胀与结构疏松。主要是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酸性物质尚可中和在产生二氧化碳过程中所形成的碱性盐,以及调节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而淀粉等则具有有利于膨松剂保存,调节气体产生速度,使气泡分布均匀等作用。
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很多,且依具体食品生产需要而有所不同。通常按所用酸性物质的不同可有产气快慢之别。例如其所用酸性物质为有机酸、磷酸氢钙等,产气反应较快,而使用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则反应较慢,通常需要在高温时发生作用。使用复合膨松剂时对产气快慢的选择相当重要。例如在生产蛋糕时,若使用产气快的膨松剂太多,则在焙烤初期很快膨胀,此时蛋糕组织尚未凝结,到后期蛋糕易塌陷且质地粗糙不匀。与此相反,使用产气慢的膨松剂太多,焙烤初期蛋糕膨胀太慢,待蛋糕组织凝结后,部分膨松剂尚未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致使蛋糕体积增长不大,失去膨松剂的意义。研究表明,膨松剂中铝的吸收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人们正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探索用新的物质和方法取代其应用,尤其是取代我国人民在长期习以为食的油条中的应用。
2、用途
焙烤食品的生产,如碳酸氢钠加入食品中,经烘烤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孔性组织,体积增大,使面包、蛋糕等食品柔软富有弹性,使饼干酥松,口感好。规定使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硫酸铝钾等8种。膨松剂主要用于焙烤食品的生产,它不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这在今天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并强调其营养作用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碱性膨松剂因其作用单一(产气),且可产生一定的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在产生二氧化碳时尚可产生一定的碳酸钠,影响制品质量,而碳酸氢铵在应用时所产生的氨气,残留于食品中时可有特异臭等。因此实际应用的膨松剂大多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复合膨松剂。
3、种类
膨松剂可分为无机膨松剂、有机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三大类。有机膨松剂如葡萄糖酸-δ-内酯。生物膨松剂如酵母等。无机膨松剂,又称化学膨松剂,包括碱性膨松剂如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等,酸性膨松剂如硫酸钾铝、硫酸铝铵、磷酸氢钙和酒石酸氢钾等,以及复合膨松剂。无机膨松剂应具有下列性质:①较低的使用量能产生较多量的气体;②在冷面团里气体产生慢,而在加热时则能均匀持续产生多量气体;③分解产物不影响产品的风味、色泽等食用品质。
生物类: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品质优良的酵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使用历史悠久、无毒害、培养方便、廉价易得、使用特性好。
化学类:化学类也称合成膨胀剂。一般是碳酸盐、磷酸盐、铵盐和矾类及其复合物。都能产生气体,在溶液中有一定的酸碱性。使用合成膨胀剂,不需要发酵时间。但是,比酵母的膨胀力弱,也缺乏香味,还有残留特殊后味的毛病,如氨味。化学膨松剂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2类:碱性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碳酸钙、碳酸镁等。复合膨松剂:通常由3种成分构成,即碳酸盐、酸性物质和淀粉等其他物质。其中碳酸盐与酸性物质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酸性物质还可中和在二氧化碳产生过程中所形成的碱性盐,以及调节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使气泡分布均匀等作用。复合类: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碳酸盐类、酸性盐类、淀粉和脂肪酸等。复合膨松剂可根据碱式盐的组成和反应速度分类。碱性原料分类
(1)单一剂式复合膨松剂以NaHCO3与酸性盐作用而产生CO2气体。
NaHCO3+酸性盐→CO2↑+中性盐+H2O(2)二剂式复合膨松剂以NaHCO3与其他会产生CO2气体之膨松剂原料和酸性盐一起作用而产生CO2气体。
(3)氨系复合膨松剂除能产生CO2气体外,尚会产生NH3气体。
4、相关危害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休闲膨化食品在大中城市主要超市的经营比重上升到10%以上,销售额上升到5%以上。以马铃薯薯条为例,过去5年,我国的马铃薯薯条消费总量增长了40%,预计在未来5年中我国的薯条消费总量仍将增长20%。休闲膨化食品在得到消费者喜爱的同时,还时常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企业应加大科技开发力度,进行扎实可靠的基础研究,采用先进高效的工艺设备,选用更加安全可靠的原料、配方、工艺、包装。针对膨化食品引发的安全问题,更大范围推广使用挤压膨化技术、微波膨化技术、烘焙膨化技术,积极研发尝试低温膨化技术、超声膨化技术等工艺,以实现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大程度排除危害人体健康因素。消费者对休闲膨化食品的需求趋向功能化和时尚化,时尚体现求新求变,而功能性趋向营养、健康。国外一些知名的休闲食品厂商大力宣传休闲膨化食品可以成为健康平衡膳食的一部分,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休闲膨化食品是今后新产品开发的方向。
消费者在选购膨化食品时,应尽可能去产品质量较有保障的正规商场购买,同时要看清产品上是否有“QS”标记;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标识,仔细看配料表,了解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特别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近期生产的产品;要避免购买促销玩具与食品直接混装的产品,因为国家规定严禁在食品包装中混装直接接触食品的非食品物品。
第二篇:馒头教案
《馒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馒头的来历及营养价值。2.体会做馒头的辛苦,珍惜粮食。3.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激发探究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馒头的来历及营养价值。2.体会做馒头的辛苦,珍惜粮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句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那大家今天中午吃的是什么呢?那在家里大家都吃什么主食呢?大部分同学吃的都是馒头,馒头是我们北方人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吃,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馒头!(板书课题:馒头)二. 讲授新课
1. 关于馒头,大家想探究什么呢?(学生举手回答)(1).馒头最早是怎么来的?(2).吃馒头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3).馒头是怎样做成的呢?
2.老师发现,同学们手里搜集了不少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分小组讨论合作。3.看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请各小组派选代表来交流你们的讨论成果!(每小组交流之后,课件出示总结答案)
(1).你是怎样的?老师这也获得这些资料的?(上网查资料、问家长、查阅书籍等)。说起馒头的来源,这要从诸葛亮渡泸水的故事说起,老师这也有一段关于馒头来源的资料。(出示课件)
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攻下了四川,建立了蜀国,要和曹操、孙权争天下。可是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袭击骚扰。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诸葛亮决定亲自带兵去征讨孟获。蜀国军队向南进攻,要度过泸水。那时的泸水一带,人烟稀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有人提出一个怪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去祭河神,才能顺利通过泸水。
诸葛亮当时主张要以仁义来收服孟获,当然不采用这种办法,后来,聪明的诸葛亮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军中带来的面粉,和成面,捏成人头的模样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泸水的河神,用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从这以后,这种面食的做法就流传下来。但是写成“蛮头”实在是太吓人了,人们就把“蛮”字换成“馒”字,写作“馒头”了。(2).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更容易消化吸收。有利于保护胃肠道。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馒头,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3).步骤
1.准备面粉500g、清水250g、酵母6g、白糖适量
2.面粉放入大盘,加白糖和6g酵母拌匀,倒入清水搅拌成絮状
3.用手揉直至表面光滑
4.揉好后盖布发酵至两倍大
5.将发酵好的面拿出揉匀排掉气体,搓成长条状
6.切分成等份大小的面剂
7.将面剂用手向内收,制成圆形馒头面坯
8.将做好的馒头面坯静置15-20分钟
9.锅里加足冷水,将发酵好的馒头面坯放入蒸笼,至水开后再蒸15-20分钟后关火,等过2-4分钟后再取出即可 三.谈收获
经过刚才的讨论交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颇丰,谁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四.拓展延伸
通过做馒头的工序,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做馒头很不容易)那我们在平日的生活当中该怎样做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加光盘行动,爱惜每一粒粮食,一起加入光盘一族,好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尝试做馒头的完整过程,体会做馒头的不易。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解决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第三篇:馒头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3.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编排,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一、观察,认识霉有不同形态。
二、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三、运用研究成果,探讨防止霉变的方法,四、霉的作用,害处,尤其是抗生素。
预期教学效果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教时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了解到霉有颜色差异。
二、用显微镜观察,认识到霉有形状差异。
三、探讨发霉的条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出示发霉的馒头,请学生观察。
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进行观察。
3、分发显微镜,要求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
4、师给于肯定,提出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呢?根据是什么?
5、让学生做出预测,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预测设计实验。比一比谁最快发霉,发霉最多?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到颜色多样:黄、绿 等
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等。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4、引发学生的讨论。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5、学生根据预测,小组讨论如何实验。
6、进行实验。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展示霉菌生长情况,比较得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二、讨论食物和其他物品防止发霉的办法。
三、霉的功与过。
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地馒头发霉情况,比较生霉的多少。
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与生长。
3、引发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来防止发霉?
4、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5、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6、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我们有时要运用它,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的功与过。(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孚莱明-青霉菌-青霉素,使食物霉变)
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是在什么环境中。
2、进行记录。
3、讨论得出:寒冷、炎热、干燥的环境中都不易发霉。
4、黄梅天气后晒衣服,食物的存放等等。
5、学生自学。
第四篇:牙齿上的小洞洞教案
教案: 牙齿上的小洞洞(健康)
匡新丽2016.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牙齿生病的原因与保护的重要性。
2、巩固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愿意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动画片《小红脸与小蓝脸》、牙齿模型。
3、人手一个牙刷、纸巾、茶杯。活动过程:
一、出示牙齿模型,让幼儿了解牙齿构造及其作用。
(1)师:孩子们,这是什么?牙齿是什么颜色的?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牙齿,告诉我是硬的还是软的?知道牙齿有什么作用吗?
二、出示PPT图片:
师:呀,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师:那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牙疼吗?(一口烂牙)
三、看动画片《小红脸与小蓝脸》,了解牙齿生病的原因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播放动画片《小红脸与小蓝脸》)
(1)师:是谁住进了小明的牙齿里?那小红脸与小蓝脸为什么会住在小明的牙齿上?(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会造成我们的牙齿受到伤害呢?(幼儿自由讨论)(3)播放ppt
教师进行小结:生活中,我们要是不坚持早晚刷牙,特别是还在临睡前吃零食的话,细菌就会侵蚀我们的牙齿;还有如果我们经常吃一些有刺激性的如过冷、过热、过酸或过甜的食物,还有运动时不注意磕碰到牙齿的话,都会对我们的牙齿造成损伤。
(4)师:孩子们,那小红脸与小蓝脸这些细菌有没有找过你们呢?我们相互看看,你们的牙齿有没有生病?(幼儿之间相互观察牙齿,看看有没有牙齿变黄、有蛀洞的现象)。
四、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愿意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1)师:孩子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牙齿不生病呢?(讨论:要早晚刷牙,饭后要漱口,还要定期做护齿检查等)
教师进行小结:刚才你们说的都很正确,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牙齿上的细菌赶走,牙齿才能健健康康。
(2)师:说到刷牙,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刷牙啊?你是怎么刷的?演示一下。(几名幼儿演示,其它幼儿模仿)
(3)教师借助牙齿模型,边带领幼儿说刷牙歌,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活动延伸:
1、师幼拿着牙刷一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体验正确的刷牙时间。师:你们知道科学的刷牙时间是几分钟吗?体验(3分钟)刷牙时间。向客人老师展示牙齿。
2、怎样让我们的牙齿更健康?吃些什么食物对牙齿有益,回家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讨论讨论,下次再分享。
第五篇:饼干乐园教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小班计算活动:饼干乐园
闵行区莘庄第二幼儿园总园 小二班 林苹芳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比比、分分、尝尝等过程中,发现饼干的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口味等),尝试比较和分类。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两格饭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大的黑色的方形饼干、大的黄色的圆形饼干、小的黑色的圆形饼干、小的黄色的方形饼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
一、回忆吃饼干的经验
1.教师提问:你吃过饼干吗? 你吃过什么样的饼干? 2.小结:大家都喜欢吃饼干,我们吃过许多不同的饼干。
二、选选、说说最喜欢的饼干 1.选选自己最喜欢的饼干
要求:今天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4种不一样的饼干,请你看一看、选一选,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饼干,拿一块放在盒子里。(重点观察孩子能否按照要求选择饼干。)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饼干
教师提问:你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幼儿回答,帮助幼儿归纳饼干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等)
寻找形同特点的饼干,玩玩“饼干找朋友”的游戏:“还有谁的饼干也是„„” 小结:形状一样的饼干是好朋友、大小一样的饼干是好朋友、颜色一样的饼干是好朋友„„饼干都有好朋友。
三、帮助饼干分家家 1.准备玩游戏
“这四块饼干一样吗?把其它三块饼干请出来。” 要求:把其他3种饼干找出来放在盒子里。
2012学年第一学期
(重点观察孩子能否按照要求寻找饼干;引导孩子看看、数数4种饼干找齐了吗?)2.玩玩分家家
要求:这儿有两个家,我们帮4块饼干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让它们碰一碰、亲一亲,再请好朋友住到一个家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分类情况)3.说说分家家的方法
你让哪些好朋友住到一个家里?
小结:同样是4种饼干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找朋友分家家。
四、延伸:吃饼干
引导孩子关注饼干的味道,发现味道一样的饼干也是好朋友。
2012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活动《饼干乐园》之反思 闵行区莘庄第二幼儿园总园
小二班 林苹芳
作为本次教学展示月的展示内容,我执教了小三班部分幼儿计算活动《饼干乐园》,以下是我就活动的一些所思所悟,和大家共同探讨。
作为一次小班上学期教学活动,首先选材要巧妙:选择“饼干”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首先能够引起小班幼儿极大地探索兴趣;其次对于饼干,幼儿已具有很多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的简单引导便能让幼儿调动起已有的认知经验,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更深一步的探索欲望。教师将生活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这一系列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原本模糊零碎的分类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让幼儿能基本达到教师预定的活动目标。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层次分明,在整合幼儿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激活幼儿的思维能力:比如第一环节“回忆自己吃过的饼干”,重在交流,在幼儿的分享互动中,丰富彼此探索发现的经验;第二环节“观察感受饼干的各种特点,找到共同的特征”,重在通过观察发现各种饼干的特征,并根据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环节“帮饼干分家,幼儿自主选择饼干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这又是一个提升,尝试独立的分类对于小班幼儿是一个新的挑战,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但是本次活动的问题在于孩子在四块饼干找家时,大部分幼儿能分得出但不能讲出分的理由,原因在于我之前的一个环节没有讲深和讲透,所以孩子只注重了形状的分类,对于颜色、大小都不是很明白。
教师作为引导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亲切的语气给了幼儿很大的鼓励,幼儿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其次提出的要求明确,语言简单明了,如“请你看一看,选一选,找一种,拿一块”,清晰地语言比较符合幼儿的倾听习惯,幼儿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再者教师对于幼儿回答的反馈是非常及时有效地,如“幼儿回答‘我吃过黑黑的圆圆的饼干’,教师回应‘他吃过的饼干颜色是黑黑的,形状是圆圆的’”,及时的引导幼儿关注饼干的颜色和形状等特征,教师的语言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展示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能力。
每次上公开课都会有反思与收获,都将成为我无尽的精神财富,为将为我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