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新课标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第二个知识点。
教学时间:一个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分成三部分,在介绍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后引入了热力环流的学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也是理解大气水平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及锋面系统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如果不能理解热力环流,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学习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运用其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学会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等问题的探讨,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难点:热力环流过程中等压线变化和实际应用。
二、学情分析
情感上:由于大气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对有关的天气、气候事例比较感兴趣。
知识水平上: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是,虽然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但对本节内容所需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
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达到了推导归纳规律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对概念、理论的归纳能力还比较弱。
三、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为讲解法、师生谈话法、情景教学法,辅助以演示法、地理实验法。
学法:探究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景:盛夏季节,走到河边、湖边特别是海边等地方的时候,通常会感觉风比较大,凉爽很多?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回答这一个问题。
2、观看实验:以一个可以操作的模拟动画和一个实验录像,让学生思考如果动手来操作这一个实验应该怎么进行,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实验效果。
归纳分析:在实验中,归纳出热力环流的定义,分析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以及形成原因。
(二)知识补充(5分钟)
3、复习相关知识:什么气压,气压的单位是什么,气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怎样的。
(三)新课教学(15分钟)
4、回顾总结: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知道,温度差异会引起空气的运动,而前面学习过太阳辐射在纬度间的分布是不均的,由此引起的温度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5、多媒体演示讲解:边演示边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了大气的垂直运动,因此,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高低压差异。重点向学生强调,高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则会引起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6、回顾总结:师生一起回顾热力环流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学生在草稿纸上,一起画出热力环流过程以及等压线形状。
(四)知识迁移应用(12分钟)
7、多媒体演示讲解:演示海陆风的动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知识分析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并完成教材中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8: 合作探究:课本问题探究案例“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引导学生从气温变化、地表状态、景观差异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分析原因、影响、措施。
(五)课堂总结(3分钟)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填写热力环流的框架图的形式归纳整节课所学的内容,加强学生对内容的掌握。
第二篇: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程序个四方面来说一下。一.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二.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湘教版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展示室内空调的安装位置和暖气片的安装位置,问为什么这样安装?(创设情境,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分组探究】
主题一:展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其形成过程
主题二: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让学生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和热岛效应,加强对热力环流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师补充归纳总结。【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最好一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激情。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此外,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第三篇:热力环流说课稿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人教版的第二章第一节。在这一节中学生首次接触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知识,这三部分知识均采用了由因导果、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本节内容运用到第一章中的“太阳辐射”等相关知识,又为后面要学习的“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等奠定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阅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动脑,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并能够描述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2.能说出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提高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海陆风的形成过程,提高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过程; 【难点】热力环流的过程。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1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武汉和拉萨同一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思考武汉和拉萨的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大气的物质组成及作用
通过提问的方式师生共同回忆大气的物质组成及其作用,重点强调氧化碳和水汽对红外长波辐射具有很强吸收能力,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大气的能量来源和削弱作用有比较直观、比较形象的认识。之后结合示意图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边演示、边解释总结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又能够让学生清楚大气逆辐射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设置讨论活动,结合教材 P29 中的活动让学生讨论得出大气对地球表面具有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
【实验感知】
在这里我会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热力环流概念的定义,学生通过定义想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学生会反馈抽象的概念难以想象出来。因此,我会和学生共同做一个实验,实验中的密封容器内右侧摆放一个装满冰块的盆,左侧摆放一个装满热水的盆,在冰块盆上方点燃一束香,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香产生的烟雾的运动轨迹是由装满冰块的盆流向装满热水的盆,进而形成以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循环是顺时针进行的。
给学生展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容器中的红色的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顺时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热力环流形成直观的感知,为探究原因奠定基础。
【探究过程】
(1)学生四个人为一小组,把刚才的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
(2)学生展示交流。
(3)教师结合热力环流过程示意图进行讲解。1
师生共同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
4.具体表现
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掌握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会结合课本 30 页的活动,通过多媒体演示海陆风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海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之后补充山谷风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并运用多媒体演示过程,做相应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过程及表现进行回顾和梳理,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画一幅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图。假定城郊之间存在一个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该如何处理。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又保温大地。
二、热力环流
三、具体表现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八、教学反思 1
第四篇:热力环流说课稿
《2.3热力环流及其应用》说课稿
单 位:沁阳市第一中学姓 名:屈全胜时 间:联系方式:
2015.10
《2.3热力环流及其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22号选手——杨欣科,来自沁阳市第一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力环流及其应用》,选自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3节。整个说课共分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1、地位作用
(1)承上启下:本节课既是上节《大气热力状况》的实际应用,也是下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2)理论性强:它涉及较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和读图分析能力,因此成为高考的重点。(3)实践性强:它涉及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气温、气压、风、降水等,可以学以致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读热力环流示意图,让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变化规律;②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②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教学难点: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和思维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我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借助直观的动画演示来增强感官刺激,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教师讲授虽然很重要,但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学习。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实施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式教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涉及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实施案例式教学法,例如通过“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动方向”这个案例加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通过“火烧上方谷的失败”这个案例加深对山谷风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说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训练、课堂小结四部分。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引导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在本节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引入《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欲围困司马懿。司马懿进退无路,面临火焚灭顶之灾,正在此时突降大雨,司马懿趁机逃走。引导学生思考:“火烧上方谷”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教学
包括三部分内容:介绍有关气压的基本概念、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应用。(1)介绍有关气压的基本概念:
首先讲解气压的概念,再让学生比较同一垂直方向上P1、P2气压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一: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关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通过:
(一)视频导疑,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用1——2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密闭的玻璃缸内烟雾的运动方向,并且思考:空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得出结论: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二)课件展示,原理分析。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最后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加水平运动即热力环流。最后再让学生利用地理关联图的形式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刻理解。
(三)读图分析,深化理解。等压面的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主要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突破。首先观察动画演示,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等压面会发生弯曲。高压处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低压处的等压面向低处弯曲,最后概括为:“高高低低”原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其次通过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教师点评展示答案,加深学生对“等压面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总结规律,提高能力。总结热力环流的一般规律,采取学生自主分析归纳的方法,先从垂直方向进行归纳,再从水平方向进行归纳。
(3)热力环流的应用:
关于热力环流的应用,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通过五道问题探究的形式进行突破,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首先海陆风和城市风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学生先画,教师展示答案的方法进行。问题探究一,在海边拍照时,应该如何站位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加深对白天吹海风的记忆。问题探究二,城市风对城市有何影响?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理解城市风。关于山谷风,学生较难理解。首先通过问题探究三,李商隐的诗《夜雨寄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巴山地区多夜雨?”从而引入山谷风的学习。教师以白天为例,详细讲解„„最后让学生自主画出晚上的风向。通过学习可以看出谷底地区白天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晚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所以巴山地区多夜雨。问题探究四呼应课前的设疑,“火烧上方谷”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通过动画给学生演示其失败是必然的,既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加深对山谷风的理解。最后问题探究五,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有污染的企业不能布局在谷底地区。
3、课堂训练
为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明确本节课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我精心选择了课堂训练题,包括基础篇和真题篇。
(1)基础篇:通过这两道题,考查学生对等压面的变化规律这个教学难点的掌握。
(2)真题篇:第一题,考查对“山谷风”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理解。【例1】(2013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例2】(2013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B)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热力环流及其应用,从而对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形成过程、基本规律有了初步了解。以后我们还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学习中去。
四、说板书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力求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热力环流
一、基本概念
1、气压
2、等压面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1、海陆风
2、城市风
3、山谷风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热力环流》这节课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三主”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指导!
第五篇: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热力环流》说课稿
长垣一中 李素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是“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知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复杂的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迁移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确定依据: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定为重点;生活中,学生对许多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把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定为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教师补充归纳,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感知,并验证所学结论。
2、图示教学法: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析图,从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学法指导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带着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实验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干旱长达九个月的上方谷,为什么在蜀军即将胜利时突降大雨?假设你现在是诸葛亮,你将如何避免这场大雨?带着问题,走进新课。
采用这样的导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二)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新知的讲授通过实验探究、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三个环节完成。环节一:实验探究
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一个难点,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不均匀会导致大气运动及具体运动状况,结合课本P29的活动,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感知。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是运动的。并且得出结论——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抽象的问题更加容易理解。环节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在明确了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后,结合前面的实验,老师再次展示热力环流动态课件,并启发学生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更能深刻地感知抽象的地理原理。
这样的教学程序,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理论联系实际 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将学生分组,通过以下三个案例讨论:
案例1: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欣赏古诗《夜雨寄北》,分析为什么巴山多夜雨? 案例2: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的形成。播放歌曲《军港之夜》,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不妥之处。
案例3:根据城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分析推导绿化带、工业区、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
学生积极讨论并展示本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三)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同时也点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注重系统直观,书写主干知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堂检测
要分层训练,试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欢迎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