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的很多内容进行了调整。从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教材逐册安排“探索规律”专题活动,而《间隔排列》就是本册教材安排的“探索规律”的内容。《间隔排列》这一节原本是四年级的内容,现在下调到三年级来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改变了很多。教学完这一课后我感受颇多,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初步感知
首先通过带领同学们进行“猜一猜”的游戏环节,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规定好游戏规则:只动眼睛,不动嘴巴。课件一个一个地出示苹果、梨子、苹果、梨子,让学生在心中默念,之后让学生猜猜接下来是什么水果?学生猜出苹果后,相机问问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填苹果呢?在这之中逐步引导学生明白这一排是按照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个梨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再接着问接下来填什么水果呢?它们都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呢?通过三次的询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
然后课件一下子出示整体的正方形和圆的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逐步加深对“一个隔着一个的间隔排列”加深印象。进而介绍像苹果和梨子、方块和圆片这样一个隔一个的排列方式,我们在数学上叫做间隔排列并板书:间隔排列。
之后再让学生看看刚刚的两组物体,并问图中谁和谁是这样一个隔着一个的间隔排列,让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介绍一些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现象,通过寻找生活图片中的间隔排列,让学生感受到间隔排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加深对间隔排列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之后向学生说明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间隔排列,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教学例题
首先通过故事情节引入新课,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让学生仔细观察展示的图片,说说这么多物体中你发现了间隔排列的现象吗?再次通过发现间隔排列现象,巩固新知并为研究接下来间隔排列中的规律做好铺垫。
之后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这幅图,通过询问每一排的最左端和最右端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后相机向学生介绍两端物体。再通过询问每一排还剩下什么?它又处在什么位置后向相机学生介绍中间物体。
然后让学生来通过一起数一数来研究一下这些物体数量上的关系。我是分层次地安排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先猜再验证来观察每一排两种物体之间数量上的关系,但是课后反思时觉得应该在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一数,自主地去发现每一排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接着我是通过提问:那又是为什么呢?并说明那通过下面圈一圈的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带着学生一起圈一排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剩下的两排分别可以把谁和谁看成一组,在这之中着重强调一组中都是一个“谁”和一个“谁”,再男女生分组圈一圈剩下来的两排,随后反馈学生的做法。但是课后反思时我发现在这一环节如果先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将更为恰当。如果学生的方法恰当则可以进行放大,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方法则可以再进行“圈一圈”的教学。
之后进行这一方面的练习并通过口头修改题中的数字随机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询问图中的变化先让学生说说现在的排列还是间隔排列吗?再让学生发现图中两端有何变化,每一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上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不同,那么这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再次通过口头随机的问题帮助孩子巩固这小结的规律。
最后让学生说说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巩固和提升。
例题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缺少了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培养,让孩子在例题的教学中就开始自己动手操作,进行规律的探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我觉得应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创造,可以是画出一个间隔排列的现象,也可以是动手摆出间隔排列的现象等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来学习,能够更好地探索出规律。通过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数学问题中的变化规律,再有意识地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三、练习巩固 通过火眼金睛和分析问题两个环节让学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应用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使得出三角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的结论。同时,还可以将方块和圆片间隔排列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方法的体验。但是课后反思发现动手操作的环节不仅在练习巩固阶段中,也需要在例题新授中出现,让“科学实验”伴随着孩子学完整节课。
四、拓展应用
刚开始每题都是一个问题,学生都是较为轻松地解决了,之后通过不断地增加问题的条件,让学生在不断的矛盾中思考新的排列方式,拓展自己的思维。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这一块,我反思自己的板书过少,三年级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还不够高,应该尽可能将今天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板书,让学生能够通过板书很清楚地明白今天所学的内容。
第二篇:《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按“明晰概念——发现规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的流程进行,配合教学设计,我花几天时间制作了课件。在概念教学中,通过男女生排队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有了全面、准确的理解。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上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说法表述规律,如“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夹子和手帕数量相差1”。在设计练习时,从比一比图形的数量,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教学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有一定困难,是不是我的教学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深刻?其实在原来的设计中,我是想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后,就让学生自由创作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统计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各是多少个,两种图形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在大量具体例子下,更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能将两种情况都呈现出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将教学作了调整,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原来的课虽然有精美的课件,但学生只是看客,被课件牵着走,调整后学生真正参与进去,在画、数、比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第三篇:间隔排列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按“明晰概念——发现规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的流程进行,配合教学设计,我花几天时间制作了课件。在概念教学中,通过男女生排队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有了全面、准确的理解。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上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说法表述规律,如“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夹子和手帕数量相差1”。在设计练习时,从比一比图形的数量,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教学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有一定困难,是不是我的教学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深刻?其实在原来的设计中,我是想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后,就让学生自由创作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统计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各是多少个,两种图形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在大量具体例子下,更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能将两种情况都呈现出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将教学作了调整,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原来的课虽然有精美的课件,但学生只是看客,被课件牵着走,调整后学生真正参与进去,在画、数、比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第四篇: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示范课)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
维新镇第二小学 王永
间隔排列问题,书上内容很少,学生也好理解,但可拓展的知识太多,如敲钟声的,爬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这一类都是有两端物体相同,在教学时通过比较得出两端物体总比中间物体多一,根据这个,知道中间物体是多少,就能求出两端物体。如果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这些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多悟,多练习,得出总结的规律。还有就是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要多动手,多画图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按“明晰概念——发现规律——完善规律——应用规律”的流程进行,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PPT课件,配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上的规律,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规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说法表述规律,如“夹子比手帕多1”、“手帕比夹子少1”、“夹子和手帕数量相差1”。在设计练习时,从比一比图形的数量,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教学中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用完整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有一定困难,是不是我的教学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深刻?其实在原来的设计中,我是想认识一一间隔排列后,就让学生自由创作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统计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每种图形各是多少个,两种图形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在大量具体例子下,更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能将两种情况都呈现出来。
在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寻找这里的间隔排列,并探索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首尾都是同一种物体,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多一。可是,首尾相同只是间隔排列中的一种情况,于是我又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在验证这一规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如果首尾不同的时候,两种物体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对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这节课感觉还是老师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的思考还是跟多的停留在表面,缺乏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这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结本课不足,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把课堂的发言权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五篇: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归纳总结出规律。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圆片、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到小兔的庄园玩一玩,好吗?小兔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礼品盒里的一串珠子)师:猜猜下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明确:像这样,黄珠子和蓝珠子一颗隔着一颗排列的,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欣赏老师收集的间隔排列的照片(课件出示)
师:欣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师:的确,这样的排列看起来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
(课件出示主题图)兔子庄园已经到了,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你能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吗?你能找出几组来?(生口答)
师:每组中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小兔与蘑菇是一个隔一个排列,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引导明确:这里的每组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这样的排列就叫“一一间隔排列”,排在两边的物体叫“两端物体”,排在中间的叫“中间物体”(板书)
生逐一明确上述三组排列的“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2、数一数
师:每组的两种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课件出示表格)生数清数量,把表格填写完整。师:比较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兔子比蘑菇多1个,手帕比夹子少一块„„
3、比一比
师: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圈一圈,分一分,你发现了
什么?
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分一分(课件演示)师:为什么兔子会多1只呢?
明确:因为两端都是兔子,最后1只兔子没有分到蘑菇,蘑菇就比兔子少1个,兔子就比蘑菇多1个。师:其它两组排列也是这样的情况吗?
生交流明确:木桩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篱笆多一个
夹子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手帕多一个
4、验一验
师: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一定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生任意画两种图形,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画好后,数一数两种图形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收集几份作业投影展示,全班交流。师:其他同学画的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得出结论: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板书)
三、巩固拓展 考考你: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 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3、如果把方块与圆片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方块有10个,圆片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生动手操作,思考方块与圆片的个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集体交流,引导生明确有三种可能(课件演示)
① 以方块开始、方块结束,圆片的个数比方块少1,圆片有9个。② 以方块开始、圆片结束,圆片的个数和方块同样多,圆片有10个。③ 以圆片开始、圆片结束,圆片的个数比方块多1,圆片有11个。
四、全课小结
师:回顾我们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明确: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两端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五、应用延伸
1、师:同学们知道运动员刘翔吗?他是110米跨栏的世界冠军,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争得了极高的荣誉。110米的跑道上总共有10道跨栏,你知道这些跨栏把跑道分成了几段吗? 课件出示,生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2、师:快要离开兔子庄园了,老师想把这串花朵围成一个花环送给小兔子(课件出示)
师:猜一猜,这串花朵是黄花多还是红花多? 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师:现在我把它围成一个花环,看看它还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吗? 生明确:有两朵红花连在一起了,必须要拿掉一朵红花,现在红花和黄花一样多。
师: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其中有怎样的规律呢? 生明确: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
板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物体 中间物体 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