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

时间:2019-05-13 21:2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

第一篇: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

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

课程号:081C0031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乙)周学时:4

课程类别:工程技术类

预修课程:理论力学,高等数学 面向对象:理工专业学生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材料力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面向工程的技术基础课。其中许多内容均可直接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且是学习很多工程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应力、应变及变形的概念,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平衡分析方法与能量法)分析、解决简化的实际问题,包括静定及超静定杆件结构的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力及应变分析、动应力等;并熟悉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从而为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同时也为学习相关的后继系列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的内容包括杆件的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应力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压杆稳定性、能量方法及动应力等五部分。主要有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的强度与刚度、基本变形的组合、应力状态分析、应力应变关系、常用强度理论、临界压力、卡氏定理、单位力法、超静定结构等。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4学时,共16周,总64学时。主要内容:

(一)绪论与基本概念 1.绪论与基本假设 2.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二)轴向拉伸、压缩及剪切

1.轴力与轴力图

2.应力、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应力集中

3.线应变、胡克定律、变形、应变能

4.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

5.超静定问题

6.剪切实用计算

学分:4

共2学时

1学时

1学时 共10学时

1学时

1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三)扭转及截面的几何性质

1.扭矩与扭矩图

共9学时

1学时 2.切应变、剪切胡克定律、圆杆扭转时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切应力互等、强度条件

3.圆杆扭转的变形、刚度条件、应变能

4.超静定问题、非圆截面杆的扭转

5.截面的静矩、惯性矩、惯性积及平行轴公式、转轴公式

(四)弯曲内力

1.剪力与弯矩、剪力与弯矩方程、剪力与弯矩图

2.弯矩、剪力与分布力集度的关系

3.平面刚架与曲杆的内力

(五)弯曲应力

1.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2.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3.提高强度的措施、组合截面梁

(六)弯曲变形

1.变形、挠曲线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2.刚度条件、应变能 3.叠加法、超静定问题

(七)应力及应变分析

1.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圆、主应力

2.空间应力状态

3.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

4.应力应变关系、体积应变、应变能密度

(八)强度理论

1.四个基本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2.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

(九)组合变形

1.两个相互垂直平面的弯曲

2.拉压与弯曲、偏心拉压、截面核心 3.拉压与扭转、扭转与弯曲

(十)能量方法

1.应变能与余能

2.卡氏定理

3.虚位移原理、单位力法

4.超静定结构

(十一)压杆稳定

1.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

2.5学时

2学时 1.5学时

2学时 共4学时

2学时 1.5学时

0.5学时 共5学时

2学时 2学时 1学时 共5学时

2学时

1学时 2学时 共5学时 3学时 0.5学时 1学时

0.5学时 共3学时

2学时 1学时 共6学时 1.5学时 2.5学时 2学时 共8学时 1学时 3学时 2学时 2学时 共4学时 2学时

2.柔度、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3.稳定性条件

(十二)动荷载、交变应力

1.动应力的动静法、动荷系数 2.冲击作用时的动应力

3.交变应力、疲劳极限

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学时

1学时 共3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每周布置相应教学章节的作业,作业量约3小时,主要针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试方式及要求:

期终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试内容包括:

杆件的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掌握基本假设、内力与内力图、应力的分布与计算、强度及刚度条件、变形计算、基本超静定问题、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截面核心、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等。

应力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掌握应力及应变状态、主应力、应力与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常用强度理论及适用范围等。

压杆稳定性:掌握稳定性概念、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及适用范围、柔度、临界应力、稳定性条件等。

能量方法:掌握比能、应变能、余能、功能关系、卡氏定理、单位力法、超静定结构等。动应力:了解动应力、动荷系数计算、交变应力、疲劳极限等。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含教材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代)

《材料力学》(第四版)I和II,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材料力学》(第四版)I和II,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二篇: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普通物理实验(力学)教学大纲

(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用)

实验目的:本课程是对理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熟练、扎实的实验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学习常用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力学、热学实验,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常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的原理和性能,学会正确使用、调节和读数。

2、了解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知道如何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如何减少实验误差。学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学会定性判断和定量估算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特别是严肃认真对待实验数据,杜绝弄虚作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道德。

第一部分 力学实验(36 学时)

绪论(误差理论)4 学时

实验一 长度测量

要求: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仪器;做好实验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二 自由落体运动

要求:学习用自由落下的物体测量重力加速度,对组合测量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三 密度的测量

要求:熟习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测定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四 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的研究

要求:用倾斜气垫导轨测定重力加速度,分析和修正实验中的部分系统误差分量。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五 阻尼振动

要求:观察弹簧振子在有阻尼情况下的振动,测定表征阻尼振动特征的一些参量,利用动态法测定

滑块和导轨之间的粘性阻尼常量。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六 单摆

要求: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周期和长度,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值,考查单摆的系统误差对测重

力加速度的影响。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分配学时:2 学时

实验七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

要求: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的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八 转动惯量的测定

要求: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九 弦振动的研究

要求: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测量均匀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及均匀弦线的线密度。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十 复摆振动的研究

要求:考查复摆振动时振动周期与质心到支点距离的关系,测出重力加速度、回转半径和转动惯量。

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十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要求:学习在气垫导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十二 弹簧振子的研究

要求:研究弹簧本身质量对振动的影响 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实验十三 碰撞实验

要求:验证动量守恒定理,了解非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分配学时:2 学时

实验十四 惯性秤

要求:掌握用惯性秤测定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仪器的定标和使用。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学时分配:2 学时

第三篇:《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 时 数: 24 大纲执笔人:何冬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对结构、构件受力情况的分析和平衡状态的研究,学会分析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构、构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规律;建立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基础,保证结构、构件在既安全又经济的前提下工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绪 论(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概念;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教学难点:结构计算简图。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2)了解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3)了解构件及杆件结构的分类;(4)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5)掌握荷载的分类。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本课程的特点、内容、任务、学习方法。

(二)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力的基本概念;(2)掌握静力学公理;

(3)掌握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力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三)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合力投影定理;力矩与力偶的概念;合力矩定理;

教学难点:力矩与力偶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3)掌握力矩与力偶;

(4)了解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力矩与力偶概念;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四)平面任意力系(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2)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3)掌握物体系的平衡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物体系的平衡计算。

(五)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2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

教学难点:内力、应力概念;剪切与挤压计算。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轴力图;(2)了解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3)了解轴向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4)掌握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5)掌握剪切与挤压实用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剪切与挤压计算;理解内力、应力概念;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六)组合变形计算(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

教学难点:斜弯曲、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斜弯曲梁的变形计算;(2)了解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3)了解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斜弯曲梁的变形计算,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七)压杆稳定(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压杆的临界力。

教学难点:压杆的临界力。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2)了解细长压杆的临界力;(3)掌握压杆的临界应力;(4)掌握压杆稳定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及压杆稳定计算。

(八)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教学难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分析方法;(2)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概念。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分析方法;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概念。(九)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

教学难点: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多跨梁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及斜梁的内力计算;(2)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3)了解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及斜梁的内力计算,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了解静定平面桁架、拱的内力计算。

(十)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图乘法计算位移。

教学难点:虚功原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虚功原理;

(2)了解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3)掌握图乘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图乘法计算位移;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十一)力法(2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解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刚架。

教学难点:力法解高次超静定刚架、桁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超静定结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确定;(2)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3)掌握力法典型方程;(4)掌握力法解超静定梁;(5)掌握力法解超静定刚架;(6)了解力法解超静定桁架;(7)了解力法解超静定排架。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超静定结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典型方程,力法解超静定梁,力法解超静定刚架;力法解超静定桁架、排架。

(十二)位移法(1)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计算无侧移刚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形常数和载常数;(3)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4)掌握位移法典型方程;

(5)了解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6)了解直接平衡法解超静定结构。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形常数和载常数,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直接平衡法解超静定结构。

三、本课程教学意见

《建筑力学》是一门计算性很强的课程,初学者往往因概念抽象,知识点多、计算量大而感到学习困难,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尤其对受力分析、力矩、截面法计算梁在受弯时的内力等问题要重点讲解;

2、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过程中要把工程实际中较简单受力问题转化为力学模型;

3、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清楚分析问题的常用方法和分析步骤。

4、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知识水平、教材版本,对部分内容要进行有重点的补充和删减。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建筑力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梁圣复,《建筑力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2]周国瑾,《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教学参考书

[1]陈永龙,《建筑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2]李廉锟《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3]刘寿梅,《建筑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刘成云,《建筑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5]李永福,《建筑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6]罗奕,《建筑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月。

第四篇:《岩体力学》教学大纲

《岩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 学院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课程编号:01z20044b 英文名称:Rock Mass Mechanics

学时:总计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0学时 学分:2.0学分

面向对象:2008级及以后年级的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概论》、《材料力学》、《普通地质学》、《弹性力学》、《工程地质》、《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教材:《岩体力学》,沈明荣,陈建峰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07月,第三版。主要教学参考书或资料: 1.《岩体力学》,阳生权,阳军生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09月,第一版。2.《岩石力学》,徐志英编著,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07月,第三版。3.《岩石力学》,张永兴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03月,第二版。4.GB 50218—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5.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6.《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委会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岩体力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属土木工程专业任选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岩石、岩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地下洞室、岩质边坡和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基本的设计方法,并了解岩体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掌握常用试验、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并掌握岩石基本参数的概念,影响因素,试验方法;掌握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对工程中一般岩体力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如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坝基稳定性分析等.同时,学生具有正确进行数字计算的能力,掌握测量岩石主要参数的操作能力,具有分析试验数据和编写报告的能力。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言(学时:2)授课内容:岩体力学的定义、岩体与岩石的区别和联系、岩体力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岩体力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常见岩体工程问题以及学习和研究岩体力学与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基本要求:掌握岩体力学和岩体工程的定义,了解岩石与岩体的基本区别和联系。了解常见岩体工程问题,了解岩体力学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学习和研究岩体力学与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学时:4)

授课内容: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岩石的强度特性,岩石的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理论。基本要求:了解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一般掌握岩石物理特性、强度的测量方法;了解岩石的成分及结构与力学性质的关系;重点掌握岩石在拉伸、单向压缩、剪切、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常用的岩体强度理论中的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并能够运用有关理论解决有关岩石力学问题。岩体的动力学性质(学时:2)授课内容:岩体中应力波类型及传播、影响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因素。

基本要求:了解岩石的波动特性,掌握弹性波在固体中的传播的运动方程;重点掌握岩体弹性波速度的测定与分析,影响岩体波速的因素;了解岩体的其他动力学特性。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学时:4)

授课内容:岩体结构面的分析,结构面的变形特性,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性,结构面的 力学效应,碎块岩体的破坏,岩体的应力-应变分析,岩体力学性质的现场测试。

基本要求:了解岩体结构面的概念、分类和结构面的几何特征;掌握结构面的变形特性,结构面的力学效应;了解碎块岩体的破坏方式;重点掌握岩体的应力-应变分析,了解变形模量计算方法;了解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方法,掌握千斤顶法荷载试验和现场三轴强度试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工程岩体分类(学时:2)授课内容: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与原则,工程岩体代表性分类简介,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基本要求:了解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和原则;掌握工程岩体代表性分类方;重点掌握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的RQ和BQ分类方法,并能够学会应用。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学时:4)

授课内容:岩体初始应力场及其影响因素,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岩体初始应力 的量测方法,高地应力地区主要岩体力学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初始应力状态的概念和意义、岩体初始应力场的计算,重点掌握初始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两种应力场(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并了解高地应力地区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的应用(学时:4)授课内容:深埋圆形洞室弹性分布的二次应力状态,深埋圆形洞室弹塑性分布的二次应力状态,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洞室的剪裂区及应力计算,围岩压力,围岩的松动压力计算,围岩的塑性形变压力计算,新奥法简介。基本要求:了解岩体二次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掌握深埋圆形洞室二次应力状态的弹性分布,深埋圆形洞室弹塑性分布的二次应力状态,节理岩体中深埋圆形洞室的剪裂区及应力分析;重点掌握围岩压力、松散岩体的围岩压力、塑性变形压力等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新奥法。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学时:4)

授课内容:边坡岩体中应力分布特征,边坡岩体的变形与破坏,边坡稳定性分析,岩质边坡的加固措施。

基本要求:了解岩体边坡应力重分布特征;掌握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分析和评价方法,常用的岩质边坡设计方法及边坡支护技术。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学时:4学时)

授课内容:岩基上的基础形式,岩基上基础的沉降,岩基的承载力,岩基的抗滑稳定性,岩基的加固措施。

基本要求:掌握岩体地基的基本概念、类型,岩体地基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破坏模式,岩体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岩体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研究展望(学时:2)

授课内容:岩体力学的发展与其他地质学科、力学学科间的联系;岩石力学试 验与测试方法的进展;数值分析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和进展。

基本要求:了解岩体力学的发展与其他地质学科、力学学科间的联系;了解岩石力学试 验与测试方法的进展;掌握数值分析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和进展,重点掌握有限元法的原理和应用的要点。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选择适当内容采用学生自学自讲及课堂讨论等灵活方式进行。六.考核方式及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平时考核,以作业和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30%;另外一部分为期终考核,采用闭卷或结合实际开卷的方法进行,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70%.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五篇:2012级建筑力学2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2 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Mechanics Ⅱ

学 时 数:40 学 分 数:2.5 编写日期:2012年11月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本科)执 笔 人:王春燕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在许多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结构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巧,一般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方法;掌握杆件结构体系的组成分析,杆件结构内力的分析与计算;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工程结构计算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通过适量的作业练习加以理解和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题目作为例题。并适当增加结合工程实际型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方面:为达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一定量的习题。通过练习题,首先要求学生提高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并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其次要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采取的形式主要是课后布置作业,每次课后习题量为1-3题,并安排适当数量的分析讨论课。考试环节:

1、考试资格:按照学校12级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2、考试内容:全学期教学内容,注重考察能力;

3、考核方式:教学过程考核和期末闭卷笔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几何组成分析;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教学要求:

1、理解约束、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的概念;

2、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重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具体分析。难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二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10学时)

教学内容: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桁架、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几种主要桁架受力性能的比较,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教学要求:

1、了解刚结点的力学特性,理想静定平面桁架,零杆的分析;

2、熟练掌握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各种静定刚架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内力图的绘制,节点法、截面法、联合法计算桁架内力,简单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的计算方法。

重点:绘制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桁架的内力图。难点: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8学时)

教学内容:虚功原理的基本概念,变形体虚功原理,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作用下引起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教学要求:

1、了解结构线位移、角位移、实功与虚功,广义力与广义位移,产生位移的原因,计算位移的目的;变形体虚功原理的两种形式(虚力原理、虚位移原理);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反力与位移互等定理;

2、理解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的积分法;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原理和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特征;

3、掌握用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应用互等定理简化结构计算; 重点:用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难点:变形体虚功原理,图乘法。

第四章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6学时)

教学内容: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基本原理与力法典型方程及其应用,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内力图的校核,对称结构的计算。教学要求:

1、了解力法计算超静结构的位移及其最后内力图的校核,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性;

2、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判定超静定次数,选择力法基本体系,建立力法基本方程;力法计算荷载作用下1、2个未知量的超静定梁、刚架;用半结构计算对称结构;力法计算支座移动引起的单跨超静定梁的内力。重点: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难点:力法的基本原理;计算系数及自由项。第五章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10学时)

教学内容: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的基本概念,位移法的典型方程的建立。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对称性的利用。教学要求:

1、了解力矩分配法的正负号规定、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物理意义;

2、理解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载常数的计算及常用形常数、载常数表的应用,通过单结点的力矩分配法,理解力矩分配法的物理意义;

3、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基本体系、基本未知量、基本原理;用位移法的典型方程计算连续梁、刚架在荷载作用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利用转角位移方程计算超静定结构;根据远端的不同支承条件熟练地写出各种情形的杆端转动刚度、传递系数,并计算分配系数;力矩分配法的主要环节;利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重点:利用位移法的典型方程计算连续梁、刚架;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难点:计算系数及自由项,多层、多跨刚架的计算。第六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影响线的概念,静定梁的影响线,利用影响线计算影响量。教学要求:

1、了解影响线的概念,影响线与内力图的区别,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反力和内力影响线,可动均布活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的求法。

重点:静力法作梁的影响线,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的求法。

难点:内力包络图。

四、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后续专业课的先行课,与土建、机械等专业的许多课程有密切联系,同时他又以先修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工程力学1》等为基础。特别是和《建筑力学1》中的静力学、材料力学部分知识关系紧密。它们的任务基本相同,只是研究对象有所不同。材料力学以研究单个杆件为主,而结构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即杆系结构。该课程的学习也为今后进行结构设计、科学研究打下了力学基础。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 周国瑾.《建筑力学》(第二版).2000.同济大学出版社; [2] 李前程.《建筑力学》(第一版).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刘鸣.《工程力学》(第一版).20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议教学参考书:

[1] 沈养中.《建筑力学(下册)》(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6; [2] 雷桂珍.《建筑力学练习题 下册》(第一版).2003.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 周树培.《建筑工程力学》(第一版).1991.重庆大学出版社; [4] 杨天祥.《结构力学(上、下册)》(第一版).1979.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龙驭球.《结构力学教程(上、下册)》(第一版).1979.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力学(乙)教学大纲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中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说明 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II,III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II,III) 课程号:50123630,501237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51学时或34学时 学分:3学分,2学......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中文详细(优秀范文5篇)

    分生大纲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掌握核苷酸分子组成及结构,DNA、RNA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连接键。 三、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的超......

    中国古代力学

    中国古代力学 摘要:在古代中古,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力学原理来解决生活军事当中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古代书籍、诗歌、谚语,以及古代的杠杆原理,火炮、磨、地动仪建筑等方面对力......

    孙乙 自传

    孙乙自传我叫孙乙,男, 22岁。1989年8月24日出生在北京市延庆县马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在父母教育逐步成长,我很庆幸我有个作为农民爸爸妈妈,他们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任......

    2009乙值工作总结[定稿]

    2009年工作总结(乙值) 2009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乙值值班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大家努力学习机炉水电专业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顶规章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协作,提高......

    乙供材料管理办法

    乙供辅助材料管理办法 1、目的: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设备的价格合理并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及工期要求。 2、范围:适用于总包方在本工程项目提供的施工用辅助材料、设备的采购。 3......

    2015哈工大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教学大纲(中文)

    附件2: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SP08402201、SP08402202 课程名称: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英文名称:Fieldwork for Graduation and Graduation Design 学分:14.0......

    中文范文

    驻开普敦总领事郝光峰在招待会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贸易代表团,并且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大家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以来为促进中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