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真务实谈造句
求真务实谈造句
——我对学生造句练习的反思
上完小语十册《赶花》一文,在批配套作业分册的过程中,发现用“震惊”一词造句出现了不少让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诸如:
“他说的话让我感到震惊。” “我暗暗地震惊:原来是这样啊!” „„
不能说问题出在对词意的不理解上,学生能理解该词的意思,问题就出在没有一个语言的环境。学生为造句而在“造”句,只是一味地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只求语法上没有错误,并不了解造句的目的,只是在完成作业而已。我不由得开始反思,作为教师,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指导学生明确造句的目的
造句是小学语文最常见的一种练习形式,这样的练习可以将积累的词语向运用迁移,在运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实践形式。造句是为作文服务的,我们把句子写完整,写真实,写生动,就是为了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虚假的,没头没脑的句子只是在浪费脑细胞而已,对我们来说毫无帮助。
二、帮助学生寻找造句的素材
造句和作文一样,需要一定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
1、从课文内容而来 拿“震惊”一词来说,我让学生找找《赶花》一文中含有“震惊”一词的这句话——“我入神地听着养蜂人的话,暗暗地震惊: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除了这一处外,请你找找,文中养蜂人的哪段话也让你感到震惊,不一会儿,学生就举起了手,为蜜蜂那短暂而又勤劳的一生而震惊。看到学生若有所思的表情后,我紧跟着让学生从本册所学课文中找找让你感到震惊的地方。于是——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而壮烈跳崖的故事让我感到既震惊又敬佩。”
“我震惊于朝鲜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为了抢救伤员竟然丢下了自己唯一的亲人。”
“小音乐家扬科仅仅为了看一眼小提琴竟被殴打致死,我既震惊又感到深深的同情。”
“读到焦裕禄顶着肝痛在风雪中慰问困难群众的时候,我震惊了,他不愧是党的好干部啊!”
„„
学生的思维跳跃了,不断有新的句子从口中迸出,甚至还联想起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来。此举不但是帮助学生从所学中寻找造句的素材,更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温故而知新”!
2、从身边人事而来
在学生的造句中,我们还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 “小红虽然生病了,但是她还是坚持来上学。” “小明再三请求妈妈带他去动物园玩。” „„
粗看,这样的句子很正确,但细细研究起来,却不免有些感叹,“小红、小明、小军„„”这样虚拟的人物从我们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一直延伸到了这一代,不知道这是教育的止步不前还是一种思维的退步。到了今天,我们的学生中恐怕带有“红、明、军„„”这样的名字也挺少了,大多是“佳、思、凡、晨„„”字辈了吧!可我们学生的句子中这样的“红”字辈人物还鲜明地存在着!
我启发学生,在我们班级中,哪位同学上午还在挂盐水,下午却已经坐在课堂上了?还有哪位同学手臂摔骨折了,挂着石膏带就来听讲了,能说说他们的事情吗?学生一说就来劲了,夸得那些当事人都有点脸红了。我再拿出“小红虽然生病了,但是她还是坚持来上学。”这个句子一比较,学生们都会意地笑了。
3、从生活经历而来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写真人,说真话。那么作为作文的起始阶段,造句也应该写真、写实。比如,在《秦始皇兵马俑》一课的练习中,要求用“壮观”一词造句。有学生写:“我和爸爸来到北京,登上了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句子本身并无任何错误,但我还是找来学生询问了一番。我怕我这一个红勾勾打下去就是默认了学生的胡编乱造,我必须对学生的品行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问明了学生并没有和爸爸去过北京,那我继续问他:“你怎么知道天安门城楼是雄伟壮观的?”他说在电视上看到的,书本上写着的。“那你向往去北京亲眼看看吗?”“想!”学生不假思索。“那就写出你的向往吧!”后来,学生交上来的句子是“常常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旗仪式,听到那雄壮的国歌声,真想和爸爸一起去北京天安门看看那壮观的场面。”
三、鼓励学生给句子“添枝加叶”
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喜欢走“捷径”。如本册配套作业中要求用“栩栩如生”造句。就有不少学生简单地写成:
“他画的荷花栩栩如生。” “徐悲鸿画的奔马栩栩如生。”
我向学生打趣道:“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三分模样,七分打扮。这两个句子已经具备了三分模样了,但如果不细细打扮一下,还是有点上不了台面。现在,我们就来做一回化妆师,给这两个句子描描眉,涂点脂粉,让她美起来。”
学生献计献策,不到三分钟,好句纷纷出笼——
“瞧,他笔下的荷花,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粉红的花瓣,还带着晶莹的露珠,栩栩如生。”
“王冕在河边入神地观察着荷花,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荷花就在他笔下诞生了。”
“徐悲鸿在外国人首先作画并得到喝彩的情况下,他毫不示弱,只刷刷几笔,就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奔马图。”
“徐悲鸿画的奔马栩栩如生,仿佛正在草原上奔驰。” „„ 追求语言的真实和对文字的自由驾驽能力正是我对学生造句、作文乃至学习语文的要求与期望。
第二篇:求真务实[模版]
“悬浮”领导 应该更脚踏实地
近日,各大论坛上爆出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站发布的一则新闻中使用了合成痕迹明显的相片,在相片中,县领导“飘浮”在一条公路的上空,图片说明称这几位领导在“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今天上午,会理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那张相片确实是网站工作人员后期合成处理的,但通乡公路的建设和领导的检查都是事实。(6月28日西部网)从网站公布的照片来看,三位领导站在公路上视察,明显让人觉得是飘在空中,有眼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张相片是电脑合成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此粗陋的PS技术,简直是要让人贻笑大方了。然而,笑料的背后却隐藏着更多引人深思的地方。为什么在堂堂的政府网站上会出现这种造假的照片,这种浮躁的工作作风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会理县的领导同志们,你们何时才能变得更加的务实?
求真务实,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二年的《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邓小平同志也一贯重视实事求是,并且强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各级党政机关,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而在此次的“悬浮”事件中,会理县政府工作人员就违背了这一点。所谓求真,是指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合成相片,本来就有悖于“求真”的精神。所谓务实,是指研究和讨论完成某项工作的具体办法。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不去做一些对群众有益的实事反而造假,违背了“务实”的精神。管中窥豹可略见一斑,由此事反映出来的浮躁的风气值得人警醒。
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其关键在于干部,其关键在于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基层领导工作繁重,有些领导同志长时间得不到休息,长期奋战在工作一线,然而作为党员干部不能因为工作繁忙就放松对自身和对下属的要求,不能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失去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时值建党90周年,只有求真务实,真正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少做表面文章,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第三篇:求真务实
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加快历史系的科学发展
——历史系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材料
(2009年5月21日)
根据院党委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历史系领导班子在学习、讨论、调研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并按照“四对照、四检查”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制定了促进历史系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一、历史系领导班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共识
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是解决历史系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唯一途径。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分析历史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历史系的改革发展放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西部教育强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加以思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促进和谐”的办系理念,全面落实学校确定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抢抓机遇,推进科学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引领历史系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质量是立校之本。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继续稳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不断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按照应用型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历史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突出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发展定位。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内涵,强化办系的品牌。整合科研力量、凝炼科研方向,服务庆阳地方文化建设,努力把历史系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教学单位。
四是坚持人才是兴系之源。坚持办系以教师为主体,把稳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推进历史系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着力培育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培育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励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激发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工作投身历史系新的发展事业。
二、历史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升本以来,我们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凝心聚力、艰苦创业,完成了学校给我们的任务,办系规模已经形成,以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两个方向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平台的确立,为历史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升本以来历史系领导班子紧扣时代脉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走向、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上大做文章,根据陇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提出我系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时代脉搏,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将历史系办成不同于传统办学模式的、拥有自己特色的新型教学系。
2、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层次符合我系科学发展的实际。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历史系在专业改造、育人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地方基础教育、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与陇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紧密联系,我们确定了“立足陇东,面向全省,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办学定位。在发展目标定位上确立了把我系建设成学校和地方的历史人文教育基地,综合实力居于学校前列,个别学科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教学系。在层次定位上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体,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把历史系办成综合性教学系;在学科定位上以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不断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的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3、办学规模扩大。
历史系恢复建制后,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史系全体
师生的努力,由100多人的小系发展成为今天有师生员工近900人的大系,历史系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研究提出历史系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首届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考核验收,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使历史系事业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以人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坚持人才强系,通过校引进、委托培养、外出进修、在职提高、创造条件晋升职称、聘请兼职教授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历史系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目前历史系专任教师33人,教授2人、副教授15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教师队伍的高职比和高学历比分别从26%和3%提高到32%和40%。
5、突出质量,稳步提高。升本以来历史系就把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工作制度,视为办系的生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系上成立教学督导组,每学期进行教学督导,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学生座谈会议,系班子成员随时到教学一线听课,有X门课为校级精品课程,有X门课为省级精品课程。特别是2007、2008、2009年的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捷报频传受到学校的奖励。
6、强化特色,科研创新。强化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的沟通,理顺关系,建立合作研究机制,优化合作环境,开展陇东区域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服务庆阳地区的文、红两大产业的发
展服务,推进学术交流,为地方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历史系参与庆阳地区的《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研究》的课题,《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走向考察研究》,庆阳市组织的先周农耕文化研究、岐黄文化研究,参与了庆阳市博物馆浮雕的设计,论证了庆城县祭祀周祖时间,环县兴隆山红军长征宿营地的考证。升本以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各类论文X篇,出版专著教材X部,承担并完成省地科研项目X项,X项成果获得省市奖励,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7、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历史系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作用。2008年历史系党总支被学校党委授予“先进基础党组织”,历史系团总支被学校党委授予X,历史系连续X年被学校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8、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历史系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安排部署,班子成员系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坚定了班子成员的理想信念,提升了班子成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了历史系班子议事决策的一系列制度。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历史系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查摆出的问题如下:
一是发展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要进一步深化。尽管确定了
“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但还没有完全贯彻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对这一定位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认识不够。没有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在“地方性”上。存在与基础教育脱节的现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教风、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办系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对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被动适应,不能很好地适应庆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历史系开办的人文专业与学校其他院系跨学科联合不够。学科专业建设仍停留在历史系,缺乏院系之间、学科之间的联合。缺乏联合攻关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谐校园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管理理念比较陈旧,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制度缺失和制度不健全仍然存在,有的制度已经出台但执行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沟通机制不够健全。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改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师生员工的期盼、学
校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着历史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历史系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领导班子主观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未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具体来说: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还不够。尽管班子成员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但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习的不够系统全面,对内涵把握的还不是非常准确,对办学特点研究的不深不透,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领会得还不够透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不够,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
二、在推动历史系科学发展方面思想解放的还不够。升本以来,虽然逐步明晰了历史系的发展思路。但从目前来看,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在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和模式方面,思想观念解放的力度不够大。创新思路欠缺,创新性措施方法不够多。在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但总体来看创新不够。
三引领历史系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班子成
员都很注重抓好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个过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积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根据形势,结合历史系实际,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议大事、凝聚师生力量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主动性还不够。升本以来,历史系领导班子坚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主动性做的不够,深入调查研究还不够,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等方面,离师生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抓落实还不够,在贯彻过程中有时存在畏难情绪。
五、解决问题的整改思路与主要措施
通过进一步查找原因,认真研究整改意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发现了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差距不足,更加坚定了推进历史系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的整改思路与主要举措。
1、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当前历史系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不足仍然是历史系的基本状况,质量仍然不理想是历史系的突出问题,打造特色仍然是历史系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从发展中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推进历史系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2、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继续健全历史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决策、议事、监督机制。不断拓宽系务公开的渠道,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3、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制度留人,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要坚持以在职学习为主,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督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转换角色。
5、求真务实,服务地方经济。认真贯彻落实陆浩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明确科研方向,强化科研特色,积极争取项目,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历史系科研水平。
6、坚持校园文化建设。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历史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积极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对学生要经常加强安全教
育,要常抓不懈。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团总支、学生会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7、强化党建工作。改进学习方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历史系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新时期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团组织围绕历史系的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历史系党总支
第四篇: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办好教育
近日来,广武学区领导班子在王自荣校长的带领下,对四所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彻底检查。尤其是安全与教育两方面,检查非常仔细。每到一所学校,王校长都能亲至校园的各个角落实地排查安全隐患。其他领导根据教学检查情况,及时总结反馈,将发现的问题当面指出,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在12月12日,王校长一行冒着严寒,牺牲午休时间对三趟墩小学进行了全面检查。王校长深入班级,亲自检查《晨午检记录》及班主任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并强调冬季安全保卫工作,预防流行性感冒,教室取暖工作等等,将学生的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教育教学方面,狠抓教师管理,实施结对帮扶计划,让青特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必须做到备课认真,反思深刻,全面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经过开会讨论,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请各教研组根据教学检查的反馈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教务处加强教学管理职能,严格教学检查制度,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特别是要加强对常识性学课的检查。
第五、加强青特教师管理力度。完善青特教师档案,督促他们经常与结对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交流,促进青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刘艳
2013年12月13日
第五篇: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 塑造师魂
加快学校高起点高信誉发展
临沂第四实验小学始建于1969年, 南北校园占地34、8亩,建筑面积24235平方米。现有75个教学班,4900余名学生,211名教职工。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专科学历占92.61%,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127人。
学校党支部带领全体教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进;情理相融,发展内涵;立足责任,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恪守“为人诚实,工作踏实,学习扎实,身体结实,做管理的智者,做自律的楷模,做育人的典范,做教学的骨干”的行为准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德校风建设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注重实效,纠建并举,进一步加强学校行风建设,形成了“致和致谐,立人立校”的校风,“修德修能,求真求新”的教风,“乐学乐行,自主自强”的学风,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一、以人为本,兴“科学管理”之风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学校注重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一)干部队伍建设。长年坚持每天“五问”,促进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的转变。一问“今天学了没”?《临沂四小领导班子学习制度》明确要求全体教干每天读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周推荐一篇优质文章供大家阅读。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改进工作上,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推动实践上。努力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成为教育管理的能手。二问“今日事是否今日毕”?计划今天完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三问“服务效率高了没?”教干要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备课组、走进课堂,切实掌握工作实情,听取师生的心声,真正帮助教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四问“今天欣赏了没?”每天发现教干教师中的感人事迹,年级主任每周汇总一次感动四小人和事,让欣赏缩短人与人的距离,让欣赏提高工作效率。五问“今天反思了没?”每天要记录管理日志,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得失,做管理的有心人。每天五问,使领导班子形成了“风气正,人气顺,士气旺,底气足”的工作氛围,树立了威信,凝聚了力量,赢得全体教职工的尊敬和信任。
(二)教职工队伍建设
1、将“树师德、塑师魂”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核心
严格落实兰山区师德八条警戒线,把树师德、塑师魂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核心。
一是定期进行师德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工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升旗仪式上进行师德宣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学习,比如观看“师德启思录、魏书生报告,学习学校自编的师德材料。并邀请教育局殷朝芹科长、杜秀明主任、临沂三中尹永贵老师、临沂四中孟主任、临沂六中咸慧老师来我校做师德报告,每次活动后老师们都会写出学习体会,提升思想认识。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推出了“四零”“五感”全新教育教学目标和服务理念。(“四零”即:教师学生零距离;教育教学零差错;学生发展零障碍;师德问题零投诉。“五感”为:进校门有荣誉感;对工作有自豪感;对学生有亲切感;对社会有责任感;家长对老师有信任感。)长年坚持开展“感动四小的人和事”活动,把普通老师的先进事迹在教职工会议上予以总结表扬。先后开展了“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三育人、魅力教师评选等活动,让老师们从身边的榜样寻找力量。
三是进行全方位师德评价。建立健全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重新修订了《临沂四小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公布“校长信箱”和“校长电子信箱”、“校长专线”,接受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监督。每周不定时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期末,组织实施“教干、教师、学生、家长”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测评,记入教师期末综合评估成绩。
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依法执教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师德观。近几年来,学校无一例师德事故发生。多名老师被评为临沂市、兰山区师德标兵。
2、将“名师培养”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校的名师培养工程已经有六年了。六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青年教师十个
一、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08年来,我们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出学习重实效。一年多来,全校共有200余人次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先后到杭州、南京、济南、泰安、东营、徐州、滨州、潍坊、威海、淄博、青岛等地进行学习。所有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均要写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通过汇报课或讲座的形式向全体教师进行汇报交流。08年10月,我校组织了18位教师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会后,我们分学科举行了汇报课和专题讲座,臧艳红、孙月寒、刘士锋等12位教师做汇报课,胡廷香、田全玲、冯浩等6位教干教师作专题讲座。教育局李局长、教研室王主任、刘主任等领导到会指导并做精彩报告。兰山区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暨南京学习汇报会也在我校举行。
二是加强名师课堂研究。08年3月,我校邀请全市的六位省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成功举办了“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暨教学策略联研活动”。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的陈忠杰科长、于江美科长、徐文达老师就如何提高“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四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举办了专题讲座,兰山区小学教研室的王卫东主任、刘相俊主任、郭玉金老师、张岩老师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率、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策略和我校全体教师以及到会的六所兄弟学校的近四百名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平时我们注重挖掘本校名师资源,经常让他们开公开课或专题讲座。
三是将各类比赛作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几年来,我校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各类比赛对自我成长的意义,积极性高涨。08、09两个,临沂市、兰山区小学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品生品社、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课件评选活动。无论哪科比赛,我们都要先从报名参赛的教师中进行选拔,然后组建以业务校长为首的智囊团,全力辅导打造,校长也经常参加听课指导,正是由于我们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08年,杜玉花、张芹、卢少华、郁万武老师参加省级优质课评选,获一、二等奖,还有五位老师获得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十余位老师获区优质课评选一等奖。09年,在临沂市、兰山区数学优质课评选中,沈如磊、田进兰老师双获一等奖,沈如磊老师成为参加省数学优质课比赛的培养对象,田进兰老师将在7月份举行省级公开课。另外10名教师在区音乐、品德与生活、信息、体育、美术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另外,多元化评价也激发了老师们争当名师的热情。07年,我校将工作量纳入教师多元化评价的内容,教师综合评估包括德、勤、积、能、工作量五个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08年我们正式实施《临沂四小名师奖评选奖励办法》,学校组织评审小组对申请名师奖的所有教师的申报材料进行量化赋分,落实兑现。
可以说,我校的名师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临沂市教学能手8人,市兼职教研员4人,区教学能手、区学科带头人30余人,老师们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有近二十项教科研课题结题并申报市区教科研成果奖评选。
二、教学创新,兴“科研兴教”之风
(一)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市委市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兰山区区委区府、区教育局的积极扶持下,在学校领导的主动争取与艰苦努力下,08年7月在市政府与临沂市特教中心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8月中旬实现交接。半个月后经过紧锣密鼓的改造装修,四小南校区投入使用。南校区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三大难题,一是解决了大班额的问题。我们对三、四、五年级大班额进行了分班。二是解决了办公室的拥挤问题。三是解决了教室和专用教室不足的问题。音乐、美术教师每人一口专用教室,“书法、国画、声乐、器乐、舞蹈”等各类兴趣小组都有专用活动教室。
继06年省规范化学校和省教学示范校验收之后,我们继续创造条件,提高内部配备水平。近两年,新添、扩建了藏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录像室、乒乓球训练中心、科技环保展室、蓓蕾读书工程展室、依法治校展室等,南北校区多媒体教室达到77口,较好地满足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认真开展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激发老师们对策略研究的热情,举行了各科教学策略考试,让老师们从理论上理解策略。08年上半年,邀请我市名师举行了“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暨教学策略联研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干推门听课,每人一堂优质课展示”等活动,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策略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让老师们既遵循策略又不拘泥于策略,上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扎实搞好教学联研活动。08年上半年举行了“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暨教学策略联研活动”,08年下半年,举行了“走进名师、感悟名师”南京听课学习汇报暨六校联研活动。09年,开展了“集体教研实效性探究论坛暨六校联研活动”。这三次教学联研活动,我们邀请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专家参加,给我们做课堂指导,专题讲座,为老师们提供了和专家零距离交流的机会,活动成效显著。同时我们积极参加联研学校举行的教研活动,把校际教研落到实处。
3、开展问题式教研。09年,我们将“集体备课实效性探究”作为集体教研的主题。活动分“两步四环节”:第一步包括在每周三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的单元先周集体备课和课时说课,在这两个环节中,重点是对备课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切磋、交流,达成共识。由讲课教师吸收到课堂教学中。第二步是第二天上午进行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现场评课两个环节。具体操作流程是各教研组长提前一周到教导处抽出本组“单元主讲、课时说课、课堂教学展示”的教师,其他教师进行现场评课,然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全组教师合作准备,认真研讨,以求高质量展示全组的教研水平。我们真实地感觉到,问题式教研、实效性探究让集体教研扎实而富有生机。
(三)创新教科研工作
坚持以“研究实际,服务教学,提高质量”为教科研工作目标,对各类课题进行了统一规划,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指导,认真作好了课题的初期论证、中期检查、后期成果的评价与验收。不管是何级科研课题,教师都从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撰写实验记录,实验反思,实验论文,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步。08年,我校共有市、区级成果奖20项,8项获得一等奖,新增省级课题1项,市区级课题4项,共有10余项市、区级课题结题。
(四)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延伸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演讲与口才》,我们一直将它和我市开展的蓓蕾读书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开展“读书、明理、增智、做人”为主题的“431”蓓蕾读书活动。继续做好蓓蕾读书的三篇文章,即“教师读书、学生读书和亲子读书”。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如:古诗文背诵,班级文学社活动,课前两分钟演讲等,一年级十三班的田全玲老师为学生编写了生活识字读本,发给每个学生;还开展了班级古诗文考级、评选读书小明星等活动。08年末,我们开展了学生数学日记、读书笔记展评,在每年寒暑假都下发假期亲子读书活动倡议书,亲子读书卡,让学生和家长利用假期的大好时机多读书。09年,我们启动课外阅读实效性探究活动,全校有35名教师报名参加,学校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调研指导,期望能以点带面,打开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新局面。蓓蕾读书活动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继续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各科考查均实行等级制评价制度。学校对各科评价内容均进行了改革。语文增加了古诗文背诵、课文朗读、演讲等内容。数学增加了动手操作的内容。英语增加了口语测试。考查学科的考查内容更是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比如:科学的测试内容是实验操作40%+卷面考试60%,信息是上机操作40%+卷面考试60%,音乐是乐理知识20%+技能测试80%,我们还将艺术节比赛、课间操比赛、美术节画展的成绩按一定比例分别纳入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教学成绩。各科均加入学习习惯的考查。09年质量调研,我们把卷面分增加到10分,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加强写字指导和练习。评价内容的改革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完善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适应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六)重视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我校的教学档案按照省教学示范校的要求分为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小类,大致有近百种。教导处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次活动结束马上整理相关材料,装订入档。比如进行一次业务检查,那么这份档案就包括:检查通知、检查人员分工、检查要求、材料摆放地点、检查评分表、汇总表、各检查人员检查总结,学校检查总结反馈、检查过程图片。每次活动都进行这样整理,使得教导处的档案管理日趋规范,形成了“分类科学,材料完备,装订美观,查阅方便”的管理特色。09年4月,兰山区档案管理现场会在我校举行。
三、面向全体,兴“乐学乐行”之风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重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自主自强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一)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
07年,区学习习惯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后,08年来,教导处加大了对学习习惯培养的力度。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容易反复的问题,教导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班主任交流讨论,确立了“坚持抓,抓反复,重鼓励,促提高”的策略。
1、细化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各年级组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习习惯培养内容和要求,低年级注重“书写和倾听”习惯的培养,中年级注重“预习和表达”习惯的培养,高年级注重“积累和质疑”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呈阶梯上升状态。并鼓励全体教师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详细的学习习惯内容,各个班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田全玲老师的课外阅读与练笔习惯培养,朱孔玲老师的倾听习惯培养,薛文华老师的大声说英语习惯培养等。
2、开展“以评促练”活动。教导处每天对学生的晨读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公示成绩。开展了“书法比赛”、“学习习惯小明星”和“学习习惯明星班”评选活动,并在各科考查中纳入学习习惯评价内容,记入学生综合评定和教师业务成绩。期末召开了学习习惯经验交流会,把各班先进的经验在全校推广。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孩子更灵活的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作业布置的改革让孩子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有更多的阅读探究机会。学校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演讲比赛、数学速算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手抄报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多种成功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陆浩敏同学在山东省“读书郎杯”英语口语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学生的百余篇习作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三)推进阳光体育,增强学生体能
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包括“两操两课一活动”,两操指每天两次合计一个小时的课间操和两次共10分钟眼睛保健操。两课指体育课和训练课,一活动指大课间活动。05年,我校的课间操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市推广。4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并力求创新。在原来操舞组合的基础上,又练习了两套新操,每天交叉练习。学校运动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排球队长年坚持上好训练课。大课间活动,学生有的转呼啦圈,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皮筋,有的打羽毛球,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另外,学校还开展了跳绳、踢毽子、校园集体舞、拔河等各种体育比赛,浓厚了孩子的锻炼兴趣。
通过长期的锻炼,全体学生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今年的兰山区运动会上,四小运动队团体成绩名列前茅,同时获得特殊贡献奖和道德风尚奖。
(四)因材施教,发展特长
与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了特色兴趣小组,内容涉及“声乐、古筝、钢琴、二胡、舞蹈、国画、水彩画、书法、剪纸、手工制作、乒乓球、篮球”等。我们还和临沂市集邮协会举办了我市第一个集邮班。另外学校经常开展如“歌咏比赛,书画展,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的展示特长的舞台。
目前,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明显。在“临沂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评选活动”中,11名参赛同学均获得一、二等奖。在山东省 “七巧科技”比赛活动中,有49名小选手获得一、二等奖。诗乐同学被评为“沂蒙小使者”,当选为《蒙山沂水》的小演员,薛源同学在校园金话筒比赛中代表临沂参加全省的比赛。我校音乐老师排练的舞蹈《飞得更高》和歌伴舞《过六一》在临沂电视台举办的“庆六一放歌童年”晚会中演出,六年级的马良同学,出色地主持了这次文艺演出。
四、科学评估,兴“廉洁自律”之风”
为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我校完善《《教职工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教师职业道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评价实施方案》、《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文件》等评价制度,07年始,将工作量纳入教师多元化评价的内容,教师综合评估包括德、勤、积、能、工作量五个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还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学校进行评价外,还吸收了家长,学生和社区的评价。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聘请专家做“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赏识教育、亲子读书”等专题讲座,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和“校长电子信箱”,拓宽言路,广泛吸收群众对教师职工道德表现和学校管理的意见,及时了解和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评教”、“家长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全面了解收费、课堂教学行为、学习负担、作业批改、学习辅导、课堂常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评教,客观地反映了教师工作的信息,为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考核教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五、发展特色,创知名品牌学校
四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比如“以习惯培养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以名师培养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制度改革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在“我们一同努力,成功就在前面”的校训鼓舞下,取得较好的成绩,继06年学校顺利晋升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和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07年晋升山东省绿色学校之后,08年,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七巧科技”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临沂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临沂市科技先进单位”、“兰山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兰山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承办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七巧科技”系列活动、临沂市德育工作现场会(当时,各县区分管基教的局长和基教科长参加了此次会议,全市先后有近80所兄弟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效果相当好。)还有临沂市蓓蕾读书现场会、临沂市小学美术“表现—创新”教学改革研讨会、临沂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会、临沂市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兰山区第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兰山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暨南京学习汇报会、兰山区档案管理现场会,临沂电视台、兰山电视台、沂蒙生活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就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间操”等工作进行专题报导。随着学校不断的壮大,社会声誉的逐步提升,我们必将会加大学校的内部改革,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所省内外知名品牌学校而努力。
六、面对不足,积极整改,坚定追求
按照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的原则,我们认真反思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学校办学特色还不够凸显。我校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但在省内外比较有影响的特色还没有形成。今后学校要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基础上,抓点带面。比如:我们考虑在经典诵读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究,以此带动教师读书,学生读书和家长读书,带动我校校本课程《演讲与口才》的研发,把书香校园的建设落到实处。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效能,使我们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三是要进一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确保每一名教师都具有高尚的师德。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我校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力度,大兴勤政廉洁之风,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高标准地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学校高起点高信誉地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