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小露珠》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小露珠》评课稿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通过描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殷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教学成为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那么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殷老师试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理解课文,感悟小露珠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品质,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课上,老师用充满激情的、饱满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
力。”而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战场。这节课上,殷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我们看到,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
“阅读是一种对话”,在本节课的40分钟内,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老师和学生在这节课中以谈话式的语言,进行了一次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泼的小青蛙、可爱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与小露珠进行对话,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润的一种植物,来夸夸自己的美貌。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参与、乐于交流、懂得倾听,勇于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殷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小露珠的美丽,去感受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与小露珠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爬”“蹦”“落”三个动词的理解,殷老师忽略了。这里教师可以故意设置小小的陷阱,让学生从读中发现这些动词错位了,通过比较懂得词语运用要准确。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小露珠》评课稿(范文)
《小 露 珠
》评 课 稿
授课类型:语文研究课 授课年级:三年级
欣赏闪亮、透明、圆润的露珠美 感受有情、有趣、灵动的人文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刚才聆听了由桂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感受颇深。今天我评课的题目是《欣赏闪亮、透明、圆润的露珠美,感受有情、有趣、灵动的人文情》。整堂课,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充满了人文精神。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评:
1、挖掘文本内涵,培养美的情操。教师挖掘了文本的内在特点: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教师能将这一特点与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文字后,设计了“扮演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的环节,并采用不同的读书形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文字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设计了“与小露珠告别”进行说话训练。读和说,一是吸收,一是表达,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训练。
2、利用文本文字、训练美的朗读。全篇采用了以朗读为主的讲读法,让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教师扮演了
这样的角色,不管是朗读训练中扶与放的结合,还是说话能力培养中思维的激发,教师始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3、巧用活的课件,创设美的意境。动态课件的使用,使美术、音乐等美学手段得以在语文课中运用,使课堂洋溢着美育的气氛,很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品味字词句段、享受美的熏陶。《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性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教者在朗读训练的同时,扎实地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课堂上多次进行了句式训练,“越来越…..越来越……”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复推敲词句。本文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桂老师试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健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的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语言的文字美是在学生对字词的咀嚼、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出的,这也是学生语感的积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桂教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图文结合,突破重点词语,紧抓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以读感悟,激发学生品味、感悟、咀嚼小露珠的外表美以及心灵美,是这一课中闪光之处。不难看出桂老师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良好的专业素养。当然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提高。在本节课的教
学中还存在着点点美丽的遗憾。比如: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没有充分体现,课堂上应让出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如果能再充分些就更好了。我觉得应让出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让学生感受小露珠内心美,美在无私奉献时,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自我感悟,最后老师在进行点拨,做到导、扶、放相结合。
总而言之,我认为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小露珠的身影一直在我们身边,桂老师的精彩表现就像一颗颗小露珠闪烁着自己耀眼的光芒。以上就是我对桂老师的《小露珠》的评课,有说的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出,谢谢大家!
2012年10月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小露珠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小露珠》评课稿
我听了任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小露珠》。这篇课文写得很美,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本节课的教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教态自然、亲切,课堂上注重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佳。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其一:教师挖掘了文本的内在特点: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教师能将这一特点与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文字后,设计了“扮演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的环节,并采用不同的读书形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文字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设计了“赞美小露珠”的环节进行说话训练。读和说,一是吸收,一是表达,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训练。
其二:全篇采用了以朗读为主的讲读法,让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教师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不管是朗读训练中扶与放的结合,还是说话能力培养中思维的激发,教师始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其三:动态课件的使用,使美术、音乐等美学手段得以在语文课中运用,使课堂洋溢着美育的气氛。小练笔“你想对小露珠说什么”的设计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氛围中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很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四:教者在朗读训练的同时,扎实地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课堂上多次进行了句式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复推敲词句。本文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出内含的滋味。咬文嚼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语言的文字美是在学生对字词的咀嚼、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出的,这也是学生语感的积淀。
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没有充分体现,课堂上应让出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点在我们农村学校做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从中低年级开始抓起,到高年级自然会水到渠成。
第二、:朗读的指导要注意方式的多样性,要有评价的环节。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仅表现在帮助学生体会感情上,示范与情感的激发做得还不够。可以采用学生读老师评、老师读学生评、学生之间互评的形式进行读书评价,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
第四篇:小露珠评课
小露珠评课稿
11月12日下午,我听了我校三年级张海燕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小露珠》。这篇课文写得很美,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儿童的视角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本节课的教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教态自然、亲切,课堂上注重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佳。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其一:教师挖掘了文本的内在特点: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教师能将这一特点与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文字后,设计了“扮演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的环节,并采用不同的读书形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文字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设计了“赞美小露珠”的环节进行说话训练。
读和说,一是吸收,一是表达,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训练。
其二:全篇采用了以朗读为主的讲读法,让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教师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不管是朗读训练中扶与放的结合,还是说话能力培养中思维的激发,教师始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其三:动态课件的使用,使美术、音乐等美学手段得以在语文课中运用,使课堂洋溢着美育的气氛。小练笔“你想对小露珠说什么”的设计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氛围中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很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四:教者在朗读训练的同时,扎实地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课堂上多次进行了句式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复推敲词句。本文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出内含的滋味。咬文嚼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语言的文字美是在学生对字词的咀嚼、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出的,这也是学生语感的积淀。
第五篇:小露珠评课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露珠》评课
今天上午,我有幸聆听了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中的《小露珠》一课,这篇课文写得很美,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本节课的教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一重点,教态自然、亲切,课堂上注重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较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性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薛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健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的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薛老师注重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的美丽外表,结合小动物对小露珠的赞美之语即三句比喻句。在学生朗读后为了帮助理解,通过多媒体演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播放小动物如何与小露珠打招呼的场景,以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使学生兴趣倍增。薛老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直观感受到小露珠真的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而且能体会到描写时采用打比方的句子是那么优美,使学生看到图画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习这三句句子就更深刻了。另外,如 “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爬着,滚着,笑着”“笑盈盈”等词表现了小露珠的可爱,在朗读这些语句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的心怎能不充满对小露珠、对大自然的喜爱呢?除了小露珠,文中不同的植物还有不同的外形和色泽,向日葵的“金黄”,白杨树的“碧绿”,喇叭花的“紫红”,表现出了在小露珠滋润下植物们的格外精神,这些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独有的魅力:神奇、美丽。薛老师教学的时候还可抓住表示动物不同动作的词“蹦”“爬”“落”来体会小动物们的可爱,抓住表示色彩的词来体会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薛老师在在朗读训练的同时,扎实地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课堂上多次进行了句式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反复推敲词句。本文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出内含的滋味。咬文嚼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语言的文字美是在学生对字词的咀嚼、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出的,这也是学生语感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