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5篇

时间:2019-05-13 21:4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可谓精中之精、丰富多彩。尽管课文体裁各异,表现手法各异,但其目的及任务都是进行语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课堂操作的几点建议。

一、潜心处理教材、用心钻研教参

(一)充分利用好单元导语,注重单元整合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的揭示专题。所以,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不能忽视单元导语的利用。

(二)同样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而且均是随课文识字,这就意味着识字在阅读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那么在教学实际中怎样把握呢?我认为,首先,正确区分语文书后横线条里和方格中的字。横线条里的字有的是在本篇课文中首次出现,有的是以前出现过、却不要求掌握的,而一旦出现在横线条里就要求学生必须会认、会读,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检查的。对于一些繁字、难字,要引导学生重点识记,既不可用时过多也不能一略而过。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段过渡上来,识字的任务很重,教师必须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把生字认准、认实,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识字方法,有一定基础,任务量相对轻一些,所以教师在处理上可以稍微放手。方格中的字有的是以前就认识但不要求写的,有的是本节课刚出现就要求写的。只要是这里面的字,必须做到“四会”,即会读、会认、会写、会用。其次,要加强写字教学。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示范,特别是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讲求写字的质量。

(三)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第一,要加强朗读的指导。要重视示范朗读,中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因此,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勇于发挥示范作用。

第二,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一次读书的目的、读书的要求都应该有所不同。如初读课文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细读课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读出感悟;赏读课文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另外还要重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阅读后要留给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教师在这方面,往往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或仅流于形式,学生读书以后,有了体会、感受,却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交流。第三,教学中还要继续重视加强默读的指导。低年级开始要注意引导学习默读,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中年级仍然要重视加强默读的指导,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目的是听听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明确哪些问题学生之间能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二、合理把握课时、明确具体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充分重视目标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巨大作用。现在我们语文课一周只有五、六节,而语文课文的篇数却并没有减少,均在32篇左右,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一般情况下,用两课时完成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用一课时完成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通常精读课文的课时目标分配如下:第一课时,要完成识字任务、对课文朗读的检查、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完成初读与细读)、解决泡泡里的问题及部分课后问题(一般为课后二、三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处理要遵循整体性,一般不提倡断章取义。第二课时,通读全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赏读(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特别好的地方背下来)、积累运用好词好句、拓展课后问题、较有目的地搞小练笔、还可以进行巩固识字、加强写字训练……

三、追求过程合理 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教学结果是否有效。为了追求更合理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首先要加强预习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在下去听课时,我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标自然段、画生字、练读课文……,其实这些完全可以放在课前做。那么,预习都需要干些什么呢?要多读课文,直到读熟为止,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认识书后横线条里的字;要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试着解疑课题;试着提出不懂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试着回答课后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的集中学习作好准备,打有准备之仗。

对于课堂上的流程,我有如下建议:导入环节——提倡在中年级不要浪费过多时间(提倡几分钟搞定),对于有的课题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读音的强调、字形的提醒、词语的初步了解、甚至于标点的理解等;预习检查环节——首先是集中检查识字,要体现层次性:出示书中的词——单独出现横线条里的字 ——简单交流(提醒易错的读音、字形)。接着提读课文,要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评价看看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理解课文环节——在这个环节要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即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具体说来,整体把握是读课文,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或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也就是在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领悟需要教师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特点进行研读,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善于找准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一般情况下,语文书后的第二题(小喇叭图标)就具有这个特点,3月份小教部邵主任来咱中心听课时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希望咱们语文教师能够牢牢地抓住。最后回归整体,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

最后,我谈一下课堂中板书的设计。

针对教材而言,板书是文章精华的浓缩,文章的筋骨。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好,能化复杂为简单,化紊乱为条理,化抽象为直观。板书的设计要为学习文章服务,选材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遵循板书的科学性及充分发挥板书的艺术性而精心设计板书,能使学生学起来省时,省力,省事,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无论如何,板书的设计力求要收到“讲起来方便,写起来顺手,看起来自然,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并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对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都有着不同的思考,我所提出的建议仅供大家进行教学研究时参考。相信有了大家更有价值的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必定会上得更加扎实、有效。

第二篇: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中年段写作探究1

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中年段写作探究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迫于应试,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根本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语文与生活,与人所具有的社会化需要被完全无理地割裂了。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贴近生活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本文从写作内容、写作过程、写作评价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中年级写作教学生活化实施方法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体验生活突破时空激励欣赏

1.问题的提出

翻阅《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结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迫于应试,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根本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钱梦龙语)。语文与生活,与人所具有的社会化需要被完全无理地割裂了。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教改探索已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些方法,技巧的革新上,而应深入到大语文教育的观念领域之中。

综观我们的教学,一方面教师害怕教作文,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学生害怕写作文,视习作为酷刑,对习作毫无兴趣可言;另一方面,教师迫于“考试”、“评比”等的压力,又不得不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只好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造情,言不由衷,胡编乱造,敷衍凑数。以致学生想写的,不让写;教师想要的,写不了,要不到。于是,学生的习作普遍缺乏新意、个性和特色,练得越多,雷同、平庸、应付、抄袭之作也就越多。作文教学陷入了费时低效、恶性循环的“怪圈”,摆脱这一尴尬境地已刻不容缓。中年级写作教学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好基础的关键一步。走好了这一步,就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激发灵感,写作时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反之,学生则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而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走好这关键的一步,写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2.理论依据

2.1 生活教育理论为写作教学生活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先生认为,“是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1

2.2贴近生活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近十几年来,许多语文教育的专家,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问题作了探讨,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对语文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顾黄初先生在1994年总结语文教学改革时发现,贴近生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他从教材、课程、教法诸方面来总结这个趋势,并从语文教学改革大家的生活化追求中,坚信语文教学改革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篇总结文章中,他引用刘国正先生的话来说明贴近生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语言产生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教学也要同生活相联系,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第10期)事实也正如顾先生所言,此后,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有关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的论述。

3.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法

3.1 体验生活,让孩子有感而发-----写作内容生活化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引申为亲身经历之意。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体验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就是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感受课堂中难以感受的情感,去体验自然的神奇,去体验人情的冷暖,去体验都市的喧嚣,去体验文本之外的情感,并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之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1.1 让心灵放飞于大自然

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如春天来了,我带学生到公园广场感受家乡景色的变化。回到课堂,小朋友们把找到的家乡的变化情不自禁地告诉老师和小伙伴们:“我家旁边架起了高速公路了。”“不,地铁站就在我家旁边,以后交通方便多了。”“还有我们村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公园越来越大了,娱乐设施也越来越多了,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争艳„„”„„“小朋友们眼里的家乡好美啊,要是能„„”“老师,我们要把家乡的变化写下来。”不言而喻,这次写作很成功。平时还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让他们玩玩看看,看看写写,在玩中体验,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写话。

大自然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有了观察和体验,孩子们就会有感而发,自然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多彩的世界,就会有世态的炎凉、亲情的关爱。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

3.1.2让实践活动融入语文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而且能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只有从内心里对某种东西产生需要时,他才能产生持久的兴趣。让低龄学生认识到写话是有用的,它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爱写话、乐写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和植物,于是我们开展的种植、养殖活动,种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对养小动物孩子们兴趣更浓,除了养小猫、小狗,孩子们还喂养了金鱼、乌龟等。我适时地把学生这种“玩”地兴趣转化为“学写”的兴趣,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记观察日记。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对植物、小动物产生了浓浓的爱意,说和写的兴趣越来越浓。

课余,我们还开展了“比巧手”活动。做小木船、剪纸、组装军舰等等。如,在写《我最喜爱的小物品》时,有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实践,就可动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手拆一拆、拼一拼、做一做有关的物件。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了双手,在动手中细观察,勤体验,为学生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写话时就能写出真情实感。

3.1.3让生活积累活化于文本中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巧用文本,创设情境,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仿写:仿写应该是语言的模仿,在教学中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当然只有把别人的东西学好了,才能最终据为己有。如仿写《假如》和《太阳是大家的》这一类结构明显的例文时,一位孩子这样仿写《假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有家的动物画许多房子。让动物们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哀叫;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沙漠画上一片一片的树林。让沙漠变成绿洲,小动物们都有一个新家;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爷爷画一个好脑袋,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他再也不会只躺在医院里痛苦地叫,而是和我们一起在大夫山里跑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孩子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即兴创作,笔下生花。这样的仿写不是呆板的死抄,而

是灵活的运用。

想象写:让孩子们写写心中想说的话,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更培养了他们对美好现象和未来的追求、向往。再如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后,我鼓励孩子们续写,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画写结合: 美术课上,孩子饶有兴味地作完画后,往往急于向自己的同伴、老师介绍自己的“大作”,表达自己内心压抑不住的欣喜。此时,我们可以让孩子用笔写自己画了些什么?想把它送给谁?孩子们在兴味盎然的时候,常闪烁出创新的火花,笔下流淌出美妙的文思之泉。课余,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画画。画画对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再写写画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长期训练,就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3.2 突破时空,让孩子留下印记----写作过程生活化

很多老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于教室完成写作,并指导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样看来,学生在写话“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写话源泉——生活。让我们的写话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案例:那年我____岁

一次写作训练,题目是:《那年我____岁》,孩子们兴致拨勃勃地回忆着童年时代的灿烂与辉煌,讲述着往日各自最值得自豪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并记住长辈在各自的成长中所倾注的心血,我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了个“1”字:《那年我1岁》,要求他们回家采访长辈。在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中,在一句句深情的话语里,我肯定,这个双休日每个家庭都度过了一次难忘的情感之旅,经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一位孩子这样写:“我诞生肠胃不好,爸爸每天都细致地检查我的‘便便’,他用手捏,用鼻子细闻,把‘便便’的色、味等记录下来,及时向医生反映。”有一个学生别出心裁地把题目改成《那年我0岁》,叙述妈妈怀胎10月的那一段动人故事:“为了能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我,妈妈每天步行上下班,“大男人主义”的爸爸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并把烟瘾戒掉„„”

写作过程生活化,打破写作在规定的时空内完成的做法,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查阅资料、调查生活、接触社会的余地,在空间上走出教室,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每一次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强烈的印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3.3 激励欣赏,让孩子享受成功-----写作评价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不应是甄别与筛选的功能,而应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发

展性评价。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让孩子享受成功。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3.3.1 理解尊重,珍视写作的感受

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意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3.3.2 分层而评,增强写话的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写话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写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3.3 动态评定,燃点写话的希望

习作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写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与学生约定中+=良,良+=优,优+=特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写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3.3.4 佳作欣赏,共享写作的喜悦

如果没有掌声,舞台不会更精彩,如果没有读者,作者就不会更加发奋。教师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只是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既为表现自我,也在自我表现中能对别人(读者)有所启发或感悟。失去了后者,只让学生拥有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易流入文字游戏,人云亦云。写作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读者,同时要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真实的读者。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享受成功。每次写作后,我首先为他们批改,在客观纠错的基础上尽量鼓励,等级就高不就低;再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自己读几遍,自己再改一改;然后相互传阅相互修改;最后就是集体欣赏。这时候教

室里总是朗朗的阅读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交替出现。真是作者喜,念者喜,听者喜。另外,我在班里一角设立一块“优秀作文”。让每次写作较好的同学,把他们的作品挂在上面,作为班里的写作范文,提供给其他同学阅读、学习。这样一是对写得好的同学的一种表扬,二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促进。

总之,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为学生创设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但教学毕竟不能等同于自在的生活,教学方式受教学目的的调控,写作生活化教学,核心还在教学,生活是手段。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写作生活化教学不仅仅是指把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内容,而是指整个的教学策略都要回归到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写作水平伴随着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而提高。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 《什么是生活教育》

【2】 顾黄初 《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第10期)

【3】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 《语文新课标》(实验稿)

第三篇:小学中年段阅读篇目

小学中年段阅读篇目

1.《皮皮鲁传》《鲁西西传》学苑出版社郑渊洁著

2.《乌丢丢的奇遇》江苏少儿出版社金波著

3.《高士其科普童话》人民文学出版社高士其著

4.《金波儿童诗选》金波著

5.《草房子》江苏少儿出版社曹文轩

6.《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江苏人民出版社秦文君著

7.《中华上下五千年》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8.《克雷洛夫寓言》江苏少儿出版社[俄罗斯]克雷洛夫著

9.《一千零一夜全集》(全6册)江苏少儿出版社

10.《亲爱的汉修先生》新蕾出版社[美]贝芙莉•克莱瑞著

11.《西游记》江苏少儿出版社吴承恩著

12.《中国民间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

13.《中外名人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

14.《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湖北少儿出版社叶永烈

15.《十万个为什么》广西教育出版

中年级古诗背诵篇目(28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1.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2.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

3.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5.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7.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8.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

9.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1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1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13.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14.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15.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17.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18.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19.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20.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22.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23.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

24.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25.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26.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27.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2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小学高年段阅读篇目

1.《稻草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叶圣陶著

2.《寄小读者》江苏少儿出版社冰心著

3.《三国演义》 江苏人民出版社罗贯中著

4.《水浒传》 江苏人民出版社施耐庵著

5.《论语》浙江少儿出版社孔子著

6.《青铜葵花》江苏少儿出版社曹文轩著

7.《女儿的故事》 江苏少儿出版社梅子涵著

8.《芝麻开门》 江苏人民出版社祁 智著

9.《呼兰河传》 江苏古籍出版社萧红著

10.《夏洛的网》 上海译文出版社[美]EB•怀特著

11.《窗边的小豆豆》 南海出版社[日]黑柳彻子著

12.《汤姆•索亚历险记》江苏少儿[美]马克•吐温著

13.《鲁滨逊飘流记》江苏少儿[英]丹尼尔•笛福著

14.《格列佛游记》江苏少儿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江苏少儿 [美]海伦•凯勒著

高年级古诗背诵篇目(30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

1.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3.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4.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7.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8.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9.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10.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1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12.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1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4.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15.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16.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18.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19.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20.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2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23.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24.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25.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26.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27.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苏轼王昌龄王昌龄李白王之涣高适李商隐罗隐王翰杜牧杜甫张志和张继王安石王安石苏轼苏轼刘禹锡陆游陆游杨万里朱熹林升翁卷王维王冕

28.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

29.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3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第四篇:中年段-段意归纳连连看

第七讲 段意归纳连连看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段意归纳。2.使学生熟练掌握归纳段意的几种方法。3.使学生学会运用几种方法进行段意归纳。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归纳段意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几种方法进行段意归纳。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安排和步骤:

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快乐课堂。首先,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快乐宣言吧!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耶!(阅读,越读越爱读!)

真不错,同学们的声音饱含激情,老师的心情也跟着愉悦了起来,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吧!

一. 心香一瓣——瓣瓣沁脾。

导入:有一个很富有的绅士,因为喝多了酒很想吃苹果,于是把自己最忠实的仆人叫到跟前对他说:“你到附近果园给我买些苹果来,记住,一定要最甜的,事情办好我会奖励你的。”仆人听了主人的话心里暗暗高兴,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仆人来到香气扑鼻的果园文园主:“我想给主人买上等的苹果,一定要最甜的。”园主高兴的说:“伙计你放心吧,我们这里的苹果个个都是甜的,如果你不信我就请你尝一个看看。”仆人不解的说:“尝一个怎么知道全部呢?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个个尝到,尝一个买一个,虽然这样做我会很麻烦,但我必须这样做。否则我就拿不到这个奖金了。”为了表现对主人的一片忠心,仆人真就像他说的那样做了。他在果园里开始自己摘苹果,摘一个尝一个,然后才放心的放进自己的框子里。绅士见到这些被咬过的苹果,觉得非常恶心,不仅一个没有吃,而且还把仆人臭骂了一顿。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我们知道,这是因为迫人不懂归纳思维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小结:什么叫归纳段意?归纳段意就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也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前提。归纳段落大意是检查你是否读懂这段话,理解这段话主要内容的重要标志,是读懂一篇课文的基础,是培养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

二. 指点迷津——点石成金。

归纳段落大意有三项要求:一是反映段的主要内容;二是用语简单明确不罗嗦;三是各段连起来能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简洁,清楚,准确地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呢?下面老师就要教同学们几种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1、摘录原句法。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有些自然段中含有能概括这段意思的“特殊”句子,有时出现在段落开头,有时出现在段落末尾,也有时出现在段落中间。这样的句子往往可以作为该段的段意。(1)找现成的中心句作段意。

段落中的中心句就是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被称为总起句,在段首起总领作用,统领全文;在段落结尾的叫总结句,起到总结文段内容和点明中心的作用;中心句也可以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评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如:1.燕子是一种伶俐可爱的小动物。它身穿黑外衣,胸口露出白衬衫,眼睛亮闪闪的,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仿佛穿着礼服的音乐家,显得格外精神。2.它身穿黑外衣,胸口露出白衬衫,眼睛亮闪闪的,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仿佛穿着礼服的音乐家,显得格外精神。燕子是一种伶俐可爱的小动物。

3.它身穿黑外衣,胸口露出白衬衫,眼睛亮闪闪的。燕子真是一种伶俐可爱的小动物。你看它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仿佛穿着礼服的音乐家,显得格外精神。

不难看出,这三段话的段意都可以从中找出来,那就是“燕子真是一种伶俐可爱的小动物”,第1段话位于段首,第2段位于段尾,第3段位于段中。题型示例:

1、竹竿是建筑和造纸的材料,竹皮可编织各种竹器,竹沥和竹茄可供药用,竹笋还可做成美味佳肴。青青翠竹全身都是宝。

2、熊猫很淘气。有时,当猎人出去打猎的时候,他便趁猎人不在家,大摇大摆地闯进猎人搭起的棚子,偷吃猎人的野味。吃完了,还将勺子扔得远远的。

3、当第一缕阳光射穿薄雾,小街便迎来了又一个清晨。清晨的小街是静谧的。此时,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柳树低着头,柔顺地接受晨光的沐浴。不知名的小草小花舒展着手臂,静静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解题小助手:

在归纳段意时,首先看有无中心句,如果有,就可以采取摘录原句的方法。显然,这三段文字的中心句都可以从文段中找出。第1段先分述竹竿的具体用途,最后总结,因此最后一句总结句便是段落大意。第2段先总说熊猫淘气的特点,再围绕这个特点举例说明,可见总起句便可概括段意。第3段先用一句话引出要写的内容“清晨的小街”,然后点出中心,接着再通过“柳树”“小花小草”具体描写,段意自然一目了然。

实际演练:

云,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一座白色的云山,山就变得像铁匠的铁钻了。飞行员知道,钻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一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摘自《大自然的文字》

这段话我们读后,大家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呢?(预设:云,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小结:这种直接在文中摘录句子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作摘录法。如上的一段话,我们摘录的是短文的第一句话,有时还可以摘其他的句子做段意。

(板书:摘总起句)海羽毛生活在大海里,可是它不是鱼,而是一种腔肠动物。它的形状长得像鸟的羽毛。因此而得名。海羽毛的种类很多,已经知道的就有三百多种。它的分布范围很广,海洋中到处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的适应能力也相当强,深海、浅水都有它的踪迹。它们有的很小,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却很大,身长可以达到两三米。它们有的独居,有的群居,有时甚至几千只在一起生活。奇妙的是海羽毛还能发光,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人们才知道海羽毛是通过分泌一种液体来发光的。这种液体即使干燥以后也仍能发光。如果你用手触动它,它发出的光就会更强烈。海羽毛真是一种奇特的动物。

同学们,你们发现哪句话可以做段意呢?

(预设:海羽毛真是一种奇特的动物。板书:摘总结句)

(2)摘过渡句作段意。

过渡句是提示文章前后之间存在联系的语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

如:小林虽然对自己要求严格,节俭得很,但是对班上生活有困难的同学却非常慷慨。他经常将自己的书送给需要的同学,谁要是没钱吃饭,他就主动将自己的吃的分给谁。

文章首先通过“虽然„.但是”进行过渡,“虽然”所说的内容是上段段意,“但是”后面一句便是承接后半部分的内容,也是整个文段的段意。

题型示例:

概括下列两个段落的段意。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很小,其实它大得很。乘时速1000千米的飞机要花17年才能到达太阳,发射每秒11.23千米的宇宙飞船也要经过150多天到达。因为太阳距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距离地球虽然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植物,动物,更不会有人类。

解题小助手:

要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找到过渡句是关键。从第二段开头的“虽然„.但是”可以判断出这句是过渡句,过渡句的前句是前段的段意,后句便是后段的段意啦。怎么样,这种方法是不是简单又易学!实际演练:

这一段话摘的是最后一个句子做段意。我们再来看一个段落,请同学们找一找,哪句话可以用来概括段意。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够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放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那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解答没有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预设答案:中间的过渡句“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可以做段意。)

小结:刚才的学习使我么么明白了概括段意的句子有的可以在文中找到,可能是总起句,可能是中心句,可能是过渡句。如果这些句子不能用来概括段意怎么办呢?(板书:摘过渡句)

2.段落“瘦身”法。

如果遇到没有“特殊”句子的段落怎么办呢?这时候大家就可以给长句子“瘦身”,去除修饰性的词语,然后把“瘦身”后的句子意思合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段意,或者用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连接起来。

该种方法只适用于段中无重点句,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一).一个段落只有一层,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二).一个段落由多层组成,首先概括出每层的意思,然后把这些层意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题型示例:

站在柳丝轻拂的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真像一幅优美无比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解题下助手:

采用“段落”瘦身法,去掉修饰性的词语,使长句子“瘦身”,再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站在(柳丝轻拂的)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真像一幅(优美无比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段落中加括号的都是修饰语,在归纳段意时丢弃这些词语,再加以精炼就是段意了。

3.取主舍次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全面了解各句关系的基础上,“去旁枝,抓主干”,保留主要意思,舍去次要意思就可以了。你可以舍次要人物,留主要人物;舍次要事件,留主要事件;舍次要原因,留主要原因;舍次要结果,留主要结果。必须抓住关键词语;语言要简练通顺;要全面,忌以偏概全,舍主取次。

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第一句用“大海”,“西湖”作比,突出漓江的“水”;接着分别写出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显然,第二句是重点句,从而取主舍次,段意为: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题型示例:

概括下列段落的段意。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解题小助手:

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小露珠,而不是太阳,因此,概括段意时可以不考虑第一句话。结合“取主舍次”法,那么这段的段意就能比较轻松地概括出来,那就是“小露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实际演练:

强烈的飓风也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位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地区都被洪水淹没,八个市民坐上了一条小船,小船还没有走多远,就因为负载太重,在水里打转,并慢慢下沉。不幸的是,他们都不会游泳,眼看着一船的人就要葬身水底,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到水里去,大家就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要跳下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但是,中年人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我是所有人里最重的。”说完,他就跳了下去。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大家先尝试尝试怎么把段意说明白。

2、交流反馈(1)抓要点

你们觉得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必须要说明的,如果不说明会让听众产生歧义的是哪些内容。

(预设:这个人不会游泳、身体胖也很重要、洪水中、船上其他的人获救)。(2)说简洁

师:你们都很会抓一段话的要点,概括段意的时候应该把不可缺少的要点集中起来,还要注意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这些意思,看谁说得最简洁

预设的答案有:

不会游泳的胖男子在洪水中跳下船,拯救了船上的其他7个人。胖男子不会游泳,为了让船身减轻重量,其他七个人生还,自己跳下水。为了使船身减轻重量,一位不会游泳的胖男子跳下水,其他人得救了。洪水中,一位不会游泳的胖男子为了减轻船身重量,跳下水使其他人得救。小结:在串联段意的时候做到的是首先是“准确”、然后考虑“全面”最后 想办法使概括简洁。(板书 准确 全面简洁)

三. 阅读训练营——步步为营。

我们在课堂中学得了摘句和串联要点两种方法来概括段意,摘句子时摘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串联时要做到的是准确、全面、简洁。魔法点金,掌握了方法。最后请同学们走进“小练兵场。”

用摘句法概括段意

(一)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师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说什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二)谈礼貌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到客店里投宿。一进客店的门他就大吼道:“呔,老头,给爷一间客房!”店主不但不理他,还回他说客店已经满了。过了一会儿,有一位青年也来到了这里:“请问老板,是否有空房?”店主见青年很有礼貌,便领他去了空房。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小明骑车上学时向后吐了口痰,没想到后面有个中年人也正骑车去上班,痰落在了那个中年人的肩上。中年人看了一眼,小明赶忙停下车来,向他道歉。于是,一场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星期天,一个中学生书店买书,他想询问一下,关于作文的书在哪里。他看见下远有一位书店的工作人员,便走上前去问:“请问作文方面的书在哪里?”不好意思,我正忙稍等一下。”过了三分钟,那位工作人员来了:”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没事,你们的时间更宝贵。”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有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的意思

(三)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起草文件。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他常常跑当铺,把衣服当了钱买面包。由于到期付不出赊购货物的欠款,他常常受杂货店老板的责备。有时候他竟至于为了寄一篇文章到报馆去,借钱买邮票。生活这样困窘,马克思毫不在意,还是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那时候,恩格斯竭尽全力,在生活上给他很大的帮助。

恩格斯曾经在曼彻斯特一家工厂里做过事。有一个时期,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讨厌的商业。他把挣来的钱分给马克思,十镑,一百镑,连续不断地给马克思汇去。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他们同住在伦敦的时候,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一起到郊外去散步。

后来他们分开了,马克思住在伦敦,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他们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这些书信直到现在还保存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成就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的时候,还没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马克思逝世的时候,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还没最后完成。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

请写出短文第二大段的主要意思

第五篇:中年段的作文教学论文

文章欣赏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二、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文《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描写的画面很美,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乐意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报》、《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下载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年段第三周工作要点

    英德市实验小学存档资料2012/2/27 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年段第二周工作要点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表扬: 1、上周教学区安全事故为零。 2、 三(4)、四(1)、四(5)班参加“......

    语文新课程第一学段教学实施建议

    语文新课程第一学段教学实施建议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继承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又要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第一学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以......

    2012版快乐阅读答案(中年段)

    2012版快乐阅读答案(中年段) 一、时事要闻答案 1、林书豪 2.巴黎 3.二七长江大桥 4.墨水湖北路 雄楚大街 5.骆家辉 6.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重庆 7.武汉 8.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 9.汉口常......

    浅谈小学第一学段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第一学段语文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目标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独立......

    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段教学建议(合集五篇)

    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段教学建议(五六年级) 1、教学的主要任务由读向写过渡。正确的书写单词,功能句,应该是本年段的重点任务,也是老师们应该把握好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结束后,大多数......

    2009学年上学期中年段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合集)

    2009学年上学期中年段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英语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行式,也是英语教训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自己兴趣的机会,培养学生英语的专长......

    中年段B册 第七课 阅读感受

    第十五讲 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表达自己对一篇文章的感受。2、 阅读感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3、了解阅读感受的几个方面。 教学重点: 1、学会表达阅读的感受。 2、......

    2011-2012学年宁化七中年段过关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 宁化七中年段过关工作总结 抓好年段过关考评工作,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认真贯彻执行宁化教育局《2011学年学校校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