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六、喷泉实验研究
实验
六、喷泉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1.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
2.掌握演示喷泉实验的技能和成败关键
3.学会喷泉实验的教学方法
【实验指导】
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方案和演示的试讲片断;
2.根据你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及收集方法分别收集氯化氢气体和氨气进行喷泉实验;总结出最佳实验条件。
3.喷泉实验的演示模拟教学。
【讨论与研究】
1.实验室制取HCl及NH3各有哪些方法?
2.是不是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气体不能做喷泉实验?为什么?
3.另设计更有趣、更漂亮的喷泉实验,并画出装置图。
【实验小结】
1.教师小结,布置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2.结合实验报告重点总结:这两种喷泉实验的成败关键与注意事项。
第二篇: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海南华侨中学 黄瑜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化学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化学实验复习,提高实验能力,已成为许多考生提高高考成绩的关键。
此次评比活动中自选“喷泉实验”素材进行高考专题复习,下面我将从设计立意、课题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四方面谈谈一些想法:
一、设计立意
从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来看,以课本实验为基础,对实验进行拓展和深化,在正确理解课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大命题特点。因此,在新课改的新高考总复习过程中,更应重视对常规课本实验的复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延伸、探究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题确定依据 1、2008高考大纲中对化学实验考查要求: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研究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不难发现很多实验题均源自于课本,但装置和原理都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而且实验题中几步都要求地很基础,只是在最后一二步进行延伸,从而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还需要有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本实验专题复习是把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基本实验进行归纳,并从中选择了部分实验进行了延伸。通过这样的复习,既让学生重视课本基本实验,又能从中得到了提升。3、94年上海(26)、95年全国(7)、98年上海(17)、00年上海(25)、00年春季(19)、02年理综(29)、04天津(28)都考查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2007年考试说明(海南卷)》中的样题也列举此例。以上足以说明喷泉实验是创新的好题材。
4、本次评选活动的一个新标准是:不搞花架子,不故意做秀,真正根据新课程需要和各自学科、年级特点上一堂实实在在的课,既要切合实际,要体现新课程的创新,接受专家指导,通过活动提高年轻教师日常教学水平。
基于以上原因,我以“喷泉实验”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料,自编复习素材,运用“认识课本实验,了解实验类型,理解实验原理,增设探究性实验”的复习策略,达到强化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
“考基础、重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高考的必然趋势”。根据2007 年高考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形成条件及操作;
2、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绘图、操作;
3、通过探究学会设计实验;
4、学会评价实验。
能力目标
1、培养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学会探究化学、获取化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和能力(尤其是掌握高考实验化学的复习方法),培养分析问题、总结表达能力、信息加工能力;
3、提升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合作学习、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体验实验化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教学重点] 理解原理、形成条件和操作
[教学难点]
1、实验设计、评价能力;
2、复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高考实验命题应该体现以下特点:
1、遵循“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查;
2、从实验基本操作,走向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的综合性考查;
3、内容一般是无机实验题;
4、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实验在试题中将会有所体现。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1)运用问题解决的模式进行探究活动 传统高考的复习方式:“教师归纳讲授——学生记笔记——练习——测试”,学生完全是机械被动接受,学生苦不堪言,主要注重知识的识记。而新课改、新高考是更注重能力运用和创新。因此,在复习过程也更要重视探究,归纳整理知识,学生自然构建知识和提高能力,提高兴趣和效率。我认为探究不仅是通过化学实验对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组成、属性和变化特征,也可以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研究实验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怎样的结果。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是伴随老师的系列问题设置,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获取喷泉的原理、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并顺利进行实验设计等。在复习中,运用问题解决的模式进行探究活动,不是把知识简单、重复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有助提高复习兴趣和效率,更主要是理解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能力。(2)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实验,夯实实验基础
“来源与教材而又高与教材”是高考命题选材的依据,“喷泉实验”近年频频出现就是很好的印证。本节复习课我没有脱离基础,从最基本的仪器名称、操作事项、实验现象的描述出发,打好基础,因为高考实验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基本知识考查。如改进装置的原理与课本完全相同,但装置与课本原来相比缺了一个胶头滴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喷泉实验操作。这需要学生真正懂得这个实验的原理,否则设计不出新的操作过程。注重基础是前提,我们必须密切关注重点基础实验。
(3)多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
在设计和思考喷泉实验的过程中我很注意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覆盖面和容 量,看起来不起眼的一个课本小实验,设计的内容是丰富的。如:既有“单喷泉”也有“双喷泉”;既有“单色喷泉”也有“多彩喷泉”;既有无机气体喷泉也有有机气体喷泉;既有物理过程也有化学过程;既有涉及物理性质也涉及化学性质,既有老师预期设计也可能有老师意料之外的实验设计。多角度思考、对比才能彻底理解知识,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增加求知欲望,真正掌握终身不忘的知识。归纳、类比是升华知识、形成网络的最好手段,也是高考复习最为广泛的复习方法。要善于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培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途径去思考,从而培养综合能力。
(4)欣赏成功,激发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验的改进和评价能力
对现有装置的分析、对比、改进和评价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之一。高中化学教材只有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而且装置也是唯一的。我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设计不同实验装置,总结其它类型的发生装置,和评价优缺点,不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评价能力,更主要是训练了设计、创新能力和品质,肯定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感受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的乐趣,享受学习化学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发挥潜力。再如:喷泉实验引发方法的创新探讨,也足以体现这一思想。
(5)精心编制有效题组,进一步巩固,提高能力
选择有针对性实验题也是实验复习的关键。不但克服盲目、低效率的学习,提高效率,远离题海。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精选历年的与“喷泉实验”有关高考试题,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兴趣,更是使复习有效。并且根据学生层次不同,提供不同要求,最到课内与课外结合,也体现新课改中既关注全体,又体现个性化学习。
总之,通过以上综合性的对喷泉实验的复习,并结合典型例题的训练,不仅落实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参考文献:
[1]《2007化学高考大纲》
[2]《2007化学考试大纲的说明(海南卷)》
[3] 王美文.有效复习提高科学素养.化学教育.北京。2006(10):34 [4]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篇:喷泉实验教案
喷泉实验教案
内容:喷泉实验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中与氨有关的喷泉实验。在这一节的相关内容中,绝大多数都不能算是高中化学的重点,而喷泉实验是个例外,它是高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它的实验现象,原理以及由此得出的氨的物理性质历年来在各省高考中出现频率都较高。
学情分析:学生来到高中不久,一般还未经历文理分科,且由于初中化学的趣味性和实验性较强,同学们对化学这一门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在考试中遇到一些新的实验题后,很多同学对这些实验不知怎么分析才好。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喷泉实验的基本做法
根据实验现象,自己会分析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并由此得出结论。
引领同学们一起探讨出分析实验题目的三个步骤
教学重难点:对喷泉实验的原理的分析
注意事项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
对该实验的升华和提升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提出问题→分析实验装置图→观看实验视频→小组讨论→同学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的探究方法
教师采用边看视频边讲解的方法使所有学生能弄清楚整个实验的过
程,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投影
一张漂亮的喷泉图片
提问
大家看老师的ppt上是什么啊?(学生答:喷泉)老师的喷泉呀是我们在广场,公园等地可以看到的,但是其实喷泉不仅仅可以在这些地方看见,在我们的化学实验室里也是可以看到的,大家想看吗?(学生答:想看)好!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实验室里面的喷泉!
板书:喷泉实验(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的97面,自己先预习一下实验的基本内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实验的装置吧!投影:该实验的实验装置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装置,我请一个同学来分析一下装置啊,好,××同学!
××:铁架台,装了三分之二水的烧杯,带有胶头滴管和玻璃管的塞子,装满氨气的烧瓶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的还是相当认真的。我们在分析实验装置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分析的,大家以后要注意,刚刚那位同学就分析的非常好!
教师:好!我们刚刚已经分析清楚装置了,下面就要开始我们的正题,我们这个实验究竟是怎么做的/ 投影:该实验的实验视频
教师:大家认真看哦,老师待会会提问的哦。首先向烧杯中滴加两滴液体,轻轻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就形成了咱们红色的喷泉!好,没有看清楚的同学再看一遍,注意哦!好,咱们的实验视频看完了,接下来就是大家思考的时间了,现在大家4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个实验的现象,原理,结论以及它的注意事项。
教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现在是大家一展风采的时候了!首先老师想知道实验的现象和原理是什么啊?有没有同学想来一展风采啊!
××:实验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
实验原理: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中,在导管口尖端形成喷泉。
教师:那我们喷泉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想一想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向里面加入了什么?
××:因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我们在实验前滴加了酚酞,碱遇溶液显红色。
物理性质。好,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显碱性 教师:很好!老师再补充一点,氨气溶于水时是1:700的比例,而且啊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大家以后在实验室里用到了氨气时一定要注意啊!好,那咱们现在回头来想一想啊,这个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好,××同学,你来跟我们讲一下!
××:烧瓶必须干燥并且密封
气体必须易溶于水
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再来想想,烧瓶里面如果没有装满氨气会怎样?
××:哦,烧瓶里面还必须装满氨气。
教师:非常好!但是其实啊,刚刚大家也已经分析过实验的原理了,是由于气压的改变嘛!那如果我们选择一种另外的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比如咱们的二氧化碳,那咱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好,××同学!
××:可以选择用氢氧化钠来吸收!
教师:很好!所以说这个实验要成功是不是一定要易溶于水?(不是)如果它易溶于某种溶液或者能够与某种溶液反应我们是不是都能够成功的完成这个实验啊?(是)
教师:很好!今天咱们的知识性的东西就讲完了,现在咱们从实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实验咱们是怎样一步步对它抽丝剥茧分析出来的!我们还是请一名同学来说一下啊,好,××同学!
××:首先是讲实验现象,然后是实验原理,实验结论,最后再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教师:很好!首先呢,是咱们描述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再来分析实验现象。很好!我知道大家进入高中后对实验普遍有一种畏难情绪,我真的很希望以后大家遇见实验时不要怕,一步步来,实验没有那么可怕的!好,今天的课咱们就上到了这里,咱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设计:
喷泉实验
现象:止水夹→烧杯→水→烧瓶→喷泉
原理:氨气→溶解度→大气压→烧瓶→喷泉
物性:无色 有刺激性 气体 易溶于水 水溶液
注意事项:烧瓶
密封
干燥
烧瓶
氨气
烧瓶内气体
胶管液体
互溶
互 溶
知识与技能:本节课主要学习喷泉实验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喷泉实验的现象,原理,物理性质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通过对该实验的分析掌握实验的一般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喷泉实验相关内容的学习首先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对实验过程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步步引导,最后由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出一般规律的。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好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更加能够掌握好解决实验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四篇:实验六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SQL
Server
数据库基础
任课教师:
池宗琳
实验名称:
视图、规则和索引的使用
年级、专业:
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
20181060199
姓
名:
苟诚
日期:
2019
年
月
日
云南大学
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1、掌握视图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
2、掌握规则的创建、绑定、解除和删除操作
3、掌握索引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
二、实验内容、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视图
1.创建视图view1,使该视图中包含HrSystem数据库中一个员工的明细信息(视图中的列名全部使用中文)。
use
HrSystem
go
create
view
view1
as
select
e.Emp_id
as
员工编号,e.Emp_name
as
员工姓名,e.Sex
as
性别,e.Title
as
职务,e.Wage
as
工资,e.IdCard
as
身份证,d.Dep_id
as
部门编号
from
Employees
e
inner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_id
=d.Dep_id
2.显示第1题创建的视图view1的所有数据。
use
HrSystem
go
select
all
*
from
view1
go
3.利用第1题创建的视图view1,列出视图中所有姓李的员工的所有信息。
use
HrSystem
go
select
all
*
from
view1
where
员工姓名='李%'
go
4.使用ALTER
VIEW修改第1题创建的视图view1,使其只包含所有员工的姓名、职务和部门三列(视图中的列名全部使用中文)。
use
HrSystem
go
alter
view
view1
as
select
e.Emp_name
as
员工姓名,e.Title
as
职务,d.Dep_name
as
部门名字
from
Employees
e
inner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_id
=d.Dep_id
go
5.删除以上创建的视图view1。
use
HrSystem
go
drop
view
view1
go
(一)规则
以下操作均针对数据库HrSystem。
1.使用CREATE
RULE语句创建规则SexRule,指定变量@sex的取值只能为‘男’或‘女’。
use
HrSystem
go
create
rule
SexRule
as
@sex
in
('男','女')
go
2.完成后,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HrSystem->“可编程性”->“规则”,确认可以看到规则SexRule。
3.使用存储过程sp_bindrule可以将规则SexRule绑定到表Employees的列Sex上。
use
Hrsystem
go
exec
sp_bindrule
'SexRule','Employees.Sex'
go
4.执行下面的INSERT语句,向表Employees中插入一条记录。
use
Hrsystem
go
insert
into
Employees(Emp_name,Sex,Title,Wage,IdCard,Dep_id)
values('小李','无','职员',10000,'110123xxxx',1)
go
确认是否可以成功执行INSERT语句,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插入的记录中Sex的值与创建的规则发生冲突。
5.使用存储过程sp_unbindrule取消表Employees的列Sex上绑定的规则。成功后再执行第4步中的INSERT语句,确认是否可以成功执行INSERT语句,为什么?
use
Hrsystem
go
exec
sp_unbindrule
'Employees.Sex'
go
use
Hrsystem
go
insert
into
Employees(Emp_name,Sex,Title,Wage,IdCard,Dep_id)
values('小李','无','职员',10000,'110123xxxx',1)
go
可以,因为表列与规则之间的绑定已经解除,列Sex与规则SexRule就不会发生冲突
6.使用DROP
RULE删除规则SexRule。完成后,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HrSystem->“可编程性”->“规则”,确认是否可以看到规则SexRule。
USE
HrSystem
go
DROP
RULE
SexRule
go
(二)索引
执行以下语句,利用数据库HrSystem的表Employees产生一个新表emp,该新表包含了表Employees中的所有记录。
use
Hrsystem
select
*
into
emp
from
Employees
1.在新表emp上建立一个唯一聚集索引,索引名称为name_ind,索引字段为Emp_name。
use
Hrsystem
go
create
unique
nonclustered
index
[name_ind]
on
[dbo].[emp](Emp_name)
go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查看索引name_ind的属性信息。
3.使用DROP
INDEX语句删除第1题创建的索引name_ind。
use
Hrsystem
drop
index
emp.name_ind
三、实验小结【对自己而言,通过实验学到的关键技术方法】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使用和建立视图,规则和索引,也学会了检查建立查询时候的一些错误和修改方法。通过了这次实验,我又进一步学会了对于SQL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操作,下来课后,我也要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于SQL语句的熟练程度,更有助于自己对SQL的学习。
第五篇:神奇的喷泉实验改进
《神奇的喷泉》实验改进
吴店小学 方群
一、实验背景 实验来源
《空气的热胀冷缩》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本课有两个重点内容,分别是“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热胀冷缩的现象的解释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科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热胀冷缩。第一个实验:玻璃管中颜色水的移动来显示空气的热胀冷缩。如果空气膨胀多了,颜色水会流出弯玻璃管;空气收缩多了,颜色水会流进球形烧瓶里。第二个实验:用气球的膨胀或收缩来显示空气的热胀冷缩。在课堂作业本第15页还设有一个实验——《神奇的喷泉》,本次主要改进该实验。实验目的
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科学概念 空气的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做出正确判断,知道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存在的问题
《神奇的喷泉》实验中用热水使烧瓶内空气膨胀,将有色液体从导管口推出形成喷泉的实验方式,因为热水对空气的加热较慢,实验现象不明显,形成的喷泉效果不好,很有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二、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原理 空气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
玻璃管、橡胶塞、打孔器、酒精灯、红墨水、烧杯、圆底烧瓶、冰水混合物、热水等 实验过程
1.把直玻璃管中间位置放在酒精灯外焰上不停地转动加热,待玻璃管开始软化,在火焰上缓缓拉开,再用手轻轻一掰,分成两根尖嘴细玻璃管,实验备用;
2.用打孔器给橡皮塞打孔;
3.取一根制成的尖嘴玻璃管插入橡皮塞;
4.用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水加红墨水制成红色液体;
5.红色液体倒入圆底烧瓶,加上橡胶塞;
6.往大烧杯内加入开水,.实验装置示意图:
三、实验注意事项 1.保证装置的密闭性;
2.玻璃管口尽量浸入烧瓶底部,不要碰到瓶底; 3.实验时,烧瓶的球形部位瞬间浸没到水中。
四、本实验方案的优点
实验用细口径的玻璃管,且利用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水(0℃)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烧瓶内空气的温度,大烧杯内加热水(80℃以上),使烧瓶内外形成更明显的压强差,使得喷泉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该实验操作简单,取材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