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

时间:2019-05-13 21:5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

第一篇: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

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

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第一节

免疫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教材分析教材提供了文字材料,让学生通过研读文字材料,弄清抗原、抗体的概念,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过补画教材中免疫过程示意图,验证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理解程度,从中理解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过程和特点,区分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不同点。特异性免疫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较抽象,且概念性的知识较多,所以教材注意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教材举出了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变化及结果来解释抗原、抗体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又设计了学生补图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了学生对科学勇于探究的兴趣源。学生分析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非常强烈,虽然不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积极思考讨论,且勇于创新,教师应尊重学生,放弃“权威”、“地位”,做普通的参与者,平等的参与。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机会。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真谛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尽管全班同学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存在差异,但我们要尽力挖掘每一位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活化自己的角色,做学生中平等的参与者,深入学生了解探讨情况,掌握信息,适时给予准确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教学方法

采用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投影演示法。学法指导:

1、自学阅读法

通过学生的自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自学阅读能力是学生顺利的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佳手段。

2、语言表达法

它是一种以语言表达为特征的学习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语言,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应用活动法

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开展一些探究、调查、访问、讨论交流等活动,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生物学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的习惯,形成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技能性目标:运用免疫知识来揭示生活中人体出现的免疫现象。情感性目标:关注计划免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一、挂图1、淋巴系统挂图2、内分泌系统挂图

二、投影片1、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投影片2、淋巴器官位置、数量、功能表一张3、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比较表一张4、练习题投影片

三、其他:预防接种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回顾从出生到现阶段的人生旅途中,是否有过打预防针的经历?找学生谈一谈打预防针的感受及目的。时至今日,你懂得为什么通过预防接种,能够获得终生不患相应的疾病呢?这里的奥妙在哪里?要搞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了解“后天获得的免疫力”。进行新课:通过上面问题的探讨,点出为什么打了疫苗,就不容易得相关的病症后,请同学们分小组完成探究竟的活动。1、阅读文字材料,理解免疫过程中的道理并进行组内交流,从而了解打了疫苗就不易得相关病症的原因。“阅读”可调动学生用眼、用脑,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不可包办,以免影响学生自身求知欲,限制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师展示“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投影片:

侵入

产生

消灭天花病毒——→人体———→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刺激—―→新的天花病毒。

刺激淋巴细胞

侵入

请学生解释免疫的过程,并指出此过程中的抗原——天花病毒和抗体——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以此来加深对抗原、抗体概念的理解和对免疫过程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图7-3人体内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部分示意图补画完整。学生亲自补画图,是反映学生对材料理解的情况,也能够体现每个学生对阅读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教师应选用学生的“杰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大家点评,从而尽力挖掘每位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教师要平等的参与,并适时给予准确评价,尊重学生,让其能自由发表见解,从而来用学生的语言进行小结:甲肝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一定的抗体与抗原相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以后,抗体仍存留在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地被体内存留的抗体以同样的作用加以清除。3、通过上面的实例,请学生总结这种免疫的特点。讨论小组长控制讨论进程,让每一个组员都有均等的发言资格和发言时间。指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人体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他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我们把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4、教师展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表格”投影片,请学生讨论后选择填写,并进行表达交流,同时探讨两种免疫的关系。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范围特性形成作用

A.非专一性

B.专一性

c.强

D.弱

E.后天逐渐形成

F.机体仅对某一种异物(或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G.生来就有H.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

学生小结两种免疫的关系: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就动员全部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与之进行斗争,但非特异性免疫如上表所示,它的作用力较弱,由此人体进行调整后,利用特异性免疫使人体保持正常状态,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讨论:为什么患过痢疾的人,还会患痢疾?而有些病(如“天花”)得过一次,医生就不会在患这种病呢?对于上述问题,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最终总结出统一的答案:人体患有利疾病主要是通过饮用不洁净的水和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病原体主要侵染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在人体内没有进行特异性免疫。而有些病,如麻疹患者或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在体内产生终生具有抵抗麻疹得抗体。所以一生不会患此病。5、人体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而衰老、死亡的细胞没有在体内堆积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可根据自己补充图7-3的经历来回答:可能有一些类似淋巴细胞的结构来充当体内的“清道夫”。教师由此指出,这些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密切相关,从而提出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展示“淋巴器官位置、数量、功能表格”投影片

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学科网]位置甲状腺之下紧贴气管、大气管的前面。多集中于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处。位于腹腔的左上部。数量左、右两叶。多数。一个。功能胸腺激素可刺激淋巴组织的生长,并促使其产生淋巴细胞。在幼年时胸腺促使这种免疫功能的发育,成年时帮助维持这种免疫功能。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产生白细胞,内含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

展示上述表格后,结合淋巴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挂图,了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并帮助学生了解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使学生意识到人体通过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获得免疫能力。6、以“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入手,(建议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分析此问题,将问题的内容分成几个角色,如医生、患麻疹的同学、患者亲友、老师等,分别让几名学生扮演,演出一个小短剧,将此问题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给大家。)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充分发挥,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此人曾得过麻疹,病愈后在体内产生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的抗体,他一生不会再患此病。由于学生的信息和生活经历有限,可能顾及不到注射疫苗的问题,只能回答出一方面的原因,由此教师可提出,此人不患麻疹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学完以下知识再来补充答案。从而以此问题的探讨来承上启下。7、展示“儿童从出生到初一年级期间应进行的基础免疫或复种”的投影片(或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预防接种症”),查看一下,在此阶段,接种过哪些疫苗?这些疫苗是抗原还是抗体?它们分别能预防哪些疾病?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并交流。教师讲述:计划免疫是依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使人群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提出问题:对于上述健康者接触麻疹患者而未患麻疹的遗留问题你能解决吗?请同学们针对自身预防接种的经历,谈一谈计划免疫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教师应抓住机遇,对学生进行渗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关心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新课小结:鼓励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本节课的掌握要点: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及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并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增强爱国意识。

第二篇:免疫预防科普知识

免疫预防科普知识

一、疫苗接种常识及政策

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菌的物质,叫做抗体。针对不同的病菌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好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或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有效成份)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温总理提出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项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14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

疫苗分类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将我国免疫预防使用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二类疫苗包括:水痘减毒活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等。

流动儿童该在哪儿接种疫苗?

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有6周岁以下的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孩子接种疫苗,家长须知什么?

●从儿童出生后,家长/监护人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去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到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由取得合格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接种。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1、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要告诉医生。

4、接种前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挽袖子接种疫苗,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5、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防止出现因饥饿和过度疲劳发生的晕针现象。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在接种疫苗前,儿童家长/监护人一定认真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情况,并在接种前向医生介绍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证”后,才能接种。

2、接种疫苗后,①要在预防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后再离开接种场所。②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半小时不宜喂热食及哺乳。③少数儿童在接种后数小时会有低热,或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发痒等一般反应。④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硬结,出现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热敷,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⑤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流出一些分泌物,一般8~12周后结痂,留有一个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⑥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触痛、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它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反应如何处置?

部分小孩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小孩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二、儿童免疫预防常用疫苗

卡介苗

预防的疾病: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

疫苗效果:卡介苗在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对危及儿童生命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卡介苗的保护率约在80%,保护作用可持续10-15年。因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在结核病中、高度流行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

接种程序免疫程序:出生时接种1剂次。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

注意事项:禁忌证: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者。

接种反应: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也较轻微。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流出一些分泌物,一般8~12周后结痂,留有一个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卡介苗是需要皮内注射的疫苗。皮内注射技术较难,不易掌握。有时儿童哭闹也会造成将卡介苗注入皮下。局部反应会稍重一些。

脊髓灰质炎疫苗(脊灰疫苗)

预防的疾病: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

疫苗种类与效果:目前,使用的脊灰疫苗有脊灰减毒活疫苗和脊灰灭活疫苗2种。接种3剂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后,95%以上的受种者能产生免疫力,脊灰减毒活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可维持终生。有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禁忌证者,特别是免疫缺陷者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以考虑使用脊灰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脊灰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为:出生后2、3、4月龄各服1剂,并于4岁时加服1剂。脊灰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是:出生后2、3、4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

已接种过OPV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原则上不推荐使用IPV。如部分使用IPV,建议第1、2剂次优先使用IPV;其余剂次用OPV,并按OPV的免疫程序完成全程免疫。

接种部位和途径:脊灰减毒活疫苗为口服制剂;脊灰灭活疫苗为注射剂,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对婴幼儿,最好选择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禁忌证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反应: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一般不需要处理。注射灭活脊灰疫苗时,有些儿童注射部位会出现一些红肿现象,2-3天可自行消退。

百白破联合疫苗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疫苗种类与效果:百白破联合疫苗有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两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又分为两组份和三组份两种,三组份含百日咳杆菌粘附素(PRN)成分,能提供更高的保护效力和更长的保护时间。据有关资料报道,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且症状轻微。为此,我国从2008年起逐步用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取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免疫程序:共接种4剂次:出生后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18月龄加强1剂次。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注意事项: 对该疫苗的任何一种成份过敏者或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接种。

接种反应:少数会有发热、接种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反应。干热敷有助于硬结的消退。发热常发生在接种后6~8小时,一般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腮风联合疫苗)预防的疾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疫苗效果:麻腮风联合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儿童接种疫苗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注射1剂次可预防3种疾病,既提高了免疫效果,又减少了多打针次的痛苦。

免疫程序:出生后18~24月龄接种1剂次。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 禁忌证为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新霉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接种后3个月内应避免怀孕。

接种反应:接种后24小时内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3天内自行消失。1~2周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少数人可出现皮疹,多发生在接种后6~12天。可有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可对症处理。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预防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

疫苗种类与效果: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均为基因工程疫苗,有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3种。接种3剂次后,95%以上的受种儿童会得到保护。

免疫程序: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0、1、6月,全程共接种3剂次。3剂次接种的时间分别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出生后1个月接种第2剂次,出生后6个月时接种第3剂次。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 禁忌证:发热、有中重度急性疾病的患者要缓种,等身体状况改善后再接种疫苗;接种第1剂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不再接种第二剂。

接种反应:很少有不良反应。一般见到的不良反应是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接种部位出现疼痛或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消失。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流脑疫苗)预防的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疫苗的种类与效果:目前我国生产的流脑疫苗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两种,均为多糖类疫苗。接种2剂次免疫力可维持3~4年。因此需要再加强免疫2剂次。

免疫程序:出生后6月龄接种第1剂次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间隔3个月后接种第2剂次,3岁和6岁各接种1剂次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注意事项:禁忌证为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反应:接种后反应轻微,少数出现局部红肿、硬结、发热,1~2天可自行消退。

乙型脑炎疫苗(简称乙脑疫苗)

预防的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疫苗的种类与效果:我国使用的有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简称乙脑灭活疫苗)两种。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均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接种第1剂次,2岁接种第2剂次。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2岁和6岁时各接种1剂次。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为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反应: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后不良反应较少,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1~2天可自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等,少数人可出现一过性发热等全身症状。

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

预防的疾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

疫苗种类和效果:目前使用的有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简称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简称甲肝灭活疫苗)两大类,两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两剂次间隔≥6个月。

接种部位和途径:甲肝减毒活疫苗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灭活疫苗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注意事项:禁忌证为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妊娠期妇女;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个别出现低热、头痛、乏力或接种部位红、肿、痛等反应,一般1~3天自行消失。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后局部反应轻微,多为疼痛,偶有红肿、硬结;全身反应可能有头痛、发热、恶心等,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一般可自行缓解。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对症治疗。

流感疫苗

预防疾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疫苗的种类和效果: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3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每年推荐疫苗的成份,一般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建议每年接种1剂次。

免疫程序和剂量: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接种1剂次,0.5ml/剂;6个月~35月龄儿童接种2剂次,0.25ml/剂,间隔4周。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或深度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裂解疫苗免疫原性优于亚单位疫苗,是全球用量最多的流感疫苗。禁忌症包括已知对疫苗的一个或多个成份(包括疫苗的活性成份和辅料)过敏者,特别是对鸡蛋蛋白超敏者;患有高热性疾病或急性感染者。

接种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要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能发生急性超敏反应。

水痘减毒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疫苗的分类和效果:水痘减毒活疫苗。

免疫程序:12个月~12岁儿童接种1剂次;13岁及13岁以上的个体需接种2剂次,2剂次间隔6~10周。

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注意事项:接种后1个月产生抗体。

患有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儿童、接受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治疗的儿童应推迟3个月接种。淋巴细胞总计数少于1200/mm3或表现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已知对新霉素全身超敏者、妊娠妇女禁用。免疫后3个月应避免妊娠。

接种反应:接种部位有红、肿、痛,少数有发热,有的接种后6周之内皮肤上会有水痘样皮疹。

人用狂犬病疫苗 预防疾病:人狂犬病

疫苗的种类和效果:目前我国有纯化地鼠肾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和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等。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免疫程序:暴露前的免疫程序: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长期与动物接触的人,完成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暴露后免疫程序:0、3、7、14、28天各接种1剂次。

注意事项:如不慎被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要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单位进行暴露后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

接种反应: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过性轻度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反应严重时,请及时对症处理。

肺炎球菌疫苗

预防疾病:预防部分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疫苗种类和效果:1.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目前全球上市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有7价、10价、13价等,对于覆盖的血清型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目前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在国内注册使用。

免疫程序:7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免疫程序是:3~6月龄婴儿接种3剂次,间隔≥1个月;建议12~15月龄再接种1剂次。7~11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建议12月龄后再接种1剂次。12~23月龄儿童接种2剂次,间隔≥2个月。2~5岁儿童接种1剂次。

接种部位和途径:婴儿大腿前外侧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禁忌证: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发作期应暂缓接种疫苗;对白喉类毒素过敏的儿童禁用该疫苗。

接种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能代替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或肿胀、疼痛或触痛,少数儿童接种后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上述反应多为一过性,可很快恢复。

2.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免疫程序: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接种1剂次。接种部位和途径:上臂三角肌,皮下或肌肉注射。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23价肺炎疫苗不推荐再次接种。

接种反应:注射局部疼痛、红斑、硬接、肿胀,少数人可出现发热、虚弱、乏力、头痛等。上述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而且为一过性的。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疫苗)预防疾病: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引起的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包括肺炎在内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疫苗种类:目前在我国已有多个厂家注册上市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程序:基础免疫为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注射3剂,可于出生后六周开始接种。为确保长期保护,推荐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一剂。6-12月龄未接种过的婴儿应接种2剂,间隔一个月,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接种一剂。1-5岁未接种过的儿童应接种一剂。由于各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程序有所不同,建议参见疫苗产品说明书。

第三篇:xx免疫预防工作情况汇报201412.24

2014年德城区免疫规划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12月2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德城区卫计系统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我区免疫预防工作以及整个卫生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扎实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不断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积极推进消除麻疹目标,强化疫苗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2%以上的水平,免疫规划工作得到了较好地开展,有效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了全区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我区免疫预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德城区辖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万,6岁以下儿童32614人。辖区内现有12处预防接种门诊,其中数字化门诊1处、五星级7处、四星级4处,共有免疫预防专业人员135名。有产科接种资质的医疗机构7处,其中:市属3处,国企(十三局)1处,区属3处,现已全部开展接种证发放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工作,2014年全区各医疗机构共录入19665名出生儿童,录入率上传率达到100%。

针对群众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及流动人口日益增加的实际情况,所有接种门诊都采取常年按日开诊形式,既提高了群众免疫服务水平,又为维持高水平疫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免疫规划工作高效运行。区委、区政府对免疫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免疫预防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强化,实现了稳步推进、高效运行。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将免疫预防工作经费及接种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保证了所有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切实保障了我区广大儿童的健康权益。二是强化政府责任。自2013年来,区政府将免疫接种纳入对各镇街的目标考核管理范围,建立和完善督导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这一举措,提高了各镇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开展计免工作的主动性,促进了免疫规划与计生等相关工作的有机结合,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更主动,落实更有力,效果更突出。三是发挥部门职责。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卫生部门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积极参与。教育部门扎实开展了入托、入学查验-2建证率,每月导出产科出生儿童信息,发到各接种门诊进行核对,追踪管理没有建卡建证儿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免疫基础。三是实施双层考核,提高免疫接种的主动性。一个层面政府考核,即区政府将免疫接种纳入对各镇街的目标考核管理范围,建立和完善督导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年初,提高辖区镇、街政府履责能力;第二层面是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即按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把免疫规划工作独立考核,考核成绩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挂钩,提高接种门诊履职能力。

(三)扎实推进,强化重点,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开展。一是多措并举、控制麻疹疫情。今年以来,我区麻疹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2月17日,区卫计局召开了麻疹防控专项会议,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隔离消毒制度。2月19日,卫生局和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卫生消毒、缺课追踪制度。自2月20日开始,对8月龄至6岁儿童开展了麻疹成分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共对辖区39487名儿童摸底排查,查出需补种儿童2641人,已完成补种2613人。为深入开展麻疹等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迁出儿童的调查摸底,对8692名儿童调查摸底,调查找回1258名儿童纳入免疫预防管理,为390名需补种麻疹成分疫苗的儿童进行了补种。按要求及时规范处置疑似麻疹病例。指导做好病例家庭的隔离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含麻类疫苗应急免疫,-4例病例,全年急、慢性乙型肝炎共报告监测病例183例,应采集血标本183份,实际采集血标本182份,采集率为99.5﹪,随访急性乙肝病例5例,所有血标本均及时送到市疾控中心。五是正面引导,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今年4.25邀请了副市长康志民、市卫生局局长崔书强和副区长李和平、局长张艳霞等领导,为儿童喂服糖丸,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免疫规划科和各接种门诊在繁华街道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向群众散发宣传材料进行宣传。同时利用微信、qq群等通讯方式发布、转发免疫预防相关知识,共印制接种日宣传材料40000份,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5000余份,张贴宣传画报500余张。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增强技能,提升水平,持续提高免疫规划管理水平。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执行能力。区疾控中心通过做好内部人员调整,不断充实高素质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各预防接种门诊严格按照《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要求配备工作人员,并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站)、乡村医生和居委会、计生办等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作用,每季度开展目标儿童的主动搜索及查漏补种工作,在保证日常接种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各接种门诊深入到辖区居委会、小区、村庄,进行逐一摸底调查,对查到的目标儿童与本门诊掌握的本底资料核对,对无卡、-6化部门协作,加大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及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加快流动儿童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稳步提高免疫规划管理水平。免疫预防工作是市政府对区政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持我区免疫预防工作成绩,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筑牢免疫屏障,让德城群众得实惠,身体健康受保障,为我区保持高水平疫苗免疫接种率,消除麻疹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德城区卫计局

2014年12月24日

第四篇:2010年计划免疫预防工作总结

内黄县2010年免疫预防

工作总结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10年,我县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按照年初免疫预防规划要点,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规范免疫接种门诊、控制乃至消灭相关疾病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我县启动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后,我们严格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上级疫苗供给情况,疫苗到位一种实施一种,并对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部实行了免费接种。现将本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疫苗和冷链运转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

2010年,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加强冷链管理,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完善冷链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定期开展有效的冷链监测,保证冷链设备的充分合理利用。全县继续搞好了计划免疫冷链运转工作,十七个乡镇均实行月运转,并根据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需要,至12月份共运转了15次,使用冷链车四十余车次,增加了儿童接种机会,减少了免疫脱漏,提高了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按照“计

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各级对疫苗运输、储存和现场接种点各环节进行了温度追踪监测和记录,确保了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疫苗的储运质量。今年元月至十二月份全县完成计划免疫,基础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卡介苗应种14431人次,实种14431人次,接种率 100%;脊髓灰质炎疫苗应种44330人次,实种44312人次,接种率99.96%;百白破三联疫苗应种44835人次,实种44813人次,接种率 99.95%;含麻疹制剂疫苗应种14857人次,实种14852人次,接种率99.97%;乙肝疫苗应种43903人次,实种43902人次,接种率99.99%。乙脑疫苗应种14301人次,实种14294人次,接种率99.95%。流脑疫苗应种30539人次,实种30525人次,接种率99.95%。甲肝疫苗应种8465人次,实种8396人次,接种率99.18%。加强免疫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脊髓灰质炎疫苗应种13099人次,实种13092人次,接种率99.95%;百白破三联疫苗应种15079人次,实种15054人次,接种率99.83%;白破二联疫苗应种10881人次,实种10871人次,接种率99.91%;含麻疹制剂疫苗应种15144人次,实种15136人次,接种率99.95%;乙脑疫苗应种14750人次,实种14740人次,接种率99.93%;A+C流脑疫苗应种24572人次,实种 24556人次,接种率99.93%。均超过市疾控中心要求达到的接种率。

2、认真组织实施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 为继续保持我县无脊灰状态,按照省市《2009/2010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5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重点搞好

了特殊人群的强化免疫工作,确保了应种儿童全部接种,杜绝了脊髓灰质炎在我县的发生和流行。

3、以乡村两级为重点,加强农村三级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进一步规范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推动全县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计划免疫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2010年1月8日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免疫规划培训班”对全县69名计免人员,进行全员培训。重点培训免疫规划知识和工作要求,培训结束时进行了闭卷考试,及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于2010年9月1日在县二院大会议室培训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人员388人。并建立了各个接种门诊,每月接种日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自学等学习形式,有效提高了全县计免队伍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继续贯彻落实《河南省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预防接种门诊考核标准》,按照《安阳市乡级免疫预防工作分类管理标准》,县卫生局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县疾控中心计划免疫技术人员包乡,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乡级共督导54次,对村级督导了72次,书写督导报告46份,对全县17个乡镇进行了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门诊化预防接种工作的指导,规范了全县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了全县免疫预防工作的深入持久发展。

4、加强了安全接种的管理力度

为搞好安全注射工作,县、乡预防接种门诊严格执行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从注射器的采购、供应、回收和处理上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混入。各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县直医疗单位、卫生院妇产科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后,均使用了安全盒毁形;其它使用后的注射器统一由乡镇防保站回收并集中销毁处理,县疾控中心计免人员分片包干,对下级不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安全注射隐患及时提出并督促纠正。

5、开展接种异常反应的登记报告制度

为保障接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对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力度。今年我县发生1例接种异常反应和6例接种一般反应,均按要求进行了调查诊断和网络直报。

6、做好了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继续按照《安阳市卫生局、安阳教育局转发省卫生厅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共入托5255人,查验5255人,无证人数56人,补证人数56人,对190名漏种儿童进行了补种,全县共入学10527人,查验10527人,无证人数148人,补证人数148人,对220名漏种儿童进行了补种,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对查验预防接种工作和漏种儿童补种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7、作好了计划免疫宣传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利用计划免疫宣传日、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单、黑板报等宣传形式进行了大量的计划免疫宣传活动,印制宣传单,设咨询台48余台次,并为每个接种点设计定制统一的活动宣传版面。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30万张,现场咨询10000余人,悬挂横幅80余条,摆放版面80多个,电视专题报道1次,电视公益广告20天,通过宣传,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8、开展了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1)开展了AFP监测工作:今年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AFP主动监测工作,全县全年共监测报告828旬次,发现AFP疑似病例6 例,全部进行了个案调查,粪便标本采集,并送省实验室做脊灰病毒分离,经省实验室确认6例为阴性.所有病例均进行了60天后随访。

(2)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

继续深入地开展了麻疹监测工作,认真落实了麻疹控制各项措施。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全县麻疹疫苗应种152231人,实种147618人,接种率96.97%;全县1-12麻疹疑似病例包括零病例报告共828 旬次,报告率100%。主动监测报告,每月应监测医疗单位数547 个,至12月份,应监测报告6564次,实监测报告6564 次,监测覆盖率 100%。共发现麻疹病例19例,全部进行了个案调查。(3)、新生儿破伤风监测

全县全年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包括零病例报告共276次,每月应监测医疗单位数547个,全年共监测报告6564次,实监测报告6564次,监测覆盖率 100%;今年我县未发生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9、流感与流脑的防治

根据安阳市卫生局等五局委《转发卫生部等五部委(局)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安卫疾控[2008]29号)及《安阳市2010免疫规划工作要点》精神,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流脑和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流脑和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10、规范生物制品管理,保证了免疫预防工作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内黄县生物制品管理办法》,严格疫苗的采购和使用,建立生物制品专帐,使帐、物分开,杜绝乱购、乱用,保证疫苗质量。根据《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豫发改价管[2008]756号)精神,逐级规范了收费价格,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防保站及四家医疗机构的督导,全年共督导58次,保障了免疫预防工作健康发展。

1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对免疫规划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科室内,采取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新规范、新指南、新办法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新的免疫程序及工作要求,规范接种前预检、告知程序,规避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通过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既保证了

本级接种门诊的正常运转,同时提高了对乡级免疫规划工作,业务指导的能力。

12、加强接种门诊的管理

免疫规划中心接种门诊,全年坚持24小时值班,无论是节假日、礼拜天坚守工作岗位,保证门诊的正常接种及我县疫情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3、切实搞好扩大免疫规划落实工作

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疾控中心领导及时拿出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计免科抽调专业人员对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及接种实施加强督导,增加冷链运转次数,进一步规范了疫苗管理、免疫规划资料归档及各种报表的填写上报,确保了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在我县顺利实施。

内黄县疾病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 2011年1月10日

第五篇:教案疾病

预防糖尿病

教学目的: 让学生懂得糖尿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和它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肥胖。 教学重点: 糖尿病的预防。 教学难点: 糖尿病的病因。 教 具: 挂图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引言:同学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是甲状腺,垂体、胰腺的位置及生理功能,知道了内分泌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时,则会引起各种疾病。如胰岛素分泌不足将会引起糖尿病。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它所表现的症状如何?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如何预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解决这些问题。

一、糖尿病的概念(板书)

提问:什么是糖尿病?

(回答:糖尿病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使葡萄糖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病)。

讲述:顾名思义,糖尿病就是尿中有糖。为什么糖跑到尿里来呢?是因为吃进的米饭、面条、面包、砂糖等含糖食物后,经过消化,转变为葡萄糖,而葡萄糖在体内不能被分解利用,只能聚积在血液中,使血液的糖浓度升高。血糖增多到一定程度,超过肾糖阈,进入尿中就会出现糖尿。医学专家发现体内的葡萄糖之所以不能很好的利用,是因为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的缘故。

二、主要症状:(板书)

提问:糖尿病的人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回答:吃得多,喝得多,尿多和体重减少)

讲述:概括起来是“三多一少”或“三多一瘦”症状。(出示挂图或相片,也可放录像、投影等)除此以外,糖尿病还有疲倦无力,四肢沉重、麻木、腰酸背疼,皮肤疼痒,手足心发热,视力不清等症状。糖尿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终身慢性病,得了糖尿病,要积极进行治疗。

提问:糖尿病是怎样引起?

(答:糖尿病多由于患慢性胰腺炎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板书:原因)

讲述:对,糖尿病可以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两种。原发性糖尿病目前病因不明,继发性糖尿病多由于患慢性胰腺炎及某些内分泌疾病而引起。那么,什么情况诱发糖尿病?一般来讲有四种情况:

1、长期肥胖;

2、妊娠;

3、有内分泌病;

4、感染创伤及精神因素。如果患了糖尿病,轻者只需饮食治疗,重者则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1965年9月,我国先用化学方法工人合成了具有全部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提问: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糖尿病?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并划出答案。

讲述:儿童、青少年预防糖尿病,则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防(板书:预防)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注意饮食卫生,膳食结构要合理,粗粮、细粮、荤素搭配要适合。

3、防止肥胖,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尤其在吃肉类要同时多吃青菜。

4、保持心境开朗,排除心理障碍。

讲述:通过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儿童、青少年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如: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防止感染性疾病,从而使人体糖的代谢正常。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肥胖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这可使消化、吸收、循环等的正常运转,减少对各器官系统的负担,最后,保持心境开朗,对调节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有重要作用,从而也使体内的胰岛素起到应有的作用,维持糖代谢的平衡。 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糖尿病的症状,病因及其预防的内容。对儿童、青少年来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做好四个方面的预防:积极锻炼,注意饮食卫生,切忌乱吃,暴饮,少吃甜食,防止肥胖,保持心境开朗等。这对促进大家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3.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则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

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慢性疾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慢性疾病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慢性疾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 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1 课时

二,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师: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我国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学们你们还听说或者了解哪些慢性疾病吗?

(一),教学认识“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 1,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师: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药物控制病情。

师: 同学们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确: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 病等。

1、师: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教师小结并且明确:引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运动量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 等

4、学生活动: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请你简单的举例介绍 一下他们的病情及症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说清楚主要

症状。

(二)教学如何预防慢性病

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对于慢性疾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呢?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几方面来预防。结合课文小资 料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三级预防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 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在疾病自然史 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 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 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 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致病因子 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 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 一级预防的核心。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 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

——即粪便、污水、垃 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 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 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 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向家人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肺结核

教学目的要求:

1、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材重点难点:认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有谁知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脊柱弯曲异常?(学生回忆并回答)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课,预防肺结核。(板书:10.预防肺结核)

2、讲授新课

课前我要求大家去作调查,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大家调查了没有?

(我调查过。我爷爷曾经得过肺结核病。当时他整天咳嗽,还不停地咯血。我妈妈说这种病非常容易传染,所以不让我到他屋里去玩。)

(我们一楼有一个人曾经患过骨结核,十分痛苦,开了好几次刀也没治好。)

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肺结核病,)

你讲得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杆菌进入血液并随之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发生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大家知道了吗?

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很好!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

杆菌,所以,前面××同学讲他爷爷过去得了肺结核,妈妈不让他到爷爷的屋里去玩是有道理的。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过去,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很落后,得了这种病的人,只有等死。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肺结核病也不那么可怕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就不会传染上肺结核。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平时如何预防呢?

(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的屋里去玩。)(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这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3:作业。

预防“流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流脑

2、了解流脑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讲解课文

1、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2、流脑的特征

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二、提问:流脑的传播途径 小组讨论,交流(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三、如何预防流脑? 儿歌:

开窗换气常晒衣,盐水漱口练身体,流行季节少外出,生吃大蒜药喷喉

四、小常识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脑”病人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瘀点,脑脊水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乙脑”病人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瘀点。脑脊水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很少有后遗症。“乙脑”目前尚无

特效疗法,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五、作业(课后检测站练习)

下载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胆道疾病教案

    板书设计: 胆道疾病 一、解剖生理概要 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一)胆道系统的组成: 1. 肝内胆管: 2. 肝外胆管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一)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 1. 胆汁的分泌,成......

    预防疾病教案

    预防疾病教案----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西树窝子小学五年级 授课教师:宋勇刚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学习使用显微......

    胰腺疾病教案

    板书设计: 胰腺疾病 一、主要内容: 二、胰腺的应用解剖 (一) 特点: (二) 组成: (三) 概念: 1. 胰腺血供: 2. 胰腺静脉: 3. 胰腺淋巴: 4. 胰腺神经: 5. 主胰管(Wirsung管):......

    冬季疾病预防教案

    冬季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灵武市第七小学 五年级 (1)班 李学鹏 活动主题:预防冬季传染病 活动目的: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

    冬季疾病预防教案

    冬季疾病防治知识宣传课教案 山家湾子小学 佟晓旭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预防感冒传染的一些有关知识 二、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

    疾病预防教案2范文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教案 沙井镇中心小学 雒小玲 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现根据《学校体育 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教案 王丹 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

    疾病预防教案15篇

    《小学生常见疾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