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2_画蛇添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懂得文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诵读这则寓言。
2.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用寓意。
2、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教师在前边配表情,配口形,配动作,如演“双簧”一般,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示幻灯片,放映幻灯机。)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2.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3.找出“曰”字后的语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怎么读出感情来?
a.“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
(范读,齐读,个别读)
b.“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用不屑一顾的神情表
现出来。(齐读,范读,分组读。)
三、问答析疑
1.(课前,学生预习并提出问题写在提问卡片上。)教师把收集到的提问卡整理归
纳分类。
2.把上述“问答”制成的幻灯片放映出来。
句子分析可采取答“记者”问的形式,由一个学生代表记者,另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在旁点拨,其余学生可以举手提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思考故事的因
果联系。(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四人一致的看法。)
4.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5.灵活运用。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的作文,本来
结构完整,可常常又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迁移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寓言吗?有哪些?
(如: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自相矛盾)
放映一则《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学生看完后做后面出示的练习题。
五、信息共享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学生在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并摘抄下来,都制成幻灯片,开设课堂“小网吧”)
指名一个学生做“网吧”小主人,管理资料。练习时碰到问题可询问“网吧主人”,查阅资料。想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学习方法、也可以查资料。如: 金点子
--文言语句翻译的四种具体方法
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
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课后习题 背诵寓言。
第二篇:1.2_“贞观之治”_教学设计_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教学目标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贞观之治
(1)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2)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课后习题 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
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第三篇:2.2 画蛇添足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会认字和2个会写字。2.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法
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读悟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4.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解释“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5.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6.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1)理解这句话。
(2)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4)带着理解读一读。
(二)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三、练习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2.遂()饮其酒。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自相矛盾:
造句:
2.画蛇添足:
造句:
课堂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课后习题 《画蛇添足》习题
一、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è rén
zhī
jiǔ
xiāng wèi yuē
suì yín qí jiǔ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祠()
卮()
遂()
谓()
词()
危()
邃()
胃()
二、综合题
(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祠:
舍人:
卮:
相谓:
引:
且:
乃:
为之足:
固:
安:
遂:
(二)多音字组词。
shè()
shù()
舍
数
为
shě()
shǔ()
三、提高题
读课文,完成练习。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一)按原文填空。
(二)翻译填在横线上的句子。
1.
2.
(三)解释画蛇添足的意思,并造句。
画蛇添足:
亡:
wéi()
wèi()
”遂
造句:
(四)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下列成语有的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变过来的,请用“_____”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两个各写一句完整的话。
滥竽充数
川流不息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饱经风霜
掩耳盗铃
画龙点睛
愚公移山
急中生智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一)舍人 卮酒
相谓曰
遂饮其酒
(二)祠堂
卮酒
毛遂自荐
相谓
组词 危险 深邃 胃疼
二、综合题
(一)祭祀
手下人
古代盛酒的器皿
商量
拿,取
将要
于是
给蛇画上足
本来 怎么,哪里
于是
失掉
(二)宿舍 舍去 数量 数数 作为 因为
三、提高题
(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二)1.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
(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造句: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画蛇添足。
(四)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否则会弄巧成拙。
(五)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愚公移山(说话略)
板书 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第四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凌海市育才学校
李楠 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懂得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背诵这则寓言。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现在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咱们来背一背,好不好?
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师生问好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曾经学过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大都以成语的形式流传到现在,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老师带来几张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大家猜一猜是哪则寓言故事,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画蛇添足
这三则寓言故事出自同一本书《战国策》,(出示战国策图片并配乐)
师: 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的再介绍一下这本书。指名说。
师小结: 的确是这样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书中常用短小的寓言故事阐明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二则的第二则《画蛇添足》。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添字是生字,大家仔细看右下角是小字多一点。大家齐读课题。节奏再明快一点。师: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今天这则寓言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
二、读正确、通顺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多读是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记住会写字。
同桌互相检测,读通课文。
学习时间五分钟。
请大家按照学习提示的要求开始学习!检测
预设:课件出示生字
现在老师检测一下大家学的怎么样了。指名读。祠 是形声字,左边示部,右边是“司机”的“司 ”。
师: 大家仔细观察前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都是示部。“示”本义是地神。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像这样的字还有什么?如:神祖祈祷祭祀等等。师重点指导“祭”字。祭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
“祭”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左边是牲肉,右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到了后来演变到金文的时候,肉就变成了月字形,经过金文,小篆最后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祭字。接下来我们听写生字。读准了字音,你能试着把课文读通顺吗?谁勇敢地试一试?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正确。学生纠错。
三、读出节奏。
师:文言文富有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它独特的韵味就要特别注意停顿,在停顿处不要读破句子。老师也想试一试。(师范读)
师: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必羡慕老师,你们也完全可以做到,甚至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按照停顿也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停顿)学生练读。
谁想试一试? 指读(先3人分段读,再指两名整篇读,最后齐读)
三、读懂故事,整体感知。
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故事,并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提示:不要着急看译文,先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查工具书,借助插图......自己理解,最后跟译文对照。)师:谁能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师:这则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有个楚国人祭祀之后,赏给门人们一杯酒。)师:卮酒是什么意思? 生:一杯酒。
师: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师板书:祠者赐酒。谁能带着理解再读这句话?指名读。师:故事的经过是什么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书中是怎么说的呢?
生: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师:相谓是什么意思?请画地为蛇,“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是成为的意思,所以读二声。把它读音标在书。
谁再来读一下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能比刚才读得更好。故事的结果怎样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书中是怎样说的呢?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师: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为在这句话中是(做,这里指画上。)
是:刚才我们是如何辨别多音字的读音的?(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辨别的)对呀,你们真聪明。赶快把这个字在文中找到,并标出它的读音。再指名解释。
师:大家想象一下,那个第一个画完蛇的人看大家还在聚精会神地画呢,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是会是什么神态,请大家在曰的前面加一个修饰词,体会他当时的心理。
生:他一定特别喜悦。
师:所以说他说那句话时的语气是得意的。谁能读一读。
师:想象他当时的动作神态读一读。谁是什么样?指两名同学读。师:他为自己马上就要独自享受那杯醇香的美酒了而沾沾自喜。想象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们齐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生解释句子。未成是什么意思?按照我们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这句话缺少什么成分?文言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应该有主语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了主语,这就是主语的省略。未成省略了主语,谁能把它补全。蛇之足未成。还有一句遂饮其酒,省略了主语,另一个画完蛇的人,补全就是其遂饮其酒。师:子安能为之足?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生:“为”在这句话和上一句中的意思一样,也读四声。
师:这个人说话时是什么神态?什么语气呢?谁来读一读? 师:读出反问嘲笑质疑的语气。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一个人读旁白,一个人读先画成蛇的那个人,另一个人读喝到酒的那个人。
师:读的是字正腔圆,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了,韵味十足。
四、读出韵味。
师:我们再读文言文的时候适当地放慢语速,可以把停顿读得稍稍夸张一些,文言文的韵味也就出来了。指名读:好 男女生比赛读文
师:现在我们选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比一比,看谁读的好!男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哪句话还能读的更好。” 女生读。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也给女生加一颗星。师:大家知道么,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后人为了便于理解才加上的。课件出示竖版没有标点的原文。大家看,这是原滋原味的《画蛇添足》,我们读的时候要从左往右,自上而下来读。谁敢来挑战一下? 指三名同学分段读
别着急,慢慢来。读出了古人的味道。配乐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战国策,想象古人读书时抑扬顿挫放声吟诵的情景,大家齐读,注意读出古文的味道。善哉善哉,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大家都能读得如此流利,古香古色。
五、感悟寓意 师:先画成蛇的人却没有喝到酒,这是为什么呢? 师:通过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多此一举,要适可而止,否则有害无益,徒劳无功。板书:多此一举 推荐阅读:
师:这则寓言虽然仅有87个字,却内涵深刻,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战国时期,楚国大将昭阳领兵攻打魏国,一连攻破八个城池,取得了胜利,接下来又要出兵攻打齐国,齐王十分着急,于是就派谋臣陈轸替去面见昭阳,陈轸引用了画蛇添足的比喻,结果昭阳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避免了一场战争。
像这样的小故事,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像《南辕北辙》《惊弓之鸟》《高枕无忧》和《安步当车》,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运用今天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一定能读懂它,充分领略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
第五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画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
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
三、难点
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1、幻灯片
2、古筝乐曲
3、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盗铃》。从中我们明白了文言文读着让人觉得拗口、别扭,甚至有点难理解,但是同学们只要认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会。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指名读一读。(用小黑板出示)
祠者赐舍人卮酒相谓遂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5、学生齐读。(播放古筝乐曲)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1、教师导: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而读懂文言文关键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怎样去理解文言文的语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用小黑板出示)
2、那么“祠者”、“舍人”、“卮酒”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3、教师小结:不错,对于不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看看注释,它能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你再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文言文后面的句子。学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
5、反馈:说说文言文的大意。
6、课堂比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7、学生讨论:不是说先画好的人可以一个人饮这壶酒吗?他为什么没有喝到酒呢?
8、指名说一说:从这个人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警醒学生。
1、教师:你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对这个道理的体会吗?
2、小结:是呀,这个寓言说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总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文言文中不但获得了快乐,而且还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读读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你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收获!
三、作业
背诵这则寓言。
板书设计
先画完蛇
有酒喝
画完蛇后又画脚
没酒喝
道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