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教案
写作(一)新闻写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闻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2.通过朗读、交流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3.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闻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新闻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新闻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东西,发现美,宣扬美。重点难点
学习新闻的写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四篇新闻,初步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提高了阅读新闻的能力。今天,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篇新闻。
二、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
1.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三、引导学生列标题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给消息列标题。如何列标题呢? 1.请看下面消息的标题:(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4)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特点。(1)标题要简洁醒目,概括性强;
(2)标题要准确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3)消息标题还要能吸引读者。
3.引导学生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列标题。(1)9月3日开学典礼
(2)9月10日教师节师生座谈会(3)中秋节文艺汇演
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导语的写法。
1.指导学生朗读课本上四篇消息的导语,分析导语的特点。导语就是消息标题的扩充,要把新闻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交代清楚,同时要融入作者情感,引起读者关注。2.就(三)中所列标题写一段导语。
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消息的核心内容放在导语中先讲,然后逐次递减安排。
六、写作文题
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不少于400字。
七、佳作欣赏
我市举行庆祝2016年教师节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谢曦)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昨日,我市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市领导与全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工作者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欢聚一堂,共话教育、同庆佳节。
市领导郑新聪、康涛、陈铁晗、张建生、周真平、李冀平参加座谈。
“爱是幼儿教师最美丽的语言”“为人师,要热爱教育、热爱生活、不断学习,才能乐在其中、游刃有余”“教育要提前布局,才能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围绕“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教书育人感想,为我市教育发展建言。
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市领导班子,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由衷敬意。他说,教师代表的发言,饱含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挚爱、对教学的专精。泉州教育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结果。教育既是民生,更事关国家、民族未来!展望“十三五”,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两大任务,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上好学。要尽快解决义务教育乡村“较弱”、城市“较挤”的问题,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引导优秀教师流动,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贫困地区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要健全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研究新情况下教师的激励和价值引导,让更多教师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光。郑新聪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立德成才。广大教师肩负的重任,不只是授业,更是传道,要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让年轻一代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重视培养一技之长,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专业群与产业群、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对接,努力培养更多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助力泉州突破创新转型人才瓶颈。
郑新聪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教育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以德施教、爱岗敬业,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市长康涛主持会议。
点评:本文标题简明扼要地点明了事件,导语部分交代了教师节座谈会的主题、参加人员。主体部分着重介绍了教师节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正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科学合理;语言准确、简明;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是一篇很好的消息。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述”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讲述”的技巧,学会表达,与人交流。2 在讲述中培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 与人交流态度大方、有礼貌。教学设想: 结合教材,布置预习。收集材料,进行讲述,或情景交流。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要点: 一 素材导入
孔子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长妈妈讲美女蛇的传说 开讲节目,引人注目 二 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氛围。
首先要明确是讲给什么人听的。讲述的对象不同,讲述的内容和方式也就不同。这就是说,讲述要有针对性,要有听众意识。比如,对同学讲述你自己的故事,就要像平时跟他们说话那样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更不要拿腔拿调;对师长讲述一件事,要态度诚恳,注意礼貌用语。此外,要注意讲述时的场合、氛围。一方面,讲述者要注意讲话场合、听者情绪等因素。例如,在朋友聊天、课堂交流和全校集会等不同场合讲述“诚信的故事”,选取的内容就可以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讲述者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营造有利于自己讲述的氛围,如播放音乐、制作课件、准备简单的道具等。
2.讲述时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讲述之前通常会有准备的时间,哪怕时间很短,也要充分利用。先想好你讲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就不会散乱;讲述条理清楚,容易让人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里说的条理,既指事情的脉络和因果,也指讲述的层次和步骤。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的“序”。另外,注意讲述要简洁,避免繁复冗长。3.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
要尽量使用简单的句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有时为了强调,提醒听者注意,可以适当重复说一些话。尽量不用生僻词语和专门术语,以免造成不解或引来误解。还可以借助说话的停
顿、语速、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增强讲述的感染力。三 活动要求: 提示:
1.讲述故事,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还要把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表述清楚。
2.讲述故事的中人物,可以选一些方面,如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要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3.根据讲述对象、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述方 式。可以适当营造有利于讲述的氛围。活动示例:“我经历过的一件事”
我童年的闸子中,有许许多多和事情呈现在我眼前,有些事已变模糊;有些却已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就挑一件事来告诉大家吧!
记得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北风凛冽。我和我的好朋友许家铃在我奶奶家讨论一道奥数题。我们争一身是胆面红耳赤,却没有吵出结果来。我倔强地说:“本来就是这样做的嘛!”她的犟脾气上来了:“不对不对!”然后,我们越吵越凶,就谁也不理谁了。晚上,我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懊恼,后悔地想:我真是太不应该了,应该听听她的解题思路再做打算,唉!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如果我向她道歉的话,她肯定瞧不起我,但是,我不和她道歉的话,心里就会难过。
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我做出决定:向她道歉。我走在路上,恰好遇见她了,我们两个竟然不约而同地
说:“对不起。”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昨天是我错了,我应该听听你的解题思路,原谅我好吗?我们和好吧,好朋友是不应该为一点细小的事而争吵。”只见她脸红地说:“对不起,我应该让你原谅我。我们和好好吗?”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好!我们和好吧!”说完,我们互相南了一下掌,还异口同声地说:“耶!”我们和好以后,又在讨论那道让我们绝交的题了。这时,我们互相听互相的解题思路,再也不吵了。最后,那道题终于在我们齐心协力下被攻克了。
就是这们一件小事让我难以忘记。从这件事当中,我懂得了: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绝交,做任何事,都要有头脑,冷静一点。链接中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新闻事件】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充站后,老人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的座位错了吗?” 【网友评论】
悠然南山: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座,还用考虑? 【专家观点】
《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廖超:动车上不让座,于理有据,于情不合。老人的女儿在处理无座这件事上,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座位票,可寻求來务员的帮助。如今铁路正在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铁路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旅客,让其实现“安全、方便、温馨”的出行。要求别人让座也未尝不可,但应有更好的方式去说服别人,比方说,可以告知座位主人自己的母亲需要坐多久,可以强调自己的母亲已经年满80.又是去成都看病的,能否帮个忙,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给予经济补偿。
针对网友“悠然南山”的评论,以“不忘初心”为网名写一则跟帖,谈谈你不同的看法。【参考答案】示例①年轻人一定要给老年人让座吗?也得就事论事吧?坐自己的座位,享受应有的权利 何错之有?“悠然见南山”的说法合情不合理。传统美德是较高的行为标准,不能让它来要求所有人。四 活动开展 五 活动小结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上期内容
教学目标
复习上期内容,熟悉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格式的设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展示练习目标 学生上机,完成下列练习:
1、打开Word并新建一个文档;
2、输入教材P3页步骤1——学习单之间的文字。
3、按下列要求进行格式设置:
A、将“步骤1”设置为黑体、小三,粉红色底纹;
B、将“确定网页的制作目的与标题”设置为楷体、小三,蓝色; C、将第二、三段设置为宋体、四号;第四段设置为楷体、四号; D、所有段落设置行距26磅,首行缩进2字符。
4、以“网页制作”为名将文件保存到“C盘”下。
二、学生上机,完成练习目标(不明白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分别请五位同学完成练习目标3中的4个要求及练习目标4。
2、师小结(1)打开Word A、双击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
B、开始——程序—— Microsoft Office —— Word 2003(2)输入文字
选择位置——选择输入法——输入(3)字体设置 选择文字——格式——字体——设置字体格式——确定(4)底纹设置
选择文字——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设置底纹格式——确定
(5)段落格式设置
选择段落——格式——段落——设置段落格式——确定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Word,输入李白诗《赠汪伦》,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格式设置。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初识Excel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Excel,了解其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Excel功能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打开一份成绩表,要求同学们考虑如何计算出每个同学的总分。
生:用计算器将每科成绩相加即可得到总分;
师:一个同学的可以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九年级一共有1000多位同学,如果每个同学都要这样加一次,会加到什么时候呢?
师演示用Excel公式快速计算的方法。引入课题
二、新授 1.Excel产生
由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可以进行繁琐的表格处理和数据分析,主要应用于财务软件、工程数据等方面
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微机数据处理软件。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发布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
2.版本
Excel97、Excel2000、Excel2002(XP)、Excel2003、Excel2007 1985年第一款Excel诞生,它只用于Mac系统。1987年第一款适用于Windows系统的Excel也产生了
1993年Excel第一次被捆绑进Microsoft Office中时,Microsoft就对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Powerpoint的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这款当时极为流行的应用程序。
1995年Excel被设计为给您所需要的工具。无论您是做一个简单的摘要、制作销售趋势图,还是执行高级分析,无论您正在做什么工作,Microsoft Excel能按照您希望的方式帮助您完成您的工作。
1997年Excel97是Office97中一个重要程序,Excel一经问世,就被认为是当前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子表格软件。它可完成表格输入、统计、分析等多项工作,可生成精美直观的表格、图表。
2001年利用Office XP中的电子表格程序--Microsoft Excel 2002版,您可以快速创建、分析和共享重要的数据。
2003年Excel 2003使您能够通过功能强大的工具将杂乱的数据组织成有用的信息,然后分析、交流和共享所得到的结果。
2007年推出EXCEL2007。3.功能(1)制作表格
在EXCEL中可以使用表格边框工具栏、格式对话框等多种方法绘制表格。一般需要大量计算(如工资表,成绩表等)或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查询符合条件)的表格大都在EXCEL里完成。而WORD中更适合完成文字为主的表格,如成绩表,简历表,学籍表等。
(2)表中计算
在EXCEL中可以使用公式,函数完成数据的运算。并且EXCEL中包含几百个函数用于完成不同类型的数据计算,如数学和三角函数,财务函数,概率分析函数,查找引用函数等。
(3)数据处理及分析
像其他数据库软件创建的数据库一样,EXCEL数据也可以方便的对数据进行修改、添加、删除、排序、查询、分类汇总等。
(4)图表制作
图表比数据表格更能直观的体现数据的变化趋势。在EXCEL中,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数据表格生成各种二维或三维的图表,如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
三、学生上机练习
自由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站。
第三课时 Excel基本操作
(一)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启动与退出。
2、认识Excel基本界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Excel工作界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能采用两种常用方法启动和退出Excel;
2、能准确说出Excel界面组成。
二、学生自学
师介绍登录学习文件夹方法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二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分别请三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用开始菜单方式打开Excel,并通过菜单方式退出Excel; B、通过桌面打开Excel,并通过“关闭”按钮Excel; C、打开Excel,请说出Excel各个界面组成;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1)启动
A、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B、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C、双击扩展名为XLS的文档(2)退出 A、Alt+F4 B、直接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C、文件/退出
3、窗口的组成
A、标题栏
显示当前程序的名称 B、菜单栏
命令的集合
C、工具栏
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形式 右击可显示或隐藏相应工具栏(视图/工具栏)
D、编辑栏 用于向单元格中输入内容或显示选定单元格中的内容
E、名称框
显示所选单元格的地址 F、状态栏
显示当前程序所处状态
G、列标
用英文字母表示(例:A、B、C„„IV)
H、行号
用数字表示(例:1、2、3„„65536)
H、工作表标签 Sheet(N)
1≤N≤255,用于切换不同的工作表
四、学生上机练习
1、采用两种常用方法启动和退出Excel;
2、两人一组,相互提问,说出Excel界面组成。
第四课时 Excel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
掌握Excel建立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保存文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能采用两种常用方法建立空白文件;
2、能采用两种常用方法打开文件;
3、掌握文件的保存。
二、学生自学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三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分别请两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打开Excel后,建立一个新的空白文件,并将其保存到“E盘”,文件名为“我的工作薄”;
B、打开“D: 成绩表.xls”,并将其保存到“我的文档”。;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1)新建 A、文件/新建 B、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C、Ctrl+N 使用菜单法新建会弹出对话框,而其它两种不会出现。(2)保存 A、文件/保存
B、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C、Ctrl+S/SHIFT+F12 保存时,如果工作簿已存在,将以最新内容代替原来内容,保存完毕不做任何提示;如果工作薄是新建的工作簿,则弹出另存为对话框,输入新名称。
(3)打开 A、文件/打开
B、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C、Ctrl+O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Excel,建立一个空白文件,然后以“我的第一个Excel文件”为名保存到“C盘”中,然后再将其打开。
第五课时 数据编辑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单元格的选择方法;
2、能输入各类数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据输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单元的选择;
2、学会输入各类数据;
二、学生自学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四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分别请两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请在A2:A7中输入下列数据:星期
一、8.26、07467234503、1/
3、2009年1月8日,10点40分;
B、请在A2:F2中输入下列数据:湖南省宁远县第八中学、—
25、***087、2又1/
3、2009年12月1日,11点23分;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1)单元格选定 A、单个单元格的选定:单击 B、多个不连续的选定:Ctrl+单击 C、多个连续的选定 ①按住左键直接拖动 ②按shift键+单击
大范围的选择通过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方便。如选择A1到E50000。快速完成大范围选定的方法是在名称框中输入左上角地址:右下角地址,如A1:E50000 D、一行的选定:单击行号 E、一列的选定:单击列标(2)数据输入
A、文本:选择单元格/直接输入/回车
B、数值:选择单元格/直接输入/回车(负数前加负号或括号)C、分数:以“0”加空格开头,再输入分数(直接输入会变为日期)D、日期:用“/”或“—”隔开;年/月/日 或 年-月-日
例: 2010/4/4或2009-12-4
E、时间:用“:”隔开 例
19:47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Excel,尝试在其中建立一个课程表(要求输入课程表的数据即可)。
第六课时 数据编辑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序列数据的填充;
2、能对数据进行修改、查找、替换等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序列填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序列数据的填充;
2、能对数据进行修改、查找、替换等操作。
二、学生自学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五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分别请两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请在A2:A101中输入1、2、3„„100;在B2:B21中输入1、6、11„„96;在C2:C21中输入1、2、4、8„„;在D2:D8中输入从星期一到星期日;
B、打开成绩表.xls文件,查找并报告“157班 ‘周许好’”同学的成绩;将该表中所有“实综”改为“综合”。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1)序列数据填充 A、等值填充(含文本序列)输入/选定/点击“填充柄”/拖动 B、等差序列填充
什么是等差序列?举例说明
①差值为1的等差序列:输入第1个值,按CTRL+拖动填充柄 ②其它差值的等差序列:输入前两个值并选定,拖动填充柄 C、等比序列填充
什么是等比序列?举例说明
输入序列的第一个值/选定填充范围/编辑/序列/填充/选择等比序列,选择步长值/确定
(2)数据修改
A、部分:双击目标单元格/选定/输入修改或直接利用编辑栏修改
B、全部:选定/直接修改(3)删除数据 A、选中/Delete 只删除内容,保留格式
B、选中/编辑/清除/内容、格式、批注、全部(4)移动
A、选中/剪切/定位/粘贴 B、选中/拖动到目标位置
移动复制时,将指针置于选区的边缘拖动(5)复制
A、选中/复制/定位/粘贴 B、选中/Ctrl+拖动(6)查找和替换
A、查找:选中要查找区域/编辑/查找(CTRL+F)B、替换:选中要替换区域/替换(CTRL+H)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Excel,尝试在其中建立一个课程表(要求更正输入错误的数据,并且节次、星期采用序列输入)。
第七课时 格式编辑
(一)教学目标
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如字体格式、对齐格式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齐格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能利用菜单、工具栏两种方式进行字体、对齐格式设置;
2、合并单元格、自动换行的应用。
二、学生自学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六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打开老师下发的“课程表.xls”,请两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请将A1:F1六个单元格合并,然后输入“XX班课程表”,并将其用菜单方式设置成“黑体、红色、20、加粗”,对齐方式“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B、将从A2:F10区域字体格式设置成“宋体、蓝色、16“,对齐方式“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 ①字体格式设置 A、菜单方式:选择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格式——字体——设置——确定;
B、工具栏方式:选择单元格——选择格式工具栏上相应工具 ②对齐格式设置
A、菜单方式:选择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格式——对齐——设置——确定;
B、工具栏方式:选择单元格——选择格式工具栏上相应工具 ③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即把多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A、菜单方式:选择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格式——对齐——勾选“合并单元格”——确定;
B、工具栏方式:选择单元格——选择格式工具栏上“合并及居中”工具
④自动换行及缩小字体填充
自动换行即在单元格内内容超出单元格宽度时自动换行,呈多行显示。
缩小字体填充即单元格内内容超出单元格宽度时自动缩小字体,以保障在该单元格内显示完全。
这两项操作分别在“对齐”选项卡中勾选相应选项即可。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Excel,将上节课建立的课程表设置其字体、对齐格式。
第八课时 格式编辑
(二)教学目标
掌握单元格式的设置,如数字、边框格式等及行高、列宽的调整。
教学重点与难点
边框设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
1、能利用菜单、工具栏两种方式设置数字格式、边框设置;
2、会调整行高、列宽。
二、学生自学
打开网上邻居,输入学习文件夹地址(192.168.0.3),然后选择“信息技术——Excel——第七节)。
学生登录学习文件夹,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练习情况
1、请三位同学完成下列操作:
A、打开老师下发的“课程表.xls”,请将A2:F10单元格区域加上边框,要求外框粗框,内框细框;
B、打开老师下发的“信息表.xls”,请在D3单元格中输入该同学的身份证号“***038”,在G3单元格中输入该电话号码“07467531189”,观察输入完成后的情况,看能否输入正确,如不正确,又怎么处理?
C、打开老师下发的“课程表.xls”,尝试对行高、列宽进行,以 确保课程表充满整页。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评议,并进行简单点评。
2、师小结 ①边框格式设置
A、菜单方式:选择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格式——边框——设置——确定;
B、工具栏方式:选择单元格——选择格式工具栏上相应工具 ②数字格式设置
选择单元格——格式——单元格格式——数字——设置——确定;
③行高调整
A、菜单方式:选择行——格式——行——行高——输入行高值——确定;
B、快捷菜单方式:选择行——右击——行高——输入行高值——确定;
C、直接调整方式:将鼠标指针移到行号下方,当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需要高度松开鼠标即可。
④列宽调整
A、菜单方式:选择行——格式——列——列宽——输入列宽值——确定;
B、快捷菜单方式:选择列——右击——列宽——输入列宽值——确定;
C、直接调整方式:将鼠标指针移到列标右边,当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需要宽度松开鼠标即可。
四、学生上机练习
打开Excel,将上节课建立的课程表设置其边框、数字格式,并 17 将行高、列宽调整到一个适当的值。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教案(推荐)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执教班级: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0
第1课
我喜爱的书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调查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2.能够初步掌握书籍封面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能够把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
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 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时,首先注意书的什么?
2、出示几册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志、画集),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提问:这些书的封面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由此引出:一本书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还要有好看的封面设计,这样才能给读者有较深的印象,那么怎样来设计一本好的封面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二)讲授新课
1、结合课本24页
图例提问:除了教科书,你们还了解哪些内容的书籍?请同学回答书籍的大致分类,教师归纳总结:书籍的内容很多一般分为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艺术类、休闲百科类、儿童读物类、期刊杂志类等。(电脑依次出示各内容的书让学生欣赏)
2、实物投影一本较厚的书,进行观察分析,你看到了书的哪几个部分?
(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提问:书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护书页,宣传作用,欣赏收藏价值)封面设计时应设计哪几部分?为什么?(封面、书脊、封底)
3、电脑出示书籍封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每一本书都 有自己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 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1(多媒体展示欣赏《日记本封面设计》作品)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电脑展示封面设计的修改稿)(三)课堂小结
第1课
我喜爱的书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2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调查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2.能够初步掌握书籍封面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能够把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
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 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
一、封面设计步骤:(1)构思立意
(2)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
(3)图形的设色或制作,可以用笔直接画和设色,也可以运用学过的镂刻版画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纸剪贴
(4)上颜色
二、学生创作练习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作业 要求:
(1)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2)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教师作巡回指导)
三、作品讲评、小结
(1)、实物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第2课
苍松翠柏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3 教学目标 : *能够初步理会中国传统绘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能够学习水墨表现松树或者柏树的基本画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画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国画小品的表现。
重点:穿插画树出枝、点叶、组合等技法和步骤,为学生学习这些程式技法,以及树的组合、画面的构图等方法。
难点: 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树的一般程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选用有关松树的诗词、散文中的描写和比喻,引入对潘天寿作品《松石图》的欣赏。
以松、柏表现所传达的情感入手,设置以物寄情的情境氛围,强调山水画中树木、山石内蕴的人文精神。通过松、柏等绘画作品所传达的不同精神寓意。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以程式化的独特方式追求意境表现的特点,认识艺术创作与大自然内在统一的关系。
以提问的方式,组织学生针对松树的造型特点以及画面意境进行简单的描述,归纳这些感受,从立意、笔墨表现和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
对《松石图》进行分析时,注意将柏树和松树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画面特定造型及意境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二.演示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
讲解不同笔法和线的表现,展现中锋、侧锋、逆笔、顺笔和顿挫等用笔方法; 诸如遒劲、婉转、流畅等线条表现的效果;
以及浓、淡、干、湿,酣畅凝重、淡雅飘逸的墨色,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笔墨的表现。
三.“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设色的基本原则。
它既包括了根据客观物象的类型设色,也包括了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类型设色。形式上有“浅绛”和“青绿”等画法。
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体会作品中不同题材蕴涵的寓意,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比较,结合树的生长规律,归纳出树的几个基本部分,引出传统绘画表现程式的话题。
分析画家梅清的作品,用线描方法模仿树的不同画法。
从树的造型特征、中国画用线的表现特点和墨色变化等方面思考传统绘画表现程式的意义,并发表感想。教师对传统绘画表现程式有关问题作出解答,二.总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第2课
苍松翠柏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4 教学目标 : *能够初步理会中国传统绘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能够学习水墨表现松树或者柏树的基本画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画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国画小品的表现。
教学重点:穿插画树出枝、点叶、组合等技法和步骤,为学生学习这些程式技法,以及树的组合、画面的构图等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树的一般程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画树的表现技法,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具体的画法。
画树先画树干,要求表现树木姿态的主要倾向;再向前后左右出枝,注意枝干发端的相互遮挡。根据树种的不同,前人总结了树叶不同种类的画法,技法上又有点叶和勾叶之分。点叶需注意疏密关系、虚实对比和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不可平均对待。教材在资料库中列举了部分方法,供学生参考。
列举运用双勾、没骨、填色、泼墨和泼彩等多种表现技法的中国画作品,穿插画树出枝、点叶、组合等技法和步骤,为学生学习这些程式技法,以及树的组合、画面的构图等方法提供一种学习范本。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讲解树的组合。
列举作品中的布局,分析大小之别、主次之分,互相顾盼、自然穿插。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形式表现的一般规律。
作业中可安排画一些小的构图,对照理解这些要求。
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开始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
通过临摹、创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树的一般程式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大胆创作。教学中一般对学生的临摹效果不宜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可以更多着眼于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把握国画程式化技巧的一般学习路径及学习要点,提供学生课后继续尝试学习国画艺术的基本方法。
可以让个别学生从情感表现和技法运用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构思,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画出简略的创作草图。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用肯定的笔法画出生动的造型。水墨的运用可以模仿教材中列举的作品,但不要生搬硬套。
参照资料库中山石的画法配以环境。始终强调画面的整体,处理好主体和其他部分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围绕学生的创作活动展开。
在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哪种画树的方法? 对传统绘画的认识和体会,能否生动地表现? 作品是否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以相应的用笔用墨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树的品格。
第3课
缤纷家用电器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5
教学目标
*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合作交流的水平,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 突出把设计稿进行视觉美化,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的意图。
教学过程: 1.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市场电器的调查活动。多种家电实物 主要调查内容:
a. 产品造型、色彩、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b. 不同设计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价格、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有何差异。
2. 教师与大家一起分析调查总结的信息,初步归纳产品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调动每个调查小组参与到调查信息整理的竞赛活动中。)
3. 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对本小组调查产品再设计。
(教师先自己对一组学生调查的产品,参照调查得出的信息,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先对优化原有产品设计进行教学举例。)
4. 展示一组马克笔绘制的产品设计效果草图,引导学生注意产品创意稿绘制的技巧。展示产品设计效果草图。
5.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本学习小组调查的产品进行再设计,并画出创意稿。注意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协作、交流。
产品的改进必须明确改进的理由,体现优化设计的价值。切忌脱离实际的盲目设计。创意稿力求表达明确,力图展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提倡使用马克笔或水彩笔等结合黑色水性笔进行绘制。
提倡用简短的文字标注配合产品造型,提示设计的特点,提倡写出设计说明。展示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6. 学生动手练习及教师辅导。
7.课堂小结
第3课
缤纷家用电器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6 教学目标
*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合作交流的水平,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 突出把设计稿进行视觉美化,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的意图。
教学过程:(一)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特点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有机结合的特点。2.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分析作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及创意特点。
(二)引导学生分析产品特点
出示一组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分析产品造型、色彩、功能及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总结绘制效果图的简易技巧
出示一组马克笔绘制的产品设计效果草图,引导学生总结绘制效果图的简易技巧。a. 选择更能体现产品主要特点的角度绘制产品。b. 用黑色水性笔勾画产品造型结构线。
c. 使用浅灰色的马克笔在体块转折处入手,强化立体感与质感。d. 使用黑色马克笔勾画产品的外轮廓及装饰投影。)
(四)回顾学生练习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生练习中值得进一步注意的设计构思问题及绘制技巧的差距。
(五)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尝试设计一种家用电器,画出创意稿。
自己独立设计或者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协作进行。设计的电器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创意稿力求表达明确,能够充分展现产品的设计特点。注意选择更能体现产品设计特点的角度绘制创意稿。尝试运用简易技巧绘制创意稿。
提倡用简短的文字标注配合产品造型,提示设计的特点,提倡写出设计说明。
(六)学生练习
学生动手练习及教师辅导。学生作业展示(七)单元教学小结。
第4课
触摸美丽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认识体验材料、感受材质质感特性,妙引学生探究新知。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全体参与学习。注重过程,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感受生活,看待社会,提高审美情感,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触摸体验不同材料,感受材质,探究新知。
2、难点:妙用材料,大胆想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麻布:粗糙、柔软的,没声音 玻璃杯:光滑、坚硬的,声音清脆的
上节课的(缤纷电器)中有些电器表面材质我们都是画出来的,这节课就用刚才触摸的这些真实感觉的材料来填充设计我们的画面。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丽多姿的世界——触摸感受美丽 进入正课,板述课题。(二)体验探究(认识材质)不同材料不同质感 认识材质:
展示三组实物让学生代表上台触摸体验铁壶(坚硬、光滑、冰冷)、瓦罐(轻脆、粗糙)、毛线(柔软、温暖)等不同材料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 不同质感不同感受
要求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共同感受体验石头、光碟、麻布等材质在同学们心中的感受。例:石头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感受,麻布是什么感受。
学生举例说明:要表现现代感用什么材质?要表现古朴用什么材质?老师补充:不锈钢、树皮等。(三)学习探究(材质运用)
导学生为什么要如此选择材质,能不能换作是别的什么? 可能一节课的时间不够放到课后探究.(四)课堂小结第4课
触摸美丽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认识体验材料、感受材质质感特性,妙引学生探究新知。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全体参与学习。注重过程,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感受生活,看待社会,提高审美情感,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触摸体验不同材料,感受材质,探究新知。难点:妙用材料,大胆想象。教学过程:(一)学习探究(材质运用)
1、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如此选择材质,能不能换作是别的什么?例:用棉布能不能体现现代感;铁棍能不能筑出鸟巢的温暖感觉。总论: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身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材质和谐、对比的运用。
2、老师提问:
A:老师用了哪些材料?
为什么非要选择磁带、图钉、铁丝等(而不是质地柔软细腻的布和毛线?)为什么选择的颜色不是浅色而是深色系?
得出总论: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B:老师用了几道工序?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方法步骤: A、画出草稿图
B、材质的选择(恰当地运用材质、注重对象的色彩和画面的色调)C、确定主题,加工制作
3、请学生上台用材料填充草稿图做练习活动。(二)活动
不同感受不同想象 作业要求:
A、一组合作的形式,既分工又合作的原则 B、作品立求有创意,合作精神强 C、底版以30*20CM左右大小为宜 D、以某种材料为主并辅以其他材料 E、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老师巡回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爱护环境。(三)作品展示及评价 不同想象不同评价
教师主要充当教学组织与引导的角色,同时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
第5课
与米罗游戏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9 教学目标
*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浮雕。
*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雕塑。
*能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作为道具参与游戏或表演。
教师重点﹑难点: 对比分析绘画与圆雕的基本造型差异,结合教材P19的四张图例,借助多个视角的观察,体验圆雕在各个角度的造型变化与审美趣味。然后再布置各个制作小组,参照米罗先生的抽象雕塑或者绘画的造型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来设计与制作抽象圆雕。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建立 时间:17世纪西班牙﹑中国 地点:西班牙一所学校内
中国新石器时代阿木酋长部落内 人物:米罗和他的学生
酋长和村民 二.把握抽象艺术特点
A.米罗先生正在用他特殊的方式教学生如何绘画----音乐教学联想法.B.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抽象: 1.是从各种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成为概念.2.笼统,概括:与生动具体相对,不具体的.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所以很多美术家可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可用绘画作品为题材,绘画也可采用音乐性题材.三.认识平面----浮雕
教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情境,比如说:教师可以扮演成米罗先生派出的一位艺术使者,(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扮演使者,老师扮演米罗等方式)专门带着艺术家米罗先生在狂欢节上进行的游戏活动来到中国,想让中国小朋友一起体验狂欢节的快乐,教师可以充当米罗艺术的代言人。
可以大概地提出狂欢游戏的整体计划,强调所有的作品设计与制作都是为狂欢游戏准备的。首先从制作美丽的浮雕作品,装饰狂欢现场开始。使者给学生展现米罗的抽象绘画作品和米罗先生带给大家的示范作品。在大体分析米罗抽象绘画中点、线、面、形的组织与变化特点后,对比提出浮雕与绘画的基本造型差异,让学生分成几个制作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较为适合)根据米罗先生的抽象画,分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小结第5课
与米罗游戏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0 教学目标: *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浮雕。
*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雕塑。
*能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作为道具参与游戏或表演。
教师重点﹑难点: 对比分析绘画与圆雕的基本造型差异,结合教材P19的四张图例,借助多个视角的观察,体验圆雕在各个角度的造型变化与审美趣味。然后再布置各个制作小组,参照米罗先生的抽象雕塑或者绘画的造型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来设计与制作抽象圆雕。教学过程: 一.欣赏米罗作品
米罗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都具有富于童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等特点,比较适合学生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审美需要,易于使学生对雕塑的造型与表现产生学习的兴趣;从形式风格的角度考虑,米罗的艺术具有浪漫气质与游戏精神,二.学生表现,制作抽象作品
在制作前,使者应该提醒大家:米罗先生特别喜爱强烈的色彩变化与对比,希望大家能结合美丽的色彩对比来装饰我们制作的浮雕,体现节日狂欢的气氛。评价的重点是看谁的雕塑形象更有趣、色彩更好看,谁的浮雕形象更有体积感。
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带来一些简单易行的装饰材料,比如报纸、包装盒、挂历纸等轻质材料,注意材料一般不宜太重,以免影响在教室墙面的张贴装饰。
接下来,教师可以动员学生自己设计,将作业贴在教室四面适当的位置进行装饰,进一步制造大家参与的氛围来强化欢快的气氛。也是对学生学习阶段性成功的一种积极肯定。
在分析圆雕作品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造型中轮廓的收放变化、造型的曲直变化、大小变化及朝向变化等形式美的知识,使抽象雕塑造型也具有相对明确的审美倾向。
在制作前,使者应该提醒大家:大家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更多考虑利用作品进行表演与游戏的问题,琢磨怎样才能够更加适应特定角色表演的特点。米罗先生特别喜爱寻找生活中各种有趣的材料,希望大家能直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组合加工,来装饰我们制作的圆雕。评价的重点是看谁的雕塑形象更有趣,更善于利用实物材料造型,谁的浮雕形象更有体积感、更有空间变化。对于一些更加热衷于具象造型的同学,教师不必阻止,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更加自由地进行造型的设计与制作。
三.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先鼓励一个制作小组的学生以制作的雕塑作品为主人公,进行自己编写的短剧表演。然后,再让更多小组的同学参与表演,教师在评价中积极肯定各个小组表现的特点,尤其注重评价各个小组的协作精神,同时及时给同学的表演提出一些改进或者拓展的意见,整个单元教学在全体学生的积极游戏参与中结束。第6课
光影的交响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1 教学目标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
教学难点 :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
教学重点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2)。
(3)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4)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设问:线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5)讲授新课
1. 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牲,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
线徒刑素描是以线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结构,线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表现物象的外形轮廓,(2)勾画形体的边界。
(3)表现物象的内外结构、空间位置、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关系。(4)表现物象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及体积感。
(5)表现物象的势、力、节奏、韵律感,(6)抒写人的情趣,(7)气质。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徒刑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徒刑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1、立方体与圆柱体
(1)立方体(对照立方体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础,它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而构成的。圆柱体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360。而构成。也可以说是由无数个相同的圆面叠杨(如硬钱币叠成一圆柱体)
教材P14上图,立方体与圆柱体结合图形是说明立方体内可以产生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立方体内的构成是以一个正方体的二分之一边为轴,以立方体一个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旋转306而成。圆柱体的立体感可通过顶底面的透视圆面体现。(6)作业要求
1、临摹P14立方体和圆柱体范画。
2、用3B、和6B铅笔作画,3、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4、结构清晰。(7)课堂小结:
选出一部分作业讲评,指出优缺点,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第6课
光影的交响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2 教学目标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
教学难点 :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
教学重点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
(1)教具和学具准备(2):
教具:
1、立方体的切挖模型;
2、用泡沫塑料做两个相等的长方体模型,把它们拼在一起是一个立方体;
3、大幅基本形体切诠彝迹?、能进行切挖的软性固体材料。
学具:萝卜、柑桔、苹果、肥皂、泥巴等软性材料;
2、小刀、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3)组织教学:
(4)复(5)习旧课,(6)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立方体及圆柱体的构成,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能样一种结构变化呢(7)讲授新课
板书:基本形体的切挖:
1、立方体的切
2、割与组合:
课本P14下图说明从立方体中间切开成为两个长方体,然后将这两个长方体可以拼叠成各种造型(用二个长方体拼叠演示)
切去立方体的八分之一,首先找出立方体三个相邻的面的面中心点,并把每个面分成四等分。然后将三个相邻的四分之一等分垂直切去。
用泡沫块做一个立方体,切去八分之一,被切去部分仍可嵌入原处,以便演示,并用红色在立方体相邻的三个面上画出垂直水平线,切去后的截面用三种色区别,(自制模型进行演示)2.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
用较规范的萝卜、桔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到物,在课堂进行切挖示范,揭示圆信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挂出以线徒刑的切挖结构图。(8)作业要求
作业一:临摹P/15四种基本形体切挖图。
作业二:可任选一种基本形体作切挖练习,如立方体可用肥皂块、泡沫块等;圆柱体可用萝卜等;球体可用柑桔、苹果等。将切挖后的伤口放在课桌上进行写生。
要求运用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描绘声绘出对象的内部与外观铁组合关系。课堂小结
对切挖练习及以线造型写生较好的作业进行表扬,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布置课的准备工作(1)面对写生的物体,采用剔除或减弱明暗光影的方法,从整体出发,观察和找准物体的基本形,用线和点标出,并注意画面构图。
(2)用辅助线画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形体结构,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位置。
(3)用线准确地刻画出物体的内外部结构关系、透视关系、体积感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关系。(4)调整修改,使画面效果完整。
第7课
多彩的风景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3 教学目标
*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多媒体展现。自然风光照片资料 多媒体演示从景物中拖出的色块。多媒体展示拖出色块的构成色相。
多媒体先展示教师演示用蜡笔调色的方法。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 ①得出结论: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教师提供风景图片,并标出同一景物的受光面、中间面、背光面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①请学生上台演示用蜡笔调和色彩的方法。
②学生在座位上练习用蜡笔调色。教师随堂辅导并讲评。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7课
多彩的风景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4 教学目标 :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过程 :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欢快);
②旋律的起伏(起伏大);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取景、构图。.大色块的铺垫。.调整完成。
第8课
绚丽的阳光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5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教学从色调倾向、对光色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几个方面对《日出·印象》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展现同时代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印象派绘画在题材、笔触和光色气氛表现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教学程序
一、活动导入(自拍本校的色彩感觉较强的风景照片。)
展示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的校园景色,请学生感觉照片上的色彩,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和色彩成分比例。
小结:大家的感觉和分析是否完整和准确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作品,看看画家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色彩瞬间的印象的。
二、作品《日出·印象》欣赏
1. 画面的瞬间景象的感受和印象:旭日朦胧的光色,船、物、大气、水、阳光交融成一片。2. 如何表现画面的光的感受?
①光源:橙红色,天空受光照射变成橙色,水面有的直接变成光源色,受影响有的偏黄,有的偏紫。②物体的色彩:强调瞬间的色彩氛围,没有仔细描绘物象的具体轮廓。银灰色的海面,在光与物的影响下,色彩丰富多彩。
③笔触:短小而清晰的笔触,把不同的色彩一点点地排列上去,看上去有一种光影在颤动的效果。
三、色彩分析(自拍本校的色彩感觉较强的风景照片。)
活动:请再一次感觉校园的照片,分析其中各有哪些色彩成分及色彩成分各占多少。
小结:欣赏了作品《日出·印象》后,我们再一次感受照片的色彩成分,同学们对照片的色彩有了更全面、更丰富的分析,同时还发现,绘画色彩绝不是简单的物体固有色的明暗变化。《日出·印象》是19世纪后期,在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个标新立异的画派——印象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莫奈的作品。为什么说是标新立异的画派呢?让我们一起来比较几幅作品。
四、课堂小结,布置课后学习活动
印象画派的产生,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手法。画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等。每位画家都有自己关注的题材,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老师提供的有关书目和网站搜集资料,对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进行了解、总结和归纳。下节课,我们将由每一小组组织一个话题,进行演讲,通过对印象画派中某一位画家的作品的评析,加深对印象画派的特征的理解,体会画家的艺术风格。
第8课
绚丽的阳光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总序号:16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教学从色调倾向、对光色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几个方面对《日出·印象》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展现同时代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印象派绘画在题材、笔触和光色气氛表现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教学程序:
一、老师讲解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多媒体课件)
1. 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
印象派前的作品《石桥》《父亲的肖像》《卖水的人》以棕色调为主,重点欣赏《卖水的人》,分析画家对写生色彩的认识,即固有色的明暗变化。印象派的作品《草垛》《农家少女》《阿戎堆的桥》,色调有的温暖,有的偏冷,色彩丰富,光与色交融,画面具有生命力。
2. 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会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
印象派前的作品《父亲的肖像》和印象派的作品《打阳伞的女人》进行比较。前者像是在永恒不变的光源下描绘的;而后者则让人不得不叹服阳光这个无形的东西,被画家莫奈描绘得具体而具有生命力。3. 关注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或画什么,重复地对同一题材和同一对象进行描绘。
画家莫奈的作品《卢昂教堂》与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和《芭蕾舞预演》欣赏。
二、即兴演讲
1. 各小组进行即兴演讲,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2. 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④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辩驳。
三、总结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第四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案
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科学,大家会怎么教孩子知道科学知识呢?怎么编写教案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案,欢迎参考借鉴。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第五篇: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
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第二部分是音乐知识。五线谱识读
(五)。第三部分是活动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或技能目标(含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达歌曲《歌唱祖国》或〈举杯祝福〉的思想情感。
难点:唱熟〈歌唱祖国》二声部合唱或《兴杯祝福》中第一二句附点八分音符与第三名句第一小节的切分音。发展目标:
1、用激动、庄严的情绪演唱《歌唱祖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用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国家》,通过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热爱。
2、通过对本课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歌曲的学习,能认同、喜欢这三首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演唱与欣赏活动,感受歌曲炽热的爱国之情。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课前要学生找到歌曲《歌唱祖国》《国家》两首歌曲的有关资料,并听一听,唱一唱。
二、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唱一段),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演唱的状态和情绪并提问,刚才我们唱的歌曲的曲名叫什么?演唱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1、歌曲介绍。
2、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4、二声部合唱旋律。
5、带词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6、学生齐唱歌曲第二部分,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准确的附点节奏,让学生分析歌曲中一、二部分情绪的对比。
7、完整演唱歌曲(只唱第一段歌词,第二、三段作为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完成)。
四、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1、引入语。
2、教师在钢琴上弹唱《举杯祝福》,提问:这首歌情绪怎样?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3、歌曲介绍。
4、学唱歌曲:随琴唱歌谱,学会后通过活动熟悉歌曲,可以随音乐跳舞或者配上手鼓和铃鼓等乐器。
五、欣赏并演唱《国家》
1、引入语。
2、播放《国家》
3、歌曲介绍。
4、教师教一遍手语动作,全班随老师清唱、打手语。
六、参与活动。
小结歌曲,每组由组长进行组织,分组进行表演展示。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2、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二胡,竖琴,小提琴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它们的音色感觉怎么样? 学生回答。师: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2)展示二胡、京胡的图片进行介绍、比较。(课件展示)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相对柔和一些。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就已经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二胡木制琴筒一端
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些,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课件展示二胡,介绍它的各个部件名称。(3)再次欣赏二胡曲《江河水》片段。
师:二胡曲《江河水》情绪是怎么样的?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回答:
师:《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了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拍和剥削。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和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师:大家仔细辨别二者的特点。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小结。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喜欢聆听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民歌《银杯》,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能够认真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认识。教学难重点
认知藏族、蒙古族、哈萨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歌音乐特点与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泥土的歌
(一)(二),学习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了解了汉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今天让我们走进瑰丽的少数民族民歌,来领略各少数民族民歌不同的魅力.(互动活动)老师在讲台上准备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三套民族服饰(没有的准备头饰也可以),用边歌边舞边弹奏的形式范唱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三个民族的民歌片段,请学生辨别其民族,并且找到达相对应的民族服饰.(二)走进藏族民歌,听赏《年轻的朋友》
1、听赏歌曲《年轻的朋友》,提问: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出发谈谈这首歌在曲调,旋律上的特点吗?
2、简介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3、简介藏族酒歌的特点及藏族人民喝酒的动作程序。
4、简介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动作,并且引导学生随乐起舞。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动作,并且随乐起舞,学生在舞蹈中感受歌曲明快的节奏,以动作带动歌曲的情绪,为进一步把握歌曲的风格做好准备。
5、学生随乐跟唱歌曲,边歌边舞。
6、老师带唱歌曲。
7、学生分组练习。
(三)走进蒙古民歌,欣赏《银杯》
师:和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的酒歌给客人们敬酒,以表达他们的一片盛情。
1、聆听蒙古族民歌《银杯》,对比前面所学的藏族民歌《酒歌》,这首从节拍,速度,调式,旋律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2、随乐跟唱歌曲。
3、学生分成藏族和蒙古族两组,老师扮演客人,两组同学进行酒歌比赛。
设计意图:此处老师以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藏族,蒙古族不同的酒歌,有利于让同学辨别不同民歌的风格。小结
1、理解民族五声调式。
2、请找些少数民族民歌听听,再次感受其民歌特点。
(四)走近哈萨克族民歌,欣赏《都达尔和玛利亚》 1.简介哈萨克族,简介哈萨克族的代表乐器“冬不拉”。
2.听赏歌曲,学生思考: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 3.学生随乐跟唱歌曲。4.分男女跟唱歌曲。
(五)走近维吾尔族民歌,欣赏《阿瓦尔古丽》 1.老师弹琴,引导学生跟唱《青春舞曲》。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与我们熟悉的《青春舞曲》相比,这首歌曲的旋律、情绪和节拍有什么特点?
3.老师简介歌曲及维吾尔族舞蹈基本手型体态,引导学生划拍跟唱歌曲。
(六)小结,课处探讨
1.你能在《都达尔和玛利亚》的旋律中找出哪几个旋律片段用了“同头换尾”的民歌创作方式?
2.请找出几首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民歌听听,再次感受其民歌特点。
第四单元 键盘上的舞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过程与方法: 能专心聆听传统小调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一两首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火车律动积极创编相应的声势节奏;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能以模仿火车律动的声势节奏为歌曲背景素材,演唱合唱《丢丢铜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符合歌曲背景素材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三、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
(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 《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吗?说说你的认识。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
(二)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谁说女子享清闲》; 2.《我家有个小九妹》; 3.《手拉风箱呼呼响》;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豫剧、越剧、花鼓戏这几种剧种。
二、了解这几大剧种的名家名作及选段。
三、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国粹、对戏曲的热爱。
教学方法:
欣赏、模仿、对比、讨论 教学重点:
1.听赏、分析各个剧种的特色。2.了解名家名作。3.欣赏。教学难点:
1.听赏时戏曲唱腔的模仿。
2.戏曲特色与当地风土人情的潜在练联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欣赏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中京胡与乐队的演奏曲目《夜深沉》,提问后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所复习欣赏的《夜深沉》常用于哪一种艺术形式中呢? 学生:戏曲——京剧的表演中。
教师:我国各地的地方剧种非常的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京剧外,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剧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导入新课)
二、豫剧
1.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活动:讨论豫剧的地方特色,唱腔特点。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豫剧以唱见长,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
3.教师介绍关于豫剧的一些知识。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被官方正式更名为“豫剧”,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
4.豫剧其他的一些名段。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5.再次欣赏。
四、湖南花鼓戏
1.欣赏花鼓戏《补锅》选段《手拉风箱呼呼响》。2.教师讲解花鼓戏的唱腔特色和地方特点。
表演朴实、明快、活泼。尤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有特色。3.讨论:关于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地方小戏、花鼓的总称。至今为止,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表演朴实、明快、活泼。尤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有特色。4.花鼓戏名段介绍。5.再次欣赏。
五、活动
模仿任一剧种的一段唱腔进行演唱。
六、小结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
(三)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如歌的行板》(《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2.《a小调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主题与变奏》节选)。教学目标:
一、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
二、欣赏后,通过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及乐曲的创作背景,能够对乐曲的情绪、特色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三、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管弦乐的能力。
四、能够背唱两首管弦乐的音乐主题。教学方法:
欣赏、模仿、对比、讨论 教学重点:
一、欣赏。
二、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家的生平。
三、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四、背唱音乐主题。教学难点:
一、乐曲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对乐曲情绪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二、《如歌的行板》
(一)乐曲介绍
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二)作者简介
(三)欣赏。
(四)活动
讨论:这首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乐曲的情绪?
(五)学唱音乐主题。
三、《a小调钢琴三重奏》
(一)乐曲简介
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作于1881—1882年。这首作品为纪念俄国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而作。1873年5
(二)音乐主题
(三)主题与变奏
四、小结
第七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五.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感受爱
1、提问导入:近一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
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
导语:确实,如同学所说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但同学们想过没,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 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走到一起呼唤出人类共同的心声——让世界充满爱。
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歌唱爱——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导入:
师:确实,贫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2、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导语:刚才我们观赏的FLASH的背景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所作的一首组歌
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全曲,师:跟随钢琴用LU哼唱全曲,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部分?
哼唱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生:歌曲可以分为A(1-8小节)B(9-16小节)A(17-24小节)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① 跟钢琴慢速视唱全曲(老师发现学生视唱过程中出错 的地方)
② 歌曲A段与再现段的对比
师:仔细看曲谱,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在曲谱上不同的地方
生:第1小节与第18小节,第5小节与第21小节。
(老师在课件上用红色圈,划出歌曲第一与第三部分不同的部分)
老师慢速在钢琴上弹奏这两个小节,让学生仔细听辨
学生跟钢琴模唱这两个小节
③ 弱起小节
老师分别用弱起和分弱起两种方式范唱第一小节,让学生选择,更符合歌曲整体意境的一种唱法
生: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因为弱起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
学生模仿老师的范唱
④长音的保持
歌曲第2,第4 小节等处,四拍的保持
老师数拍子,学生唱
⑤处理完易错的地方再完整视唱全曲
5、讨论,处理歌曲(情绪,力度,音色)
师:歌曲三部分在力度上是怎么变化的?情绪上有什么对比?我们分别用什么样的音色来演唱这三部分?
讨论与归纳:
力度:A段mp——B段mf——A(再现)段mp 情绪:A段:温馨、亲切 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A(再现)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情地,如歌地
音色:A段:轻柔的,深情的 B段:坚定的,热情的 A(再现)段:轻柔的,深情的
6、实践与创造:
导语:我们已经知道组歌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演唱方式,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旋律的特点及刚才我们对歌曲的处理,分别为这首歌曲的三部分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
生:A段,由一女生领唱(或全体女生齐唱)B段,全班同学齐唱
A段(再现段),女生齐唱(男生齐唱)
选择一到两种处理方式,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三:聆听爱——欣赏《爱的奉献》
1、导语: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生:中文——爱;英文——LOVE 导语: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几种不同的语言共同表示爱
课件出示:
拉丁语amour;芬兰语:RAK
2、导语: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四:课堂小结
(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的发展。
二、了解歌剧的起源。
三、欣赏。
四、对外国歌剧与民族歌剧进行简单对比。
教学重点:
一、歌剧欣赏。
二、歌剧的起源及其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
一、歌剧的起源。
教学内容:
一、《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
二、《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歌剧的起源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非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
(一)歌剧简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二)艺术形式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三)形象简析
喜儿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剧所着力塑造的反抗的农民形象。她的性格和生活道路与杨白劳迥然相异。剧本在开头描写了她的天真淳朴,接着描写她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打击,最后才把她的反抗性推上了最高点。当她受到黄世仁的污辱后,也曾喊着“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图自尽。但在遇救后很快就抛弃了“不能见人”的思想,决心为复仇而活下去。她表示“我就是再没有能耐,也不能再象我爹似的了。”她决然地告别了父辈的屈辱的道路。在她的性格发展过程中,正是一系列苦难的折磨,培育了她对地主阶级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杨白劳是喜儿的父亲,是与喜儿相对照的形象。他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很低,年关躲债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虽看清地主等的反动本质,却看不到出路,没能反抗,卖女后,痛苦自杀。他的形象告诉人们: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吞吃。
(四)人物原型
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
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五)创作背景: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 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六)创作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七)重要意义: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牌式的作品,它是中华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它的成功演出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他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