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体能活动:椅子乐
授课教师 周琼光 班级 小一 班 幼儿人数 41人
一.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天到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少了。课间活动时,他们总爱端着自己的凳子
或骑或跳或扛----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根据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爱好,结合《纲要》的要求,设计了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a)练习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
b)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c)教育幼儿爱护椅子。
三.活动准备
a)木凳子若干(幼儿人手一个),猫警士的头饰,录音,磁带。
b)场地布置;二十个凳子并排正放,二十个凳子并排倒放(椅背触底),十个凳子围城圆形(凳子上用双面胶贴满老鼠的图片)作为老鼠的家。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活动身体的各部分;老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有节奏地拍手两下,然后活动头、肩、腰、膝盖、脚。)
(2)听音乐带领幼儿做高人走、兔子跳、鸭子走。@_@我是分割线@_@ 2.基本部分
(1)让幼儿自由玩凳子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小凳子,每个人一个,你们可以几个人一起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我看谁会动脑筋,会想出许多种玩法。
(2)幼儿自由玩凳子,教师照相,收集幼儿不同的玩法。
骑木马、跳高、开火车、走木桥、爬山坡-------
(3)放课件,让幼儿观看自己的表演,教师表扬肯动脑筋想出不同玩法的幼儿,并示范讲解两种合作性的玩法。(几个幼儿把凳子排成一排,依次从上爬过去。几个幼儿把凳子倒放在地上,依次从椅背上走过。)
(4)请幼儿再次玩以上两种玩法。(教师指导,鼓励胆小的幼儿)
(5)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a.放黑猫警长的音乐,出示黑猫警长的头饰,它是谁?干什么的 ?我做黑猫警长,你们做猫警士,去把那边的坏老鼠抓来关在木箱里。好吗?
b.怎么抓呢?黑猫警长示范讲解,走过木桥(二十个凳子并排倒放),爬过山坡(而是个凳子并排正放),跑到老鼠的家抓一只老鼠跑回来关在木箱里。
c.组织幼儿玩游戏两次。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1)放送活动,听音乐和黑猫警长做放松活动。
(2)教育幼儿爱护凳子。
今天,我们和小凳子做了许多的游戏,好玩呀?小凳子除了会和我们玩游戏外,还可以帮我们干什么?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小凳子,平时不能爬到凳子上踩,更不能乱扔乱甩小凳子,下课时要把它轻轻地藏在桌子下。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体能活动
幼儿园小班体能活动:爬爬乐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探索各种方法爬行,提高手脚协调爬行运动的能力。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勇敢顽强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地垫若干,平衡木,障碍盒,轮胎,海绵棒。音乐:北斗神拳,甩葱歌,小宇宙。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小小解放军入场-腕关节活动-北斗神拳。
幼儿分两队,在老师的口令带动下原地踏步和跑步,向前走。
二、基本活动。
情景游戏:学习解放军爬行的技能。
游戏:自由爬。
幼儿探索垫子上得各种爬法,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和保护。
规则:前面第一个小朋友爬过第三个垫子,第二个小朋友方可开始。
1)双手、双脚屈膝爬。(蚂蚁爬)2)双手、双脚爬过地垫。(蜘蛛爬)3)匍匐爬。(乌龟爬)4)横着爬。(螃蟹爬)5)倒着爬。
教师小结:多种方法一一尝试,让我们看哪种姿势爬的最快。
游戏2:快乐向前冲。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练习各种爬法,并设置障碍物增加难度,老师巡回作指导。
1)双手、双脚爬。要求腿和胳膊要伸直,蜘蛛爬。
2)螃蟹爬。要求手、膝同一方向往前爬。
3)匍匐爬。要求身体一定要贴着地面。
教师小结:很勇敢、进步很大,爬得非常快!
三、游戏活动:
游戏1:我是小小解放军.技能考核阶段,设置情境:解放军要去打仗,途中会遇到山坡,草地,池塘,鼓励幼儿探索如何渡过,大胆顽强的完成任务。
规则:幼儿分两组,比比那组爬得快。
1.设置障碍物纸盒,幼儿练习爬行。
2.匍匐爬过平衡木。
3.爬过障碍物轮胎。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小朋友爬的真快,很勇敢,熟练地完成每一项技能,都可以成为小小解放军。
游戏二:智勇大冲关规则:
1.幼儿分两组,一组手握海绵棒上下摆动,一组穿过大海浪,根据音乐快慢来爬。
2.两队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勇敢来闯关,今天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团队合作完成游戏活动,你们真棒。
四、放松活动.伴随音乐,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第三篇:体能教案《有趣的椅子》
有趣的椅子
———余洁惠
设计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由于考虑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在《纲要》中也指出,要积极开发运动资源。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让孩子们尽情地利用小椅子做各种游戏,与小椅子做好朋友,培养孩子勇敢自信和创新的精神,在合作游戏中能互相帮助,尝试自己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我就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利用椅子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本次活动。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能力。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音乐:《电音之王》、《attraction》《挥着翅膀的女孩》
布置场地摆放椅子。(4横排,6列)海洋球若干。活动过程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跑步入场(跟老师打招呼)“小朋友们,有一个好朋友它天天都陪在我们身边,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坐着它休息休息,我们吃饭也坐着它,它是谁呀?(椅子)
2、“请小朋友轻轻的走在椅子的后面,站好。我们给小椅子打招呼,你好啊?那现在余老师带着我们的小朋友和小椅子做一个热身运动”(播放音乐,电音之王)活动展开:
1、“我们和椅子是好朋友,那么我们和小椅子朋友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自己和自己的椅子搭一个山洞。”(教师示范钻)请一排二排搭山洞。三四排钻山洞,进行交换。(播放音乐)
2、“刚才我们和一个小椅子搭了山洞,现在我们和两个小椅子来玩游戏,那两个小椅子怎么搭山洞?”(请小朋友示范)教师组织幼儿钻山洞。讲清楚规则,一排三排搭山洞,二排四排钻(交换)。(播放音乐)
3、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你们还能探索椅子其他的玩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椅子的玩法,好么?幼儿分成2组,(以备2位老师照看),集体练习椅子玩法:跳跃跨过椅子、走平衡木。(播放音乐)
4、小朋友们,你们练习地非常好,余老师的海洋球散落了一地,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余老师将海洋球运回来,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播放音乐)
幼儿游戏:跳跃跨过椅子--平衡木--钻洞,(三名幼儿先搭好山洞)其余幼儿运回小球。然后拿上海洋球,回来接力,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情况,及时表扬鼓励。结束阶段:
1、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勇敢、不怕困难、遵守规则的幼儿,肯定所有幼儿。
2、教师喊拍子,与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
3、幼儿听音乐《挥着翅膀的女孩》,将椅子带出场地,结束活动。
第四篇:大班健康《椅子乐》
大班健康《椅子乐》
执教者:石家庄高新区郄马镇中心幼儿园
王秀华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在小椅子上平稳行走、跨越。
2、愿意把椅子摆成不同的形式进行游戏,感受其中的快乐。
3、锻炼幼儿勇敢的品质。活动准备:小椅子、纸球、小筐
活动重点:在小椅子上平稳行走,跨越,感受其中的快乐。活动难点:把椅子摆成不同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椅子游戏
1、教师创设竞赛情境。
师:今天王老师要组织小朋友进行一场比赛——运球,我们要想把球运回去得需要经过三个关卡。
2、介绍路线及规则,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示范。
3、共同讨论注意的事项(①要保持距离
②脚底下踩稳了再走,不要单独图快,以免发生危险------)。
4、幼儿初步尝试,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经验。
5、增加难度,进行练习
①再次讨论注意事项 ②把椅子桥之间拉开10--15cm左右的距离,让幼儿再次练习。
四、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玩的游戏都是老师摆好的,我想请你们试着摆一摆,一定还能摆出更多的花样,设计出更好玩的游戏。
1、请幼儿自愿设计。
2、邀请其他组小朋友玩游戏。
五、放松活动
1、共同讨论椅子的玩法,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玩。
2、随着音乐放松全身,带幼儿走出活动室。
第五篇:小班数学活动:找椅子
小班数学活动:找椅子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2.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解决活动中衍生的问题。
活动准备
椅子5把,小铃1副。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玩“找椅子”的游戏
规则:参加游戏者听铃声,边口念儿歌边走,念完儿歌找一把椅子坐下。尝试玩游戏三次:
第一次:5把椅子,6个幼儿。问:几个幼儿没找到椅子?谁没找到椅子? 第二次:5把椅子,6个幼儿。问:几个幼儿没找到椅子?谁没找到椅子? 第三次:5把椅子,6个幼儿。问:几个幼儿没找到椅子?怎么总有一位幼儿找不到椅子?
2.按幼儿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玩游戏
(1)提问幼儿:怎么样才能让所有参加游戏的幼儿都有椅子?并根据幼儿的回答来解决问题。
(2)幼儿又找来一把椅子,尝试以6把椅子和6名幼儿玩找椅子的游戏。(3)让找不到椅子的幼儿不参加游戏,尝试以5把椅子和5个幼儿玩找椅子的游戏。
注意: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必须满足幼儿人人都找到椅子的活动需要。同时“检查”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椅子。带领幼儿进行“一把椅子,一个幼儿;一把椅子一个幼儿„„”的一一对应方法的过程示范和讲述,得出“幼儿和椅子”一样多的结论,因为小朋友与椅子一样多,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椅子。
(4)再次以5把椅子,6个幼儿玩游戏。出现一个找不到椅子的结果。进行一一对应比较方法演示,得出“椅子少,幼儿多,所以幼儿会找不到椅子”的结论。(5)视幼儿情绪及发展水平,提出“要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椅子”的活动要求,与幼儿一起邀请参加游戏的幼儿(用一把椅子前找一个小朋友的方式邀请幼儿),然后经过游戏证实是否每个幼儿都能找到椅子。此时,再次比较椅子与参加活动的幼儿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儿歌:小铃小铃你真灵,敲的声音真好听。叮叮叮叮敲起铃,小朋友快找椅子来坐定。)评析
该教学活动中渗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让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前三次玩“找椅子”的游戏时,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即“总有一个幼儿找不到椅子,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请幼儿思考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幼儿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教师都应该按照幼儿的思路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再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椅子和幼儿的数量哪个多哪个少,从而检验是否每个幼儿都有椅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