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巧用瓶盖案例分析
二年级美术巧用瓶盖案例分析
高广芬
案例: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巧用瓶盖》这一课涉及环保的相关内容,能很好的在教学中渗透“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瓶盖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常常被人们随便丢弃,本课通过教师引导,使瓶盖与生活中的很多圆形的物品联想在一起。将各种不同的瓶盖重新排列组合,并通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精神。同时让他们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瓶盖,往往是人们不经意间丢弃的废品,但一幅漂亮的作品,一件有趣的玩具往往使得孩子们爱不释手。本课正是巧妙地利用瓶盖的特点,经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个性,培养独创精神。同时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3、能够对废旧材料制作物品产生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瓶盖的利用、瓶盖的组合以及运用瓶盖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瓶盖进行联想并清楚制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用瓶盖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瓶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我们平时一般都把它们扔掉了,多可惜啊!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瓶盖利用起来,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把瓶盖摆放在桌面上。
(1)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再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瓶盖大小、高矮、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圆形的。
2、除了瓶盖是圆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看一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师: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圆形的东西跟我们的瓶盖联系起来呢?
4、想象游戏:
师:一个瓶盖来像什么?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像什么?叠在一起呢?如果把三个瓶盖连在一起呢?把三个瓶盖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四个呢?五个呢?很多瓶盖呢?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自己在桌面上摆一摆:说说你怎么摆的? 生试着练习
5、教师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
三、创作阶段。
师:动脑筋想一想:你想用瓶盖做什么呢?用你手中的瓶盖做一件小作品。学生练习:将瓶盖进行摆放、组合,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师:出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材料进行创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作品展示,教学小结。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评价同学的作品
3、互相学习。
五、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欣赏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看一看它们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用熟悉的瓶盖制作出有趣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瓶盖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常常被人们随便丢弃,本课通过教师引导,使瓶盖与生活中的很多圆形的物品联想在一起。将各种不同的瓶盖重新排列组合,并通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精神。同时让他们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
课上我用精美的瓶盖作品导入,欣赏中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美的一方面,扔掉了可惜,美术课上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
通过瓶盖比较、联想,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更加深了学生制作的愿望。在示范讲解制作过程中,我做了重点示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用瓶盖的特点进行制作的方法。
在课堂小结时,展示用其他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欣赏其中再利用的创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创造,就可以把更多普通的东西变成更多美丽的艺术品,起到了课堂的延伸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将环保的理念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好习惯,并且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废旧材料制作精美的作品。
第二篇:二年级美术《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用熟悉的瓶盖制作出有趣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瓶盖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常常被人们随便丢弃,本课通过教师引导,使瓶盖与生活中的很多圆形的物品联想在一起。将各种不同的瓶盖重新排列组合,并通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精神。同时让他们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
课上我用精美的瓶盖作品导入,欣赏中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美的一方面,扔掉了可惜,美术课上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
通过瓶盖比较、联想,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更加深了学生制作的愿望。在示范讲解制作过程中,我做了重点示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用瓶盖的特点进行制作的方法。
作品欣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在小组中参与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观察、感受、探究等综合能力。
在创作时综合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辅导过程中,鼓励个别学生把好方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互相学习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
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创意,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将欣赏评价变得生活化。
在课堂小结时,展示用其他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欣赏其中再利用的创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创造,就可以把更多普通的东西变成更多美丽的艺术品,起到了课堂的延伸效果。
作品制作中,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最好不要模仿范作,做之前想好怎么做,才能开拓思路、大胆创新。
总之,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细心考虑和完善修改,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12巧用瓶盖
12巧用瓶盖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3、能够对废旧材料制作物品产生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瓶盖的利用、瓶盖的组合以及运用瓶盖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瓶盖进行联想并清楚制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用瓶盖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瓶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我们平时一般都把它们扔掉了,多可惜啊!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瓶盖利用起来,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把瓶盖摆放在桌面上。
(1)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再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瓶盖大小、高矮、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圆形的。
2、除了瓶盖是圆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看一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圆形的东西跟我们的瓶盖联系起来呢?
4、想象游戏:
一个瓶盖来像什么?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像什么?叠在一起呢?如果把三个瓶盖连在一起呢?把三个瓶盖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四个呢?五个呢?很多瓶盖呢?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自己在桌面上摆一摆:说说你怎么摆的?
5、教师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
三、创作阶段。
动脑筋想一想:你想用瓶盖做什么呢?用你手中的瓶盖做一件小作品。学生练习:将瓶盖进行摆放、组合,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出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材料进行创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作品展示,教学小结。
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五、课后拓展。
欣赏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看一看它们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第四篇: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巧用瓶盖人教新课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树立环保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二.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本课是人物动态表现的延伸,在原有基础上用废旧资料表现。2.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知识上学生已掌握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但材料上是 初次接触。3.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
本课在表现内容上没有新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重点应放在制作方法的研究上。首先复习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引出本课的瓶盖小人。接着提问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制作方法。三.教学目标:
1.掌握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形态的人物。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制作能力。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学生能从各种事物上发现美。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动态的人物。(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制作能力。2.教学难点:
(1).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中线的用法。五.教学媒体: 师备:瓶盖小人。生备:瓶盖等材料。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以前知识进行归纳,引出本课内容。出示作品复习:以前我们学过表现人物动态方法。说。出示作品,展示玩法。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
(二).研究制作方法。通过自学研究制作方法。
提问:你能做出来吗?你打算怎样进行?有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
生说说(找材料、研究制作方法、制作、颜色、巧用材料、人物造型设计。)。自学课本,提出问题。
提问:怎样才能制作出不同形象的人物?班上交流。思考。(用不同的材料、粘出不同的表情、摆动作。)
(三).制作。制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要求:紧凑、人物可动、注意安全。制作。
(四).展示交流。总结。班上交流。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了瓶盖小人,生活中处处是宝贝,不仅是瓶盖,课下看看谁还能发现更多宝贝。谈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八.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巧用瓶盖——人物
九.课后反思:
第五篇:《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巧用瓶盖》教学反思 瓶盖在生活中很常见,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用熟悉的瓶盖制作出有趣的作品,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瓶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常常被人们随便丢弃,本课巧妙利用瓶盖特点,通过教师引导,使不起眼的瓶盖与生活中的很多圆形的物品联想在一起。将各种不同的瓶盖重新排列组合,并通过绘画、剪贴等装饰方法,进行有趣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精神。同时让他们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做到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课上我用精美的瓶盖作品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废旧物品美的一面,意识到可以在美术课上把它们变废为宝,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通过瓶盖比较、联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制作的愿望。在示范讲解制作过程中,我做了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用瓶盖的特点进行制作的方法。同时我利用PPT课件让学生欣赏了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创作时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辅导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提意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互相学习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在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创意,提出自己的意见,将欣赏评价变得生活化。在课堂小结时,展示用其他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创造,就可以把更多普通的东西变成更多美丽的艺术品,起到了课堂的延伸效果。不足之处在于,作品制作中,学生大部分模仿范作,只会利用现有材料,没有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没有起到大胆创新的效果。在评价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教学过程的顺序可以再改进,理清顺序,会让整个课堂的框架结构更明朗化,课堂效果会更好。同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会细心考虑和完善修改,做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