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案2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
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教后记: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引导了教学内容:降水的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从而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更好地使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绘制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能正确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和降水季度变化规律。
第二篇:《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教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尽管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降水的数量的;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投影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液,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师提问:a.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分别品味出哪种感情?b.是什么使诗人触景生情?c.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除了雨,大气降水还有哪些形式?
学生活动:①朗读《春夜喜雨》和《清明》。②品味不同情感。③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④说出大气降水其他形式。
一、降水与生活
1、提供话题: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b.阴雨连绵一个月;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d.某城市下了大雪。
2、活动步骤: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②全班交流。③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④学生补充话题(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⑤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
二、降水量的测定
播放课外活动小组实地观测的录像,并通过暂停键控制。
提问:a.降水量是利用什么来测定的?b.记录单位?c.日降水量如何测得?d.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①观看录像②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判断与选择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教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世界某地气象观测员,收集了该地一年各月降水情况,现在把结果展示一下。②开展“降水的季节变化”的实验活动。每组活动用具准备:在每个架上插入标有月份的12个试管;定量的带颜色的水溶液。
③教师提问:a.说明自己想像的地区b.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
④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略)
四、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2、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具体列表如下: 地区 降水量多少 原因 影响因素
两极地区 少雨 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 多雨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西岸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海陆位置
东岸多雨 夏季风来自海洋
中纬度地区 沿海多雨 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
内陆少雨 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沿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少雨,如回归线大陆西侧。沿海受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多雨。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雨,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少雨。
3、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地形的影响。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量的测定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四、降水的分布
1.年等降水量线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第三篇: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
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第四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推荐)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鹿城中学 张桂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教授。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我把所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
1、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 1 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给予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归纳,提升思维能力。
2、谈话法:谈话法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师生交流和沟通。本课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可以达到交流互动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所学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
4、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学生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有电脑的少,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也有限。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课将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四、说教学过程
(营造气氛,导入新课)
放一个降雨的动画,配上《雨的印记》钢琴曲,由景观图片引入课题,出示自学导案,引导学生自学。
一、强化学生对降水的概念认识,巩固学过的天气符号。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认识降水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并推选出组长 2.教师把四张不同内容的小卡片分别发给各组,卡片:①阴雨连绵一个月
②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③某城市下了大雪
④盛夏时节,下了冰雹
3.教师举例,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各组讨论总结出最可能出现的后果,总结的最准确、最全面的组获胜。
问题情境: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得知降水过多或者过少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什么样的降水对我们有好处呢?你怎样理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含义?
电脑展示丰收的图片(附图2)
小结:降水适时适量会促进生产、生活,使人们获得丰收。
引导学生掌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的成因(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等级。
设置问题:那么一定时间内降雨量是怎么测得的呢?
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和“雨量器和量杯” 图(P.3.18图)
承转: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二、读图:看新加坡和北京两幅图一年内的降水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新加坡一年内降水较均匀
北京一年内季节降水变化大
这就是降水的季节变化
问题情境:
看北京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问题(P.3.20图)问题卡:
问题:1.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2.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说明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
小结:北京夏季降水多,其它季节降水少;
教师用电脑放映某地降水柱状图的制作过程(Flash动画演示)
①显示横坐标、纵坐标、并分别在横坐标上标上月份,在纵坐标上标出降水量刻度和单位;
②在对应月份和刻度上,用柱形从一月份至十二月份逐一显示降水量的多少;
承转:通过对降水量的测定,我们发现降水季节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发现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那么降水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我们到下一节课再作具体分析。作业:根据课本55页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延伸活动:
课下准备雨量器用具,做一次测量降水量的实践活动,并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可以长期测量,记录、汇总,制柱状图,分析本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五、说板书设计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影响
降水
我们
研究
服 务
测量
计算
绘制柱状图
分析季节变化
六、说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实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本课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赋予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也出现少部分同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必须为之努力的地方。
第五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知识与技能
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①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③个别探究的过程──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②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
③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2.学习任务
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
①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②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2.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景,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媒体阐述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学习情境类型
①真实情境②问题性情境③师生交互情境
(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常州地区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
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
①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讨论: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②学生小组讨论: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③学生小组讨论: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④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
⑤学生小组讨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学习的拓展
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1.合作讨论:分成小组,对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进行协作学习;
2.个别探究:利用媒体提供的数据资料,绘制降水的柱状图;
3.小组探究:根据地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六、学习评价设计
测试形式:
①课堂上提问
②媒体展示习题
③学生自带的地理填充图册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三方面知识,其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见图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的含义、主要形式和降雨的等级划分。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能力目标:
1.通过授课使学生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扬州地区降水情况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1.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2.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的阅读与绘制。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与绘图,使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认识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教法的选择】
1.学情分析
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有所涉及。从内容上看,七年级学生会觉得既熟悉又新鲜,如雨、雪、冰雹等降水现象,但在降水季节变化上,认识水平短缺,加上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学习方式、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上看,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学法指导
⑴读图分析法:通过学生从“降水量柱状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获得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整合,总结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降水量的世界分布规律。
⑵活动探究法:①合作讨论──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②个别探究──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教学课时】 1~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分成小组就座,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
2.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点评】
这节课的设计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直观地演示了课堂内容,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探究活动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这节课的特点:教学中两次使用有关家乡扬州的材料(一是以六月中下旬到七月中旬的梅雨现象作为情境导入,二是以扬州多年月平均降水量作为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乡土资源和实际教学相结合,既有探究价值,又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2.初步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3.学生通过描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学卡片、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春夜喜雨》,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我们可品味出诗人的哪种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回答。
二、激发兴趣,引入生活
1、降水的形式和等级
①明确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
②学生分组讨论:除了这些外还有哪些形式的降水?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③我们这一地区降水的最主要形式:降雨。
④降雨的等级(利用幻灯片进行播放,使学生了解不同等级的.降雨)
⑤请同学们利用前面和日常知识用符号将降雨等级区别出来。
2、降水与生活
①利用小卡片的方式请学生分组讨论话题,由小组长执笔,最后宣读本组结论。
②根据宣读结果全班进行交流,进行发散思维,学生补充话题。
③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有好处的。
3、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教师创设情境:刚才我们分析了极端天气,那么我们这一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情况一样多吗?
②引出降水的变化——降水量柱状图。
③布置任务:学生亲自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三、反馈练习
1、学生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对一些绘制又快又好的同学予以表扬,贴在黑板上做展示。
2、分析比较不同的降水量柱状图。
四、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请学生做总结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请你查阅报刊、杂志,或搜索网络资源,对学校所在地上一各月的降水量情况做一张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2.天气与气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反思
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说课稿
5.《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及反思
6.《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及反思范文
7.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8.气温和降水的教学反思
9.管井降水的设计与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