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

时间:2019-05-12 20:2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

第一篇: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 :降水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3.让学生阅读课本P54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评价点拨后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 :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雨量器画面1 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画面2 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8时的降水量知晚上20时的降水量,指导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6.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

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4.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5.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或让各小组自选、抽题都可以),然后各小组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图组织讨论(如第1小组 ②题→E图→讨论)

根据A~E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各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6.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三、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6.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1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教师并给学生说明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板书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活动与探究

1.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思考学校所在地的一年之中,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为什么?

2.阅读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思考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在哪些大洲的什么位置?(非洲的中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部)

(2)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在哪些大洲的什么位置?(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中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中部)

(3)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的有哪几个大洲?(南美洲、欧洲)

第二篇: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断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2、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初步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熟练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采取提问法,阅读法,练习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对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时间:1-2节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复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引入新课

(二)新课

1、读P56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降水的形式(2)、降水的季节变化用什么来表示(3)、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在书上绘制)(4)、根据图表回答P57的问题

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个地点的降水量柱状图,了解该地降水季节变化。读图时要抓住两点:①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②哪个城市全年较多,哪个全年较少或比较均匀?

3、读P57,图4.11,完成58页表格。

4、“降水的形成”阅读,运用多媒体演示地形雨形成的过程。

5、读P59第一段(1)、了解等降水量线(2)、读图P59图4.12 回答1-5问 归纳: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雨

6: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五)板书设计

1.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

2.季节的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3.降水的变化降水的类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

年降水量的变化:同一个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三多三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六、教学反思: 备完这一节课的教案后,反复看了几次,觉得还可以,自认为比较注重教材,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在上了这一节课后,才发觉自己设计当中的优缺点。优点:注重教材内容,充分利用书上的图,让学生动手动脑,重难点体现得较好,但是以下几点在设计中根本没想到,1、在让学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由于是在书上,是画好的坐标图,所以没有想到应该教给学生绘制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实际上在友情提示里就有,只是临时讲了一下。

2、“降水的形成”只想到了让学生看书上图片,如果用课件演示一下,效果会更好,只看书上图片直观性差了一点。

3、在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后,应与前面的气温分布规律进行比较,总结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共同点,幸好上课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进行了比较,实际上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这样,在上后面的两节内容就可以节省时间了。以后在备课设计教案的时候要多方面考虑,尽量使课堂效果达到完美。

第三篇:《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地理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降水的季节变化。

2、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降水的形成和季节变化。

三、教法

1、小组交流讨论法

2、谈话法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多媒体展示)雨、雪、冰雹三种降水的形式,引出降水的定义。

(一)降水和降水的测定:

1、降水的定义(多媒体展示):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测定:(多媒体展示)单位及测定的仪器。

降水量的计算:(多媒体展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设问)不同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3、降水对人类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见教材)分成3组,每组讨论其中的一项,由代表发言,然后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多媒体展示降水对人们的影响,两组图片,共8张)

总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时期的降水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的学习和分析。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多媒体展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用柱状图表示

1、问题:我们所处的北方地区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2、读柱状图(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柱状图表示。通过读图比较各月降水量得出结论: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均匀,有的地方季节差异很大。

(学生活动一)多媒体展示:依次3个问题:

①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多?(10、11)

②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少?(6、7、8)

③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3、(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二)用教材55页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注意:因为学生是7年级的学生,对坐标系还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应简单介绍一下绘制的方法及步骤,然后根据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做评价,鼓励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

(过渡)通过对世界各地降水量的测定,发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降水的世界分布。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让学生回忆什么是等高线,等温线,通过比较说明等降水量线的定义。(多媒体展示)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多媒体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讲解:一个地方的年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根据降水的世界分布图提出四个问题

(学生活动三)(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

①赤道附近的降水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②两极附近的降水,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③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④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多媒体展示)

①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④温带地区(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3、简介世界的“雨极”和“干极”

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在印度,位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沙漠,年降水量小雨0.1毫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六、课外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天气预报、上网等形式查询:

1、我国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的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我们所处的邢台市一年四季的降水有什么变化?

七、教后反思

重难点突出,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课堂容量比较大。图表的讲解比较到位,相应的学生活动较贴合学生的实际。

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慢慢培养。

第四篇: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降水、降水量的测定。

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并能说明某地各月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教学重点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识别

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与分析

教具准备:“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各地各月雨量的分布”图。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与读图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把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了一定的时间,衣服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分到哪儿去了呢?(用问题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感兴趣)【自学】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教师出示教学要求)

1、结合当地情况和日常经验,分析大气降水的几种形式,并说明降水的形成过程。

2、对降水量的测定,做到:

①会测——学会运用雨量器和雨量杯测定降水力量,记住每天都要定时(8时、20时)观测(并不是下雨后测)。

②会记录——将观察到的降水量记录下来,所用单位是毫米(mm)。③会计算——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小结】大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就形成降水,通常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下来。通过自学,我们不难看出,前面举的湿衣服晒干的例子,衣服上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去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平均的降水量。【投影】“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自学第二部分“降水的分布”,知道等降水量县的概念。

【读图讨论】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两极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通过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带、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小结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到大陆东岸降水多。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分析成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规律的形成原因: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两极附近气温低,空气下沉过程中增温,不易成云降雨或降雪;在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水汽充沛,而内陆地区距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规律的成因比较复杂,初一学生很难理解,可以舍弃不讲)【自学】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师引导】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识别和运用降水柱状图:

1、识图 :柱状图由三部分组成①在一个方块图中画横线和竖线若干条(都要求等距离)。②横线下端标注12个月份,竖线左边一端标注降水量多少毫米。③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月降水量。

2、用图:看柱的高低,按降水量(毫米)刻度,读出个月降水量的约数;分析该的降水的变化状况,包括全年降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等。

【投影】“世界各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图。【读图讨论】

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 ?

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

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多少毫米 ? 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

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是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 ? 【师生小结】赤道地区降水多,最多的月份在4000多毫米以上,属于全年多雨区,如图A(新加坡);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图E(埃及开罗),属于全年少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图B(中国北京),属于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图D(意大利罗马),属于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40°——60°附近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图C(英国伦敦),属于常年湿润区。【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降水的概念、降水量的测定 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其中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是本节的重点。【课堂练习】

1、讨论: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哪个季节多雨,哪个季节少雨?为什么?

2、说说家乡所在地除降雨外,还出现哪几种降水,各发生在什么季节?

3、下列地区,分别属于: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冬季多雨

⑴地中海沿岸()⑵赤道附近()

⑶大陆东岸(30°N——40°N)的中国北方地区()⑷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

第五篇:《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第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分布”来分析世界各地降水差异的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江河湖海中蒸发、蒸腾到大气中,凝结成云形成降水。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着的,而运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考,结合图示找到问题答案,且能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一个心理转变期,其心理总的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中较为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一堂课中要掌握住有效的学习时间,合理、适量的安排教学内容,伴随思考、活动等环节,增强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课堂中记住知识点,帮助学生养成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过渡这个心理转变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2、了解降水的形成和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

3、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屏幕展示]三句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三句朗朗上口的古诗,会联想到一个怎样的景象?

[学生回答]联想到下雨的景象。

[教师总结]这三句古诗都出现了一个“雨”字,它们都描写了降雨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降雨有关的知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板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变化

[教师提问]降水就是指降雨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降雪、冰雹、雾等形式。

[多媒体屏幕展示]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把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承转]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是不同的;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不一样;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量也是存在差异的。要知道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可通过是看各月的数据资料或降水量柱状图来了解。那么就从下面这个例子当中来了解怎样看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多媒体屏幕展示] 画面一:北半球某地降水资料 [学生活动]看数据资料回答课间中展示问题 画面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flash动画)

[学生活动]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思考(课本57页)(1)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该地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多?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少?

(2)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征?

[教师总结归纳]学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就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了解该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情况。

[多媒体屏幕展示]世界5个城市降水柱状图(flash动画)[多媒体屏幕展示]五个城市降水的变化表

[学生活动]分析五个城市的降水特征,完成58页的表格。[教师归纳总结]世界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同,有些地区全年多雨,有些地区全年少雨,还有些地区或是夏季多雨、或是冬季多雨。

[教师提问]降水的形式多种多样,那降水又是怎样形成? [学生活动]阅读“降水的形成”课本58页 [多媒体屏幕展示] 降水的形成过程(flash动画)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和降水的主要类型。

二、降水的分布

[承转] 世界各地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讲述] 世界各地降水差异很大,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多媒体屏幕展示]画面一、二: 年等降水量线(非洲大陆)

了解等降水量线图

画面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1)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那条纬线附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两极附近地区的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5)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师生共同总结:

[多媒体屏幕展示]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教师提问]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不是在赤道?降水最少的地区是不是在两极?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提问]既然不是,那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区分别在哪?

[学生回答]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乞拉朋齐。降水最少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多媒体屏幕展示]世界“干极”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图片 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师总结]这两地的降水都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可见地形对降水有很重要的影响。

[多媒体屏幕展示]课堂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56页的降水量柱状图及《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下来,从整体上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教学,学生能跟着我的步骤一

步一步来绘制,并且能通过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各地的年降水特征,学习效果非常好。不足之处在于花费了太多时间在分析五个城市的年降水特征上,以至于后面进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上,让学生探索的时间少了些,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准确的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来。

这节课的讲课顺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可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两个重点知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学生掌握了之后再进行关于“降水的形成”和“降水的主要类型”的讲解。这样安排的话,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复习时抓住重点。

下载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教学设计_教案-3.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

    降水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隆尧尹村中学张潇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力求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教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样例5)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设计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课 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内容: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合集)

    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 主备人:班级:小组:姓名: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以及降水的不同等级。 2.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从图中获取......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案2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