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降水与降水的分布》教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尽管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降水的数量的;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投影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液,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师提问:a.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分别品味出哪种感情?b.是什么使诗人触景生情?c.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除了雨,大气降水还有哪些形式?
学生活动:①朗读《春夜喜雨》和《清明》。②品味不同情感。③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④说出大气降水其他形式。
一、降水与生活
1、提供话题: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b.阴雨连绵一个月;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d.某城市下了大雪。
2、活动步骤: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②全班交流。③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④学生补充话题(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⑤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
二、降水量的测定
播放课外活动小组实地观测的录像,并通过暂停键控制。
提问:a.降水量是利用什么来测定的?b.记录单位?c.日降水量如何测得?d.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①观看录像②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判断与选择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教师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世界某地气象观测员,收集了该地一年各月降水情况,现在把结果展示一下。②开展“降水的季节变化”的实验活动。每组活动用具准备:在每个架上插入标有月份的12个试管;定量的带颜色的水溶液。
③教师提问:a.说明自己想像的地区b.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
④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略)
四、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2、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具体列表如下: 地区 降水量多少 原因 影响因素
两极地区 少雨 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 多雨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西岸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海陆位置
东岸多雨 夏季风来自海洋
中纬度地区 沿海多雨 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
内陆少雨 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沿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少雨,如回归线大陆西侧。沿海受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多雨。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雨,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少雨。
3、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地形的影响。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量的测定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四、降水的分布
1.年等降水量线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第二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案2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
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教后记: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引导了教学内容:降水的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从而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更好地使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绘制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能正确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和降水季度变化规律。
第三篇: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
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第四篇:气温与降水教案
气温与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
教学难点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
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展示
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
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四)夏季气温的分布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
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
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
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4.展示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五)温度带的划分
1.在教师的提示下阅读32页材料,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家乡和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
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
1.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
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
3.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
(六)降水的空间分布
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
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1.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降水的总趋势。
(七)降水的时间变化
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
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
3.读课本北京年际减少分布图,讨论完成1、2题
4.观看视频,加深对于年际变大引起灾害的认识。
5.观看图文资料,加深对于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
(八)干湿地区
1.阅读材料,了解干湿的含义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2.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家乡和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
3.读图了解各个干湿地区中地面景观、农业类型等的区别。思考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区别,课下去探究。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强调“干”和“湿”和含义。
2.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强调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3.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类型图片,解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范围,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思考和探究。
(九)课堂总结
讨论,发言
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
(十)达标测试
读题、讨论,做出答案 提问,反馈测试结果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分布 1.冬季
2.夏季
3.温度带
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1.空间
2.时间
3.干湿地区
第五篇:降水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隆尧尹村中学
张潇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力求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气温、降水两大气候要素,它既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它还能让同学们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两大内容,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也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教材的处理
气候知识是自然地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学会对图表进行阅读、分析和比较,而将降水量的测定及降雨的等级划分等较易理解的内容放在课后习题中让同学们自学完成。降水量的影响因素这一内容可放至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通过举例认识到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几种不同类型。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已有的知识,具体举例说明降水多少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得认识。
2.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绘图能力及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描述降水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地理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四、学生学情分析
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已有所涉猎,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进一步培养、巩固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绘制降水量分布图和对地图进行比较,让他们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也让他们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发展他们的地理思维,因前一节已详细学习过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所以本课让学生自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也是可行的,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引导法、读图法、绘图比较法: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绘图能力是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不同资料,绘制出不同的降水量柱状图,再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分布图的降水特点。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充分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交流讨论法,谈话法
2、学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入降雨,视频介绍降雨的形成(多媒体展示)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多媒体展示)雨、雪、冰雹三种降水的形式,引出降水的定义。
(一)降水和降水的测定:
1、降水的定义(多媒体展示):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测定:(多媒体展示)单位及测定的仪器。
降水量的计算:(多媒体展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设问)不同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3、降水对人类和生活的影响
由学校门口秋收季节严重缺水的玉米图片引入(多媒体展示降水对人们的影响,三组图片,共8张)
总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时期的降水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的学习和分析。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多媒体展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用柱状图表示
问题:我们所处的北方地区各个季节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读柱状图(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柱状图表示。通过读图比较各月降水量得出结论: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均匀,有的地方季节差异很大。
(学生活动一)多媒体展示:依次3个问题:
①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多?(10、11)
②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少?(6、7、8)
③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3、(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二)用教材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注意:因为学生是7年级的学生,对坐标系还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应简单介绍一下绘制的方法及步骤,然后根据绘制情况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做评价,鼓励学生,使其树立自信心。学生练习:教材活动第二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六、课外作业
通过查阅资料、天气预报、上网等形式查询:
1、我国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的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我们所处的邢台市一年四季的降水有什么变化?
七、教后反思
重难点突出,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课堂容量比较大。图表的讲解比较到位,相应的学生活动较贴合学生的实际。
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故,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慢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