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七课我们身边的痕迹doc
第七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过程方法: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现身边的痕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课前准备:收集硬币、钥匙、树皮、毛巾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并猜出是什么东西。)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觉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二、探究练习。
1、板书课题。
2、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毛巾。大实物:包装纸,地面,树皮。
——请同学们翻一翻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拓印的实物,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具,可以拓的材料,寻一寻教室里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
3、分小组实践探究: 可以在教室里找拓印的材料。
4、要求: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使学生心中有他。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三、创作表现。
1、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制作形式。
2、感觉过程,找出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余时间收集各种材料,再通过拓印的方法,发现痕迹。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拓印的技巧。教学过程:
一、完成拓印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觉?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实物本身不清楚。纸质过薄、过脆,容易 破。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二、制作。
以拓品为底纹纸,剪出白色或黑色的图案贴在上面做衬托使用。在拓品后面画出图案,剪下来贴在另一张纸上制成图案建筑、人物、动物、生活用品皆可。
三、拓展评价
1、你发现了哪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肌理?
2、你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你刚刚没有来得及一一去拓印下来?
3、这些拓印下来的有趣的肌理效果还像什么?还可以组成什么?
4、谈谈自己的感受、联想。
第二篇:二年级上美术《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美术《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美术《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痕迹》一课严格来说就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它不属于一节常规意义上的版画课,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肌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
本课教学,我以拓印活动导入,很快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拓印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教师是怎样做的?在活动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和材料,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和材料。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教师的活动称之为拓印。然后欣赏了用拓印方法拓出的很多美丽的痕迹,接着对比了两幅画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最后揭示了课题。课题揭示后,和学生一起欣赏了四组可以拓出美丽痕迹的东西,然后组织学生在教室里面寻找可拓出美丽痕迹的东西,并将它的痕迹拓印下来。之后学生展示自己拓印的作品并欣赏用拓品与绘画相结合所创作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验拓印的乐趣,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美术课,在课程结束后还一直问我:“下次还上这样的课吗?我很喜欢,这是不是另外一种画画的方法啊!”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教室内寻找可以进行拓印的事物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不清楚到底怎样的事物可以进行拓印;
2、学生在拓印时手忙脚乱,不能清楚地拓出痕迹;
3、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我发现大家千篇一律,几乎全是我让他们带过来硬币的纹理,毫无新意可言。面对这几个未能解决的的重要问题,我一直在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能发掘可以拓印的材料,我在教学中应增加可拓印材料的特点的分析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明白。
第三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我们身边的痕迹 1教案 人美版
最新版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准备: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教学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
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2017.3.1 最新版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
6.后期制作。
2017.3.1
第四篇:《我们身边的痕迹》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理念:
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反复思考,大量在网上搜集材料,用来设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吸收营养。而且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美术相关知识的内涵和技巧,通过教师的创作画欣赏,来引导学生的创作意识。在设计演示画过程中,也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需要教师多联想、多查阅,来体现美术课的丰富性。总之,教师不断地钻研、思考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关键。教学目的:
1、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观察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利用课件导入新课∶在课前教师反复筛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大自然和生活中有好看纹理的始时展物体,在上课开示给同学们欣赏,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兴趣十足。
二、深入新课:
(一)渗透怎样用身边的有利用价值的有凸起的物体来拓印画。
师:看过图形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这些图形很美。
师:老师也利用这些纹理制造了几幅画请同学们看看,注意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每幅画内容是什么?
2、你能根据没幅画的内容起个名子吗?
大屏幕上出现下面几幅画面:
画面
1、在树干上拓印的“我和爸妈去游玩”
画面
2、在胶垫上拓印的“小人头像和美丽的花边”
画面
3、在井盖儿上拓印的“四方连续纹样”
画面
4、在树叶上拓印的“瓶花和动物图案”
画面
5、在塑料凳的凸起上拓印的建筑物“楼房”
同学们一一给起了个名字。
(二)让学生亲手摸、亲眼看这些实物。
学生打开各组的蒙布呈现下列物体:树干、胶垫、带叶的树忮、塑料凳。
学生纷纷用手摸、愉快的体验着。
(三)渗透拓印技巧、突破难点。
教师出示一幅用油菜叶拓印的树林:
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讲解:这副画色彩丰富,很有立体感,是因为用了几种颜色在里面;
先用绿色摩擦一遍,再用赭石色或黄色涂,要露出绿颜色,最后用黑色勾出叶脉。
(四)演示拓印步骤:
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但还要对拓印方法加以掌握,教师利用一幅生动的画面来演示拓印
方法:
师:画面上这朵漂亮的花感到有些孤单,要是有一位朋友来和它做伴就好了,正在这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蝴蝶(一幅用油菜叶粘贴的蝴蝶底板),它呀!要与花做伴。
师:怎样做才能拓印出一只蝴蝶呢?
生:盖上一张纸,用油画棒平涂。
师演示:
1、选湖兰色油画棒先均匀地在纸上摩擦,靠近腹部的翅膀用白色油画棒摩擦,边缘用黑色勾画轮廓并画上花纹,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拓印画就完成了。
2、沿边缘剪下来再粘贴到花朵上,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五)了解一幅用各种方法组合在一起的画面:
师问:这幅画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生纷纷回答:有拓印法,有剪贴法,有绘画法。
三、出示作业要求:
学生开始做画,教师巡视辅导。
大约十分钟后就有作品完成,一一贴在了展板上。
四、学生互评、自评。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是:一个外星人头像,一只大狗熊,小人头像,花,小船等。
这位同学还介绍了制作外星人头像的过程:用一片大圆树叶拓印出头,再用两个一元硬币拓印出眼睛,就完成了。其他同学边欣赏边受到了启发。
五、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你们不但能寻找,搜集身边的一些物体,而且能大胆想象,创作出了新颖的拓印画。希望你们今后在平时要“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中美的物体,总会有所发现,然后创作出美的画面来。
第五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我们身边的痕迹 1教案 人美版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教学准备: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教学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3.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1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6.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