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苗族史诗的审美意识
略论苗族史诗的审美意识
内容提要: 我国苗族史诗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形式多样,比喻生动。虽说不同地域苗族居民的生活形态、心理素质不同,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苗族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因此苗族史诗呈现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民族审美意识。本文试从图腾美、力量美、审美个性等方面粗略地探讨一下我国苗族史诗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 苗族;史诗;审美意识
美与审美是人类文化的高级形态。审美意识,是人们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美的领会,它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体验积淀及认识升华,并通过艺术创造和一定形式加以体现。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审美意识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及功利目的紧密相连的。这就使得处于特定生活形态和心理素质的苗族的审美意识及艺术创造,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又在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中呈现出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性状。
“史诗,是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由各民族先民在歌谣、神话、传说、谚语等的基础上集体创作和传承的一种题材重大、主体严肃、规模宏大,格调庄重的叙事体长诗,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体裁之一。” ①史诗,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体,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化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较广的民族,因此有着自己独特的史诗。苗族史诗是苗族文化的结晶,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苗族史诗是形象化的历史,是苗族的先民们通过史诗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的审美意识。然而,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苗族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苗族史诗是原始苗族集体思维的结晶,是苗族一代又一代口头流传,不断进行艺术加工,不断完善的原始社会文学作品。在长期的、集体的口头流传创作之中,这种影响、渗透和融合就更加紧密,因而也就具有更多的共同审美意识。我国苗族史诗内容丰富,但“根据所反映的内容,史诗可分为两大类: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②那么,这些史诗反映出苗族什么样的审美意识呢?只有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本文将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对苗族史诗的审美意识略作探讨。
一、苗族的图腾美源于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
图腾是族类千百年来发展的精神支柱,他们把一切物体都视为有人性,特别是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东西。他们将它视作自己的祖先,认为他们与自己的命运相关联。由于有了图腾,崇拜便应运而生。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了对图腾物的虔诚崇拜,并将他们的这种心态用一种可以传授给子孙后代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希望有所寄托,悲哀有所慰藉,再进一步使人们具有历史感,还使人们加强相互之间的来往与融合,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围绕着图腾而产生的文化事象。这种人与动植物相结合、亦神亦人的艺术形象是一种图腾艺术,寄托了人们的某种理想和愿望,表现了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特有的审美意识。
在苗族史诗中反映苗族最原始的图腾是枫树,苗族把枫树称为“妈妈树”,反映了苗族先民以枫树为图腾的历史。他们确认枫树与自己的祖先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假如是现在,爹妈你生我,生就生下了,有啥值得说?回头看当初,枫树生榜留,有了老妈妈,才有你和我。”③苗族先民认为人是由榜留(蝴蝶妈妈)生的,而蝴蝶妈妈又是枫树生的。于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由来,即民族的根。就这样,他们称枫树为妈妈树。判别女性的最好方式就是其生殖能力,苗族的枫树图腾具有“性”的作用。枫树以它特有的生殖能力,确立了它在崇拜枫树的苗族社会里的“妈妈树”的地位。在苗族先民看来,枫树是孕育他们的始祖,是尊者,是受崇拜的对象。苗族对枫树的崇拜即是对祖先灵魂的崇拜和对生命的崇拜,它的本质含义在于它的生命、生殖和长寿(永生)的内蕴,因此枫树对于苗族人民来讲,也就具有了审美的意义。
苗族图腾崇拜之二是牛图腾崇拜。苗族很多地方都过“牛王节”,“牛王节”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洞庭湖是一个天湖,天湖里排浪冲天,人是别想渡过去的。湖这边的苗人听说湖那边有谷子,得到它就不再挨饥受饿了。于是他们就冒险渡天湖去找谷种,然而没有一次能渡过去,不是被淹死就是被饿死。这事让洞庭湖边的一条神牛知道了,神牛很同情人们的境遇,想帮助人们得到谷种。在一天深夜,神牛跑到谷地里,滚了满身的谷粒,但被守谷的神发现了,追了过来,神牛只好跳进天湖游到了岸这边,结果身上的谷子全让水冲掉了,只有鼻子尖上还粘有几粒。就是这几粒谷种,让苗人吃上了饭。而神牛因偷谷种而被玉帝贬到凡间,专门耕地打耙。神牛就帮苗人耕地、打耙、把谷种种下地。由于谷种太少,谷子种得不多,所以神牛只吃草而把饭留给了人吃。为了不忘记神牛的恩德,苗人每年的四月初八都过“牛王节”。
苗族人民以牛作为图腾,除了认为它与本民族有血缘关系之外,还因为牛敏捷有力,甚至比人强大。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能力还很低。在弱肉强食的野蛮社会中,苗族人民希望自己像牛一样强大有力,人们想象着自己所虔诚崇拜的英雄像猛兽一样,甚至比猛兽还要强大,就可以战胜一切来自自然与人类本身的各种危险。这实际上是为了生存而自我保护的一种意识和愿望。
在我们今天看来,自然觉得幼稚甚至荒诞,但它们不仅是形象生动的,而且充满了对美的向往与创造美的热情,它曲折地显示了人类童年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朴素的唯物论倾向,史诗的价值不在于认知而在于审美。正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处在狩猎时期的原始部落的人们用虎皮、爪和牙或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意在暗示着自己的敏捷和力量,即打倒敏捷的东西者,是敏捷的,打倒强的东西者,是强的。这也就是说他们曾是勇气、敏捷和力量的标记,正因为如此,才能唤起原始部落人们的美感,而归入装饰的范畴里。”④这种美感成为苗族人们模仿动物,用动物装饰自己的动机,并且认为这种动物与本民族有血缘关系而加以崇拜。
二、苗族的审美品位来自苗族人民对力的崇拜与赞美
英雄之所以受到崇拜,那是因为他们是理想的化身。虽说英雄的艺术形象、个性特征有所不同。但是,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却源于共同的审美理想,这其中就有对力量的审美。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他的权力。”⑤正如苗族原始人类匍匐于大自然的脚下,是因为它有无限的威力,不可制服的力量。而苗族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歌唱英雄的故事,是因为苗族人民经过自己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奋斗,由弱到强,制服了动物,改造了自然,成为社会的主人。这些都与力量分不开。
一个人有强健的体魄、非凡的力量,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可靠感,会给人一种健康之美、阳刚之美。原始社会人们想借助外部的力量来保卫自身安全的可能性极少,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迎接各种挑战。因此,只有强有力者才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而软弱无力的人很快就会被自然与社会抛弃。所以,力量就是生存,是权利。有力量就可以拥有一切。力量是一种美,强健有力的人,就是形象最美的人,英雄当然个个都是力量之神了。
在《苗族古歌》与《苗族史诗》中,出现了众多开天辟地的巨人英雄—神人。天刚生下来,象个白色的大撮箕,地刚生下来又“相迭在一起”,一个叫剖帕的巨人,“举斧猛一砍,将天地分开”。剖帕劈开天地后,一个叫往吾的巨人,用一口天锅,将天和地煮圆,但是天和地很小,巨人把公和样公、把婆和廖婆,“把天抽三抽,把地捏三捏”,天地就变大了。从此天和地分开,但是天和地相距太近,人们只能低头坐着,一抬头就要碰着脑壳,这怎么生活?这样一个叫府方的巨人,力大过人,把天顶起来。古歌是这样叙述府方:“哪个是好汉?来把天一顶/来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来。府方老人家/脚杆有九节/手臂有八双/能吃九箩鱼/能吃九糟把/嘴巴咬死马/腰杆硬象钢,来把天一顶,来把地一踩,天才升上去/地才降下来/风才来回吹/鸟才自由飞。”⑥天地形成后,养优来造山:“高的压它矮/弯的拉它直。”修扭造河,耕公等开田地;火耐发明取火煮食,他的功绩并不亚于汉族传说中的隧人氏和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最后由姜央造鸡、造狗、造牛,成为人类始祖。在这众多的巨人中间,没有主宰一切的“上帝”式的人物,巨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他们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历史使命。
巨人群展示出来的巨人形象是粗犷的、豪放的,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的沃土上的,是一种壮美,一种夸张了的劳动创造的美。巨人群的劳动,体现出人类的才能、智慧、品德、意志、情感等美的性质,是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力量的赞美。这种“奉献精神”在过去受到颂扬,在今天仍然受到颂扬,就是到了将来,它仍然作为一种崇高的美德存在于世间。在苗族先民看来,世上的一切都来自劳动的创造。各位英雄都加人其中,各显神通,各尽其责,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史诗中的劳动场面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体现了苗族先民们协同劳动之壮美。在《苗族古歌》与《苗族史诗》中看不到那种以十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歌颂战争的描写,关系到民族命运的不是战争,而是在荒山野岭、荆棘丛中求生存,是劳动和奋斗。这种美是一种崇高之美,属社会美的范围。
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指的是一种主体、客体的审美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不和谐——矛盾性。它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不和谐、实践(目的性)与存在(现实性)之间的不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不和谐,内容与形式之间不和谐,形式因素之间的组合不和谐等等。但这种不和谐——矛盾性并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运动的、发展的,是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由矛盾性走向统一性。作为一种强烈的审美感受“崇高”,正是产生于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当混沌初开,既无日月星辰,也无江河湖海的时候,创世主与这“混沌”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是主体与客体的不和谐,是目的性与现实性之间的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然而,若仅仅是不和谐,是无法产生崇高美的,只有当这一对对构成不和谐的矛盾因素在运动、发展的时候,只有当它们由不和谐逐渐走向和谐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创世主们行动起来,向混沌宣战,为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殖繁衍的世界而作出巨大努力的时候,崇高便产生了。
美学的崇高本可以属自然美的范围,也可以属社会美的范围;而苗族创世史诗中这种自我奉献以换取整个种族、整个人类幸福、安乐、繁荣、发展的崇高具有明显的人文内容,充沛的人文精神,理应属于社会美的范围,它是人类社会崇高美的滥筋。
苗族创世史诗中的巨人形象,是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艺术反映。巨人们通过自己创造性(其实是人类)的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实现了他们设想的目的:分清阴阳;使自然界打上了他们的活动印记——撑天顶地,成了“神(人)化自然”,这个“自然”,便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结合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劳动创造力)的对象化产品,是人化自然的一个属性。对劳动者本身来说,这是他们审美意识注射体,他在观赏它时倾注深深的爱情,这便是审美意识的流露,即神(人)对这个主体的客体化。巨人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庄严、刚劲、雄浑之美。
在我们今天看来,自然觉得幼稚甚至荒诞,但它们不仅是形象生动的,而且充满了对美的向往与创造美的热情,它曲折地显示了人类童年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朴素的唯物论倾向,史诗的价值不在于认知而在于审美。
不论是武功高强的战争英雄,还是神力无比,能与大自然较量的苗族创世英雄,他们凭着自己的力量,不畏强暴,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胜利。这就是从人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美,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力量美。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生活每前进一步都是异常艰难困苦的,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虽说在自然界伟大的力量面前,人类往往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但是,苗族人们能凭想象力自由驰骋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这是苗族人们对人类力量最终能够战胜自然力量的坚定信念观,也是对人类力量能借用自然力量,从而变得更强大有力的憧憬和向往。
三、苗族在生活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个性 苗族是用劳动来创造自己民族的历史。苗族以土地耕种,农业生产为主。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生产规模比较狭小,社会生活形态原始而简朴是其特征。苗族人民要继续生活,苗族要求发展,就要付出沉重的劳动代价,苗族先民们产生了“革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原始心理。苗族先民希望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以解决自身生存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问题,当然,他们同时希望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劳动慈爱地给予回报,由此,孕育了苗族劳动至上的民族意识和善良、勤劳、温和的民族特征。苗族英雄追求的是以劳动为荣。苗族史诗不是像其他某些民族以塑造某个单个的英雄形象为其中心,而是以英雄群体为其关注的对象。这些英雄,没有主次之分,没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各个英雄一律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劳动,是苗族英雄的主导行动,对劳动的追求和热爱,是苗族英雄们的共性。尽管这些英雄的个性不够突出,但具有鲜明共性的英雄群像的塑造,同样具有一种宏伟的英雄气魄,因此苗族史诗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个性。
苗族英雄的独特性还在于注重用道德来作为衡量英雄的尺度。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很大,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诚实和虚伪,公正与偏私等等,都属于它的范畴。文学作品反映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其中也包含对道德情操、伦理关系的认识。文学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的对生活作出评判。苗族史诗在塑造英雄时,毫不例外地揉进了许多当时人们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标准,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追求,对丑恶行为的鞭挞和评击。苗族英雄们总是在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中尽显其英雄本色。史诗中姜央和雷公的描写就是一例。姜央是苗族人民理想中的英雄,他不仅被赋予“外界事物的庄严宏伟,也包括了灵魂的高尚伟大。”他正直,是善与美的代表。他的高尚美德和优秀品质在和雷公的斗争中散发光采。雷公具有强大的威力,非常残暴,贪得无厌。他屡次挑衅,屡次失败,还企图用洪水淹死姜央,毁灭人类。姜央有胆有略,嫉恶如仇,终于制服了雷公。姜央和雷公,已经超出了形象本身的含义,他们是人类品格的代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苗族先民们以其对社会关系的朴素的理解,赋予姜央正直、勇敢的品质,而雷公则是凶暴贪婪、丑与恶的代表。姜央的胜利,雷公的失败,也体现了一种道德的评判,道德的裁决。由此可见,善恶的尺度是苗族史诗衡量英雄的标准,苗族英雄不仅技艺高强,而且都蕴含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苗族英雄的道德力量还表现为他们所追求的不是财富,而是道德的完善和道义的实现。史诗有这样的情节:日月造好后,要钉到天上去。英雄里工担负了这个任务。因为日月发烫,里工一松手,日月掉进泥沼里。里工失败了,英雄雄天来接替,雄天又失败了。英雄冷王明知任务之艰巨,深知生命安危之难卜,但他善于克己,讲究伦义,勇于献身。他“头上顶太阳,肩上扛月亮,腰杆拴银河,星星袖里藏,晦晦喊一声,象箭天上飞。”⑦最后完成了大任,让日月星辰光照人间。史诗写出了三位英雄气吞山河的雄壮气魄,然而这三位英雄更具有魅力的,是一种前赴后继,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一种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情操。他们追求的不是财富和荣誉,他们是以“济苍生”为己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比起他们的力量武艺来,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精神上的追求,还是行动上的展示,都一致揭示出苗族英雄之最高的准则是义、道义、道德。应该说苗族英雄是尚义的英雄,苗族英雄是古代苗族最高道德规范的典型。
苗族史诗在展现劳动英雄风采的同时,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首先,从英雄对劳动的重视中,形成了推崇勤劳的美德。传达英雄创业的艰苦,劳动的艰辛之时,就应该勤俭持家,就有了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的民族心理。从英雄群体智慧和力量的展示中,有了一种团结、和谐、融洽的感觉,并逐渐上升成为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在英雄们欢声丰收的喜悦之中。天、地、人合一的观念,以农为本,以食为天的观念,成为苗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其次,史诗表现出来的道德倾向,史诗以道德作为衡量英雄人物的尺度,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苗族用理想中的英雄形象,用英雄的人格和行为,对“礼义”作了完善的注释。苗族英雄的形象,既教化了民众,也规范了民众。至此,“讲道德、讲仁义”也就成为苗族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成为造就苗族古代文化灿烂辉煌的一个内在因素,它更以一种历史的规定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劳动创造了美”⑧,苗族史诗对劳动,对生活所作的如实描绘中,既有原始先民们憨厚的面孔,又有他们朴实的心灵,纯朴的品性;既有苗族先民的荒蛮色彩,又有田野的清新气息。在史诗优美、流畅、犹如涓涓细流的叙述中,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赏心悦目的美感的享受,在那样一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蓬勃向上的氛围中,读者得到了一种令人欣慰,完善完美的审美心理的满足,让人体会到苗族人民以质朴美、纯真美、和谐美为内涵的审美理想的追求。
注释: ① 周作秋《民族民间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5页。
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施昌东《“美”的探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版,第5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页。田兵王编《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今旦、马学良译注《苗族史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参考文献: [1] 施昌东《“美”的探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版。[2]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3] 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 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5] 过竹《苗族神话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6] 江建文《文艺美的拓展与超越》,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 朱慧珍《民族文化审美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 田兵王编《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二篇:散文诗的审美意识和功用
散文诗的审美意识和功用.txt喜欢我这是革命需要,知道不?!
你不会叠衣服一边呆着去!以后我来叠!
我一定要给你幸福,谁也别想拦着。
散文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功能
2008年3月17日 星期 一 文章作者:诗词知识 发布时间:2007-9-29 0:31:00 阅读:142次
散文诗是在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新文体。与自由分行新诗一样,散文诗被引进中国以后,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创作上的实绩。数十年来尽管不断有人否认或贬抑这一新的文体,但是诗学界普遍认为散文诗作为一种现代文体先后出现于西欧和世界各国,正是诗体演化“与时俱新”的正常表现,文学史上,每当文化转型带来审美风尚的变异之际,新的文体也往往得以应运而生。散文诗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正是西方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时期,中国散文诗和自由分行新诗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散文诗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不同审美风格的文本样式以及代表着这些不同审美样式的代表性作家,但散文诗的现代性审美意识和审美功能在一度失落丢失之后,重又得到了当代散文诗作家的真切体认。从某种程度上采说,散文诗的现代性审美意识和审美功能的突显和强化,正是这种现代文体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散文诗区别于现代自由分行新诗和现代散文的标志性特征。
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卷首献词里对散文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散文诗语言以及散文诗的结构都作了相当准确的理论描述。散文诗的内容:一种现代的,更抽象的生活;散文诗语言:没有节律和韵脚、非常柔和、相当灵活、对比性强;散文诗结构:所有的篇章都同时是首,也是尾,而且每篇都互为首尾。按内容外化为形式的文体生成规律来看,散文诗的语言及结构都是其表现的内容——“描绘一种现代的、更抽象的生活。„„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这里所谓“更抽象的生活”,就是指现代人的内心生活,现代人的感觉、情绪和想象,表现在散文诗里,即指“具有多得多的自由、细节和讥讽”的叙述和描绘。波德莱尔为什么在写出了《恶之花》后觉得意犹未尽,又雄心勃勃地去“创造诗的散文的奇迹”呢?难道像《恶之花》这样的作品不能表现现代人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吗?比如《头发》、《黄昏的和谐》、《给一位过路的女子》、《薄暮冥冥》等也都是为表现现代人的精神焦虑和苦闷而作,按波德莱尔的说法,是“旨在再现现代青年精神骚乱的历史”,“旨在表现现代青年的精神骚乱和忧郁”,“表现精神在恶中骚动”,但是,波氏在卷首献词接下来的文字里说得很清楚,只有这种“诗的散文”才“足以”适应表现现代性的情感,也就是说,用自由分行诗来表现现代的、更抽象的心灵真实以及现代人的感觉、情绪和想象将有所欠缺。因为分行讲究节奏和意象经营的形式化限制,使现代情感受到人为的限制而不能更自由地表达出来,从波德莱尔的切身写作体验中可以看出,散文诗固然是从自由分行诗中分化出来的一种诗的新形式,但这种进化确实是由于现代性的经验意象积极参与了传统的认知结构,从而引起人类情感趋向繁复、细密所引起的。|||
以象征主义为起点,自西方漫延至整个世界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基本上可以表述为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的社会运动,以及与之相应的追求现代性的心理模式和思想文化的质疑、反省和批判”。而这种质疑、反省和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获救,卡夫卡的一段话可作为所有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本宗旨来看待: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你在你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不管是生活在波德莱尔时代的巴黎,还是生活在当今的中国,一个基本的残酷的事实是人的自然性的异化,人从自然中走来,又不断被自己所创造的文明所异化,尤其是在科学理性高度张扬的近现代社会,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使人类沦为失去灵性和个性的群体,人的感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肢解。为了对抗这股强大的异化力量,寻找自我的形象,生活在这个世代的诗人们就必须从单调乏味的外部世界回到丰富鲜活的内心世界中,通过内心世界碎片般的回忆,重建一个自然的、完整的自我。波德莱尔一生都在对抗社会的这股异化力量,他忧郁重重,宁可独来独往,也不愿附和庸众,随波逐流,他写作《巴黎的忧郁》,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种种无奈复可悲的现实,透过审丑的目光表现他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质疑、反省和批判,作为时代心灵的代言人,正如卡夫卡所说的,他用另一只手记下了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而且比别人看到的更多、更细,因此他通过象征主义的诗歌文本《恶之花》,以及比《恶之花》具有多得多的自由、细节和讥讽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实现了自我的获救。
散文诗作为现代诗的一个派生文类,与自由分行新诗和散文相比,其质疑、反省和批判的现代性审美意识和精神救赎的审美功能是较为突出的,这是散文诗作为现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出文类的特征性标志之一。散文诗从它以散文的形式,承载“具有多得多的自由、细节和讥讽的叙述和描绘”,从而形成了一种现代新诗的特殊类型以来,已将现代文学的这种现代意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也就是说,散文诗成为现代人表现这种审美意识最得心应手的载体。其主要的表达功能为,通过现代人内心情感的充分展示和宣泄,通过对这种立体交叉和网络状情感的隐喻式、悖论式或反讽式叙述和描绘,使现代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救赎。《毛诗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歌生成理论对于现代散文诗来说同样适用,不过传统社会人的内在之情与现代社会人的内在之情,其结构是不同的,现代生活的经验意象参与传统的认知结构导致现代人的内在情感的焦虑、矛盾、复杂、多元,以散文诗这种在形式上相当自由,在语言上又紧贴着内在语流的特殊文本来表现、传递、交流现代情感,那么这种复杂、矛盾,充满悖论和反讽意味的审美意识和认知态度,对于散文诗诗人和散文诗的接受者双方都觉得更加适宜,这就是波德莱尔所说的“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纵观散文诗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看出,以质疑、反省和批判的审美意识进行创作的散文诗作品——为了揭示现代人内心感情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而以隐喻、通感、变形、跳跃、意识流、含混复义等积极修辞手法而写成的散文诗则更具有艺术的生命力,相反,流于浪漫主义式的直接抒情或散文式直白叙述的散文诗作品皆极易被抒情散文淹没,因为浪漫主义式的抒情风格和散文的直白性叙述语言本身与散文诗的审美特征——隐喻性、象征性、反讽性、自审性和批判性基本上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成功的散文诗作品,不管是短小精微之作还是长篇巨制,不管是呈示内心情感、情绪的还是描写客观事物的,都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体感受性(主体性)。也就是说,散文诗所表现的情感状态是个人化的、独特的,同时又是典型的,因独特而挣脱传统审美意识 的羁绊,因典型而通向社会的共同记忆,即使是描写、叙述一个客观景物或一个故事、事件,也必须“按照情感模式构造出艺术形象”,“必须反映着某种情感概念”,而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情感概念(情感结构)是现代式的。泰戈尔《吉檀迦利》之六十描写孩子们在海滨聚会、嬉戏无忧的生活场面,作者显然已将这个极其常见的生活场景加以情感的模式化处理,使它对应着某种现代化的情感概念(情感结构),具体地说,它是将现代人情感的立体交叉组合状态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物景加以诗意的展开。虽说对孩子天真纯洁的歌颂(肯定性的审美感情,肯定性的道德感情)在这儿不容置疑,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恰是通过成人世界的劳苦势利的映衬和对比才凸显出来的,因此,写作这首散文诗的前提即是作者对身处的现代社会怀有强烈的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因此其情感组合是以否定性的社会情绪为主,配以相对的肯定性的道德感情和肯定性的审美感情构成了一个悖论性的立体交叉情感模式,而这种立体交叉式的情感组合正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式的情感组合模态。具体到每一个诗段内部的意象之间、语象之间、语句之间,这种悖论式的情感组合也相当密集。如“喧笑”与“苍白的微笑”之间的审美感情的对立;“致人死命的波涛”与“婴儿的摇篮”之间的审美感情的对立;“风暴飘游”、“船舶破碎”、“死亡猖狂”与“孩子游戏”之间的审美感情的对立以及“枯叶”与“小船”的审美感情对立等。正如《吉檀迦利》通过深刻的精神自省和痛楚的精神遨游而得到心灵的救赎一样,这首独立成篇的散文诗也是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的负面因素的反讽式提示而获得情感的宣泄,它让我们随着诗的婉转曲折,经历了心灵的振荡之后,从骚动不宁的社会名利场走向心灵的安宁静和。
美国学者迈克尔·特鲁在《当代美国散文诗的复兴》一文中论及迈尔·夏皮罗(1913一)、戴维·伊格内托乌(1914一)、罗伯特·布莱(1926二)和拉塞尔·埃德林“935一)等人的散文诗时,指出他们的诗歌美学追求的特点。夏皮罗选择散文诗的形式,部分原因是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反拨。夏皮罗散文诗追求这种具有“反叛性”和“开放性”的艺术精神,他的散文诗代表作《脏话》仅从题目就可看出强烈的反讽意识和批判精神。另一位美国诗人迈克尔·本尼迪克特(1935一)认为,散文诗描写了作家对某些“有压抑感的现实的关心,对当代社会组织的‘怀疑’,以及对原子时代的政治现实所持的批判态度”。试看布莱的散文诗《用白色芦苇茎造的小鸟窝》:
这是白色的乌窝!白得如同大海冲击岩石时激起的泡沫。光线透进鸟窝,我们感到它像维多利亚门上浑浊的气窗,或如克里米亚病房里长期认真值夜班的女护士乱蓬蓬的灰白色头发。这是造了以后又被忘掉的东西,仿佛我们自己的生命,将被我们在坟墓里全忘光。那时候,我们飘浮着,恍恍惚惚,一片黑暗,接近我们将要得到新生的岸边。
|||
此诗以白色的小鸟窝的命运隐喻现代人类的生存境遇,其语言是隐喻加换喻式的(正如布莱自己所说的为抽象,心灵的外化物),其基调为否定性的社会情绪和否定性的自然情绪,但同时又糅合肯定性的道德感情(这种现代人类苍白的生存境遇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照之下,又是合目的性的)。因此,通过“白色的鸟窝”这一独特的意象,作者展开心灵想象和幻觉细节部分,目的是批评反省和讥刺现实的生存环境,而我们读了此诗以后,也觉得它以诗的特殊表现抵达了我们内心某种抒情欲望,它唤醒了我们被日常生活遮闭了的心灵深处的情感经验。
散文诗引入我国之后,最早的开拓者鲁迅、刘半农、沈尹默、许玉诺、郭沫若、焦菊隐、高长虹、李金发、徐志摩、许地山、庐隐、,胡风等对于散文诗的批判、反省、讥刺的现代性审美意识是自觉的,因而中国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的散文诗作品出现了不可多得甚至可享誉世界的名篇名作,如鲁迅的《野草》、高长虹的《心的探险》、许地山的《空山灵雨》、徐玉诺的《将来之花园》、焦菊隐的《夜哭》等。我国早期的散文诗创作起点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这一批作者从中国传统诗学传承下来的“素质和技巧”(也即东方民族的情感和悟性)足以进行现代散文诗的文本创作,再加上现代意识的冲撞激荡,于是产生了完全不同于“文以载道”或“以理节情”的传统诗美学精神的现代散文诗。其表现为:尊重人的日常生活和公众世俗感情,理想的近代呼声,它从普通、平凡生活和事物的感触、鉴别出发,自由表达觉醒的心灵对于社会、人生、命运的情感和意识。对于这种新的审美精神,我们应将它提到本体文化高度加以体·认,“长期以来,我们并不缺乏创造这一文体的素质和技巧,缺乏的主要是激活它们去自觉创造的近代意识。散文诗的诞生,是这种意识的深刻内容积淀在形式上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它才区别了有诗意的散文和散文化的诗,作为一种新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自己特定的审美感情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
由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意识到了30、40年代遭遇了政治意识形态强力吸纳和功利化的转化,散文诗这种表现现代意识最为突出的文体,当然难免遭遇政治化、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命运转向。众所周知,我国散文诗发展到30、40年代的战歌、50年代的牧歌和颂歌式书写,其笔下的散文诗作品就易于流为轻弹浅唱的单向平面性的东西,80年代初期我国散文诗界大量充斥着这种徒有散文诗其形而无散文诗之魂的“伪散文诗”,于是才有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散文诗的现代意识的回归,徐成淼认为这种轻弹浅唱式的平面抒情实在是对散文诗的最大误解乃至亵渎。散文诗诗人李松樟对这种陈词滥调式的散文诗写作从正面批评道:“似乎散文诗诗人们不会(或者不愿意)面对困窘。很少有人深切地感受到(真正自我感受而不是抄袭模仿别人)纷繁动荡的时代以及我们自身生命某种程度的觉悟所带给我们灵与肉的压力困扰„„当诗歌大踏步走进自我深层,走进灵魂的幽冥边界,并带着充血的声音给中国当代文学以深远的震动之间,散文诗却几乎是迟钝地陶醉于林间溪畔,乐而不返。”散文诗诗人桂兴华从自身创作体验出发,对中国散文诗界一度流行的思维模式痛加斥责:“我集中地袒露自己,为了反抗当前散文诗领域中流行的思维模式:无我!”“无我者,对整个民族正站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的现实视而不见,总是熟门熟路地唱着满肩的阳光。该忧的不忧,该患的也没患,远离了最沉重、最迫切的社会问题,只是简单地成了推理概念的宣传晶。在涉及情感世界里,又必然忸怩作态,遮遮盖盖,倾诉不像倾诉,不会也不敢真诚,没有交给读者什么东西。”以上数位著名散文诗诗人对于我国散文诗曾经一度偏离其艺术精神的批评,对我们认识散文诗的现代审美及其特殊的审美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话语环境之下,随着信息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当代中国实际上已被深度置入了全球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现代化给中国人带来的种种精神上的困惑依然有增无减,因此,散文诗依然是当代中国人透视内心情感,借以升华自我,实现自我关怀和自我超越的情感载体,相对于自由分行新诗和散文来说,它是一种与现代心灵(情感状态,情感结构)更加相互认同,更加“异质而同构”的情感载体。
第三篇:苗族图式中造型的审美特征论文
糅进苗族女性精神与情感的审美特征
苗族图案艺术的载体通常是苗族服饰等生活生产中的物件,而其中的制作工艺基本上自古都是由女性完成。苗族社会中,妇女不但要参与农业生产,也要修习两样本领——女工和歌舞,如果刺绣纺织等做的不美,歌唱的不动听,即使人长得再漂亮再能干农活也会被人瞧不起。苗族社会相比汉族社会,具有更多的母系氏族社会风俗遗存。对女性的“才”要求也似乎比较全面一些。而苗族的歌与舞本身也带有巫术、氏族凝聚与纪念先祖历史的功能,是与苗族服饰等图案艺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构成了一个严格、完善的系统。正因为女性意识在苗族审美观念中的作用如此之大,甚至可以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就有理由从女性审美偏好的角度对苗族图案艺术进行分析。苗族女艺术家通常更专注于点线面与色彩搭配是否合乎规范与美观的搭配,这更加接近艺术创造的本质。由于苗族社会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存,苗族妇女对家族事务与艺术传统的影响力是汉族妇女不能比拟的。美丽、温柔、贤惠这些夸赞女性的美好形容词都是男权社会下强加给女性头上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在女性身上的心理投射,实际上在苗族社会中的女性由于享有更多的自由,如恋爱的自由与社会地位不似汉族妇女,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被民族传统压抑的汉族女性身上看不到的另一种女性性格,豪爽、像男人一样大碗饮酒,生活中行路高歌......在汉族地区待的时间久了的国人可能会讶异于苗族女子与汉族女子性格上的极大不同——更张扬,更坚毅,能挑起里里外外的一切重担。这些性格特点也反映在了苗族图形艺术中。
1.线
在用线方面,男性艺术家似乎更倾向于利用线来表达坚韧、制造紧张与舒缓的对比,表现张力。而在女性艺术家这里,线是表现圆融和谐的云朵边缘一样的边界线、女性本能的缺乏安全感,一般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能比事业的成功对自己带来更大的成就感。所以作品中通常更加追求和谐而使人愉悦的氛围,而男性绘画中不乏相当纤细敏感的线,比如王冕的梅枝和赵佶的瘦金体,但是其柔韧锐利的侵略性气质是女性艺术中缺乏的。不管在现代中外女画家那里还是在苗族图案中也能体会得到。
2.团块
苗族图案艺术中的人物或动植物形象都通常具有圆弧的外轮廓,具有柔软的形象特征,这固然与刺绣等工具材料的特点有关,但是气氛依然是追求和谐愉悦的、不具有侵略性的,而男性艺术中出现大大小小的团块时,通常是要表现体积对比中饱满的气势。即使表现体积庞大可怖的形象,如龙、狮子等,苗族女艺术家也随心所欲的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大小与形体的安排,表现应该令人畏惧的形象时,才去的手法并不渲染恐怖,反而让对象具有一种憨拙可爱的气质。
3.重复
重复是平面工艺设计常用的一种基本手法,苗族图案通常都可以视为平面设计性质的工艺图案,所以惯于使用重复这一基本手段并非异乎寻常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苗族图案中的主要形象中,重复手法使用的极为频繁。这应该说与女性艺术中不突出对比而重视和谐有密切关系。
图案造型的寓意特征
苗族图案造型的特征是建立在原始简笔画的基础上的巫术宗教,以自然形态和稚趣古朴的手法,去表现它的形和内容。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原始造型,比如龙的造型,它是把生活中的鱼、蛇等形象融合在一起,它是心灵的图腾和宗教的需要,在苗族图式造型中,没有至高无上和威严、阴森恐怖的动物造型,却是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风格。是人的思想的寄托和原型,所以苗族图式造型的每一个内容都是有故事和思想的概括与抽离的艺术图式,简言之是含有祖先崇拜、农业意象、生殖崇拜等内容的巫神文化的程式要求。苗族图案艺术与巫术的关系源远流长,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美术作品都是与巫术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先有巫术意味与指向,后有美学上的意义。总结起来,苗族图案艺术与巫术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于祖先崇拜,苗族社会的最重要纽带就是亲缘关系,对于祖先的缅怀不仅仅是出于情感观念,更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重要环节,比如姜央崇拜和蚩尤崇拜,在苗族图案艺术中出现龙形象中像怀孕一样掏空放置人的形象,不是代表龙把人吃了,而是代表人驯服龙、战胜龙的骑龙形象,而这基本上都是赞颂姜央这一苗族传说中人类祖先的光荣事迹,又如纪念蚩尤的部分,传说蚩尤部落的图腾是龙、鸟与枫香树,而炎黄联军抓住蚩尤后以枫香木作枷锁锁住蚩尤以羞辱三苗,这些图腾纹样在苗族服饰图案中流传至今;其次是围绕农业生产、生殖崇拜与消灾祈福等意象的鬼神信仰,苗族崇拜龙和牛,农业意象是龙主水、牛主力的本体意识功能化、具象化。[2]苗族鬼神不分,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信奉的鬼神数量多不胜数,且每一种都有专门的剪纸神像、祭品、祭祀方式和祷词,而苗族相信鬼神有善恶之分,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就有良好的祈愿消灾效果;再次是有关图腾崇拜的范畴,在苗族人民的图腾形象中,是以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现的,苗族人民对图腾形象的表现是可以多个同时出现的,[3]如苗族图形艺术中经常出现的牛、蝴蝶、龙、鱼等图腾形象,是带有图腾崇拜性质的运用,每一种都可以在以《苗族古歌》为代表的苗族传说中找到,每一种代表的意思也不同,如蝴蝶和鱼象征多子等;最后是对巫术祭祀活动进行装饰,增加神秘的氛围,最常见的是在例如鼓藏节等苗族重大节日中的装饰运用。
第四篇:简论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
简论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
简论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
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作为公文写作研究的一个课题,公文写作训练的一种修养,公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当引起重视。有人认为,公文写作只是管理的需要,只有实务意义没有审美可言,这是不对的,无论从历史发展上认识,还是从现实体验上观察,公文写作的审美追求不可或缺。任何事物,只要对人类生活、社会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就具有美的品格、美的价值、美的效果,而对美的认识和接受、把握和追求就一定能够成为人的审美意识发挥作用。公文写作是机关管理职能和文字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既体现公文写作的特殊功能、特定效力又体现与其功能、效力相适应的公文作品的体式特征。在这里面,有内容的美也有形式的美,有反映生活、认识生活的美也有作用生活、改造生活的美,有在创新中规范的美也有在规范中创新的美。公文写作审美意识就是对公文写作功能效力和公文作品体式特征相结合、相统一的和谐美的认识和接受、把握和追求。
首先是公文主题的图治美。公文是各级各类机关在立法规制、实施领导、处理公务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材料。我们在研究公文写作本质属性的时候,十分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机关管理职能决定文字表现形式,文字表现形式为机关管理职能服务。一方面,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与公文写作的功能效力结合在一起,公文写作的功能效力决定公文写作的命运,是公文写作审美意识的基础;一方面,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与公文作品的体式特征结合在一起,公文写作的表现形式是公文写作功能效力的载体,也是公文写作审美意识的显现。因此,公文写作审美的第一位的追求是公文的主题美,没有公文主题的美就没有公文体式特征的美。这里,需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公文主题在体现机关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其图治的理想和目标,其管理的规范和有序,其效力的有限和强大,都具有美的品格、美的价值、美的效果;二是公文主题在其实现过程中,强调的是机关管理职能与文字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其主题美寓于形式美之中,同样具有美的属性。因此,公文主题美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包括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识生活的内在美,作用生活的目标美,改造生活的效力美,也包括与之相和谐的公文体式的规范美、创新美。应该承认,在公文写作中,求实是一种美,求是是一种美,在求实、求是基础上的求治更是一种美;理想是一种美,有序是一种美,在理想指导下,在有序规范中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更是一种美;会要是一种美,应务是一种美,在会要应务中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更是一种美。必须强调,追求公文主题美,追求公文主题的图治美,应该成为公文写作审美意识的重大目标,贯彻公文写作的各个过程和各个过程的自始至终。
其次是公文结构的简约美。公文主题美必将制约和影响,最终决定公文作品的结构美、表达美、语言美,公文作品在适应和满足公文写作功能效力需要的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十分鲜明的体式特征,更加具有美的品格、美的属性。如果说公文主题美更多体现的是思想修养、政治信仰、管理规范方面的有序、协调、稳定、和谐,那么公文作品的结构美、表达美、语言美更多体现的则是表现形式方面的“艺术”水平。其中,首先遇到的是对公文结构美的认识和把握、接受和追求,集中体现在公文作品的整体构架、成文路线、层次安排、条理显示上面。公文作品结构美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简约美,在结构公文作品的时候,必须执行逻辑思维的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坚持逻辑思维的原则,必须按照逻辑思维的要求,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在综合、比较、分析、论证的过程中保证公文作品的框架支撑有力,条理清楚明白,层次严谨有序,不用或少用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在求实、求是、求新中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形而下的基础上作形而上的文章,既有形式逻辑的比较、衔接和平衡又有辩证逻辑的全面看问题、发展看问题的辩证统一,无论是采取纵向链条式、横向铺陈式的结构方式还是采取归纳式、演绎式的结构方法,都要体现其逻辑力量。在结构公文作品的时候,提倡简而不陋,约而不繁,提倡结构的简化,层次的简化,条理的简化,提倡简化中的精思、精当、精显,让公文读者在享受公文作品主题图治美的同时享受逻辑严谨、简约精当、一目了然之美,发挥条理清楚、层次明晰、效力彰显的作用。追求公文作品结构的简约美,就要切忌繁琐、冗杂,切忌混乱、交叉,切忌游离、分散。公文作品的逻辑严谨、简约精当之美是其他写作产品所无可比拟的。
三是公文表达的直白美。
广义理解,公文作品的表达包括公文作品表现形式方面的全部内容,而狭义理解,公文作品的表达则仅限于表达方式及其修辞方法的运用。在研究公文写作性质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到公文写作的功能效力是在直接告诉、直接作用、直接效应中实现的,而这种直接告诉、直接作用、直接效应体现在公文表达的审美特征上就是它的直白美,公文作者的意向、意图、意志也就是公文的写作目的,包括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包括要求怎么办、不许怎么办,包括支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抑制什么,也包括鼓励和惩罚、平衡和控制,都要直接告诉给公文作品的读者及其作用对象,越直接越好,越明白越好,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模棱两可,不能似是而非,不能造成误解和歧义。公文表达的直白美与公文主题图治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公文结构简约美相辅相成。如果说婉约是一种美,含蓄是一种美,深沉是一种美,那么直白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显而易见、直来直去、深入浅出、易知易晓的美。追求公文表达的直白美必然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以说明为主,作为公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必须在介绍、解说和阐释中体现公文写作的功能效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说明就没有公文;同时也必须承认议论和记叙是公文作品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公文里的议论、记叙是不可或缺的,但议论事理、铺陈事实是为说明服务的,常常表现为说明式议论、说明式记叙或者议论式说明、记叙式说明;至于文学色彩比较强烈的描写、抒情则应少用,而文学色彩特别强烈的夸张、虚构等基本不用,具有逻辑力量的排比、设问、反诘等修辞方法则时有所见。最后是公文语言的明洁美。我们在研究公文语体风貌的时候,曾经指出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形成的公文语体的基本特征是它们准确性、平实性、简明性、庄重性,其重要标志是模糊语言的普通运用和准确选择、模式语言的反复出现和具体推敲,集中体现在字斟句酌的明洁美。一方面,公文作品的语言要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只要把立法规制、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示意见、措施办法阐述明白,语言越平实越好、越晓畅越好,越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接受越好,不必浮文巧饰,不必反复喧染,不必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提倡用大家都懂的语言去说大家不懂或不甚懂、不全懂的事理,戒浮戒晦,尚明尚晓;一方面,公文作品的语言要简洁凝炼,要干净利索,要惜字如金,关键处、紧要处要一字千钧,要在相近的词汇、概念、命题中认真比较、选择,体现准确和庄重,语言越简洁越好,越准确越好,越干净越好,在明白、明确、明朗的前提下,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理不说两句话、三句话,删掉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不必啰嗦,不必重复,少有套话、大话、空话、废话;同时在模糊语言运用中体现出更加准确并不模糊的特点,在模式语汇、语式的运用中体现更加鲜活并不呆板的特点,从而使公文语言更加平实,更加晓畅,更加准确,更加生动,更加显示公文语言明洁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切忌乏力干瘪、繁琐冗杂、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文学语体有文学语体的美,科技语体有科技语体的美,新闻语体有新闻语体的美,生活语体有生活语体的美,同样,公文语体有公文语体的美,只有追求公文语言的明洁美才能保证公文主题的图治美、公文结构的简约美、公文表达的直白美。
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对公文写作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不但影响公文写作的功能效力而且影响公文作品的体式形象。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在现代公文写作研究中是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对现代公文作品尚未展开审美学分析,少有直接地审美学评价。而这一点,在历代公文写作发展中却早有自觉,不然的话,在我国历代文论、文选中为什么一直存在着与文学写作同论、同选的事实呢?尽管在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方面处于不断变化、变革之中,其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公文作品的审美价值却是始终存在的事实。只要我们看一看我国历代公文写作的名篇,一以贯之的就是它的应务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当时就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在其后仍有承继和借鉴的意义。在一定的角度上分析,公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具有稳定性和生命力。
第五篇:咏史诗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 【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李商隐《贾生》(怀古伤己)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心理二】怀古伤今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如《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心理三】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1、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2、理性分析,冷静剖析历史: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四、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五、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2、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4、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E.其他:吴钩、《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
六、咏史怀古诗的意境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七、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如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
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八、常用的技巧手法“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抒情方式:
①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2、表现手法: 用典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如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②对比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③虚实结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④联想想象如:《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修辞手法:拟人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第二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八、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
→
体悟感情
→
分析技巧即
怀什么古
→
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
→
怎么怀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手法)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2)比喻。(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三、回归教材链接1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赏析:
1、怀什么古——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黄鹂等景物,并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平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3、艺术手法: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颔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颈联、尾联用典。
链接2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链接2 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将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1)这两首诗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手法。都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四、高考真题
1、(2011年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04年全国卷)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
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反衬。一二句先从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再。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
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附【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4.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王想起用他,恐其衰老,派人探视,廉颇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报国之心不衰。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劳,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6.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7.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8.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9.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南宋为宋金分界线,为战争前线。】
10、“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
11、“新丰客”: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所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12、“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13、“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
14、“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
15、“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16、“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17、“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微、山河变色的感伤„„
18、“天狼”表示敌人、战事;
19、“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20、“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