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

时间:2019-05-13 21:3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篇: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

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含义、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内涵;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2.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3.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考核要求

1.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内涵;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了解: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

理解:比较教育的定义;比较初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比较教育的学科特点。

2.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了解:比较教育的发展 掌握: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3.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

了解: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比较教育的组织与机构;国际比较教育期刊。

第一章 世界初等教育的演进与改革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世界初等教育的演进与改革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古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2.近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3.现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4.当代初等教育的改革 考核要求

1.古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了解:原始社会的初等教育;奴隶社会的初等教育;封建社会的初等教育。

2.近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了解:西方近代的初等教育;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初等教育发展。3.现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20世纪中期的初等教育改革。

4.当代初等教育的改革

了解: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日本初等教育的改革;巴西初等教育的改革。

掌握:初等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

第二章 初等教育制度的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初等教育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教育制度 2.英国初等教育制度 3.法国初等教育制度 4.德国初等教育制度 5.日本初等教育制度 6.各国初等教育制度比较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地方分权和民众自治—美国初等教育行政 2.英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英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发展变化中的“伙伴关系”—英国教育行政 3.法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法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中央集权和专家统治—法国教育行政 4.德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德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合作式文化联邦制”—德国的初等教育行政 5.日本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日本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日本初等教育行政 6.各国初等教育制度比较

理解:主要发达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初等学校课程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课程状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课程 2.英国初等学校课程 3.法国初等学校课程 4.德国初等学校课程 5.日本初等学校课程 6.初等学校改革及其共同趋势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类型;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

2.英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与评价;统一课程设置。3.法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4.德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5.日本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6.初等学校改革及其共同趋势

理解:初等学校课程管理改革;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掌握:初等学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趋势;初等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趋势

第四章 初等学校教学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教学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2.英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3.法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4.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5.日本初等学校的教学 6.初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趋势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2.英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业评定。3.法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法语教学;数学教学;科学与技术的教学。4.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德语教学;数学教学;常识教学;学业成绩评定。5.日本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国语教学;数学教学;理科教学。6.初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趋势

理解:初等学校教学改革新理念;主要学科的教学改革。

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教学方法改革的多样化趋势;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趋势。

第五章 初等学校道德教育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2.英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3.法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4.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5.新加坡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6.韩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7.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共同点及改革趋势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

美国品格教育协作组织关于品格教育的主要观点和品格教育原则。2.英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

英国小学公民教育目标;英国小学公民教育内容。3.法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

法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目标;法国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公民教育的特点。

4.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道德教育课程目标;道德教育课程内容。5.新加坡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6.韩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

了解:道德教育的目标;小学道德课内容结构;韩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7.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共同点及改革趋势

理解: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的原因 掌握: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第六章 初等学校管理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管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管理 2.英国初等学校管理 3.法国初等学校管理 4.德国基础学校管理 5.日本初等学校管理 6.初等学校管理比较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管理

了解:学区学监;小学校长;小学教师及辅助人员;学生与教育教学管理。

2.英国初等学校管理

了解:小学的学校董事会;小学校长;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的改革。3.法国初等学校管理

了解:校长和学校管理组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的改革。

4.德国基础学校管理

了解:基础学校校长和学校议会;基础学校的教师和助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

5.日本初等学校管理

了解:小学校长和管理人员;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管理。6.初等学校管理比较 理解:不同国家初等学校管理的异同。

第七章 初等学校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美国的初等学校教师培养 2.英国的初等学校教师培养 3.法国的小学教师教育 4.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培养 5.日本的小学教师教育 6.初等学校教师培养比较 考核要求

1.美国的初等学校教师培养

了解: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的培养课程;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小学教师资格制 度。

2.英国的初等学校教师培养

了解:初等学校教师的职前教育;初等学校初任教师进修制度。3.法国的小学教师教育

了解:初等学校教师的职前教育;初等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4.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培养

了解:基础学校教师的培养机构;基础学校教师的职前教育和第一次国家考试;基础学校候

补教师的教育;基础学校正式教师和第二次国家考试。5.日本的小学教师教育

了解:开放式小学教师培养制度;日本小学教师的初任进修制度。6.初等学校教师培养比较

理解:初等学校教师培养制度;初等学校教师培养的发展趋势。掌握:初等学校教师培养的内容

第二篇:线性代数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1.3节 例

5、例6; 1.5节 性质1~

6、例

7、例

8、例10;1.6节 引理、定理

3、例

12、推论、例13; 1.7节克拉默法则、例

14、例16;

第二章:2.2节 矩阵的乘积、转置、行列式及性质、例

4、例7;

2.3节 定理

1、定理

2、例

11、例

12、例14;

2.4节 第49页(iv)(v)、例16;

第三章:3.1节 定义

1、第60页(行阶梯形、行最简形)、定理

1、例

1、例

2、例3;

3.2节 定义

3、定义

4、例

5、例

7、第70页矩阵秩的性质;

3.3节 定理

3、例

10、例

12、例

13、定理6;

第四章:4.1节 定义

2、定理

1、定义

3、定理

2、例

1、例2;

4.2节 定义

4、定理

4、例

5、例

6、定理5;

4.3节 定义

5、定理

6、例11; 4.4节 定理

7、例

12、例16;

第五章:5.1节 定义

1、定义

2、定理

1、例

2、定义4;

5.2节 定义

6、第117页(i)(ii)、例

6、例

8、例

9、定理2;

5.3节 定理

3、定理

4、例11;

5.4节 定理

7、例12;

5.5节 定义

8、定理

8、例14;

5.7节 定义

10、定理10及推论、定理

11、例17;

第三篇:高等教育法概论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绪论

一、法律对教育的功能

众所周知,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所有其他社会控制的手段只能从属于法律而存在并在法律确定的范围内行使相应的权力。

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其必然受到国家法律的约束,以保证学校的教育目标、方向的正确以及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宪法与教育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它对国家一切其他的法律规章制度均具有指导作用,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违背。

中国从解放以来一共制订了四部宪法,每一部宪法都对当时的教育法律和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各部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请浏览书本第9页至第17页。

三、我国教育立法

截至目前,与我们高校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二章

教育法的原理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制

对教育的社会管理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功能和活动,是由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组织和管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都普遍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世界上国家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从物资、人力、内容等方面对教育进行社会管理,以便提高教育效益,更有效地发展和普及教育。

教育进入法律调节领域也就成了必然。教育法制的涵义(见书第50页),就是以一套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为核心的,包含相应的法律实践和法律文化在内的法律系统,这是一个以行政法为主体,民法相配合,辅之以必要的刑法手段,并以其他法律手段为适当保障手段的完整的教育法律调控机制。

第二节 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教育法的地位问题

按照公私法的划分标准,教育法一般被视为公法。

若将其按法律部门划分,由于从基本和主要方面看,教育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或统称为国家调控。因此,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为行政法的一个分支。

二、从教育法的调整对象看教育法的特殊性

教育法调节的社会关系,主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学校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学校与教职员工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日本法学家认为其主要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具有纵向隶属性特征的教育行政关系,其主要是国家对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一般是由国家机关代替国家行使其教育管理职能,同时学校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其内部管理也存在一定行政关系;第二类是具有横向平等性特征的教育民事关系,这是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教育法的法源

法律渊源是指根据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法律类别。教育法的法律渊源:(见书第64页)

1、宪法: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制定

2、法律: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制定,如《民法通则》、《刑法》、《教师法》等。

3、行政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

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极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政府规章:(1)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涉及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低于国务院的法规、决定和命令,其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及法规相抵触;(2)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政府规章一般都是以《办法》、《决定》、《通知》等形式下发。

注意:在不同法律渊源中,下位

法应受制于并符合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冲突,这里上位法不局限于教育法。第三章 教育法的内容、结构和体系 第一节 教育法的内容

一、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教育制度,从广义上理解,它是

指根据国家性质所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机构(包括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

我国教育多元化体制,但多元化不等于任意性,教育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保证一定的质量标准。我国因此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教育标准,并建立了相应考试制度、证书和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有序性、规范性,确保教育质量,使之符合国际惯例。

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一)学制。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

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包括它们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关系的总和。

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根据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目标来看,我国教育又分为普通1

教育和职业教育。

(二)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

适龄儿童和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的、普及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它还具有公共性,必须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国家实行监督,教育经费由国家负担。

(三)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制度

(四)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指由国家批

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所确定的考试内容、考试原则、考试程序,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测定和评价。

这是检验受教育者是否达到国家

规定的教育标准的重要手段,如统一入学考试、学历认证考试,等等。实施该制度,既可保证国家统一教学质量,也可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公民获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条件和公正选拔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民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

(五)学业证书制度与学位制度。受教育者接受完不同阶段或不同

类型的教育,经过一定考试或考查,鉴定合格者,方能获得国家认可机构颁发的学业证书。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

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学位获得者所达到的学术或专业学力水平。

(六)扫除文盲制度。

(七)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教育督导的任务是上级对下级教

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评估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或经认可的社会组织,对学校极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进行的综合或单项考核和评价,是政府对教育机构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教育法的体系(图表见书第106页)

第四章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一节 教育法的制定

一、立法权限的划分

立法是泛指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

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我国教育法的不同渊源,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规章等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

二、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除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

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法律议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的通过;

4、法律的公布。

三、教育行政法规、规章的公布“必须遵循一定形式要件(具体个例见书第118页)

第二节 教育法的实施(书第119页)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在于用于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因此,法律的实施对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实施概说

所谓法律的实施,是指国家机关极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使法律规范得到实现。(法律实施的过程,就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贯彻是实现的过程,就是将法律中设定的权利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将体现在法律中的国家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过程。)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方式。一般来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1)禁止性规范:即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要求人们抑制一定行为;(2)义务性规范:责成人们承担一定的积极行为;(3)授权性规范:授予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能力。

法律的实施有两种方式,即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二、法律的适用

广义的法律适用,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极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将法律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狭义的法律适用,则专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三、法律的遵守

法律的遵守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都按法律规定的要求去行为,他们的活动都是合法行为,而不是违法行为。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讲解

第一节 教育基本制度

一、教育基本制度

我国自建国以来通过长期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制度,为我国公民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学制系统。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包括它们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关系的总和。

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根据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目标来看,我国教育又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来规定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

标等。

三、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

适龄儿童和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的、普及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目的是使

儿童和少年接受必要的道德、文化、生活教育,使其成为合格公民。

实行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或监护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它还具有公共性,必须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国家实行监督,教育经费由国家负担。

一国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义务

教育的年限受其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费用和投

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筹措。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认输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四、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我国现阶段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仍占少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培养应用人才的一条根本出路。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向终身教育

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扫除文盲制度。

《教育法》第23条规定了两层含

义,第一层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组织在扫盲教育中负有责任;第二层明确了具有接受扫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在接受扫盲教育方面具有义务。

六、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指由国家批

准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以本法为依据,根据一定的考试目的,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所确定的考试内容、考试原则、考试程序,对考试对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测定和评价。

这是检验受教育者是否达到国家

规定的教育标准的重要手段,如统一入学考试、学历认证考试,等等。实施该制度,既可保证国家统一教学质量,也可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公民获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条件和公正选拔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民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

七、学业证书制度与学位制度。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学业证书是颁发给受教育者的表明其受教育程度极其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凭证。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位

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学位是国家2

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

终身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学位获得者所达到的学术或专业学力水平。

八、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教育督导的任务是上级对下级教

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评估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或经认可的社会组织,对学校极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进行的综合或单项考核和评价,是政府对教育机构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

法律意义上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是指经教育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机构,其中既包括学制系统以内的以实施学历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国家、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主体。但是国家必须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上占有主导地位。国家举办学校是由现代社会的教育社会化性质决定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在办学方面的主要任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计划,并据此办学。

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

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注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是说在教育运作过程中不能产生赢利,而是要求赢余部分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或学校的发展中去。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

条件和设置程序如下: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这是

必要前提。

举办者拟申请设立的学校及其他

教育机构,应有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同时还必须有机构章程,来规定学校名称、办学宗旨、教学任务等。

(二)有合格的教师。

学校要保证拟聘的教师具有法定

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的教学

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这些物质条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取得使用权。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的运行,除了需要固定资产的投入外,还需要不断投入流动资金,以应付经常性开支。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

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的权利不同于民法上的或行政法上的权利,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称之为办学自主权。它具有以下内容:

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自己的章程管理学校的权利。

第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和任务,依据国家主管机关有关教育计划、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规定,有权决定和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规定,决定具体的教学事宜,组织对学生的考核、评比。

第三,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

第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第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学业证书的权利。

第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第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第八,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第九,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

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这里所说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

第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教职工的合法利益。

第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第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第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依法接受监督。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和教育评估制度。

第四节 教师和学生

一、教师的权利(略,见《教师法》第二节)

二、教师的义务(略,见《教师法》第二节)

三、学生的权利

学生,即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教育的人。学生的权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即《宪法》第46条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受教育者作为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即《教育法》规定的具体权利:

第一,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最基本的权利)。为了使学生充分享有这一权利,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提供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备,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用品。

第二,学生有获得学金权。学金

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

第三,学生有获得公正评价权。

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教育者要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一视同仁。其二,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品行的评价标准要统一,不能采取多种标准。

第四,学生有获得学业证书、学

位证书权利。

第五,学生有申诉、起诉权。学

生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给予的处分不服时,可向主管该校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诉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并作出仲裁。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教师、学校的侵犯后,可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起诉。

第六,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第一,家庭保护。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有教育的义务,监护人应在经济上保证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学校保护。一方面,学校

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办学环境,使每一个具有入学资格的学生都能享有和行使其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第三,社会保护。社会对学生提

供受保护的教育环境。

第四,司法保护。指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五,对待特殊学生群体的保护。

1、对女子受教育权的保护。在入学、升学等方面男女机会平等,在同等条件下平等竞争。

2、对贫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国家在初级中学和部分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度、希望工程援助等,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国家健全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制度等。

3、对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五、学生的义务

第一,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

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四,遵守所在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五节 教育领域内一些其他

问题的法律规定

一、教育与社会

教育在社会中运行,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教育的运行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是由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3

(一)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与

参与

第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社会各级组织机构都应努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社会各界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的管理。

社会参与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1、社会各界在教学、科研、技术

开发和推广方面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

2、社会各界支持学校的建设。

3、社会各界为学生实习与社会实

践活动提供便利。

4、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对师生的优

惠与公共传媒的教育职能。

5、社会要建立和发展校外教育机

构,开展校外教育工作。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积

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指带有自愿和义务性质的有益于社会公众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一)我国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

由中央财政戴帽下拨,再由地方财政部门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现在,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其筹措渠道主要有:

第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

是主要渠道)

《教育法》规定,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两增长原则”)

第二,城乡教育费附加。城乡教

育附加是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在全国城乡普遍征收的、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专项费用。教育费附加,除铁道、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专业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随同营业税上缴中央,其余均就地上缴地方。

第三,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第四,社会力量捐资、集资。捐

资助学是指境内外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向教育机构捐资兴建校舍,购置教学设施等捐赠活动。集资办学,是指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原则,可在本行政区内集资办学,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资。第六,设立教育专项资金。教育

专项资金,指专门用于某项教育事业或

活动的专用财政经费。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第七,收取学杂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不收取学费,非义务教育学校可适当收取学费,杂费可酌情收取。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为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除了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还要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收益,要合理规划教育事业规模,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避免结构性浪费。

为了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随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一定要实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实行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就是要逐步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在预算科目上提高教育经费的预算等级,使之单独成为一个预算支出项目,由国家预算支出的第二次分配升格为第一次分配。

要保证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克扣。

(三)教育条件保障

教育法有关教育条件保障方面,主要规定了在(1)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应列入学校建设规划,保障学校建设与城市改造、发展同步进行,对学校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2)教材教学设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物质手段,国家应予以优惠供应。

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原则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主要形式:(1)人员交流,主要是互派留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从事学习和研究等。(2)物质交流。如互赠图书、教育设施。(3)信息交流。(4)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境内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任教有关规定

我国对出国留学总方针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对公派留学的原则是“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1996年起,国家教委建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方式选派。

(三)境外个人来华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的有关规定

(四)对外国教育证书的承认 一国对他国教育机构颁发的教育证书承认与否,是一国教育主权的体现。中国对外国教育证书的承认,依照中国

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办理,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境外组织经批准可在中国单独或联合办学,但义务教育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教育、培训除外。

四、法律责任

(一)违反有关教育经费规定的法律责任

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一,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第二,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挪用、克扣教育经费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扰乱教育秩序、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

(三)使用危险房屋进行教学活动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

如果因此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有关人员需承担刑事责任。

(四)违规向学校收取费用的法律责任

主要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无依据或违反收费标准、范围、用途等,向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乱收费、乱罚款,以各种名义强行向学校集资摊派或通过学校向学生家长征收税费。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退还所收费用;

二、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五)非法举办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责任

我国在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上,实行批准设立制度和登记注册制度。非法举办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其一,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消;其二,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其三,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六)违法招收学员的法律责任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主要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的招生计划或超出经批准的办学权限和范围,招收录取学员。对非法招生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责令其清退招收的学员。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后果和社会不良影响,给予行政处分。

(七)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所谓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是指违法行为主体在招生工作中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明知违反国家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为徇私情而采取欺骗、蒙混等舞弊行为招收学生。对于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行为,凡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下列行为人刑事责任:其一,泄露国家招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的;其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索取贿赂、敲诈勒索财物或贪污招生费用的;其三,伪造、编造、盗窃、毁灭公文、证件印章的。4

(八)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法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法律责任

对于该种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和查实,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向受教育者退还所收取费用;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视其情节和后果,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行政处分。

(九)违反国家教育考试的法律责任

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十)违法颁发教育证书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法颁发教育证书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宣布所发证书无效,对违法颁发证书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取消其颁发证书的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

(十一)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讲解

第一节 教师极其地位与作用和《教师法》的制定

一、教师的法律概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

二、《教师法》制定是从法律意义上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确认

主要是由各种法律对教师的地位予以确认,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风气,并通过法律保障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二)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的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三)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的权利。

(四)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补贴的权利。

(五)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

(六)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技术教育。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利益的行为。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社会为教师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保障

社会应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援体系。

第三节 教师的资格、聘任制度

一、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一方面,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教师合格人才的选拔机制。

(一)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3、具有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4、具备规定的学历或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二)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和丧失 教师法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撤消其教师资格:第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第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二、教师职务制度

三、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职务的一项制度。

第四节 教师的待遇

教师的待遇,包括教师的工资待遇、医疗待遇、住房待遇和养老保险待遇。

第五节 教师的管理

一、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教师的培养,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学习。各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

二、教师的考核(略)

三、教师的奖励(略)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对侮辱、殴打教师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

二、打击、报复教师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教师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挪用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

五、教师申诉制度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了教师合法权益,教师享有向有关行政部门、政府申诉的权利。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讲解(上)

第一节 高等教育法立法的背景分析

一、国际背景

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有显著增长,但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在就学机会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学习结构、课程及学习形式方面的差异和财政拮据等现象依然存在。经费问题对高等教育的正常运作已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已导致学术水平的下降,即使在一些学术基础和传统比较强的国家也感到有压力。

世界高等教育的趋势主要有:

1、数量上的增长;

2、结构和形式多样化;

3、资金与资源的短缺;

4、国际化程度提高

二、国内背景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高等学校的外部关系发生变化

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外部关系只有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政府切断,政府成为高校与社会的中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开始多元化,政府财政不再仅是高校收入的唯一来源,高校开始接受其他主体投资,逐渐与其他社会组织建立了沟通渠道。

(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1、政府管理权限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社会组织是政府的附庸,政府不仅控制其大政方针,而且还深入到各组织的内部事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仅对各社会组织实施宏观调控。

2、政府管理方式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采用的是指令性计划、直接5

行政管理等方式。市场经济下,政府主要是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

(三)经济体制改革使高等学校主体意识增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虽不是一个完全具有市场功能的经济组织,但其作为利益主体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强化。一方面,维护教育活动与国家、市场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大学必定会成为具有自身利益要求的独立实体。

第二节 高等学校法律关系分析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关系的特征 任何学校都是处于一定内外环境之中的。学校内部环境包括:(1)权责系统,是指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职位和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权责分工和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科层结构。(2)技术系统,是指学校为完成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所具备的知识手段、课程、教材、教学设备和教学场所等因素所构成的操作系统。学校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一切现存的影响学校组织的活动、行为、事物等客观因素。

(一)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这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高校同样依法对政府行使以建议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监督权。

但是,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政府是以国家名义出现并行使广泛的职权,在学校不履行义务时,政府可强制其履行;而政府不履行其职责时,学校只能请求其履行,或者向有关机关申诉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因此,政府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与高校间的行为,会对学校产生直接的、权威的帮助、促进或限制制约。

(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这主要表现为高校与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的关系。高校与这些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既有相互协作、互相支援关系,又存在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有:(1)所有权法律关系。我国学校以公办为主,国家是公办学校唯一所有人,但国家并不直接行使管理权,而是交由各个学校进行经营管理,国家仅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调节。(2)相邻权关系。这是基于相邻的事实而产生的所有人或占有人之间,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不动产行使相关权利时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3)合同关系。这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而构成的协议关系。

(三)高校与教师的关系

我国高校与教师间是聘任或任命关系,为了完成学校工作的共同目标,必须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协调和管理。因此,高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进行监督和评价,据此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

(四)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高校与学生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高校对学生实施管理,也是其教育自主权的一部分,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等学校法律关系性质

(一)教育行政关系

(二)教育民事关系: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间关系,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第三节 分化政府角色

一、分化政府角色的涵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行政管理者和事实上的办学者。政府对高校,既实施外部行政管理,又具体控制学校内部的办学事务。政府角色的多重性,导致政校不分,高校与政府关系混乱。

要改革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分化政府角色,区分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

(1)高校的举办者,是指依法举办学校的政府、组织和个人。

(2)高校的管理者,是指有权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它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3)高校的办学者,是指依法管理学校内部事务的主体,它应是高校自身。

由此看来:(1)政府仅是公立高校的举办者;(2)政府是所有高校的管理者;(3)政府不是任何高校的办学者。

分化政府角色的涵义:

(一)政府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与举办者的角色相分离。

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是所有高校的举办者,但现在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他投资主体必然要求行使作为举办者的权力,而政府不应剥夺他们的权力。

政府是所有高校的管理者,不仅需对私立高校进行管理,更重要是对公立高校来说,由于政府具有举办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因此应注意将两种职权分离,分别根据不同要求和规则来行使。

(二)政府的行政管理者与高校的办学者角色分离

高校是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体,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不再是政府的附庸,政府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只能对大学在方针、政策、法律规范方面予以控制,而不能对其内部事务作过多具体干涉。

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一)政府作为公立高校举办者所具有的职责

1、政府作为公立高校举办者的权力(1)制定高校章程

章程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它规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关系。制定章程是举办高校的必要条件。章程一般由高校的举办者制定,公立高校章程一般是由政府制定,或由政府委派的学校董事会制定,然后经政府批准。

章程一经制定,高校就要在章程规

定的框架内行使各项自主权;同时,政府作为举办者对大学的干预也要以章程为限,这对明确二者权力范围非常有益。

(2)任命学校决策机构成员,核准或任命校长

各国通例是举办者有权确定高校决策机构的成员,有的政府直接行使了任命权,有的是让公民进行选举。我国高校校长需要经过政府任命或核准。

2、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需承担的责任

其最重要责任是为高校提供必要和稳定的办学经费。

政府为高校拨款,可采取不同方式。若以一种方式拨款,由于高校没有任何自由选择分配的余地,必然会带来僵化、保守的局面;而若以科研合同或赞助入学大学生方式进行拨款,却会充分调动高校竞争的积极性。

(二)政府作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责

任何高等学校,无论其拥有多大的自主权都必然受到政府的控制。政府此时拥有的这种控制权力是它作为行政管理者对高等学校所行使的行政管理权。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可以是高度集权的,也可以是有限控制的;既可以直接进行行政干预,也可以采用立法、拨款、评估等间接控制手段。

1、政府作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者的权力

(1)规划。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高等教育发展制定规划,保障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高校的布局等,保证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

(2)审批新建高等学校。我国对于公立和私立学校设立均实行严格审批制度,杜绝不符合办学条件者,保障学生利益。

(3)制定标准。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的进步作出有益贡献,政府制定的规范和标准一般都是某一方面需达到的最低界限,是高等学校必须遵守和达到的。

(4)评估和监督。

2、政府作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者的责任

(1)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政府行政权力的存在、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规。

(2)教育服务

第四节 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法人制度

确立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运用法人制度来处理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是市场经济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过去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庸,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校各类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出现以及大6

学的不断国际化,都迫切要求改革旧的高教体制,建立政府统筹规范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生办学的新体制。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提出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的法人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及性质 从民法角度而言,法人即团体人格,就是一个团体或组织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因而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但现在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在经济法、行政法甚至刑法中,都有可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从以下角度来深刻理解高校法人的性质:

(一)公法人与私法人。(西方国家的一种重要分类)以设立法人之目的为准,则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为公法人,以私人利益为目的的为私法人;以法人设立所依据的法律为准则,则依公法设立的为公法人,依私法设立的为私法人;以法人的设立者为准,则由国家或公共团体设立的为公法人,反之为私法人;以法人是否行使或分担国家权力为准,则凡行使或分担国家权力或政府职能的为公法人,反之为私法人。据此,我们可认为公立高校是公法人,私立高校是私法人。

(二)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公益法人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营利法人则是以取得经济利益并分配给其成员为目的的法人。

显然,公立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公益法人,但这不意味着高校不能从事营利活动,而只是其经营收益,不能用于投资者或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而只能用于高校的法人办学上。

对于私立学校,我国教育法规定,他们也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样规定是否合理,颇值得怀疑。

二、高校法人的权利:主要包括民事权利和办学自主权

(一)高校法人在民事方面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知识产权等

我国现阶段公立学校对学校财产不能享有完全所有权,应是所有者与占有者两权分离原则。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校的教学设施财产,未经举办者同意,高校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不得转移使用权、作抵押或为他人担保。

(二)高校法人在公法上的权利:即办学自主权

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外延方面,主要包括招生权、专业设置权、科学研究权、教学权、校内人事权、资产权以及对外交往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校行使上述权利也不是完全不受约束的,应受到政府的监督约束。同时,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高校也应履行相关义务,才能真正适应国家需要。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讲解(下)

第一节 概述

一、《高等教育法》的地位和适用范围

地位:它是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依据制定的法律,是属于教育法的一个部门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高等教育的个人和组织。

第二节 总则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一)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

(二)方针:(1)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总方向);(2)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

(三)任务:(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发展科学文化技术;(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原则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原则

(三)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原则

(四)公民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原则

这是宪法规定的平等受教育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包括:(1)扩大就学范围,把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尖子向大众化方向转化;(2)竞争机会均等;(3)成功机会均等,这是指不仅在招生选拔上机会均等,而且在整个学习期间都应体现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法》特别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五)保障高校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原则

(六)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原则

(七)鼓励高校开展交流与协作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对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总称,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学制

学制,又称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等。(它不仅要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要反映它所在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的类型及实施机构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指学习过程结束后即可获得相应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等学历证明的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则不能获得此类学历证明。

二、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界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其特征有:

(一)以学历考试为主

应考者若能通过自己选报专业的全部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只通过某一单科课程者可获得单科合格证书。

(二)属于国家教育考试

该考试具有公正性和严肃性,而且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的相应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统一的效力。

(三)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设立

一、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都会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等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形式等作出相应的设计和调整。

(二)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二、设立高等学校的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除了以上四方面基本条件以外,《高等教育法》第25条还对大学及独立设置的学院的设立条件作了特别要求,“大学或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三、设立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程序规定(略)

第五节 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

一、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及相关义务(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大小既是高校自主办学的依据,也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对高校进行管理的界限和尺度。)

其内容:

(一)招生权。高校可以根据招生的社会需求状况、本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本校的招生方案,并可以自主调节系科的招生比例。

(二)专业设置权。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列十大门类所属的二级范围内自主调整专业。国家重点高校可以按学校的学7

科性质,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本科专业数和相关学科门类自主设置、调整其他专业。

(三)教学权。(1)教学计划制定权;(2)选编教材权;(3)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权。

(四)科学研究权。

(五)对外交往权。

(六)校内人事权。

(七)财产权。《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一)历史沿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的领导分工、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关关系的根本组织制度。它直接支配着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我国高校解放以来,经历了从校长负责制到党委领导制等改革。现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的其他规定

1、高等学校的校长。他是高校法定代表人,也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其任职条件:(1)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居住。(2)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包括政治思想要求、文化水平、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及身体条件等。

2、学术委员会。高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3、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组织形式。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应当实行民主管理,高校应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4、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由其自行确定,但是,其聘任校长,必须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第六节 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一、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及保障

《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处分的依据。”

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职务制度 高校教师职务设四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们是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的。

四、教师聘任制度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高等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高等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一定的工作岗位,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请具有一定任职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职务的一项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第七节 高等学校的学生

一、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权利义务(略)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别帮助

《高等教育法》总则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法》又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其具体规定如下:

(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二)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勤工俭学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三)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助学金。

(四)奖学金制度。

三、有关高等学校学生毕业的规定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关的学分,准予毕业。”

第八节 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一、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主要有:

(一)国家财政拨款

我国的高等学校大部分是国家举办的公立高等学校,高校的举办者也就是国家,应保证其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

(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入

在发达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款非常普遍,如美国的福特基金会等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非常大。

(三)高等学校有关的销售和服务收入

高校拥有一些校办产业,它们的收入构成学校办学经费的一个来源渠道。高校还可以通过转让知识产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获取一部分经费。另一种途径就是高校为社会提供智力、技术等服务,因此获得服务收入。

(四)学费

高等教育实行有偿教育后,学生每年要向学校交纳少量培养费用。这部分学费也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一个来源渠道。

二、高等教育经费管理

《高等教育法》具体规定如下:(1)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不得抽回其投入的办学资金。(第61条)

(2)高等学校所办产业或转让知识产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所获得的收益,用于高等学校办学。(第63条)

(3)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第38条)

(4)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第64条)

(5)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第65条)

第四篇: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两个: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何异同?

(1)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总的来说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2)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规律性;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如何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因而它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理论。本章重点问题有三个:

1.物质资料生产为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1)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存在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因而物质资料生产必然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人类社会的存在及人类、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都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基础。

2.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2)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产生。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因而经济规律必然具有客观性。(2)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二者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为什么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通过社会再生产,使已被消耗的物质资料重新再生产出来。(2)通过社会再生产又使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使一定的生产关系被再生产出来。

2.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简单再生产既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1)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2)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总趋势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产业结构的类型及其演进趋势是怎样的?

(1)狭义的产业结构有四种类型,广义的产业结构分为三次产业。(2)各个国家的各种类型的产业结构,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呈现为逐步优化升级的演进趋势。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本章的主要问题是阐明劳动价值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商品经济产业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应了解,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两个:(1)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2)决定性条件是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

2.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3)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3.怎样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三个作用,即配置社会资源、刺激生产力发展、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本章的难点问题有两个:

1.商品价值的形成与价值的创造有何联系与区别?

(1)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所形成的,一是生产商品时转移到商品中的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二是生产商品时由活劳动新增加到商品中的价值。

(2)价值创造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商品中的价值,所以,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1)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2)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任务、目标、方式是什么?

(1)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是为了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以合理分配,以保持经济顺利发展。

(2)任务是在不同时间、部门、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3)目标是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4)方式主要有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2.市场经济有哪些一般特征?

(1)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2)企业是市场的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实行宏观调控。

3.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和市场调节有什么作用?

(1)市场机制包括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2)市场调节是市场机制的调节。(3)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是调节价格,二是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调节需求。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只有当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2)二者的联系在于,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四个:

1.为什么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具有一个特点,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从而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这就使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怎样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

(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使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2)工人的抽象劳动所新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因而实现了价值增值。

3.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为什么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1)通过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揭示出,资本家的可变资本乃至全部资本都是工人所创造的,而且工人的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2)这就表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一方面使资本家继续保持了其资本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仍然使工人处于雇佣劳动者的地位,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再生产出来。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怎样的?

(1)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引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2)这个矛盾的解决,在客观上要求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本章的难点问题有两个:

1.为什么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2)当先进技术普及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下降,相应地劳动力价值也会下降。(3)结果是,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2.为什么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如果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新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不能实现价值增值,这种生产过程只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2)一旦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了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这个一定点,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从而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2.实现产业资本连续不断循环需要什么条件?

其条件有两个:(1)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2)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一是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二是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本章的难点问题有两个: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2)通过这三方面交换可看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有三个实现条件,其中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I(V+m)=ⅡC。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2)由此可看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三个实现条件,其中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I(V+△V+m/x)=Ⅱ(C+△C)。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四个: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1)利润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实现的。(2)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

2.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现途径是什么?

(1)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实现的。(3)商业利润的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3.利息率的高低是怎样决定的?

(1)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2)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利息率由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

4.股份公司及股票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1)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2)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它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本章的难点问题有两个: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2)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3)产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3)产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

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2.垄断和竞争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垄断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原因在于:(1)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2)非垄断企业之间仍存在竞争。(3)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竞争。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发展?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由此引起一系列矛盾,如市场问题、科技开发问题、国民经济调节问题等日益加重,这些矛盾的解决需借助国家的力量,从而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持续发展。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为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双重作用?

(1)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部调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2)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从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导致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垄断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经济全球化为何具有必然性?

(1)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发展所引起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和结合的趋势。(2)由于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经济领域有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建立相对统一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2)地区经济集团化则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织形式。

3.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是怎样的?

(1)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2)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实质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两个: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两种趋势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趋势和停滞趋势的相互关系是:(1)二者同时并存。(2)两种趋势交替占上风。(3)任何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这两种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什么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包括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社会条件都已成熟。

本章的难点问题有两个:

1.怎样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1)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明显地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可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2)股份资本的发展、垄断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等,都是这种自我调整的表现。(3)这种调整可以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其原因在于:(1)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延长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到顶点的时间,(2)现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有一个过程,(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从而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也不平衡。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是什么?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了解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

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而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以便实现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四是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为什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2)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这就要求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2.为什么要坚持和如何坚持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标志,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使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占主导地位。

3.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2)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3)非公有制企业也是市场的主体。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行股份制?

(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属性,关键看股权由谁掌握。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三个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旧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多种所有制形式则决定相应的多种分配方式;(2)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3.我国现阶段如何理顺分配关系?

我国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改善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二者的一致性在于,效率可以促进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可以提高效率;二者的矛盾在于,效率原则不会自然地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2)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二者并重,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为:(1)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分配机制,可缓和市场经济在分配上的矛盾;(3)国家能更自觉有效地实行宏观调控,使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是什么?

(1)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才能解放生产方和发展生产力。(2)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其基本结构有三个部分:(1)以自主企业制度为基础;(2)比较发育的市场;(3)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是市场竞争主体,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2.为什么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市场主体,只有它的经营机制转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的素质。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主要形式是什么?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基本内容包括四项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3)主要形式是规范的公司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现代市场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两个: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既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概括地说,它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2.如何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要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2)要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产权、生产资料等市场。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1)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2)价格还受商品供求关系、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市场化。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本章的主要内容阐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如何进行初次分配的?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部门中进行的,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2)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生产劳动者个人收入三个部分。

2.怎样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2)二者的比例应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积累的比例;(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内部的社会消费基金与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

3.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精简政府机构和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合理消费、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为什么要进行和如何进行再分配?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一是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二是加强重点建设,三是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四是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的支付、价格体系。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原因,一是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三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要求,四是协调宏观同微观经济运行的要求。

2.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1)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手段、政策是什么?

(1)我国宏观调控是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2)宏观调控手段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并运用计划和行政手段。(3)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货币、收入分配、产业等政策。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宏观调控中为什么要利用经济杠杆?

(1)价格、税收、利率、信贷等各种经济杠杆,都具有利益调节者的功能。(2)在宏观调控中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能从经济利益的制约上促使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大体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起到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本章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1.为什么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互相制约的,二者既相统一,又存在一定矛盾,速度快不一定效益好,片面追求快速增长反而效果不好,而没有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在提高经蒂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原因是:(1)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舫盾;(2)满足社会需要;(3)搞活国有企业;(4)实现可持续发展;(5)增强国际竞争力。

3.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格局是什么?

(1)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加快增长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总供需平衡,保证积累与消费的实现。(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形成的格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为什么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是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也是其他部门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具有基础性作用。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实现途径是什么?

(1)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是:一要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为一体,二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三要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四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三个:

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

(1)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经济落后,特别是农村经济落后问题,必须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2)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要求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

2.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什么?

其实质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确处理和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要在实现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长远的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其总体要求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理论。本章的重点问题有:

1.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由两个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1)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这是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这种格局从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来看,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技术交流、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援助、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3)这种格局从对外开放的地域来看,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沿线和中西部地区开放等。

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1)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2)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第五篇:《学前心理学》各章要点与复习要求

《学前心理学》各章要点与复习要求

第一章绪论

1、心理的概念(熟悉)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熟悉)

4、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简单了解)

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简单了解)

6、具体方法的种类及这些方法的概念和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是观察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概念(非常熟悉)

2、年龄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简单了解)

3、一般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区别与联系(熟悉)

4、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简单了解)

5、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与复杂性(简单了解)

6、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非常熟悉)

7、转折期、关键期、最佳期、最近发展区的概念(非常熟悉,特别是转折期)

8、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注意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种类,3-6岁各阶段特点需非常熟悉)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重点)

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熟悉)

2、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熟悉)

3、定向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概念(熟悉)

4、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

5、1岁前儿童注意的特点(熟悉)

6、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非常熟悉)

7、客体永久性的概念(熟悉)

8、幼儿注意的特点(非常熟悉,且要联系实际工作)

9、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的概念及幼儿的特点(熟悉)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重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非常熟悉)

2、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非常熟悉)

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阶段(非常熟悉)

4、视觉敏度、颜色视觉、时间知觉的概念(熟悉)

5、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痛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发展的主要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是选择题中反复考到的要点)

6、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7、适应现象、对比现象、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关系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一般了解)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重点)

1、记忆的概念(熟悉)

2、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熟悉)

3、习惯化、工作记忆的概念(熟悉,特别是习惯化)

4、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特别是记忆容量增加方面的内容)

5、幼儿常用的记忆策略(非常熟悉)

6、表象的概念(熟悉)

7、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8、无意记忆、有意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的概念 9、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是无意记忆部分的内容)

10、保持、遗忘、记忆恢复的概念与规律(简单了解)

11、利用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学习(重点掌握科学组织复习的内容)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重点)

1、想像的概念和特征(熟悉)

2、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的概念(熟悉,特别是再造想像)

3、想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熟悉)

4、学前儿童想像发生的时间,萌芽阶段的特点(熟悉)

5、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熟悉)

6、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非常熟悉,有意想像的特点只需简单了解)

7、学前儿童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8、学前儿童想像的夸张性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非常熟悉)

9、各年龄阶段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3-6岁幼儿各阶段特点需非常熟悉,且要与教育工作实际相联系)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重点)

1、思维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并理解)

2、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非常熟悉)

3、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标志(非常熟悉)

4、儿童概括发展的阶段(熟悉)

5、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式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概念与特点(熟悉)

6、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且与教育工作实际相联系)

7、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非常熟悉,各阶段名称及对应年龄以及特点)

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非常熟悉)

9、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的发展特点(一般了解)

10、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重点掌握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实物概念、数概念掌握的特点,时间概念的掌握一般了解)

11、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注意转导推理的表现)12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

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重点)

1、言语和语言的概念(熟悉并理解)

2、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

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非常熟悉,阶段的名称、对应的年龄及主要特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任务(熟悉)

4、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顺序,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语言意识发生的时间(非常熟悉)

5、积极词汇、消极词汇的概念与表现(非常熟悉)

6、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是选择题中经常考到的部分)

7、单词句、电报句概念及出现的时间(非常熟悉)

8、学前儿童句型发展的趋势(非常熟悉)

9、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特点(熟悉)

10、情境言语、连贯言语的概念(熟悉)

11、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12、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简单了解)

13、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的年龄及特点,成人应如何对待(非常熟悉)

14、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非常熟悉,三部分都需要)

15、幼儿口语的培养(一般了解)

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熟悉)

2、原始的情绪反应的概念,儿童原始的情绪的种类(熟悉)

3、儿童情绪分化的理论(重点掌握布里奇斯、林传鼎的观点)

4、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非常熟悉,特别是社会化和自我调节化两方面的发展特点)

5、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6、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非常熟悉,特别是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

第十章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非常熟悉,特别是近远规律)

2、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非常熟悉,各阶段的名称、对应的年龄和特点)

3、幼儿意志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特点(熟悉)

4、学前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熟悉)

5、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简单了解)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重点)

1、个性概念及基本特征(一般了解)

个性的结构(熟悉)

2、个性开始形成的标志(非常熟悉)

3、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熟悉)

4、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特征,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非常熟悉)

5、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有趋势和特点(非常熟悉,特别是自我评价的特点)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7、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熟悉)

8、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和特点(一般了解)

9、学前儿童气质类型及表现(四种气质类型及托马斯的三种气质类型)(非常熟悉,特别是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10、气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及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非常熟悉)

11、幼儿性格的特点及性格的初步形成表现(非常熟悉)

12、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非常熟悉)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重点)

1、社会性、社会性发展的概念(熟悉)

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简单了解)

3、依恋的概念,依恋发展的阶段,依恋的类型(非常熟悉)

4、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非常熟悉)

5、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熟悉)

6、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及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非常熟悉,尤其是特点)

7、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作用,移情的概念(熟悉)

8、影响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熟悉)

9、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熟悉)

10、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非常熟悉)

1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熟悉)

12、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非常熟悉)

13、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熟悉)

14、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发展独生子女社会性的教育措施(非常熟悉)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非常熟悉)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非常熟悉)

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在阐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关系过程中有哪些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是谁?各持什么观点?(本部分特别关注社会环境、主观因素、游戏、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既要掌握,又要会结合实际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分析)

下载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较初等教育各章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龙耒为你整理: 第五章 多维数组和广义表 数组一般用顺序存储的方式表示。存储的方式有: ·行优先顺序,也就是把数组逐行依次......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11-12-2数据结构复习指导 第一章: 知识点: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元素关系的基本结构类型;数据元素的不同存储结构;算法的重要特性;评价算法的重要指标; 如何由程序代码估算算法的复杂......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龙耒为你整理: 第九章 查找 查找的同时对表做修改操作(如插入或删除)则相应的表称之为动态查找表,否则称之为静态查找表。 衡......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四至六章复习要点总结。 第四章 串 串是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空串:是指长度为零的......

    2010年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数据结构各章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章 概 论 数据就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的载体。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

    2013年报关员考试报关英语各章复习要点

    2013年报关员考试报关英语各章复习要点 来源: 103网校 2013-8-13 13:49 【103网校: 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针对即将参加报关员考试的考生们,为帮助其全面的了解2013年报关员考试......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最终定稿)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胡焕庸线、竺可桢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人文地......

    新闻学概论各章学习要点[精选合集]

    新闻学概论各章学习要点1、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人是(约翰·博加特)。2、最早提出新闻价值概念的美国学者是(庞德)。3、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到中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