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法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21:4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税法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税法教学案例》。

第一篇:国际税法教学案例

甲国的A公司将其专利技术转让给乙国的B公司,获技术转让费10万美元。乙国依其本国税法和与甲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之规定,征收A公司预提税1万美元,后甲国政府也就该技术转让收益征收A公司1万美元之所得税。

1.本案例涉及几个国际税收关系?具体是哪些关系? 2.本案例申的国际税法主体是谁?

3.本案例中的国际税法客体是什么?其涉及的具体税种是预提税还是所得税? [参考结论] 1.本案例涉及3个国际税收关系。它们分别是乙国政府与A公司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甲国政府与A公司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以及甲国政府和乙国政府之间的税收权益分配关系。2.本案例中的国际税法主体是甲国、乙国和A公司。

3.本案例中的国际税法客体是跨国所得,即A公司来源于乙国B公司的10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收益,其涉及的具体税种是所得税,而非预提税。

案例003

国际税收无差别待遇争议

[案情介绍]

A国与B国订立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规定:“缔约一国不应对另一国的产品征收任何形式的超过国内类似产品直接或间接承受的国内税负,不论其为直接或间接。”在税收协定签订后6个月,A国政府决定对汽车征收特别消费税,但是计算方法依汽车是木国生产还是进口有所不同,国产汽车以出厂价作为计税依据,而进口汽车按出厂价加一定的比例税率征收附加税。A国是B国汽车的主要进口国,由于该特别消费税的征收,致使B国汽车出口数量下降。B国因而向A国发函,认为A国违反了双方间的税收协定,要求A国立即取消对进口汽车的歧视待遇。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税收的无差别待遇以及A国的立法是否构成了对进口汽车的歧视待遇? [法理分析] 根据A国与B国间的税收协定,双方互相给予对方产品无差别待遇。在国际税法领域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征税公平。这一原则是世界各国一致同意的。各个税收协定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范本》及联合国《范本》中的“无差别待遇”条款,就体现了征税公平的原则。

“无差别待遇”,即反对税收歧视,是指缔约国一方国民在缔约国另一方负担税收或有关条件,不应与该缔约国国民在相同的情况下负担或可能负担的税收或有关条件有所不同或比其更重。无差别待遇也应适用于不是缔约国一方或双方的居民。无差别待遇是国际税收协定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本案中,A国政府认为其立法并未构成对外国产品的歧视待遇。因为外国出口商往往给迸口商一定的价格优惠,以弥补其在国内的销售等费用。因而需要对进口汽车征收较高的税负以抵消进口商的利润。但是,B国政府指出出口商给予迸口商一定优惠,以弥补其在国内发生的费用是正常的,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把这种优惠计人迸口商的利润。因而A国的征税标准不合理,构成了对外国汽车的歧视,违反了其所承担的无差别待遇义务。由于A国无法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征税的客观性、合理性,在B国的强烈要求下,A国不得不修改该特别消费税法。

案例007

自然人双重居所征税冲突

英国人查尔斯常年在中国经商并异常喜爱中国文化。为了让其独生女儿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查尔斯特意将女儿接来在北京上学,并在望京新区购买公寓一套,雇佣了一个中国保姆照顾女儿。查尔斯的夫人则对其从事的莎士比亚文学研究情有独钟,不愿因随丈夫来中国而抛弃自己的事业,所以一直居住在伦敦的家中。查尔斯为了商务,同时也为了照顾妻子和你认为查尔斯应为中、英哪一方的居民纳税人?为什么? 答案:查尔斯应为英国的居民纳税人。

[法理、法律精解] 本案是一个典型的关于自然人双重居所冲突的案例。中国、英国的税法均规定以“住所”标准确定自然人的居民身份。查尔斯在北京和伦敦都有固定的“住所”并经常居住,这就有可能使其同时成为中、英双方的居民纳税人,造成双重居所冲突。

中、英双边税收协定为了解决双重居所冲突问题,采用了两个范本(两个《范本》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77年正式公布的《关于对所得和资本双重征税协定范本》(简称《经合组织范本N和联合国1979年公布的《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税收协定范本》(简称《联合国范本》)共同建议的序列选择性冲突规范,即永久性住所所在国、重要利益中心所在国、习惯性住所所在国、国籍所属国、缔约国双方协商解决。

案例008

外国公司的办事处应纳所得税

[案情介绍] 美国A公司在中国北京设有经管销售办事处B(以下简称B办事处),并作为A公司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的管业基地。在B办事处设立经管一段期间后申国税务部门与A公司驻B办事处的常驻代表就B办事处的所得税登记与缴纳问题发生争议。A公司代表提出:A公司为美国注册公司,而B办事处仅为A公司的驻外机构,不具有独立纳税主体地位,B办事处的所得应纳入A公司的所得,并应向美国的税务机关按其所在国税率缴纳。而中国税务部门则提出:B办事处虽非中国法人,但中国税务部门对其收入所得也具有税收征管权,该办事处在中国的所得税缴纳不影响美国税务机关的税收管辖权,也不影响A公司的缴税利益。双方就此发生一系列争议或不同意见。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在本案争议中,如果税务机关对A公司下属B办事处具有税收管辖权,其根据是什么?本案争议中的B办事处具有何种税法上的地位?在本案争议中,A公司实际性的所得税分配情况如何?

[法理分析]

1.根据中、美两国的法律和双边协定,中国的税务机关和美国的税务机关对于A公司B办事处的收入所得均具有税收管辖权。在国际投资税收中,多数国家均确认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人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两种税收管辖原则。在本案中,我国税务机关根据收人来源地原则对A公司B办事处在中国所形成的收人来源中的净所得有权依法征收所得税;美国的税务部门则根据法人住所地或注册地原则对A公司(包含B办事处)所形成的收入所得依法征收所得税。各国税法对于跨国企业或企业的跨国所得均主张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人来源地管辖权,这是形成税收管辖权冲突和双重征税可能的根源。但是在有关国际条约或协定的调整下,相关国家间的税收管辖权实际已按对等原则得到了协调和承认,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双重征税的可能。

2.在本案中,尽管A公司在中国设立的B办事处不具有法人地位和独立的核算地位,但亦属于中国涉外税法上的“常设机构”,中国税务机关有权对该类外国公司常设机构在中国形成的收人来源中的净所得征收所得税。根据中、美两国关于避免双重税收协定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关于避免双重税收示范公约的规定,常设机构又称为“永久性营业地”,它是指投资母国企业在投资东道国设立的有固定的营业场所的稳定营业的经营机构,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作业场所,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等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等。在国际税法中,构成常设机构实际上是东道国行使收人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基本根据;按照多数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对于常设机构的所得税征收以收人来源地国家的管辖权为优先,投资母国的居民税收管辖权实际上按抵免制行使,许多投资母国基于鼓励政策甚至放弃对常设机构的所得税征收。

3.根据我国税法和中、美两国关于避免双重税收的协定,在排除了A公司及B办事处享受税收优惠

(即不属于减免税范围)的条件下,我国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对B办事处在中国形成的收人来源中的净所得部分按33%征收所得税,并出具纳税证明;美国税务机关在对A公司计算征收所得税时,应当对B办事必在申国已缴纳的所得税扣除,视同为已在其本国缴纳。

案例009

企业应税所得

[案情介绍] M企业是一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香港一家公司与中方共同组建,在合作经营协议中,双方约定:企业利润分配对外方采取产品分配方式,对中方以现金分配。1994年度,M企业向外方分配产品100万箱,价值人民币500万元;向总机构支付3万元的特许权使用费,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药品价值10万元。M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将上述收支包括在内。税务机关在审核后,认为M企业申报不实,双方因此发生争议。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企业的应税所得应如何计算?本案中M企业对应税所得的计算存在哪些问题?

[法理分析] 1.国际税法上经常使用应税所得这个词,但至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应税所得是按税法规定将可扣除项目从总所得中扣除后的数额。应税所得这一概念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应税所得必须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对于非法所得,只能没收,决不能列入应税所得。(2)应税所得应当是纳税人的真实所得。所谓真实所得,指纳税人确实取得的所得。自制自用物品就不应列入应纳税所得,因其虽然能满足需要,“又能以货币表示,但并没有实际取得收入。(3)应税所得一般应当是有连续性的所得。但对于某些偶发性的所得,一些国家也要征税。(4)应税所得应当是能以货币表现的所得。税法上所说的所得,仅限于经济上的所得,而不包括精神上的所得。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实施细则中,还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

2.在本案中,M企业对应税所得的计算有误。首先,向外方产品分成末记人收入。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外合作经营企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的,合作者分得产品时,即为取得收入。”其次,对于通过红十字会的捐赠应计人支出,抵减利润。这样,M公司就少报应税所得490万元。至于向总机构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不许计人支出,M公司末将其从应税所得中扣除是正确的。

案例015

个人劳务所得税

汤姆和珍妮是一对美国夫妇,1999年9月1日同时来华。汤姆开办了一家医疗诊所,珍妮在一所中国民办大学任英语教师。2000年3月,该夫妇因儿子突患重病而临时决定返回美国。汤姆遂关闭了诊所,珍妮辞去了工作。夫妇俩于2000年4月10日离境。1.汤姆和珍妮在华期间所取得的收人各属什么性质?

2.汤姆和珍妮在华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应否向中国纳税?

[参考结论]

1.汤姆在华期间所取得的收人为独立个人劳务所得,珍妮在华期间所取得的收人为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2.汤姆和珍妮在华期间所取得的收人均应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理、法律精解] 中、美为双边税收协定缔约国。依协定,独立劳务所得应仅由其居住国课税,但劳务提供者在来源国设有经常从事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地(本案中为医疗诊所),或一个历年内连续或累计停留183天以上者,来源国有权征税。对于非独立劳务所得,来源国一般有权征税。

案例016演出团体征税问题

中国交响乐团赴欧洲巡回演出,历经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卢森堡等10多个国家,所到之外均受到热烈欢迎。最后,乐团回到北京作汇报演出达30多场次。1.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员在国外的所有演出报酬应向东道国纳税吗? 2.中国演员应否向东道国纳税的依据是东道国之国内税法,还是中国与对方国家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 3.中国演员应就哪些收入向中国政府纳税?

[参考结论] 1.中国演员应就所到国之演出报酬向东道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申国演员应否向东道国纳税的依据首先应是中国政府与对方国家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中的相关规定。如果中国政府与对方国家没有签订双边税收协定的,则应依据东道国的国内税法之规定。

3.中国演员应就全部演出报酬,包括赴欧洲演出和回国后的汇报演出收入,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理、法律精解] 对于中国演员的演出报酬收益,中国政府实施的是居民税收管辖权,其他东道国实施的是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依两个《范本》之规定:对于演员、运动员等的劳务收益,无论其在来源国停留的时间长短,也无论在来源国是否设有固定基地,来源国都有权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

案例017

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征税问题

韩国大宇队应邀来中国参加中韩足球对抗赛。大宇队中国之行为期15天,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与申国申花队、宏远队、国安队等进行了多场激烈的对抗赛。所到之处,均受到中国广大球迷的热烈欢迎。

韩国大宇队球员在申国比赛期间所获出场费、奖金等收入是什么性质的收益?中国政府是否有权对其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 [参考结论] 韩国大宇队球员的收益系跨国劳务所得。申国政府有权对其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

[法理、法律精解] 参见案例8的[法理、法律精解]

案例018

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征税问题

缔约国甲国的皮特、库克和史特劳斯3位工程师,受其任职的总公司委派前往缔约国乙国的合资公司帮助培训技术人员,为期3个月。事后,总公司支付了皮特、库克和史特劳斯各1.3万美元的劳务费。

乙国政府能否向皮特、库克和史特劳斯3人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什么?

[参考结论] 乙国不能向皮特、库克和史特劳斯3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法理、法律精解] 跨国非独立劳务所得,一般情况下应由作为收人来源国一方的缔约国优先征税。但是,两个《范本》均规定,如果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作为来源国的缔约国另一方则无权征税:(1)收款人在某一会计年度内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停留累计不超过183天;(2)有关的劳务报酬并非由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或代表该雇主支付的;(3)该项劳务报酬不是由设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

案例20

外籍个人应纳所得税

1993年,美国A公司与中国B企业在深圳建立一家合资企业。1993·年10月,美国A公司派遣其副总经理汤姆逊担任合资企业董事职务,汤姆逊于同年10月到达深圳任职。1994年3月7日至1994年4月4日,汤姆逊离境回国,向A公司述职。1994年12月20日又离境欢度圣诞节和元旦。1995年1月20日,其回中国后,深圳市税务机关即通知汤姆逊就1994年度境内、境外全部所得申报纳税。汤姆逊认为,自己不是中国公民,按国际惯例应仅就中国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汤姆逊在中国税法上处于何种地位?对汤姆逊应如何征纳个人所得税? 1.本案涉及的是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问题。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国家根据纳税人在本国境内存在税收居所这样的连结因素而拥有的行政征税权力,就是所谓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纳税人的税收居所不但是国家行使其居民税收管辖权的依据,而且决定纳税人所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范围或程度。基于纳税人在境内存在税收居所这一事实,居住国政府可以要求该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和境外的各种收入,即世界范围的所得,承担纳税义务。尽管其中来自境外的那部分并不存在于居住国领域内,但是,由于存在税收居所这样的连结因素,就足以使居住国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税务行政措施实现这部分所得的管辖权。

对于居民纳税人的确认,各国标准不同,对于自然人,法国、德国等国家采用住所标准,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一法律事实,决定其居民纳税人身份。而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采用居所标准,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某种经常居住的场所,并居住满一定期限作为依据,决定其居民纳税人身份。这两项标准是绝大多数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只有极少数国家,如美国、墨西哥等国家,按照自然人的国籍确定纳税身份,凡系公民,都要按其全球范围的所得纳税,至于法人,判断标准有:(1)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2)法人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3)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4)混合标准,即上述标准结合使用。我国对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采用混合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按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条对此作了解释:“税法第1条第1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目的离境。”汤姆逊在1994年纳税年度内两次离境,每次均末超过30日,两次相加也末超过90日,因此,按照中国税法的规定,汤姆逊为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为了避免双重征税和吸引外资,我国税法对外籍个人的所得税征纳作了一些特殊规定。《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7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的应纳税额。”税务机关在向汤姆逊征收所得税时,应要求汤姆逊出具其境外所得已纳税的凭证,从应纳所得税中扣除,或者可以批准对于汤姆逊的境外所得,免予申报纳税。

案例025

外商投资企业跨国收入的所得税争议 由中、法两国投资者在中国西安共同出资设立了以电子产品制造为主业的中外合资经营约有限责任公司A,A公司在中国生产经管5年后又在越南投资设立了控股约有限公司B,A公司持有B公司75%的股权权益。根据越南的涉外税法,B公司实际上享有仅按15%缴纳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即减半征收所得税。A公司在合并报表和申请所得税变更核定时,对A公司所实际合并负担的所得税率有疑问,并向国际性税务咨询机构提出咨询。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在本案中,中国税收机关对于B公司合并入A公司的收入所得是否有税收管辖权?按照中国目前的税法和双边税收协定,中国税务机关对A公司和B公司的所得税征收如何避免双重征税?在采用税收饶让的国家中,对于B公司合并千母公司的收入所得应如何征税?

[法理分析] 1.根据我国税法和有关国际税收条约,A公司作为中外合资的有限公司属于在中国注册成立的中国企业法人,其下属的B公司为A公司的控股下属企业,中国税务机关依据居民税收管辖权有权对A公司及由B公司合并入表的收人所得征收所得税;同时,越南税收机关依据收人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有权对B公司的全部收人所得征收所得税,其基本税率为30%,B公司实际承担的税率为15%。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12条的规定,我国对A公司合并B公司的境外所得实行有限制的抵免制,即“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申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83条至第85条的规定,我们知道:(1)《税法》第12条所说的抵免额是指

“外商投资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不包括纳税后又得到补偿或者由他人代为承担的税款”,这就是说不适用饶让制。(2)《税法》第12条所说的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计算的纳税额,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

村口除了为取得该项所得应计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的应纳税额;该应纳税额即为扣除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3)”外商投资企业就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低于上述扣除限额的,”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其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作为税额扣除,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但可以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不超过限额的余额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这实际上是对抵免制的限制。根据上述规定,A公司对合资B公司的收入首先应按照我国涉外税法的规定计算其所得额,然后按我国涉外税法规定的33%的比例计算所得税额,最后才可以计算的所得税额减去其在越南按照15%税率已实际缴纳的税款,得出在我国的最终应纳税额。如果该计算为负数,则其在越南超出我国税法规定限额的,余额可用于未来5年内在我国应纳税额的抵免部分。

3.在采用税收饶让制的国家中,投资国给予A公司和B公司的税收优惠更为优惠。税收饶让制又称为”饶让抵免制",它是指投资母国对其自然人或法人居民在投资东道国享有的所得税减免税额也予以抵免的避免双重征税制度。在本案申,如果我国采取饶让制,则B公司在越南依法享有的所得额15%的减税额(实际末缴)或者返税额也将被列入抵免额;我国税务机关将仅可依我国法律按33%税率计算所得税额,并且仅可对该所得税额扣除了B公司在越南享有的30%所得税额后的余额部分征收。

案例027

个人劳务报酬国际重复征税问题 美国专家爱德华1997年5月至12月来华,在某中美合资企业担任技术顾问,获劳务报酬3万美元。该纳税年度,爱德华还从该中美合资企业收取股息1万美元。1.申国政府应向爱德华征收哪些个人所得税(假设不考虑投资优惠问题)? 2.如果美国政府也向爱德华的上述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应怎样划分其中存在的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重叠征税?

[参考结论] 1.中国政府应向爱德华所获取的劳务报酬扣除20%的费用后,再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对其所收取的1万美元的股息则直接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2.对劳务报酬的征收存在国际重复征税,对股息的征收则既存在国际重复征税,也存在国际重叠征税。

[法理、法律精解]

参见案例1的[法理、法律精解]

案例047

外商独资企业国外分公司征税

内地某生产性外商独资企业,其1999年度共有应纳税所得额450万元。其中:珠海特区分公司为80万元,烟台老市区分公司为65万元,甲国分公司为120万元,乙国分公司为100万元,丙国分公司亏损20万元。已知甲、乙、丙三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45%、25%。

1.该企业应向甲、乙、丙三国分别纳税多少? 2.该企业的外国税收抵免限额是多少?

3.该企业1999年度应向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共计多少(假设地方所得税均不减免)?

[参考结论]

1.36万元;45万元;0。

2.39.6万元;33万元;0。3.63.6万元。

[法理、法律精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税法规定的居民纳税人,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向申国纳税;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支机构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在总机构汇总纳税时,可以从其应纳税额申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中国税法规定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并且实行分国限额。此外,为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该法还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一律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设在上述地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及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等。

案例048

外籍人员征税问题

某外国专家于1996年11月至20叨年6月应邀来我国一研究所工作,其月薪及各种补贴为每月8800元人民币。2000年5月,该专家尚有各项所得如下:(1)在中国银行的到期存款利息1000元人民币;(2)在我国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获稿酬2000元人民币;(3)为某国营企业进行技术咨询获报酬3万元人民币;(4)其本国国内房租收入3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90元;(5)购买体育彩票申奖价值800元人民币。

该外国专家2000年5月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共计多少? 共计6323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工资薪金应纳税595元,利息所得应纳税200元,稿酬应纳税168元,劳务报酬应纳税5200元,中奖所得应纳税160元。

[法理、法律精解] 外籍人员在中国居住满1年以上,应为中国的居民纳税人,应就其境内外收入向中国纳税。但居住1年以上,不满5年的个人,其境外收入,只要不是中国境内的企业或个人支付的,经批准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本案申的外国专家,其本国国内房租收入可以不用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他各项收入都必须依法纳税。

第二篇:税法案例

1)1-5月份,每月参加文艺演出一次,每次收入20000元。

2)在A国出版图书取得稿酬250000元,在B国参加演出取得收入10000元,已分别按收入来源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0元和1500元。

3)取得中彩收入50000元,当场通过社会团体向教育机构捐赠30000元。

4)获得国债利息收入3000元。

5)取得保险赔款25000元

6)取得2002年12月存入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6000元

7)1月1日投资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当年取得收入110000元,营业成本51000元,管理费用等允许扣除的费用30000元

王某的部分所得在支付环节已经被代扣代缴,有些则需要在2003年结束之后进行申报。王某认为自己2003年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为:

【20000×5+250000+10000+(50000-30000)+3000+25000+6000+(110000-51000-30000)】-(30000+1500)=57100元。

但王某对税款的计算过程没有把握,于是向税务律师张某咨询,希望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张某帮王某纠正了计算错误,求得了2003年应纳税额的准确数字。

张某是某设计院的高级职员,2009年全年收入如下:

1)每月领取工资8000元;

2)利用休假时间为国内某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取得收入60000元;

3)出版专著一本,获得稿酬50000元;

4)为A国一企业提供一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一次取得收入150000元,已按收入来源国税法在该国交纳了个人所得税20000元;

5)购买国债,获得利息收入10000元;

6)支出1000元购买体育彩票,获得奖金100000元,将奖金中的20000元通过教育部门捐给农村小学;

7)到B国讲学,获得收入80000元,已按收入来源国税法在该国交纳了个人所得税20000元;

要求:确定张某在我国2009年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1)工资所得项目: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8000-2000=6000元

全年应纳所得税=(6000*20%-375)*12=9900元

2)工程设计劳务报酬所得项目:

工程设计收入60000元已超过4000元,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除费用20%。应纳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

应纳所得税=48000*30%-2000=12400元

3)稿酬所得项目

稿酬收入50000元已超过4000元,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除费用20%。

应纳税所得额=50000*(1-20%)=40000元

稿酬所得税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应纳所得税=40000*20%*(1-30%)=5600元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

从A国取得专利技术使用费150000元已超过4000元,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除费用20%

应纳税所得额=150000*(1-20%)=120000元

应纳所得税=120000*20%=24000元

按我国税法规定,其取得的专利技术特许使用费所得应纳税24000元,因已在国外交纳20000元,因此应补税4000元。

5)购买国债利息不纳税。

6)偶然所得项目:

因为公益救济性捐赠20000元是通过教育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因此可以全额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20000=80000元

应纳所得税=80000*20%=16000元

7)讲学劳务 报酬所得项目:

在B国取得讲学收入80000元已超过4000元,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减除费用20% 应纳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元

应纳所得税=64000*40%-7000=18600元

按我国税法规定,其取得的讲学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18600元,因已在国外交纳20000元,因此无需补税,超过扣除限额的1400元夜无需退税。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的该国家或地区的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张某2009年应纳所得税合计=9900+12400+5600+4000+16000=47900元

1.营业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

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营业额的特殊情形

(1)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按行业设计税率,实行行业差别比例税率,主要设置了3%和5%两档基本税率,另对娱乐业设置5%-20%的弹性税率。

1.营业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

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营业额的特殊情形

(1)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养育、婚姻介绍、殡葬服务项目.指托儿所,养老院,幼儿园福利机构等提供的这些服务 医疗服务项目.指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治疗防疫接生计生等,含相关的药品用具住院伙食

教育服务项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学校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收入

农业服务项目: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

文化活动项目: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书画院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的文化活动的第一道门票收入

行政性收费项目: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立项批准允许的收费项目

2.社会福利企业安排35%以上的”四残”人员免税

校办企业(学校出资学校管理收入归学校)为本校提供的应税劳务免税,但餐饮服务收入除外

个人、科研单位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与之相产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收入免征营业税

对返还性人身保险(一年以上)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个人转让著作权收入免征营业税

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免征营业税

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民用房,按3%征收营业税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资产买卖证券收益免征营业税

对社会团体按财政、民政部门规定标准收取的会费收入,免征营业税。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办理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作为境内提供保险,为非应税劳务,不征营业税。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航空公司经批准收取的燃油附加费免征营业税。对于本通知到达之日前已缴纳的应予免征的营业税,从以后应缴的营业税税款

中抵减,一个内抵减不完的营业税由税务机关按照现行有关规定退还给航空公司。

3.2、B旅行社

2009年1月组织团体旅游,收取旅游费共计30万元,其中组团境内旅游收入14万元,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餐费、住宿费、交通费、门票费共计6万元,组团境外旅游收入16万元,付给境外接团企业费用10万元。

3、C民营企业

2009年1月购买日本某企业一项专利技术用于本公司的生产,该公司直接与日本企业结算,支付价款折合人民币10万元。

4、D广告公司

2009年1月取得广告业务收入30万元,支付给其他单位制作费5万元,取得广告代理业务取得收入12万元,其中支付给电视台广告发布费8万元。

5、E歌舞团

2009年1月来A市演出,由人民影剧院提供场所,并由影剧院售票,共收取门票收入20万元,其中支付经纪人1万元,支付影剧院4万元。

6、F房地产开发公司

将新建的一栋房屋无偿捐赠给附近的一所小学,该房屋由其他单位施工,账面成本52万元(成本利润率10%)

要求:(1)确定营业税的纳税人;(2)计算各单位应缴纳的营业税

4.1、A运输公司是营业税的纳税人,应缴纳营业税:

(30-15+30-10)×3%=1.05(万元)

2、B旅行社是营业税的纳税人,应缴纳营业税:

(14-6+16-10)×5%=0.7(万元)

3、日本企业是营业税的纳税人,C民营企业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应扣缴营业税=10 ×5%=0.5(万元)

4、D广告公司是营业税的纳税人,应缴营业税:

(30+12-8)×5%=1.7(万元)

5、E歌舞团、影剧院、经纪人都是营业税的纳税人,影剧院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歌舞团应缴纳营业税=(20-1-4)×3%=0.45(万元)

影剧院应缴纳营业税=4 ×5%=0.2(万元)

经纪人应缴纳营业税=1 ×5%=0.05(万元)

6、F房地产开发公司是营业税的纳税人,应缴纳营业税:

×(1+10%)÷(1-5%)× 5%=3.01(万元)

5.(1)该公司之前承包一项修筑过江大桥的工程,工程竣工获得实际收入200万元;

(2)某汽车运输大队,取得运输收入10万元;

(3)修理部门取得收入35万元,其中专门从事汽车修配收入15万元,另完成零配件销售取得收入10万元;

(4)该公司将一部分闲散资金用于二级市场的股票买卖,获利20万元;

(5)将90万元资金借给其下属企业使用,收取资金占用费9万元;

(6)账面上反映收到餐厅的承包费7万元、招待所的承包费5万元。该公司在餐厅与招待所用于招待客户所发生的费用,通过打白条的方式支付给餐厅与招待所,而后餐厅将这部分费用冲抵了承包费,未记入账目。

根据收入来源情况,该公司的办税员将工程收入按照建筑业税目3%的税率纳税,将运输收入按“交通运输业”税目3%的税率纳税,将修理部门取得的汽车修配服务收入、资金占用费收入以及餐厅、招待所承包费收入按照“服务业”5%的税率纳税,将零配件销售收入按增值税纳税,而股票收入没有纳税。在办理申报时,税务机关告知其申报有错误。问题:

1、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

2、本案中,建筑公司办税员的纳税申报有哪些错误?

3、该公司的股票收入是否应纳营业税?

分析:

2、办税员存在的问题有:

(1)对于汽车修配收入按照“服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2)资金占用费按照“服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3)对于直接冲抵了承包费用的餐厅和招待所的费用,未作纳税申报

3、该建筑公司的股票收入是否缴纳营业税的问题

“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买卖外汇、有价证券或期货,不征收营业税”

4、本案中反映出该建筑公司的兼营行为

第三篇:国际税法论文

简论国际税法之国际避税

一概述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家间税法规定和税收管理的差异和不完善,以及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采取合法的或非违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对税收主权国的纳税义务的行为。

国际避税行为有以下法律特征:

(1)国际避税是一种非违法行为,纳税人采用的避税手段是税收法规未明确禁止的,往往利用了某种合法的形式,并不直接触犯国家的有关税收法规。(2)国家政府对于纳税人的避税行为只能采取修改与完善有关的税收法规,堵塞可能为纳税人再次利用的漏洞,而不能象对待逃税、偷税或抗税那样追究纳税人的法律责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避税的非违法性。

(3)国际避税是纳税人主观故意采取的行为。纳税人就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税收负担,钻有关税收法规的空子,预先精心安排税收筹划,这点与偷、逃税行为有明显的区别。

(4)国际避税行为成功的前提是:一是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税率及征收依据和方法的不同。二是各国税法及有关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和规章制度中的缺陷;也就是说当税法规定漏洞过多或不够严密时,纳税人主观避税愿望可能通过对这些税法的不足之处的利用得以实现。

(5)国际避税行为成功的主观前提是:跨国纳税人对各国政府征收税款的具体方法有很深的了解,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够掌握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线。

而且国际避税和国际逃税是性质不同的概念。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通过人或资财的国际流动或不流动,减轻或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际税收管理合作的困难和漏洞,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种种隐蔽的欺诈的手段,偷漏国家税收的行为。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避税主要是以各国税法的差别和漏洞为依托;逃税主要是以各国税务合作的困难和漏洞为依托。(2)避税一般是运用如转让定价、资本弱化、通过人或资财移动等等较公开的手段进行;而逃税一般是通过欺骗、迷惑、不陈述、隐匿等等较隐蔽且欺诈的手段进行。(3)对避税行为,各国基于本国财政经济政策及法律

标准,合法与违法的判定兼有之,但在处理上,对避税一般是补税而不加以惩罚;而对逃税各国都判定为违法行为,除补税外还要依法加以处罚。

二、国际偷漏避税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在原因:

主要是跨国所得承受着很重的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的轻重是影响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跨国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欲望。

外在原因:

第一,各国的税收制度的差异,如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运用,各国征税的客观依据不一及税率水平,税率形式的不同。

第二, 随着全球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加,各国的税收立法并不能跟上这种经济发展的步伐,难免出现一些能为跨国纳税人利用的漏洞空隙。

第三,各国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办法的差异,不同的方法会使纳税人税负失。第四,各国征管水平及其他非税因素的差异。

第五,跨国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跨国界。国际税收的控制管理漏洞很多。三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一)转让定价。转让定价是指多国企业的联属企业对相互之间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的价格和提供货款的利息的制定。高税率国企业向低税率国联属企业转让制定低价,低税率国企业向高税率国联属企业转让制定高价,这样,利润从高税率国转移到低税率国。

(二)资本弱化。资本弱化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或收益抽取,是指跨国公司为减少税额,采用贷款方式替代劳务方式进行投资或者融资。,它们会在贷款或发行股票之间进行选择,以达到税收负担最小的目的。

(三)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国际避税地,是指一国为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繁荣本国经济,弥补自身资本不足和改善国际收支情况,或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在本国或确定范围内,允许外国人在此投资和从事各种经济

贸易活动取得收入或拥有财产可以不必纳税或只需支付很少税收的地区。最一般的手法就是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地虚设经营机构或场所转移收入,转移利润,实现避税。

(四)滥用税收协定避税。国际税收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解决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和调整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关系,本着对等原则,经由政府谈判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缔约国间都要做出相应的约束和让步,从而形成缔约国居民适用的优惠条款。一些原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税收协定优惠的非缔约国居民,采取种种巧妙的手法,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从而减轻其纳税义务。

(五)利用电子商务避税。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国际互联网、局部网、企业内部网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易。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当局提出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

四国际避税的危害

第一,国际避税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不管是避税还是逃税都会使纳税人的税负减轻,并同时也会使国家的税收收入相应减少。

第二,导致国际资本不正常流动。为逃避税收,跨国纳税人经常采取各种手段转移利润,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秩序的混乱,并进而影响到一些国家外汇收支平衡,妨害正常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

第三,避税形成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的不公平。避税违背了“公平税负”的原则,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严重地扰乱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不利于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四,外资企业避税行为对我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某些外商为了逃避税收将企业利润转移到境外,造成了外商来我国投资长期陷于亏损状况的假象。这种由于外商的避税行为产生的我国投资环境差、投资回报率低的负效应,不仅会影响不明真相的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五我国外企避税现状

各地为了发展经济大都热衷于招商引资,一大批外资企业应运而生。相关资料表明,近两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均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

然而,数量众多的外企经营状况并不容乐观,相关资料显示,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亏损面达到51%到55%.。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些外企置多年亏损不顾,在亏损之后竟又接连追加投资。

目前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60%以上是借贷资金,即便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公司也向境内外的银行借大量的资金,利用税前列支利息,达到少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在避税港注册也是一种办法。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外资企业的投资方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而实际在岛上,它们可能只有一间办公室。

目前在中国境内的40多万家外企有60%账面亏损,年亏损总额达1200亿元,尽管事实上不少外资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但一些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每年避税达300亿元以上。

六我国外企避税现象的启示和反思

1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多,特别是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优惠政策,容易被外商加以利用,通过亏损来达到推迟获利等等。

2我国的税收管理能力与效力问题,税源难以有效监控。

3税收的法制环境问题。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有关法规尚须建立和完善。

4对反避税工作思想认识上不足。有的人认为如果采取严格的防范避税措施,会挫伤外商的投资积极性。还有些地区为吸引外资,争相为外商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无法掌握国际市场价格资料。

5我国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反避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的涉外税收的征管队伍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国税务部门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税务人员缺乏丰富的反避税经验和能力,都给反避税工作带来困难。

6在跨国纳税人不断运用避税港的情况下,国家的税收权益不断遭到损害,税收收入受到影响,税收的公平原则也相应地遭到破坏。

7由于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与国际上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对转让定价虽有立法,但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对避税地的利用目前税务处理还没有税收立法;对转让定价预审制度的实施局限性较大;税收征管手段和力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既懂税法又懂财会并会外语的复合性人才比较少。

七关于我国外企避税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转让定价税制。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策略。

2建立我国的避税地税制。我国应当建立避税港税制,以完善我国的防范避税措施。

3加强和完善收集国际市场价格资料的税务信息网络建设。税务部门可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电脑联网,将分散于有关部门的资料集中起来,必然会增强我国的防范避税能力。直接向境外派驻收集价格信息的情报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再加上现代化价格处理传递手段,完全有可能为我国的防范避税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4加强协调,建立反避税信息资料库。反避税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和税源监控的重要手段,要与纳税申报、审核评税、税务检查等日常征管工作密切结合,提高反避税工作的质量;要及时获取海关财政、统计、外管、等部门发布的各类信息、动态。

5规范操作,不断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包括提高避税嫌疑户选案质量,强化跟踪管理等。

6要及时研究避税与反避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分析避税成因,发现法律法规的漏洞,研究应对措施;同时,应重视队伍建设,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反避税

工作,配备足够的反避税专职人员。

八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跨国公司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使得各国业已存在的避税现象,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避税产生了客观经济恶果,造成了跨国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不公平,从而引起国际资本的不正常运作,国际避税活动给各国经济带来损失,也给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带来影响。

我国在许多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更好的防范和规制国际避税现象,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税法学生案例总汇

税法概论案例总汇

第二章增值税法

例1:

某纺织厂为一般纳税人,生产棉纱、棉布、涤纶布和印染布等。某月份外购项目如下:(1)外购染料价款3万元,发票注明进项税额5100元;(2)外购低值易耗品价款1.5万元,发票注明进项税额2550元;(3)从供销社棉麻公司购进棉花价款16万元,发票注明进项税额2.7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4)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棉花价款4万元,无进项税额,本月下旬将此批棉花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该厂本月销售情况如下:(1)销售棉布12万米,价款24万元;(2)销售涤纶布10万米,价款20万元;(3)销售印染布9万米,其中,销售给一般纳税人8万米,价款28万元;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1万米,价税混合收取计3.51万元。

问题:该厂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多少?

例2:

某百货大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8月发生以下几笔业务:(1)购入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同时支付货物运费4万元,建设基金1000元、装卸费200元,运输途中保险费2000元,取得运费发票,材料已验收入库;(2)销售货物价款为80万元,又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收到现金50.31万元;(3)当月发生销货退回3万元,同时收到客户退回的专用发票;(4)将自产货物赠送给客户作礼品共计4万元(不含增值税);(5)购进货物用于职工福利,进价1万元;(6)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进价4000元;(7)上月结转待扣进项税额1.5万元。

问题:该单位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是多少?

例3:

某工业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某月份销售货物零售额为92700元,当月购进原材料7000元。则该企业应纳多少增值税额?

例4:

某进出口公司进口消费税应税货物一批,关税完税价格是41.25万元,该货物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是多少?

第三章消费税法

例1:

某化妆品厂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7月15日向某大型商场销售化妆品一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3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10月20日向某单位销售化妆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增值税销售额4.68万元。计算该化妆品生产企业上述业务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例2:

某化妆品公司将一批自产的化妆品用作职工福利,化妆品的成本8000元,该化妆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但已知其成本利润率为5%。计算该批化妆品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例3:

某鞭炮企业8月份受委托为某单位加工一批鞭炮。委托单位提供的原材料金

额为30万元,收取委托单位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4万元,鞭炮企业当地无加工鞭炮的同类产品市场价格。计算鞭炮企业应代扣代缴多少消费税?

例4:

某商贸公司,7月从国外进口一批应税消费品,已知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关税完税价格为90万元,按规定应缴纳关税18万元,如果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为10%。计算该批消费品进口环节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例5:

某炼油厂某月销售无铅汽油200吨,取得销售额800万元;柴油300吨,取得销售额90万元。另将自产的无铅汽油10吨、柴油15吨用于本企业运输部门。无铅汽油每吨的生产成本为2800元,柴油每吨的生产成本为1500元。该炼油厂当月应纳多少消费税?

例6:

某白酒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月份销售粮食白酒50吨,取得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50万元。计算该企业8月份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第四章营业税法

例1:

某运输公司某月运营售票收入总额为600万元,从中支付联运业务的金额为100万元。计算该运输公司应缴纳多少营业税?

例2:

某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包一段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预算价款8000万元,其中一处立交桥工程分包给光大建筑股份公司,价款为1000万元,该高速公路工程提前两个月完工并被评为全优工程,该建筑工程总公司与建设单位结算价款并收到建设单位付给的全优工程奖800万元。计算该建筑工程总公司应缴纳多少营业税?

例3:

某歌舞厅某月门票收入为60万元,台位费收入为30万元,相关的烟酒和饮料收入20万元。计算该歌舞厅应缴纳多少营业税?(适用的税率为20%)例4: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将一建筑物销售给某钢铁厂,该建筑物的工程成本为665万元,销售价格双方商定为670万元,该公司缴纳了营业税33.5万元,税务机关在审查时,发现交易价格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主管税务机关在该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近期都没有销售过此类建筑物的情况下确定其营业额。计算该公司应补缴多少营业税?(该纳税人所在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建筑业成本利润率为10%)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法

例1:

某企业经税务机关核定,某生产经营情况为:产品销售收入额3000万元,清理固定资产盘盈收入30万元,销售成本26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缴纳增值税50万元,缴纳消费税、城建税税金4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60万元,发生管理费18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15万元,通过民政局向灾区捐款10万元。计算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例2:

假定某企业为居民企业,2008年经营业务如下:

(1)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销售成本1100万元;

(2)发生销售费用67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450万元;发生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15万元;发生财务费用60万元;

(3)上缴税金160万元,其中含增值税120万元;

(4)营业外收入7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含公益性捐款30万元和税收滞纳金6万元;

(5)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150万元;拨缴的职工工会会费3万元、职工福利费20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也已计入成本、费用之中。计算该企业2008应纳税所得额是的多少?

例3:

某企业2008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另外,该企业分别在A、B两国设有分支机构(我国与A、B两国已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A国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在B国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假设A、B两国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与我国的计算方法相同,请计算该企业汇总时在我国应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法

例1:

某大学教师某月应发工资6844元,该单位按国家规定按月计提公积金144元,已代为存入银行的个人账户,则该教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是多少? 例2:

假定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为非居民纳税人,某月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400元人民币。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例3:

某年3月1日,某个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3年。当年招待所实现经营利润150000元,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缴承包费30000元,请计算承包人这一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例4:

某歌手与一歌厅签约,在2007年一年内每天到歌厅演唱一次,每次演出后付酬50元。请计算在这一年的9月份,该歌手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例5:

工程师李某在一次招标中取得为市政服务设施设计电脑操作程序的业务。他利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完成了设计,并调试成功,取得市政府发给的24000元报酬。请问李某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例6:

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请计算其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例7:

某作家张某出版一部文学作品,获得稿酬30000元,则张某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例8:

刘某于2007年1月将其自有的房屋出租给张某居住,租期一年。刘某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500元,其中,二月份因下水堵塞找人修理,发生修理费用500元,有维修部门的正式收据。计算刘某全年租金收入共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例9:

某人建房一幢,造价36000元,支付费用2000元。该人转让房屋,售价60000元,在卖房过程中支付交易费等有关费用2500元,其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第五篇:国际案例

国际银团贷款协议

国际银团贷款又称“国际辛迪加贷款”,是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联合组成集团,共同向借款人提供大额中、长期贷款的国际信贷方式。

通过这一贷款方式,借款人可以从多家银行获得贷款,容易筹集到巨额资金;对各贷款银行来说,与银团其他成员共同提供巨额贷款,可避免承担过大的贷款风险。

国际银团贷款可分为直接参与型与间接参与型两种。

(一)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程序

1、委托经理行组织银团贷款;

委托书-承诺书-授权书

2、银团成员的招募;

情况备忘录

3、贷款协议的谈判与签署;

成员内部关系三原则

4、代理行的指定。

收付中介

(二)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

所谓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是指先由牵头银行单独与借款人签订总的贷款协议,然后将部分贷款作为资产以适当的法律方式转让给其他参与银行,共同组成银团的贷款方式。即参与行不直接与借款人碰面,而是通过牵头行的转让,间接参与国际银团贷款。一般说来,牵头行转让贷款的目的为:

(1)减少借贷风险;

(2)规避各国的强制性法律;

(3)提高利润率,满足银行监管标准;

(4)进行适当地税收安排等。

常见的贷款转让方式有以下几种:

1.权利让与

指牵头银行向各参与银行转让自己对借款人享有的权利,包括收取本息的权利以及贷款协议项下其他的相关权利;

2.转贷款

指先由各参与银行贷款给牵头银行,牵头银行再将这笔款项转贷给借款人,其条件是牵头银行在借款人还本付息的前提下负责偿还参与银行的贷款,参与银行对牵头银行的其他财产无追索权。此外,假如牵头银行破产,参与银行也不能就借款人对牵头银行的还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3.合同更新

指借款人、牵头银行和参与银行三方达成协议,解除牵头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贷款协议项下的部分贷款权利和义务,改由参与银行承担。通过合同更新,借款人与牵头行原有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即告消灭,实际上等于参与行就此与借款人订立一项新的贷款协议;

4.隐名代理

隐形代理是英美法特有的制度,具体是指,由牵头行代理银团其他成员(参与行)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但不披露被代理人的身份,借款人把牵头行看做是本人,而不是代理人。因此,牵头行将承担所有的贷款义务,一旦借款人违约,只有牵头行有权诉请救济;反之,当牵头行违约时,借款人也只能向牵头行追索。但是,如果这种代理关系被公开,则借款人既可选择向牵头行,也可向参与行行使救济权。

约定事项

约定事项是指借款人允诺在贷款期限内承担的一系列作为和不作为的义务,具体有:

1、消极担保条款

2、平等位次条款

3、稳健经营承诺条款

4、财务约定事项

5、货款用途条款

6、保持资产条款

7、保持主体同一性条款

银团贷款案例

1.设有一笔银团贷款,价值4亿美元,有1家牵头银行、8家经理银行、20家参与银行组成的贷款银团提供。贷款采用全额报销,其中,牵头银行包销8千万美金,每家经理银行各包销4千万美元。最终,牵头银行承担了4千万美元的贷款,各经理银行提供2千万美金的贷款,其余的贷款由每家参与银行各负担1千万美元。贷款期限为10年。前端费的分配为:牵头费0.125%、管理费0.125%、参与费0.25%,案例分析:

银团贷款是指多家商业银行组成一个集团,由一家或者几家商业银行牵头向贷款人公共提供巨额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亦称辛迪加贷款。银团贷款金额巨大,一般在5亿~10亿美元,且专款专项。银团贷款的当事人大体分为牵头银行、公共经理银行、参与银行和代理银行。贷款的对象多为各国的政府机构或者跨国公司。银团贷款的费用主要有一下几种:牵头费、管理费、代理费、承担费、参与费、杂费。其中牵头费、管理费、参与费和杂费都是在贷款协议签订之后就一次性收取的,故称为前端费,总数一般在贷款总额的0.5%~1%。而管理费是贷款期间定期收取的,则:

牵头费:牵头行4亿*0.125%=0.005(亿美元)

管理费: 牵头银行0.4亿*0.125%*10=0.005(亿美元)

经理行0.2亿*0.125%*8*10=0.02(亿美元)

参与费:牵头银行0.4亿*0.25%=0.001(亿美元)

经理行0.2亿*0.25%*8=0.004(亿美元)

参与行0.1亿*0.25%*20=0.005(亿美元)

所以,前端费的分配为:

牵头银行牵头费+管理费+参与费=0.011(亿美元)

经理行管理费+参与费=0.006(亿美元)

参与行参与费=0.005(亿美元)

2:有一笔5年的4000万美元银团贷款,于2003年3月20日生效,规定承担期6个月(即到2003年9月20日止);同时还规定,贷款银行从签订贷款协议日1个月后(即2003年4月20日)开始对借款人收取承担费,承担费率为0.3%。借款人的提款情况如下:3月28日支用了1000万美元;4月5日支用了500万美元;5月6日支用了1700万美元;8月17日支用了600万美元。试计算借款人应支付的承担费(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从4月20日到5月5日共16天,未动用贷款余额2500万美元(4000-1000-500),应支付的承担费为:

2500*0.3%*16/360=0.33(万美元)

(2)从5月6日到8月16日共103天,未动用贷款余额800万美元(2500-1700),应支付承担费为:

800*0.3%*103/360=0.69(万美元)

(3)从8月17日到9月20日共35天,未动用贷款余额200万美元(800-600),应支付承担费为:

200*0.3%*35/360=0.06(万美元)

借款人共支付的承担费为:

0.33+0.69+0.06=1.08(万美元)

其他案例

3.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出口大豆1500吨,由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远洋公司安排114号运输。为了防止大豆霉变损失,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请求船长在航行途中,开仓晒货,船长担心晒货会发生货物短重,欲在提单上备注“开仓晒货、在卸货港发生短重,船长不负责任。“为了取得清洁提单。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向船长出具了保函,签发了清洁提单。航行途中,多次开仓晒货。货船抵达目的港后,发现大豆短重 52 吨。收获人要求承运人远洋运输公司赔偿。之后,远洋运输公司凭保函向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索赔,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拒绝。远洋运输公司起诉于法院。

问: 1、出具保函是否构成对第三方之欺诈?、法院应该如何审理?

答:本案中出具保函不构成对第三方之欺诈。

法院应该判决金泰戈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赔偿远洋运输公司因货物短重造成的损失。

4.我某公司向外国某商进口一批钢材,货物分两批装运,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每批分别由中国银行开立一份信用证。第一批货物装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议付,议付行审单后,即向该商议付货款,随后中国银行对议付行作了偿付。我方在收到第一批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不符合同,因而要求开证行对第二份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拒绝付款,但遭到开证行拒绝。

问:开证行拒绝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开证行拒绝是有道理的。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信用证,银行没有权利撤销,银行只有在审查信用证和提单不符的情况下才能拒绝付款。

5.中国N市C公司(本案保证人),在N市与香港B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双方合资兴建位于N市的H饭店。之后,B公司与香港A银行(贷款人)签订一份贷款协议,约定B公司为H饭店的建造向A银行借款3000万港元,并约定C公司为该贷款的保证人,C公司为此向贷款人出具一份不可撤销的、无条件的、凭要求即付的保证书。

B公司提款后,未按其与C公司签订的合资合同将资金用于建造H饭店。后因B公司未

按期向A银行偿还贷款本息,于是A银行依约宣告全部贷款立即到期,并要求B公司立即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同时要求保证人C公司立即履行保证义务,偿还借款人所欠全部贷款本息。

保证人C公司复函辩称,其担保此笔贷款的目的是B公司将该贷款用于建造H饭店,但借款人B公司并未依约投资,因此属借款人违约在先,保证人有权拒绝为其偿还贷款。

A银行经多次追偿未果,于1988年5月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香港法院作出判决,判令B公司立即偿还贷款本息;同时判令C公司立即履行保证义务,向A银行偿付贷款本息。后因B公司破产,且香港法院的判决无法在大陆执行,贷款本息并未得到偿还。于是A银行向N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C公司履行保证义务。

回答以下问题,并说明理由:

(1)保证人C公司是否有义务偿还全部贷款本息?

(2)保证人的抗辩是否成立?

答:(1)保证人应该承担偿还贷款本息的责任。本案中的见索即付保证是合法有效的,对有关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根据此保证的要求,一旦主债务人违约,贷款人无须向主债务人追索,即可要求保证人无条件承担第一偿付债务的责任。在本案中C公司已就B公司的借款向A银行出具了保证书,作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因此在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时,由保证人根据保证合同向贷款人偿还该款项乃理所当然。

(2)保证人的抗辩不成立。本案中签订的是见索即付保证合同。此种保证的主要特点就是独立性,即担保责任和基础责任相分离。所谓不可撤销的含义就是指保证人不能以基础合同的抗辩权对抗贷款人。保证人不能以借款人违反贷款协议为理由对抗贷款人。

6.甲国P公司委托乙国A银行组织一项直接型的银团贷款,于是A银行邀请B、C、D三家银行参加贷款银团。在银团贷款协定中,约定了A、B、C、D各银行的参与比例分别为40%、30%、20%、10%,并指定B银行为代理银行,由B银行设立一个独立的信托帐户。

(1)当C银行未能按期向P公司提供贷款资金时,P公司能否要求代理行B银行或其他银行就C银行应提供的贷款额承担连带责任?

(2)在借款人P公司依约履行还款义务后、B银行将该偿还款支付给各参与行之前,B银行破产了。各参与行能否继续向P公司要求清偿,或采取其他方法收回贷款本息?

答:(1)P公司无权要求其他银行(包括代理银行)就C银行应提供的参与份额承担连带责任。在直接参与式的国际银团贷款中,各参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各自独立的,各参与银行相互之间并不存在连带责任关系,代理银行也仅负责贷款协定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与其他参与银行之间也不存在连带责任关系。

(2)B银行作为代理银行是由各参与银行共同指定的,借款人向代理银行偿还贷款,即表明借款人已依约履行了还款义务,因此各参与银行均无权再向借款人要求偿还贷款。各国法律普遍规定,在代理银行破产时,其信托帐户上的资金仍属于各参与银行所有,不能作为破产财产。因此,各参与银行仍可依参与比例从该信托帐户中收回贷款本息。

下载国际税法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税法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贸易法教学案例JZ

    国际贸易法教学案例案例一 某国甲公司以FOB价格条件向我国乙外贸进出口公司出售棉纱200包,每包净重200公斤。装船时已经双方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

    国际营销案例

    国际营销案例福特与T型车(之一) 20世纪初,汽车是由技术工人用手工制造而成的,因此,成本高,产量低,售价昂贵,当时,拥有汽车是少数人的特权,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年轻的福特意识到这是......

    国际经济法案例

    下列第一题请用电子稿形式予以分析并准备课堂讨论发言,第二题给以思考。 案例一:圣保罗保险公司诉医疗设备公司案 一家美国公司Shared Imagining(买方)与一家德国公司Neuromed......

    国际经济法案例

    国际经济法案例 2002年初,美国布什政府宣布动用美国贸易法第201条款,启动紧急进口保障措„„„„并到了履行之际,美国政府对钢材进口实施了保障措施。 问题:运用所学的国际经法......

    国际经济法案例

    <一>国际贸易法PPT案例 最惠国待遇案例 印度尼西亚为了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促进国产车生产的措施,其中包括1993年的刺激生产计划、1996年2月和6月的民族车......

    国际商法案例

    国际商法案例 案例1:1993年8月底,德国建筑商A,美国生产商B,4万吨钢缆,报价是为了计算向某项工程的投标,10月10日可知投标结果。同年9月10日,B向A发出了正式要约,邀约中既没有规定承......

    国际企业管理案例之二

    案例:"安利"失利中国 美国安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直销公司,经营业绩连续多年攀高。在全球80多个国家开展直销业务。90年代初,安利进军中国,在中国设立了上海安利 (中国)日用品......

    国际企业管理案例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