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0周小班区域游戏:自选区角(范文模版)
小班区域游戏活动
一、活动目标
(一)能友好的和朋友协商角色。
(二)按要求收放好玩具。
二、活动准备 班上各大区角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上次咋们玩创游,老师发现,咋们小朋友在商量角色时发生了争执,今天请小朋友们用一些好的方法来解决争执。”
(二)幼儿游戏教师从旁协助。
(三)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按要求收放玩具。
(四)教师总结今天的游戏。
第二篇:小班角游戏商店
角色游戏:商店
(一)活动目的: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2.初步学会模仿各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各种商店物品:电脑 货柜 多种多样的食品 各种玩具 冰柜 冰棒等冷饮食品 塑料袋纸币 服务员卡片 衣服 玩具 鞋子等
2.知识经验准备: 让家长带幼儿参观商店,观察商店里都买什么东西,人们是怎样进行购物的,服务员是怎样对待客人的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讨论确定主题“商店”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木偶娃娃与幼儿谈话。
师: “小朋友你们好呀,今天妈妈要带我去逛商店买东西,我可开心了,我还没逛过商店呢?小朋友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商店,都买什么吗?”
2.引导幼儿回忆多种多样的商店(如服装商店,食品商店等)3.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班开展什么商店。
师: “不如我们在班上开一个商店,让木偶娃娃到我们的商店里来买东西怎样。” “那我们要开家什么商店呢? “不如我们问问木偶娃娃最想买什么东西吧,它想买什么东西,我们就开什么商店”。
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商店的物品(活动材料)及设施。
1.引导幼儿了解商店里的基本构造:有放物品的货架,给顾客装东西的袋子,收钱的收银机,还有电冰箱等。
2.师幼共同讨论商店里要有什么?
师:那我们开的食品店里都要卖些什么好吃的呢? 3.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材料(如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等)师: 商店里要有这么多好吃的,可现在我们店里什么也没有呀,怎么办呢? 三.服务员——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会说“您好,需要买些什么吗?” 2. 收银员——要有礼貌,要给买东西的人算钱,客人走时会说“再见,欢迎下次在来.” 顾客--要有礼貌讲清自己要买的是什么东西,买了东西一定要付钱。“你好,我要买果冻,请问多少钱.”
四.引导“商店”与其它游戏间的相互联系。
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小朋友去商店买东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可以带宝宝到商店里买东西呀!五.游戏规则
1.顾客买东西要付钱,服务员,收银员要有礼貌。
2.每个幼儿一次只能卖一样东西,每样物品价格都为一圆,纸币每张为一圆。
3.各角色要坚守岗位,不能乱跑。
4.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六.分配角色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2.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角色纷争。
3.教师有意识的让能力较差的幼儿与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搭配游戏,让其更有机会模仿。
七、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角色游戏:商店
(二)活动目的: 1.能主动参与活动并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3.建立初步的分工意识,尝试“事情分着做”。活动准备: 增加游戏材料、购物袋、包装盒、棒棒冰、各种雪糕等。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商店”主题活动内容 2.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商店的物品需要什么
3.在确定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活动材料
4.能够简单的模仿各角色进行游戏
5.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
角色游戏:商店
(三)娃娃家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分工。
2.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及初步合作能力的发展。3.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的习惯,并能简单的收拾玩具。活动准备:
各种商店物品及娃娃家用品。活动过程:
1.布置游戏场所,引导幼儿观察大班幼儿游戏使其了解各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教师参与游戏,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与同伴间的交流。3.教师利用角色身份给幼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以建议。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类别及框框的标志收拾玩具(娃娃家的放在一起,商店的放一起)
角色游戏:商店
(四)娃娃家
活动目标:
1.加强运用语言进行角色间的交往。
2.大胆发展游戏情节,增强游戏主题间的交往。活动准备:
增加游戏材料、收银机、购物篮、学习用品等。活动过程:
1.开设娃娃家,商店,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
2.教师参与角色扮演,重点引导娃娃家与商店之间的交流
3.提醒幼儿根据玩具的类别及框框的标志收拾玩具,收拾玩具引导幼儿按一定规则收拾玩具
4.教师进行游戏评价
(1)教师针对每次游戏存在问题及时给以评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并确定解决办法
(2)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及他评
(3)教师从幼儿角色的扮演,玩具的收拾进行总的评价
第三篇:大大一班区域角游戏计划
大大一班区域角游戏计划
2011年9月——2012年1月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60名。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基础。尽管如此,因大多数孩子都是独身子女,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分别设置了以下的区域:语言区、美术区、数学区、发现探索区、生活区、建构区等为幼儿更好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区域创设的区域: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根据幼儿这一兴趣需要作为基础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根据《纲要》中的指导:“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注重幼儿在游戏中的所得,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品格,在游戏中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区域活动的总目标:
1)、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
2)、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
3)、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
4)、促使幼儿乐意和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四、具体措施
1.针对大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班务中的主题设计,为幼儿创造一个愉快的主题游戏环境,设置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个活动区如建构区、益智区、科学探索区等等。
2.,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实现家园共育使区域活动更加社和幼儿的兴趣和探索要求。
3.明确游戏目标,教师与幼儿同时游戏,并同时指导规则、语言表达、玩法以及创新。
4.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观察,模仿成人的劳动,以便在区域中进行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能与同伴一起玩耍。
5.重视游戏评讲,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为下一次的游戏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的同时,适当指导幼儿轮换进入各区域活动,让幼儿体验各区域活动时的快乐感觉。
五、各区域活动分目标
1、语言区:提供幼儿读物、幼儿画报、识物的卡片和故事
书籍、绘本等。
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汉字及生活事物的兴趣。
2)、喜欢安静的阅读各种故事书籍和绘本.3)、会看到事物图片说出它的名称。
2、美术区:提供幼儿蜡笔、绘画纸、报纸、挂历纸、各种
废旧纸质材料。
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学会美术活动的一些技能。
3)、能主动的进行美术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3、生活区:1.编辫子 带有棉质彩带的太阳娃娃若干个提供幼儿各种橡皮泥和塑泥工具。
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活动。
2)、学会生活中简单的的一些技巧和技能。
3)、表达自己的意愿。
4、数学区:1.记录实物数量 操作材料17 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启发幼儿将同类的物品。
目标:
1)、初步了解、学习、观察生活。
2)、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
3)、感受数字的奇妙世界。
6、建构区(拼拼搭搭):各类拼接、拼搭玩具。
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拼接、拼搭玩具的特点及玩法,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力玩拼接、拼搭玩具。
2)、在游戏中与同伴和睦相处,不挣抢玩具。
7、运动区(运动小健将):皮球、风车、推车、各类体育
游戏器械。
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喜欢玩体育玩具。
2)、初步了解各类体育游戏器械的玩法。
六、区域活动的调整
我们将会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的调整游戏区域,撤出和添加,将区域游戏中的玩具进行跟新、补充、创新。还会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并且根据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区域活动有更好的设计。
大大一班
成晓君、马馨、雷玉静2011年9月——2012年1月
第四篇:小班区域游戏记录
小班区域游戏记录
材料投放:各种盒子制成的各种小动物
观察记录:
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我悄悄将材料放入了活动区。来园劳动后,幼儿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琴琴和阳阳一同来到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前,拿起来看了看,琴琴把小猫、小狗、小兔、小猴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篮里东翻翻西瞧瞧去了。阳阳拿起小狗后,将小狗转了一圈,突然发现旁边有食物,他拿起一个萝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语的说:“我给你吃东西。”接着又从篮里顺手拿起一块骨头,放入小狗嘴里。当他拿起第三个食物萝卜时,他停下了手看了看,开始翻食物的篮子一边翻一边说:“萝卜、骨头、小鱼、桃子。”于是他换了一块骨头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会,他又拿起小猫来喂,这时他发现了勺子,他试着拿勺子喂小鱼。琴琴在活动区里转了一圈后,见阳阳在喂小猫,就走到阳阳旁看阳阳喂食,觉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猫来喂。他找了找没见有勺子,就一把抢过阳阳的勺,阳阳大叫:“老师,他抢我的勺子。”我马上走过去,只听琴琴嘟喃着“我没有勺子喂小猫了。”我忙对他说:“那我们来找找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喂小猫?”琴琴看了看篮子,摇了摇头“没有了”,我拿起一个镊子说:“试试看,镊子行不行?”琴琴拿着镊子慢慢地夹起了一条鱼,放入了小猫的嘴里。“老师,我喂小猫吃鱼了。”琴琴高兴的叫了起来。阳阳看到后,也跟着换了镊子夹鱼。
观察分析:
内容、材料丰富,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并适于幼儿个别沟通的优势,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使教师能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幼儿,及时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
琴琴对游戏材料进行无意识地罢弄,较长时间东看看,西瞧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不急于引导,而给予他们充分探索的时间,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材料,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
第五篇:小班下学期区域游戏计划
二〇一六学年小二班第二学期区域活动游戏计划
一、情况分析
通过小班一学期的游戏开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游戏经验,但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角色之间的交往不多,技能不够好,经常会出现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情况。还有个别孩子喜欢过多摆弄玩具,独自游戏。幼儿在区域游戏时总会出现游戏材料不知道怎样使用、怎样收拾区域材料以及一个区域几个人玩最合适不互相干扰等问题。
二、区域活动总目标
随着指南的颁布,“自主、专注、愉悦、探究”越来越成为我们开展区域活动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首先考虑就是区域活动的游戏性,主要表现为愉悦性、自主性、活动性,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大胆想象虚构各种“真实”的场景,表达自己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创造,体验幻想中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其次区域活动应该是孩子的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形式更加符合小班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最后应该是重视区域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探索过程,为幼儿提供探索空间和内容,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形成乐于探究的好品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有儿子互助的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儿活动的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预设区域活动
(一)建筑小工人
1.在搬运、取放、堆叠积木的过程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3.在游戏中懂得合作,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摆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二)创意小天地
1.喜欢参加美工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尝试将彩泥压扁、搓长、团圆,进行平面或立体造型与变化,体会创作乐趣。3.提供小肌肉的动作发展。
4.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
四、逐月安排 2、3月
1.调整各个区角的位置,整理各区角材料。
2.发动家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教师利用收集好的材料,安排到各区域,丰富各区域。
3.完善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体现“师生互动”的主旨。
4.根据幼儿兴趣,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小小蛋儿把门开》设置相应区域,美工区开展“爱的礼物”、“面具设计师”,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技能制作小件礼品送给家人。“蛋早餐”、“小鸡头饰”、“蛋壳贴画”“煎荷包蛋”等活动,适当增加和替换游戏材料,供幼儿在游戏中使用,体验成功。
5.提供各种质地的建构材料(积木、积塑、纸盒、瓶罐等),幼儿尝试建构“我家的房子”。提供蛋宝宝,建构蛋宝宝的家,保护蛋宝宝。
6.加强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4月
1.根据主题活动《奇妙的声音》、《多才多艺的手》生成活动《我的世界我做主》为各个区域提供相应材料,继续丰富游戏区域。
2.加强游戏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根据幼儿的兴趣增添游戏材料。3.美工区开展“美丽的风铃”、“会唱歌的响罐”提供木珠、铃铛、管子、纽扣、瓶盖等物品制作可以悬挂的风铃,引导幼儿根据不同材料进行美工活动,同时注意安全。“手掌图画”“蜗牛”,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形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审美经验。
4.建构区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幼儿尝试设计拼搭自己的家,主要围绕围合、垒高、架空经验开展搭建活动,通过观察、搭建、分享,逐步掌握并提升建构技能。
5.提高区域游戏水平,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到讲评活动中。5月
1.重视区域活动的讲评,让幼儿大胆地说说游戏的情况,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美工区提供白背心、水粉颜料,让幼儿涂抹花背心;给好朋友画画肖像,说说朋友的头发、眼睛、嘴巴等特征。用颜料、棉签、毛笔等给石头化妆;提供白纸、水粉颜料,进行石头印画等。3.建构区开展“好伙伴餐厅”,幼儿自助建构餐厅结构,利用积木、积塑玩具进行创意拼搭,运用架空的建构技能,选择合适的积木建构,正确表现桌椅的比例。“公园”活动,结合石头能运用多种技能,表现公园的主要建筑。
4.定期清洗,消毒各类玩具,确保材料的安全卫生。5.注重区域之间的整合,提高幼儿间的交往互动。6.展开家长开放日区域观摩。6月
1.增添和更换区域游戏材料。
2.结合主题《下雨的日子》、《冷喝热》,开展美工活动:“听雨盒”、“狂风暴雨”“礼物伞”,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自制玩具,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提升审美经验。
3.建构区用材料塑造、搭建家具形象,反映各种家具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不怕困难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一到两件家具作品。
4.提醒大家安静游戏,遵守游戏规则。5.进行各区域的清洗卫生。
6.整理游戏观察记录以及总结工作。
红山幼儿园小二班 范佳佳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