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语法与古文教学之我见
现代语法与古文教学之我见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语文组
摘要:实施新课程后,由于不直接考语法,于是,语法教学被淡化了,很多学生直到上了高中,还分不出主谓宾。学生的这种现状会影响他们对古文的学习,所以应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用语法知识帮助学习理解古文。而高中课程很紧张,要专门拿出几周时间来讲语法是难于实现的,即使真能用几周的时间强攻硬塞,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恐怕也还不到位,运用起来恐怕也还不娴熟。因此在古文教学中也应注意渗透语法知识,以达到语法教学与古文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语法、古文教学、渗透、帮助学习、双赢
新课改后,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不直接考语法了,而习惯性地跟着高考指挥棒走的语文教学也便“淡化”了语法教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淡出”的情况。造成学生语法知识严重缺失的现状。在笔者任教的高一学生中,主谓宾都分不清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这给语文教学造成一定的麻烦,特别是对文言文教学有较大的影响,有些同学在学习文言句式时,还出现了“定语前置”“宾语后置”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近几年,也有不少一线的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语法知识,有的老师还撰文阐述,以期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笔者在此也凑凑热闹,从一个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出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语法教学不可抛弃。有些老师认为只是要“淡化”而非抛弃。笔者认为即使是“淡化”,那么淡化的也应是教学时的刚性要求,而不应是语法知识本身。因为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书面用语,减少语病,而且可以美化语言,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语法知识对学生语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文化素养。我们如果想学好语文,就不能摒弃语法知识。这就像文学创作者自觉学习一定的文学理论以更自如地更高超地表现文学一样。想更自觉更自如地掌握语文,就要学习好语法知识。特别到高中阶段,学生开始大量接触古代优秀篇章,对古诗文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古诗文学习必定涉及到古汉语语法,如果没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垫底,恐怕难以理解古汉语语法,肯定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理解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又如《史记》中“求人可使报秦者”一句为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应理解为“求可使报秦之人”,这些都必须在理解并掌握语法的基础上进行。
语法教学要灵活。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认为要学好古文应先磨好语法这一利器,但高中课程紧张,要拿出大段的时间来专门讲语法难于实现,况且,“淡化”语法教学的提出就是要反对传统的那种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的讲解传授,反对那种用抽象的概念术语充斥学生的头脑的做法。所以,我们要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学习语法。在古文教学中渗透语法知识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甚至可以借助古诗文中存在的大量的“非常规”的表达方式,刺激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语法,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语法教学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学习了古诗文,领悟了古诗文的魅力,又学习了语法知识,达到了语法教学与古文教学的“双赢”。
高中古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文言字词与语法、文言句式与语法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利用语法学习文言字词,在文言字词的落实中渗透语法知识。
1、现代语法和句子中字词的含义。
对实词所在的词组或句子作语法结构或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推断出词语释义的正误。如:“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孤立地看这句中的“微”,许多学生是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微小”的。“微”是有这个意义,但我们的目光如果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微”是修饰动词“闻”的,与“闻”构成偏正短语,译为“微小的听到”显然是不通的。观众怎样“听到”?结合“微”的“小”这一意义,联系一下“闻”,学生是不难想出“稍稍”这一意思。像“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的“绝”,“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中的“雅”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字义。
我们也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判断正误,快速地做出选择。如2009年辽宁卷第四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干:才能 B躬耕以养弟妹
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归顺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D项中的“布”有宣告的意思,但是这里应解释为“散布、宣传”。因为这类词重在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果解释“布”为“宣告”,和后面的“恩惠之化”显然不搭配,根据语法推断,和“恩惠之化”搭配的词义相近的词应该为“散步、宣传”。所以把“布”解释为宣告是错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先借助注释及参考译文让学生记住这个词的用法与意义,在根据语法规律去验证它的正确性,这样就牢记了该词的用法,也学习了“偏正短语”“谓前为状”等语法知识,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考试大纲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并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他们的意义和用法。如果对虚词所在的词组或句子作语法结构或成分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推断出词语释义的正误。如“之”字,这个字在文言文里出现的频率很高,它的用法也比较多。其中“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用法为很多同学所不解,那是因为同学对主语、谓语还比较模糊的缘故。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语法上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师道之不传”,谓语是“久”,主语本是个句子,“之”正是放在这个句子的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取消了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其成为了主语成分。再比如“之”作为结构助词“的”这一用法,它一般放在定语和主语或宾语中心语之间,如果没有让学生先弄懂语法,就只能通过靠死记硬背以区分它的用法了。再比如“而”字,它主要作连词,表示并列、修饰、递进、转折、承接、假设等关系,而区分这些用法,没有一定的语法概念是绝对不行的。
2、现代语法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里是个重点,它关系着能否准确把握文意。以名词作状语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只有表时间的名词才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这里面的名词经常活用作状语。如“东市买骏马”中谓语是“买”谓语之前一般是主语或状语,“东市”不可能是施动者不是主语,它是状语,谓前为状,“东市”应解释为“在东市”是名词做状语。类似的情形很多,如“卒廷见相如”“ 日削月割”“ 吾得兄事之”等。如果学生熟练掌握现代语法,要理解这一语言现象就不难了。
再比如,两个名词放在一起,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构成偏正关系或并列关系,就有可能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作谓语。“左右欲刃相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句。“刃”带了宾语“相如”,解释为“杀”,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当然如果语法掌握得好的同学,他也可以从“刃”之前有个副词“欲”的修饰,推断出“刃”是个动词谓语。当然,如果我们利用课下注释对 2 “刃”的解释“动词,杀”,引导学生分析出“左右欲刃相如”的句子成分,明确“刃”名词作动词这一语法现象,学生也便进一步学习了语法知识了。
二、利用语法学习文言句式,在分析文言句式的过程中渗透语法知识。
1现代语法和倒装句。在古诗文教学中,倒装句是一个重要常考的特殊句式,也是同学掌握较差的一个知识点。倒装句主要包括主谓倒置、宾语提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其中宾语前置又有四种情况: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由“之”“是”引起的宾语提前、介词的宾语提前。其中主谓倒置和宾语提前是句子主干主谓宾顺序的颠倒。试想,如果学生分不出主谓宾、不知道主谓宾的位置,那能理解倒装现象吗?所以我认为,教师每次讲到古汉语语法时,应先复习一下现代汉语语法。但语法知识的引入要适时相机。文言文讲究直译,最好做到字字落实。可以把特殊句式先字字翻译出来,如“沛公安在?”译为“沛公哪里在?”,“忌不自信”译为“邹忌不自己相信”,学生一看到句子不通顺就会思考,进而推敲,最后发现问题。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时机,把现代汉语主谓宾的排列顺序点出来,在对照那几个特殊的文言句式,学生在对照中就明白了文句的意思,也掌握了相关的语法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了呢?而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式属于附加修饰成分的倒置,首先得让同学明白定语一般是在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的前面,状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而且定语经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和介词结构充当。如果定语跑到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的后面去了,那它就是定语后置句;如果状语跑到谓语的后面去了,那它就是状语后置句。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利”解释为“锋利的”,是形容词,充当定语,它是修饰“爪牙”的,应在“爪牙”的前面,可是却跑到后面去了,这就是定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是介词结构充当状语,它本应在谓语“取”的前面,可是跑到后面去了,这就是状语后置。我相信在不断的对比甄别中,学生会熟练地掌握倒装句这一重要知识点的。也会不断巩固语法知识,更自如地运用它来解决在文言文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现代语法和省略句。
省略句主要有几种情况,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教师在讲到文言文的这一语法现象时,应该先复习句子成分。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这是一个典型的省略主语的句子,让学生找出主谓宾,学生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缺少主语,当然,缺少什么主语,还得根据具体语境才能确定。在比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根据现代汉语习惯,可以翻译成“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根据翻译字字落实的原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字字对应,发现“在”无法对应,这是介词,经常由“于”翻译过来,所以原句省略了介词“于”,并且与后面的“河北”“河南”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而谓前为状,这既是一个省略句有时一个倒装句。这种句式很常见,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 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等。在反复的分析中,学生既掌握了文言知识,又学习了语法,可谓一举两得。
文言文学习可以借助语法这一工具的地方当然不止于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语法的途径也还很多,笔者只是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粗浅地谈了自己的做法。笔者始终相信,给文言文教学插上语法的翅膀,不仅可以让古文教学飞得更高,也一定可以让语法这一羽翼更加的丰满,并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轻盈。
主要参考书目:《古汉语知识》 侯云龙著
知识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4
《语文之道》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初中古文创新教学之我见
初中古文创新教学之我见
铜山县柳泉镇中心中学 张帮永
内容摘要:初中古文教学现状让人担忧。如何让古文教学呈现勃勃生机?这是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完成教师角色转换,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营造特殊的语言环境,努力培养文言的语感;鼓励质疑,培养兴趣,启迪深思,组织争论,开展竞赛,在古文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关键词:古文 创新 教学
古文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为通常所说的文言。古文乘载着璀璨的华厦文明,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学生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古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因此,新课程选用了占课文总量近20%的文质兼美的融审美性、思想性、教育性、人文性于一体的浅易古言文供中学生阅读,以培养他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然而古文教学的现状的确又让人担忧:
1、轻视古文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认为,古文是中国封建文化,许多作品宣扬了落后的思想,束缚了人的个性,和现代社会的人格独立、与个性解放背道而弛,惟恐对学生发展不利;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已步入网络时代,生活节奏加快,时空距离缩小,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古文,倒不如去多背几个外语单词。再加上古文的字词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古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因此许多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
2、在当前的古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⑴“简单化”、“繁难化”并存
一些教师认为,古文教学,就是“读读、背背、译译”,没有什么难教难学的。致使有的学生也认为:学习古文只要背会课文,背会译文就行了,没什么学头。因此,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盲目的诵读上,效率极低;还有的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几篇古文,很少补充课外阅读;只停留语句的字面意思的解释,很少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如此种种定会降低学习质量。一些古文学知识渊博的教师,在古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懂古文,于是大讲特讲语法修辞,旁征博引,俨然一副“老学究”模样,使古文教学变得繁难化,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甚至因学不懂、学不会而放弃学习,这样也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⑵“一言堂”、“满堂灌”盛行
在现代文阅读中,教师大都能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在古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直被一些教师奉为准则。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的死输硬灌,于是一字字的讲,一句句的译,面面俱到;学生不停的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词语解释,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来不及思考,被动地听着。学生成了接受的容器,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可是为了应试,只好硬装。这样教学质量总也上不去。
如何使古文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一、建构宽松的心理环境,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因为压力、束缚和顺从盛行的地方必然缺少自由的心理气氛,缺少获得表达感受、思维的自由。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只有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才能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唤起内在的智力潜能,产生强烈的认知需要,增强创新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1、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不能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让学生“敬畏”。学生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愿“亲其师,信其道”。“一位好的教师必须要注重个人修养,力争做到温文而雅。”[2]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灵,善学乐学。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学角色的转变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自由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所得,多商榷、少武断。其次应多采用激励机制,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多一些期望,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不要让人才在我们的手中泯灭。
二 重诵读更重理解,营造特殊的语言环境
学过几年英语的人,来到一个讲英语的国家,很快就会掌握这门语言,可见学习外语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去,天天听天天说,就能很容易地学会。虽然古文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后来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有人认为,现代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使用的是现代汉语,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去学习古代人使用的语言,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其实学习文言有助于现代汉语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语文修养的提高。因为毕竟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今汉语之间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古文中某些有生命的词语常被现代汉语吸收。在现代优秀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某些用得极为确切的文言词语,要深刻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就必须掌握这些词语,如“庞然大物”、“一鼓作气”、“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诵读,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能培养文言的语感,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这样的读法,对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在“一字一句,分晓真切”(朱熹语)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能对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熟到什么程度,一般说来,一篇课文,提出其中的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
三、在古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3]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古文的学习中应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出新的、活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
(一)鼓励质疑
“疑”即怀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古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在教学《幼时记趣》一文第四段时,鞭打蛤蟆,教学参考书上认为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而课堂上学生则敢于质疑,认为鞭打蛤蟆的原因一是自己受到惊吓;二是破坏了自己的雅兴,从“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便可看出。我充分肯定了该同学思路正确,有独到见解。
有疑就要问。“质”正是问,即对所怀疑的内容、问题进行发问,通过提问,可以解决疑惑,探求真知,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增强“提问意识”。在古文教学中可提问范围很多,可就字词句意思提问,这是浅层次的;还可以就作者观点、思想认识、人物言行、做法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的异同等诸方面提问。教师通过引导,诱发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当然让学生提问,特别是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以问带问,以问导问,由扶到放,学生“带着问号学习”就会由自发变为自觉,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需刻意强求。“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古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心灵中熊熊燃烧的创新之火。
(二)培养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教初一的《宋定伯捉鬼》、《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选择一些适于表演的浅易古文,让有表演天赋的同学进行表演,如《郑人买履》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可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课本选用的古文,好多被制成动画,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接感受故事情节,这样教学效果也不错,如《狼》、《黔之驴》等。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桃花源不仅景美,而且人们的心灵也美,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并熟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老师的启发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问题。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启迪深思
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的学习越是善于思考就越是易于把自己的学习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提出一系列能启发学生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老愚公多大年纪了?怎么知道的?那个遗男有几岁了,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这篇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寓言中的人物对待移山这件事的态度有无不同?文章中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都是谁?比较这两个人的话,看看他们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愚公究竟笨不笨?不笨,为什么又称他为愚公?智叟究竟聪明不聪明?为什么叫他智叟?„„这些问题紧扣原文,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词和课文内容。同时,通过不同的回答和讨论,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倍感轻松,教学目的很容易就达到了。
(四)组织争论
常规的教学往往重视求同思维,从众多的问题中确定一个正确答案,“万众一心”,长期训练的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丧失。因此,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答案。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这样就可能使思维更加细密、灵活,从而产生创造性的独特见解。如:教学《伤仲永》一文时,可设计问题: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就会出现好多答案。有的说,责任在其父,理由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有的说,责任在自己,理由是:他天资聪颖,父不使学,自己应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为什么不学;有的说,责任在邑人,理由是: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毁灭了一代天才;有的说,责任在社会,理由是:当时社会追求功名利禄之风盛行,腐化了方仲永的灵魂等等。通过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问题回答则更全面,理解问题则更深刻。虽然有些答案有悖于已成定论,但毕竟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路。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向探索的思维对现有问题进行逆向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打破常规的思维顺序,敢于向问题反方向求索,从而创造出新颖独到的结论,如教学《卖油翁》,其寓意在于揭示“熟能生巧”这一道理,在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争论的话题,即做事是否一定要熟能生巧?正方认为正确,如打字、打球、织毛衣„„而反方认为不一定正确,“卖油翁”一“翁”字可见年长,一生之技艺仅在于“(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太无意义。完全可以开动脑筋想办法,如用漏斗,既省时又方便,折纸倒油也可以(给摩托车加油常用此法)。通过争论,各执一端,谁胜谁负无法也无须定论,反而这样却能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再如《愚公移山》一文,“愚公愚不愚”?也可组织学生争辩。一方认为愚公不愚,理由是: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人心齐,泰山移”;另一方则认为愚公就是愚,理由有:顽固不化,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省事方便,当时其他村民哪去了,大概搬走了;封建专制,自己搬山耗尽余力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子子孙孙搬山,做意义不大的事,影响后代的幸福;破坏生态,“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定有很多生物栖息生衍,山搬掉了,这些依山而居的动物可能灭绝;“投诸渤海之尾”会使渤海水域减少,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敢于向书本、权威挑战,无疑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敢于否定旧知,寻找新知,使古代文化另含新意,重放光彩。
(五)开展竞赛
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为此,在古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教师可将古诗文中的名句分类。如描写季节(春、夏、秋、冬)的;描写自然风光(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树等)的;描写风土人情、离愁别绪(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的。这些可提前布置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准备空间,实际上也是给他们一个记忆的过程,然后分组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四、课外阅读是古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课堂是古文创新教学的主阵地,它能较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具有封闭性,使得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作品被拒之堂外。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但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许多学生课外基本上没有看什么课外书,不是忙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把精力放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网上去了。即使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往往也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的阅读上,或几本名著上,而忽视古文的课外阅读。因此,有必要加强古文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古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如一些短小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或者一些浅显的小说。教师可于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能把课堂上学过的古文词语和句子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运用中巩固加深。
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只要把古文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才能愿学、乐学,才真正掌握积累一定的古文知识,也才能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妙红《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实践与研究》,2001年第7期28-30页
[2]董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管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1期18-19页
[3]金哲等《世界新学科总览》,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617页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和实施过程中,既有很多有益的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三方面谈了自己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理解和认识:一,根据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整合时要遵循一定原则;
二、信息技术在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应用优势;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就是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平台上,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使数学课程资源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融合”必将对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师资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中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就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整合时要遵循一定原则
数学是一门推理演绎的学科,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的学科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强调以数学基本概念、原理为骨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追求绝对的逻辑化、形式化。因此这样的教学往往以“会解题”为终极目的很少站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和数学审美这一层面上。然而,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无止境的。特级教师马明说:“数学教学有四个层次:解题术,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我们追求的不能是低层次而是所有层次。
信息技术在与数学整合时,它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从多种形式、角度认识数学对象,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运用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几何化、直观化,让学生领悟解题教学的数学思想和数
学方法。因此,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更好的整合,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不等于“混合”
教师要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数学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哪些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应无目的依赖电教手段,使学生只看热闹,不动脑筋。具体来讲,函数教学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问题,如y=kx+b(k≠0),判断k值不同时直线的倾斜程度。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要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数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如函数以表达式和图像两种同时呈现,并且图像还可以是通过跟踪满足函数关系的点的轨迹得到,这样学生学会了函数表达的3种方法。为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不拘泥于教材,合理延伸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上要灵活、创新,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采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和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教材和参考,创设不同的任务情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延伸,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以体现
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优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个别化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应用优势
(一)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索
以往教材中呈现的数学结论常常是演绎性的,掩盖了思考的过程。但实际上数学结论的获得常常是猜想和发现的过程。几何画板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实例,从中发现规律并主动探索。如探索“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以往需要画出许多的图形并画出不同位置的圆周角和圆心角,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使得教师不得不减少学生的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对一两个圆形进行尝试证明之后就推测结论,结论的可靠性不强,学生对结论的体验也不多,导致了学生对定理的记忆不深,而
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只画一个圆形,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改变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主动思考,在尝试——错误——纠正的过程中,学生认清数学问题的本质获得初步结论,在此过程中,也将增强学生学生对自己数学思维的自信心。
(二)信息技术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使用信息技术,学生比以前有更多机会去思考一些所学知识以外的问题,经过在新问题、新情境中的具体应用,使原有的知识得以完善,实现由知识和技能向能力的转化。例如,利用信息技术验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时,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很容易发现顶点越远离底边,两腰就越长,两底角越接近于900,而同时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形看上去像是个矩形,于是学生产生疑问,两个底角会不会达到900?如果达到90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两腰平行,那么此时两腰是相交还是平行?可它毕竟是将等腰三角形两腰拉长得到的,此时顶点又在哪儿呢?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也就拓宽了数学视野。
(三)信息技术有助于改进传统作业方式
传统的教学作业设计,往往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内容一样,要求一样,评价一样。学生每天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应付了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灵活性及知识技能性,设计几套不同的作业,改变教师布置作业的习惯,让学生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做作业不再是讨厌的事,比如学完知识点之后,可布置一下几套作业让学生选做:① 做课后习题,让基础差点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②课程练习,是中等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③课外习题,使优等生有所提高。这样人人皆有机会获取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消除了某些学生因长期无缘成功而产生的倦怠感,畏惧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让因材施教告别“纸上谈兵”,让教学达到令人“欣喜不已”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有助于呈现和交流学习结果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分享观点和澄清理解的一种方式。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最佳途径就是给予学生决策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写作和讨论,自然地运用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y=a(x-h)2+k” 这一节中,研究它的图像时,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设置a、h、k的值,控制函数图像随着值得变化而变化,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改变a、h、k的值,观察图像的变化,探索出a、h、k的值对图像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中,探索变化的规律,并认清外问题的本质,在教
师的点拨、指导、反馈中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自我知识的重新建构。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准确、方便、呈现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呈现运算后得到的数学结果,并利用Word、PPT或投影将自己对数学结果的解释以数学符号、数学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同学来交流数学思想。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及其实施中发挥各种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由技术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给数学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一)从呈现方式上来讲,计算机和计算器的快速成象容易阻碍人们对数学研究对象深入的理解
利用计算机可以产生直观的图像,但是这一特点也使得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如是否有了计算机,就不需要手工作图、计算了。的确,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作图、计算变得非常简单,但是计算机图像或计算结果带来的这种完善的、非常光滑的表征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很难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首先,如果学习者仅仅是按动按钮在计算机辅助下生成图像、算出结果,或者仅仅通过教师的演示接受这种结果,就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其次,使用计算机制作、计算或观察已做好的结果,都不能保证能将隐含在其中的数学概念或原理中的因素表达清楚,例如:输入函数表达式后计算机给出的函数图像,看不到图像上各点的坐标。并会因此阻碍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计算和画图能力的培养。要安排恰当时机使用技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脑和动手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确实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但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数学是一种理论实践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师生互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媒体各有各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各媒体的特征,根据教学目标和需要,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媒体,媒体只能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补充。
(三)从工作方式而言,信息技术是一个“黑箱”,容易使一些学生对其正确性产生怀疑 在讲轴对称时,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技术将一个图案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通过翻折与另一部分重合,以示其轴对称时,翻折的过程是否能保证图形的形状不变,引起一些学生的疑惑。所以,这种工作原理容易导致一些理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最后呈现的结果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合理的,是在理性精神指引下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在整合中不能单纯地使用信息技术,应当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工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四)从交流方式上来讲,使用信息技术容易阻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很多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学习以及技巧的训练,往往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进行。如果教师只是利用技术手段展示事先设计好的解题思路而不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想法,反而不如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解,更能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更益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班级中基础知识欠缺、课堂反应慢的学生来说,经常会有某些问题需要教师从多角度、不同侧面反复解释。如果教师只用课件授课,虽然节省了时间,但会使讲课速度加快,一些学生反应跟不上,且不易记笔记,容易导致上课没听懂,下课无法看笔记的现象。此外,由于教师更多关注课件的播放,减少了对学生反应的关注,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问题越积越多,会有“气喘吁吁”还是赶不上教师脚步的感觉,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样使用技术反而起到不良的效果。
在整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数学教育的需求出发,结合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C].北京:万
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2001.[2]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第四篇:古文教学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在现行的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十二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集中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要求。这些文言文虽然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但却是小学生认识、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现代的白话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文言文,与现代的白话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初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难读而且难懂,教师引导起来也相当吃力。教好文言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小学的文言文进行教学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 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教师适当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要重视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这一要求,不能随意地拔高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要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主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要注意不讲语法知识。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古人思想道德观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熟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好一篇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熟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我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我先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顺,读流畅,再抽学生朗读,朗读完毕,请全班同学从字音、语气、停顿、流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难读的句子教师要一遍又一遍地范读,全班学生再齐声朗读。最后让学生再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节奏。只有画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因此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但有些学生却把节奏划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两小儿辩日》中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划出朗读的节奏,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划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因为大多数比较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课后的注释中都有。这样,大部分同学能够较为流畅地说出文句的意思,教师应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有时,还要鼓励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可以添加一些词句,让意思更连贯。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学生帮助。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独立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如《矛与盾》一课中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句中“之”字的意思。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适当指导点拨。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或寓意等。在理解过程中,我还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己去感悟。这样的教学可以拉近文言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五)、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强调了熟读背诵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内容,也理解了文言文所告诉的寓意或道理后,我让学生熟读文言文,大声朗读,要求朗读时不掉字,不加字,不结结巴巴,有适当的停顿,语速适中,直到口熟而成诵,这样学生会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内在意蕴,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方面的语言,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改写全文,知识延伸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可以加上一些自己认为应该增加的词语和句子,使得语句更加通顺,更加连贯。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能读懂文言文,可以训练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例如,教完十一册的两篇文言文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如《买珠还椟》、《掩耳盗铃》等,让学生自读,能背诵更好。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也是个难点,它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选取精当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乐学、会学。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应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地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因此,小学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进入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在此我想就小学文言文教学教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抓住好奇心培养学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有一定的新鲜感,但因文言文的的词语、句子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拗口,难懂。这时如果上不好,不但新鲜感会丧失,还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了:
1、课前能读通课文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天才;
2、能自己弄懂每个句子意思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奇才;
3、最先背过这篇文章的同学是良才。学生都想成了这三个中的一个,一下子就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不想落后。于是很自然就进入了预习阶段,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生字障碍,可以借助注释和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教师此时可巡回指导。
二、抓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认为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以读为本,让学生读、悟;读、背;细细品位。读的方法很多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读的作用: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初略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我在上课时一句一句地教,并且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掌握语句的停顿。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思/援弓缴/而射之。再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的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
3、学生自由朗读。目的让全体学生锻炼朗读,获得语感,领会课文大意;
4、同桌互读,这样他们之间就可相互帮助纠正错误的发音。并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
5、全体学生齐读。目的让优生带动差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这环节,主要是学生反复读,读到文章自然上口,读出韵味。
三、放手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大意
在此环节中我采用的办法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先逐字逐句对照注释一句句去读通,去读懂,去理解每一句话乃至于通篇文章的意思。然后小组相互讨论进行交流解决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课文大意,同桌互相翻译理解课文。同时老师不能忽略了课文中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也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老师也不能小看现在学生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此时课堂上的气氛是十分活跃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了。一会儿时间学生基本能说出《学弈》这篇文言文的大体内容,知道讲的是两个人一起跟老师学下围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却在想射下飞翔的天鹅。想天鹅的人没有专心的棋技高。并能很快知道课文所告诉的道理。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学生一定会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满意,也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学生会毫不示弱,都想成功。
四、及时总结学法
这也就是应了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在教《两小儿辩日》、《郑人买履》时我就感到非常轻松,而且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有兴趣。我想只要方法得当,有一种功半事倍的效果。学生还对我说,他喜欢学古文。还有的看起了《古文观止》,都令我吃惊,我想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教的目的了。
第五篇: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之我见
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之我见
发表于ISSN1003-2592 《美与时代》 2011.
1摘要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代表了中国声乐的一种走向,中华民族声乐由彭丽媛的模式由走向了千篇一律的“民族美声唱法”,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在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更需要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薪火民族声乐艺术中特具的美学原则;同时要牢牢把握语调之美,没有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声音美,也就没有了中国许多民族的声乐艺术之美了。民族声乐教育者把握好这基本的两点才能使中华民族声乐歌坛真正形成万紫千红、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特色、字正腔圆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于电视声乐大赛所引起的媒体效应,在全国可以说是掀起一股音乐盛会的浪潮,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文化盛会之中来。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全程关注着每一届的比赛全过程。作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我在近几届的比赛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每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不间断的举行,各个地方也都在不遗余力的“推新人”但希望在民族歌坛上显山露水的新人们,除去在个人特色上有些差异外,在用声方法与风格上,大体都跳不出彭丽媛的模式,而到了第八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丽红运用了以美声为基础的民族声乐新唱法演唱的一曲《飞天》震撼了评委,一举夺得金奖,在大奖赛上刮起了一股新风:中华民族声乐开始走上了一条民族声乐采用美声唱法相结合的道路,到今年的民族唱法组第一名吴娜演唱的《断桥遗梦》就是进一步的将美声唱法运用到民族声乐中来。在新的世纪,面对新一代的听众,声乐艺术也会面临一种新的适应性转型。传统与时尚、艺术个性与时代审美等范畴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去寻找新的方法,把我们声乐中独具魅力的传统成分在现代人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里延续下去。面对继“彭丽媛”现象后的又一轮“民族美声唱法”现象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起源颇为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因忙于国事,疏于回家探望,其妻唱《候人歌》等待其归来“候人兮猗!”即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声乐作品。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孕育产生了自己民族的歌唱艺术。可是慢慢的,传统民族唱法的继承却陷入低谷。民间小调渐渐失传,曲艺、戏曲艺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正逐渐失去观众。而与这种现象并存的是,自彭丽媛的模式出现后,社会上基本上再没有出现其他风格特色的民族声乐歌手。我国声乐界当时面临着一个问题:“中国的民族声乐应向何处去?”我们的民族声乐已经陷入一个危机,大家一打开电视,“千人一声”,人们已经开始有些“审美疲劳。而美声唱法在经历过一次“土洋之争”后开始进入民族声乐研究者的研究范围,由此产生了以意大利“美声”唱法风格为代表的美声科学发声方法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进而以金铁霖教授为代表的以西方声乐训练方法为训练基础的“中国声乐演唱方法”开始在各大音乐院校流传。
二、美声唱法给与现代民族声乐的利弊
其实美声唱法的基本方法的科学价值早已被世人证明。可以说是美声唱法的基本方法使民族声乐摆脱了一度的“挤”“憋”“窄”的弊端,气息的获得及共鸣的运用给民族声乐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族声乐的水平。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民族声乐教学过于重视美声唱法的基础训练而忽略了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我们开始以技术来判定一个歌手的优劣的评判标准。20世纪初以来,对美声唱法的共奉渐渐成为阻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痼疾”。同时,现代民族声乐学习者生活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多半对中国传统戏曲及曲艺的技能技巧知之甚少,其演唱自然就缺少应有的传统特色根基,因为过于注重声音的气息、位置、共鸣等而忽略民族声乐的本体是民族性,使民族味传统风格和色彩严重缺失。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接受了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后,认为传统民族唱法是不科学的,给与全盘否定。这是片面局限而错误的。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声乐风格与品种是非常丰富的,仅就已知现存的传统戏曲和曲艺品种就各有三百多个,其中的音乐风格种类、音乐作品数量和演唱风格种类更是不计其数;至于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争奇斗艳,作品数量浩如烟海,声乐演唱技巧千差万别,凡此种种,无疑是中国一度多姿多彩的重要资源。其中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甚至多次走出国门,被世界戏剧界公认为是自成一家独立的戏曲表演体系。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入选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些都证明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科学性。有的人把戏曲演唱看得过于简单,以为只是跟随师父学唱几个曲牌、板式,学会几个唱段,就可以登台表演,却不知道戏曲艺术在无数代艺人长期的历史创作中形成的成熟的演唱体系,是经过历史的考验而肯定下来的,这中间的许多技巧都是我们现代民族声乐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财富。如世界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派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他的声音圆润,明亮,含蓄,并具有穿透力,他的声音在没有电声设备的情况下可传到到剧院的最后一排,声腔,道白字字句句如珠碧玉润传入观众耳中。他的艺术造诣和发声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歌唱艺术的科学性,是世界公认的。所以,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在用声、润腔、咬字、吐字、呼吸应用等方面的技巧并贯穿到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的始终。如在吐字方面,虽然欧洲声乐艺术也十分重视语言的清晰、真切、富于情感表达,但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采用的语言是汉字,这一点与传统民族声乐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切音分字”、“以字为主,以腔为宾”和“依字行腔、字重腔轻”这一特定的咬字技巧来解决现代民族声乐的咬字不清的问题。
三、现代民族声乐应扎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
在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民族组的歌手雷佳以一曲《芦花》夺得金奖,歌曲也风靡全国,很多老百姓都乐于传唱,这当然与词曲作者的精心创作分不开,但雷佳本身的演唱也是至关重要的。雷佳的演唱细腻而婉转,这与她在学习民族唱法的同时,还一直学习戏曲音乐有关,可以说正是在湖南省艺校多年湘剧戏曲音乐的学习使得她将演唱风格与韵味的丰富多彩和个性特点的充分展现,冲破了千篇一律的“民族美声唱”现象,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民族特色。经过多年的声乐学习,民族声乐演唱者们都有一定的声乐功底,而雷佳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多年的戏曲学习经验:这种学习使得她从湖南民族特色的戏曲音乐中吸取了特有的湖南民间音乐特点,细腻、婉转,韵味十足;另一方面中国戏曲对咬文嚼字的讲究也使她获益匪浅,唱歌咬字能做到字正腔圆。这两方面是我们演唱民族歌曲时至关重要的两点,可是很多民族声乐学习者却在拼命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提高声乐技能的同时忽略了却最需要把握的民族的东西,使得演唱风格有点模糊不清,也很难被大众所接受。
在我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文化部的号召下,各大音乐学院的下乡采风实践活动进入高潮,大批师生下到农村学习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音乐。同时,学校请民间民族艺人来校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悉心向艺人民间曲艺唱法,很多的歌唱家也纷纷拜曲艺演员为师。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教学模式使多种民间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得以传承,在这一时期涌现了郭兰英、王昆、才旦卓玛、李双江、吴雁泽、胡松华、郭颂等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演唱风格和民族声音特色,对现代民族声乐影响深远的声乐艺术家,如现代民族声乐新的演唱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民族歌唱家郭兰英就是得益于她十多年的戏曲学习和演唱经验,郭颂、何纪光、刘秉、李谷一等委婉圆润,充满民族韵味而富有个性的演唱风格也都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深厚土壤中形成的。
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建议各大音乐院校学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大音乐学院“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大批师生下到民间,同时又邀请艺人走进音乐课堂讲学,使师生们掌握了各民族的演唱风格,也促成了多种民间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在民族声乐系开设戏曲、曲艺、民歌专修课,让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和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师都能扎实地掌握两种戏曲、曲艺和我国主要地区民歌风格,在继承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再去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合理、适用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现代民族声乐走出现在的困境,深深的扎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土壤,吸取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养料,创造出现代民族声乐万紫千红、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金铁霖声乐教学论文集》 金铁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 杨曙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戏曲音乐形态的民族性》 刘正维 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浅析中华民族声乐的演变与发展》 僧文莉 音乐天地(2005年第1期)《由“彭丽媛现象”说起„„》 周希正 人民音乐(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