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2:5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第一篇: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015-06-26 23:24:49

尊敬的杨市长、肖主席、项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我很荣幸受周小川行长委托,回到美丽的黄浦江畔,出席本次陆家嘴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换档变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转向创新驱动。中国金融业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本次论坛将主题设为“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扩大开放”,确实抓住了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我国于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即开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2014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打通个人跨境投资渠道,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审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便利性。总的来看,随着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已越来越近。与此相应,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上升。2009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交易计价结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有力地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2015年1-5月,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7.7%。人民币国际使用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5月末,我国境内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1万亿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5年5月,人民币继续保持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地位,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18%。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通常伴随着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先行先试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必将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2015年1季度,上海自贸试验区人民币跨境使用新政策业务共发生996笔,累计金额583.67亿元,较上季增长38.8%。1-5月,上海地区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1.01万亿,占全部跨境收付金额的2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下一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抓住金融改革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开拓上海金融发展新局面,同时为全国金融改革开放提供具有借鉴和推广作用的成果和经验。

一、继续大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始终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2013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建改革框架并启动相关改革。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为起点,配套出台了5份实施细则,初步构建了人民银行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框架。第二阶段是为体制机制重要改革打造基础架构。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风险审慎管理细则2份文件为标志,初步构建了分账核算管理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启动自贸试验区资本及金融账户开放等体制机制改革创设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电子围网”。第三阶段是启动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为标志,建立了以资本约束机制为基础的本外币一体化、统一的境外融资规则,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转换因子等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实现了简政放权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是不断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支持自贸区注册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RQFLP)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RQDLP);推出人民币远期费率协议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指导上海黄金交易所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

三是努力提高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开展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跨国公司境外人民币放款试点,鼓励外汇业务产品创新,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外汇支付试点,支持货币经纪公司开展人民币外汇期权经纪业务试点;推动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支持上海赛领资本对外投资;鼓励境内外合格金融机构开展RQFII和RQDII业务等。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努力做到“三个联动”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进入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牢牢抓住自贸区发展、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改革开放加速这三个历史性机遇,努力做到“三个联动”。

一是实现与自贸区改革联动。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从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入手,加大金融创新开放力度,努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改革的联动。改革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第一,争取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按照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的原则,在自贸试验区内推动金融及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个人跨境投资双向开放等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逐步提高资本项下各项目的可兑换程度。第二,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实行贸易、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三者并重,推动资本和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使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交易、储备和定价货币。第三,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金融服务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扩大开放。第四,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优势,推进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拓宽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提升金融市场配置境内外资源的功能。第五,构建与金融开放运行相宜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适应自贸试验区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营造更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是实现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一方面,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金融业的各项服务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建设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点。要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设立科技专营金融机构或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探索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创新创业;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业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战略新兴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是实现与全国金融改革开放大局的联动。我们相信,上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一定会扎实做好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在上海的落地准备工作,为全国金融改革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我们将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I2),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为各类金融机构在沪的集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在沪金融市场加强跨市场联动与合作,丰富市场参与主体。

三、将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重点

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是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标尺,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同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是金融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金融体制的变迁息息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促进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产业资本的积累;金融基础设施越发达,其经济金融体系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尤其在当前,改进金融基础设施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强对“三农”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对于鼓励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将这一工作提升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了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更加广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发布。政府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进展顺利。征信业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加快。反洗钱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和监测工作继续推进。

对于上海来说,金融基础设施是做大做强金融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金融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可以说,只有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目前,虽然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国内是第一流的,但仍应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全国的先行者和表率。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业运行的法制基础。金融法制建设主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但上海也可以先行先试,以自贸区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重点,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确保各类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对外开放活动有法可依,依法合规进行。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是要形成统一、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中央对手方、交易信息报告库等制度和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产品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统筹协调支付、清算、结算体系发展,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发行系统、交易系统、清算系统、托管结算系统、市场成员内部系统和监管机构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高效处理和传递,提升相关基础设施技术系统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效率,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系统开发,正在进行业务联调测试,计划于今年4季度投产运行。这一系统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中的国家级主干工程,将为境内外机构营造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要加快市场化的征信业发展。目前我国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上海具有发展征信业的良好基础,应大力推动征信机构多元化发展,支持有实力的机构做强做大,鼓励征信机构重组并购,积极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征信,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鼓励适度竞争。同时,上海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加快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强化对政务信息的加工应用。

四是要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是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集聚之地,完善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是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建立健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模式,建立多部门的对接机制,形成保护合力。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督促金融机构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充分揭示金融风险;将消费者保护范围扩展到新兴金融领域。

女士们、先生们,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开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而上海的先行先试也定将为其他地区深化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人民银行愿与上海市和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上海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加强上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谢谢各位!(完)

第二篇:6月29日尚福林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6月29日尚福林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6月29日,在2013陆家嘴论坛“主题大会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升级(二)”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做大会演讲。全文实录如下:

[尚福林] 尊敬的杨雄市长,尊敬的屠光绍副市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我作为2013年陆家嘴论坛的轮值主席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表示热烈祝贺!

[尚福林] 这次陆家嘴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改革开放的新布局”。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绩令人瞩目。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到今年5月末,银行的资产规模平稳增加,银行业总资产是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和去年同期接近。存贷款平稳增长,各项存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各项贷款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03%,比去年略有增加,但是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水平;拨备覆盖率280%,也就是说有一块钱的不良资产现在有2.8元的拨备,拨备覆盖率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尚福林] 前几天因为受多项因素影响,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总体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而且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在20%左右,支付头寸充裕。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业务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是应该引起银行业的高度重视的,需要银行业加大风险管理、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统筹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完善五个方面的建设。

[尚福林] 第一,完善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银行业机构体系。重点引导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合理定位、科学布局,通过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专业化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业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尚福林] 一是优化分类监管机制。积极健全牌照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银行机构在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上实行差异化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促进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差异化经营、差异化竞争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好的金融服务,降低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风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银行,不管大银行、小银行业务种类趋同,同质化竞争的趋势还是存在的,所以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和银行的实际情况,鼓励差异化竞争,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尚福林] 二是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资本比例。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风险外溢。

[尚福林] 三是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专业化规范发展。继续推动信托公司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信托在新型产权制度、社会民生领域、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促进社会资本与优质项目高效对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适度扩大租赁物的范围,积极发展成套设备和重资产项目融资租赁业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准入标准,强化内部管理,支持企业集团提高发展质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尚福林] 第二,完善贴近市场、根植实体的银行业服务体系。要牢牢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健全现代银行业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持续性好、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尚福林] 一是利用信贷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高端服务业、绿色环保产业等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按照中央“四个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推动调整过剩的产能。

[尚福林] 二是发展消费金融助推消费升级。要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用卡的范围。逐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城市范围,着力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消费特点创新产品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匹配度和适应性,促进消费升级。

[尚福林]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支持银行与网络、电信运营商,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渠道和业务产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增强支付结算、资金融通、咨询顾问等综合化的服务功能。下沉机构和网点,创新机制和产品,根据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商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金融服务便利化为重点,支持企业“走出去”。

[尚福林] 第三,完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逐步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要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尚福林] 一是要规范发展理财融资。充分利用银行自身的技术、网点和人员优势,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的直接融资业务,不断探索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和新模式。

[尚福林] 二是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要支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

[尚福林] 三是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推进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探索发行“三农”金融债,创新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继续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尚福林] 第四,完善风控到位、运行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作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期,一些国际机构和业界人士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表示担忧。应该说,这些风险是我国经济增长转段、发展转型、体制转轨当中的一些反应,当前大家对这些风险应该讲都有了充分认识,只要采取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尚福林] 下一步我们将要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加强平台贷款的规范管理,切实缓解其风险隐患。同时要抓紧研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截止到4月末,贷款余额是13万多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接近70%,在房地产贷款当中按揭贷款占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按揭贷款的不良率非常低,不良贷款率远低于1%,房价上涨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房地产商的名单制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现在对房地产商进行名单式管理,非信贷融资得到了有效控制,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也是可控的。

[尚福林] 在理财业务方面,截止到一季度末,理财资金账面余额是8.2万亿元,70%以上投入了实体经济。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我们年初有一个8号文,里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它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再有就是投向管理,也就是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审慎风险兜底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要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对于非标产品要比照自营贷款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监管要求。下一步,要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这样的一个原则,继续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尚福林] 第五,完善稳健审慎、协作良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金融越发展,监管就越重要。监管部门将围绕简化金融结构、防范关联交易、控制杠杆倍数和增强透明度等方面,健全制度安排,强化监管措施。我们提出来的这几个方面,是总结了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和我们在金融监管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这么几个方面。金融结构越复杂,实际上就会产生一些脱离实体经济要求的一些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变复杂了,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直接在交易,对实体经济讲是说衍生产品会对冲一些风险,实际上这些风险越积累越多,最后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使金融整个结构简化,要围绕着实体经济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要注重防范关联交易,要控制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多,风险越高,这是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再有就是要增强透明度,使风险及时暴露、及时发现。

[尚福林] 一要进一步是完善银行业监管框架。要继续完善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政策框架,提升单体机构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应对能力。加快监管机制流程创新,改进监管工具、方法,提高数据质量,加强行为纠偏和违规处罚,提高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权威性。

[尚福林] 二要加强监管政策协调。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统一把握监管标准和尺度,努力解决跨领域、跨行业监管交叉、空白和重复问题,防止监管套利,减少监管成本,降低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现在由于金融业在综合经营方面做了一些试点,有一些产品,特别是在财富管理方面有一些产品的开发,容易产生机构的套利,也容易产生风险相互转移。所以我们要健全监管的协调机制,统一把握监管标准和尺度,来防范风险的传染和转移。

[尚福林] 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放在突出的地位,要通过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扩大市场约束和公众监管效应。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加大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积极主动的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在金融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对个人的金融消费产品,我们是希望第一这些金融产品透明度要增加,这个产品是什么产品就要明示给消费者,要告诉别人这个产品收益可能的情况,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告诉消费者它的风险在哪里。因为作为银行来讲,银行历来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过去我们宣传储蓄的时候,有句口号叫做“功在国家,利在个人”。现在银行在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知情。

[尚福林] 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要充分评估金融消费者风险的承受程度。如果把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卖给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恐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我们监管要求,也不符合金融机构本身服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是增强透明度,一方面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消费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

[尚福林] 女士们、先生们,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银监会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坚守风险底线、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引导银行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第三篇:尚福林陆家嘴金融论坛讲话

尚福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支持民资入银行业

尊敬的杨雄市长,尊敬的屠光绍副市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我作为2013年陆家嘴论坛的轮值主席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陆家嘴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改革开放的新布局”。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成绩令人瞩目。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到今年5月末,银行的资产规模平稳增加,银行业总资产是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和去年同期接近。存贷款平稳增长,各项存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各项贷款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03%,比去年略有增加,但是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水平;拨备覆盖率280%,也就是说有一块钱的不良资产现在有2.8元的拨备,拨备覆盖率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前几天因为受多项因素影响,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总体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而且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在20%左右,支付头寸充裕。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业务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是应该引起银行业的高度重视的,需要银行业加大风险管理、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统筹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完善五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完善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银行业机构体系。重点引导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合理定位、科学布局,通过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专业化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业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二是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资本比例。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风险外溢。

三是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专业化规范发展。继续推动信托公司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信托在新型产权制度、社会民生领域、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促进社会资本与优质项目高效对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适度扩大租赁物的范围,积极发展成套设备和重资产项目融资租赁业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准入标准,强化内部管理,支持企业集团提高发展质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二,完善贴近市场、根植实体的银行业服务体系。要牢牢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健全现代银行业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持续性好、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一是利用信贷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高端服务业、绿色环保产业等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按照中央“四个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推动调整过剩的产能。

二是发展消费金融助推消费升级。要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用卡的范围。逐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城市范围,着力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消费特点创新产品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匹配度和适应性,促进消费升级。

三是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支持银行与网络、电信运营商,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渠道和业务产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增强支付结算、资金融通、咨询顾问等综合化的服务功能。下沉机构和网点,创新机制和产品,根据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商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金融服务便利化为重点,支持企业“走出去”。

第三,完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逐步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要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要规范发展理财融资。充分利用银行自身的技术、网点和人员优势,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的直接融资业务,不断探索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和新模式。

二是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要支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

三是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推进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探索发行“三农”金融债,创新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继续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第四,完善风控到位、运行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作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期,一些国际机构和业界人士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表示担忧。应该说,这些风险是我国经济增长转段、发展转型、体制转轨当中的一些反应,当前大家对这些风险应该讲都有了充分认识,只要采取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下一步我们将要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加强平台贷款的规范管理,切实缓解其风险隐患。同时要抓紧研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截止到4月末,贷款余额是13万多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接近70%,在房地产贷款当中按揭贷款占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按揭贷款的不良率非常低,不良贷款率远低于1%,房价上涨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房地产商的名单制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我们现在对房地产商进行名单式管理,非信贷融资得到了有效控制,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也是可控的。

在理财业务方面,截止到一季度末,理财资金账面余额是8.2万亿元,70%以上投入了实体经济。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我们年初有一个8号文,里面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它提出了总量控制的要求,再有就是投向管理,也就是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审慎风险兜底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要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对于非标产品要比照自营贷款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监管要求。下一步,要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这样的一个原则,继续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第五,完善稳健审慎、协作良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金融越发展,监管就越重要。监管部门将围绕简化金融结构、防范关联交易、控制杠杆倍数和增强透明度等方面,健全制度安排,强化监管措施。我们提出来的这几个方面,是总结了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和我们在金融监管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这么几个方面。金融结构越复杂,实际上就会产生一些脱离实体经济要求的一些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变复杂了,变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直接在交易,对实体经济讲是说衍生产品会对冲一些风险,实际上这些风险越积累越多,最后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使金融整个结构简化,要围绕着实体经济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要注重防范关联交易,要控制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多,风险越高,这是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再有就是要增强透明度,使风险及时暴露、及时发现。

一要进一步是完善银行业监管框架。要继续完善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的监管政策框架,提升单体机构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应对能力。加快监管机制流程创新,改进监管工具、方法,提高数据质量,加强行为纠偏和违规处罚,提高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权威性。

二要加强监管政策协调。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统一把握监管标准和尺度,努力解决跨领域、跨行业监管交叉、空白和重复问题,防止监管套利,减少监管成本,降低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现在由于金融业在综合经营方面做了一些试点,有一些产品,特别是在财富管理方面有一些产品的开发,容易产生机构的套利,也容易产生风险相互转移。所以我们要健全监管的协调机制,统一把握监管标准和尺度,来防范风险的传染和转移。

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放在突出的地位,要通过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扩大市场约束和公众监管效应。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加大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积极主动的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在金融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对个人的金融消费产品,我们是希望第一这些金融产品透明度要增加,这个产品是什么产品就要明示给消费者,要告诉别人这个产品收益可能的情况,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告诉消费者它的风险在哪里。因为作为银行来讲,银行历来过去是做储蓄业务的,大家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没有风险的。过去我们宣传储蓄的时候,有句口号叫做“功在国家,利在个人”。现在银行在做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和储蓄不一样,投资的话投资者要担负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做这种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把风险很明确地告诉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知情。

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要充分评估金融消费者风险的承受程度。如果把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卖给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恐怕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我们监管要求,也不符合金融机构本身服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是增强透明度,一方面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消费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银监会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坚守风险底线、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引导银行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第四篇:刘明康主席在2008年首届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刘明康主席在2008年首届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我的讲话很简短,我想谈谈我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看法。谈到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人们就不能不想到上海。因为从历史上来讲,从来上海都是中国金融的重镇,它的服务的辐射效应在历史上尤为明显,它在历史上对全国乃至东亚都有自己的金融重镇的使命。小平同志在过去考察上海的时候就指出,中国要在国际上面取得金融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的讲话是非常准确的。当前上海也正在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迈进。

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拥有几个基本的要素。

一、要建设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经济金融的运行和监督能够符合国际的惯例,能够被别人所理解,能够为大家所操作。

二、应当拥有一个对内、对外都十分开放的和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具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辐射力和对各个时区市场的连接力,能够敏捷、高效而又大批量地处理金融交易和小批量的特殊业务的需求。

三、应当拥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能够大量地、实时地、客观地反映关于市场、机构、工具和产品变化发展的信息。

四、也是最后一点,应当有一个能够凝聚和聚集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能力。因为现代金融业的竞争和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引进、留住金融人才和监管人才的吸引力和机制。

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来,上海的金融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比较的优势,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整个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许多全国性的金融机构的主要营运中心、交易中心、票据中心、离岸业务中心、授信评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研发中心等等,都已经纷纷前来上海,汇聚在上海。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主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58家,集聚效应非常明显,上海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也已经达到了2位数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行业的发展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非常令人欣喜。突出表现在:一个是发展质量较好,上海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是全国最好的;二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上海是银行业机构种类、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三是国际化的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上海是外资银行机构最为活跃的城市,去年我们提倡进行法人化的转制,外资银行有9成以上选择在上海作为注册地。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数量现在已经达到14家,正在排队申请的还有四五家,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的总额,占全国外资银行总额的比重将近60%。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同国际上的金融中心的标准相比,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环境问题还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应当继续推进完善市场化建设的进程,注意吸收国际上各个国家在建设金融中心方面的良好做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完善执法体系、中介服务体系。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快对税收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税收方面对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的配套支持。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统筹考虑,循序渐进地给予解决。

另外一方面,上海自身也需要加快做好相应的自身建设。比如说要优化整个信用文化的建设。推进信用文化的建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推进理念的转变,为信用文化的建设做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安排。第二、要进一步优化上海金融服务的软环境。第三、要进一步完善高等和专业的金融教育,使它能够具备新的国际水准。第四、应当增强为全人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打破我们现在的行政范畴的框框,努力去吸引、培养和真正地留住金融业的人才。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估计,纽约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数大概在40万左右,伦敦也在25万到30万左右,而上海到去年年末大概只有十几万人。更重要的主要是专业素质和服务的质效、敬业的态度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清醒地来对待我们面前所要做的功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细数上海金融业的发展成就,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对发展的前景我们也充满着期待,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全力的支持。希望通过我们认真的而不是笼统的,深入的而不是表面的持续努力,使得上海能够循序渐进地建设和提升自己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能力和区域的比较竞争优势,朝着我们伟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谢谢大家。

第五篇:刘明康在上海陆家嘴论坛的讲话

一、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深刻变化

近年来,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金融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经过八年多的审慎引导,我国银行业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从内在机制到外在形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运营机制和管理效率方面出现的可喜转变尤为难得。

一是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比2003年增加了3倍,但资产利润率增加了10倍,达到了国际良好银行水平。这些利润来源之一,是对成本的有效管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成本收入比从2000年超过60%的水平下降到2010年的30%左右。

二是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从2002年末的2.28万亿元和23.61%(四级分类口径),下降到2010年末的3646亿元和1.15%(更为严格的五级分类口径)。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的-2.98%上升至2010年末的12.2%,所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的监管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已经有了资本约束意识和持续补充资本的内在动力。所有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从2002年末的6.7%提高到2010年末的218.25%,贷款拨备率达到2.41%,并且提足拨备抵御风险已经开始成为银行股东、董事、高管的普遍共识。三是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2010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增长超过30%,增幅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建设银行等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4%上升到20%,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转变。令人欣喜的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业务领域的良好拓展。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信用卡有效发卡量超过2亿张,相当于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一张信用卡,而且卡均透支额度比上年增长近40%;理财产品发行额度大幅增长,仅工商银行2010年对公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就达到4.5万亿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1993年曾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事实已经证明了他的正确。

二、从战略高度推动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

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前瞻的思维,抓紧从战略入手,推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必须持续推进业务创新。2010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在股市和债市上的直接融资已经占到融资总量的1/4,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大势所趋。当然,其中的问题也不少。在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发展潜力逐步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必须从现在起就着手做好三门功课:一要更加注重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型优质企业融资将与信贷资金渐行渐远。商业银行必须严格坚守授信集中度底线,从“傍大款”、“垒大户”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走出来。近年来,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不少做得较好的银行2010年零售贷款已占到30%-40%。这些银行的实践充分表明,支持小企业可以给银行带来风险分散和边际效益的增加,特别是灵活的风险定价往往使服务小企业能力较强的银行在竞争中更胜一筹。二要更加注重个人金融服务。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个人金融服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值得期许的服务领域包括因应老龄化趋势,提供简单方便、值得信赖、长期具有正的风险调整收益率的金融理财产品;也包括因应国内中产阶层壮大趋势,增加全球资产管理组合多元化产品;更包括因应拉动消费的需要,在丰富金融产品以支持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文化、旅游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三要更加注重把握直接融资市场大发展中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银行遍布全国的物理网点和便捷的电子网络,全面发挥专业人才相对丰富等优势,努力做好境内外结算、清算和托管等领域的配套服务,并成为相关金融产品的优质代销人和管理人。第二,必须加强尽职调查能力,善于精选客户。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机会和挑战并存。客户的操守和公司治理有的在进步,有的在退步。尤其是在应对通胀和对全社会规模有所控制的今天,这就要求银行业讲求认真作风,学习和借鉴现代化的客户精选方法,做好尽职调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精选战略是发展之必须,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重要体现。

第三,必须持续推进提升有理有据、公平合理的产品定价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要能够把自己的成本、费用和风险算清楚,做到“算了再做,而不是做了再算”。一要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FTP)。部分国际先进银行已经能够将所有成本的90%以上通过内部转移定价的方式分摊到每一个产品和每一笔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抓紧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制度和系统,结合中长期风险成本计算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准确计算上存资金成本率和借出资金收益率,提高银行对贷款和中间业务的科学定价和约束能力。二要抓紧推进全面风险数据收集与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完善风险数据跟踪分析与科学评估的系统平台和动态模块,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科学测算,并通过加成定价方式确保收益能够覆盖成本和与期限等匹配的各种风险。三要赋予客户选择权。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可供选择的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给予客户充分的提示和选择空间。四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从实际出发,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设定各类业务考核内涵和目标,并合理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政策措施。从上到下,一以贯之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四,必须持续推进“问题到我为止”的银行文化建设。没有良好文化的支撑,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银行业是服务业,“问题到我为止”是服务业起码的要求。一是在银行业机构内部,要严格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次序,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有序地谋发展。银行业的每一位员工,对此都必须自觉捍卫,问题到我为止。二是在对客户服务上,要注重培育“问题到我为止”的责任文化和行为取向。每一位接触客户和市场的员工都是整个银行形象的代表,必须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和内部协同意识。其实,我国的现实是缺乏横贯型管理,门第之见和低协调效率形成了内耗,银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这种努力不但必须,而且需要不懈地培育,以增强我国软实力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顶层设计,营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良好的监管环境 经济兴则金融兴,政策好则百业健。展望未来,我们要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银行业要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这方面,银行业已经在2010年底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并连续两年顺利完成了涉农和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两个不低于”目标。今年,还将争取在全国再解决500个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问题。至关重要的是,所有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在基层同步推进,即除基础金融服务之外,更要加强安居工程建设、就业与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诸多领域属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统筹改善,并设计好制度和机制,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一以贯之地执行。

二是银行业发展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相互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和认真的管理工作,可以促进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促进宏微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的进步。而经济社会的宏微观层面上的实质性进步,又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如何淡化企业属性和大小,按照发展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精神,共同努力,确保通过公平竞争获取包括银行信贷在内的各种资源,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切实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当前,受国际国内因素等影响,国内发展中不少环节都绷得很紧。从科学意义上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更需要关注如何抓好需求侧管理优化,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不是在区域之间的转移。发展快而不好,不是我们的方向。有量无质且带来一大堆国际国内隐患与纷争,这是难以为继的,绝不可取。另外,对需求侧提高科技含量的说法也要科学化,关键是我国附加值的比例能否得到突破性上升,我们的效率能否得到大幅提高。否则我们将永远遇到供应上结构性的困扰。而用行政手段来管控和处理个中的矛盾,如价格水平问题,都可收效一时,但绝无久效。

四是银行业发展需要公共政策提供基础性支撑。首先,公共政策要有利于促进经济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土地财政和外资依赖仍然突出。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巨大的。对此,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地方财税体系,同时建立地方财政资产负债表,提高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的透明度和由此建立直接融资的机制,结束令出法不随,上行下不效和欲效却不能的问题,十分必要。感谢“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伟大成果,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提出了要求。其次,要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大进大出”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一些国家已经采用无息准备金要求(Unremunerated Reserve Requirement),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征收国外投资所得税或金融交易税,这些方法和手段对我们在全球化生活能更安定一些,都是很好的借鉴。第三,要加快培育诚信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降低各行各业的道德风险,依法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十分重要。其实,信用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内涵之一,需要远见,需要系统性建设。

下载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范一飞副行长在2015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2012年6月29日在2012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5篇

    稳步实施新监管标准 促进银行业发展转型 ──在2012年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2012年6月29日)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

    在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

    在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段爱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荣幸站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困惑与办法”。 我带的1204班,曾有不少困惑,有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一.做不完的交......

    在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

    在“我是这样抓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 王海峰 (2015年12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班主任: 大家下午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

    在教师论坛上的讲话材料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天公是如此作美。前段时间,我们享受了几天夏日般的春天,为我们今天的相聚做足了心情的准备。十分感谢老天爷! 今天,和风迷人、温度宜人,我们为了......

    在青年论坛上的讲话

    奉献及其艺术 (2011年6月29日) 黄镇源尊敬的XXX,各位嘉宾,各位青年: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谈谈奉献精神。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奉献。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指......

    在“政协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当......

    周小川行长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新时期金融与宏观管理

    周小川行长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 新时期金融与宏观管理 2011年05月22日13:07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尊敬的俞正声书记,尊敬的韩正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互联网+创新论坛上的讲话

    在公司“互联网+创新”论坛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互联网+创新”论坛,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公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