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2:5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相信未来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诗的抒情方式,比喻、象征手法。2.学习作者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精神。二.作者和写作背景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

《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是文革(1966——1976)开始并进入高潮的狂热阶段,食指在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的迷惘、矛盾、失望中,用年轻、热情、执着,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以食指为名,是对别人在背后指点的解嘲,是损伤不了诗人健全人格的抗争。三.文本梳理

(一)诵读文本,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二)诵读1、2部分,理解其中意象的象征义。

(找出意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并分析意象的象征义及作者的信念。)知识补充:(1)意象(2)象征

1.蜘蛛网——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

炉台——(火——希望)产生希望的地方

无情查封——黑暗势力横行,对进步知识分子的审查、批判、迫害

灰烬——(炉火已灭)遭受迫害,生活贫困,处境艰难

余烟——残余的希望 但

依然、固执——坚定的信念

铺平失望的灰烬——抛弃失望,乐观

美丽的雪花——纯真、美好的希望

相信未来

2.紫葡萄——(晶莹、美好)理想、希望

深秋的露水——希望破灭,失望的泪水

鲜花——成功、荣誉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被剥夺,失落

枯藤——生命被摧残

凝露——孕育新的希望

凄凉的大地——现实残酷 但

依然、固执——坚定的信念 直面绝望,不懈至死地相信未来

小结:

1、2部分,痛斥现实,相信未来,痛苦中怀有希望

(三)诵读第3部分,理解分析。

读法一: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读法二: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对呢? 1.抓住意象,哪些意象? 手——排浪 手指——排浪 等,确定读法二更好。

2.根据事物的特征,分析手指——排浪、手掌——大海、笔杆——曙光的关系,理解比喻的修辞,并体会其作用。

运用比喻,“排浪、大海、曙光”使气势壮阔,形象生动,含义隽永,增加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3.孩子的笔体——(美丽的雪花)纯真、美好的希望 4.小结:面对困难,信念更强,豪情更高。(教学过程示例:

1、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而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那么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看法一:“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看法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究竟哪一个说得对?大多数同学可能选择第一种。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讨论后明确:“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于是,大家明白了“读法二”是正确的。

3、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明确:比喻,可表述为“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4、同学们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明确: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5、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感受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这体现了语文的“活动性”)

6、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明确:有,它们都是笔直的。

7、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活动体验,可使课堂直观、形象起来。)

8、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明确:没有。

9、“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有谁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举例明确: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10、可是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明确:在像那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四)诵读4—6部分,思考 1.我为什么坚定地相信未来? 2.我为什么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3.“拨开„„,看透„„”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未来的人一定能看清历史,辨明是非,给予我们“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

4.理解 “腐烂的皮肉”、“脊骨”两个意象

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未来 脊梁不断,历史自有公正评价

5.“焦急地等待”——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和信仰。小结:

(五)诵读第7部分

直抒胸臆,发出呼喊: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四.江青这样的批示这首诗:“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他否定的是现实的残酷,对未来则抱有美好的希望,这应该是一首绿色的诗,是食指对生命的赞歌。

诗人“否定现在”,但绝不会否定自我,他说“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可是,在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不少人在否定现实的同时,也否定了自我——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66年5月17日,邓拓服毒;(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的殉道者。)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傅雷1908年生,上海南汇县人。著名翻译家。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著作等身。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站在长凳上戴上高帽子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罗广斌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南联大,解放前参加反抗国民党的地下斗争,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后曾任共青团重庆市统战部长。与杨益言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影响巨大。)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李立三1899年生,湖南醴陵县人。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曾领导过著名的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在短短两个月中遭受14次无情批斗殴打之后,决心一死了之,当晚服安眠药自杀。死前留下了“致主席”的遗书。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自缢身亡;(容国团1937年生,广东中山县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陆,曾多次获世界冠军称号。“文革”中被诬为“修正主义苗子”。目睹了贺龙、荣高棠批判大会后,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鸭房中。)

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

68年8月3日杨朔吞服安眠药自杀;(杨朔1913年生,山东蓬莱人。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革开始后,杨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于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68年8月12日,周瘦鹃跳井;(周瘦鹃1895年生,江苏吴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主编《申报·自由谈》、《礼拜六》等,有长篇言情小说《新秋海棠》等,系“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1968年跳井自杀。)

71年1月13日,闻捷打开煤气自杀;(闻捷1923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作家、诗人。解放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副社长、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文革一开始即遭批斗,1969年下半年获得“解放”后,又因人际交往问题遭诬陷,被张春桥说成是“阶级斗争新动向”。1971年1月13日,张春桥、姚文元正式任上海市委第一、第二书记,闻捷于当晚写好遗书后开煤气自杀。十余年后,作家戴厚英据此写成长篇小说《诗人之死》。)

„„

他们是多么的无奈、无助!

而食指却否定着现在,热爱着生命,相信着未来,追求着希望。《相信未来》和它的姊妹篇《热爱生命》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在困厄中相信未来,最后得到了人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你知道吗?

启示:

不管现在遭受了怎样的苦痛,只要挺直我们的脊背,精神不灭,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未来的

第二篇:《新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1专题 相信未来

相 信 未 来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概括诗节内容,理清诗歌思路;分析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蕴含的深意。

2.介绍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和对未来的执着信念。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逆境中相信未来的执着,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自信。

资料卡片

食指,1948年生于山东,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为之起名郭路生。他认为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着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于是他用“食指”为笔名,以表达自己的抗争与解嘲。

食指15岁开始诗歌创作。1965年考入北京56中学高中部。1968年到山西杏花村插队,插队时创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唱。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都完成于1965至1969年间。1971年参军,1972年因各种压力造成他精神崩溃。

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他的诗歌抒情纯净,语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诗人在人生之途中受到过一个又一个打击,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因而他在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但他对国家仍不改初衷,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歌,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食指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他的艺术追求。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

《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诵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恼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诗人自己回忆:“1969年,我下乡第二年回来,„四三派‟的人回来聚会,要我去。我给他们背了几首诗。那些诗他们要走了一些,作为一个动态写进报告里,给了上边。江青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江青又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你不歌颂„文化大革命‟,不相信现在相信未来,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20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曾被严格审查、批判。但在阴云密布的时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热爱生命》,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灰烬(jìn)

凝露(nínɡ)瞳孔(tónɡ)...

第三篇: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相信未来》教学实录讲义

《相信未来》

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处于昏睡状态,个个睡眼惺忪,梨花带雨别样红,飞流直下三千尺,好吧,就说做梦吧。

师:同学们刚才经过了午睡,发现你们睡态真美,(生笑)你们梦到什么了?梦见我了吗?(小刘有些自作多情,生笑)其实白日做梦是很正常的。比方作家经常就做白日梦。《红楼梦》就是曹雪芹做的白日梦。现实生活中的得不到的东西可以通过梦来实现。我们上节课送给大家毛泽东年轻时候的一首诗——

生(集体):咏蛙。

师:现在背诵,像青蛙一样呱呱叫。(生笑)(学生集体背诵,颇有气势,听取蛙声一片)

师:果然是青蛙。此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家的表现手法是灵活多样的。现在让我门回到初中时代,再次重温一起走过的日子。(出示天净沙秋思(下面学生一片兴奋,)有学生在轻声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师:打住,老师问问大家,初中时候,你们老师是怎样讲解这篇作品的? 生(1):我们老师就让我们背诵,也没讲什么。

生(2):老师说,这是讲秋天的游子的思念,写的很苦涩。师:你讲到了作品的内容——还有呢?

生(3):这是一首小令,好象说是秋思之苦,很有地位。师:哦,你提到了体裁和价值。生(3):还有写景很有特色,与众不同。师:讲的详细些。

生(3):通过一些名词的堆积,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学生接(小桥流水人家)基本没有动词。但给人震撼。师:怎么个震撼?

生(3):暗淡的景物。蔓延的黄草秋日冷清的小桥,看到村子中炊烟袅袅,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无聊。马是瘦的,而且行进在萧瑟的西风中,此刻看到的夕阳。正是残阳如血。写出了人生的漂泊。

师:讲的太到位了!你融合了个人的情绪体验。谢谢。用意象来体现人物的心态,而这些景物明显就带上了人物的情感。尽管人生失意常八九。我们依然要坚信不经历风雨——

生(集体):哪能见彩虹。

师:对,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无出路的寻找出路,有这样一位寻找者,他一直漂泊在诗歌的旅途上,他用他的灵魂在歌唱,像荆棘鸟一样直唱出鲜红的血液,而他又在残忍的误解和冷漠的白眼中定格,被人用无情的食指在背后指指点点:看,这个疯子。然而他仍然站立在诗坛阵地中,是诗歌中的王者,为后代人诠释了一个生活的本质: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当 蜘蛛网无情的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学生跟着轻声朗读,以至声音越来越响)

师;谢谢同学用心的朗读,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的心和老师一起跳动的韵律,和食指在心灵上产生的共鸣。不知大家有否注意到此诗的写作时间?

生(集体):1968年。

师:这是一段令人难忘和痛心的时代—— 生(部分):学生文化大革命。

师:对,就是十年浩劫,是中国人心中惨痛的记忆。在那个年代,狂热摧毁了理智,血腥染红了大地,成千上万的青年离开城市,上山下乡,投身所谓激情燃烧的时代,激情过后,年轻的心灵明显的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和荒诞,一种被骗的情绪涌上心头,充满了时代的忧虑和个人前途的迷茫,而这首诗就是大雾弥漫中的灯塔,给人以光明和力量。从结构来说:这首诗可分做两层,标志性的句子就是——

生(部分):我之所以这样坚定的相信未来,是因为—— 师;对,可见前三节是写—— 生(部分):我怎样相信未来。师:后四节是——

生(部分):我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师:对。前三节是结果。后四节是原因。现在告诉我你们的第一感觉,你是喜欢前三节还是后半部分。

(学生讨论)

生(4):老师,我喜欢后半部分,因为这几节通俗易懂,写的激情澎湃。比如。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师:你是说后几节是直抒胸臆,类似前不见古人 生(部分):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生(5):我喜欢前三节,前三节诗歌含蓄,有味

师:刚才同学喜欢直截了当派,你是个含蓄婉约派。那怎么个含蓄法,说说听听——。生(5):前三节用了大量的意象。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天净沙类似。

师:知我者,XX生也。(生笑)既然有很多意象,大家找一找,并且说说你的独特的体会。(学生找意象,然后讨论)

师: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结果。

生(6):我喜欢蜘蛛的意象,蜘蛛网给人的感觉是阴森和荒凉,没有生气和活力,甚至有些恐怖。

师:你让老师联想到西游记中的蜘蛛精。(生笑)

生(6):蜘蛛网无情的查封了我的炉台,很有意思。炉台就是灶。是产生温暖的地方,是说有某种看不到的势力在扼杀温暖的事物。

师:讲解有道理。炉台其实就是我们南方的灶,当然我们现在是煤气灶,炉台很少见。就像我们说床,北方人叫炕。谁再说说?

生(7):我喜欢紫葡萄,(生笑)

师(微笑):你是盖北人吧,好说说葡萄吧。(盖北是我市著名的葡萄之乡,称江南吐鲁番。)

生(7);葡萄是甜美的的水果,却化为深秋的露水,就好比眼泪。是失望的眼泪。并且露水是一见阳光就化了的。有失望之情。

师:可见这是一滴容易受伤的露水。(生笑)生(8):我喜欢鲜花——,师:女孩子喜欢鲜花是天性。(生笑)

生(9):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尤其喜欢。我想这里的鲜花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恋人,或女朋友。是说女朋友不爱我了,跑到别人那里去了。作者感到失落。伤心。

师:有自己的见解。但鲜花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可能包括爱情。眼睁睁看着他们的流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谁还要说?现在葡萄吃光了,鲜花也被人采取了——(生笑)

生(10):我喜欢雪花,因为雪花代表着纯洁,在那个时代,纯洁的事物不多了,所以作者说美丽的雪花。还有凝露的枯藤,虽然是枯藤,但有露水,就是有生长的希望,作者看到了希望。

生(11):我喜欢漂亮的温暖的笔杆,对诗人来说,笔是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他来说,笔是油甘甜的。

师:那为什么说用孩子的笔体写下呢? 生(部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花朵。师:是这样吗?

生(12):是说孩子的眼光和心灵是纯洁的,是不受污染的,是善良的,充满天真。师:孩子的心灵永远是透明的。其实食指在7岁时写过一诗:鸟儿飞上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着愉快的日子里,问声老师阿姨您好!真正的孩子笔体的诗,就像皇帝新装中说出真相的小家伙。在那个虚伪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找回失落的纯真。诗人从本质上讲都是 3 天真的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从上面的意像中,看到了荒芜饿艰难。贫困和悲哀。那是不是这里的意象都是暗淡的?——

生(13):不是,后面就不一样。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老师,这几句话读起来很别扭——

师:那你该怎样朗读?试一试——

师(摊开手掌):你看,在诗人的眼中,他的他的手指就像 生(部分):好比涌向天边的排浪。师(展开手掌):手掌就好比—— 生(部分):就好比拖住太阳的大海。

师:这是两个很大气的比喻,当然这只手有点像如来佛的手,大而无边。我们允许诗人想象,我们惊叹诗人非同寻常的想象力。来,我们朗读前三节,一二两接读出承重,深沉,第三节充满豪气和激情。(学生朗读,效果好多了)

师:前面我们说过,前三节是借助意象来抒情,是间接抒情。后三节是 生(部分):直抒胸臆。

师:诗如果只有前面的三节,还不足以表现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来的三节,食指将自己对“未来”的“相信”和对人类的清醒认识结合起来。诗的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师生共读后四节,可以看出很投入,完全进去了。简要的谈体会。)

师:同学们,《相信未来》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光明。在人生的路途中,希望我们用坚韧点燃心灵的火焰,相信这是永远向上的火焰,是生生不息的火焰,是温暖一生的火焰。现在,老师很想和同学们PK一下,模仿前三节诗,写一个片段。当然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超越老师,最后四个字必须是——相信未来。(学生开始仿写)

师:好,我们来交流分享同学们的成果。学生朗读作品,老师点评,师生兴致高涨,其乐融融。(以下是学生的作品部分展示)

(当寒风吹落最后一片黄叶,当凝霜孤单的挂满枝桠,我依然固执的摘下檐下的冰棱,在空旷的雪地上写下:相信未来。当鲜花因凋谢而枯萎,当小草因践踏而消逝,我依然固执的用残存的种子,在坚硬的大地躯壳上埋下:相信未来。)

师;下面老师朗读另一首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节选)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1:第6课 鸿门宴 教案

《鸿门宴》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玉玦(jué)瞋(chēn)目 目眦(zì)跽(jì)曰 参乘(shèng)彘(zhì)肩 不胜(shēng)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5~7)无伤被诛

【合作探究】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异体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二)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三)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固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于臣。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五)句式

1、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2、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六)成语凝集

①鸿门宴:比喻暗藏杀机或另有阴谋的宴会。

②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⑤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三、【能力提升】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五、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

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范增示意”,第三件事“项庄舞剑”,第四件事“樊哙闯帐”,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互动设计:

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 项羽和刘邦:(双方首脑)

共同点:胸怀大志 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也!”

1.项羽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

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羽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听曹无伤言(大怒)决意伐刘——受项伯说(许诺)答应善遇——受刘谢罪(留饮)自愧设宴——见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见伯护刘(不应)继续纵容——樊哙闯斥(称赞)赐坐赐酒——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

性格特点:

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2.刘邦

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真有心计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机敏过人,贯彻执行张良的方针真叫漂亮!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

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见状,樊哙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察纳雅言,“沛公军霸上”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刘邦多有心计,处事多么果断!

为之奈何(惊)——求救张良(问)——拉拢项伯(谋)——谢罪项羽(奸)——脱身独去(识)——留良代谢(周)

性格特点:

生性懦弱、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变、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 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有勇无谋,被动 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对比照应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刘邦论成败: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第三课时 互动设计:

小结内容: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

宴会前,战与不战问题

宴会上,杀与不杀问题

宴会后,追与不追问题

项羽欲击刘邦──刘邦被放

曹无伤告密──曹无伤被诛

范增劝说项羽──范增怒骂项羽

作者的英雄史观:《项羽本纪》是一篇有史诗气魄的历史悲剧。司马迁只选取了几个场面,展示项羽的人格、才干、成功、失败。巨鹿之战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决断;鸿门宴以传神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胸怀、张良机智的安排、刘邦圆滑的表演、樊哙忠勇的行为、范增失策的无奈。尤其一出垓下之围,更以悲壮的笔调叙说了英雄的末路:项羽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领壮士突围,大呼一声,将汉将吓得惊慌回奔数里;他伤神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无一人生还,断然驻马乌江岸边笑迎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当然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七、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世人说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点拨: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10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互动设计:

千秋功过我来说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教学反思】

《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法应该改革,应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第五篇: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致橡树教案 苏教版必修1

《致橡树》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 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预习案】

一、作者、写作背景及朦胧诗有关情况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7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二、字音

慰藉()()铁戟()雾霭()....霹雳()()虹霓()...【探究案】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下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它让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一类人?(1)凌霄花

(2)痴情鸟儿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修辞),否定、批判 了 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

3、诗人笔下的橡树和木棉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4、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5、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 上,并,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总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反思】

教学参考:

四.

1、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 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3、.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4.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5、(1)——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六、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胧。

4、语言优美形象。

下载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第一专题 第2课 相信未来》教案 苏教版必修1(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