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
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 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 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 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 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 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 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 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 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 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
① 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
② 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
……
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 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③ 每排4人,排6排;
④ 每排6人,排4排;
⑤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
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
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篮子里运回家去。
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辅差)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培优)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个。(培优)
第二篇:2014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6丿1 8
8
0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 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6”表示每盘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放6个苹果。
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
”表示横式中的“÷”。(5)练习: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教学设计(精选)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分苹果》教学设
计
(教科书第34页到第35页)[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二]、学具准备
苹果图片、小棒、挂图、写着题目的小黑板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挂图,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想请小动物们吃苹果,(出示苹果图片12个)小朋友们快来帮小熊分苹果吧!
(二)、操作探索,体会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准备了四个盘子,想想平均每个盘子能放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
2、利用学具分一分,并汇报结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准备了三个盘子呢?
第 1 页
2、如果准备了六个盘子呢?
3、如果准备了二个盘子呢?
4、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上问题,并进行解答、交流方法。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订正。
三、交流探索
师:从帮小熊分苹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分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比较快的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方法。
{对于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的概括,让学生更一目了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更轻松,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动手尝试,巩固新知
一、个人尝试(第34页的试一试第1题)
1、学生看题,说题意。
2、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动手实践。
3、交流订正。
二、进一步深会(第35页的试一试第2题)
1、学生看题,请个别学生说题意,并请个别学生尝试分析题目。
2、不用学具,直接完成练习。
3、师适当引导,学生间交流好的练习方法。
第 2 页
三、尝试探索(第35页的试一试第3题)
1、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小组合作:编一题简单的应用题。
3、小组展示应用题,集体修正,给予及时的评价(不要磨灭学生的那份热情)
4、独立完成应用题,集体交流。
四、灵活伸缩(第35页的试一试第4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有多少名学生?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列式计算)
2、与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思考:还可以怎么排?
3、汇报结果。[四]、课堂小结
一、小结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结果每份同样多。
二、延伸
数一数本班的同学一共有几个,除了我们现在的这种排法,还可以怎么排?
第 3 页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第二课时《分苹果》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在分苹果过程中,两次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不同,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通过上节课的分桃子,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
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 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 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 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 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 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 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
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 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 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 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
① 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
② 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
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 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③ 每排4人,排6排;
④ 每排6人,排4排;
⑤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
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
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篮子里运回家去。
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辅差)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培优)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培优)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
《分苹果》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第二课时《分苹果》 【学习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进行平均分:(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分苹果”主题图;(2)“试一试”中的第1、2、3、4题。
学生:每人准备24个学具水果、6个小塑料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数学故事会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师:二年级2班要举行一次数学故事会,大家都准备了有趣的数学故事,邀请了老师,还买了水果。
出示“分苹果”主题图(只要出示12个水果,不出示盘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出苹果数为12个。
师:这些苹果该怎样装盘呢?
1、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个别说,其余听。
2、学生倾听与思考
1、以故事会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平均分”上。
2、在倾听与思考中明确学习主题——两种方式的平均分。
二、故事会准备——分苹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集体交流与筛选归纳
(1)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②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③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④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2)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①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② 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③ 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 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水果,取出12个,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倾听与表达;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思考、提问,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故事会采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数学故事之一——小熊装苹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1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问题举例:
① 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
② 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③ 如果有2个袋子,每袋装几个?
④ 如果有4个袋子,每袋要装几个,还剩几个? ……
2、数学故事之二——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2题的图片。(2)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问题举例:
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 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 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 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数学故事之三——小兔背萝卜
① 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2根。② 如果每只小兔背3根萝卜,需要4只小兔才能运走。……
3、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试一试”中的第4题的图片。(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 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②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③ 每排4人,排6排; ④ 每排6人,排4排; ⑤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1、学生观察后个别讲故事:小熊摘了10个红红绿绿的大苹果,它要装进口袋里背回去。
2、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全班其余学生通过用学具装、摆、或用铅笔圈、连,或请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忙等,尽快找到答案,然后举手抢答。
1、学生观察后讲故事:小松鼠真能干,它从松树上摘下了18个松果。它想把这些松果装到
篮子里运回家去。
2、此次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成员思考后抢提问题,再思考或操作探索后抢答问题。
四、故事会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今天的故事会不仅是内容精彩,故事会上还处处充满着挑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你愿意把观察到的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吗?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
五、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辅差)1、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2、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个。(培优)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培优)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