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猴子兄弟们在学校表现的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奖励它们。快帮她数数一共有多少根?一共有12根香蕉,猴妈妈要把这些香蕉分给她的孩子们,可以这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猴妈妈一起来“分香蕉”。(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新知
活动一:
1、分一分,说一说
师: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用你们手中的小木棒代替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4根„„
师: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每6根1份,平均分成2份。对着其他分法图,引导学生用“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的句式自己说一说。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这么多种,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记录,那就是除法算式。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板书:12÷2=6(根))
师:这是一道除法算式,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如乘数、乘号和积;在除法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生试说)
师:你们看看课本怎么给他们取名字的? 12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2称为除数,6称为商(板书)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吗?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有6根。另一种角度:把12根香蕉,每6根1份,平均分成2份用算式怎么表示?12÷6=2(份),说出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这种平均分的过程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让学生说说其他分法的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同学们是否学会了,我来考考你们吧!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多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我只是适当地指导、点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空间,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4.两处设计开放题,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把数学学习生活化、实用化、问题化。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操作中合作交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甚至还有多个不同的答案,这样既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又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第三篇:二年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三、课型、教学时数:新授课
1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碟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小猴子最喜欢吃香蕉了,今天小猴子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出示香蕉画面)。师:今天,欢欢的伙伴们看到香蕉都馋的直流口水,欢欢要把香蕉分给它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可是怎么分呢?大家愿意帮忙吗?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欢欢一起来分香蕉。(板书课题:分香蕉)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除法
(1)突出“平均分”
师:欢欢怎么分香蕉才让伙伴觉得公平呢? 生:„„ 生:„„
师:要让个小伙伴觉得公平,必须要把12“平均分”,请孩子们想想,可以怎么分呢?(2)动手分一分 探索多种分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12根小棒代替12根香蕉,动手分一分,然后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独立分小棒,然后同桌讨论(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学生可能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另一种思路是“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
(从“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根”的角度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教师可以把平均分成2份、3份的情况,作为反馈的重点,让学生根据实物投影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完整的语言对分的过程进行描述。)
师指着平均分成2份的图过渡: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这幅图,也可以看成每6根1份,平均分成2份。
引导学生对着其他的分法用“每几根1份,一共可以分成几份”的方式说一说。(3)认识除法的读法和意义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香蕉,(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 份有6根香蕉)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板书:除法),12÷2=6(板书:除法算式:12÷2=6(根))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板书:读作:12除以2等
于6)
师:请同学们把这算除法算式读两遍。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的12、2、6分别表示什么?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把12平均分,现在老师想把12根香蕉,每4根香蕉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用纸碟代替盘子,把12根香蕉分一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动手分一分(老师巡视,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师:请同学们说说需要几个盘子?除法算怎样列?
师:12根香蕉,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3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2÷4=3(板书:12根香蕉,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3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2÷4=3 师:同学们能说说12÷4=3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12÷4=3,如果有个别学生列12÷3=4也要跟学生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师:刚才大家学习了除法算式,可是除法算式里面每个部分的名称大家又知道吗?我们就拿12÷4=3为例,谁能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如果学生有预习一般都会说得出来,但没有预习的学生一般都说不出来。)
师:12÷4=3,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是除号(板书:被除数,除数,商,除号)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里各个部分的名称,说完12÷4=3还可以说说其他除法算式。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65页练一练
1圈一圈,填一填,并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独立完成)2.12架飞机图(独立完成,并试着回答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3.18块橡皮图(两种平均分的情况,根据意思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四)扩展练习,发展思维
1、连一连。
(1)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10÷5
(2)2+2+2+2+2
27÷9
(3)有10个梨,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4(4)27除以9,商是多少?
32÷8
2、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
(略)
(五)畅谈收获全课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里的一些物品进行除法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分香蕉(除法)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除法算式:12÷2=6(根)
读作:12除以2等于6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除法算式:12 ÷
=
3(根)
被
除
除
商
除
号
数
数
《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
民生小学 温 兆 艳
第四篇: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杨静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出发算式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以及各部分名称。
2、在具体的分一分活动中感受除法算式的作用,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除法算式的意义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复习导入
你知道猴子喜欢吃什么水果吗?(苹果、桃子、香蕉)
有2只可爱的猴子,你怎样把6根香蕉分给他们,叫他们都满意?(每人分3根)
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平均分
这节课咱们接着探究平均分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12根香蕉
2只猴子 你知道老师要问什么问题吗?
1、出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根?
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边动手边讲一讲自己是怎样分的。
学生活动 教师了解情况
2、汇报方法
强调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楚
1)一根一根
所以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
2)两根……
乘法口诀等
3、教师演示分的几种过程。
总结:不管怎样分,最后都是每份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6根。这个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比我们说要简单得多,那就是除法算式。
教师出示 算式 12÷2=6 教给学生怎样读
边读边板书
4、突破重点:教师:这个算是表示什么过程?学生再说一遍。(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
教师:那么这里的12 2 6 分别表示什么?
2-3人说
自己练习说 再找人说
教师: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再把算式表示的意义完整的说一遍。
5、学生自由分
教师:刚才老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成了2分?你还会怎样平均分?
6、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长记录,看看你们组能写出哪些除法算式?
教师巡视
7、汇报
说想法和算式
汇报时继续强化全班同学明确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以及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
课件出示所有的算式,并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含义。认识各部分名称。
教师强调:分谁谁就是被除数,结果就是商。
三、新知小结
总结除法算式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回顾一下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
四、巩固练习
1、填空题,见课件
目的是复习各部分名称和除法算式的意义
2、看图写算式
主要是让学生看分的过程来写算式。
4、判断题
针对易错内容进行设计,已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五、全课小结
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
平均分
12÷2=6
÷
=
12
÷
=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第五篇:《分香蕉》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分香蕉”教学设计
西堡中心小学 齐彩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香蕉。
教材分析:学生经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从本节开始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开始接触除法要有一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重 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难 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教 具: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智慧爷爷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智慧老人拿出了12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该怎么分才会让2只小猴都满意呢?(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一分。大家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探究
(一)分一分,说一说。
1、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汇报分香蕉的结果。(课件演示验证)
(二)读一读,认一认。
刚才同学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是用分一分,圈一圈的办法知道每份是6根。聪明的笑笑用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想知道笑笑有什么好办法吗?(演示课件:12÷2=6(根))师:12,2,6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6表示每只分得6根。(认识除号,它表示平均分,写法:先写横线,再写两点横线要写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试试看。
生:读作“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师板书:“12÷2”读作“12除以2”。)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智慧老爷爷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个问题。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课件出示)
请你先用小棒分一分或者画一画图,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演示课件:12 ÷ 4 = 3(个)),读一读这个算式。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在这个算式里,12叫【被除数】,2叫【除数】,6叫【商】。÷叫【除号】(板书)相互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三)议一议,写一写。
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我们分四人小组合作,可以摆一摆画一画,也可以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看哪个小组写得快、写得多?(练习本上写)
分组汇报每种分法和算式:
12÷6=2(根)12÷4=3(根)12÷3=4(根)12÷2=6(根)
12÷12=1(根)(老师补充: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1根。算式是:12÷12=1(根)。)
师: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
三、体验感悟
(一)今天,同学们表现很不错,老师想带同学们和我一起去参加3位学生的生日。(出示课件)
1、把()根蜡烛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根。列式:()÷()=()(根)
2、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列式:()÷()=()(个)
(二)智慧老爷爷见我们班上有这么多聪明的孩子,高兴地邀请大家参加闯关游戏。(出示课件)
四、实践应用:
同学们,大森林里的小动物听说你们非常聪明,它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学到的知识帮助它们吗?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请看算式编故事。÷ 4= 5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对大量物体的平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没有让学生上台板示,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