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肺复苏方法进展(推荐)
心肺复苏方法进展
现代心肺复苏术自1960年提出以来,挽救了不少猝死病人的生命,但是复苏成功率一直很低,人们不懈地努力试图改变这种状态。
复苏的成功率涉及很多环节,人们在1992年就提出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概念,它包括四个相互紧密依靠的环节,即早期呼救、早期基本生命支持、早期电击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生命链是一个整体概念,它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最终存活率将明显降低,其中以早期CPR和早期电击除颤最为重要。当早期除颤不能凑效时,有效地建立人工循环和通气的复苏方法就为以后治疗处理的基础。人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几十种改良的复苏方法,虽然大多数按照现有的最终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标准而淘汰,人们的热情并未降低,本文就近几年的努力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标准复苏术
心肺复苏中的按压通气比例,长期为单人操作按压通气比15:2,双人操作5:1(在1974年、1980年、1986年和1992年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均相同)。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双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改为15:2。双人操作5:1比例的确定主要是以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75~80次/分)和呼吸频率之比为依据的,而心脏骤停时的血流和血气与正常时血流和血气是有明显不同的,如果将正常时的心率呼吸频率比参数应用到心脏骤停时的按压通气比参数,明显是不合理的。
2001年,Berg等人对复苏时按压通气比问题进行了研究,标准复苏术的双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为15:2,以100次/分的按压速率,连续按压15次,需时9秒,缓慢给潮气量为700~1000ml的两次人工通气,需时5秒,而这5秒的停顿会使冠脉灌注压下降50%,这种冠脉灌注压的损失必须通过下一轮的5~10次按压才能达到以前的水平,这样将会大大影响复苏效果的。
2002年,Babbs等人通过数学仿真指出,在标准心肺复苏术下,从肺循环灌注量以及肺血流通气比的角度来看,15:2的按压通气比中,有至少一半的通气是不必要的,血流灌注的宝贵时间由于人工通气引起的按压中断而被耽搁。通过将按压通气比从15:2到50:2之间进行仿真,发现氧供方面改善从33%下降到7%,但氧供和血供综合改善程度为从18%升高到80%。他们假定如果在以往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按压频率60次/分时,最佳的按压通气比为15:2,那么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时,最佳的按压通气比为25:2,对标准心肺复苏术来说,按压通气比为15:2不可能是最佳的。
2003年,Dorph等人在动物实验中,比较了按压通气比为15:
2、50:2和50:5的情况下动脉血气,混合静脉血血气,脑循环以及氧供等参数,结果显示动脉血气15:2组氧饱和度在80%以上,而其他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不到40%,而另一方面,50:2组的胸部按压次数比其他两组多30%,所产生的平均动脉血流也明显要高,决定最佳CPR效果的应该是血供、氧供和二氧化碳清除等综合考虑,认为50:2的按压通气比例最为理想。
2004年,Turner等人在Babbs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延长心脏复苏(prolonged CPR)中,最好的按压通气比应该保证在血供、氧供和二氧化碳清除等方面达成一种平衡。
仿真表明最佳的按压通气比为20:1,但在动物实验中,由于存在肺血液分流和肺泡塌陷等问题,通气相对来说较无效,此时的最佳按压通气比实际上为15:1(30:2)。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将按压通气比从15:2改为30:2,这个比率是专家们跟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达成的一致的意见,而不是通过明显的证据确定的。2006年,Lurie和Wanchun Tang等人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和模拟研究,比较了按压通气比为15:2和30:2两种情况下血流动力学效果,结果显示按压通气比30:2较15:2明显改善了血流动力学指标。
2007年Hostler等进行了一项院外临床试验,比较按压通气比30:2与15:2在3分钟内的按压次数和为呼吸而中断的次数,结果显示在3分钟内30:2组的按压次数为78±29,80±30,74±26,15:2组的按压次数为53±24,57±24,51±26,P〈0.001。30:2组的为通气而中断的次数为1.7±1.2,2.2±1.2,1.8±1.0,15:2组的为通气而中断的次数为3.4±2.6,4.7±7.2,4.0±2.9,P≤0.01,30:2组的按压质量明显好于15:2组的。
综上可见,人们已经从数学模拟到动物实验再到临床试验对按压通气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都表明人们开始关注按压和通气这一对在复苏中带有矛盾性的问题。
目前按压和通气的最佳比率还未找到,但是,可以看出,在能满足基本血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次数。
(二)、改良心肺复苏术
标准心肺复苏术在急救上应用普遍,但其复苏效果有限,必然激励人们尝试寻找新的复苏术。到目前为止,先后提出了近二十种心肺复苏术,腹部绷带复苏术、咳嗽复苏术、体外同搏复苏术、同步通气复苏术、正负压通气复苏术、充气背心复苏术(包括A-CPR)、军用休克裤复苏术、插入性腹部加压复苏术、高频复苏术、腹同搏复苏术、双泵复苏术、主动按压放松复苏术、胸腹主动按压放松复苏术、胸骨按压配合胸骨束带同步加压术、pGz-CPR、微创复苏术和体外循环复苏术。其中大多数改良复苏术已经被放弃,还有少数未定论,新的复苏术不断出现
1、插入性腹部加压心肺复苏术(IAC-CPR)
插入性腹部加压心肺复苏术是由美国Ralson在1982年提出的,该方法需要两人操作,一人进行标准的胸外按压,另一人双手放在中下腹,在胸部放松期间,按压腹部,胸腹按压比1:1,腹部按压频率通常在80~100次/分。腹部按压压力限制在100—150mmHg。其机制是在放松期按压腹部,一方面使动脉血产生返流,提高动脉舒张压,另一方面,使静脉回流增加,升高右房压。两者的升高程度决定其复苏效果。
1982年Ralston等在犬模型上进行IAC-CPR和STD-CPR的血液动力学比较,结果IAC-CPR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大约是STD-CPR的两倍。后续的研究不管在动物实验还是在临床试验上都出现了矛盾性结果的报道。
1994年Babbs对此在其综述中建议,应该在按压部位、按压面积、按压时间和按压力上进行改进,其目的是在提高舒张压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右房压的升高程度,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压,改善复苏成功率。
2003年,kern等对IAC-CPR中的矛盾结果,进行一项探索实验,他们发现IAC-CPR手并排组,IAC-CPR手重叠组和STD-CPR组收缩相似,舒张压IAC-CPR明显高于STD-CPR,24小时存活率方面,统计上没有差异,但IAC-CPR手重叠组有好于其它两组的趋势,因此他们支持Babbs提出的建议。
2005年,Babbs继续在计算机模型中来研究IAC-CPR的按压频率,在按压频率从20-100次/分之间进行模拟,发现最佳的按压频率为40-50次/分,按压频率增大,胸腔内心血管顺应性下降,腹部按压静脉血回流受阻,IAC-CPR的效能降低,而且胸腹交替按压,它们之和与80-100次/分的推荐胸部按压频率一致。他认为,IAC-CPR的研究结果目前出现矛盾,不能说是该方法客观上无效,而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之一就是做好胸腹部按压。多年的实践表明实际上难以做到。
2、充气背心复苏术(VEST-CPR或A-CPR)
VEST-CPR是在1979年据胸泵学说提出的,是用带状气囊环绕胸部,在主机的控制下对整个胸部节律性充气加压。按压频率为60次/分,按压放松比为50%。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对其作了系统研究,该方法产生的动脉收缩压是目前最高的,冠脉灌注压是STD-CPR的两倍多。
2000年,Henry Halperin 等因VEST-CPR装置体积庞大、操作不便而设计出了hydraulic-pneumatic band CPR(HB-CPR)复苏装置,特点是用一个高压的小汽缸为动力,拉动束带对胸廓加压,在胸前的位于束带和胸壁之间加上水囊垫,能将束带的压力均匀的传递到胸壁,避免软组织损伤。该装置体积大大缩小,血流动力学效果与VEST-CPR相当。
2002年,美国Revivant公司对HB-CPR装置进一步改进,产生出AutoPulse装置。以电动代替气动力,步进电机转动,拉紧或放压力分布带,产生胸部的按压和放松过程(A-CPR)。
2004年Halperin等人在猪模型上将A-CPR与标准的心肺复苏术自身对照(n=10),结果A-CPR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明显,脑血流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2004年,Timerman 等人进行的一个31病人院内临床试验报道,A-CPR与STD-CPR相比,动脉收缩压,冠脉灌注压明显升高,心肌血流和脑血流也明显增加。
2005年,San Francisco消防部门在院外进行A-CPR短期存活率的研究,A-CPR组明显好于STD-CPR。2006年,Fumiaki等人的动物实验显示,自主循环恢复率,A-CPR明显高于STD-CPR,A-CPR组神经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STD-CPR中50%的动物神经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
2007年,Krep等在院外评估A-CPR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具体方法是46个患者被研究,25个患者自主循环恢复(54.3%),其中18个患者送入ICU(39.1%),最后10个患者出院。安装准备好装备的平均时间为4.7+/-5.9 min。使用该设备的患者没有发现损伤。
3、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ACD-CPR)
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是由Cohen、Tucker和Lurie在病人家属的启发下,1992年提出的,丹麦公司研制出了手持吸盘。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工作原理是将硅橡胶真空杯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按压其胸廓,产生前向血流,主动放松时手持圆形柄主动上提,吸盘拉起胸壁,胸廓扩张,使胸内负压增加,降低右房压,冠脉有效灌注压(CPP)改善,又增加静脉回流,心脏前负荷增加,每搏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
1992年Cohen等首次进行ACD-CPR的动物实验,结果发现ACD-CPR显著提高主动脉收缩压和冠脉灌注压,有舒张压升高而右房压下降的趋势。
自从Cohen、Tucker和Lurie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关于ACD-CPR的研究在全世界发表的文章不下200篇,其结果是不管在血流动力学还是存活率方面,存在两方面的意见,但认为ACD-CPR是明显有效的占绝大部分,实际上这也印证了胸内负压的重要性。
2001 年由瑞典的Jolife AB公司研制的机械ACD装置来替代手持式的按压装置,该装置称作LUCAS,它主要由类似于心脏泵中的吸盘和固定在两侧支架上的气缸组成,而支架连接到坚硬的背板上。它是由高压气流驱动双作用气缸的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主动按压和放松。
2002年,Steen等人率先使用此装置进行研究,在猪模型上比较了手动按压和LUCAS按压的效果,结果显示LUCAS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好于手动按压。
2005年,Rubertsson等人在猪模型上比较了手动按压和LUCAS按压的的脑血流和ETCO2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LUCAS按压能明显改善脑血流和心输出量,这一结果有力支持在临床上进一步评价这一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5年,Steen等使用LUCAS进行了一项院外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有被目击的心脏骤停患者在15分钟之内进行LUCAS操作,初试节律是室颤者有25%存活30天,初试节律是心电静止者有5%存活30天,如果开始接受LUCAS的时间超过15分钟,不能存活30天。
4、吸气阻力阀(ITV或ITD)与吸气阻力阀结合其它复苏术
1995年,Lurie在为了提高ACD-CPR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提出了吸气阻力阀。吸气阻力阀(ITV或ITD)是一单向阀,在呼气时或正压通气时,该阀不起作用,但在吸气时,由于阻力阀使得吸气阻力增大,提高胸内负压,增加静脉回流。吸气阻力阀配合ACD-CPR进一步提高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流,加强ACD-CPR的复苏效果。后来应用到STD-CPR,它是唯一定为Class IIa 的改良复苏方法。
ACD-CPR结合吸气阻力阀:1995年Lurie在猪模型将ACD加吸气阻力阀与单独ACD-CPR比较,结果改良的方法可显著增加冠脉灌注压。2000年,Plaisance等人进行院外临床试验,将ACD-CPR加吸气阻力阀与单独ACD-CPR比较,前者能明显提高病人的ETCO,升高了舒张压和冠脉灌注压,降低了胸内压,提高了CPR效能。2003年Woldke等人在德国对210例院外病人进行试验,ACD-CPR+ITV与STD-CPR相比能明显提高病人自主循环恢复率、1小时存活率、24小时存活率。2004年,Plaisance等人进行了另一个院外临床实验,ACD+ITV(sham)(n=200)和ACD+ITV(active)(n=200),ACD+ITV(active)能明显提高24小时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2005年Plaisance等人的一个ACD-CPR+ITV与面罩或气管插管结合的临床试验显示,ITV与两者结合时,都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基本生命支持阶段,ITV用于呼吸面罩是可行的。
可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研究观察,吸气阻力阀与ACD-CPR联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ACD-CPR的复苏效果提高复苏成功率。
STD-CPR结合吸气阻力阀: 1998年,Lurie等人在研究STD-CPR结合吸气阻力阀对重要器官血流的影响时发现,吸气阻力阀能有效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局部血流,改善复苏效果。2005年Pirrallo等人在院外试验研究中发现,STD-CPR+ITV组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尤其是收缩压,几乎是STD-CPR组的两倍。2005年Aufderheide等人的一个随机盲法临床试验显示,STD-CRP+ITV改善了24小时复苏率。
事实证明,在复苏效果欠佳的STD-CPR复苏术,与吸气阻力阀结合,也能改善复苏效果,吸气阻力阀的的循环增强作用得到进一步证明。
2007年,Herff等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在ACD-CPR组,ACD-CPR+ITV组,STD-CPR组和STD-CPR+ITV组等四组中,各组分别进行胸部按压5分钟,观察有ITV组和无ITV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结果发现有ITV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很明显,同时对肺组织进行CT扫描,记录肺密度值,有ITV组的肺密度值比无ITV组的肺密度值要高。30分钟恢复期后,各组动脉氧分压和肺密度值无差别,所以使用吸气阻力阀导致肺功能的损坏。
5、胸腹主动按压放松复苏术(PTACD-CPR)
胸腹主动按压放松复苏术在1997年由Wang Chun Tang和Max Harry Weil提出的。为了一个抢救人员能独立实施,设计一种名为Life-stick的装置。它由一个主支架连接两个按压吸盘组成,一个用于按压胸部,一个用于按压腹部。单人双手持手柄即可进行操作,操作者手持两边的手柄交替主动按压和放松胸腹部。
Wan Chun Tang等采用室颤猪模型上进行动物实验,将PTACD-CPR与STD-CPR相比PTACD-CPR明显改善冠脉灌注压、胸内负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且明显改善48小时生存率和神经学结果。
2000年Wenzel等在同样的动物模型上,观察心肌和脑血流,PTACD-CPR较STD-CPR能明显提高冠脉灌注压、脑灌注压、ETCO2、左室心肌血流和脑血流。2001年Arntz等人进行一个院外临床试验,PTACD-CPR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较,病人存活率没有改善。2002年Kern等进行Lifestick与通气结合的动物实验,显示胸部按压频率60次/分,5:1同步通气频率在优化血流动力学效果和通气方面是最好的,这些实验数据对指导Lifestick临床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几年没有这方面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报道。
2006年,Babbs对PTACD-CPR的胸腹按压波形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证实,按压频率为80次/分,工作周期为50%,可产生几乎最大的全身灌注压为60mmHg 和前向血流为 3.8 L/min,这是标准心肺复苏术的1.5-3倍。
6、胸骨按压配合胸廓束带同步加压法(SST-CPR)
2001年南韩Sung Oh Hwang等人提出一种方法命名为Simultaneous sternothorac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ST-CPR),装置包括一个胸骨按压活塞和环绕胸廓的束带。
当活塞加压于胸骨时,束带被拉紧加压给胸廓,一方面通过胸廓对心脏按压,另一方面束带对胸廓加压,胸腔内压增加来帮助心脏射血,起胸骨按压和充气背心两种效果。该方法将“心泵”和“胸泵”机制结合起来。
2001年Sung Oh Hwang等人进行动物实验,与STD-CPR相比,SST-CPR明显提高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有效灌注压和ETCO2,还发现SST-CPR的舒张早期,右房压低于0mmHg。
2002年Sung Oh Hwang等人有对其短期生存率进行动物实验,SST-CPR较STD-CPR提高了短期生存率。
2006年,SST-CPR装置发展成一种更简易装置——LifeBlet装置,该装置具有宽的束带和按压侧翼,从而产生更好的按压效果,它容易携带,可用于基本生命支持阶段以及适合于非专业复苏人员使用等有点。血流效果比STD-CPR要好。
7、水平振荡复苏术(periodic Gz acceleration CPR,pGz-CPR)
2000年,Adams等人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无创通气装置,此装置主要有一平台和驱动部分组成。
平台运动由正弦波发生器控制的电机驱动,平台运动频率为1~15Hz,位移1~3cm,改变往返运动的频率和加速度可以在人体内沿脊柱轴线产生周期性正弦作用,来进行人工通气。
pGz运动时可以产生胸廓和腹部的反常运动,向脚方向的减速和向头方向的加速运动产生吸气,从而造成吸气时腹压增加,胸腔压力降低,并产生一定的胸内负压。pGz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是对血管壁产生的剪切力促使舒血管物质的释放产生舒张血管效应,增加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在心脏pGz可产生小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虽小,但在pGz造成外周血管扩张,外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足以驱动血液由中心流向外周,从而提高了器官的局部血流量。
2001年,Adams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复苏方法提出来,并在猪的室颤模型上,将pGz组与未进行pGz组相比,心外膜、心内膜、大脑、脑干、肾脏皮质层、回肠粘膜、胃粘膜和肝脏部位的血流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03年Adams等人进行的动物实验中,pGz-CPR(n=7)与STD-CPR(n=5)相比较,pGz组中自主循环全部恢复,24小时和48小时的神经功能也是正常的,而STD-CPR组没有一只恢复。
2005年,Admas等人进行一个动物实验,将pGz-CPR(n=8)与STD-CPR(n=8)相比,通过心脏超声的监测,pGz(n=8)改善了ROSC6小时的EF(ejection fration)、FS(frational shortening)和WSMI(the wall motion index),改善了左室功能。
2006年Wu等进行了一项pGz-CPR复苏后在灌注损伤的实验。pGz-CPR与Thumper CPR相比,左心室的射血份数以及自主循环恢复30分钟后,脑血流、心肌血流和肾血流前者比后者明显高。炎症反应pGz-CPR组明显轻于Thumper CPR组。
OVER-THE-HEAD CPR 和Straddle CPR
在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在飞机的过道上,在走廊中,或小胡同内,由于空间狭小,是无法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术的。
2002年,Wolke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复苏方法——OVER-THE-HEAD CPR(OTH-CPR)。
该方法是在患者头部而不是在患者的一侧执行心肺复苏,其方法是急救人员位于复苏对象的头端,双腿分开跪于病人的头正前方,进行胸部按压和气囊通气。而另外一种与此方法相似的称作Straddle CPR(STR-CPR),该方法是复苏者骑跨在患者的大腿的两侧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是两人,另一人在头部进行人工通气,见图3-2-42。
对15个受过OTH-CPR培训的急诊医护人员进行该项技能检测,每个复苏人员持续120秒。通过对按压质量,通气的潮气量以及按压通气比是否正确等几个指标的比较,发现OTH-CPR是一种有效的单人执行的心肺复苏术,而且易于掌握。
2004年Perkins等对20个复苏人员进行实验,结果是OTH-CPR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其通气参数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别,在按压频率、按压放松比和平均按压深度二者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但OTH-CPR的手动按压部位的正确性比标准心肺复苏术的要高,所以OTH-CPR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至少是同等有效的。2005年一个试验报道,对专业复苏人员进行测试,OTH-CPR在通气方面明显好于单个人的标准心肺复苏(330/760 vs 279/779 P=0.002),两组的按压质量没有不同(4293/6304 vs 4313/6395 P=0.44),结果是OTH-CPR可以改善基础生命支持的效果。
2004年,Handley 等人对19个复苏人员进行实验,他们重温学过的复苏技术和学习OTH-CPR仅15min。每个人进行四种方法的复苏,单人的标准复苏(St-1),两个人的标准复苏(St-2),单个人的OTH-CPR和横跨于病人大腿两侧的复苏的STR-CPR。
结果显示STR与St-2 复苏效果基本没有差别。OTH-CPR与St-1比较,按压深度OTH-CPR显著低于后者,按压周期高于后者,按压部位不正确性高于后者(30.4% vs 7.7%)。两个人的St-2复苏方法与单个人的进行比较,在给定的一分钟内平均按压次数高于单个人的,放松时间低于后者。此试验中OTH-CPR按压位置不正确性比例较大,需要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是否可通过训练可以改善,本试验还提示二人的协同进行的心肺复苏效果是明显好于单人进行的心肺复苏的,因为减少了按压中断时间。
总之,在空间狭小,复苏人手少,而且病人又不易被转运时,OVER-THE-HEAD CPR是唯一的可执行的复苏方法,如果实施人员能注意掌握正确的按压部位和按压深度,该方法还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可替代标准心肺复苏术的复苏方法。9 背部按压复苏术
1989年,McNeil在复苏专业杂志Resuscitation上发表一篇文章,他描述了训练和执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所存在的困难,提出并建议实施更简单的背部按压复苏术(Prone CPR),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方法具体实施的步骤是将病人俯卧放在硬板面上,拉病人的一支手臂垫在其前额下,让鼻梁靠在肘部,鼻尖向下,然后骑跨坐在病人的臀部,双手分别放在胸部对应的背部两侧进行按压,每分钟按压约40次。这种方法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Schafer的按压背部法相似,从1992—1996年间,一共报道有6例院内患者实施了Prone CPR,其中5例是围手术期患者,所有的收缩压可维持在80~120mmHg,所有的病例资料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说明Prone CPR是一种有效的复苏方法。在呼吸方面,McNeil认为,Prone CPR时,患者头居中,并且头垫在肘上,当按压背部时,头后仰而下巴下移,这明显满足气道通畅的要求,而且有资料显示这种气道通畅的效果比仰卧位头后仰产生的气道通畅的效果要好。有试验报道,在2000—2002年,有5例ICU病人在施行标准心肺复苏术无效后实施Prone CPR,平均收缩压为95mmHg±19mmHg,平均舒张压为25mmHg±10mmHg。
10个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俯卧背部按压,评估其通气效应,平均潮气量为398.5ml±109.9ml。这些试验结果显示Prone CPR是一种有效的而且简单易操作的复苏方法。
总之,Prone CPR这种复苏术简便易学,能够很好的持续实施,可以保持气道很好的通畅,能减少胃内容物误吸,能减少各种损伤的可能性,对于外行的旁观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可行的复苏方法。
(三)、小结与展望
在心肺复苏领域,如何产生有效的循环是非常重要的。按压通气比的研究,它实际上是减少通气的次数,增加按压次数,以得到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又保证基本的血气指标,改善按压质量,提高复苏成功率。
心肺复苏方法学的研究虽然研究的如火如荼,但进展不是很大,仍停留在对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上,但明显有一个趋势,手工按压的质量难以保证,复苏的机械装置或电动装置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少。
小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装置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期望有更多的有效的复苏方法的出现,因为这是复苏其他抢救措施的基础。
第二篇: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试题
1. 什么叫心肺复苏术?
答:当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为尽快建立和恢复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而采取的医疗技术措施称心肺复苏术。
2. 单人心肺复苏术的方法是什么?
答:(1)判断神志、意识是否存在
(2)立即呼救,请求他人迅速协助抢救,拨打120。(3)放置病人为仰卧位,清除口腔异物。
(4)疏通气道,抬高患者肩部,使送过伸,适当后仰,保持气道开放。
(5)判断呼吸,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6)触大动脉搏动,如心跳未停,只做人工呼吸,12-16次/分。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每按压15次,吹气2次,反复进行。
(7)救护车赶到,护送到医院急诊科,途中继续复素苏。
3.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有哪些?
答:(1)皮肤粘膜、指甲颜色由紫甘转红润。
(2)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或收缩压大于等于8.0Kpa。
(3)呼吸改善,出现自主呼吸。
(4)大脑功能改善,瞳孔由大变小,睫毛反射存在。
(5)昏迷逐渐变浅,肌张力增高,出现挣扎。4.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有哪些?
答:(1)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2)心肺复苏已进行30分钟,脑死亡证据持续存在。
(3)心电图示波一直呈直线。
(4)确定在开始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已经停止超过15分钟以上者。
5.胸外按压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1)胸部的严重创伤、挤压伤或多发性肋骨骨折。
(2)胸廓畸形,纵隔、心脏移位。
(3)心脏室壁瘤,左房粘液瘤,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破裂及心包堵塞。
(4)大面积肺梗塞。
(5)严重肺水肿,张力性气胸、血胸。6.心肺复苏治疗用药途径有几种?
答:CPR的用药途径有:
(1)静脉给药;
(2)气管内给药;
(3)心内注射给药;
(4)骨髓内给药; 7.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肾上腺素属儿茶酚胺类,CPR的首选药物,该药对a-受体及β-受体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a-受体的作用又大于β-受体的作用,a-受体作用可使全身的外周血管收缩,使主动脉舒张压提高35mmHg,并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另外该药可使心室细颤波改为粗室颤,有利于电击除颤。8.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1)呼吸心跳骤停;
(2)昏迷病人防止误吸;
(3)呼吸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无效,需机械通气。
(4)气管内分泌物过多,不易排出;
(5)全麻或使用肌松剂大手术者。
(6)各种原因致气道梗阻、肿瘤、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肋骨骨折等。
9.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每分按压次数(15),与吹气比率(15:2)。10.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几种?
答:开放气道的方法有2种:
(1)仰头抬颏法;
(2)托颌法;
11.电除颤的方法及每次所用能量是多少?
答:在两电极板上的均匀涂电极膏后,将标有APEX的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另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2—3肋间处,以200J、200—300J、360J顺序电除颤。
12.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除颤)。
13.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在挑起会厌后,见到声门,插管插入声门内。
14.何为心肺脑复苏?
答:在呼吸心跳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采用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
15.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应如何应用?
答:早期不主张使用碳酸氢钠,下列情况应考虑应用碳酸氢钠。(1)心脏骤停时间大于10分钟,PH〈7.2,在充分通气的前提下可少量应用。
(2)心脏骤停前即有代谢性酸中毒。(3)严重的高钾血症。
首次剂量可为1mmol/kg,然后根据血气分析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用量。
第三篇:心肺复苏 讲稿
心肺复苏
一、概述
1、复苏的概念: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
2、心跳停止的类型(凭心电图诊断):(1)、完全停跳:无心电图,不收缩。(2)、心室颤动:心室收缩不规则,蠕动,心排量几乎为零。
(3)、电机械分离:心电图有心室符合波,但缺乏有效地心肌收缩和射血。
3、心跳停止的诊断:
(1)、诊断依据:①神智突然消失②大动脉搏动触不到③无自主呼吸④听不到心音,测不到血压⑤瞳孔散大,无反射⑥心电图诊断。(2)、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①强调无需摸脉搏,力争10s内完成,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
②生存链的概念: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二、初级心肺复苏(BLS)
初级心肺复苏是呼吸、心跳停止时的现场应急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流。
(一)开放气道(A)
1、舌根后坠的处理:三合一气道开放法。
2、异物阻塞气道的处理。
(二)人工通气(B)
1、口对口(鼻)人工通气:每分钟12次;仰卧—头后仰—捏鼻孔—深吸气—对口用力吹入。
2、其他人工通气方法:简易呼吸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
(三)人工循环(C)
1、胸外心脏按压(ECM)
① 背部必须有坚实物体。
② 手掌根部压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臂伸直,用上身重力。③ 两人复苏:5次胸外按压后作1次人工通气(60次/分)。一人复苏:15次胸外按压后作2次人工通气(80次/分)。④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无论单、双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皆为15:2。⑤ 推荐人工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2、胸外按压有效地标致:①大动脉可触到搏动;②发绀消失,皮肤转红;③可测到血压;④血氧饱和度仪可测到脉搏波;⑤自主心率恢复。
3、胸外按压的并发症:①肋骨、胸骨骨折;②气胸;③心包积液、填塞;④肝、脾破裂。
三、后期心肺复苏(ALS)
后续生命支持(PRT):后期复苏是初期复苏的继续,是借助于器械设备及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较佳疗效的复苏阶段。也是一个地区和医院急救水平的体现。
(一)呼吸功能的维持
1、控制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咽、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造口术。
2、人工气道与氧疗:①简易人工呼吸器;②麻醉机和通气机的应用。
(二)循环功能维持
1、开放静脉,尽早进行,以便给药和补液。
2、人工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
(2)胸内心脏挤压(ICM)(3)经皮穿刺心肺灌注法(CPB)
(三)电击除颤(院内除颤)
1、及早建立心电图监测。
2、电击除颤对心室纤颤中粗颤最有效。
3、电极安装:①胸内除颤:电极放在心壁上;②胸外除颤:一个放在第二肋间靠近胸骨左缘,另一个刚在第四、五肋间(心尖部)。
4、电极能量:①胸外除颤:首次200~300J;再次:360~400J;②胸内除颤:成人:首次20~80J,小儿:5~50J。
5、除颤与药物复合使用,如利多卡因。
(四)药物治疗:
1、给药途径:原则为给药迅速、便捷
(1)静脉给药:安全、可靠,首选。
(2)气管内注药:①注药后立即正压通气;②从气管内或环甲膜穿刺后注药,蒸馏水稀释至10ml后气管内注药;③维持作用时间长于静脉给药;④被分泌物稀释,应加大剂量;⑤去甲肾上腺素、碳酸氢钠不能用。
(3)心内给药:①上述两种方法无法进行或开胸时才用;②穿刺点在第四肋间胸骨缘垂直刺入,回抽有血方可注药;③穿刺时,应停止加压通气;④并发有气胸、心包填塞,室颤和心肌坏死。
2、给药目的:①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加心肌收缩力;②防止心律失常;③纠正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④脑复苏用药。
3、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加心肌收缩力药物:(1)肾上腺素:首选药物
作用:增加心脑灌注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自主心律恢复,细颤转为粗颤。
(2)钙剂:10%氯化钙
(3)其他: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
4、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
作用:抑制室性异位节律,提高心室纤颤阈值。(1)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2)可用于电击除颤无效的病人。
(3)用量:1mg/kg,静注,必要时2~4mg/min静滴。
其他药物:阿托品(降低心肌迷走张力,提高窦房结兴奋性),维拉帕米。
5、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心跳停止时缺氧引起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不主张常规应用碳酸氢钠,在早期主要依靠过度通气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当各种复苏措施已采用,碱剩余达到—10nnol/L以上时才考虑用。
四、复苏后处理及监测(PRT)
1、长期生命支持(PLS)任务:进行监测治疗,脑复苏,使病人神志恢复和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2、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①循环系统维持;②呼吸系统维持;③防治肝、肾功能衰竭;④脑复苏。
3、脑复苏的目的:脑功能完全恢复。
注:脑缺血缺氧时限:5min(4~6min)。
4、脑复苏的原则:防治和缓解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避免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的成活。
5、脑复苏的意义:
①脑组织的代谢率增高,氧耗量增大,但是储备有限,不可逆性脑缺氧性损伤发生于脑恢复血流以后。
②防止脑水肿。
6、脑复苏方法:①脱水,常用甘露醇;②降温,降至32~34℃;③大剂量皮质激素以缓解水肿的发展;④全身支持疗法。
第四篇: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的定义:是指对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可分为Ⅰ期心肺复苏和Ⅱ期心肺复苏。Ⅰ期心肺复苏又称基础心肺复苏或称现场心肺复苏,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开放呼吸道、人工通气和胸外挤压,其目的是恢复脑细胞供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心脏骤停是突然的、没有预料的循环停止。主要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根据报告指出在4min内开始复苏者多能获救,而超过12min者几乎无一存活。有学者统计,在心脏骤停后开始实施复苏的时间与获救机会的关系有如下规律:3min~3/4;5min~1/4;10min~1/100;12min~1/10000。因此,要求临床医生一定要分秒必争,及时判断和正确处理。有资料显示,4min内开始复苏,8min内接受决定性生命支持者出院率最高达43%。
心跳骤停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伤、出血、触电、溺水、自缢、某些药物中毒等,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单位,其中医院外的猝死接近60%。因此院外的及时、正确的现场抢救复苏,可以降低病死率。复苏成功的基本要素
1、时间就是生命,跳呼吸骤停时间越长,复苏成功的希望越小。而心跳呼吸骤停大多发生在意外场合,所以重要的是现场及时的抢救,这是复苏最后能否成功的基础。
2、第一目击者的急救能力CPR能否成功,还取决于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反应的速度和急救知识。
3、高效率的城市急诊医疗体系。CPR的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等。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RP)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C:胸外按压(circulation)一.判断是否心跳呼吸骤停
1.当发现有晕倒伤者,应判断事发的地方是否安全并容易抢救伤者,同时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
2.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患。无意识者立即求救EMS系统。3.确定患者为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如大叫:“来人啊,有人晕倒,请打120!”等。
4.请来协助的人立即拨打“120”呼救专线电话。打电话者的注意事项:
1).伤者所在的位置(准确的地方)
2).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溺水,电击,出血、创伤等 3).伤者的数量,有多少人 4).伤者的情况,伤势如何 5).现场采取何种急救措施 二.放置正确体位
1.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上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昏迷体位:当患者有心跳呼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时,其气道有被舌根堵塞和吸入粘液以及呕吐物的危险,故应将患者置于侧卧的昏迷体位。
畅通呼吸道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托下颌法。
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不要过伸。疑有颈椎损伤者,CPR时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
2.伤者俯卧时,应把患伤者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移,避免向躯干扭曲,头、颈部与向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轴面上。三.开放气道
判断呼吸方法:眼看、面感、耳听;保持气道开放状态;观察5秒左右(不得超过10秒);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畅通;无呼吸者,立即人工呼吸。1.伤者无反应,取仰卧位后须打开气道,并清除口中异物,取下松动的假牙,解开紧束的衣领。
2.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若怀疑头、颈部有外伤者应用。
注: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3.仰头抬颏法: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手掌有力向后推,使头后仰90度,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颏骨向上抬起,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4.清除口腔异物的手法:右手拇指和其余4指夹持患者的舌和下巴,并打开口腔;左手食指沿口腔侧壁伸入至深部,随后移向另一侧,当手指回收时将异物勾出。严禁将手指从口腔下中向后插,以免将异物推向后方,增加清理难度。
手法打开气道的方法 1.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
2.仰面举颏法 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
3.托下颌法 术者位于病人头侧,两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
四.人工呼吸
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以免从口部吹气时,由鼻腔漏气。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4、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每次吹气约1.5-2秒,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
6、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每次吹气约1.5-2秒,须注意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并等病人第一口气完全排出後再吹第二口。
7、吹入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800~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注意事项:
1.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织物。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2.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3.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
4.单人操作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简记法:单人15:2,每四个为一组;双人5:1)
5.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吹气一口(10~12次/分)。
6.在做口对口呼吸前,应先查明口腔中有无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应先尽量清除。
7.如有脉搏,继续反复施行人工呼吸, 直到患者恢复自然呼吸为止,成人每分钟约12-16次,小孩约15-20次。
8.打开病患口腔,检查呼吸道中有无异物。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如口香糖、假牙等。
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主要用于不能经患者的口进行通气者,如: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做到将患者的口部完全紧密包住。五.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2.按压方法:
(1).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交插互扣,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
(2).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3).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4).按压频率:传统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小结:
1.判定:确定患者是否无反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启动EMS系统; 2.气道:将患者安放在适当的位置,采用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颈法开放气道; 3.呼吸:确定是否无呼吸还是通气不足。无反应,有呼吸,又无脊椎损伤时,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无反应也无呼吸时,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立即开始15:2的按压/通气比率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开放气道时,查找咽部是否有无异物,如有异物立即清除。
4.循环:如无循环征象,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后,缓慢吹气2次,每次通气时间为2秒,再行胸外按压15次,完成4个15:2的按压/通气周期。5.重新评价:行4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行CPR。
第五篇:心肺复苏说课稿
《心肺复苏法》说课稿 灵台职专 高越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19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五部分:教材简析、简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总结教学效果。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地位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39.82人发生,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
(二)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2学时(理论学时1,实验学时1),在此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等,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1.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3.情感目标
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
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2010年国
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调整。
二、教法简述
(一)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时可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原有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部分内容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
(二)教学资源
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由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参考了《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
设备:理论授课的教室有电脑及投影设备,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和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所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法设计
(一)预习指导:明确预习内容,并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
(二)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总结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案例展示(PPT展示与讲解病案):梁珊、女、49岁,车祸后14 点30分被送入院。14点 40分突发心搏骤停。分析救护任务,引出学习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新课
1、概述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因为有内科护理学作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重点让学生掌握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
2、心肺脑复苏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此部分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阐释,对于重点内容可适当放慢节奏加以强调,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零散知识点做好小结,促进学生记忆。
3、简述复苏后的监护与护理。此节为熟悉内容,结合病生、护基及内护知识稍作归纳总结即可,时间控制在10分钟。
(三)本章小结与布置作业
师生再次回顾整个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归纳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和分类、病情评估要点及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布置课后作业及预习内容等。
五、教学效果总结
本次课的内容基本按大纲要求进行,充分的发挥教材创新、探究要求,结合 多媒体、实训室等丰富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活化、优化处理,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勇于改革,增加实训课时,完善考核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