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地球教案(本站推荐)
认识地球教案 知识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5、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6、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
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活动一:导入,了解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1、谈话导入:
2、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昼夜交替变化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
3、介绍历史上人们对这个现象的认识过程。
(1)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过去人们也非常想知道。历史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
老师总结:昼夜的变化是地球、太阳的位置相互变化的结果,但是历史上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通过好多天文学家的努力,证实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的中心,实际上地球本身自己也在运动。
活动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但是昼夜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先来共同研究几个问题。
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它什么时候从哪方升起,何时又落向何方?分析这个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借助桌上的地球仪研究一下。(地球是自转的,自西向东转)
我们看到太阳的变化,两次变化一般间隔多长时间?讨论研究一下,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3)白天与黑夜交替的变化是伴随什么现象发生的?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总结。(地球自西向东运转,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昼夜现象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
师:我们已经知道昼夜现象是与太阳的东升西落相伴发生的,太阳升起后,进入白天,太阳西落后,进入黑夜,也知道了地球能自转,自转一周是24小时,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昼夜现象的成因,我们根据这个事实来做一模拟实验。
老师介绍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
交流活动成果。
老师总结: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作为地球上的一点,当它面对太阳时,就是白天,当它背对太阳时,就是黑夜,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第二篇:教案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教材简析:
本节课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初步认识地球仪三部分内容。“地球的形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中有3个阅读部分和一个活动部分,并配有相应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要求他们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教材是通过图片来说明的,要求学生认识地心、赤道、赤道半径、极半径,并重点掌握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初步认识地球仪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经纬网、认识海陆分布等内容的前提条件,教材中配有图片以及一个活动部分,要求学生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的用途,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
2、能根据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地理现象,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3、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的用途,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教学方法:
1、学生活动,分组交流,让学生思考、讨论,谈看法。
2、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3、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4、观察图片、课件及地球仪,让学生学会描述相关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展示图片:地球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盖天说”与“浑天说”)(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根据教材的阅读部分和自己的认知情况谈谈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活动:(看图回答:)
A.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周,依次经过了那些大洋?
B.麦哲伦船队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什么形状?(注意让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平面、立体))
2、证据: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能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说其他反映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事例吗?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启发、解释。)
典型事例: A、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课件)
B、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月面上呈现的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使我们确认了地球的球体形状。(课件)
C、地球仪卫星照片。
3、真实形状: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阅读课本,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经过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勤思考,常体验,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
二、地球有多大
承转:有哪些具体的数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到底有多大?
展示图片:地球的基本数据图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出地心、赤道、赤道半径、极半径,读出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注意: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
三、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
1、地球仪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
3、地球仪与真的地球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积极回答)如:A、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B、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C、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D、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和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课堂练习:(课件)
板书设计: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证据
3、真实形状
二、地球有多大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定义及作用
2、地轴、南北极等
3、与地球的不同点
反思:
对于“根据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内容,由于很多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说不出来,因此在教学时需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并注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第三篇:认识地球说课教案
认识地球(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是七年级上册的一个框题,本框题设计安排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与海洋”,“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三个板块,通过学习能让学生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初步认识地球仪,能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了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地球的相关地理概况
2、过程与方法
首先远观地球:太空看地球;接着近探地球:学会看地球仪,最后再探地形地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神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四、教法学法
教法: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短片,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景创设法、活动体验法、情绪调节法、认识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学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凡是通过影响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在学法指导上,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猜谜、欣赏、制作等形式亲自体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欣赏地球→初步认识地球仪→了解地形地貌→化情为形,教育延伸
1、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音画同步的世界各国民俗风情图片。远近转换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课堂定下愉快的基调。
欣赏图片后,导入问题:这些美丽的地方和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少迷人的地方,你了解它吗?
2、课中探究
(1)地球概况:
视频展示,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星球从太空中看是淡蓝色的,很美,周围蓝色的光晕就是它的大气层„„
我们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从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水”球。
(2)初步认识地球仪
a、动画出示地球仪,标出赤道和南北半球。
b、出示南北半球。
c、我们在地球仪上可以找到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的赤道,它的实际周长约四万千米。
d、如果我们手拉手沿着赤道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4000多万名
(3)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情况,感知地球有多大。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对比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从世界地图上发现,陆地大都集中在北半球,可北极附近是海洋;海洋大都在南半球,可南极附近却是一片陆地。
3、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1)出示五种地形图: 山脉、丘陵、盆地、平原、高原,让学生了解五种基本的地形地貌的名称。
(2)在小组内说说:你了解哪种地形地貌的特征?
(3)欣赏地形地貌MTV
(4)说说歌曲呈现了哪些地形地貌?
4、化情为形,教育延伸
(1)播放污染破坏地球的录相。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2)请你制作一张环保宣传画、或写一份环保倡议书,来表达你对地球妈妈最真挚的感情。旨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地球妈妈,抒发对地球妈妈最真诚的感情。
(3)总结: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努力,地球妈妈一定不会再愁眉苦脸、一定不会再次哭泣,她的脸上定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让我们一起祝福我们的地球妈妈,祝她永远美丽,永远健康,脸上永远挂着着灿烂而又幸福的笑容。
5、板书设计: 我们的地球
地球
蓝色的水球
南半球:陆地少,海洋多
地球仪
赤 道:南北平分地球,长约4万千米
北半球:海洋少,陆地多
地形地貌:山脉、丘陵、盆地、平原、高原
六:说课小结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征及认知规律,我设计教学方案,希望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道德认识,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本人才学浅陋,这堂课的设计肯定存在许多不足,恳请各位评委专家、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第四篇:第一节 认识地球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3、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4、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理解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2、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晴朗的星空,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火红的圆球。那么,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长啥样呢?我们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呀?有谁知道的? 从现代探测技术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我们可以看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区别圆和球体的概念)其实,太阳和月球也是球体。
过渡:然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过程。1.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那么,古时候人们是怎么描述地球形状的呢?
活动:认真阅读课本16页“盖天说”和“浑天说”材料,并概括两学说的观点
2、证实“地球是球体”
人类是在什么时候验证地球是个球体?是谁验证的呢?
活动:阅读课本17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并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讲麦哲伦的故事。
3、现代宇宙观测研究
至此,通过宇宙观测人们已经确认地球是个球体。
过渡: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呢?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谈一谈:从人类对地球形状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你有什么感悟呢? 学生答:圆、椭圆、球体、„„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答:麦哲伦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精神的形成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它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平时怎么描述一个物体的大小?接下来我们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地球大小把!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提问:图中有两个不同的半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极半径(6371千米)这说明了什么?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地球的庞大感受更深刻。
思考、回答 学会描述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地球这么大,要了解它的全貌很难,也过于抽象,于是人们就把地球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找一找:地球仪和实体地球之间有什么区别?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是正球体,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3、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经纬线等。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观察地球仪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标题,尝试自己小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
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三.地球仪 1.地轴 2.两极
第五篇:《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够提供实例证明地球是球形天体。2.能够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难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辅助工具】
1.多媒体课件。2.表演用道具。
【主要训练形式】
1.小组研讨。2.道具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周一升旗仪式在操场举行,直观感受操场的地表形态是平的。但我们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生活的大地是球体。古人的科技水平低,无法直接看到地球的形状,所以,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经历了几千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1、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盖天说
(1)古代诗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2)“天圆地方”解释不了天与地结合部位的问题,开始猜测“天如斗笠,地如覆盘”。(3)图片展示“盖天说”---天总是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
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臆想---地球是曲面的。
(1)张衡提出“浑天说”(图片展示)---天是包着地的圆球,“天外地内”(2)亚里士多德观察日食(动态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3)毕达哥拉斯海岸观船(图片展示),猜测地球是曲面的。(4)道具演示小船在平面和曲面上的运动。
3、麦哲伦环球航行,亲身验证地球是球体。(1)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2)动画展示环球历程,了解经过的大洋。
4、宇航员拍摄地球照片,确认地球是球体。
图片展示
1、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2、航拍仪拍摄地球照片。
5、小结:图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基本过程。
(二)描述地球的大小。
1、给地球量“身材”,先量“腰围”---赤道。
依据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推算地球赤道的周长。依据周长计算地球的赤道半径。
2、科学家测量: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相差21千米,总结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3、图示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指标:赤道周长;平均半径;地球的表面积。4“看谁算得快”,学生做简单的计算,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大小。
5、对比太阳和地球的大小,感受宇宙的浩瀚。
(三)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吗?”,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1)你了解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了吗?你会用哪些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2)你知道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四)学以致用。
“动动脑”。资源卫星的视野范围和卫星轨道半径的关系:卫星轨道半径大,视野范围就大
(五)请您欣赏(地球图片)
地球,美丽的星球,我们的家园。人类共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