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

时间:2019-05-13 22:4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

第一篇: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

《对花》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对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

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2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其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3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配套光盘、三用机、手绢、绶带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师生在《对花》的音乐声中舞手绢。

二、激趣导课:

1、师边转手巾花边与生问好。

2、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手上的这块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同吗?生:略。

三、感受与体验:

1、看

师:是的,这种手绢是用来跳舞的。知道吗?河北的民间舞蹈是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这种手绢。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手绢舞,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拍一拍、动一动,为我鼓鼓劲。好吗?(播放《对花》伴奏乐,师边舞边唱。)

2、听

1)听赏《对花》:

师:喜欢这个舞蹈吗?生:略。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具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歌曲《对花》。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0页,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录音,板书课题:

九、对花)2)复听《对花》: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腿,感受一下它带给你的快乐吧!

四、了解与认识:

1、熟悉旋律:

1)师:看得出同学们拍得都很开心,现在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用“lu”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生:略。

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分析难点。)

师: 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歌曲中出现了许多切分节奏(板书: “X X X”)和附点音符(板书:“X.X”),只有把它们的时值唱准(指难点处),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先听老师把节奏读一读。再听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有它们的身影?生:略。3)师:接下来我们再用“lai”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 唱的时候要带着快乐的心情,面带微笑,还要注意老师刚才说的节奏,我要听到你们最美妙的声音。(提醒声音位置和坐姿)

2、学习歌词:

1)师生问答第一段歌词:

师:这一次唱得好听多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比比看谁的脑子最灵,在听歌的时候已经把第一段歌词记住了。2)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师:你的记性真好!下面我们把第一段歌词轻声地唱一唱。

② 师:唱得不错,只是歌曲中出现的倚音我们没有唱出来,它在哪呢?生:略。(师范奏倚音,生练唱此乐句。)③上滑音的教学:

a.师:同学们,歌曲中还藏着个向上的箭号呢,你们找到它了吗?这个小记号是“上滑音”,有了它能让我们的歌声更有特色呢!听一听。(师范唱)b.师:你们也试试?生模仿唱此乐句。

④师:现在我们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要把这种迎接英雄回来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好吗?生:略。3)知识技能:

①师:现在熟练多了!可是同学们发现没有?平时我们唱的歌曲的演唱形式大部分是齐唱,而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生:略。

②师:为什么说是“对唱”?生:略。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啊!那么老师刚才边表演边唱的演唱形式叫什么?生:略。③课件出示“小博士”知识点:

师:让我们来看看“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4)师生对唱:

①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个游戏,也用对歌的方式唱唱第一段歌词!我唱甲,你们唱乙,谁接不上来就算输了哦!(师提醒生坐姿、气息以及“的”字唱法等。)

② 师:好,现在你们来考考我,咱们再来一遍,要注意有“齐”字的地方表示我们要一起唱。

③ 生自评演唱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自己的演唱怎么样?(教唱生觉得不足之处。)

④ 师:你觉得在演唱这首歌时,哪一句最有趣?或者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句?生:略。师:(指着“七拨弄东……”)哦,是这句。(师范唱此乐句)这句歌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它模仿的是什么声音?生:略。师:是的,像人们在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的英雄回来呢!你能模仿一下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表情吗?生:略。

⑤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动作模仿敲锣打鼓,唱唱这句歌词,要把当时激动的心情唱出 2 来哦!生:略。

⑥ 师(引导):同学们,鼓声是用来伴奏的,能敲得那么响,把我们的歌声都淹没了吗?生:略。师:把动作做出来就行了,别那么使劲敲。5)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第二段也能唱吗?生:略。师:好,接下来我们把第二段的歌词也唱一唱。你们来问,我来答。(师生对唱第二段歌词)6)结束句学习:

①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第二段的结尾和第一段的不一样,多了一个结束句,这个“哎”字要唱几拍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生:略。师:有8拍哦,同学们要在心里默默地数。②师:最后有两个声部,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声部,听一听。(师范奏第一声部)师:它的旋律走向是高还是低?(以手势提示生试唱)③师:好,现在我们把结束句唱一唱。

④师:我们把前面一句和这一句接起来唱一唱。7)完整对唱两段歌词:

师:现在老师想当听众,听你们把两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好吗?生:略。师:男生唱甲部分,女生唱乙部分。

五、巩固学习: 1)表演唱

①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对唱,而河北人更喜欢边扭秧歌边唱,谁能学学他们扭秧歌的样子?学老师刚才的手绢舞,做

一、两个动作也可以。(请个别生表演手绢舞基本动作)②学习舞蹈基本动作:

手部动作:抓住手绢的一角,掌心向上,然后迅速地翻腕、压腕。(师示范,生模仿。)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秧歌的舞步有什么特点?(师示范)生:略。师:下面我们也来学学这十字步。(师生扭秧歌,请个别生上来扭秧歌。)脚步动作:前进两步,后退两步,称为“十字步”。2)情景剧:

①师:同学们,咱们村的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到北京开“表彰大会”今天就要回来了,村里决定用热闹的秧歌来欢迎他们。哟,时间不早了,那咱们就抓紧排练吧!来,分成小组,将刚才我们学的动作练一练,要边唱边跳。(师巡视指导)

②师:同学们看过潘长江的小品《过河》吗?两个人隔着河要先喊一嗓子才开始对歌。(师模仿)现在咱们配合一下:你们先喊话“哎——英雄回来了吗?”,我回应你们“英雄回来了——”,才开始对歌。明白了吗?生:略。师:谁愿意来扮演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和我们一起扭秧歌?(给两位“英雄”披上绶带)

③师:好,现在准备用热情的歌声和舞蹈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乡咯!(师生表演情景剧)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难忘的河北之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扭着秧歌离开教室。再见!(播放《对花》音乐,生在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二篇: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鳟鱼五重奏》教案湘艺版

鳟 鱼 五 重 奏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湘艺版下册

一、教学目标:1、2、3、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鳟鱼五重奏》的音乐情绪,哼唱主题音乐,了解“五重奏”的音乐形式。难点:从舒伯特的音乐中去感悟人生。

三、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1、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 生:……

师:那当你们满载而归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很有成就感、很开心…… 师:那假设你是渔网中被捕的鱼儿呢? 生:绝望、哀伤…...(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2、新课讲授,合作探究:

师;鳟鱼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此不会再有。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音乐去感受下鱼儿被捕前后的不同情绪变化吧!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欣赏歌词!

下面请欣赏教师演唱《鳟鱼》。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聆听了老师的演唱,那你们发现我运用几种情绪表达了鱼儿的心情呢?

生:高兴地、快乐地、哀伤地......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同时从歌词中又发现了作品中的哪些角色呢? 生:三个。(水、渔夫、鳟鱼)师:我们一起来学唱一段吧!

教师领学生模唱主题音乐。(钢琴伴奏)

师:这么有诗意、有内涵的作品,让我们进一步来感受下吧!请同学们合上双眼,边欣赏边发挥你们的想象,感受意境。

(播放歌曲《鳟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场景,教师随音乐朗诵)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能初步听赏《鳟鱼五重奏》,了解“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感受活泼、抒情的音乐情绪,并积极参与、合作,哼唱主题音乐。

通过欣赏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体会到人生中经历的苦难是暂时的,自由欢乐才是永恒的,美好的日子终将到来。

师:音乐暂时欣赏到这儿,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心灵的窗户”吧!师:经过多次聆听,这些角色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歌曲表现了鳟鱼单纯、乖巧的性格,同时反衬出渔夫阴险、狡诈的一面,还有自由流淌、无拘无束地流水。)

师:优美的音乐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故事,那么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

介绍音乐家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出生于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舒伯特的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并享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称号。其中在1817年,年仅20岁的他写下了艺术歌曲《鳟鱼》,1819年舒伯特创作了《A大调钢琴奏鸣曲》,由于该曲的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因此又叫《鳟鱼五重奏》。

师:说到《鳟鱼五重奏》,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五重奏吗?(学生回答。)

师:那么老师来当一回知识达人,请看大屏幕。通常五重奏的编制都是钢琴加上一组弦乐四重奏,也称钢琴五重奏。而这首作品中舒伯特减少了一把小提琴,增加了一把低音提琴,使作品的低音声部更浑厚、深沉。

(1)、解释“变奏”的含义(举例:给出《两只老虎》的音型。)主题音乐: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变奏: 1.2 3 1 | 1.2 3 1 | 3.4 5 | 3.4 5 ||

教师:这就是变奏的一种形式。我想同学们现在应该都明白了吧!那请同学们利用刚才老师举得例子对<<小星星>>来进行变奏创作。

学生展示,教师鼓励。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吧!

教师引导学生片断式聆听,带着对之前歌曲《鳟鱼》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感受改编之后的情绪。

分别播放变奏中的一部分音乐。(教师边播放边讲解,让同学们用动作去表现小鳟鱼在被捕过程中身体状态的变化,想象它们是如何通过身体表现其内心情感的。)

第一变奏: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欢快地跳跃,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表达了小鳟鱼此时的心情吗?(钢琴)

第二变奏:小鳟鱼在水中又开始另一番情景的游动,换着不同的姿势,流水时缓时急。这一部分你们感受到了是哪种乐器音色最突出,为主奏吗?(中提琴)

第三变奏:浑厚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让作者惶恐不安,小鳟鱼们此时可能还没感觉到“恶魔”的一步步逼近。又是哪种乐器在述说呢?(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第四变奏:此时的乐器组合运用了大量的和弦,奏出阵阵哀伤,好像是渔夫得意的投网,小鳟鱼垂死的挣扎,可是始终没有逃离魔爪。

第五变奏:缓慢地音乐速度,低沉的声音,奏出了作者对小鳟鱼的同情,以及作 2 者内心的忧伤,这里是不是又用到了低沉的大提琴啊? 师:五个变奏欣赏完了,老师准备了一组图片,分发给各小组,你们根据刚才聆听的音乐和老师的讲解来排排序,看哪组的队员排的又快又准!排好了就请上台展示你们的研究结果!

学生上台展示结果。

师:到底正确的排列顺序会是什么呢?现在老师要来揭晓答案了。5、4、3、2、1......请看大屏幕。

教师小结。(2)再听: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首《鳟鱼五重奏》所表达的情绪变化吧!同时,老师需要同学们帮个小忙——就是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大家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展开你们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你们对音乐的理解。

(3)师:此时,老师心里有个疑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明明小鳟鱼是被骗上钩了,为什么音乐到最后又回到了欢快地音乐情绪上?那我们请教请教喜洋洋吧!(展示作者这么创作的用意:虽说,有时候善良与单纯往往被虚伪和邪恶所害,但作者知道自由美好终将到来。)

三、小结:

这么有内涵、有诗意的音乐作品总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那么,在最后,老师想对同学们说:

生活总是欢乐和悲伤相伴,有一帆风顺也有困难和挫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用乐观、积极、微笑的心态对待所遭遇的一切,遇到的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和美好也必将到来!

第三篇:2016春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湘艺版(模版)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内容: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 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

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教学难点:

1、掌握○ × × ×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电子琴、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是!

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介绍曲词作者

生结合预习进行汇报

三、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级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

(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四、初听歌曲

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五、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学唱曲谱。在学唱之前,我们要解决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弱起: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1、学唱0XXX弱起小节

2、唱第一乐段旋律,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二声部合唱。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5、加入歌词。

6、融入自己的感情再来唱一遍!

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希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分小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下面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六、合作创编表演形式

师: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平时啊!我们的音乐课,同学们的表现形式都很独特,创新。这首歌曲可不可以用你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一下你对歌曲的理解哪!

(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七、小组汇报表演师:

好!老师看你们做的都很认真,表现形式也很有新意!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表演。哪个小组先来。(教师及时点评和学生互评)

(教师及时点评和学生互评)

八、总结:

1、下面请大家来说说,我们都学到了那些?

2、最后啊!请同学们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些影视作品。

(教师播放影视录音,学生聆听,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点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的童声合唱歌曲。作为50多年前的作品,学生或许很难体验到当时少年生活的情景。因此我以看图讲述导入,再让他们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从音乐中感受朝气、纯洁和真挚,并积极地联系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后,我以“我的小手动一动”的节奏训练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弱起小节。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充分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再来用自己甜美的嗓音,哼唱起这首曲子。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也忍不住哼唱起来,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开始逐渐兴奋了,开始对歌曲有了感觉。于是我就渐渐让他们把唱的嗓音放大,他们唱的更高兴了,一个个手舞足蹈。看着他们的兴奋劲儿,于是开始逐段地进行讲解,让他们对于文本理解得更深层一些。所以学生在听赏的这一环节都比较主动,也比较投入。比较薄弱的 部分是:导入时如果能用多媒体的画面出现,相信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将更加好。而在第二环节节奏训练时,由于训练时间较短,导致后面学唱时花了很多时间才把难点突破。

第四篇:2016春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划船》教案湘艺版

划船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划船》和《小雨沙沙》。

2、在律动活动中,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身体动作。

3、听赏歌曲《小螺号》,在听赏中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4、能在歌曲演唱中,与他人合作,初步感受二声部歌曲和谐的音响效果。

重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划船》和《小雨沙沙》。能在歌曲演唱中,与他人合作,初步感受二声部歌曲和谐的音响效果。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法、演示法)

1、发声练习

师:春天来了,大地万物苏醒,一片春意昂然,生机勃勃,它们离不开沙沙的小雨。老师要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雨水的热爱。让我们一起用这首歌曲做发声练习。引导掌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份小礼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生:高兴,都说想看。)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和一只米老鼠(CAI出示猫与鼠), 有谁能用一个字母为这两只小动物取个名字呢?

生1:小猫用mi,米老鼠用s……

师:引导学生认识3和5。

师: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练习,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 × ××|×-||节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节奏有哪几类节奏。

生: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

师:请同学们用击掌法练习上面这条节奏。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个别学生来拍……,今天课前练习到这。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画面上有些什么内容。(请学生欣赏画有小苗、花朵、雨水……的画面。)

生:看见了春雨、青蛙、小草……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面上画有小草、青蛙、春雨……,你们喜欢春雨吗?Www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雨沙沙》,出示VCD《小雨沙沙》。

2、新课教学

①学习歌词,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②学习旋律,先让学生用“沙”跟琴模唱,然后带歌词唱第一段。

③学生自学第二段,然后跟琴唱全曲。

3、表演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唱完歌,你们想干什么呢?

生1:敲一敲,打一打……

生2:跳舞……

师:那好,我们先把打击乐拿出来,敲一敲吧!

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师:接下来,我们边唱、边先把自己喜欢的动作为歌曲配律动。

生:边唱边舞,自由表演小组表演,单个表演。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雨沙沙,知道了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同样沐浴着党的雨露和阳光,同学们,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吧。

第五篇:2016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哩哩哩》教案湘艺版

第2课《哩哩哩》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嘀哩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节奏是活泼的、欢快的,旋律是流畅的,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美的口吻,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祈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那抱春的布谷鸟,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那尽情欢歌的百灵鸟,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引子

A

B(1~4)

(5~18)

(19~16)

初步陈述

展开主题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然后读奏,学生模奏,反复练习,切分节奏借用体育课“ 向

转” 的口令来加以联系和想象达到会奏的目的,逐一解决难点。总结:因为有了这些密集节奏才使歌曲富于变化、活泼、具有舞蹈性,使歌曲显的流畅、自然。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来唱。(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朝鲜民歌《哩哩哩》,主题是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喜悦心情,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两个典型节奏型,有了它们才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体现了朝鲜人民的乐观精神。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让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领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乐。

下载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对花》教案2湘艺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