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施和实效性
教师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施和实效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地区待遇比照区基础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教师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实施和实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在开展“两建一提”(加强班级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活动的基础上引领教师走向教育技术现代化,以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技术;校际教研;教育公平。
一、研究背景
(一)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置。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学校从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使用,逐步过渡到多媒体教育技术现代化系统。要求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掌握因特网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学会制作使用课件,选择、组织、整合、利用、共享资源用于教学实践、使用学校网络信息交换平台,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的观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平台搭建的研究
(一)基于局域网的信息交流和资源交互共享平台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添置部分硬件,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在服务器中设立共享文件夹,如建立“教师资源,教研组资料(类目下可建立分年级教案、作业设计、教学课件……)等,真正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减少教师备课,制作学科课件的时间。将时间用到现代化教研活动的开展上,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技术的信息化专业发展。
(二)基于VPN技术的远程登录平台
使用VPN搭建一个最安全、最可靠、最方便的远程登录平台解决方案。保证只有授权的用户才可以访问敏感的服务和数据,杜绝一切非法的访问和恶意攻击。同时以保证访问的不可拒绝性。在服务器建立了VPN远程拨号登录技术,让教师在家里也能直接进入学校局域网,既保证了安全接入,又能充分共享学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三、学校现代化教研活动的开展研究
(一)以用促学,以练促培
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为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使用效益,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逐步形成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开展多形式的现代化教研活动,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二)因设备制宜,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效益
1.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专业应用培训,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的骨干力量。2.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提供应用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现代化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研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做到人人会使用教育设备,人人会交互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三)以教研组活动带动教育现代化应用,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专业发展
1.教研组是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是学校“两建一提”的具体执行者。教研组的单科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与深入分析教学质量等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吸引,带动,激励,提高”的重要作用。
2.让校本教研成为常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大量新教师进入了各乡镇学校,校本研修这种教师教育方式越来越得到广大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由于目前尚存在各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因此,校际联动这种研究方式愈来愈受到基层学校的认可,被更多的学校所采纳,基于此,城、乡学校可以开展多形式的联动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
在联动教研活动的学习交流过程中,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研讨,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是教师的有效研训模式的创新和良好载体,学校在研讨活动的开展中,积极探索完善研修模式,进行更广泛、多方面和多形式的沟通和交流。让校本研修成为一种常态,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校际教研交流的平台,形成优质资源共享、学校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之间的友谊。
3.手拉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促提高。城、乡学校之间结为手拉手学校,在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方面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乡学校联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根据需要明确发展方向。
案例:XX学校教研活动课题组开展了一次“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在学校4-9年级,共12个班近600名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
(1)问答题答题情况
a.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给你的学生上课?
学生主要观点:严格要求,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上课,认真,少安排作业,少批评,用游戏的方法,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开心上课,分层次要求,与学生互动,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等。
b.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学生主要观点:喜欢温柔的教师,上课不发脾气,爱学生,平和,有激情,耐心,负责任,善于与学生合作,善解人意,开朗,真实,有趣,幽默等。
c.课堂上你渴望怎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主要观点:民主平等,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教师多给予学生帮助,多关心学习不好的同学,亲切的师生关系,像朋友一样等。
(2)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不同的教师授课对学生学习有影响,但多数学生能很快适应;59%的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小组讨论,老师点拨;61%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但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这个问题上,60%以上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对教师上课满堂灌,多数学生认为应该留下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做游戏进行教学,71%的学生都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新的知识,学生们喜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回答老师提问时多数学生喜欢思考后表达观点;82%的学生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上课。
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多用游戏的方法,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应留给学生时间,采取小组讨论方式;教师对学生要分层次要求,还要多与学生互动。对于师生关系,学生喜欢温柔、爱学生、有耐心,负责任、善于与学生合作的教师;学生希望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要关心学习不好的同学,像朋友一样亲切的师生关系。
对于教室的环境卫生及布置对学习的影响,多数学生回答没有影响,这个结果有些反常,是否我们的教室布置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感召力?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太淡薄呢?
教师的情感态度(如充满激情、平和、冷漠等)对课堂效果的影响,仍然有较多的同学回答没有影响,这也是不正常的,同样,对于家庭作业布置,多数学生回答是喜欢老师统一布置,而不是分层次布置,这些与我们期望的答案不一致的回答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否存在问题,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已经习惯和适应?
(3)本次问卷调查的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最受学生喜欢、学生最需要的课堂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老师幽默的课堂,还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学生非常欢迎的。
由此,我们建议:老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课堂应生动活泼,而不是死气沉沉,课堂教学应与生活结合起来,使课堂更生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平时多了解学生,积极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老师应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应认真备课,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定要细心、耐心,注意引导学生,而不是强行灌输;作业布置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过量,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虽能提高考试成绩,但却提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使用多媒体的尽量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要增加幽默感,多用微笑面对学生,尽量不要板作脸,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和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对老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教师仅凭传统的知识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注重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应用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愿景,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逐渐赢得学生们的欢迎。
四、总结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信息化工程。教育技术现代化在学校“两建一提”,学校品质提升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课题,主动成长作为;学科思想统领,主动改变平庸;学科建模入轨,主动突破更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小学教师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小学教师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为都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教育,这其中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正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正像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的那样: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国家教委电教办宋成栋主任也说过:“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教师,要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
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思想的现代化
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师生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它从纵横两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既使传统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等优秀的东西得以继承,又从教育教学的理论、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使之更加丰富多样,富有现代气息。同时,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教学观念、思想行为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育思想,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如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等,才能适应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这里,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保证,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更快地促使教师思想的全面现代化。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教师思想的现代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教师“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至关重要的。
1.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当今信息迅速激增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如不注意学习,就很容易落伍,丧失教育者的资格。“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要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另外,信息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内容,把教育和学习的机会送到每一个教师面前,唯有全面的终身学习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
2.创新的精神: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素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影响着学生,教师需要创新精神,那种夹一本书进课堂的做法早已使学生厌烦,学生期待着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氛围,共同探讨的学习方式,而大胆选择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设计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正是新时期教师努力的方向,正是教师创新精神的体现。
3.追求卓越,为人师表: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的工作 成了教学情景设计、教学软件的制作、选择或重组、教学活动的策划等,教师成了设计者、编制者、操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工作量增加了,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更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追求卓越,为人师表的红烛精神。
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做到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
1.择优而“导”,“导”之有效。
现代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获取最佳的教学效益,但并不是说,现代多媒体使用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或者是使用多媒体就比不使用好。幻灯、录音、电视、计算机等各有其特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的媒体,并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特长,这就是“择优”。教师通过媒体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这可以说“导”之有效。
2.有法而“导”,“导”到实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决不能整堂课地演示媒体软件,让现代化技术媒体代替了教师的作用,这就没有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落实到位,教师“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有导映激趣式,导疑设问式,导学训练式,导思明理式等。
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代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苦练教学基本功,如“三字一话”训练,教师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端正的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这个“新角色”的职能更趋多元化,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原来的基本功外,还要具有现在的基本功,就是电教基本功即“两种理论,两个设计,五项操作”,两种理论就是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两个设计就是会教学设计,会教学软件设计,五项操作指:
“编”——会编写电教教案、电教流程图,“演”——会进行各种媒体的操作演示,“导”——会选择媒体、教学软件,组织教学过程,“练”——会收集各种信息,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馈”——会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反馈调整。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促使教师具有不断发展的基本功。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要建立一支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能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又能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
1.开展“拉网式”与“滚雪球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对教师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制作培训,采取“拉网式”普及培训,要求全体教师100%会操作、使用。对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培训,则采取“滚雪球”式培训,先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让他们先行一步,再带动全体教师。由于年龄、基础、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进度肯定会存在差异,学校要求35岁以下年轻教师会“三机一件”,即会使用幻灯机、电视机、计算机、会制作计算机CAI课件。45岁以下教师要在2015年前拿到计算机培训证书。另外,学校落实培训制度、培训与考核结合,成绩与奖金挂钩。
2.开展“三”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期开展电教优质课评比,将优质课摄制成教学录像片,参加上级有关竞赛,校内组织观摩,互相学习;组织自制教学软件评比,充分展示教师的劳动成果;开展电教论文评比,鼓励教师钻研电教理论知识,为教师提供一片阵地,谈体会,谈经验,谈不足及努力方向。
3.开展课题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为了使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组织教师学习课题方案、实验报告以及专题论文的写作;鼓励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各项课题的研究实践,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全校每个学科都有中心课题,要求每位教师要都参与某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以语言、直观、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参观、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主要以媒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如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做到“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者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低年级说话中采取“四步”教学法,即理清思路;再现生活,音响联想,诱发情感这样四步的教学方法,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能利用电视媒介现象生动直观的特征,采取直观教学法,把枯燥的道理变成内容丰富的道德行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会给教学方法带来怎样的深刻变化,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实践证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必将促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反过来又将推动教育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将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而广大教师则是这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主力军。
第三篇:实施智慧教育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
实施智慧教育战略 推进教育现代化
茶山镇申报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暨广东省教育强镇
复评验收自评报告
茶山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
第一部分 发展概况
一、区域概况
茶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北部,面积45.5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全镇常住人口约15.7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茶山镇实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先后获得中国食品名镇、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市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达标镇、市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街、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7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国字号”荣誉称号。2017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21亿元,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亿元,增长21.7%;各项税收总额21.4亿元,增长11.5%。东莞火车站、东莞地铁站物流基地落户茶山,成为茶山各项事业发展的双引擎,为茶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
- 1- 力。
二、教育概况
2006年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以来,我镇全面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的文件精神,把“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自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0年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2014年评定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至今,镇委、镇政府确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出台了《茶山镇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突出“均衡、优质、特色”三大主题,紧紧围绕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战略主题,在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上取得突破,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发展内涵上力求创新,在推进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上取得实效,着力实施智慧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美丽新茶山奠基。
目前,全镇有中小学、成人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共54所。其中,中小学13所,公办4所,民办9所;成人学校1所;幼儿园27所(公办1所,集体办1所,民办25所);培训机构13间。省一级学校、市一级以上学校比例达到92.31%。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人数40926人(其中公办学校学生7183人,民办学校学生26410人。幼儿园总人数7333人)。成人学校现有学员161人。全镇在职专任教师总人数-2-
为2239人,其中,公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432人。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130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00人。
第二部分 整改情况
自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和评定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以来,我镇根据当年督导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制定措施,积极整改,成效显著。
(一)关于“在落实《茶山镇“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同时,结合茶山镇未来发展实际,研究做好与现代城市化发展相配套的教育发展规划,有效形成现代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机制”的问题。
科学研制规划方案。2014年以来,我镇持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区域发展情况,优化设置了3所公办小学。同时,结合市、镇“十三五”规划,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形成我镇教育中长期发展专业规划,制定《茶山镇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茶山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调研报告》,重点推进集团化办学、智慧型校园创建、特色品牌学校、公办教育资源升级扩容工程、公平普惠工程、强师工程、民办教育促进工程等一批项目,抓好项目谋划,使项目更好地落地开花,适度超前发展教育事业,以“均衡、优质、特色”的格局,推进我镇教育现代化。
逐步完善各类制度。收集国家、省市各类教育管理制度,编辑《教育管理制度汇编》,研制出台《茶山镇中小学、幼
- 3- 儿园“六名”强师工程实施方案》《茶山镇中小学幼儿园临聘教师管理办法》《茶山镇教师行政交流轮岗方案》,修订《茶山镇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交流实施方案》《茶山镇教育基金奖教奖学方案》《茶山镇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奖方案》等,以完善的制度推动茶山教育更加健康持续发展。推进各类等级学校创建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不断推动学校、幼儿园均衡优质发展,打造“学在茶山”教育品牌,为茶山每一个在读的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关于“加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幼儿园的建设,达到学前教育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拓宽渠道,让新莞人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为提升普惠幼儿园建设,三年来,我镇以建机制、调结构、提质量为抓手构建我镇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优化办学环境,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镇学前教育进入了健康、优质、内涵发展的快车道。一是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工作。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投入4000多万元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新建中心幼儿园,2016年6月投入使用。完成增益幼儿园、乐华幼儿园、盛翡尔幼儿园、冠华幼儿园、绿之岛幼儿园、贝乐儿幼儿园、茂林培英幼儿园建设工作。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茶山镇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近四年,政府财政共投入4430多万元-4-
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三是大力实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积极规范保教费调费,目前,我镇公益普惠园达84%。四是大力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扩大优质园的比例。积极组织幼儿园园长参加各类培训,选派3名园长作为市“名园长培养对象”,到东北师范大学和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组织我镇14名普惠性幼儿园园长参加东莞市幼儿园园长素质提升研修班,有效提高园长管理能力。
为拓展义务教育范围,我镇多措并举设法扩充公办学位,增加非户籍人口入读公办学校数量,确保教育公平得到落实。一是对 3所公办小学实施挖潜扩班,其中,中心小学每年级从6个班扩充到8个班,二小、三小每年级从 4 个班扩充到 6 个班;二是购买民办优质学位,购买范围扩大到小学和初中,每年数量超过 1669个;三是实施积分制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通过积分的办法每年安排412个公办学位供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提供近165个公办学位安排企业人才子女入读;四是实施义务教育补贴,2017年市镇两级补助我镇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和教科书费用达300多万元,学生缴费时先免后补实现全覆盖;五是市镇推行积分制学位补贴,进一步扩大积分制学位补贴范围,按积分情况分两档发放学位补贴,小学每人每年最高补贴5000元、初中每人每年最高补贴6000元,2017年我镇提供积分制补贴学位达5158多个。据统计,2017我- 5- 镇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民办学位就读的非户籍学生人数占公办学校在读学生比例达到 54.6%。
第三部分 推进措施
一、坚持教育优先,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党委政府重视,增强事业发展保障
我镇始终以“办一流教育,树教育品牌”的工作方针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高层次认识引领,高标杆规划建设,高水平率先践行的教育现代化模式。历届茶山镇党委、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镇委书记黎寿康同志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我镇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打造智慧教育,创建特色教育品牌,全力以赴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每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教育事业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实施,每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教育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教育政策法规问题。比如解决新莞人子女入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保障教育活动经费等。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开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学位资源需求预测研究,编制全镇公办学校、幼儿园建设和布局调整规划,及时研究和解决镇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充分体现了茶山镇委、镇政府适度超前发展教育的工作导向和社会责任。
(二)完善管理机制,推进教育整体发展
-6-
在政策导向上,镇委、镇政府重视公民办教育整体发展,出台政策引导,均衡配置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探索财政补贴民办学校机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公办教育方面,加强全镇教育资源统筹,对 3所符合条件的学校实施扩班,全力扩充公共教育资源供给,在中心小学办学规模增加12个班的基础上,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通过扩建增加24个班。起始年级小学无50人以上、初中无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在民办教育方面,强化民办学校管理,加大对民办教育财政投入,投入770多万元补助民办学校和幼儿园。近四年拨款1400多万元用于教育现代化建设。奖励民办学校优秀教师,设立小学教育质量奖,鼓励民办学校创先争优,引导民办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民办学校等级建设。在幼儿教育方面,全面启动幼教三年提升工程,通过以奖促评、名师评选、幼教培训、名园帮扶等办法,引导全镇 27 所公民办幼儿园创等级,形成规范园、普惠园和优质园的合理搭配。
(三)规划完善布局,全力扩充优质学位
在布局调整上,通过新建、重建、扩建、修缮等方式,全力扩充优质学位增长。一是规划原址改建茶山中学,镇委、镇政府决定投资2.49亿对茶山中学现校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按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对现校区进进行整体改造,工程
- 7- 竣工后茶山中学将增加24个班公办学位。二是完善公办学校设施,计划投入2300万元新建第三小学教学楼、午托室、饭堂和体育馆等基层设施设备,工程竣工后我镇公办小学将增加24个班公办学位。逐步打破公办学校间设施不均衡状况,提供更多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公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计划在建成1所公办园的同时,在中心区选址再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按省一级标准进行建设,争取2019年取得实质性进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018年底,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84%以上。
二、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教育现代化保障
(一)坚持教育人才战略,巩固教育现代化主体 1.强化行政职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事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我镇严格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对中小学进行配置,教师配置和学科结构符合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落实依法治教。镇教育办作为我镇教育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健全,管理职责明晰,正副主任素质高,均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勤政廉政,不断开拓创新。镇教育办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超前谋划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面部署和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突出抓好校园安全、幼教三年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等重点工作,全力做好奖教奖学、六名工-8-
程、专项资金监管、校长轮岗、教师交流等一系列难点工作,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多年来,全镇无违规收费事件发生。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全镇13所中小学100%实现“一校一章程”。
2.创新激励潜能。我镇教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2002年,我镇制订并实施《茶山镇教育基金奖教奖学方案》,每学年评选镇级教书育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每年教师节召开表彰大会,镇两套班子领导参加,表彰省、市、镇教书育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实施以来,奖金总数达到311万元。同时,我镇还设立“茶山镇奖教奖学教育基金”“茶山镇十佳教学能手奖”“茶山镇师德标兵奖”“茶山镇教育科研奖”“茶山镇最美教师”等,近三年共发放奖励资金138万元。制定《茶山镇中考激励方案》,每年拨付60万元中考激励奖,奖励茶山中学教学优秀的教师。2013年起茶山青年企业家协会设立了“青少年发展基金”,至今共发放奖教奖学金20万元。我镇逐步形成了镇、村、企业三级奖励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激活了全镇教育工作者的潜能,促进了专业成长。
3.加强业务培训。近年来,我镇努力拓宽教师培训的途径,积极构建教师分层、阶梯式的全员培养体系。建立教师培训财政保障机制,由镇财政每年投入12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按照教师梯队建设原则,从“全员培训”、“全员轮训”、“选拔专训”三个层面,组织全镇教师参加镇级及镇级以上各类培训3743人次。加大学习交流力度,先后组织我镇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科组长、骨干教
- 9- 师等350余人次赴上海、潍坊、郑州、海南、南京、武汉、云南、杭州、广州、佛山等课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民办学校管理、特殊教育、教育信息化改革、家长学校建设、音乐教研交流等工作。目前,茶山镇公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2.99%,公办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85.12%,公办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比例为93.5%。中小学校长100%具有任职资格,正副校长97%拥有本科学历,硕士5人,公办学校教育行政人员100%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4.推进“六名”工程。在市“三名工程”基础上,我镇2018年正式启动茶山镇“六名”强师工程,出台《茶山镇中小学、幼儿园“六名”强师工程实施方案》,“六名”强师工程为全镇骨干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目前,我镇有高级教师36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教学能手41人,名园长培养对象3名。所有学校都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有力促进了全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提升科研水平。我镇制定了《茶山镇教科研制度》和《茶山镇教育科研奖励方案》。近三年,安排科研专项经费30万元,对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和获奖课题实施奖励;健全了“镇教研组、学科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科研管理网络,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引导学校树立科研兴校观念,开展教育研究与改革试验,逐步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新局面,推动教科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开展。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在研课题38项,-10-
其中市级课题33项,省级课题5项。2017年立项的课题有19项,其中,3个省级课题,16个市级课题,结题7项,历年立项最多。近四年,科研成果获得市以上奖励567项,其中省级奖励34项;获市级以上奖项论文、课例561篇,其中33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二)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1.经费投入保障,落实三个增长
教育投入是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保障,是镇政府重视教育的直接体现。在全镇12大项支出中,教育支出连续三年均居首位。近三年来,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采取优先安排、优先保障的措施,保证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创建推进东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5年至2017年我镇教育总支出分别为0.9678亿、1.611亿、1.6476亿,分别比上年增长8.13%、1.66%、1.02%,其中初中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2802万元、3492万元、35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5%、1.25%、1.01%。小学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4035万元、6028万元、617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49%、1.03%。
2.营造良好氛围,落实教师待遇
我镇按照国家、省市相关精神要求,保障在职在编教师工资水平与同级公务员基本相当,确保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提高。2015至2017年,教师人均年总收入分别为13.6596万元、16.65万元、22.7484万元。2013年,我镇还制定了《茶山镇中小学聘用合同制教师管理工作方
- -11案》,目前已实现合同制教师与公办教师待遇相当。近年来,我镇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和健康,努力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定期为全镇公办在职教师免费体检和组织教师开展团体娱乐活动,教师的住房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有力的保障。每年教师节,镇委、镇政府都组织庆祝活动,安排专项经费表彰优秀教师和慰问困难教师,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我镇教育系统财务工作统一由镇财政分局管理,实行“集中管理,统收统支,分户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监督有力。近年来,全镇没有发生克扣、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事件,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设置收费项目等乱收费行为。我镇被授予“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
(三)加大校园建设,优化办学条件 1.加强学前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惠民工程
近年来,我镇按照《东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了《茶山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了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按照“扩大公办幼儿园,扶持优质民办幼儿园”的原则,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和7所优质民办幼儿园,公办学位能基本满足本镇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比例逐年增加,无违法办园现象。到目前为止,全镇幼儿园有27-12-
所,符合规范化幼儿园条件的幼儿园达100%,公办优质幼儿园比例为100%。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12所,优质园比例65%。
2.加快中小学建设,充实完善办学条件
我镇预计总投入2.96亿元重点抓了以下工程,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一是加快茶山中学原址新校舍建设。2018年开始,我镇预算投入2.49亿元,按省一级标准在原址重建茶山中学,预计在2019年投入使用。二是中心小学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600多万元,对中心小学校舍、运动场升级改造,2018年8月完成。三是第三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了2300多万元,完善第三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四是完成公办中小学设施设备,投入860多万元,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鼓励学校加大投入,积极创建等级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到目前为止,全镇公民办学校均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公民办学校100%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试行)》。13所公民办学校已有12间学校获评市一级或省一级学校,其中第二小学为省一级学校,其他11所皆为市一级学校,市一级以上学校比例达到92.31%。
3.夯实社区教育基础,建设学习型社会
茶山镇党政领导牢固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和基础性投资的观念,将社区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 -13我镇注重打造“三载体”构建学习型社会。着力构建文化载体,高标准建造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设施,各社区也建设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活动中心、健身场所、棋牌室、电子阅览室等,打造“15分钟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圈”。还先后建成圣心、华美等6个培训和德育基地。着力打造活动载体,围绕“阅读、和谐、发展”主题,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打造书香茶山。同时,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法制禁毒、交通安全、家庭伦理、消防劳保等知识的传播教育活动,强化现代公民教育。着力打造学习载体,为丰富社区数字文化生活,每天定期推送“茶山快讯”公众微信号、每周出版一期《茶园报》,构建“茶山镇人民政府信息网”“茶山文广网”“茶山教育信息网”等网站,进一步拓宽社区教育的平台,形成覆盖全镇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满足了社区群众多元化学习的需求。深入开展《学习论坛》、《茶山论坛》和《青年论坛》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目前,我镇建有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立了社区学院,17个社区教育中心,建成文化服务中心及学校,-14-
开办了13家民办培训机构,这些机构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基本满足了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
(四)搭建信息平台,教育信息化初见成效 1.加强网络建设,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
我镇历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17年,我镇共投入教育建设专项资金1400多万元,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到了100%的学校接入了教育内网、安装了监控系统,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100%建立了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全镇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35个,录播室7间,慕课教室2间,计算机机房33间,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630个,学生用电脑4072台,教师用电脑1797台;公民办学校全部课室实现多媒体教学。全镇师机比达8.4:1,生机比达0.96:1。全镇100%的学校按照“面向学习者,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购买、自制和共建等形式建立并充实教学与学习资源库,建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形式活泼、方便使用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资源库随着应用不断丰富,使资源的开发为师生教学的需求提供服务支持,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镇教育办建立了“茶山教育信息网”,搭建起了教与学的互动平台,普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96%的教师达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课学科覆盖率达100%
- -1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普及信息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成效
科学规划全镇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力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目前,我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实现千兆光纤进校园,校园网全覆盖。我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程度较高,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至今,我镇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8所,62%的学校成为东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覆盖率达到92%以上。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智慧校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茶山中学、中心小学、第三小学、京华学校、品华学校、冠华学校、新华学校都已建成了一个设备完善、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智能录播课室。
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及技术支持人员96%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各学校通过校园网、微课掌上通或微信群、QQ群等系统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校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公民办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用率为100%,包括学籍管理系统、公文流转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继续教育系统、电子排课、校园广播站、网络教研、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等。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微课掌上通推广活动,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公益性家校互动沟通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用教育信息化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3.聚焦智慧课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6-
慕课教育是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推进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为推进这项工作,我镇先后制定了《茶山镇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茶山镇慕课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划“慕课”教育的前景。依托市现有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和我镇优质教育资源,在茶山中学、中心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和光正实验学校开展慕课教学教研活动,探索慕课模式下翻转课堂、在线“名师课堂”、双师教学、远程同步课堂等新型教学实践,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三年,我镇信息技术类获奖384项(其中市级以上104项),教师信息技术类获奖122项(其中市级以上58项)。
(五)坚持多元交融,促进教育体系国际化
1.注重校际交流互动。近年来,我镇非常重视校际交往,关注学校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东莞市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茶山镇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交流实施方案》,鼓励并帮助学校参与镇内外学校开展交流活动,镇外,茶山中学与石龙二中,第二小学与连南县白芒镇白芒小学,第三小学与道滘四联小学,光正实验学校与香港长洲官立中学等;镇内,实施公民办学校“一帮一”结对帮扶,由我镇4所公办中小学与我镇8所民办中小学组成“互助共同体”,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
2.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一是开展考察互访。2014年以来,我镇先后组织校长和园长多次分别赴澳大利亚、英国、新西
- -17兰、德国等国家进行考察互访,拓宽校(园)长、教师的国际视野,茶山中学与德国法兰克福中学定期进行友好交流,增进了两校师生间的友谊。二是聘请外籍教师。全镇共聘请美国、菲律宾、印度等外籍教师13名,进一步推进国际教育融合。三是加强出国培训。2014以来,我镇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派出10名教师赴英国、新西兰学习培训,透过对外窗口,使广大师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感悟、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教学更具前瞻性,促进了师生素质的提高,取得良好效果。
3.加强多元理解。一是加强文化多元性理解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竞赛。2017年1月下旬,首届亚洲数独锦标赛在韩国首尔举行,我镇中心小学学生郑铂宇与来自韩国、日本等各国选手同场竞技,凭借出色的发挥,不畏强手,获得首届亚洲数独锦标赛10岁以下年龄组的亚军。通过比赛让学生走出国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三是我镇严格执行境外来莞工作人员子女教育相关政策。近三年共接收境外来莞工作人员子女 322人就读,基本上解决了在我镇居住、经商或工作的境外(包括港-18-
澳台)人士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坚持改革创新,丰富教育现代化的实践
(一)创新智慧德育机制,推进德育内涵发展
我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工作思路,紧扣“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努力构建完整的“生本”教育体系,以优化教育全过程来深化素质教育的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校以品牌的理念,做实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家庭育人、社区育人,打造出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1.优化德育工作,培养高尚人格。一是建设“精神引领平台”。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展“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美德少年”评选等主题教育,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我镇中小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和开展“践行价值观,放飞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传统,注重道德修养,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推进家庭教育。以第三小学(原南社小学)、新小太阳幼儿园 “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教育基地”为龙头,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完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课程培训。教育指导中心自成立以来,系统有序地开
- -19展各种培训交流活动。近年来,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了4期理论培训、3期说课培训及3期试讲培训,经过专家的点评、指导,讲师们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四个不同主题的提炼及三个主题的初步成型,逐步实现“人人都有优质主题,个个都是优秀讲师”的目标。2017年,我办争创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荣获2016镇街领导班子考核“单打冠军”称号。2017年,我办成功举办茶山镇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总结表彰大会,受到与会省市教育关工委领导的高度赞誉。2017年,我办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经验在《东莞教育》发表,并在东莞市普教系统关工委2016工作总结会上作经验介绍。
2.推进文明创建,弘扬时代精神。2017年,是东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和茶山镇争创“全国文明镇”的迎检关键年。为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我镇制订《茶山镇教育系统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与学校签订创文责任书,召开5次全镇普教系统创文迎检工作会议,指导学校按照创建标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专项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2017年,我镇普教系统4个单位获评东莞市文明创建先进单位,1人获评东莞市文明创建先进个人;1人获评“东莞好人”。全面开展东莞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召开会议、督导检查、交流学习等手段指导创建学校完善文明校园专项档案。2017年,茶山中学、中-20-
心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成功创建为东莞市文明校园。
3.加强健康教育,提升育人水平。我镇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德育效能为突破口。开展了全镇班主任专业能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和中小学教师班主任能力提升课程等培训,全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A、B、C证培训教师共485人。近三年来,全镇共组织了75人次参加全镇中小学教师班主任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在职班主任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我镇高度重视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茶山镇教育网上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配建心理咨询室,主动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4.搭建成长平台,促进全面发展。我镇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团体合作体育项目、一个个人专长体育项目、一个艺术兴趣项目。在各中小学开展足球、篮球、“一校一品”、队形队列、广播体操和学生基础体育技能大课间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高标准配足配齐了相关设施设备,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优良率为71.8%,合格率为93.6%。所有中小学都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参与率100%。2016—2017学年,全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达99%和92%。
- -21全镇每年举办一次“六一”文艺汇演、故事大王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每两年举办一次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大赛和乒乓球大赛。深入开展“千万少年快乐阅读”、“阳光下的阅读”等学生读书活动,结合中小学生毕业礼、十八岁成人礼、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社团文化生活。鼓励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特色,培育学校文化,推动“一校一品”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学生特长,努力打造“学在茶山”教育品牌,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如茶山中学汉听、机器人,中心小学书法、航模,第二小学科技,第三小学足球、写字教育,光正实验学校足球,冠华学校书法,品华学校国学诵读等特色鲜明。特色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我镇中心小学郑铂宇参加首届亚洲数独锦标赛获得10岁以下年龄组的亚军。茶山中学代表队在2017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东莞市决赛中蝉联中学团体组特等奖。茶山中学代表队在第十五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实体机器人竞赛中喜获初中组“能源争夺战”冠军。第三小学继2016年获得“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两个单项全国一等奖,一个全国三等奖后,在第五届东莞市中小学建筑模型纸结构承重比赛包揽了男子、女子金牌,女子银牌的好成绩。此外,中心小学美术学科被评为市品牌学科。
(二)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教育现代化体系
-22-
我镇在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根据《东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制定了《茶山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加快公办园建设,分别投资4000多万元,按省一级标准新建了中心幼儿园,扩充优质资源;继续推进幼教三年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方案,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师资素质提升、优质幼儿园奖励工作,引导民办园执行政府指导价,逐步转型为普惠园。加强了幼儿园管理,努力提高学前教育保教水平,发展优质学前教育,积极推动幼儿园上等级。目前,我镇共有幼儿园27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各1所),有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12所,优质幼儿园比例达65%,省规范化幼儿园比例为100%,实现了民办幼儿园“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全覆盖。
2.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我镇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为契机,全面科学地调整学校布局,大力撤并薄弱学校,把19所公办小学合并为3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以省教育强镇复评为抓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国家要求实施“现代教育装备”工程,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增添图书资料。积极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常态编班,按要求管理学籍。实现了全镇义务教
- -23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全覆盖,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率100%。全镇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中小学13 所,中小学常规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100%,学校实验开出率100%;公办学校生均图书册数小学达到30.28册以上,初中达到 53.3 册,每年新增图书比例高于藏书标准的 1%。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能力系数保持1,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优质学位达到100%;全镇公办小学的均衡系数为0.0802;公办初中1 所,均衡系数为 0;民办小学均衡系数为0.4588、民办初中均衡差异系数 0.3624,实现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统筹开展扶贫助困活动。由镇教育办牵头,严格执行《东莞市学生助学政策宣传工作方案 》《东莞市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在校学生助学补助实施方案》等文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全镇近三年扶贫助学资金156万元。全镇教育实现了扶贫助学制度全覆盖,贫困生教育机会系数达到 1,没有学生因贫辍学的现象出现。严格落实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实行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措施,确保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全镇户籍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 100%,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 100%。
3.高效发展成人教育。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2006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不断扩大成人学历教育的覆盖面,分别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联合举办高等学历专(本)科班,同时争-24-
取财政及劳动等部门在我镇设立教学点,举办教师培训、家长培训等培训班,组织报考成人高考。目前,我镇有17个社区教育中心,年均培训近4000人次,13个培训机构,年均培训近2134人次。
4.均衡发展民办教育。近年来,我镇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定期开展了民办学校检查工作和评估工作。发挥东莞市民办教育协会茶山分会作用,完善民办教育协会各项管理,召开民办教育协会座谈会,开展民办教育学校交流活动,举办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和行政人员依法治校培训,进一步凝聚了全镇民办教育力量,促进了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制定了《茶山镇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实施办法》,全面启动民办学校促进工程,加大对民办教育财政投入,投入770万元补助民办学校和幼儿园。继续实施随迁子女入读民办学校优惠政策,小学每人每学期学费和教科书费减免提高到1270元,初中每人每学期减免2150元,入学补助比例实现全覆盖。不断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通过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方式,实行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一对一帮扶,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创建等级学校,促进民办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民办中小学标准化全覆盖,民办幼儿园“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全覆盖。
(三)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发展
- -25只有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全面提高课堂质效,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是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环节,我镇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重抓备课组整体创优工作,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视导、结对交流等,加强新型课改模式与案例的研究和推广。积极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出台了《茶山镇中小学教育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督导,督促各校全面落实,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减负增效”奠定了基础。各校依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涌现了不少典型经验。例如中心小学以“三个一”为特色的系列校本教研;第三小学“自修—反思”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光正实验学校开展了“书香光正读书活动”等等,有力地推动了立足教师、服务教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深化科组建设,提升教研能力。近年来,我镇依据《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先进学科教研组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不断总结经验,重视规范教研组的建设,切实改进学校教研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经过几年的努力,涌现了-26-
一批先进学科组。如:茶山中学化学科组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化学科组,并公开出版发行了《九年级化学导学精练》一书,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心小学音乐、美术科组被评为市优秀科组。美术科组利用南社古民居群本土文化,探索盘活小学美术实践活动的研究,编写了4本美术校本教材、1本教案集和1本作品集。音乐科组编写了校本教材《小学生学具乐器进课堂实用教程》等。我镇乘着市推进东莞慧教育建设的东风,继续探索智慧课堂模式,特别是符合校本实际和生本实际的优质课堂模式,促进科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近年来,全镇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小学毕业考核三科合格率均过市平均水平;中考合格率和优秀率逐年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 99.8%。2017年中考,我镇公民办学校均取得可喜成绩,茶山中学和光正实验学校平均分均大幅超市平均分。其中,茶山中学再攀新高,总分首破600分大关,达到601.89分,超市平均分19.24分,挺进全市特优学校行列。光正光正实验学校在2017年全国普
- -27通高考中,学生整体成绩进步较大,上重点线143人,超出指标数62人;上本科线491人,超出指标数145人。2017年,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人数达到135人,再次荣膺全市第二。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显著,学生在文化学科、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达2823人次。
第四部分 自我评价和反思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只有全面推进观念现代化,充分理解现代化的内涵,不断提高师资现代化的水平,持续加快装备现代化的步伐,有效突破管理现代化的屏障,才能高标准规划教育现代化,高起点推进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建设教育现代化。
我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急需扩大。随着产业调整进程加快,入户入学政策的改革推进,以及国家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我镇公办学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针对茶山教育短板,瞄准茶-28-
山城市定位,贯彻落实“东莞慧教育”策略,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挖掘政府和社会的潜力,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方位地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亟需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好教育发展的远景规划与探索,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还需提升。我们将继续创新机制,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加大硬环境投入的同时,注重软环境培育提升,进一步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完善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学校的“两轻一高”(教师课堂教学负担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轻,教学质量比较高)目标;不断提高我镇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民办教育实力还需提高。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创设更加灵活的机制,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优质办学;规划打造民办教育品牌,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共同推进全镇教育综合实力提升。
对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督导验收方案(试行)》的要求,我镇复评自评结果为:32个三级指标全部为A,3个三级指标为B;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复评方案,我镇复评自评分为99分。我们认为,我镇已达到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和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标准,特申报“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暨
- -29“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复评,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评估组专家予以评估认定。
-30-
第四篇: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总结(2010-2011)
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
工作总结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0年12月
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我校自拟定了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计划以来,已经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中,我们按照省、区、县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健全了机构、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微机操作员和教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是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运用和资源的接收、应用等工作;副校长具体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抓好远程教育管理、应用等常规工作;管理员要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管理、日常维护、资源接收、整理和教师培训工作;教导主任主要职责是做好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应用和教研教改工作;微机操作员和骨干教师担负电教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重任。在学习运用中,领导小组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更新观念,带头加强学习,带头讲课评课,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学习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应用好资源,服务好教学的良好氛围。
强化制度保障,确保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科学。规范管理是远程教育工程的生命线,根据区教育局关于远程教育管理规定,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远程教育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教室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培训制度》、《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制度》等,对设施管理、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设备使用后交接、借还、资源接收入库等环节建立了严格的登记手续。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使远程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做到了天天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二、抓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教师对远程教育技术没有掌握的前提下,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宣传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进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减轻教师思想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和公开课提供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
教研工作,让全体老师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引导和提醒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网和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下载积累各种资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校远程教育手段的实施和应用,不仅能使我校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为我校注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必将为我校师生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注入鲜活的内容,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三个面向”迈出新的步伐。
三、重视安全教育
教育教师、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障教师、学生在正确使用设备时不发生任何事故。
四、电教活动的展开情况
1、依据电教工作计划,选拨了优秀课,并上报县教育局
2、由专人负责记录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并收集课件
3、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并组织教师电脑课件展示活动。
五、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们接受校外学习中心的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学校建立了一个较先进的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各职能办公室、微机室、教师个人电脑组成了一个校园网,推动了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质的飞跃。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特别是在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教师收看优秀示范课和实时课堂。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观看“实时课堂”、“同步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网络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一把力。
充分调动教师利用项目资源的积极性,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经常性收看远程教育项目的教育资源,教研组有目的的组织收看“示范课”、“同步课堂”“学科资源”等节目,每位教师收看“示范课”不少于4课时,4篇优秀教案、积极浏览教育资源网站,做4课时的课件,每个月上四节多媒体课,撰写远程资源使用计划,学期末要有使用总结。学科教师要使远程教育项目的教育资源进入学生课堂,充分利用了远程资源。
六、今后打算
1.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网上资源更丰富了,受版本、时间的限制,各地区、各学校学情不同,老师们普遍感觉到虽然资源多,适合自己用的不多,还有些地方有空缺。于是教学整合的课题摆在老师们面前,部分老师目前正在努力学习课件制作
方法,自己探索整合部分内容,使教学资源更贴近教学实际。从而创作自己的课件。
2.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和应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培养2-5名骨干教师,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设施,而且能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并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及教研活动,研究如何加强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建设。
3.学校要建通了校园闭路电视网,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4.用硬盘取代光盘。从整体来看,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存储介质(与光盘相比)的成本,也节省了人力,还确保了资源的完整性和应用时的灵活方便性。
5.下学期要组织大部分教师进行课件的制作、交流,并进行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加强远程教育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老师对远程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主动化。
当然,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才刚刚展开,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创新。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有兄弟学校的经验借鉴,我校现代化技术教育应用工作在来年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绩。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0年11月
第五篇: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总结(2010-2011)
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
工
作
总
结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0年11月 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我校自拟定了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及电教手段工作计划以来,已经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中,我们按照省、区、县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健全了机构、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微机操作员和教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是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运用和资源的接收、应用等工作;副校长具体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抓好远程教育管理、应用等常规工作;管理员要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管理、日常维护、资源接收、整理和教师培训工作;教导主任主要职责是做好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应用和教研教改工作;微机操作员和骨干教师担负电教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重任。在学习运用中,领导小组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更新观念,带头加强学习,带头讲课评课,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学习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应用好资源,服务好教学的良好氛围。
强化制度保障,确保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科学。规范管理是远程教育工程的生命线,根据区教育局关于远程教育管理规定,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远程教育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教室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培训制度》、《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制度》等,对设施管理、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设备使用后交接、借还、资源接收入库等环节建立了严格的登记手续。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使远程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做到了天天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二、抓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教师对远程教育技术没有掌握的前提下,向全校教师宣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点、重要意义和教学思路,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宣传新的教育思想、内容、观念和方法,增强老师们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促进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减轻教师思想压力,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和公开课提供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让全体老师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引导和提醒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网和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下载积累各种资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校远程教育手段的实施和应用,不仅能使我校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为我校注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必将为我校师生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注入鲜活的内容,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三个面向”迈出新的步伐。
三、重视安全教育
教育教师、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设备安全和用电安全。保障教师、学生在正确使用设备时不发生任何事故。
四、电教活动的展开情况
1、依据电教工作计划,选拨了优秀课,并上报县教育局
2、由专人负责记录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并收集课件
3、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并组织教师电脑课件展示活动。
五、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们接受校外学习中心的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学校建立了一个较先进的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各职能办公室、微机室、教师个人电脑组成了一个校园网,推动了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质的飞跃。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特别是在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教师收看优秀示范课和实时课堂。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观看“实时课堂”、“同步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网络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一把力。
充分调动教师利用项目资源的积极性,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学校要求全体教师经常性收看远程教育项目的教育资源,教研组有目的的组织收看“示范课”、“同步课堂”“学科资源”等节目,每位教师收看“示范课”不少于4课时,4篇优秀教案、积极浏览教育资源网站,做4课时的课件,每个月上四节多媒体课,撰写远程资源使用计划,学期末要有使用总结。学科教师要使远程教育项目的教育资源进入学生课堂,充分利用了远程资源。
六、今后打算
1.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网上资源更丰富了,受版本、时间的限制,各地区、各学校学情不同,老师们普遍感觉到虽然资源多,适合自己用的不多,还有些地方有空缺。于是教学整合的课题摆在老师们面前,部分老师目前正在努力学习课件制作方法,自己探索整合部分内容,使教学资源更贴近教学实际。从而创作自己的课件。
2.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和应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培养2-5名骨干教师,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设施,而且能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并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及教研活动,研究如何加强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建设。
3.学校要建通了校园闭路电视网,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4.用硬盘取代光盘。从整体来看,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存储介质(与光盘相比)的成本,也节省了人力,还确保了资源的完整性和应用时的灵活方便性。
5.下学期要组织大部分教师进行课件的制作、交流,并进行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加强远程教育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老师对远程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经常化、习惯化、主动化。
当然,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才刚刚展开,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创新。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有兄弟学校的经验借鉴,我校现代化技术教育应用工作在来年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绩。
柳毛湾镇中心学校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