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比童年教案
对比童年
感悟幸福
-----“1+1” 语文主题学习课型
江西省弋阳县弋江镇二小 洪 玲
学习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课后阅读丛书第四本192页《苦儿流浪记》
【设计意图】
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能够珍惜幸福、寻找幸福,快乐地追求幸福。本堂课想要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抓“虚实对比”的语言训练点进行整合,有感情地朗读,由扶到放,一课一得,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心灵,感受主人公现实生活的不幸,读懂她(他)们内心的渴望与追求,从而感悟幸福,学会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文中主人公希望与现实的对比,学习“虚实对比”的写作手法。
2、通过联想生活实际进行对比,感悟幸福。
一、古代儿童幸福生活场景导入
1、每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都有所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儿童的生活?出示:《小儿垂钓》、《所见》、《村居》、《新市徐公店》,这些孩子们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怎样? 是啊,悠闲自在!
2、古今对比,课题导入
现在来看看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看看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出示:小女孩卖火柴的段落。谁来读?
A、这个小女孩在什么时候在地方做了什么?
大年夜啊,下着雪,小女孩却赤着脚会感受到—— 大年夜啊,别人都在餐桌上吃烤鹅,小女孩会觉得——
大年夜啊,别人都在明晃晃的美丽的圣诞树下欢乐,小女孩却在黑暗中—— 别人都有亲人的疼爱,可是小女孩却很——
这个寒冷、饥饿、恐惧、孤苦的小女孩最后的结局会怎样?谁来说说主要内容?
二、首尾对比,引入“幸福”。
1、是的,文中的最后这样写道: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两段。
2、师:看到这两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默读。生质疑。
对学生质疑进行预设:(1)为什么生活如此不幸的小女孩,课文最后却说她幸福地离去?(2)为什么小女孩死后嘴角还带着微笑?(3)小女孩究竟看到了哪些美妙的幻想? 过渡语:那么让我们去看看这个面带着微笑离去的小女孩曾经在幻想中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让她感到幸福?
3、出示:
1、快速浏览5——10自然段,思考:小女孩共点燃了几根火柴,又曾经在幻想过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让她感到幸福?现实怎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汇报,朗读。
4、生汇报。小女孩点燃了五根火柴。
汇报规范:我找到的是第()次点燃火柴的情景,描写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是第()自然段——
读句(我请某同学和我一起对读;由我来读;我请小组内齐读,描写现实生活的句子是——
谈体会:我知道了小女孩点燃第()根火柴时,她在幻想中看到(),其实是渴望(),可是现实中她很()。
第一次点燃火柴 出示句子:
A、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是一幅神奇的画面,红色的字就是刚才同学找到的幻想部分,我把这部分幻想的内容删去,然后稍微变动一下,改成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火柴灭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好不好?
生:不好。师:为什么不好?没有这段话感受不到什么?在小姑娘的这次幻想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美丽、幸福……看,这么多美妙的感受,都在这几句话里边了。谁来读出这份美丽、温暖?一生读——(优生读)
其实安徒生的语言,就像一首诗,让咱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男女生对读—— 师:小女孩此时该有多么幸福啊!但是——
生: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师:小女孩此时的心情怎样的?你说。生:十分失落,读出这种失落。生读——
A、火炉虽然不见了,可是那些美丽和温暖还在回味……她又彷佛闻到了一股喷香的味儿——
B、火柴虽然又灭了,可是那只自己跳下来的烤鹅让人觉得有趣,让人满足,她面前的墙不再又厚又冷,她又擦燃了一根火柴——
C、哪怕是片刻的欢乐,她也幸福,她又不假思索燃起了一根,要是能见到那个最疼爱自己的人就好了。
生汇报:由学生邀请与老师合作读
师读旁白: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慈爱,那么温和。她好容易见到疼爱自己的奶奶,她大声地喊——
快乐地喊----幸福地喊----
恳求地喊----
师:她生怕奶奶马上就不见了,赶紧擦燃一把火柴,她觉得奶奶——全班读— 师读小女孩死去的段落,渲染气氛。
小女孩含笑离去,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无限的温暖和满足,配乐读——
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她将获得永久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读读我们改编后的结尾,全班配乐读——
3、小结: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小女孩为什么死去还带着幸福的微笑了,她跟着奶奶满足地步入了幸福的天堂。那么有没有思考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呢?相机出示方法:虚实对比。(意图:由“写了什么”到“怎样写的”)
C、当堂训练:作者运用虚实对比的表达手法让我们读懂了小女孩幸福的希望,看到了不幸的现实,现在来回顾一下。
四、以例悟法,学习《凡卡》,感受凡卡的不幸与幸福
师: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渴望的美好世界。快速浏览直接描写凡卡悲惨学徒生活的第8自然段,来谈谈凡卡的学徒生活。
体会学徒生活悲惨。生找段落汇报 师:是的,老板的生活与凡卡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才九岁呀,怎能忍受这无尽的折磨,所以他给爷爷写信,他在苦苦地哀求——
【音乐起,学生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2、体会“景色美”
痛苦的生活他一天也无法忍受,他的思绪早已回到了那乡村。那是怎样的乡村,怎样的生活,谁来谈谈?
(齐)天气真好……
师:啊!乡下的夜景,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难怪凡卡想念家乡,除了景色美还有什么事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谁来谈谈?
3、生汇报“生活乐。”
过渡:虽然生活那么快乐,可是也只能回忆,出示课文结尾。生读。
4、那一封没有地址的信爷爷能收到吗?出示原著的结尾。这信爷爷能收到吗?出示小说原文的结尾——默读。
作业:
1、对比童年,品味生活,感悟幸福。
过渡:凡卡和小女孩的生活是如此悲惨,我们今天的生活怎样呢?
2、课外推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六年级下(4)《苦儿流浪记》,还可以读读原著。
师: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虚实对比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小女孩和凡卡两个孩子都是小小年纪就很辛苦,他(她)们内心渴望和追求幸福,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依然寒冷、饥饿、没有爱,希望不可能实现。刚刚同学们也都谈了自己感悟到的幸福,由此,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最后,祝愿幸福的感觉常驻同学们的心间……
第二篇:对比歌教案
中班语言《对比歌》教案
设计意图:
《对比歌》是幼儿中班的一节语言活动,5~6岁幼儿能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依据《指南》要求: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次活动运用直观教具的手段,熟悉诗歌内容。使幼儿掌握诗歌中“高――低”、“胖――瘦”等反义词,能运用“一个……一个……”的句式仿编,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学习诗歌,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发现并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反义词。尝试运用“一个……一个……”的句式仿编。
(二)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仿编儿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重 点:学习诗歌,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发现并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反义词。
难 点: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寻找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反义词。
(二)物质准备 课件、音乐、各种动物图片,“高――低、胖――瘦”、“一个.....一个.....”的词组。
(三)环境准备 教师各种备品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参观动物园
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天的课堂上来了很多的客人,你们想不想在他们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呢?(想)声音真大,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你们依然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很高兴,下面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看一看,动物园里可真热闹,我们来看看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出示课件动物图片)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动物?
二、探究学习儿歌:
1.骆驼、小羊图:
师;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看!骆驼和小羊站一起了,(出示节选图),我们来猜一猜他们在比什么?
幼:骆驼“高”(字卡)小羊“低”(字卡)。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反义词。(“反义词”字卡)
师:在教室里找一找什么高什么低?
师:老师把高高的骆驼和小羊编在一句儿歌里,请你仔细听?请“一个……一个……”词组来帮忙。(出示儿歌)
2.大象、金丝猴图:
师:大象、金丝猴也着急了,他们也要来比一比,你们猜他们在比什么?(出示节选图)同上字卡“胖、瘦”
师:XX和XX谁胖谁瘦呀?
师:老师也把大象和金丝猴编在一句儿歌里,请小朋友听一听?(出示儿
歌)
3.小兔、乌龟图:
师:小兔和乌龟也跑来了,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赢了?实际上是乌龟跑的“慢”(字卡),兔子跑的“快”(字卡)。师、幼做动物表现:快慢。
师:请你仿编第三句儿歌。
4.乌鸦、仙鹤图:
地上跑的动物比完了,现在轮到天上飞的动物了,你们看谁和谁站一起了?他们比什么呢?对了他们比黑白,乌鸦黑,仙鹤白。小朋友能不能编出第四句儿歌呢? 5.鸽子、小鸟图:
小朋友们您们真厉害?再看看最后一组小动物是谁和谁?(鸽子和小鸟)他们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多少,鸽子多,小鸟少。(教室里什么多什么少呀?)
6.师:原来动物园里的动物也能编出这么有趣的儿歌,我们来给儿歌取个名字吧?对比歌。老师再来编一个结束句(出示儿歌最后一句)让我们一齐读儿歌。
三、游戏巩固儿歌: 1.师幼齐说儿歌 2.拍手说儿歌
3.儿歌配动作,边做边说
四、延伸:创编儿歌
生活中有好多像这样的反义词,你知道哪些?
我们也把这些反义词编成儿歌吧!
五、教师小结:小朋友,生活中还有好多反义词宝宝藏在幼儿园里、游乐场里、商场里、超市里。等待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它们呢!老师相信你们能找到更多的反义词宝宝编成好听的儿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附诗歌
对比歌
一个高,一个低,骆驼小羊站一起。
一个胖,一个瘦,大象驮个金丝猴。
一个快,一个慢,龟兔赛跑最明显。
一个黑,一个白,乌鸦仙鹤飞起来。
一个多,一个少,成群鸽子一只鸟。
小朋友,找一找,这种例子真不少。
第三篇:色彩对比(教案)
福 州 黎 明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教 师 姓 名:潘 岑 欣
一、教学分析
教学章、节:第三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对比。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目的:通过对色彩对比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的配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1、色相对比构成2、明度对比构成3、纯度对比构成 难点:明度、纯度的九调式对比
教学方式、手段、课时:授课、多媒体演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导入:
色彩对比: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教学内容:
一、色相对比构成
提问:色相的概念(回顾旧知识)
色相:指的是色彩所呈现出的相貌。
(引入色相对比的概念)
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建立在不同的色相差别基础上的配色组合方式。色相差是由所选用的各色色相在色相环上相互距离所决定的。
(以两幅图片为例,导入色相对比的具有强弱之分)
色相对比的种类:
1、强对比(何种对比关系为强对比,并在色相环中找出相对应的位置)
特点:强烈、富有刺激、跳动、色相差别感很大。包括:①、对比色相对比构成
对比色相是指色相环上间距120°左右的色相对比。优点:对比明快、饱满、华丽、活跃、能使人兴奋。
缺点:由于对比色相缺乏共性因素,容易出现散乱造成视觉的疲劳。改善:利用无彩色系黑、白、灰的加入分隔调和视觉效果。②、互补色相对比构成
互补色相是指色相环上间距180°左右的色相对比 特点:最强烈的色相对比、诱目性极强。
引申:强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①、在产品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②、在标志设计上的应用 ③、在海报设计上的应用
讨论: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设计采用的是色相上的强对比
2、中对比(何种对比关系为中对比,并在色相环中找出相对应的位置)特点:色彩对比效果较丰富、明快、活泼,同时又保持统一和谐、雅致。包括:中差色相对比构成
中差色相对比是色相环上间隔90°左右的色相对比。
引申:中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
3、弱对比(何种对比关系为中对比,并在色相环中找出相对应的位置)特点:
包括:①、同类色相对比构成
优点:色调及其统一。
缺点:对比效果单调、呆板、柔弱、无力。
改善:借助明度与纯度变化的对比来弥补色相差异感的不足。②、邻近色相对比构成
邻近色相对比是在色相环上间隔30°左右的色相对比。
特点:色相对比单调,需借助明度与纯度变化的对比来弥补色相差异感的不足。③、类似色相对比构成
类似色相对比是在色相环上间隔60°左右的色相对比。
特点:类似色相含有共同色素,色相较单纯、对比差小、效果和谐、高雅、柔和、素净、色调明确。
引申:弱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①、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②、在海报设计上的应用 ③、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
结论: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在色环上的位置。从色相环上看,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以自我为主,组成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关系。各种色相对比都有自身的画面效果和特征。
课后作业及思考题:思考色相的几种对比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配色组合方式,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创设情境,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其联想到身边出现的各种对比,从面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励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篇:中西文化对比教案
《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方案
(2008 —2009 学年二学期)
主讲教师姓名 薄存旭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即使对于身处于其中的中国文化也只是甚少,导致无法看清诸多问题,混淆了中西教育世界,也无法有效吸取西方文明并有机融入自己的文化,当前,中国文化处在了危机状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做一个全面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其它教育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日后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为范本,从中生发出许多现实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对中西差异进行对比,并在古今历史变迁中为学生了解一些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其它课程结合在一起,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依托的主要范本为:论语、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
3.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本门课程的考核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对重要中西文化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做到理解,并运用所学习的理论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逐渐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不同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要求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知道:知道相关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理解:理解作品的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等。熟悉: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相关作品的核心思想。
学会:要求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学会阅读经典的基本技巧,并运用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该门课程的课程师资队伍介绍:主持人 薄存旭,主讲教师 薄存旭 杨金花,助教 牛欣欣,助理 张世爱
二、教学方式方法
1.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其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教学手段。本课程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建有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多媒体教学。本课程实行全程多媒体授课,并逐步建立与完善助学课件与课程考核及课程管理的计算机化。
2.学习、研究方法指导
教育政策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着教材内容而展开,在充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加大课外学习的力度和深度,教材内容主要基于课堂讲述的重点作为自学的要点,课外内容需要结合课上内容将自学的思路和范围加以相当程度的拓宽,在自学的同时,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既有的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突破教材既有知识体系,通过自学逐渐锻炼起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渐突破现有知识的条条框框,实现自己知识体系以及思维体系的重新构建,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课堂听讲和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跟进,主要运用座谈、对话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学生的课余空间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辅导过程中通过读书方法、参考书目、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等诸多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具备相当程度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通过质难问疑等形式多样的“席明纳”为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在训练内容方面 2 主要是拜读大师的著作,从中获取某种启发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建构垫实基础。
三、教学进程安排
第一章 《论语》视角看中西社会
(一)课堂讲授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论语》中章节的基本含义,并围绕着每一篇的核心思想展开思考,理解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合理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并运用这些思想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并针对时下的各种问题给予适合的建议。[重点与难点]
1、各章节的核心思想及其本真含义。
2、从中体验中国传统社会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运用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3、比较各种文化体系中的不同,并对某些现象进行解释。
4、打破既有思维方式,从中体验到历史思维的本真。
5、将本课程中所涉猎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结合于一起,综合分析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课内教学8课时,课堂讨论4课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而第一
学而有何乐,寂寞的享受,谁来了解你,爱与罪,秃头的十字架,谁能忘情,花言巧语,三面镜子,可爱的小学生,吕端大事不糊涂,饮食男女,没有朋友的上帝,孔子的素描,五字串通五经,善知识与恶知识,老鼠生儿的孝道,无所适从的礼俗,上帝的外婆是谁,多才多艺的子贡,诗的人生
第二节 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大政治家的风范,星辰知多少,刘备上了曹操的当,从台风了解人生,圣人也势利吗?悠美的情歌,诗的伟大,孔子的自剖,车上的一课,晚娘面孔难为人,孔子也会看相,异端与偏激,千里求官只为财,治国难!齐家更难!
第三节 八佾第三
礼乐衣冠,穷源溯本,量力而为谦虚好学,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责备贤者,画龙点睛,别有用意。
第四节 里仁
月是故乡明,照临万类的仁道,孔子四字禅,孝子仁人不二门,公冶长第五,高高山顶立,孔门弟子画像,难得糊涂。
第五节 雍也第六
周富济贫,学问的鸿沟,政治与宗教,不在山水之间,此事古难全。
第六节 述而第七
一肩挑尽古今愁,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谦虚和自信,祈祷是求救的信号,要愁哪得工夫,光风霁月。
第七节 泰伯第八
薄帝王而不为,贵为天子而友布衣,学问深时意气平,临大节而不可夺,怎样才算知识分子,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第八节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历史文化先驱,良冶之门多钝铁,古之学者为己,卖不出去的无价宝,不落醉梦中,水流花谢两无情,学而有成之难,圣人之道与才。
第九节 先进第十一
听话的颜回,孝子闵子骞,才命相妨的颜回,不问苍生问鬼神,孔门弟子的素描,儒家四相,从政与求学,乾坤马一毛,司马牛的问题,自知者明,内外兼修之谓美,相对的人为政治,上不正下便歪,交友的艺术
第十节 卫灵公第十五
使节的信条,精神失落的病态。
第十一节 季氏第十六
朋友之道,说话难难说话,面壁而立的悲叹,摆虚架子,法尔如是,众鸟高飞尽,学问无尽岁月难留,学与仕,圣人无常师。
第十二节 尧曰第二十
从政典范论,四恶。
(二)课堂讨论部分
1、反思文化热现象是怎么回事?
2、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思维方式。
3、儒家思想发展脉络如何?学与仕之间的关系如何?
4、儒家权力的来源在何处?
5、社会是通过什么凝合于一起的?
6、中国村庄组织的变迁过程。
7、爱与罪之间相差几何?(可参阅《瓦尔登湖》)
8、中国社会的“情”是如何粘合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
9、体会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各自的精妙之处。
10、礼教下的中国曾被许多国人骂为不可救药,如何理解中国礼教的作用?
11、“中国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德性政治”,如何理解这句话?
12、异端与主流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对待?要攻乎异端吗?
13、“为官”与“为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14、家国同构在当前社会中是福,还是祸水?
15、“乱世”与“治世”,这是中国区别社会好坏的重要标准,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当前管理具有何种启示?
1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与释迦拈花中的禅机。
17、小孝于家,大孝天下,如何孝?
18、孔子的终极精神追求点在于哪里?
19、难得糊涂?糊涂代表中国人什么心态,什么境界? 20、儒家敬鬼神而远之,何谓也?试比较与墨家的异同。
21、为什么中国古代问题认对玉、山、水等情有独钟?
22、孔子作为文化圣人为何述而不作?
23、启发教学中的人性观。
24、如何做到身在高处视为平实?
2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26、义利之辨!
27、如何自明?
28、精神失落的恶果!
29、不教而杀谓之虐!
30、乾坤马一毛、沧海之一粟,何种之境界?
(三)课外实训部分
在教学实践基地,调查其教师在中西方文化方面的自觉性,完成一篇调查分析报告,字数2000字以上,完成时间3个周。
第二章 老子思想与中西发展
(一)课堂讲授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6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道家无为思想的精神内涵,明晰中国历史中运用无为思想的经典案例,尝试着将无为思想运用于现代管理。[重点与难点]
1、无为的精神内涵。
2、道家与儒家为什么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管理有何启示?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集体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课内教学4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 [主要内容]
一、管理中的有为与无为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
三、老子无为思想的管理学意义
(一)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老子的辨证思想。
(二)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融会于现代管理之中。
(三)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无为理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四、老子的谋略思想
(一)关于战争
(二)关于用兵
五、老子处世思想与现代价值
(一)老子处世思想的体系和特点
1、树立“身重于物”的价值观
2、主张“少私寡欲”的处世原则
3、提倡“柔弱胜刚强”的处世方法
4、追求“上德若谷”的处世境界
(二)老子处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1、淡泊名利的合理性和老子的价值观
2、社会的稳定和谐和老子的处世原则
3、谦下不争的美德和老子的处世方法
4、宽宏大量的气度和老子“上德若谷”的处世境界
(二)课堂讨论部分
1、南怀瑾曾做过如此比喻,“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医药店,佛家是杂货店”,如何理解?
2、君子之交淡如水,道家与儒家皆有如此主张,但他们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不同的位置,其中存在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三)课外实训部分
在教学中尝试着告诉学生老子的基本思想,总结教授心得,完成一篇论文,如何向中小学生传授传统文化,字数要求2000字左右,完成时间3个周。
第三章 《大学》与中西归宿
(一)课堂讲授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大学》中内涵的主要基本思想,并结合现实问题,运用《大学》中的思想进行分析。[重点与难点]
1、何谓“大学”?
2、《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主张是如何对中国产生影响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8 课内教学4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 [主要内容]
一、《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
二、“三大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
(一)明德——彰显善良,行善避恶
(二)亲民——助己助人,日新又新
(三)至善——身心和谐,物我统一
三、“八大条目”——修身的方法步骤
(一)格物——调查研究
(二)致知——认清本质
(三)诚意——意念诚实
(四)正心——动机纯正
(五)修身——提高修养
(六)齐家——经营家庭
(七)治国——以德治国
(八)平天下——天下太平
四、心安理得的“六大过程”——科学决策与心理修炼的程序
(一)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二)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三)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四)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五)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六)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五、“慎独”——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
(二)课堂讨论部分
1、参照徐复观有关解释中国传统思想的著作进行阅读,分析一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与帝王之间的关系如何?
2、内圣外王这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内在思想追求,但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思想并不很明显?原因何在?
(三)课外实训部分
调查一下中小学生或者教师的生命归宿处于怎样的状态,试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字数2000字左右,完成时间3个周。
第四章 “中庸”与中西管理之道
(一)课堂讲授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并明晰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中庸之道,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中庸之道发挥了什么作用?并尝试分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比较中西方行为方式在此的不同表现。[重点与难点]
1、中庸的精神内涵。
2、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中庸之道。[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集体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课内教学4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 [主要内容]
一、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
二、“和实生物”与生产要素管理
(一)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二)硬管理与软管理必须统一。
(三)既要强调理性,又要重视直觉。
(四)“事和物”的管理与“人”的管理要并重,三、“叩其两端”与经营环节管理
(一)市场创新引导现场生产要素重组
(二)加强成本管理,以现场保市场。
四、“君子时中”与组织制度管理
(一)组织组织制度管理的“经”与“权”。
(二)个人行为管理的他律与自律
(三)组织结构设置的分权与集权
(四)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
五、“和为贵”与人际关系管理
(一)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职工与管理者的关系。
(三)职工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
(二)课堂讨论部分。
1、“中庸”是“犬儒”吗?
2、中西人性有没有共通之处?
(三)课外实训部分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中庸之道,请大家进入我的博客参与讨论,网址为:
(4)学术刊物目录
《读书》,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
《江苏高教》,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 《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 《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 《现代大学教育》,中南大学 《文史哲》,山东大学
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室情况介绍。
中西文化对比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学科,为此,我们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以院系的是依托,建立了多处教学实践基地,这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单位、社区管理委员会等;同时,利用省课程改革研究中心的资源,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市学校、行政主管单位的联系,创造实践机会;再次,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将课堂学习与实践体验进行有效结合。
3.主讲教师在该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试析新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动因.天津成人高等院校联合学报,2005,1.关于教师形象塑造现实转向地探讨.成才之路,2006.7 教师形象展示层面和塑造向度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7 教师形象塑造的价值及其方法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教师教育与管理版),2006.7 中小学校内部权力中西研究述评.美中教育评论,2006.12.考试作弊施以高成本惩戒的困境及出路.现代成人教育,2007.1 高校信用缺失的归因分析与补救对策.美中教育评论,2007.2.我国公立中学内部权力的存在状态及原因探析.美中教育评论,2007.4.五、实践实训
本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所以实践实训活动相对安排较少。实训主要是根据 17 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或者分析报告,或者到实践基地进行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的主要时间为周六、周日实践,要求根据事先安排的题目进行仔细调查,完成相应调查报告,考核方式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调查报告完成情况给予分数,本分数计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具体实践实训的安排,已经在教学进程中的课外实训部分得到体现。
六、考试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学业成绩实行结构化成绩,由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副卷成绩和主卷成绩构成,各占总成绩的20%、20%、60%。
平时作业由平时读书笔记、社会调查报告、政策分析报告等内容综合构成,计入平时作业成绩的题目需要从以上内容中随机抽取两次,因此需要学生按要求完成每次作业。每次作业占平时总成绩的1/2。平时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抄袭,一经发现计为0分。态度认真,按时完成,否则扣掉本次作业成绩的50%。
文科类考试不可单章考试,因为,每一章所涉及的内容只是其中的某一个要素,零散式的考试不利于学生总体系统来学习,所以教育政策学的副卷考试不安排在某一章节进行,而是在所学内容大体形成基本框架后,则在第9周至12周之间随机选定时间进行测试,成绩按20%计入总成绩。
主卷成绩则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测试,按60%计入总成绩。
七、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利用与反馈 1.课外辅导方式方法
每周上课时间的晚自习时间为辅导时间,另外,其余时间可以随机辅导,辅导方式为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辅导一般为晚自习时间,可别辅导一般为随机辅导时间。辅导方法主要为集体讨论和个别发问为主。
2.意见收集与反馈方式方法
随机收集学生的意见,通过集体上课或者个别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反馈。
第五篇:童年教案
童年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及作者作品。
2、品味文中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
3、珍惜童年生活,保持一颗快乐向上的童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婉丽秀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修辞
2、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童年》
2、初步感知:(1)题目解说 这是一首散文诗。“童年”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炼、概括、醒目,让读者自然产生对那一生中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追寻。(2)作者简介 唐弢(1913~1992),原名唐端毅,常用笔名晦庵。浙江镇海人。文学史家,杂文家。1933年发表散文、杂文,后结识鲁迅。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鲁迅著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坚持杂文、散文创作。先后出版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等,散文随笔集《落帆集》《晦庵书话》等,论文集《向鲁迅学习》《鲁迅的美学思想》《海山论集》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另辑有《鲁迅全集补遗》。(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名家笔下的生老病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一部怀旧的散文集,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文学家的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大约写于20世纪40年代,这个时期也是唐弢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作者出身贫寒,但他依然拥有快乐的童年,从文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找学生听写生字词并纠正
火炬
濯脚
鹧鸪
翱翔
荡漾
踱
笑靥 遨游 懊恼(5)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文章大意
3、寻找童年
(1)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段划好(2)第一部分:教师读
“笑脸”指什么?答:代指童年的快乐。
第一部分的作用?答:开篇引出文章要吟诵的对象和主题。(3)第二部分:学生齐读
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答: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升起,海上金光闪闪的情景。
第三段主要对什么进行描写,作用是什么?答: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美妙、神秘的气氛。
第六段的“珍视”一词有什么作用?答:点明文章主题,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一个主旨。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什么?答:作者动用了所有感官来感受海边童年生活的绚烂多姿。海边嬉戏。(4)第三部分:女生齐读 第七段与第六段反复,有什么作用?答:结构连贯、紧密,强调了童年的快乐及对童年的珍视。
你们认为第八段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小组讨论)答:点明时节,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红与绿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童年的多姿多彩。
第十段有什么作用?答:总结上文,再次点明主题—童年是快乐的,美好的。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答:写田野带给“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原野漫步。
(5)第四部分:男生齐读
第十二、十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答:拟人。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夜的美丽。
第十六、十七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比喻。把“青春”比作“火”,表现童年带给“我”的热情和希望。后一句夸张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显示了童年时光的自由、舒展。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为什么?答:讴歌美丽夜空中的童年。月夜浮想。
(6)第五部分:学生齐读
第二十段作者在悔恨和懊恼什么,是应为童年的自己只知玩乐,而不懂求知上进吗?答:不是。从全文看,作者对童年时自己的快乐生活是充满美好回忆的,这说明作者对于过去的时光是比较满意的。二这里的悔恨和懊恼,是作者烦恼于童年的快乐美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成人后再也不能找回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加入作者童年经历)
第二十一段“寂寞者”指谁?为什么寂寞?答:指“我”。寂寞是由于叹惜美好童年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伤感。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逝去的青春带给作者的无奈。
4、总结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婉丽秀美
(2)结构严谨,形式整齐
(3)借助景物抒情,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
5、留住童年 交流童年趣事
四、作业布置
唐弢用他那婉丽秀美的文字记录了他的童年,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也一定五彩斑斓吧,课下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留住你们的童年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