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教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22:0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篆刻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篆刻教学教案》。

第一篇:篆刻教学教案

《篆刻体验——肖形印》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肖形印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素材,从远古人的崖壁雕刻到今人的形形色色的篆刻艺术,肖形印独具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从肖形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与章法等方面介绍了这门传统艺术,使学生肖形印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鉴赏和动手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特殊魅力。【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肖形印的篆刻艺术,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骤和刻制要点。

2、感受篆刻传统艺术的魅力,体验篆刻乐趣,增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展示肖形印图片,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纸动画视频,感受动物形象的可爱,体会动物形象的特点。并展示课题:《篆刻体验——肖形印》

三、具体授课:

1、肖形印的概念与分类。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 5类:

①人物类。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剧、官吏、神话等。

②飞禽类。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走兽类。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虫鱼类。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有瓶、壶、香炉、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树木、亭台、宫阙等。

2、肖形印的技法特点。

肖形印的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异常简练,寥寥数笔,足传神会意。制作可分为铸、凿 2种,早期的多为铸制,东汉时有凿刻者,多属线刻。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刻出属于自己的一枚印章啊?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刻制印章需要哪一写工具材料?(教师展示实物介绍:篆刻刀、石料、砂纸、印泥等)

3、教学重点——动物肖形印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示范作品——各种动物肖形印章,阳刻、阴刻都有。【导语】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几方印方印章有什么不一样?(白色字的印章叫阴刻;红色字的印章叫阳刻。这是篆刻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

4、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肖形印章,充分感受其中特色。

【导语】大家现在请拿起篆刻刀。这把刀拿在手上要怎么用呢?同学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我们要学会刻印,怎样用刀是关键。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刀法,篆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冲刀法,一种是切刀法。

5、展示多媒体课件(视频)——刀法:冲刀法、切刀法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种刀法。(播放专家有关刀法的讲课录像)

6、让学生运用篆刻刀尝试切刀及冲刀的篆刻技法。

7、学生讨论两种刀法的不同之处。后教师归纳总结。【总结】大家现在对于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冲刀法的时候,用力不能太猛,不要石头没有被冲破,你的手却被冲破了。所以我们在初次尝试刻印时请尽量使用切刀法,切刀法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更具有安全性。

【导语】好了,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刻印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刻制一方肖形印章,也就是刻制图形章。那么刻制一方肖形章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8、肖形印章的刻制方法步骤:[教师用实物投影仪示范] ①打磨石料。②印稿上石。③镌刻。④修改。⑤钤印。

(教师讲解钤印的注意点,并通过示范将自己刻制的肖形章盖在事先制作的书签上。告诉同学们,这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书签,今天谁作业完成的好,谁表现得好,就把书签送给他做纪念。)

四、学习活动:(并轻声播放古乐)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根据教师事先准备的复印材料或者请同学们临刻课本上和其他资料上的肖形章作品,刻完后把印章盖在纸张上交。(鼓励创作)辅导要点:(1)、章法、刀法(2)、刻印步骤(3)、提示安全问题

五、作业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归纳肯定后当场奖励书签。

六、教学反思:

篆刻艺术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对于实际操作确有难度。为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动物肖形印的刻制技法,授课时特地降低了难度,从肖形章入手,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治印的方法,体验篆刻工具的使用。但是,由于课堂的内容与容量较大,教师又想都讲的清楚,还要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所以给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自由消化的时间还不足。

第二篇:篆刻教学教案

金 石 古 韵 冶 趣 间

------《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教学案例

课题设计的背景: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周五的课外活动我把学生从教室里带到了学校展厅,这让学生很好奇,也很兴奋,产生了想要弄个究竟的想法。实际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把篆刻的知识与展厅里的书法、篆刻作品等资源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理解什么是篆刻作品及其基本篆刻常识。这也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真钻研教材,把篆刻知识点认真罗列出来,根据知识间的联系,认真的设计好它们之间先后出现的顺序,为了使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顺利地转化,我精心设计好知识点之间衔接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从课堂学习中寻找到快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从问题启发、情感激发,到认识提高。作为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抓住对事物美的感悟,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材依据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篆刻》,第一课《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

教学目标

通过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介绍,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篆刻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目的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的审美特征。

主要知识点

1、篆刻的涵义,了解什么是篆刻艺术。

2、篆刻发展的历史,掌握篆刻的发展历史,了解篆刻在历史上的名称,及它们的审美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难点:印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教材和备好学生、资料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自制课件、图片、相关视频资料、课本等。

教学过程与环节

(一)大饱眼福

1、展示多幅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篆刻艺术作品及视频,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给予学生新奇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解历史名家的一幅篆刻作品,点明本课教学目标,引出课题并板书《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

(二)各抒己见(知识新授)

(1)由此展示两幅作品:战国古玺 作品《祝迅》

师:(启发)是什么作品?两幅作品有什么差异?

生:齐呼:印章。一幅是战国古玺-------朱文玺,《祝迅》------白文古玺。师:你们欣赏这两幅作品时,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界格。

师:再欣赏几幅作品,能看出上面什么字吗?什么字体呢?

师:篆刻的历史发展历经数千年之久,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步。印章上的文字最早与当时通用的字体是一致的,如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各国流行的大篆,秦用李斯的秦篆。秦汉以后,用于印章上的字体范围扩大了许多,出现了缪篆、鸟虫篆等多种篆体。隋唐以来,不仅沿袭使用篆体类文字,而且把隶、楷等字体也应用于治印,以至殷代的甲骨文都被吸收进来。

(评析:通过学生欣赏图片,讲解了印章上文字的发展史。)

由此导出知识点:篆刻的发展史。

师:“玺”与“印”有什么不同?

生:“玺”是皇帝的印,“印”是官员和百姓的印章。

师:篆刻还有别的称呼吗?

生:还有称为“记”、“朱记”、“图章”。

(评析:让学生亲自动手查资料,感受篆刻艺术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2)多媒体展示:秦印、汉印的篆刻作品 师:汉朝的印与秦印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阅读课文,篆刻从秦朝到汉朝的审美特征有哪些不同?

生:(略)

„„

(评析: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篆刻在历史上的名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下面我总结一下:

秦代建立起来的印章制度,到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奠定了玺印“盛于汉”的历史地位。汉印种类繁多,较之古玺于秦印,汉印显现出方正、质朴、平和、博大的整体风貌,这种风貌不仅与中华民族的崇高审美理想相切合,同时树立了后世篆刻艺术的最高审美典范,正是汉印的风貌,造就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印章的审美感知力。

(三)大显身手

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运用所学内容,分析篆刻艺术的涵义,名称及审美特征等,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秦代用于印章的字体是:

A、秦篆()B、摹印篆()C、大篆()

2、金属印章,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这就称为()。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非金属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这种印为()。

3、秦代建立起来的印章制度,到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奠定了玺印()的历史地位。汉印种类繁多,较之古玺于秦印,汉印显现出()的整体风貌。

„„„„„„„

由此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相关练习题。(各学习小组以抢答的形式来完成)

把对本课的认识、理解,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表现出来,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篆刻艺术有了很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的社会正在走向世界大融合,我们只有在多元文化中取长补短,才会走的更远更好。

(五)教学反思

适当增加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秦汉篆刻作品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篆刻艺术的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

第三篇:篆刻教案

当寿山石遇见篆刻

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是处于比较认真的态度。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观、教育方法、教学方式来武装自己,使学校真正成为为学生发展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欲,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特质,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这是我们美术组一直在研究的教学课题。在几年前我们就进行了《扎染工艺与制作》的校本研究,在学生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创作了很多很不错的作品,之后又进行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利用染出来的布进行再创作,做成一件艺术品。由于受教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课题与内容离本地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亲身体会到,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造成学生参与气氛不够活跃。而本土的美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的耳闻目染中,学生印象较深,在互动的交流中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执行新课改的今天,能把本土特色的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或者校本研究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发掘这些本土资源为我们所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比较善于注意学生的兴趣点与本土资源相结合,比如我开发的另一校本课题《当寿山石遇见篆刻》。一听这课题,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我们福州是寿山石之乡,关于石头的文化就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篆刻对学生同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为现在是讲究个性的时代,学生对个性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篆刻刚好满足学生对自己名字的个性化表现。同时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它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并且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金钱至上,许多民间艺术精华在消亡,全世界都在呼吁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由于开发的教师必须具备比较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鉴赏能力,我对相关的学科专门进行了学习,比如《篆刻法》和《中国印章史》,通过理论学习和一个学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校本教学纲要。

一、课程开发价值

文化价值:寿山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篆刻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审美价值:篆法,章法,刀法

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1、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国家课程的局限性和地方课程的灵活性。

3、给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良机,有助于一些年轻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法:既然是课程,就要在课堂内完成,我校在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协调利用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的一部分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教学,属于综合性实践课。

四、教学过程

1、搜集资料阶段:欣赏各种各样的篆刻作品,激发起学生了解篆刻的兴趣和欲望,适时布置任务:搜集关于篆刻的知识以及实物等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电子报刊、手抄报等。

2、展示阶段:展示学生整理出的资料及实物,谈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要学习篆刻的欲望。

3、了解阶段:布置安排学生了解寿山石的历史文化和熟悉寿山石的质地,尝试一些简单图案的制作。学习怎样去书写汉篆,对于中国印章发展历史、基本文化背景、艺术特点以及篆刻艺术的演变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了解篆刻中篆书的基本书写原则。先尝试用铅笔、橡皮、田字格或方格本、构线笔。

4、学习阶段:然后初步理解笔法、刀法、章法,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去临摹一些有代表性汉印作品,学会识别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篆书,使学生都能懂得如何根据文字内容自己查阅篆刻字典,能按篆刻创作的方法步骤临刻篆刻作品并学会文字的安排布局并写好印稿。用铅笔、橡皮、田字格或方格本、构线笔、刻刀、石头、印泥完成练习。

5、掌握阶段:逐渐掌握寿山石的性质,利用所学的篆刻知识进行创作。

6、评价阶段:举行班级篆刻艺术展,学习效果评价。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过程,并对他们技术掌握的情况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评价。

五、取得的成效 从取得的成果来看,篆刻校本课程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只要正常、有序和积极的开展,一定会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宏扬传统民族文化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是发展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和树立学校品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我校所实践的篆刻校本课程是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的,是以教师自主为操作手段的,是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校本课程并非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等,而是实实在在立足学校特色的、学生个性的、教师特长的课程。

附教案纲要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让积极参与篆刻鉴赏与创作的活动中来,学习篆刻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恰当地使用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篆刻作品,能够初步掌握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篆刻作品。

2、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篆刻的鉴赏与创作过程中,获得艺术创作的欢乐和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能够理解篆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优秀的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寿山石与篆刻的鉴赏与篆刻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篆刻的鉴赏与创作活动。

三、教具准备:

刻刀、印材、印泥、钤印用纸、笔、墨、砚、镜、砂纸和油石、印规、印床和印筋、棕刷和拓包、工具书

四、授课安排:18课时

五、作业安排:

制作一枚自己的篆刻名章或感兴趣的文字。通过独立操作篆刻个人名章的过程,总结阴刻、阳刻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喜欢篆刻艺术,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篆刻印章的技能。

六、教学内容安排:

(一)寿山石的文化与历史渊源 1课时

(二)篆刻的历史 1课时

(三)篆刻作品欣赏 2课时

(四)篆刻的五个内容 4课时

A、篆字。从战国古玺印起,经秦至两汉,印章作为执信、取誉之物,发展到独立为一门艺术,历代的篆刻家无不在篆字上进行研究、探索。古玺印中的文字繁杂难识,但其笔画细劲秀美,结体竖长,上紧下宽,如亭亭玉立之美女;秦印多凿法,班驳奇伟,统一中有变化;汉印篆字平实而大度,结体方正宽博,真如大将军入阵,威风四起;文人治印以来,自篆自刻,在承继古法的同时,印中文字更多地体现了“笔意”,此时,流派纷纭,印家辈出,风格各异,呈现出篆刻史中的又一高峰。高超的篆字艺术水平是创作经典印章的基础

B、章法。章法即“布局”,就是将篆字的形态巧布于方寸之中,那巧借边栏、疏密平衡、虚实取险等构思,使篆刻艺术更加有韵趣,耐人寻味。章法的巧妙与否是品评篆刻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C、刀法。篆字与章法都要借助刀法去表现,运刀之功讲求情趣,它与篆法、章法相辅相成。刀法应体现篆法与章法的形与神。“冲刀”猛力坚实;“切刀“笔划若枯槁老干;“钝刀”表现浑厚苍莽的古拙之趣。刀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篆刻作品的成败。

D、款识。刻在印侧的称为边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顶端的文字称为顶款。秦汉和秦汉以前印章,未发现铸刻有款识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铸造年月日的,世称背款,应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侧面刻款识文字,始于明代。款识的字体有楷、草、隶、篆、行书等,此外还有刻图像的。文字有阳文、阴文。

E、用章料。篆刻用章料有雕钮为装饰,古即有之,或简洁或粗犷,亦有精细巧雕之佳作。石章质地之优劣,有天壤之别。

(五)篆刻的创作 9课时

A

准备阶段,首先将印面在砂纸上磨平。接着通过工具书选好篆字。B

设计印稿,根据印文的内容可在纸上按印面的大小尺寸设计印稿。设计印稿可根据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受印者的要求进行,在章法和篆法的选择上进行比较和推敲。C

篆印于石,用“水印渡稿法”上石。(1、在压痕内用浓墨写印稿(2、将纸固定覆于印面

(3、在印稿上湿一点水并用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覆盖二三层纸并用指甲研磨印面 D

镌刻,在刻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斜执式”“立执式”“握拳式”这三种刀方法的把握和运用。

E

拓印,钤拓印迹时要让印面显现清晰的刀法。F

边款的刻制,边款的刀法多用侧锋单刀冲刻法。

(六)、交流与评价 1课时

第四篇:篆刻教案

课题名称: 篆刻艺术

课型: 理论鉴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3、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4、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印章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1、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2、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及内容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这些印迹?

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又有什么异同?

天然形成、机器做工、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

那同学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

(板书课题:中华篆刻艺术)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一)篆刻的起源和发展。

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早期印章多采用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审美眼光中脱颖而出。

(二)篆刻材料及工具:

1、印材:

四大名石

寿山石——福建寿山石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其中最名贵的品种是“田黄”,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青田石——浙江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浙江昌化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巴林石——内蒙古巴林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

现在生活中也可使用如马铃薯、橡皮、木块、砖瓦块、橡胶、肥皂等印章坯料。

2、刻刀:有粗细的不同,有平口和斜口的区别。

3、其他工具:印泥、白纸、铅笔、印纸、绘图纸、印章若干,砂纸,小镜子,印床等等。(简单介绍作用)

(三)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发票、证明信加盖的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阴刻”(印文红底白字)和“阳刻”两种(白底红字)、肖形印等。

阴刻 阳刻 肖印画

根据印文内容不同,可分为文字印、图形印和肖像印三种,其中文字印最常见。

文字印 图形印 肖像印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姓名章 闲章

(四)篆刻构图及章法(分小组讨论研究)

出示一系列实物及名家的篆刻作品,用以说明印文的构图及章法。(配有音乐)

问题设置:

1、观察印章上的字与印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

答:正好相反

2、探究如何将字反写在印材上?

小组分别猜测、讨论、尝试。

3、分析印章都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⑴文字的排列(基本上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⑵印刻阳刻⑶字以篆书为主

4、谈谈自己对印章的理解和感受。

答:笔画穿插呼应,有疏有密,虚实相间,统一中有变化,达到了整体的和谐。文字富有变化,布局丰富多采,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等艺术规律。之外,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安排以及奇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来处理布局的变化。

5、小组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适时点播、评价、总结。

(五)能力提升(8分钟)

给出两幅篆刻作品(阴刻、阳刻、肖形印可各一张)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结合所学的构图章法)

(六)课堂小结(4分钟)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先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接着又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明白了不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最后学习了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的魅力。

(投影知识点)

20世纪已经过去,那当今乃至以后,我们面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又将作出怎样的选择?所以传承和创新便是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七)布置作业(3分钟)

本课我们已经了解学习了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那光说不练假把式,下一节课我们便亲自动手制作一枚印章,所以留给同学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查找了解篆刻的制作步骤及有关资料如印稿等,为我们的实践课做好准备。

我们下节课再见!

(八)课后反思: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过程,并对他们技术掌握的情况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评价。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

第五篇:篆刻教案

篆刻教学设计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作为一所县城高中,学校虽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包括资金上对材料的投入,还为我们提供篆刻兴趣小组活动场地,但是作为全校五千多名学生,在课时上的安排就是一个大问题),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高中生首先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我专门设计本课的教学计划,高中美术篆刻模块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作为每一美术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在此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本课分成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篆刻欣赏课,通过本课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橡皮章,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因为简单易行,既让学生对篆刻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为下一步的治印做下良好的铺垫。

第三课时,篆刻的讲解和示范,在工具材料这一块,我们教师把一些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把玩,教师加以说明就可以了,也可以在示范过程当中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透彻,第四课时,学生动手治印,通过亲身动手体验,使学生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达到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案分析如下: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1、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懂得治印的技法。

三、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和学生动手刻印练习相结合。本课分成四个课时,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四、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一方面他们勇于探索,他们对美好的事物不仅敏感性强,而且接受能力快。高中生正逢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执刀刻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手、眼、脑的配合和灵敏素质。

五、教学与难点

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刻字的方法。

2、重点:篆刻鉴赏和治印及其方法。

六、教具与学具

1、教具:刻刀、青田石、印泥、砂纸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肥皂、土豆、橡皮),砂纸、圆镜、牙刷等。

七、讲授新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学生听课。

篆刻这一模块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师应对每一部分内容了如指掌,做到游刃有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印材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放开学生让学生分组自行收集相关的石材和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也来当一回“鉴赏家”,在篆刻的发展史方面可播放视频资料。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引起学生对篆刻的兴趣。比如制作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卡通图案章。

2、新授课

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的完美与巧妙的。

印章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画面构图完整。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看,有姓名印、别号印等。(举例各不同图说明)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3、欣赏优秀的篆刻作品,名家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学生了解这门艺术在,字法,刀法,篆法上的独特语言,并且能够运用这种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个性。

4、教师演示。篆刻的刻印:

①写印稿: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用小楷笔蘸上浓墨写印稿.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满意的。

②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然后用毛边纸或宣纸盖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以刻了。

③运用刀法:初学者可先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时,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转石不转刀,盖印文的线条显得浑厚而不扁薄,有金石气息。

④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查看,用小镜子照印面,仔细观察,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

八、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为自己制作一个姓名章。通过动手体会篆刻之美,体验书法、章法、刀法的巧妙结合和独特语言,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九:作业布置

篆刻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元素拓展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为自己设计篆刻一枚朱文名章。

下载篆刻教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篆刻教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Ⅰ 课题:篆刻背景、工具、材料介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经验,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项目的选择 授课形式及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篆刻刀法 刀法包含两个方面:执刀和运刀。运刀主要有冲刀和切刀这两种方法。 1. 执刀法: ①. 冲刀时的执刀法:一般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刀柄的下端,中指在刀柄......

    篆刻校本教案

    篆刻校本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重点:学会篆刻的技巧。 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名字被印出来的成功感。 教学......

    童趣篆刻 教案

    童趣篆刻:炫彩杯 闵行区平阳小学金陈雪 1 教材分析,知识点: 本课教材是在以前单色拓印的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引入了套色拓印的学习。橡皮篆刻具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可以拓印多幅......

    篆刻教学反思大全

    表二: “青年教师调研项目”教学反思表授课老师: 科目: 美术 时间: 2012年5月18日 教学内容: 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意味无穷 篇二:5、《方寸之间》教案及教学反思初中美术备课表......

    篆刻教学设计

    “印章的篆刻”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印章的篆刻》,是江苏省教材《工艺制作》课本中的内容。教材不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同样为教......

    篆刻印章艺术教案

    姓名:卿甫竹 班 级:2010级美教1班 学 号:20104106013 指导教师:蓝学会 【教学目标】 1.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2.了解和基本掌握篆......

    高中美术教案篆刻

    高中美术教案篆刻 课题: 篆刻 课时: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 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