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时间:2019-05-13 00: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第一篇: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

篆刻刀法

刀法包含两个方面:执刀和运刀。运刀主要有冲刀和切刀这两种方法。1.执刀法: ①.冲刀时的执刀法:一般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刀柄的下端,中指在刀柄下面抵住,无名指和小指紧贴在中指下面,起辅助的作用。刀杆横卧于掌骨之上,方式很像拿钢笔的样子。

②.切刀时的执刀法:切刀时,常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刀柄的上端,中指往里钩,无名指往外抵,小指紧贴在无名指下面,起辅助的作用。刀杆竖起,方式类似用五字执笔法执毛笔。

冲刀时的执刀法

切刀时的执刀法

当然执刀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刻起来方便,达到满意的效果就行。但上述两种方法经过了许多人的实践,所以就值得向同学们推荐。2.运刀法: ①.冲刀:运用冲刀刻印时,刀杆先起后偃。一开始刀杆与印面保持30°左右的交角,刀刃向内倾斜,而以外刀角锲入印面,这叫“侧入法”。刀角入石后,刀刃与印面约成20°交角。刀角沿着渡好的印稿奋力冲进,手与腕密切配合,用力要均匀,行动宜果断。这是冲刀的关键动作,需要反复练习。

②.切刀:运用切刀刻印,刀杆先偃后起。一开始刀杆与印面保持40°左右的交角,先将刀角以正锋锲入,而后用力将刀把挺起,使刀刃全部入石,这叫“正入法”。刻刀一偃一起连续动作,就切出笔画来了。

第二篇:浅谈剪纸和刀法

浅谈剪纸和刀法

湖南 吴升平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亦是我国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据考证,自发明了造纸技术后,就有了剪纸艺术。我们湖南的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湖湘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奇葩,经过朝朝代代的演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剪纸刀法与类型

首先谈谈我们当地古代流传下来的几张刀法:

剪纸刀法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剪刀法、刀法、性刀法(又称孤行刀法)、合刀法(即前三种刀法联合使用)、刀法(又称无刀法)。

1、刀法:这种刀法使用比较广泛,能剪出各种各样精妙作品,但使用这种刀法纸层不宜太厚,部分位置必须折叠完成,根据作品的精细,亦必备不同大小的剪刀。

2、刀法:刀的尖端为“V”型,要特别锋利,它像画家的一支笔画笔,可以任意刻画出各种精美的线条,需用蜡板作垫,但纸层不能超过五层,平面制作,不需要折叠,空白处先用钉书针固定牢,以防纸层滑落。

3、性刀法:这种刀法比较复杂,因刀具比较多,每一支刀的弧度为1/5~1/6,最小的一支(按市尺)只有0.5公分,如小鸟的眼睛和小龙的鳞片等必须要用它来完成,其他刀具则从1分、2分……15分有十多支(见图1)。另外,还需要配置1~5分(或者更宽一些)的平型刀。磨刀石也必须根据各种刀型的弧度特制(见图2)波浪式磨刀石,最好用粗与细两种,先用粗磨石,后用细磨石。

使用异形刀法首先必备一块铁树砧板或者其他坚硬的杂木砧板作垫,两手紧密配合,左手手掌中垫上一层不了或软皮料,用松紧带绷紧套在左手手背上,右手根据图案的线条(或不用绘图按照心中思维设计的线条)用种异形刀具自如地垂直摆正在线条上,左手用力往下一压,各空白部分的纸屑就自然地脱落下来。

异形刀的特点:(1)纸层可达10~30层(纸层的多少可以根据作品的粗细而定)。(2)厚板纸和强硬度高的纸或者各种皮料均可制作。如喷漆字板、花纹模版、皮影道具、书签等。(3)平面制作,无折叠缝,刀口处光滑无毛刺。(4)粗细作品均可制作,难度大的作品其他的刀法无法解决的部位而异形刀可以自如地制作出来。(5)功效高,起码可以超过剪刀法五倍以上的效率。但图案空白处需要用钉书针固定牢(古代没有钉书针是用针线在空白部分处固定)

用异形刀制作皮影:皮影,又称能活动的剪纸。我们湖南的皮影除部分得力易磨损处用牛皮纸以外,90%以上的部位使用剪纸制作(我们湖南不称“皮影”称“纸影”,又称“影子戏”,因气候与北方不同,空气中有潮湿,皮料容易受潮发霉变形,而纸料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个皮影先用两层强硬的厚纸层。如制作皇帝的龙袍,先描绘龙图案和其他花纹,用异形去掉需要填充的部分,再将两层厚纸板正反面图上胶水,用透明纸或描图纸(古时用白色绸缎)加载中间用玻璃压紧,晾干后用异形刀在龙的图案其他的花纹上镂空,如龙的眼睛和鳞甲等,再在透明纸上填上各种所需的颜色。为了保持皮影牢固不褪色,全部用高强度的清漆喷上(古代是用“桐油”加“它生”煮化

后称之为“光油”刷上加固),然后在转动的支点上用针线钉好,这活动自如的皮影剪纸就完成了。如要提高功效,也可用四层厚纸板,两个皮影同时制作。目前据我了解,大部分制作皮影的是用拖刀法,拖刀法的缺点是太吃力,工效低,甚至刀口处不光滑而有毛刺。

古代,印染业不发达,各种印花布也是用硬纸板运用“异形刀法”制作各种图案去印刷,如需多种颜色,就必须用几张花纹纸膜套染。

4、综合刀法:一般用于粗中有细、细中有精的作品,但纸屑不能超过五层,如大型的“福禄寿”,简单的部位可以用“剪刀法”去完成,其中的“松鹤延龄”、“八仙庆寿”等就必须用“拖刀法”和“异形刀法”制作

5、非刀法:就是什么刀具都不用,就只用两只手去撕出各种图案来,如“丑八怪”、招魂幡“等作品,或使用左手的大拇指的指甲将纸压在案上,右手伴着左手的指甲边慢慢移动,撕去不要的部分。

再谈谈我们当地古代流传下来的剪纸类型:

(1)传统剪;(2)时令剪;(3)模仿剪;(4)收藏剪;(5)模型剪。传统剪;按传统方式制作,如新婚房中的大红“喜”字,窗户上的“洞房花烛”、“龙凤呈祥”、“麒麟送子”、“鸳鸯对舞”等等。丧堂布置的黑色(或蓝色)的“奠”字,挽联花边,廿四孝图等。还有平时居室里所挂的“四季花卉”图、“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星拱照”等等。

时令剪:如春节的门神(左边秦叔宝,右边尉迟龚)“招财进宝图,“十二生肖”图,元宵节花灯上面的“庆贺上元”、“天宫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图案等。还有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重大庆典等剪纸内容都称之为“时令剪”

模仿剪:仿照名人的画作、名胜风景照片、古典名著插图等,如“桃园三结义”、“岳母刺字|”、“武松打虎”、“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

收藏剪:一般用于赠送友人作为纪念品,为了便于收藏,作品要小巧玲珑,以吉祥图案和藏书票为主,如“梁祝化蝶”、“财神送宝”、“为学求异”等等。

模型剪:即古代用于印染花布的花纹纸板制作,现代又借用这种艺术在招牌广告、汽车、家具等上面喷漆使用。

剪纸依据色彩又可以分为:(1)纯色类;(2)填色类;(3)拼色类。近年我省秦石蛟先生又发明了一种“交织套色类”。

纯色类的剪纸使用一种颜色的纸,如举行婚礼的新房用纯一色的红纸制作,丧堂的布置用黑色或白色剪纸制作。

填色类的剪纸多用于皮影制作,人物山水及鱼虫花鸟等,先用纯白色的纸剪纸,再填上各种颜色。

拼色类的剪纸使用多种颜色的层去著作设计的图案,如描绘一副“鸳鸯穿莲”图,荷花用红色和淡红色纸,荷叶用绿色纸,鸳鸯用黄色与黑色纸搭配。再如,要制作多彩色的地图,首先将各种颜色的纸叠放好,然后在上面放一张已画好的地图,用异形刀沿着各省界刻划好,然后将不同色彩的纸错开拼贴,省与省的界限就天衣无缝了。

为什么出书:编成教材,去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纸影文化。

走进大学:让学子了解我们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保护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责无旁贷,如果那个和我学剪纸,我一切免费

附图如下:

图一

图二

第三篇:篆刻教案

当寿山石遇见篆刻

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一直是处于比较认真的态度。如何利用先进的教育观、教育方法、教学方式来武装自己,使学校真正成为为学生发展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欲,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特质,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这是我们美术组一直在研究的教学课题。在几年前我们就进行了《扎染工艺与制作》的校本研究,在学生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创作了很多很不错的作品,之后又进行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利用染出来的布进行再创作,做成一件艺术品。由于受教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课题与内容离本地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亲身体会到,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造成学生参与气氛不够活跃。而本土的美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的耳闻目染中,学生印象较深,在互动的交流中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执行新课改的今天,能把本土特色的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或者校本研究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发掘这些本土资源为我们所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比较善于注意学生的兴趣点与本土资源相结合,比如我开发的另一校本课题《当寿山石遇见篆刻》。一听这课题,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我们福州是寿山石之乡,关于石头的文化就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篆刻对学生同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为现在是讲究个性的时代,学生对个性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篆刻刚好满足学生对自己名字的个性化表现。同时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它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并且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金钱至上,许多民间艺术精华在消亡,全世界都在呼吁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由于开发的教师必须具备比较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鉴赏能力,我对相关的学科专门进行了学习,比如《篆刻法》和《中国印章史》,通过理论学习和一个学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校本教学纲要。

一、课程开发价值

文化价值:寿山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篆刻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审美价值:篆法,章法,刀法

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1、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国家课程的局限性和地方课程的灵活性。

3、给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良机,有助于一些年轻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法:既然是课程,就要在课堂内完成,我校在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协调利用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的一部分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教学,属于综合性实践课。

四、教学过程

1、搜集资料阶段:欣赏各种各样的篆刻作品,激发起学生了解篆刻的兴趣和欲望,适时布置任务:搜集关于篆刻的知识以及实物等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电子报刊、手抄报等。

2、展示阶段:展示学生整理出的资料及实物,谈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要学习篆刻的欲望。

3、了解阶段:布置安排学生了解寿山石的历史文化和熟悉寿山石的质地,尝试一些简单图案的制作。学习怎样去书写汉篆,对于中国印章发展历史、基本文化背景、艺术特点以及篆刻艺术的演变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了解篆刻中篆书的基本书写原则。先尝试用铅笔、橡皮、田字格或方格本、构线笔。

4、学习阶段:然后初步理解笔法、刀法、章法,能按照老师的指导去临摹一些有代表性汉印作品,学会识别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篆书,使学生都能懂得如何根据文字内容自己查阅篆刻字典,能按篆刻创作的方法步骤临刻篆刻作品并学会文字的安排布局并写好印稿。用铅笔、橡皮、田字格或方格本、构线笔、刻刀、石头、印泥完成练习。

5、掌握阶段:逐渐掌握寿山石的性质,利用所学的篆刻知识进行创作。

6、评价阶段:举行班级篆刻艺术展,学习效果评价。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过程,并对他们技术掌握的情况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评价。

五、取得的成效 从取得的成果来看,篆刻校本课程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只要正常、有序和积极的开展,一定会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宏扬传统民族文化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是发展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和树立学校品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我校所实践的篆刻校本课程是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的,是以教师自主为操作手段的,是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校本课程并非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等,而是实实在在立足学校特色的、学生个性的、教师特长的课程。

附教案纲要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让积极参与篆刻鉴赏与创作的活动中来,学习篆刻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恰当地使用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篆刻作品,能够初步掌握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篆刻作品。

2、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篆刻的鉴赏与创作过程中,获得艺术创作的欢乐和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能够理解篆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优秀的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寿山石与篆刻的鉴赏与篆刻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篆刻的鉴赏与创作活动。

三、教具准备:

刻刀、印材、印泥、钤印用纸、笔、墨、砚、镜、砂纸和油石、印规、印床和印筋、棕刷和拓包、工具书

四、授课安排:18课时

五、作业安排:

制作一枚自己的篆刻名章或感兴趣的文字。通过独立操作篆刻个人名章的过程,总结阴刻、阳刻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喜欢篆刻艺术,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篆刻印章的技能。

六、教学内容安排:

(一)寿山石的文化与历史渊源 1课时

(二)篆刻的历史 1课时

(三)篆刻作品欣赏 2课时

(四)篆刻的五个内容 4课时

A、篆字。从战国古玺印起,经秦至两汉,印章作为执信、取誉之物,发展到独立为一门艺术,历代的篆刻家无不在篆字上进行研究、探索。古玺印中的文字繁杂难识,但其笔画细劲秀美,结体竖长,上紧下宽,如亭亭玉立之美女;秦印多凿法,班驳奇伟,统一中有变化;汉印篆字平实而大度,结体方正宽博,真如大将军入阵,威风四起;文人治印以来,自篆自刻,在承继古法的同时,印中文字更多地体现了“笔意”,此时,流派纷纭,印家辈出,风格各异,呈现出篆刻史中的又一高峰。高超的篆字艺术水平是创作经典印章的基础

B、章法。章法即“布局”,就是将篆字的形态巧布于方寸之中,那巧借边栏、疏密平衡、虚实取险等构思,使篆刻艺术更加有韵趣,耐人寻味。章法的巧妙与否是品评篆刻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C、刀法。篆字与章法都要借助刀法去表现,运刀之功讲求情趣,它与篆法、章法相辅相成。刀法应体现篆法与章法的形与神。“冲刀”猛力坚实;“切刀“笔划若枯槁老干;“钝刀”表现浑厚苍莽的古拙之趣。刀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篆刻作品的成败。

D、款识。刻在印侧的称为边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顶端的文字称为顶款。秦汉和秦汉以前印章,未发现铸刻有款识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铸造年月日的,世称背款,应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侧面刻款识文字,始于明代。款识的字体有楷、草、隶、篆、行书等,此外还有刻图像的。文字有阳文、阴文。

E、用章料。篆刻用章料有雕钮为装饰,古即有之,或简洁或粗犷,亦有精细巧雕之佳作。石章质地之优劣,有天壤之别。

(五)篆刻的创作 9课时

A

准备阶段,首先将印面在砂纸上磨平。接着通过工具书选好篆字。B

设计印稿,根据印文的内容可在纸上按印面的大小尺寸设计印稿。设计印稿可根据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受印者的要求进行,在章法和篆法的选择上进行比较和推敲。C

篆印于石,用“水印渡稿法”上石。(1、在压痕内用浓墨写印稿(2、将纸固定覆于印面

(3、在印稿上湿一点水并用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覆盖二三层纸并用指甲研磨印面 D

镌刻,在刻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斜执式”“立执式”“握拳式”这三种刀方法的把握和运用。

E

拓印,钤拓印迹时要让印面显现清晰的刀法。F

边款的刻制,边款的刀法多用侧锋单刀冲刻法。

(六)、交流与评价 1课时

第四篇:篆刻教案

课题名称: 篆刻艺术

课型: 理论鉴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3、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4、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印章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1、了解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2、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及内容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这些印迹?

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又有什么异同?

天然形成、机器做工、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

那同学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

(板书课题:中华篆刻艺术)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

(一)篆刻的起源和发展。

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早期印章多采用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审美眼光中脱颖而出。

(二)篆刻材料及工具:

1、印材:

四大名石

寿山石——福建寿山石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其中最名贵的品种是“田黄”,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青田石——浙江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浙江昌化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巴林石——内蒙古巴林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

现在生活中也可使用如马铃薯、橡皮、木块、砖瓦块、橡胶、肥皂等印章坯料。

2、刻刀:有粗细的不同,有平口和斜口的区别。

3、其他工具:印泥、白纸、铅笔、印纸、绘图纸、印章若干,砂纸,小镜子,印床等等。(简单介绍作用)

(三)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发票、证明信加盖的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阴刻”(印文红底白字)和“阳刻”两种(白底红字)、肖形印等。

阴刻 阳刻 肖印画

根据印文内容不同,可分为文字印、图形印和肖像印三种,其中文字印最常见。

文字印 图形印 肖像印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姓名章 闲章

(四)篆刻构图及章法(分小组讨论研究)

出示一系列实物及名家的篆刻作品,用以说明印文的构图及章法。(配有音乐)

问题设置:

1、观察印章上的字与印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

答:正好相反

2、探究如何将字反写在印材上?

小组分别猜测、讨论、尝试。

3、分析印章都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⑴文字的排列(基本上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⑵印刻阳刻⑶字以篆书为主

4、谈谈自己对印章的理解和感受。

答:笔画穿插呼应,有疏有密,虚实相间,统一中有变化,达到了整体的和谐。文字富有变化,布局丰富多采,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等艺术规律。之外,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安排以及奇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来处理布局的变化。

5、小组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适时点播、评价、总结。

(五)能力提升(8分钟)

给出两幅篆刻作品(阴刻、阳刻、肖形印可各一张)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结合所学的构图章法)

(六)课堂小结(4分钟)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先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接着又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明白了不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最后学习了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的魅力。

(投影知识点)

20世纪已经过去,那当今乃至以后,我们面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又将作出怎样的选择?所以传承和创新便是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七)布置作业(3分钟)

本课我们已经了解学习了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那光说不练假把式,下一节课我们便亲自动手制作一枚印章,所以留给同学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查找了解篆刻的制作步骤及有关资料如印稿等,为我们的实践课做好准备。

我们下节课再见!

(八)课后反思: 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学习过程,并对他们技术掌握的情况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评价。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

第五篇:篆刻教案

篆刻教学设计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作为一所县城高中,学校虽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包括资金上对材料的投入,还为我们提供篆刻兴趣小组活动场地,但是作为全校五千多名学生,在课时上的安排就是一个大问题),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高中生首先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我专门设计本课的教学计划,高中美术篆刻模块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作为每一美术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在此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本课分成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篆刻欣赏课,通过本课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橡皮章,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因为简单易行,既让学生对篆刻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为下一步的治印做下良好的铺垫。

第三课时,篆刻的讲解和示范,在工具材料这一块,我们教师把一些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把玩,教师加以说明就可以了,也可以在示范过程当中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透彻,第四课时,学生动手治印,通过亲身动手体验,使学生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达到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案分析如下: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1、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懂得治印的技法。

三、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和学生动手刻印练习相结合。本课分成四个课时,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四、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一方面他们勇于探索,他们对美好的事物不仅敏感性强,而且接受能力快。高中生正逢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执刀刻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手、眼、脑的配合和灵敏素质。

五、教学与难点

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刻字的方法。

2、重点:篆刻鉴赏和治印及其方法。

六、教具与学具

1、教具:刻刀、青田石、印泥、砂纸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肥皂、土豆、橡皮),砂纸、圆镜、牙刷等。

七、讲授新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学生听课。

篆刻这一模块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师应对每一部分内容了如指掌,做到游刃有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印材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放开学生让学生分组自行收集相关的石材和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也来当一回“鉴赏家”,在篆刻的发展史方面可播放视频资料。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引起学生对篆刻的兴趣。比如制作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卡通图案章。

2、新授课

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的完美与巧妙的。

印章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画面构图完整。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看,有姓名印、别号印等。(举例各不同图说明)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3、欣赏优秀的篆刻作品,名家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学生了解这门艺术在,字法,刀法,篆法上的独特语言,并且能够运用这种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个性。

4、教师演示。篆刻的刻印:

①写印稿: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用小楷笔蘸上浓墨写印稿.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满意的。

②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然后用毛边纸或宣纸盖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以刻了。

③运用刀法:初学者可先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时,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转石不转刀,盖印文的线条显得浑厚而不扁薄,有金石气息。

④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查看,用小镜子照印面,仔细观察,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

八、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为自己制作一个姓名章。通过动手体会篆刻之美,体验书法、章法、刀法的巧妙结合和独特语言,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九:作业布置

篆刻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元素拓展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为自己设计篆刻一枚朱文名章。

下载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篆刻刀法教案篆刻刀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Ⅰ 课题:篆刻背景、工具、材料介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经验,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项目的选择 授课形式及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篆刻校本教案

    篆刻校本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重点:学会篆刻的技巧。 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名字被印出来的成功感。 教学......

    童趣篆刻 教案

    童趣篆刻:炫彩杯 闵行区平阳小学金陈雪 1 教材分析,知识点: 本课教材是在以前单色拓印的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引入了套色拓印的学习。橡皮篆刻具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可以拓印多幅......

    篆刻教学教案

    金 石 古 韵 冶 趣 间 ------《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教学案例 课题设计的背景: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周五的课外活动我把学生从教室里带到了学校展厅,这让学生很好奇,也很兴......

    篆刻心得

    篆刻心得 周慧冰 篆刻,它古朴里有丝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篆刻时,老师告诉我们学篆刻要先学临摹,再上石,最后再用刻刀刻。听起来......

    走进篆刻

    “走进篆刻”主题班会 卢龙三小五三班 马会军 活动目的: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相对独立的一门艺术品种.传统中习惯于将"金石诗书画"并称,这"金石"便是我们现在习称的......

    篆刻教学教案5篇

    《篆刻体验——肖形印》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肖形印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素材,从远古人的崖壁雕刻到今人的形形色色的篆刻艺术,肖形印独具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

    篆刻印章艺术教案

    姓名:卿甫竹 班 级:2010级美教1班 学 号:20104106013 指导教师:蓝学会 【教学目标】 1.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掌握篆刻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2.了解和基本掌握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