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篆刻
“走进篆刻”主题班会
卢龙三小
五三班 马会军
活动目的: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相对独立的一门艺术品种.传统中习惯于将“金石诗书画”并称,这“金石”便是我们现在习称的篆刻艺术.因此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篆刻的发展历程,掌握刻印工具和材料,将古文字书法表现在印材上,提高学生的篆刻艺术基本技能和篆刻艺术水平。活动过程:
一、篆刻的简介: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二、篆刻艺术的由来:
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篆刻,又称印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甲骨文便是最早的篆刻。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逐渐成为专门的技艺。开始时,印章统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皇帝专用,“亲王以上称宝,郡王以下官员曰印”。自汉建安之末至三国两晋,多为阴刻白文,用来封物作为信验。至六朝,印章始刻朱文。唐之后,印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除有姓名以外,又出现了书柬印,收藏鉴赏印、斋堂馆印等。同时,刻有成语和诗文的“闲文印”开始问世。这标志着这门技艺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创作。在书法、绘画等美术作品上也加盖印章,增添情趣。至此,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篆刻不再单纯作为权力与信验标志,而成为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学问。最初的印章质地多用金、银、铜、玉石、兽角、象牙等硬质材料。从元代画家王冕创用青田石刻印后,石刻印章便流行开来。到明清时期,篆刻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名家辈出,形成了多种风格与流派。新中国成立后,这门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到了今天,篆刻材料和工具种类大大增加,使得普通爱好者都能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篆刻艺术创作。
三、篆刻工具的简介
篆刻刀: 白钢刀或者钨钢刀(双面平口)。
石料:
普通的练习石就行(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等)。砂纸:
一粗一细 用来磨平石料的(600#、1000#)墨和毛笔:
墨最好用一得阁 拷贝纸:
用来印稿上石的 印泥:
用于钤印用的 【课件出示:
一、练习石
二、篆刻刀
白钢刀或者钨钢刀。
三、印泥
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
四、印床
初学篆刻一定要配个印床来固定印石。
五、砂纸或磨盘
600号、1000号的水砂纸。
六、工具书和教材
篆刻字典推荐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篆刻字典》或西泠印社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
七、笔墨纸毛笔可以选用小楷毛笔。篆刻写稿用的墨建议用一得阁墨汁。写印稿建议用连史纸。
八、其它杂件小镜子(刻好后放到镜子前看一下效果)旧牙刷(刻好后刷去印面上的石粉)】
四、学篆刻的方法
学篆刻是不分成年人和非成年人的,只要想学,其实都是能学成的。至于学篆刻有没有捷径,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门传统艺术,要想学会学精,都不是一日之功。更何况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篆刻艺术。
虽然篆刻没有什么捷径,但不代表它就很难学会。只要掌握好的方法并加上勤学苦练的精神,就一定能学好篆刻的。学篆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从汉印学起
古往今来,大凡有名的篆刻家都建议学篆刻先从汉印学起,打好杂实的基础。汉印整体较为工整,易于掌握,初学者通过临摹汉印,可以了解篆刻创作的基本刀法,掌握篆刻的基本思维模框架,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二)、多看名家印谱
一个演员要想学会演戏,不仅要学会基本的表演技巧,还要多看有实力演员的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学篆刻也是一样,有了一定基础后,一定要多看名家或大家的作品,多思考,多感悟。看一方印时,先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刻,会设计成什么样?名家为什么作这样的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妙处?然后再把印临写一遍,如此循序渐进,必然会进步很快。
(三)、勤学苦练
学会篆刻并不难,但要学精,一定是不容易的事情。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一样,熟能生巧,如果临的印不够多,看的印不够多,刻的印不够多,自然很难熟练起来。所以一定要勤下功夫,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计划,如一周临汉印多少,看印谱多久,习篆字多长时间,持之以恒,定能精进。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实在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更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这一点,篆刻大师吴昌硕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根据文字具体的笔画、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
五、欣赏篆刻作品【课件展示】
第二篇:篆刻教案
篆刻教学设计
结合我们学校实际(作为一所县城高中,学校虽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包括资金上对材料的投入,还为我们提供篆刻兴趣小组活动场地,但是作为全校五千多名学生,在课时上的安排就是一个大问题),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高中生首先面临的高考升学压力),我专门设计本课的教学计划,高中美术篆刻模块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作为每一美术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在此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本课分成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篆刻欣赏课,通过本课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橡皮章,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因为简单易行,既让学生对篆刻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为下一步的治印做下良好的铺垫。
第三课时,篆刻的讲解和示范,在工具材料这一块,我们教师把一些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把玩,教师加以说明就可以了,也可以在示范过程当中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透彻,第四课时,学生动手治印,通过亲身动手体验,使学生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达到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案分析如下: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1、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懂得治印的技法。
三、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和学生动手刻印练习相结合。本课分成四个课时,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四、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一方面他们勇于探索,他们对美好的事物不仅敏感性强,而且接受能力快。高中生正逢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时期,执刀刻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手、眼、脑的配合和灵敏素质。
五、教学与难点
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刻字的方法。
2、重点:篆刻鉴赏和治印及其方法。
六、教具与学具
1、教具:刻刀、青田石、印泥、砂纸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肥皂、土豆、橡皮),砂纸、圆镜、牙刷等。
七、讲授新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学生听课。
篆刻这一模块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师应对每一部分内容了如指掌,做到游刃有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印材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放开学生让学生分组自行收集相关的石材和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也来当一回“鉴赏家”,在篆刻的发展史方面可播放视频资料。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橡皮、肥皂,制作简单的印章,引起学生对篆刻的兴趣。比如制作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卡通图案章。
2、新授课
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的完美与巧妙的。
印章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画面构图完整。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看,有姓名印、别号印等。(举例各不同图说明)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3、欣赏优秀的篆刻作品,名家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学生了解这门艺术在,字法,刀法,篆法上的独特语言,并且能够运用这种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个性。
4、教师演示。篆刻的刻印:
①写印稿: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用小楷笔蘸上浓墨写印稿.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满意的。
②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然后用毛边纸或宣纸盖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以刻了。
③运用刀法:初学者可先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时,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转石不转刀,盖印文的线条显得浑厚而不扁薄,有金石气息。
④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查看,用小镜子照印面,仔细观察,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
八、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为自己制作一个姓名章。通过动手体会篆刻之美,体验书法、章法、刀法的巧妙结合和独特语言,掌握治印的基本技法。九:作业布置
篆刻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元素拓展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为自己设计篆刻一枚朱文名章。
第三篇: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Ⅰ
课题:篆刻背景、工具、材料介绍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根据以往知识经验,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项目的选择
授课形式及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器具: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望在新的学期中,同学们可以配合我给大家上好劳技课。首先,我们先来一个约法三章。
1、强调一下课堂纪律。不请你发言不要开口,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破坏纪律给一颗三角;上课表现好,譬如:发言积极、回答有创意或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的,都可以加一颗星。三角累计到一定的程度,最后的期末成绩就降一个等地;星累计到一定程度,期末成绩可以升一个等地或是得到一样小礼物。
2、上课时要有所纪录。不要求大家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只要将随堂讲的知识重点记在课本的空白处就可以了,或是将补充的知识点记在书本上相关材料的旁边。
3、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学习项目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请同学们不要用来嬉戏打闹开玩笑。不允许手拿工具对准别的同学,不允许拿工具开任何玩笑,不允许抛接工具、材料,不允许飞掷工具、材料。已经强调过了安全问题,如果再有谁不遵守的话,出了事故,后果自负。
好,约法三章说好了。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知不知道在今年的暑假里,我们国家的体育界有没有什么国际性的大新闻啊?好,我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啊,是了!那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发布了,是一个中国印。那谁能说说他的具体名字,描绘一下它的样子? ……
很好,名字叫“舞动的北京”,是一个“京”字,像一个正在运动着的人。(展示会徽图片)
大家想不想要一个自己的中国印啊?好,那么我们这学期的项目就选定为——篆刻。
二、教学内容
在进行一个项目之前我们是不是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资料啊?那么这项工作大家做一半,接下来我先把我查到的篆刻背景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收集相关信息
1、篆刻的概念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2、篆刻的别称 “治印”、“铁笔”、“刻印”、“印图章”
3、印章的发展
商周时,无论官方民间都叫印章“鉥”。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天子用的印就叫“玺”,士大夫及平民就以“印”代替。
汉朝,天子之印仍称为“玺”,太守将军等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称印为“章”,平民所使用的称为“印”、“印信”、“信印”,“印章”的名称由此而来。
唐朝,武则天认为“玺”与“死”的音很相近,就改“玺”为“宝”,此时民间产生变化,有红泥来盖印,故称印为“朱记”,简称“记”。宋代,印章使用广泛,常盖在图书或图画上,所以印章称为“图章”。元朝,蒙古人入主建立王朝,印章又出现了另一个面目,常在汉字旁边加上蒙古文;民间则流行画押——签字,即把“押”铸成印,上面是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个花押,称为“元押”。明代官方颁布的官印称为“关防”或“条记”。
清朝,篆刻风气大盛,治印成为文人的一种嗜好,有人把印叫做“戳子”、“戳记”、“手戳”。
民国以后,民国六十四年公布的《印信条例》,印信分为:“国玺”、“印”、“关防”、“职章”、“图记”等五种。
值得一提的是,篆刻的发展由原先的“昭信”、“表明身份”、“佩带装饰”等实用型态或书法的附属,一跃而与书画鼎足三立,成为独占一方的“篆刻艺术”。我介绍完了我所收集到的印章相关背景资料,你们要去做的就是收集和印章有关的典故、传说、故事或者我没有提到过的印章相关资料,下节课起,每堂课的开始五分钟,我给同学们起来讲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二)、选择、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1、工具
刻刀:大小适中,为防滑手,须缠塑料绳。
印泥:西冷印社及漳州的产品为最好。印泥宜放在瓷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不能用海棉印泥。
印床:初学者用印床便于动刀,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
笔墨、砚刷:毛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佳,刷子可以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来钤印之前刷清石章底部的残剩石屑。
印规: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的角尺,钤印后印规暂不移动,如果钤的不清楚,可将印章紧贴印规重复钤印。纸: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边纸,钤印可用薄宣纸。
砂纸、镜子:磨印石开始可以在铁砂纸或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水砂纸磨至细洁为度,用小镜子来反照印文,检查印文的书写是否正确。印筋:拌印泥用,可用牙、骨制品,也可用旧塑料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属的。
2、材料
金印、玉印、银印、铜印、铁印、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石印、木质印、塑料印、有机玻璃印 适宜青少年学篆刻用的普通石章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最名贵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最名贵的是“田黄”,价同黄金,呈黄色半透明。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最名贵的是“鸡血石”,因石质红斑鲜艳如同鸡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铁质的砂钉,易伤刀刃。其他还有浙江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掖县一带的菜石、磨刀石等。
三、课堂练习
好,我们介绍了篆刻的一些基本背景,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定一个字,作为我们下次课的篆刻内容。
定好内容的同学把字体转换成你想要刻的字体,现在先写十遍,进行练习。(学生练习字体,教师从旁指导)
四、课堂整理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请同学们回去查找和印章有关的典故、传说、故事或者我没有提到过的印章相关资料,再将你所要刻的字好好练习,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好,下课!
第四篇:篆刻心得
篆刻心得
周慧冰
篆刻,它古朴里有丝新雅,使人从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也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篆刻时,老师告诉我们学篆刻要先学临摹,再上石,最后再用刻刀刻。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习中,我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老师还告诉我们:印文分为两种:白文和朱文。白文是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划全部刻掉,使其字凹下,印面凸出,这样打出印来就是红底白字;朱文,就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印文因形式不同,风格也各有千秋。白文,浑厚平整而庄重;朱文,清新秀雅而生动。
老师先教我们描印稿,先将宣纸放在印稿之上,然后用笔进行描。我刚开始描时,经常出现偏差,不是这边少一笔,就是那边多一笔。
篆刻时,一定要仔细,不能马虎,要不就被刀划伤手或者多刻了一下。刻错了还要用砂纸磨掉。有时候,刻了磨,磨了刻。有一次重复了好几次,还是刻不好。当我准放弃时,老师对我说:“没关系,继续刻,坚持就是胜利!”我又继续反反复复的刻着。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刻完了,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刻,帮我改正了粗心的毛病;篆刻,让我了解了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
第五篇:童趣篆刻 教案
童趣篆刻:炫彩杯
闵行区平阳小学
金陈雪 教材分析,知识点:
本课教材是在以前单色拓印的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引入了套色拓印的学习。橡皮篆刻具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可以拓印多幅原作的特点,所以非常适合小学生运用这一形式来学习套色拓印的创作。而套色篆刻以丰富的色彩、鲜明的视觉效果取胜,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需求。套色篆刻画使两者很好的结合,因此是一个比较好的小学拓展课教材内容。本课教学需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橡皮套色制章和色彩拓印等制作步骤及表现方法。而套色拓印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带有一定的机械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同时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降低技术难度,激励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情况分析:
在尝试了多种篆刻技法之后,学生更愿意有新的创作形式体验,制作套色章的形式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阳刻、印刻和木刻技法,因此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套色的引入,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新的创作激情。套色拓印的过程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并带有一定的机械性,但能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创作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篆刻技能水平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橡皮篆刻作品,在复习阳刻、印刻和木刻技法的基础上,学会有机结合了解制作套色章的技法,体验套色拓印的乐趣感受它在表现上的简洁、明快、富有韵律的现代感。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民间套色拓印的工艺,尝试用橡皮和刻刀运用阳刻、印刻或板刻的方法制作与套色拓印版画效果相似的套色拓印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套色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不同的套印方法,以阳刻,印刻或板刻等技法进行篆刻练习,完成设计一只有风格的炫彩杯,感受类似的拓印版画的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套色拓印的方法。难点:制作套色章。
一、走进杯子展厅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就像我们每天都用到的杯子,它们奇特的造型、多样的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阴刻的手法设计了一只只别具一格的杯子,让我们一起进“杯子展厅’,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吧!
1、随机点评
2、复习阴刻与阳刻技法。
3、小结过渡:这些各不相同的杯子足以让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可是,美中不足的是缺了点——色彩。
【设计意图】 篆刻教学是一门非常注重想法的学科,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为了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走进杯子展厅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打开密室之门
如何让色彩单调的杯子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呢?(一)了解套色篆刻的特点
a.先后出示多张杯子的拓印作品,同版一张单色、数张套色 b.引导学生创新,想出各种套色拓印技巧。
1、轮廓章+底色章
2、轮廓章+花样章
3、轮廓章+底色章+花样章(二),思考与发现(学习怎样制作出效果更理想的套色章)教师示范,提示注意点(1)制章 合:大小合一 简:构图简单 明:凹凸分明。细:刻工细致。畅:线条流畅。
(2)印制
匀:印章着色均匀,图案完整上色。按:手掌下按有力,纸面着色均匀。细:图形间细上色,色块间不影响。鲜:色彩搭配合理,对比同类皆可
【设计意图】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捉鱼的方法。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佳作中,不自觉地就获得了自己的创作方案。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作方法时采用教师示范,三、玩转设计舞台
布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与众不同的炫彩杯。
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套色的技巧,还一起欣赏了一些同学们的作品,大家都学的非常的认真,接下来就该我们小设计师们上场了,看、许多同学都已经跃跃欲试了,老师相信大家,只要你大胆的尝试,就能设计出一个图案独特、色彩绚丽,个性十足的杯子。在设计之前,请大家注意设计的要求
1、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2、各小组出示“锦囊袋”,内装各类型的小图案
教师提示:选择适合的小图案,总体设计,小心篆刻,上色印制时要耐心细致等
3、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喜欢的的样式制作,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篆刻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篆刻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老师在指导学生制
四、展我风采——“新品发布会”
1、每组学生先在组内挑选几件较好作品。
2、教师宣布“新品发布会”开幕,并播放音乐。
3、学生各自拿着自己的作品走台,让大家观看,评比。
4、教师简评:从构图、线条和色彩的处理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借“新品发布”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自主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到了美术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五、拓展活动建议:
1、尝试用套印制作其他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