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书教案
[伴你教数学]寄书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加法、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出发,让学生经历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有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基础,还学过整数加减法,具有了处理进位或退位问题的经验,所以,“寄书”一课主要是通过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时要注意进位或退位的问题,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知识。同时,教材还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寄书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
师:前几天,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1.6+12.4=?)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同的呢?
(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4+1.6=?)
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师: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
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二)活动二:购物
1.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
师:今天,小明、小青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去邮局领笑笑寄过来的书,他们非常开心。后来,他们又一起去逛商场购物。他们先来到了书店。小明想买《动物世界》和《童话故事》这两本书,他带40元钱,够吗?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
师:如果我将题目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这两道题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问题不一样。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
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不能。)
师:那么,哪一道题能用估算来解决,而哪一道题必须要进行具体的计算才能解决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需估算。)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
师: 妈妈买笔花了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3.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师:小明、小青和妈妈逛完书店,来到了超市准备采购一些食品。谁愿意当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这些食品呢?
(学生独立完成第(1)~(3)小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
(三)活动三: 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寄书” 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以已有的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理和算法的知识、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为铺垫,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同时,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教师的适当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新课开始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再向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但是在第一个问题“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的解决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我的设计构思出现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估算,而是直接算出结果。从这可以说明,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仍需加强培养。在最后的采购食品的问题中,我注重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二篇:寄毕业生书
望眼于田间,成熟的麦穗早已谦虚地低下了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曾经渴望大学生活的你们,如今却要和她说再见了,你们即将步入社会,步入人生的又一征程。
在大学生活的你们,多少有些幼稚,有些懵懂,然而进入了社会,你们会慢慢地成熟起来,成长起来,希望你们能够在人生的这又一征程中,尽快的完善自己,给予你们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你们在社会中要看到社会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学会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要下定决心,你要在社会中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当今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这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要告诉你们的是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为了你们的梦想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即使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第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你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你也会豁然领悟贯通。这时,在你的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就达到了最后的成功,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以上三点则为王国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之境界。毕业后,无论你们踏上怎样的工作岗位,希望你们能够将此三种境界带入到你们的工作中,并能很好的得以运用。
你们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在这里你们留下了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激情、青春的热恋,而留给你们的是这大学四年满满的回忆。在工作之余,有空不要忘了回家来看看,这里有你青春的脚步。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相信你们早已充分准备,整装待发,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信心,去迎接即将到来的美好明天。希望你们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使自己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第三篇:《寄书》教学设计三年级
《寄书》教学设计
东港市新立学校
邢耀丹 2014-12-14
《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独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退位的减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小数加减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课 时:1 课 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综艺: 由学生主持复习
1、填一填150角=()元、756角=()元、15.0元=()元……
2、竖式计算15.6+13.2= 78.9-23.6=(形式多样化,例如:开火车、蛇形、小组等等)
二、1、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积攒过零花钱吗?你们积攒的零花钱都用于做什么了?今天妙想将她的零花钱全都买了课外书准备邮寄给山区的小朋友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探索新知:
师:(大屏幕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是:叔叔说
师:针对你们所得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共的问题,谁来读题?怎样列式? 生:1.6+12.8=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妙想大约要给叔叔多少钱呢,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看你们估算的是否精确?算完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找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写写自己的方法,其他人继续讨论)大约5分钟之后,同学们请坐好,你们讨论的可真热闹,下面就请同学们先听一听这三位同学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1元+12元=13元 1.6元=16角 6角+8角=14角 14角=1.4元 13元+1.4元=14.4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12.8元=128角 160+128=144角 144角=14.4元 生3:我是这样想的1.6 + 12 1.8 ———————— 14.4(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这种方法)
师:这三种方法都能算出结果,1.6+12.8=14.4元 答妙想一共要给叔叔 元钱。咱们同学估算的能力真不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妙想这样的有爱心,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都将变的更加美好。综合这三种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容易,最方便呢?
生:第三种,用竖式计算最方便。
师:那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用竖式小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在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要对齐,进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找2—3人)
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啊,妙想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付给叔叔多少钱了,于是妙想拿出15元给叔叔,那么叔叔应该找妙想多少钱呢?(大屏幕出示情景)谁来列式? 生:15-14.6= 师:同学请看这道小数减法,和我们上节课学的小数减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以前我们学的都是小数减去小数,这道题是整数减小数。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将整数化成小数呢? 生:15=15.0 师:那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这道题等于多少呢?(找一名同学上黑板做)下面请这位同学说一说怎样想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0-4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10-4=6,小数点落下,5-1=4,4-4=0,所以15-14.4=0.6元,答,叔叔应找回0.6元。(2-3人回答)
师:同学们真是帮了妙想的大忙,请同学们说一说,小数退位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生:做小数竖式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退位的1,不要忘记减了。(2-3人回答)
师:小数进位加法和小数退位减法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没有
3、巩固练习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将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了,下面老师就邀请大家一快去智慧岛闯闯关。(大屏幕出示练习题)
三、板书
寄书
1.6+12.8=(元)1元+12元=13元 1.6元=16角 1.6 6角+8角=14角 12.8元=128角 + 12 1.8 14角=1.4元 160+128=144角 ———————— 13元+1.4元=14.4元 144角=14.4元 14.4 答:妙想一共要付14.4元 15-14.4=0.6(元)1 5′.0-1 4.4 ———————— 0.6 答:应找回0.6元。
第四篇:李寄教案
李寄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李寄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 3了解课文大意及结构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了解李寄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精神,归纳出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法:引导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关于传奇导入此文
二检查预习:1作者生平干宝(?―336),字令升,新蔡(现在属河南)人。少勤学,博学多才。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
干宝是东晋著名的文史学家,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为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
2注意下列词语读音 隰(xí)
啖(dàn)
朝(zhāo召)啮(niè聂):缇萦(tí yíng): 咋(zé)
麨(chǎo吵)囷(qūn)髑髅(dú lóu)死人头颅。咤(zhà)三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诗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
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 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旧知:
二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
主要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四步骤”。“三起三落”是对李寄斩蛇前情节的概括。“四步骤”是对李寄斩蛇过程的概括。
巨蛇伤人,多有死者,为一起,祭以牛羊,故不得祸,为一落;蛇妖欲啖童女,都尉令长患之,为二起,求养童女,送至蛇穴,为二落;募索童女,未能得到,为三起,李寄应募,父母不听,为三落(这第三落中又同时含有悬念:李寄最后去成没有?她为何去应募?她会不会被蛇妖吃掉?)
斩蛇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怀剑将犬,备办米餈;第二步灌以蜜(左麦右少),穴口诱蛇;第三步,纵犬啮蛇;第四步,挥剑斫蛇。这一段是对李寄斩蛇的正面描述,充分地表现了她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
最后一段写李寄杀蛇后被聘为后,以及其父得官,母姊获赏,表现了传统价值观念对李寄的充分肯定
三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审美的中心是人物,从把握人物性格入手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鉴赏的基本途径。
1、文中主人公是李寄,文中哪几段主要写李寄?
明确:
2、3段
2、二、三段是如何刻画李寄的?
(提示: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是借助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
(1)、分析第二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并回答体现了李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这时,他们又预先招募寻求,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女孩。“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
这段言辞恳切的向父母诉说她应募的动机完全是出于孝。但从后文中我们可知,她陈述的应募的理由完全是假话。
可她为什么要掩盖应募的真正动机呢?
我们可以推测出:她知道蛇妖是个妖物,如果向父母说了真话,蛇妖可能知道,使她达不到杀蛇的目的。从中也流露出李寄既孝顺又智勇兼备的双重性格特点。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李寄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正面刻画李寄机智的性格特点。
(3)、分析第三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回答体现了李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第三段是文中的主要内容,写斩蛇的场面。)
提出问题:读第三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提示:这一段主要描写智斩蛇妖的过程,可分为杀蛇的过程、杀蛇前的准备、从容的离开三部分,结合这三部分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决心之大,胸有成竹。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机智勇敢准备充分。
“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咤言”既怜其不凶又怒其不争,表现出对九女的悲悯、鄙夷和自己杀蛇后的自豪。“缓步”表现她从容不迫,伊然一位打胜归来的将军,这几句话从正面深化、丰富了李寄的形象,使我们从她智勇杀蛇的外在行为又进而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非凡气度。
归纳:语言行动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
遭到父母阻挠后,李寄偷偷出走应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馀围”的庞然大物,她毫不畏惧。“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3、分析第一段,第四段(1)分析第一段内容。
读课文,明确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环境恶劣
“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馀围,土俗常惧。”————蛇大且粗 “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长官无能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九女被吃
(2)第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从侧面营造了一种恐惧的氛围,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烘托了李寄的英勇形象。
归纳铺垫手法的运用:蛇的巨大凶狠,官吏束手无策(3)理解第四段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智杀蛇妖的结局,李寄被聘为妃子,也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4)第四段的结尾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从侧面烘托了李寄的英勇形象,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五、总结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第二、三段主要是通过李寄的语言、动作、神态方面正面描写 李寄的英勇事迹,第一、四段主要是通过环境从侧面进行烘托。
第五篇:寄书 教学设计
寄书(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简单问题。
2、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此类题型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小数加减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妙想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星期天她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员告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费,可妙想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你们能帮帮她吗?
投影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妙想了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生2:我还知道:妙想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
2、先进行估算。
师:小红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1)(2)
同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小红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
做练习题:学生板演,师小结。交待本节学习“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师提问:(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第一种: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6角+128角=144角=14.4元
第二种:1元+12元=13元 6角+8角=14角=1元 4角 13元+1元4角=14元4角 第三种:1.6+12.8=14.4(元)元 角
1.6 +12.8-----------14.4
2、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2)、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1、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同桌学生讨论,师巡视。展示做题情况。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投影出示该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2、提高练习。
3、拓展练习。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寄书(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6+12.8=14.4(元)15.0-14.4=0.6(元)
元 角 元 角
1.6 15.0 +12.4-14.4--------------------14.4 0.6 答:一共需要14.4元。答:应找回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