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寄》教案及练习
《李寄》
李寄①
东越闽中有庸岭②,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③,长七八丈,大十馀围④,土俗常惧⑤。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⑥,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⑦,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⑧。都尉令长⑨,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⑩。共请求人家生婢子(11),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12),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13)。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14),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15),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16),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17),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18),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19)。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0)。怀剑(21),将犬(22)。先将数石米糍(23),用蜜麨灌之(24),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25),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26)。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27),悉举出,咤言曰(28):“汝曹怯弱(29),为蛇所食,甚可哀愍(30)。”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31),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32)。
注释:
(1)本篇写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用反衬手法,写出了李寄非凡的勇敢和机智。
(2)东越:汉初小国。在今浙江东南及福建一带。闽中:郡名。庸岭:山名。在今福建邵武县。
(3)隰(xí):低湿之地。
(4)围:计量圆周的长度单位,旧说尺寸长短不一。
(5)土俗:当地风俗。此指当地百姓。
(6)东治:据《晋书·地理志》“建安郡”下注,“东治”当作“东冶”。东越国都,在今福建福州市。都尉:郡之军事长官。属城长吏:所属县城的长官。长吏,地位较高的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7)下谕:下令,晓谕。巫祝:古代以歌舞娱神、与神交通的人。
(8)啖(dàn淡):吃。
(9)令长:皆县官,万户以上的大县为令,万户以下的为长。
(10)气厉不息:指大蛇气焰凶猛,为害不止
(11)家生婢子:即“家生婢”,奴婢生的女儿。
(12)朝(zhāo召):初一日。
(13)啮(niè聂):咬。
(14)尔时:这时。预复募索:预先又招募寻找童女。
(15)将乐县:县名,在今福建西北部。
(16)无相:没有福相。
(17)缇萦(tí yíng提营):汉初临淄淳于意幼女。其父因罪当受肉刑,缇萦随父入长安,上书请为官婢以赎父罪。汉文帝怜而赦其父罪,并除肉刑。事见刘向《列女传》。济:救助。
(18)潜行:偷偷逃走。
(19)告请:向官府申请。咋(zé责):咬。
(20)诣:到。
(21)怀剑:怀中藏剑。
(22)将犬:带着狗。
(23)米糍(cí词):用米蒸制的食品。
(24)麨(chǎo吵):用炒过的麦子磨成的面粉,俗称“炒面”。
(25)囷(qūn):谷囤。
(26)创:伤口。
(27)髑髅(dú lóu独楼):死人头颅。
(28)咤(zhà乍):感叹。
(29)汝曹:你们。
(30)哀愍(mǐn敏):哀叹、怜悯。
(31)聘:送礼物以迎娶。
(32)歌谣:当指歌颂李寄斩蛇的歌谣。
一.干宝简介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现在属河南)人。少勤学,博学多才。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
315),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
干宝是东晋著名的文史学家,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为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
二.评析资料
(一)课文简析
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
故事情节虽较简单却很完整,叙事也井然有序。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事件,展开矛盾。闽中庸岭,有大蛇为害,郡县官吏束手无策,还听从大蛇的意旨,残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其次,写将乐少女李寄不顾父母反对,挺身而出,主动应募。再次,写李寄斩蛇的经过。她事先“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准备,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凶残,对即将到来的拼斗胸有成竹。届时她“诣庙中坐,怀剑将犬”,沉着应对。又“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设巧计引蛇出洞。乘大蛇“啖食”之际,放犬“啮咋”,自己从后奋力砍杀,终于为民除去一大祸害。斩蛇的过程,既表现了她的机智,也表现了她的勇敢。复次,写她入穴寻得九女髑髅,叹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寥寥数字,传神地表现出这个少女从容自信的情态和气度。在叙事中,李寄的勇敢机智和官吏的懦怯无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最后写越王“聘寄女为后”以及对其家人的奖赏,在情节结构上有画蛇添足之嫌,削弱了李寄斩蛇除害的社会意义。李寄与父母的对话流露出重男轻女的倾向,也有损李寄的形象。
(二)《李寄》赏析 李灵年
本文选自晋干宝《搜神记》。它通过斩蛇这一事件,歌颂并刻画了一位坚强、勇敢、智慧的少女李寄的形象。
李寄的父母有六个女儿,而没有一个男孩。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不能参加社会的主要生产劳动,因而加重了父母的负担。生活困难,使李寄萌生了卖身啖蛇“可得少钱,以供父母”的念头,表现出李寄对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的同情。而她父母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馀围”的庞然大物,她毫不畏惧。“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作者在文中将李寄与东冶的官吏作了尖锐的对比。这些官吏因为“多有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不惜以女啖蛇,“累年如此,已用九女”。相信“巫祝”的鬼话,要以无辜少女去填蛇腹,这些官吏是何等的昏庸、怯弱。这个故事客观上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无情揭露。
作者对李寄这位英雄少女十分赞赏,“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人们为她编了歌谣,赞颂她的英雄行为。三.相关资料
《李寄》参考译文: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模拟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谕 啖
吞啮之
咋蛇犬
囷
斫
踊
髑髅
诧异 叱咤 哪吒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
3.父母不听()
4.虽有如无()
5.徒费衣食()
6.寄自潜行()
7.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糍()
9.汝曹怯弱()
10.聘寄女为后()
11.非聘唐打猎,不能除此患()
三.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特殊句式,请写在句后
1.祭以牛羊
2.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四.下列句子不属于侧面烘托李寄的是(A.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B.土俗常惧。
C.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
2.八月朝祭(头大如囷()
8.)
12.)
D.寄便放犬,犬就啮咋。
【试题答案】
一.yù dàn niè zé qūn zhuó yǒng dú lóu chà zhà zhā
二.1.或者
意,允许
5.白白地
领
9.你们这些人 请
三.1.状语后置
四.D
2.初一
4.虽然
6.偷偷地
8.把
10.男方下聘礼定亲
12.圆形粮仓
2.定语后置
11.聘
3.同带
7.
第二篇:李寄教案
李寄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李寄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 3了解课文大意及结构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了解李寄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精神,归纳出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法:引导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关于传奇导入此文
二检查预习:1作者生平干宝(?―336),字令升,新蔡(现在属河南)人。少勤学,博学多才。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后,召为佐著作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导上疏建言宜备史官,乃命干宝兼领国史,后辟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等官。卒年约近五十。
干宝是东晋著名的文史学家,著述颇丰。所著《晋纪》20卷(已佚),时称“良史”。此外还有《易》、《礼》和《春秋左氏传》的注、论,《干子》、《百志诗》等多种,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记》为东晋以来志怪小说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为明人胡应麟所辑,已非原貌。中华书局版今人江绍楹校注本较好。据作者自序,干宝写作此书的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但书中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细致生动,情节也较完整,故事虽多神异怪诞,想象却瑰丽奇幻。
2注意下列词语读音 隰(xí)
啖(dàn)
朝(zhāo召)啮(niè聂):缇萦(tí yíng): 咋(zé)
麨(chǎo吵)囷(qūn)髑髅(dú lóu)死人头颅。咤(zhà)三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诗
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
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
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糍团,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的镜子,闻到糍团的香气,先吃糍团。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从后头斫出几处伤口。受伤的地方痛得很,蛇因此跳了出来,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进 去探看洞穴,找到九个童女的头骨,全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童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越王听到这件事,就聘童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东冶没有再出现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还有。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旧知:
二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无能、草菅人命。
主要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四步骤”。“三起三落”是对李寄斩蛇前情节的概括。“四步骤”是对李寄斩蛇过程的概括。
巨蛇伤人,多有死者,为一起,祭以牛羊,故不得祸,为一落;蛇妖欲啖童女,都尉令长患之,为二起,求养童女,送至蛇穴,为二落;募索童女,未能得到,为三起,李寄应募,父母不听,为三落(这第三落中又同时含有悬念:李寄最后去成没有?她为何去应募?她会不会被蛇妖吃掉?)
斩蛇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怀剑将犬,备办米餈;第二步灌以蜜(左麦右少),穴口诱蛇;第三步,纵犬啮蛇;第四步,挥剑斫蛇。这一段是对李寄斩蛇的正面描述,充分地表现了她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
最后一段写李寄杀蛇后被聘为后,以及其父得官,母姊获赏,表现了传统价值观念对李寄的充分肯定
三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审美的中心是人物,从把握人物性格入手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鉴赏的基本途径。
1、文中主人公是李寄,文中哪几段主要写李寄?
明确:
2、3段
2、二、三段是如何刻画李寄的?
(提示: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是借助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
(1)、分析第二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并回答体现了李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这时,他们又预先招募寻求,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女孩。“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
这段言辞恳切的向父母诉说她应募的动机完全是出于孝。但从后文中我们可知,她陈述的应募的理由完全是假话。
可她为什么要掩盖应募的真正动机呢?
我们可以推测出:她知道蛇妖是个妖物,如果向父母说了真话,蛇妖可能知道,使她达不到杀蛇的目的。从中也流露出李寄既孝顺又智勇兼备的双重性格特点。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李寄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正面刻画李寄机智的性格特点。
(3)、分析第三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回答体现了李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第三段是文中的主要内容,写斩蛇的场面。)
提出问题:读第三段,找出描写李寄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点。
(提示:这一段主要描写智斩蛇妖的过程,可分为杀蛇的过程、杀蛇前的准备、从容的离开三部分,结合这三部分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决心之大,胸有成竹。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机智勇敢准备充分。
“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咤言”既怜其不凶又怒其不争,表现出对九女的悲悯、鄙夷和自己杀蛇后的自豪。“缓步”表现她从容不迫,伊然一位打胜归来的将军,这几句话从正面深化、丰富了李寄的形象,使我们从她智勇杀蛇的外在行为又进而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非凡气度。
归纳:语言行动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
遭到父母阻挠后,李寄偷偷出走应募,可看出她性格的刚毅坚强。
李寄是一位十分有主见的姑娘,她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准备消灭大蛇为民除害,并且订下周密的计划,表现了她的智慧。
李寄是一位十分勇敢的少女。她年仅十二三岁,面对着“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馀围”的庞然大物,她毫不畏惧。“从后斫得数创”,充分表现了她的勇敢。杀死大蛇后还“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于是缓步而归”,态度何等的从容!只有大智大勇才有这样的表现。
3、分析第一段,第四段(1)分析第一段内容。
读课文,明确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环境恶劣
“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馀围,土俗常惧。”————蛇大且粗 “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长官无能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九女被吃
(2)第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从侧面营造了一种恐惧的氛围,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烘托了李寄的英勇形象。
归纳铺垫手法的运用:蛇的巨大凶狠,官吏束手无策(3)理解第四段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智杀蛇妖的结局,李寄被聘为妃子,也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4)第四段的结尾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从侧面烘托了李寄的英勇形象,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五、总结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第二、三段主要是通过李寄的语言、动作、神态方面正面描写 李寄的英勇事迹,第一、四段主要是通过环境从侧面进行烘托。
第三篇:李寄除妖读后感
李寄除妖读后感
这一辑精选国画大师杨永青先生的作品,包含《李寄除妖》《区寄杀贼》《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荀灌讨救兵》《诸葛恪得驴》《外黄小儿说服楚霸王》七本。我非常有幸收到了这一辑的第一本——《李寄除妖》。一起来读读这本充满着中国味道的故事。一拿到书,就被洋溢着浓重的传统中国风。看那精装的封面,还有红色绸缎做的书变!非常的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书的封面是一个中国古代装束的女孩子和一条大蛇搏斗,你看她舞着长剑,英姿飒爽的。书名《李寄除妖》还是竖体的,书名的右边还写了“大师中国绘”五个大字。形状类似中国的中国结或者说是一串的灯笼。封面整体是那种淡淡的紫色,夹杂着浅灰色。每一处透着中国的气息!
《李寄除妖》是由杨永青大师编绘的,杨永青被成为绘画大师可不是浪得虚名啊。这一系列的传统故事,可都是出自杨老的手呢,我们可以先看看故事后面的点评。“大师功力 童书珍品”,“和孩子一起,欣赏养老的话,享受国画艺术的盛宴”,“和孩子一起,跟随杨老的话,步入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和孩子一起,分享英雄少年的传奇故事,与他们共成长”还有杨老的简介,和纂章。此书是由天真出版社传媒集团,新蕾出版社出版的。
这个故事是有来源的哦,而且是发生在我们福建的。确实福建是丘陵地带,深山老林也特别多。以前的人们比较穷,很多小孩子从小就要上山砍材割草的。因为上山的孩子经常失踪,才知道有大蛇出没伤人。大家都很恐慌不敢上山,这个事情被当地的巫婆利用了,说是蛇妖成精了,需要送童女给它当老婆的。因此可怕的事件发生了,凡事家里有十二三岁的女儿都要轮流被派上山去喂蛇妖。记得以前的年代都很迷信,而且特别相信巫婆。所谓的巫婆也就是装神弄鬼的,以前的洪灾也是说河神想要娶亲,也白白葬送了很多女子。巫婆对孩子来说,真是恐怖啊。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也担心我们村里有巫婆的。
身为百姓官的官府确是与巫婆联手的搭档,一起同流合污啊。真是气愤啊。还让百姓那么相信和爱戴的百姓官,原来也是为虎作伥的人。不但没有严惩巫婆,没有粉碎巫婆的谎言而且还帮忙征集童女,搞得有模有样的,其实都是变相的获利。有钱的人可以拿钱出来买别人的女儿替死,免于自己的孩子遭难。看着那个年代的百姓,真是苦不堪言啊。很心痛可是也无力反驳,以前就那么重视钱,以前的人们无知也无可奈何,钱怎么可以购买生命呢。有的人只要背井离乡,趁黑偷偷的逃离。没办法躲过的人,只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骨肉去受死。巫婆和官府串通了,还举办了大型的“蛇妖娶亲”搞得很很隆重很正式,是想让蛇妖收手吗?难道不会祈祷今天送了明年不用送孩子了吗。简直是自欺自人啊,这些都是诈骗老百姓钱财的手段啊。
女主角出现了,李诞的第六个女儿李寄,今年12岁。因为出生在贫穷百姓家,没办法只要被点名拉去送死。可是聪明的李寄一点都不害怕,尽管家人哭哭啼啼的。她提出了要三个宝贝作为嫁妆。一篮子面饼,三条强壮的狗,一把宝剑。临走的李寄还是很镇定,不慌不乱的。那个年代的12岁的小女孩,竟然有如此的胆识,真让人佩服不已。
送亲仪式结束后,设洞口就剩李寄和三条狗,深山老林的山风还呼呼作响。李寄把面饼撒放蛇洞口,自己和三条狗躲在一旁。面饼的香味引蛇出洞的,打折一口气吞下面饼,可惜李寄在饼里放毒药,因此大蛇中毒了。但是看到人类还是凶狠的扑上来,三条狗和蛇撕咬起来,最后大蛇没力气,李寄果断砍下舌蛇头除害。
李寄和三条狗安全回家,也向村民揭露了大蛇的神秘传说,当然也破解了巫婆和官府的鬼花招。真是壮举啊,一个12岁的小姑娘,竟然能把人人害怕的大蛇给杀死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不过确是因为这样才更能体现李寄的英勇果断。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风格吧。中国绘也就是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人物生动饱满。大师不愧是大师,杨永青着名大画家,可惜我对他认识晚了。据说杨画家偏爱英雄少年的故事,可以看出来,这一系都是传统的少年出英雄的故事。读着杨画家的画,感觉就是浏览了一次传统文化的博物馆。确实是大师的功力,展现在童书,童书的真品,“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欣赏杨老的话,享受中国艺术的盛宴”。这样的画风和人物对小孩子来说有点难,对我不懂艺术的人来说也有点难。不过后面又赏析哦,让我觉得出版社很贴心,我也很欣慰,从别人的眼里重新认识了杨画家的作品,也重新审视了一遍传统故事。
大家应该有印象,我们中国水墨画最经常画的就是人物还有荷花。这本书的扉页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荷花图。这是用浮雕效果,很立体,触摸很有感觉,可以感受到一丝丝细腻,一丝丝精致。相信孩子可以摸到和感觉到的,这幅画不禁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在这个位置的角落了,签上了宝宝的大名,希望可以沾一点光。第二页可以看到荷花已经绽放了,但是还有一个花骨朵的。隐约能看到了莲蓬了。这次的蝴蝶不再是同荷花的灰白色,而是一点金黄一点橘黄,有点飞腾的气势,而且很立体很生动。孩子一眼就能认出是蜻蜓的,大家也都知道蜻蜓喜欢戏水,其实蜻蜓也追求美丽,它也喜欢戏荷花。为什么是单一的,独一无二的呢?荷叶荷花都是成双的,显得蜻蜓格外的轻盈,轻巧的飞翔犹如围绕着荷花翩翩起舞。
再次看下我们这个故事,这本书。一个小姑娘梳子双发髻,豆蔻样的,竟然不是拿绣花针,而且拿着一把宝剑,有点长,宝剑还佩戴者红缎和流苏。旁边一篮子面饼倒在地上,让不知到故事的人联想都想不到的,这些饼是放毒药的,为了毒害大蛇的,宝剑是要和大蛇搏斗的,这样一个看似弱女子的人,却有着这样一份钢韧。让人忍不住喜欢上这样一个孩子。故事的缩影图,其实是钱老师的赏析。从中让我温故而知新啊。我没发现的遗落的部分,都让老师点破了,真是受益匪浅的,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故事的回顾,类似放映带。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法很好,我很喜欢。当然这本书也深深被我儿子喜欢上,他说以后也要练习武术,要杀了那个臭巫婆的。对了,故事没有点名政府场和巫婆的下场啊,不过我觉得应该是被揭发受到惩罚了。传递正义啊,所以不用说我们也可以明白的。以上是对《李寄除妖》的观后感,希望大家都都指导。
第四篇:《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教案及练习
《刷子李》*24《金钱的魔力》单元七
学习目标:
(一)*23《刷子李》
1.认识6个生字,正确读词。
2.正确、流利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学习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24《金钱的魔力》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词。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激发阅读的兴趣。
和老师一起学:
(一)*23《刷子李》
1.词语理解:
刷浆——用刷子在墙上刷石灰浆。
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句子理解:
(1)“干活前„„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劲。”
刷子李是在和自己较劲和挑战,他以这种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
(2)“只见师傅的手臂„„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写出他刷墙的动作娴熟。刷后的效果是那么的好。说明他的手艺高超。
(3)“他真觉得这深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说明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手艺精湛。
(4)“好好学本领吧。”
刷子李告诉徒弟要好好学习手艺,本事是苦练出来的。
(5)“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
说明:
1.刷子李确有绝活;
2.刷子李的绝活是自我挑战;
3.刷子李的话震撼了曹小三,使其感受很深,获益甚多。
(二)*24《金钱的魔力》
1.词语理解: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窘况——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情况。
雅致——(服饰、器物、房屋)美观而不落俗。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
2.句子理解:
(1)“啊!是吗?„„只会带大票子。”
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说话刻薄、充满歧视和轻蔑。
(2)“他微笑着接过去„„熔岩一般。”
这句话充分写出了托德对金钱的贪心,写出了托德这个势力的拜金主义者的令人作呕的丑态。
(3)“您说的对„„先生再见。”
反映出老板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守财奴。
(三)单元三:
词语积累:
1.读读写写——破绽、咕咚、侄子、穿梭、郎中、媳妇
2.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
口语交际:可以讲本单元中的人物,也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习作:写一个人物,写出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止投足;可以写自己身边的人。
要求:运用本单元的方法。
日积月累: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看拼音写句子。,?
()
二.下面每组词中都有两个错别字,请用“___”标出,并更正在括号里。抱怨顾惜僵硬魁悟到霉()
寂莫军实委托火焰旅行()
众志成成负荆请罪成群接
队再接再厉坐无隙地()
三.词语
1.选词填空。
驱逐亲热追逐亲密
①战士们()着敌人,把来犯者全部()出境。
②他俩是()的敌人,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极了。
2.先填空,后归类。
盛气()人兴国安()一丝不()大同小()
完()归赵()死如归画蛇()足千()一发
3.写出下列表示“看”的词语。
向高处看——向远处看——向低处看——大概地看——
四.句子。
1.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邱少云不但自己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②林中盛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③开学初,她就订好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④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2.写句子。
①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做作业怎么这么粗心呢?
你做作业不能这样粗心。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扩句:同学们听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缩句:从到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刻苦努力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鸟的天堂》——片段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道。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船,缓缓地流到河中间去。
1.这是作者第_____次看到“鸟的天堂”。
2.划出句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用“——”划出)?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
(二)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看下面一段话,你认为哪一种读法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①朗读这段话时,语调应该是:
A.重而急促();
B.低沉缓慢();
C.高亢轻快()。
②朗读这段话时,语气应该是:
A.同情悲伤();
B.焦急不安();
C.激动愤怒()。
【试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句子。,?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是采莲挂空中?)
二.下面每组词中都有两个错别字,请用“___”标出,并更正在括号里。抱怨顾惜僵硬魁悟到霉(梧倒)
寂莫军实委托火焰旅行(寞事)
众志成成负荆请罪成群接
队再接再厉坐无隙地(城结)
三.词语
1.选词填空。
驱逐亲热追逐亲密
①战士们(追逐)着敌人,把来犯者全部(驱逐)出境。
②他俩是(亲密)的敌人,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亲热)极了。
2.先填空,后归类。
盛气(凌)人兴国安(邦)一丝不(苟)大同小(异)
完(璧)归赵(视)死如归画蛇(添)足千(钧)一发
3.写出下列表示“看”的词语。
向高处看——仰望向远处看——眺望向低处看——俯视大概地看——环视
四.句子。
1.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邱少云不但自己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②林中盛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③开学初,她就订好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④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2.写句子。
①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做作业怎么这么粗心呢?
你做作业不能这样粗心。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②扩句:同学们听报告。
教室里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报告。
③缩句:从到校的第一天起,他就刻苦努力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到校他就学习知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鸟的天堂》——片段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道。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船,缓缓地流到河中间去。
1.这是作者第1次看到“鸟的天堂”。
2.划出句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用“——”划出)?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
答案: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
(二)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看下面一段话,你认为哪一种读法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①朗读这段话时,语调应该是:
A.重而急促();
B.低沉缓慢(√);
C.高亢轻快()。
②朗读这段话时,语气应该是:
A.同情悲伤(√);
B.焦急不安();
C.激动愤怒()。
第五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原文及翻译
原文: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译文
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他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赏赐锦袍。玄宗经常召见李白,李白颇受宠信。后来他因受奸人诬陷而被赐金放还,途中与我相遇。李白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我与他相遇后,李白非常理解我的洒脱不羁,我也十分欣赏他的坦荡胸怀。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虽然才智堪比东汉祢衡,但命运却如穷困失意的原宪。李白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传说他收了永王的重金,这实属造谣。但是他却因此被流放,长期漂泊。几年之间屡遭祸患,心中必然悲伤。苏武最终返回汉廷,夏黄公难道会为暴秦做事吗?遭受君主冷遇,李白也曾上书为自己辩护。如果当时事理难明,就让李白服罪,那么,现在谁又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呢?晚年时,李白犹自吟诗不辍,希望他早日康复,多作好诗。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书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