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

时间:2019-05-13 22: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

第一篇: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

乐理、视唱练耳 课程教学大纲

Music theory and ear-training

学 时 数:48 学 分 数:3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科)执 笔 人:万丹

编写日期:2017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经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一升一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

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以钢琴为主要教具练习视唱,同时以五线谱本作为课堂习题,增加学生的理解,将薄弱部分及时处理。作业方面:

《基本乐理》作业以书面为主,以达到掌握音的分组、和弦的构造与转位,正确辨别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为目的。

《视唱》掌握C调、F调、G调的首调和固定调视唱,同时辅以少量简谱视唱。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现场抽唱和笔试,现场抽唱主要考查学生的音准及节奏的视唱水平,了解学生对各类调视唱的熟练程度。笔试在题型上采取以主观试题为主,客观试题为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程度。《基本乐理》:闭卷书面的形式。内容:音的分组 装饰音 和弦的构造与转位 调式。(笔试)《视唱》:单人抽唱 所学的所有旋律,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听记单音、(单人抽唱)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

成绩进行评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讲 音的高度与记谱法(8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绪论,音的产生与类别、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2、基本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

3、音的分组音域、音区,变音及变音记号,自然半音、全音、与变化半音、全音。

4、等音、国际标准音。

5、听辨音的高低(两音一组)视唱1-15条,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及2/4拍旋律。

教学要求:

1、了解音的产生分组、音符的种类、音域的区分。掌握并灵活运用变音记号,找出7个基本音级的等音。

2、视唱C调旋律,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重点:掌握音符的种类并灵活运用,记谱法的规律和变音记号的使用。难点:将音组正确分组,形成良好的音乐世界观。

第二讲 复习音符,同时对应相关休止符,了解增长音值的三种方法,节奏、节拍、节奏型拍子(8学时)教学内容:

1、2、熟练掌握音符与休止符的运用。

正确区分节奏、节拍、节奏型。熟练运用拍子的分类、弱起小节、音值的组合法。

3、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板眼,听辩2/4拍、3/4拍节奏,准确视唱。教学要求:

1、了解拍子的种类,音值的组合法。、掌握拍子的分类,用正确的将音值特殊划分。重点:拍子的种类和各种常见拍子的运用。难点:正确组合音值并划出小节线。

第三讲 装饰音、略写记号与其它记号、切分音,几种常见节拍挥拍的基本图式;速度、力度及感情术语(8学时)教学内容:

1、2、装饰音、略写记号、其他常用记号。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常用音乐术语。

3、用“哒”的方式打出各种节奏型。视唱C调旋律16-30条。

教学要求:了解音乐中的表情记号,掌握基本的常用音乐术语。熟练挥拍与击拍,完全掌握2/4 3/4 4/4拍挥拍图示。重点:熟练掌握装饰音的类别与演(唱)奏方法。难点:在乐曲中结合各类指挥图示挥拍,准确视唱。

第四讲 音程;视唱F大调旋律,听辩二拍子、三拍子。(6学时)教学内容:

1.了解音程、音程的组成形式,音程的级数和音数。2.掌握基本音程的构造和转位。3.熟练运用增减音程

4.准确视唱F大调旋律,视唱31-46条。了解交响乐、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组成方式。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音程的原位与转位,并标记出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的名称。

2.分别用首调与固定调视唱F大调旋律。重点:了解音程的结构特征。难点:熟练掌握音程的转位。

第五讲 和弦;视唱G大调旋律(6学时)教学内容:

1.和弦概述:三和弦、七和弦、等和弦。2.和弦的种类,及转位后的名称。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音程的原位与转位,并标记出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名称。

2.分别用首调与固定调视唱G大调旋律。重点:了解和弦的结构特征。

难点:熟练掌握和弦的转位,并准确视唱47-62条。

第六讲 调式(8学时)教学内容:

1.主音、调式、音阶、调性。2.主音、属音、下属音。

3.西洋大小调 4.民族调式 教学要求:

1.能够辨别大小调、自然大小调、旋律大小调、和声大小调的调式特征。

2.掌握七升七降的调号写法,同时掌握各个调式的主音位置。3.掌握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辨别。4.掌握同宫系统调、同主音调。

5.视唱6/8拍旋律,听记单音、音程、旋律。

重点:熟练书写七升七降的调号,并找出其主音位置。难点:民族调式与西洋调式的辨别。第七讲 复习考试(4学时)

四、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的《声乐》、《合唱指挥》及学习器乐等课程的先修课,为《键盘实训》奠定基础。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尹铁良、孙兰鹃编著.《音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 贾方爵编著.《基本乐理》.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幼师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音乐基础知识,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声乐,舞蹈,钢琴,手风琴,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相关姐妹学科有理论上的运用和帮助。

二、基本要求

1,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 2,使学生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

3,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并重视音乐注意力与记忆的训练。4,培养学生听记谱的能力和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 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看谱,会打节奏。(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相关音乐知识在实践中的结合,要熟悉运用。

课程的难点是:对一些定理和相关内容的把握,运用到实际中的操作,比如节奏的训练,音高音准的把握,看谱的能力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及其记谱法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音的产生,知道基本音级和音区位置,要求熟悉记谱法对象和内容;能熟悉七个音级的唱法。第一节:音

音的产生及其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及其唱名法,半音,全音,变化音。

第二节 :记谱法

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视唱与练耳: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记号,简单节奏练习法。第二章:节奏

学习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音乐中的拍子,节奏。让学生习惯看低音谱号的音符及熟悉节奏的把握,学会击拍。课程内容: 第一节

节奏,节拍,拍子的种类。

第二节

切分音,弱起小节,连音符。视唱与练耳:掌握混合拍子及变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按指挥图示划拍视唱,准确唱 准切分节奏的练习曲听辨单音,唱音阶。第三章装饰音及其常用记号。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什么是装饰音和五线谱简谱记法的各种类型的记号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装饰音及其种类,常用记号包括力度记号,反复记号,省略记号,其他记

第二节

常用记号包括力度记号,反复记号,省略记号,其他记号音高练习。

视唱与练耳:五线谱视唱练习,听音节奏节拍练习本。

听唱g---e之间基本音级中的单音,能独立唱准练习曲的节拍,节奏,音程。唱准波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和二度之间的变化音。第四章 音程

学习目的和要求:

能掌握学纯,大,小,增,减音程及其转位知识。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音程

了解什么是音程及其类型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包括音程的级数,音程的音数。第三节

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等音程。

第四节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音程的转位,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视唱与练耳: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程,能唱准三度音程为主的二声部视唱练习曲。回用 二,三,四,六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视唱。在无升降记号调号的高音谱表上听记节奏。

第五章调式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关系大小调,懂得调式的概念,能识别歌曲乐曲的大小调式,能掌握常用记号的用法,了解力度,速度和表情术语的含义。课程内容: 第一节 调式

调式的一般常识

第二节

音阶

第三节

大调音阶与大调式,小调音阶和小调式

第四节

调,调号。包括调号的产生的规律,平行大,小调,怎么样识别大小调

视唱与练耳:用首调唱名法视唱高,低音谱表上的练习曲,能唱准以三度音程为主的 二声部视唱练习曲。听辨音程,大小三,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第六章中华民族调式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我国民族调式的种类,表现特性及其识别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五声调式

1、五声调式的种类 2、五声调式的结构特性 3、五声调式的表现特性 第二节 六声调式 第三节 七声调式

1、清乐音阶

2、雅乐音阶

3、燕约音阶 第四节

民族调式的识别,包括大调式与民族调式的识别,民族调式的识别

视唱与练耳:音高练习,单声部,二声部的视唱练习曲,能用首调唱名法视唱高音谱 表上的练习曲。节奏节拍的练习。听辨大小和声音程,力求在三遍后能正确地写出所 听得旋律。

第七章和弦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三和弦的名称,类别,表现特性,标志及其转位的知识。能掌握七和弦的标志及 其转位的知识。课程内容:

第一节

和弦,分解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三和弦的构成,名称,标记。

2、三和弦的类型、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4、三和弦的表现特性 5、三和弦的转位 第三节 七和弦、七和弦的构成

2、大小调中的属七和弦,属七和弦的转位。

视唱与练耳:转复杂节奏的单声部视唱练习曲,能和谐的视唱复调性的二声部练习曲,转调的视唱练习曲。听辨原位大小三和弦,能正确地写出所听得幼儿歌曲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著,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乐理,视唱,练耳》。

第三篇:《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

本课程是音乐学习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艺术课里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提高和培养音乐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基础技能课,目的是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包括内心听觉),培养领会、分析和表达音乐语言各种要素的能力,发展音乐记忆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创造意识。为学生学习各自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136学时周学时:2学时

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四学期共2学年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以视唱、听觉,练耳、听写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三种形式相互紧密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并进、相互补充。

(五)面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二、教学内容:

视唱:.单声部

(1)高音谱表、低音谱表。

(2)两个升降号以内自然大、小惆式、和声、旋律、调及民族调式。(3)基本节拍:四二、四四、四三拍,简易八六、八三拍。

(4)基本节奏型: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附点节奏、弱起、三连音等。念读、听辩、听记所学过的各种节拍内各类节奏型。

2、听辩、构唱三个升、降号以内上述调式音阶。

练耳

(一)听写单声部旋律听写预备性练习。.单声部乐句、乐段、进度与视唱内容相同。

3.三个升、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式、和声、旋律调式及民族调式。

(二)听觉训练.和声听觉训练(听辩、构唱、听记).节拍、节奏训练

念读、听辩、听记较复杂节奏。.三个升、降号以内各调式音阶。

(三)听写

音调和节奏较复杂的单声部旋律。

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C调、a自然小调的旋律。

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和掌握作为表达音乐内容的各基本要求。(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力度、速度等)

教学要点:

大调、自然小调、宫系统五声调式;节拍、节奏: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节奏等

教学时数:

30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C大调a小调C宫系统五声调式

2.节拍节奏: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型节奏

4/4拍与常规节奏

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

切分节奏

3/8拍常规节奏型

3.单音

4.曲式: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旋律发展的方法

第二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掌握G大调、e小调、G宫系统五声调式。F大调、d小调、F宫系统五声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36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G自然大调、e小调的三种形式、G宫系统民族调式

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

2.拍子与节奏

(1)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

(2)弱起节奏及其应用

(3)6/8拍子

(4)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5)含延音线节奏识别

3.和声音程

第三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D大调、b小调、D宫系统民族调式。B大调、g小调、B宫系统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教学时数:

34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

bB自然大调、g小调的三种形式、bB宫系统民族调式

2.音程:和声音程

3.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bb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A大调、#f小调、A宫系统民族调式。E大调、c小调、E宫系统民族调式。

基本要求:

较熟练地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

教学要点:

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教学时数:

36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A自然大调、#f小调的三种形式、A宫系统民族调式

bbbE自然大调、c小调的三种形式、E宫系统民族调式 b

2.音程:和声音程

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视唱练耳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视唱练耳对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练耳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视唱的考试内容: 一学期所掌握的旋律(任何一条)和从来没有唱过的旋律(一条)进行一对一的视唱。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1)视唱:一对一进行考试占50%。

(2)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占50%。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3.和弦的转位

四、教材及参考书:

1.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 《单声部视唱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2月出版

2.孙虹编《练耳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3.陈洪编著 高等师范院校视唱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4.乔治·治编著 杨民望译《练耳和视唱》音乐出版社1955年5月出版

5.冯往前编《简谱视唱与听力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第四篇: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2006 学 分:2分

总 学 时:132学时,其中,试唱学时:66学时;练耳学时:66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知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训练特点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实践性,因而现已成为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1、提高音乐素质

一个是“音乐感知力,”一个是“音乐鉴赏力”。音乐感知力包括“音高感”(或称“音准感”)、“音长感”(或称“节奏感”)、“音强感”(或称“力度感”、“节拍感”)、“音色感”包括:a、由于不同乐器、不同人声、不同音区的差异,演奏场所的变动,以及演奏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音的自然色彩”。b、由于不同音程,不同和弦所发出的相异的“音的艺术色彩”,“调性感”(乐曲的调式和调高),“多声思维感”(和声、复调、织体),“结构感”(乐曲的句式、段式和曲式)和“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包括音乐形式和题裁、风格和审美情趣等。

2、发展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力的发展,对每一个音乐学习者都是很重要的。无论是表演、创作、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很难进行工作的。

3、培养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

音乐在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方面,是有其独特功能的。培养创造意识,也是把教学方法从填鸭式往启发式转轨的良方。教材的丰富性,教法的多样化,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思考讨论评议相结合,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开拓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24学时)要求熟悉掌握音乐内容的基本要求。(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音准、和弦、力度、速度等)

1、调式调性:

C大调 a自然小调 C宫系统五声调式

G大调 e小调

G宫系统五声调式

2、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

3/4拍与附点型节奏 4/4拍与常规节奏

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 非常规节奏(切分节奏)

3/8拍常规节奏型的识别与应用 切分音的变化与组合

3、音程:

大小二度音程

大小三度音程

四、纯五度音程,纯

一、纯八度音程

4、和弦:

大、小、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

5、曲式:

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通节歌形式,旋律发展的方法

6、视唱:音长感和音强感练习,音高感和音色感练习

1、音程练习

2、音阶练习

3、和弦练习

第二学期包括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36学时)要求采用首调和固定调两种唱法同时进行训练 1、调式调性:

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 2、拍子与节奏:

a、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

b、弱起拍及其应用 c、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 d、三连音节奏

e、6/8拍子

f、含延音线时值的复拍子及其节奏识别 3、音程: 大小六度音程、增四度、减五度旋律及和声音程 4、和弦:

三和弦的第一、第二转位即六和弦、四六和弦、减三和弦的原转位 5、曲式与织体: 一般式听觉分析与主调织体

6、视唱:调性感练习

各种谱表的练习

第三学期包括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

1、调式调性

a、bB自然小调

g小调三种形式

以五声为基础的七声调式

bB宫系统的七声调式 b、A自然大调

#f小调的三种形式

A宫系统各调式

二部曲调 2、拍子与节奏:

混合拍子

变换拍子 3、音程:

a、大小七度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 b、增

二、减七度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4、和弦:

属七和弦

属五六和弦

属三四和弦

属二和弦 5、曲式

二段式听辨分析(带有再现)二段式听辨分析(不带再现)

6、织体

复调织体—对比式

a、以和声为基础的主调音乐

b、以对位法为基础的复调音乐

7、视唱:调性变化练习A 调式交替练习

B 转调练习

8、结构练习

A大小调式的段式练习分清大小调 B、民族音乐的段式练习:

36学时)

(单句式、一段式、多段式、三段式(ABA型 A A∕B A型 ABC型)

第四学期包括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

(36学时)1、调式调性:

a、bE自然大调(c)小调的三种形式

bE宫系统各调式 b、变化助音、变化经过音、同音列调式交替同主音调式交替、转调 2、拍子与节奏: 交错节奏、固定节奏型伴奏 3、音程:

a、增五度、减四度、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

b、复音程 4、和弦:

Ⅱ7 Ⅱ56 Ⅱ34 Ⅱ2(下属)5、曲式:

a、三段式听觉分析(完全再现)b、三段式听觉分析(变化再现)

6、织体:

复调织体—二声部模仿复调

7、视唱:

a、五声调式和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调式、非五声基础的七声调式练习b、多声思维感练习(1)、和音式主调乐曲的辨析(2)、模仿式复调乐曲的辨析(3)、对比式复调乐曲的辨析 c、看谱唱词训练(1)、简谱歌曲训练(2)、线谱歌曲训练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音高辨别能力。

2、节奏、旋律记忆能力。

3、调内和弦连接听辨能力

4、各种风格曲目的听辨能力

四、教学参考书

1、《视唱练耳》

许敬行 孙虹 编著

高等出版社出版

2、《旋律听写教材》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3、《和声听觉训练》

尤家铮 蒋维民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乐理与视唱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指导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

《乐理与视唱》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课。2.课程目的

本课程主要包括乐理基础知识和视唱基础练习。此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音乐理论基础和识谱视唱技能基础,是学习钢琴、声乐、伴奏等音乐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音的高度与记谱法(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音的产生与分类,掌握唱名及唱名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五线谱及简谱记谱法。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音的产生

二、唱名及唱名法 三、五线谱记谱法

四、简谱记谱法

第二讲 节奏与节拍(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节奏与节拍的概念,了解拍子的种类,练习并初步掌握切分音与弱起小节的节奏。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节奏与节拍

二、拍子的种类

三、切分音与弱起小节

第三讲 装饰音与常用记号(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装饰音的含义,掌握装饰音的种类,会认常用记号。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装饰音

二、装饰音的种类

三、常用记号 第四讲 音程(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音程的概念、名称、转位,学会识别音程。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音程的概念

二、音程的名称、转位

三、识别音程

第五讲 调及调式(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调的概念,掌握自然大、小调的音阶,学会识别调。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调式

二、自然大、小调的音阶

三、调号产生的规律

四、怎样识别大、小调 第六讲 和弦(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弦、三和弦、七和弦的概念,掌握和弦的构成、名称、类型、转位和标记。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和弦 二、三和弦 三、七和弦

第七讲 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的概念,掌握不和谐音程的解决及和弦的应用。

(二)本章教学内容

一、大小调式中的音程

二、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三、不和谐音程的解决

四、和弦的应用

三、参考教材

教学用书:贾方爵编著.基本乐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用书:

邵春良编著.实用简谱与五线谱入门.蓝天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乐理视唱练耳.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四、学习要求

积极参加视唱与节奏练习的实践活动,结合钢琴和舞蹈的学习与练习加深理解。

五、成绩评定方式

(一)本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开卷

(二)本课程成绩构成 1.平时成绩10% 2.作业10% 3.期末考试80%(包括视唱、模唱、节奏等)

下载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好处

    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好处 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作为两门音乐基础课,对学习钢琴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和家长常常忽视学习视唱练耳和基础乐理,这是不利于儿童综合音乐素质和钢琴演......

    音乐乐理视唱练耳测评 2

    四川成都奥尔校区音乐乐理视唱练耳学生 2014年测评题库 乐理部分: 1.你见过钢琴吗?它是世界上,它一共有个琴键,其中白键个,黑键个。 2.举出你所知道的弦乐乐器五种:。 3.音是由于......

    视唱.练耳乐理试题初、中级

    1、附点的作用是什么? 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2、《欢乐颂》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贝多芬 3、MARCH是什么伴奏风格 进行曲 4、PIANO是什么乐器音色 钢琴 5、C表示几分之几拍? 四......

    师范类音乐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1)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

    乐理视唱练耳——三和弦(优秀范文5篇)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上课时间: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第二节地点:0701班教室执教:李洁 教学内容:三和弦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三和弦名称、标记、类型及特性。 二初步进......

    视唱练耳计划

    中学音乐特长班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开课班:音乐特长班 学 时:两年 240 学时 周学时:3学时 开课学期:高一上 下、高二上 下学期 编写人: 课程的性质及目的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视唱练耳计划

    中学音乐特长班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开课班:音乐特长班 学时:两年240 学时周学时:3学时 开课学期:高一上 下、高二上 下学期 编写人:课程的性质及目的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除......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 教学内容: 1. 视唱:C自然大调2~3度音程练习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教学目标: 1. 准确的演唱C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 了解C大调音阶2至3度之内的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