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皮书数据库
皮书发布责任声明
(一)本新闻稿经本皮书主编授权发布。
(二)本新闻稿仅代表皮书报告作者(或课题组)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或课题组)所在单位立场,也不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立场。
(三)任何媒体、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皮书新闻稿。
(四)任何媒体(包括网络)、个人对本书的报道请以本新闻稿为准,涉及作者及发布会现场嘉宾的言论,报道时请与作者和嘉宾本人联系确认。
注:本声明面向媒体,在皮书新闻稿发布时使用。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闻稿
News Release
2017年11月26日,由《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于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举措。“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新时期“三大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强调“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6年颁布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四带”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六大战略重点任务(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效率,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的重要支撑,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的内在要求。
由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组织编撰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是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系列的第一部报告。这部报告以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附录四大部分,共收录10份报告。
总报告篇收录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报告研究内容显示,长江经济带工业、服务业、农业竞争力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区差异显著;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水平;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空间协同和产业协同效应有待提高。
分报告篇共收录五份研究报告,涉及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耗能产业、服务业、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内容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上游地区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下游地区,创新效率整体平均水平不断上升,呈现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业相邻相似状况得到改善,呈现出明显地区差异,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对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具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对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具有负向影响;长江经济带服务业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大部分沿线省市发展潜力巨大,且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转变;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状况和生产状况均呈良好发展态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改善,地区差异较大。
专题报告篇共收录四份研究报告,涉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工业转移与承接、特大城市工业发展、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案例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结论有: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凸型”分布,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严格的梯度递减分布,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产业转移方向基本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各省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和分模块能力差异显著,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普遍增强,不均衡状况有所改善;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工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工业创新效率与工业发展水平所处阶段息息相关,大致呈“N”型梯度分布。省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的最终需求型产业,具有“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文化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呈现“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呈现出显著的消费性特点。
附录部分收录自2013年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确立以来关于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发展的近三年基础数据(2013 ~ 2015年)以及吴传清教授团队近五年(2013 ~ 2017年)所取得的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研究成果。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相邻相似状况得到改善
2017年11月26日,由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
装备制造业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优势产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引擎。采用因子分析法、空间基尼系数、全局Moran’s I等实证分析工具,评估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与空间集聚程度。结果显示:2015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五省市处于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第一梯队,江西、湖南、重庆、四川四省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贵州、云南两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1 ~ 2015年Moran’s I值呈现递减趋势,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相邻相似状况得到改善。
促进长江经济带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中心,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巩固原有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推进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五化”(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绿色化、服务化)融合发展。
一是找准创新驱动发展突破口。一方面,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走向中高端。在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促进技术进步与应用,优化配置技术与产品资源,引导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爬升。另一方面,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强化提升光电子通讯装备、集成电路、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进人工智能、3D打印等前沿领域创新应用。积极开展装备制造业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研发,增强基础创新能力,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建设一批在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围绕装备制造业领域关键环节,主攻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行动,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新型人机交互等装备制造业核心领域取得突破。三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打造绿色化装备制造业体系。依托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示范点,整合资源要素,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产业、企业、要素合理布局。特别是围绕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和机构集聚,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廊。依托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再制造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制造产业链绿色共生,打造绿色制造全产业链。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装备制造业园区,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鼓励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打造完整的绿色装备制造生产和供应链条。
(参见《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P68-1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2017年11月26日,由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
高耗能产业主要指对矿产资源进行初加工,在高温焙烧或冶炼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并伴有大量工业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具有“三高”(高能耗、高产能、高排放)特征的产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明确将六大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统称为“高耗能行业”。
从高耗能产业静态集聚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静态集聚水平处于低度集聚状态,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高耗能产业静态集聚水平高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
从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平均值变化趋于平稳;从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排名来看,上海市、贵州省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安徽省、江西省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全国排名靠前,上海市、湖北省、贵州省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内部排名相对靠后,安徽省、江西省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内部排名靠前;从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地区差异来看,2002年以来11省市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地区差异较为稳定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靠后的省市存在“追赶”效应,但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度整体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影响因素来看,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对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则与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对于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有正向溢出效应;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水平、环境规制、财政政策对于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为进一步促进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合理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应从以下方面发力:(1)改进高耗能产业生产技术,加强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严格把控污染治理,降低高耗能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2)立足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要求,科学规划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做好高耗能产业转移和承接。
(3)合理规划长江经济带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高耗能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治理和矿区植被恢复,切实加强高耗能产业绿色生产。
(4)科学制定高耗能产业准入门槛,坚决关停污染超标的高耗能企业,严格把控高耗能产业的承接转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加快优化长江经济带沿线中上游省市开展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综合运用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机制,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进入和投资;建立健全新上高耗能产业项目与各省市节能减排指标任务完成进度的挂钩和联合考察机制。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耗能产业发展配套服务能力,尤其加强中上游地区高耗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高耗能产业生产成本,为承接高耗能产业转移和本土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
(6)建立健全高耗能产业税收调控机制,通过提高资源税、调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实现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控制管理,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达到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控目标。
(7)加强地区人力资源培养和积累,助力各地区高耗能产业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技术,政府应同时大力支持高耗能企业研发投入,促进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调整高耗能产业“高投入、高污染”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实现高耗能产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式的发展。
(8)完善政绩考评体系,实行环境污染责任追究,稳步推进生态环保指标与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相结合的绿色考评机制,同时逐步提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发展相关指标的比重。
(参见《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P113-15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2017年11月26日,由《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
长江经济带服务业整体发展稳健,地区发展不平衡。2011 ~ 2015年从整体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发展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呈上升趋势,投资水平发展稳定;沿线11省市在规模、投资、利用外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下游地区在规模水平、区位熵等方面优于其他地区,地区差距较为明显。在服务业重点行业中,以上海市为首的下游地区省份的优势相对显著。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下游地区特别是上海市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居于主导地位,远高于中上游地区江西、安徽、贵州等省份。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构建开放型创新网络,以上海为中心,重点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网络;另一方面,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文体旅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加强个性服务、增值内容、解决方案三大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检测认证四大专业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市场需求相对接。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促进服务业合作发展、融合发展。一方面,推进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融合,重点发展农业与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融合、生态旅游与文体教育产业融合,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为首的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云服务支撑平台,建立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和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另一方面,协同促进服务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三大新兴业态,强化物联网、光通信、智能电网等主导产业链关键领域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加大区域间协作力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联盟。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一方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四大服务业营造国际化环境,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体制、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构建便捷畅通的国际开放通道和产业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对内开放力度,以上海市、重庆市两大航运枢纽为中心,建立沿线港口合作机制、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在产业布局、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上的合作,为长江经济带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
(参见《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p202-2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农业绿色发展动力强劲
2017年11月26日,由《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
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41%。仅201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小于1,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出现恶化,但2012 ~ 2015年农业绿色全要素变化指数均大于1,2015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高达9.9%,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持续改善。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从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看,贵州、浙江、江西三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20%、12.08%、3.93%;安徽、湖南、重庆三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7%、1.84%、1.36%;四川、湖北、江苏三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上升,增长速度较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9%、0.69%、0.48%;上海市、云南省农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下降,年均增长率为-6.63%、-1.20%。
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贵州省、浙江省、江苏省、云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上海市。从2011~ 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排名的变动来看,沿线11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排名变动较大,其中,上海、江苏、湖北、重庆、四川、云南六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排名有所下降,而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五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排名有所上升。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改善,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分别为1.08、1.02、1.07,上游地区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最高,下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最低,但上中下游地区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大于1,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持续改善。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最大,为3.36%;中游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最小,为1.63%。
(参见《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p230-2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耦合,区际不平衡性严重
2017年11月26日,由《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举办。
从长江经济带和非长江经济带地区比较而言,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上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1 ~ 2015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由2011年的0.428增长至2015年的0.472,增长10.19个百分点,而全国平均水平则由2011年的0.439缓慢上升至2015年的0.458,仅增长4.33个百分点。
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比较而言,下游、中游、上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严格的单调递减格局。下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呈扩散状态,但中下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由2011年的0.493平稳上升至2015年的0.548,增长11.16个百分点。中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由2011年的0.423平缓上升至2015年的0.462,仅增长9.15个百分点。上游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由2011年的0.390上升至2015年的0.431,增长10.51个百分点。中上游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增速、绝对水平均不及下游地区。
从全国30个省份比较而言,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变动趋势优于全国其他省市,工业绿色发展势头总体较好,所有省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相对排名均有所上升,但受制于工业增长质量所限,大多数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增长有限,但工业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上海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排名稳定居于全国第三位,而云南、贵州、江西等欠发达省份则持续徘徊在全国较后水平,长期处于前二十名之外。
从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比较而言,所有省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良性增长态势,省际差异明显,但相对差距有缩小趋势,11个省份之间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变动微小。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稳居前三位;四川省、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长期位于后四位。湖南省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迅猛,工业绿色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稳定在长江经济带十一省份第四位。
(参见《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p272-27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
第二篇:浅析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金融学论文
课题:浅析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学校 河北农业大学
学院 商学院
班级 财务管理 1201班
姓名 周钻
学号
引言:201
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长江经济带”列入施政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召开座谈会与长江沿线11个省市的主要负责人讨论长江经济带建设。李克强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新格局,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让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发展
增长极
一 长江经济带概念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腰,重庆为龙尾,这三大城市也分别是上海协调会(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武汉协调会(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协调会(重庆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1]
二 长江经济带概要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中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的43个地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三 长江经济带全面开发利用的背景
(一)大江大河流域开发已成为世界性潮流。莱茵河,全长1400多公里,沿岸居住着5400万人口,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沿岸的德国城市科隆,在跨河发展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重要城市。同样,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泰晤士河之于英国,这些国家先后对大江大河流域进行大规模开发,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大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著名城市都是因为沿江开发而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长江沿岸开发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沿江开发程度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加快对长江沿岸的开放开发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利用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构架已日趋明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是由“点”到“沿海”再到“沿边”的战略布局,至于长江经济带的正式提出是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部分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内涵是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它们的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连接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经济区。
进入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与此相适应,长江沿江各省也纷纷将其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临江城市或地区,并确定各自的战略开发区域,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遥相呼应。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至此,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长江经济带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也迫切要求加快对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利用
1.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对我国尤其是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长江经济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尤显重要。长江的中游、上游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中国区域发展应该进入沿海沿江并重的时代。“强弓”还需配“利箭”。
2.三峡工程的建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安全保障。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涝灾害,给沿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取得了救洪救灾的最后胜利。尤其长江两岸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三峡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随着2009年最后一台机组的投入运行,整个工程全面竣工,水害变成了水利,长江经济带的开发环境更加美好。
3.是长江两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为开发利用长江经济带提供了较佳的硬环境。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
九、京广、皖赣、焦柳、成昆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沿岸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码头、桥梁经过多年的建设,已不断完善,为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
四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优势和战略地位
(一)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
据统计,2008年长江经济带7省2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下同)土地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4%;常住人口4.32亿人,占全国的3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3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75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455亿元,占全国的33.1%;完成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56亿元,占全国的32.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占3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分别为46008亿元、35198亿元和465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31.1%、32.4%和32.6%;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的32.9%和33.0%。(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见表1)
表1 2008年长江经济带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1.农业优势明显。长江经济带处于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充足。土质优良,兼有南北农业之利,适宜粮、棉、油等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栽培,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上有天府粮仓的成都平原,中有两湖熟天下足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下有鱼米之乡的太湖平原和三角洲水网地带,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和商品农业基地,以占全国1/4的耕地面积,提供占全国32.8%的农业产值,33.3%的粮食,22.9%的棉花,39.9%的油料,34.5%的肉类,29.3%的水产品。其优越的农业条件,发达的农业基础,不仅强有力地支撑了长江经济带自身的经济发展,为其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而且也对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表2 长江经济带农业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2.工业基础雄厚。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发达区,是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优势区。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江流域始终是国家工业化的重点建设区,经过60年的开发和建设,流域地区已形成许多国家级的钢铁工业基地(如宝钢、马钢、武钢、攀钢等)、有色金属基地、机械电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纺织服装基地、建材工业基地等,成为我国现代产业最为密集的优势区之一。
表3 2008年长江经济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占全国比重
2008年,长江经济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544亿元,占全国的30.5%。在工业39个大类中,长江经济带行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居前10位的依次是:烟草制造业(39.2%)、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9.0%)、通用设备制造业(38.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8.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7%)、化学纤维制造业(37.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6.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8%)。
表4 长江经济带行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居前10位的产业
2008年长江经济带39个行业总产值居前10位的依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685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821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2696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306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25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8940亿元)、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625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104亿元)、纺织业(7017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5694亿元)。
表5 2008年长江经济带行业总产值居前10位的行业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的工业产业基础雄厚,集中布局了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电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一大批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迅猛,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已形成了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明显,新兴工业化进程加快。
(二)长江经济带是资源富集带,开发潜力巨大。
1.水资源。作为现代经济战略性与生命性资源之一的水及水能资源的富集,是长江经济带最具优势的资源之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性和战略性资源,而长江是全国最大的富水区,其水资源占全国的34%,水域面积占全国的40%,地表水总径流量占全国的57%,水能蕴藏量达2.68亿千瓦,可供开发量占全国的53.4%,居全国七大水系之首,总水量相当于黄河的20倍。长江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湖五大淡水湖泊,盛产众多的鱼类及水产品。长江不仅支撑了区域内占全国1/3人口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具备了向干旱缺水的北方提供淡水的条件,具有全国性的战略价值,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南水北调工程即为最好例证。长江不仅具有航运、灌溉、水产、旅游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为沿江产业带建设,尤其是高耗水、高耗能、高运输量的重化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保证。
表6 2008年长江经济带水运运输情况
2.矿产资源。在全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中,长江流域有150多种,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尤以有色金属矿藏最负盛名,其中钒钛矿藏储量占全国的90%,位居世界前列,莹石、芒硝、石棉石占80%以上,天然气占60%,铜、钨、锑、钴占50%以上。
3.旅游资源。长江流域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省级以上名胜风景区100多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数万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1/3以上,上有巴山蜀水旅游线,中有三国、三峡、武陵源旅游线,下有钟山、黄山、庐山旅游线。
4.人力资源。2008年,长江经济带8省市有人口431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5%,人口密度是全国的2.26倍,共有就业人员24496万人,占全国的31.6%,在岗职工人数3194.4万人,占全国的27.7%。约有8000万农民工在各地务工,人力资源极为丰富。
5.智力资源。长江流域地区文化历史悠久,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较高,人才荟萃,智力资源丰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区域内共有大学768所,占全国的33.9%;在校学生722.6万人,占全国的35.8%;教职工数71.9万人,占全国的35.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10.2万人,占全国的36.1%。区域内科技实力雄厚,国有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2008年为588.0万人,占全国的25.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2.1万人,占全国的13.9%,农业技术人员18.9万人,占全国的26.3%,科学研究人员4.3万人,占全国的11.6%,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占全国的29.7%,教学人员377.3万人,占全国的29.1%。
(三)长江经济带拥有中国最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发展空间。
长江经济带占据横贯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广聚海内外经济的区域优势,其经济增长能量可沿长江流域传递、扩张、并覆盖全中国。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整个长江干流及其3600多条支流所覆盖的全部地域,囊括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18个省市区,全流域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超过黄河、珠江、海河、辽河、闽江等江河流域面积的总和,拥有中国最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发展空间。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主轴线,又是联系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纽带,长江流域还是我国南北临界地区和过渡带,同时,长江东入太平洋,可通世界,西南接东南亚诸国,可达印度洋。长江经济带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是我国内陆走向世界的最大通道。加之具有种类齐全、质优量丰、组合良好、优势巨大的资源保障。产业群与城镇群已具规模,立体化现代交通通讯网络正在形成,以及潜在市场巨大等诸多有利条件,其发展潜能是国内任何经济地带所无法比拟的,在国外也不多见。最具建成中国最强大的经济与城市密集带的区位优势,并将以其“巨龙”腾飞之势带动中国走向世界。
(四)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交通通讯最便利,城镇最密集的巨型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8省市拥有河道通航里程7.24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8.6%;水路货运量14.9万吨,占全国的50.5%;货物周转量22017.8亿吨公里,占全国的43.8%。长江经济带既是沟通西南、华中和沿海的极重要的运输大动脉,也是我国最发达最重要的内河运输系统。长江沿岸港口码头众多,有京
九、京广、京沪、焦柳等10多余条铁路与之交汇,还有众多航空、管道运输体,公路也密如蛛网,它们共同构成了流域内水、陆、空结合的强大立体运输网。区域内大中小城市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已形成相当程度的现代化立体通讯网络。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城镇布局的重心地带之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城镇最密集的长三角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成渝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
表7 长江经济带城市数量及规模布局
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结合,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的规模结构;从城市功能看,综合型城市同工业型、旅游型城市相结合,已初步形成分工较合理的功能结构。它们是流域各层次区域开发开放的中心,聚集了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成为流域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立体化交通通讯网络与巨型城市群带相结合,使得长江经济带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连锁式推进力。
五 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景和重大意义
长江经济带作为纽带,既连接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又与其他两大经济带形成呼应:一方面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平行并进,另一方面与沿海经济带形成“T”字形联动。未来将形成沿海、沿边、长江流域同时开发,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还未彻底走出低迷的阴影,复苏步伐缓慢,我国沿海经济增长出现瓶颈,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支撑我们未来的发展。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逐步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挺近。不仅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驱动区域经济的全面提速,而且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意义。(完)参考文献:
[1] 陆炳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9
[2]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及优化研究-经济地理-2004 24(3)
附图
上海
武汉
重庆
第三篇: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分析
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关注宏观、中观的区域发展环境,深刻理解项目所处的区位背景,是东滩顾问多年来战略咨询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文章多摘录于东滩顾问在项目咨询过程中的基础研究报告。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江东起,西至攀枝花,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7个省2个直辖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对于沿带城市或区域来说,了解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可以从中探寻上中下游之间的区域合作机会,挖掘沿长江经济带的多种市场机会。
一、空间发展走势、长江经济带发展呈现“三圈一区”的格局
长江经济带范围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基础不尽相同,但总体形成了“三圈一区”空间格局,“三圈”是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圈,“一区”三峡库区。
2、长江沿江开发将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
莱茵河,全长1400多公里,沿岸居住着5400万人口,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沿岸的德国城市科隆,在跨江发展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重要的城市。同样,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泰晤士河之于英国,这些国家先后对大江大河流域进行大规模开发,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大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著名城市都因为沿江开发而成为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城市。
长江沿岸开发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沿江开发程度还相差较远。因此,长江沿岸未来仍将是我国区域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流域的经济水平将逐渐向密西西比河、泰晤士河、莱茵河等靠近。
3、沿江区域间的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
长江经济带的交通状况将在未来10-20年内大大改善,沿江地区间的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根据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的铁路网,其中一条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时速200公里,将长江的上中下游连接起来。
届时成渝经济区、武汉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成为这条交通专线上的重要结点。从成都到上海,将实现夕发朝至,旅行时间有可能从现在的35小时压缩到12小时左右;从重庆到上海,也只需10小时左右。
4、“三圈成线、南北拓展,龙头带动、三级拉动”的空间发展
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将把三个经济圈沿长江三点成线,并沿长江经济带南北向拓展。三个经济圈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水平,决定了它将是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产业的发展趋势
1、长江经济带将形成高科技走廊
长江经济带走廊是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集聚地区,高新科技正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快速起飞。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苏州、合肥、九江、南昌、武汉、黄石、长沙、重庆等地的17个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和一批省市级开发区。
2005年长江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共约4149亿元,占全国高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
值的70%,高科技带动沿江省市的经济总体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发展速度。
2、产业集群发展迅猛
目前,长江经济带已形成以汽车、钢铁、医药、石化、丝绸、电子、金融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该经济带集中了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电子、建材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雄厚的工业基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总量的重点区域以及生产力提升、产业升级的支撑基地。
3、现代物流业发展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支柱产业
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沿江地区优先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交通优势——水上运输。今天,虽然水上运输影响力有所下降,不再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依然是区域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江经济带拥有世界第六大江——长江,同时长江与东海、黄海连通,而洋山深水港就是内河航运与远洋航运的承接点。长江经济带周边各大城市都能利用天然的沿江优势发展物流业。
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其中物流中心是其中一部分功能;武汉拟建设三中心,其中一个是航运中心;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也在建设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
4、长江沿岸的旅游业发展将呈一体化趋势
长江旅游资源丰富是不争的事实。长江上中下游各自特有的旅游资源除外,同时长江沿岸的城市风光、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也是全国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长江沿岸各城市都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同时沿江经济带的三大都市圈也有必要通过资源整合、联合开发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加快长江沿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5、长江沿岸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加快,呈现一体化趋势
长江29个已建立多层次协商议事机制,建立沪、宁、汉、渝等中心多边或双边高层领导及部门对话和议事机制。通过各种途径谋求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目前主要通过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进东西联动和上中下游经济协作区互动,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形成资源型、加工型、高技术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有机链接的长江产业带,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
第四篇: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是一个整体,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资源优势等不一样,要实现其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实行分段开发才能实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湖北就提出并实施长江中游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呼应浦东开发,大力推进沿江地区开放开发,促进了沿江地区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必然是要通过经济带的整体发展,发挥肩挑鄂西和鄂东的“扁担功能”,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终实现湖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资源优势等不一样,要实现其整体发展,必须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实行分段开发,才能最终实现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途径可概括为“两中心两分段一整合”
一、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1、进一步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作用
武汉是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还是华中地区、长江中游、省域市域中心城市,具有多层次性。要进一步突出武汉市在新一轮沿江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位,优先支持武汉市的发展。第一、工业是武汉市的发展重点。要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集约发展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烟草等重点产业。第二、服务业是武汉发展的另一个重点。要在巩固和改造提升商贸、交通通讯和房地产三大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旅游、文化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要将武汉建设成中部地区的资金集散中心,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区域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建设,支持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吸引国内外各级银行进入武汉,推进区域性金融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的区域金融城市体系;要加快以武汉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覆盖中部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要充分利用武汉信息港的优势,加快与中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市场培育、信息咨询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与中部地区各层次的信息交流,就区域发展规划、合作事项等进行沟通与协调,扩大中部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经济。要充分利用产业转移新机遇,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武汉地处中部、九省通衢、市场活跃、流通量大、科技资源雄厚、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加强武汉城市圈与沿海都市圈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方式,拓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在国际上利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引进更多的世界大公司、大财团来汉投资兴业,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使武汉成为世界大公司、大企业在中部地区投资的重点区域及湖北省利用外资的辐射源,从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只有武汉的继续壮大,才能更好的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推动武汉与沿江各地产业、科教资源、基础设施、区域性资本市场等的无缝隙对接、实现区域合作与沿江各地共同繁荣。
2、逐步增强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
宜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还是长江经济带的次中心城市、水电之都、国际性旅游城市。要从新型工业化、物流、旅游业、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逐步增强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带动宜昌各沿江地区及巴东地区的发展:
(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增强宜昌总体经济实力。
第一,抓住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新机遇,实施沿江突破战略。加快沿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转移平台。统一规划,统筹布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以沿江城市群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地带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把沿江地区建成全市要素承载能力最强、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经济带。第二,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宜昌城区至枝江沿江“百里工业走廊”,以化工、电子材料、船舶制造、电力、食品医药、建材、冶金、轻纺等主导产业为支撑,把宜昌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磷精细化工基地、电子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水能基地、食品医药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冶炼加工基地、轻工纺织基地等八大产业基地。
第三,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发展“百亿企业”。引进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推进器。扶持扶持宜化集团、兴发集团、东阳光、三宁化工、南珀硅材料公司、三峡全通涂镀板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主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
第四,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做大做强水果、畜牧、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养殖业,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2)加快宜昌三峡物流中心建设,使宜昌成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现有基础设施,着眼于三峡翻坝转运提速增效和服务长江中上游发展,优化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加快物流运输、物流园区、物流信息、物流环境建设,形成以三峡翻坝转运物流为特色,以大宗骨干品种为重点,带动三峡区域性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的现代物流体系,把宜昌建成三峡航运中转中心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使现代物流成为宜昌的支柱产业。
(3)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将宜昌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坚持整体规划、分段开发、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沿江旅游产业带建设。以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三峡大坝为核心,以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建设为重点,以众多自然风光、文化旅游为补充,建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集中力量打造湖北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加强三峡大坝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档次;推进平湖半岛旅游综合功能区开发,建设三峡游轮港口集散中心;加快屈原、昭君、清江、三国、柴埠溪、灵龙峡等两大辅助景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
(4)进一步增强省域副中心交通枢纽功能,使宜昌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部规划以太平溪、茅坪、云池、田家河、红花套、枝城等港口为依托,加快建设现代化宜昌新港,通过三峡船闸、翻坝转运等途径,构建畅通有序、快速便捷的三峡航运中转系统。要以三峡航运中转中心建设为新的起点,着力构建“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联运”的交通新格局。积极运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为区域内客货发送、集散、联运提供条件、场所、信息、环境等综合服务,使宜昌真正成为承东接西、通南达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5)要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骨架,统筹推进九大城市组团一体化发展;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健全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三级城镇网路;提高科教、文卫、金融业等服务业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市区城镇化水平。
二、分段开发
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分段发展可分为两段,武鄂黄段和宜昌荆州段。
1、继续提升武鄂黄地区发展水平
武鄂黄地区是湖北冶金工业的生产基地,全省生铁、钢、钢材产量,鄂东三市(武汉、鄂州、黄石)占全省总产量的85%以上,铜产量占100%,金银产量也主要集中在鄂东的黄石。湖北钢铁工业中的“三大企业”──武汉钢铁公司、鄂城钢铁厂、大冶钢厂,分别坐落在鄂东重镇武汉、鄂州和黄石,主要金、银、铜、铁矿山也集中于鄂州、黄石等地,其它冶金工业企业也主要在鄂东的武汉、鄂州、黄石一线。黄金水道长江,把武汉、鄂州、黄石三座工业城区串连起来,形成了著名的鄂东(武鄂黄)冶金工业走廊。同时还形成了武鄂黄(石)建材工业走廊、武鄂黄(石)黄(冈)为主的沿江高技术产业开发带、武鄂黄(石)咸宁(赤壁)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武黄(冈)黄(石)等为主的饮料工业产业集群等等。今后武鄂黄地区的发展方向,应以现有经济实力与工业优势为基础,积极推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以武汉为中心提升武鄂黄城市连绵带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与物流、商贸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中心。
2、加快宜昌-荆州段的整体开放开发
湖北全居长江中游,径流里程1060余公里。其中荆州、宜昌两市江段全长约600公里,超过中游江段的一半。构成了我省长江西端城市群,是长江上游向中游过渡的节点城市。两市之间联系紧密,开发优势明显。宜昌、荆州山水相邻,长江里程100多公里,高速公路车程不到1小时,沪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318国道,江南翻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把宜昌、荆州紧紧连成一片。两市都是重要的资源富集区、产业聚集区。优势互补,开放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一要加快发展沿江产业集群,构建湖北经济的西部板块。坚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为优势资源为依托,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要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则,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综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二要加快发展水运及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两市之间港口、航道、铁路、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机场的建设,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水陆空联运的交通新格局,使宜昌-荆州段沿江地区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三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构建辐射川渝、两湖的区域物流中心。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要以区域性交通中心为平台,以重大物流和交通项目为抓手,建成多形式联运、无缝隙对接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三峡物流中心,重点推进太平溪港口建设工程、宜昌东站物流园区工程、三峡库区农产品物流园区工程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以荆州盐卡码头、涉外码头、两湖农产品贸易中心、松滋车阳河物流中转区等物流项目,把宜昌—荆州段沿江及周边地区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物流中心。
四要加快发展沿江旅游业,构建长江流域旅游重点节段。宜昌、荆州两市沿长江各地旅游资源丰富,整合资源、综合开发,把长江宜昌—荆州段建设成长江旅游的重点节段潜力巨大,切实可行。制定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以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为契机,以大长江、大旅游的区域整合为指导,依据各地的资源特色、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确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理念,结合整个长江段的旅游资源特色,提炼出一个具有湖北段长江旅游特色的形象主题和口号,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实施整体营销策略,开辟和拓展客源市场;构建统一的水上交通网络。要加快旅游专用码头建设,打通腹地的旅游路网,提高沿江旅游带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便捷性和对游客的吸引力,实现宜昌—荆州段旅游业的快速崛起。五要以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为平台,发展江海联运,建设内陆口岸,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出口,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宜昌—荆州段成为与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系的开放前沿。
三、以沿江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抓手,整合发展沿江产业
工业园区是实现各类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主要载体,按照“产业融合、跨区合作”的思路,以长江为轴线,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荆州、黄石、宜昌、孝感、荆门、黄冈等省级高新区以及武穴、石首等省级开发园区、乡镇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载体,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支撑,优化沿江开发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整合沿江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聚,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把沿江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现代工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区。
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沿江城市新建一批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和民营科技园区。
要实现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广泛开展区域联合。建议由省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以武汉为中心,组成区域协调机构,研究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进互利合作,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要以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为平台,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强“宜昌.深圳工业园”、“荆州.深圳工业园”等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建设,继续建设一批产业转移承接园区,打造沿江产业转移承接带。
三要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思路,继续做好沿江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高园区承载力;把握产业定位,突出园区特色,加大配套招商力度,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完善承接功能,打造与沿海同链的招商平台;积极破解融资、用地、人才、用工等要素环境,简化审批登记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投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转移项目地配套成本,增强承接转移的吸引力。
第五篇:关于打造长江经济带的议案
抢抓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 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兴节点
——关于监利县沿江开放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李 锋
雷 鸿
羿 华
为推进湖北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委、省政府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后,正式作出了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进一步发挥湖北优势,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监利作为沿江大县,长江岸线占全省八分之一以上,岸线资源居全省县级之首,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抓抢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机遇,把监利打造成沿江开放开发中新兴节点城市,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加快监利沿江开放开发的现实基础
监利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全县总人口142.07万,其中城镇人口37.45万,农村人口104.53万,国土面积3265.83平方公里。县境内黄金水道长江岸线总长143.95公里,约占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4%。全县沿长江岸线共有11个乡镇场405个村、10个农场分场,总人口75.2万,占全县53%,其中城镇人口25.47万,农
其中沿江乡镇51.18万亩,总产5.32万吨,分别占55.46%和52.46%;棉花播种面积37.53万亩,总产2.73万吨,其中沿江乡镇23.45万亩,总产1.72万吨,分别占62.5%和63%;水产品总量22万吨,其中沿江乡镇7.39万吨,占33.6%。四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监利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大溪文化、龙山文化、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故事的中心区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红色沃土,目前,县内拥有一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周老嘴,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周老嘴镇和程集镇,多家江湖湿地生态旅游度假区——东港子湿地保护风景区、桐梓湖生态农业观光区、王垸生态旅游度假村和杨林山自然风景区。五是政策资源丰富。监利县是全省22个扩权县(市)和36个中部地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待遇县(市)之一,国家开发银行把监利作为金融重点扶持的试点县,并享受地级市放贷待遇。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监利更是尽享农业大县的各种惠农政策。
2、经济结构逐渐优化。近几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道路,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全县完成GDP9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3.86亿元,模以上企业的9%。四是商贸流通结构中新兴业态不断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亿元,商贸流通业工商注册经营户13042户,注册资金15.6亿元,从业人员17652人。共建有各类市场64个,经营面积38.8万平方米,超级市场、连锁经营、专卖店、购物中心、购物广场、厂家直销等新型业态正在不断涌现。2008年底,全县有各类连锁经营企业8家,连锁经营门店422个。五是区域发展结构中沿江经济不断提升。2008年沿长江区域的11个乡镇完成GDP43.49亿元,几乎占据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
3、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千方百计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是水利条件得到改善。长江堤防整险加固工作全面完成,基本上解除了长江水患的危险,建成6大排区、18大灌区,形成了以小型为基础,大、中型为骨干的防洪、抗旱、排涝体系。二是交通区位大幅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4123公里,所有乡镇通达二级三级公路,通村公路率达到81%,形成了以沙洪、监仙、监潜为骨架的交通网络,以县城为中心,往南90公里抵岳阳,可接107国道、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往西98公里抵荆州,可接207国道和荆襄高速,往北58公里沪蓉高速和318国道直达宜昌和武汉。随着随岳南高速、人,初步形成了包括沿江乡镇在内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县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达到84.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三是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全县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投入使用,《咚咚啰鼓》、《裴伦传说》等评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中华诗词之乡”和“省书画艺术之乡”落户监利。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二、影响监利沿江开放开发的制约因素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监利县在加快开放开发上具备了一定优势,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优势十分明显地区比,开放开发步伐较为滞缓,特别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快,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融合乏力。通过近几年来狠抓基础条件改善,监利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一桥一路即将竣工,监利新港正在兴建,荆监一级公路和汉洪高速也动工在即,区位优势大幅提升指日可待。目前尽管不少人、不少地方从心理上已经意识到监利区位优势提升了,但如何把潜在的区位优势变成现实的发展优势,还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规划。监利作为湖南湖北连接的“桥梁”,但枢纽的功能和桥头堡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作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辐射交汇点,在主动对接、争取辐射、促进发展上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作为全省“一带两圈一区”的深度参与城市,在积极参与、借势而上
础比较脆弱,教师队伍结构老化、待遇偏低、流失严重和基础教学阶段教育容量紧张。基本医疗设施较差,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准不高,医疗保障覆盖率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全县142万人,已进入低保仅占总人口的6%,进入社保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14%。安全饮水覆盖率尚待提高,农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文化、体育上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短缺及硬件条件较差的问题等等。
5、债务包袱沉重。据统计,监利乡村两级债务达7亿元,其中村级负债3.6亿元,村平负债47万元。沿江乡镇三洲镇到2008年底,镇财政负债总额1490万元,而村级债务达到2586万元,每个建制村平均负债约为92万元。巨额的债务包袱已经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税费改革等政策的影响,加之乡镇工业发展滞后,乡镇财政主要靠上边来的转移支付来保稳定、保运转,根本没有能力化解债务,更不用谈自筹资金上大的项目、搞大的开发。
6、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四缺”:一是缺资金。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不快,地方财政困难,可用财力极为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县域发展项目的资金需求,一些关系到县域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迟迟不能启动;二是缺项目。项目
己无关”的思想。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沿江开放开发是武汉、荆州等大中城市的事,与监利不相干。应该引导全县上下认识到,监利加快沿江开放开发,是地方服从全省战略决策的需要,是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需要,是破解发展难题、加速监利经济社会崛起的需要,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与监利关系重大,而且是关系到监利发展的长远大计。二是要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缺乏自我开拓、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发展的难题和任务,习惯于等待观望,常常是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帮扶,总是希望依靠外力推动工作和解决发展难题。在沿江开放开发中,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克服这一心态,抓住区位提升在即的优势,围绕打造两湖平原的枢纽带、湖北沿江开放开发的桥头堡、一带两圈一区的示范片,提前谋划,主动对接,积极融合,加快发展,推进全县沿江开放开发。三是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有些干部群众认为监利发展的基础差、底子簿,在沿江开放开发中很难干出点“名堂”来,还不如不“折腾”地好。对这一悲观消极、无所作为的思想,要引导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监利参与沿江开放开发的潜力和前景所在,坚定发展的信心,在全省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中奋力进取、积极作为。
1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扶持的重点,监利必须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对沿江地区交通、物流、水利、城建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全县特别是沿江地区基础设施等级。其次,要大力培育沿江地区优势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虽然监利轻工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年加工转化农产品43.2万吨,创造加工产值52.7亿元。但产业集群总体上看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有限。在沿江开发中,必须抓住打造全省产业密集带的机遇,下大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对监利核心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实现突破,使全县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
4、坚持注重民生,协调发展。推进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民生工程的同步推进,让沿江人民共享开放开发成果,实现“科学开发”、“和谐开发”。监利作为教育大县、文化大县、体育先进县,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有比较好的基础,但受制于地方财政拮据,一直未有比较长足的发展,在沿江开放开发中,既要争取上级对监利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又要争取对改善民生方面的倾斜,下大力化解沿江地区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促进经济
3动这些节点城市在沿江开放开发中率先突破,形成以点带线,竞相发展的开放开发格局。一方面,监利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岸线在全省县级地区居于首位,境内随岳高速公路和荆岳长江大桥贯通两湖平原,正处于武汉“8+1”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之间的优势,在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中,全力抓抢机遇,争取进入全省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努力把监利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另一方面,在沿江开放开发中,监利在全线开发的同时,要选取沿江基础条件好、辐射作用大的城镇为节点,做好线与点结合的文章,以此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