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皮影》教学案例文档
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皮影而灿烂
——《皮影戏》教学案例
第二小学 左 睿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皮影戏是我们根据《民间游戏大串烧》课题活动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还有很大的疑惑,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该活动,因为皮影戏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和久远的文化。它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但是觉得这种好的艺术文化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和了解,所以还是进行了此活动,也算是一种尝试。因为皮影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艺术内涵,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地方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首先通过欣赏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看表演时就按捺不住好奇心,还学习皮影舞里的老奶奶跳了起来。在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所讨论的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在讨论中,大胆地提出新的问题。
本课重要的环节就是模仿动作,我们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动作,如:收缩脖子的动作,我们理解为小鸡吃米,形象生动的表达了收缩脖子这个动作。孩子不但学的有趣还很好理解。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通过观看演出、调查与访问、交流与讨论、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种活动,还进行皮影人物头像的绘画和剪纸活动,丰富了孩子知识,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十分注意保护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兴趣的持续性,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其次,在主题活动中大量采取了项目活动的方式,使得主题活动的进程更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度大大提高。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1.欣赏皮影戏《龟与鹤》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吗?今天老师也请你们看一段戏。和你看过的戏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放录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和以前看到的戏一样吗?喜欢吗?
(评析:皮影戏片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引导,他们发现皮影戏与以往所看的戏不同,初步感知、发现皮影戏的特点:不是真人演的)2.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方式。
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我也来学着演一演。(教师表演)
你们想知道什么?原来,你们都想看看幕布后面藏着什么,那我就给你们看一看,后面藏着什么呢?
(评析: 幕布的遮挡、形象的活皮影、生动有趣的配音,皮影戏的这些特点、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他们会急于 想知道幕布后面藏着什么,这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了铺垫。)
(1)出示皮影,认识皮影,知道用这些皮影表演的戏叫皮影戏。
(2)了解表演皮影戏需要的道具。
现在老师请你们看看专业的皮影剧团的表演。请你们看看他们表演皮影戏时需要些什么?(《龟与鹤》的幕后表演操作。)
总结:皮影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演出很方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连外国人也很喜欢皮影戏呢!3.观察皮影,简单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过程。
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们都想上来试试了!这里有几个皮影,还有很多有关皮影的资料,请你们去看看、玩玩、说说,看谁发现得多?
(评析 在这—环节中,学生的兴趣较浓,我同意让孩子上来试—试。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愿望,使之通过实际操作真正了解皮影演出所需要的—些基本道具和设备。)
(1)了解皮影的特征:皮影是不同的、可以活动、侧面表现手法。
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呢?
皮影人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皮影人的结构设计得很巧妙,影人的每个关节都可以活动,这样表演起来才生动传神,大家才爱看;皮影的脸和身子都是侧面的,可以左右动作,这样在幕布上演出,就像真的人和动物一样!4.观看皮影制作过程课件(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镂刻→着色涂油)。
皮影这么美,它到底是怎样做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结:原来皮影需要这么复杂的工序才能做成,真不容易。皮影不但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呢!国内外有不少喜爱它的人把皮影作为装饰品挂在墙上或放在橱窗里欣赏呢!
(评析: 皮影的制作过程很复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我选取的几个基本的步骤: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镂刻—着色涂油,从活动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学生对皮影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5.了解皮影文化现状。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活动延伸
1.美工区:制作皮影。
2.表演区:表演皮影戏。
三、案例反思
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发展研究型的学习,共同分析、讨论影偶的制作要点、影戏的表演方法。练习时组织学生小组先确定游戏表演的主题内容,如《龟与鹤》、《俏夕阳》等,再分工制作故事中的皮影主角,最后即兴编词、配乐、共同表演。通过自制影偶、表演木偶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自强自立精神,体验探索的成功感和表演的愉悦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益的提高。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皮影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他们发现皮影戏与以往所看的戏不同,初步感知、发现皮影戏的特点:不是真人演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 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皮影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皮影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皮影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皮影人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皮影人的结构设计得很巧妙,影人的每个关节都可以活动,这样表演起来才生动传神,大家才爱看;皮影的脸和身子都是侧面的,可以左右动作,这样在幕布上演出,就像真的人和动物一样!”的发现。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皮影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学习皮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我把这种好的艺术文化展示让孩子,因为皮影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艺术内涵,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第二篇:《皮影剪纸》教学设计
皮 影 剪 纸
执 教 者:奉贤区实验中学 马 俊 教学课时:一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看影片、资料,了解什么是皮影戏及皮影剪纸;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剪纸与皮影戏的关系;并通过四个思考题让学生掌握剪纸皮影的造型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皮影戏及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皮影造型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以剪纸的方式体验皮影艺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皮影剪纸范作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制作用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
1、皮影戏的导入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影片,你们看——知道它叫什么吗?(播放皮影戏的视频短片)
2、什么是皮影戏
这段影片中表现的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皮影戏。究竟什么是皮影戏呢?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在视频资料中了解什么是皮影戏,以及相关的知识)
三、讲授新课:(演示教学课件)
1、皮影戏看着漂亮演着精彩,接下来 我把这些演员请上来两位给大家看看?
(出示剪纸皮影作品)
2、仔细看,你会发现我的演员并不是真的皮影。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使用剪纸的方法制作的皮影人物形象)
3、其实,在很久以前,民间艺人就将皮影和剪纸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剪纸艺术——皮影剪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漂亮的皮影剪纸吧!
(引出课题——皮影剪纸)
4、要想设计出漂亮的皮影剪纸,首先要对皮影造型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些资料袋里,装有一些相关的图片,还有几个小问题,请同学们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分四个小组,讨论解决四个不同的问题)问题:
1)、皮影造型中人物的头部有什么特点?(大额头,并且发饰向后倾斜,可以清晰的看出五官特征)2)、皮影造型中人物的身体和四肢有什么特点?
(宽大的衣袖是为了让人们能明确的看出她们的动作和姿势)
3)、观察皮影剪纸中哪些地方使用了阳刻法、哪些地方使用了阴刻法? 阳刻: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开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出示图片,欣赏并直观理解阳刻。
阴刻: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且把形剪空,称为负形。出示图片,欣赏并直观理解阴刻
4)、在皮影造型中,可以使用哪些装饰图案? 朵花纹是一种图案式的小花头
月牙纹是一种弯曲的宽窄、刚柔、长短不一的呈现月牙形的纹样 锯齿纹是指导两条直线相交形成锯齿状纹样
四、皮影剪纸制作
1、通过这几个问题,我们能看出皮影造型的基本特征 1)、额头比较宽大,五官特征清晰,头发发饰向后倾斜; 2)、四肢宽大,身上带有装饰图案; 3)、表情、动作比较夸张。
2、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特点,将它们运用到剪纸设计中,就可以轻松形象的设计出皮影剪纸来。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一部分皮影剪纸,当然,对于我的设计,你们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和添加。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剪纸的制作步骤。
3、讲解制作方法: 1)、将样稿进一步的调整; 2)、先刻出细部的花纹和五官; 3)、将外轮廓剪刻下来; 4)、修正。
(利用课件回顾剪纸的制作步骤)
4、接下来,让我们将作品完成,完成后的作品可以展示在黑板上。同学之间进行积极主动的自评和互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如何制作漂亮的皮影剪纸,无论是皮影还是剪纸,都是我国民间艺术中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应该为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而尽一份力。
第三篇:画皮影教学设计
《画皮影》教学设计
课题:《画皮影》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次:第十一册第五课 领域:造型·表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阐述明确指出,美术课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在“基本理念”中进一步阐述:要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活动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与尊重。因此,在课本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文化性,将文化学习与审美认识贯穿教学始终,不但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力的培养,而且还使学生不断了解皮影这一中华民族中的奇葩,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而爱之情。
(二)理论依据: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画皮影》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也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艺术门类属于民间美术。在小学一至十二册美术书中有关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一共十二课。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过《剪团花》《拨浪鼓》《刻纸》《走访民间艺人》《虎头装饰》等课程,之后还将学习《北京的风筝》《吉祥图案
(一)(二)》。本课《画皮影》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美感,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美术内容,初步掌握夸张特征、添加纹样等装饰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线条造型、表现的技能。但由于我校学生多以外地来京子女为主,学生对外界的了解不多,知识面比较窄,在皮影文化、种类、设计、线画、制作等方面缺乏了解创新。学生线画、设计的作品往往有形,但缺乏美感。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皮影文化种类的同时分析出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以及如何用线画表现皮影人物,最终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更多的皮影人物图像用线画形式画出一幅皮影人物图像。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影视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设计:
利用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影音资料穿插贯穿这个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方法及其美感。能根据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线画一幅皮影人物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使学生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通过动手实践,用线画皮影人物,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皮影相关知识和人物造型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用线画表现皮影人物造型特点。
四、问题框架:
(一)谁想到前面来表演个手影?以影子呈现的这种艺术形式还有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手影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展开联想,引入皮影戏。
(二)皮影戏与手影表演不同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到在皮影戏中皮影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入皮影戏的台前幕后。
(三)看书p10,什么是皮影?皮影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
(四)你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中你了解了什么? 通过欣赏视频,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使学生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生生互动,开展有效学习。
(五)请你比较一下两大区域人物的面部特点? 【设计意图】感受地域的文化特色与差异。
(六)请你用简单的线条试着画一画。同时比较一下两者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对两大区域人物的面部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了解了人物特点及表现方法。
(七)皮影人物头部的装饰,都在什么地方进行了装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皮影人物精美的图案。
(八)从教材中的皮影人物的头部中你发现了那些装饰图案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装饰方法,感悟皮影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皮影人物、美术书、课件、范画、彩笔等 学具准备:画纸、彩笔
(一)导入(用时:2分钟)
1、播放:手影游戏的片段引入皮影
提问:谁想到前面来表演个手影?以影子呈现的这种艺术形式还有什么?
2、教师进行简单的皮影戏演示
提问:皮影戏与手影表演不同之处是什么?
教师小结:皮影戏是利用皮影人物进行表演的,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表演。
3、板书:画皮影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看书p10,什么是皮影?皮影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补充答案: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2、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视频)
(1)提问:你最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中你了解了什么? 看后,进行小组讨论:(2)提问:通过欣赏视频,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交流皮影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皮影。
预设:同学们还可能有些新问题的时候,咱们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知识。这节课可能解决不了,带着问题在第二节课进行解决,并完成完整皮影的制作。
3、探究学习——分析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利用实物皮影脸部进行观察)(1)出示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以河北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两大区域人物的面部特点?
教师小结:陕西: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
唐山:脸形为“6”、通天鼻、红唇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 提问:请你用简单的线条试着画一画。同时比较一下两者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对两大区域人物的面部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了解了人物特点及表现方法。(2)了解其他地域皮影造型——生、旦、净、丑的戏剧行当设计:
4、装饰手法的运用——线描的表现形式
提问:皮影人物头部的装饰,都在什么地方进行了装饰? 小结:(板书)盘卷的发型、帽子、头巾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装饰造型的方法。
5、欣赏教材中皮影人物的头饰和服饰
提问:从教材中的皮影人物的头部中你发现了那些装饰图案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皮影人物精美的图案,学习装饰方法,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学会表现手法,感悟皮影艺术的魅力。
(三)学生实践(用时:18分钟)
作业内容: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画一画自己喜爱的,有皮影造型特点的头部形象。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皮影造型的艺术特点。
(四)教师辅导(用时:与学生实践同步)个别指导要点:
1、皮影造型特点不突出的。
2、装饰手法过于简单的。集体辅导要点:运用皮影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
(五)作业展示(用时:4分钟)
展示方法:找有特点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介绍作品
(六)评价作业(用时:与作业展示同步)
1、评价标准:
(1)突出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2)运用那些装饰手法
2、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生互评
(七)拓展延伸:(1分钟)
请学生欣赏皮影表演(俏夕阳)的节目片段,使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文化魅力,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含义。
五、学习效果评价
(一)评价量规:
1、通过发言情况评价:学习、倾听、参与课堂的程度
2、通过观察判断评价: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学效果评价:
1、通过学生作业效果进行评价:能否通过学习本课了解皮影的造型特点,完成一幅表现皮影头部的作品。
2、通过学生学习后的感受评价:感悟皮影艺术的魅力,增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教学评析:
1、利用影音图像,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拉近孩子与皮影艺术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利用皮影的形式进行课堂的再现。
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皮影(实物),教师利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体会皮影艺术的魅力。
3、学生实践体验,体会地域差异。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绘画在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皮影形象的代表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人物造型特点,并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从而找到表现人物造型特点的方法。
学生作品分析: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1中,皮影人物特点突出,线条灵活。作品2中,皮影人物形象突出,造型夸张。作品3中,线条疏密有致,造型独特。
第四篇:皮影--作文
皮影
这几年,你在陕西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民间工艺品—皮影。如果你去华县会看到更多。
说到皮影的做工,它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达三千余刀而成,是皮影制作的核心工艺。
经过雕刻、着色等工序后,皮影人物是手指,每个关节都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还有人物的衣服,也非常精细:衣服上的每一个雪花都那么透亮、每一个图案都那么生动。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的精华、画像石和画像砖的手法、以及唐宋寺院壁画的风格。它造型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民间工艺品的精华。
现在你偶尔也能在电视上看到《张飞审瓜》、《猪八戒吃西瓜》等皮影戏,它们就是用现代手法拍摄的皮影戏。在《张飞审瓜》中,张飞的胡子是那么的清晰,还有西瓜的条纹是那么的精致。
怪不得在陕西华县,到处都有皮影,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那巧夺天工、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
第五篇:皮影(诚信)
小学美术第9册第11课:《皮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4、培养学生诚信观念。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皮影戏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我国古老的综合艺术。它用牛皮、驴皮等材料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演出,效果颇似小电影,故被西方电影史学者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
2、重点、难点。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完成诚信主题的表演。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
(教师)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
学生说说自己对皮影及皮影戏表演的整体印象。
2、讲述。
教师或学生介绍皮影在我国的发展史。
3、探讨。
出示典型范作(静态、动态),学生观察后说说皮影中的人物、动物是怎样动起来的?哪些地方可以动起来?
4、制作。
(1)建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人物进行创作;注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5、总结。
对学生的创作优缺点及努力的方向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皮影作品;学生异质分组,以诚信为主题设计皮影作品,并编排节目。
(教师)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讲评。
讲述上节课作品的优缺点,本节课要改进的地方。
2、交流。
要求学生说说如何更好地表现皮影人物。
3、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表演和观看)。
(1)学生自由组合表演队,协商好角色分配、表演内容、台词安排等表演诚意皮影节目。
(2)表演队上台表演。
4、评价。
(1)让观看表演的小观众评价哪支表演队最出色,讲明原因。
(2)评出“最佳表演队”。
5、拓展。
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皮影艺术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向同学、父母讲讲你所了解的皮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