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阔的北美大陆》参考教案
辽阔的北美大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美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了解北美大陆有着众多民族、发达的经济。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美国、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教学过程
1.导入。“在大西洋的西海岸,还有两个大国——美国和加拿大。那里的情况怎样呢?让我们和小文一起,从她表姐的来信里了解一下北美大陆。”
2.识图练习。在世界的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北美大陆美国和加拿大的位置和范围。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6~47页小文的表姐——玲华的来信,欣赏教科书46~47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大城市纽约的情况。(2)美国的农业有什么特点?(3)从玲华表姐的学校情况是否可以看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4)加拿大有什么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阅读教科书第47页的“资料标识”的内容,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有关美国历史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北美大陆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俱到;只要侧重于比较简单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读图练习:在世界地图或两半球图上熟悉查找“环绕地球看世界”中的世界 评价建议
就学生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评价。
/ 1
第二篇:辽阔的北美大陆六年级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美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了解北美大陆有着众多民族、发达的经济。
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02~103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美国、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大西洋的西海岸,还有两个大国——美国和加拿大。那里的轻快怎样呢?让我们和小文一起,从她表姐的来信里了解一下北美大陆。”
2.识图练习。在世界的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北美大陆美国和加拿大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6~47页小文的表姐——玲华的来信,欣赏教科书46~47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大城市纽约的情况。(2)美国的农业有什么特点?(3)从玲华表姐的学校情况是否可以看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4)加拿大有什么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阅读教科书第47页的“资料标识”的内容,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有关美国历史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北美大陆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俱到;只要侧重于比较简单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读图练习:在世界地图或两半球图上熟悉查找“环绕地球看世界”中的世界
评价建议
就学生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评价
第三篇:第9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案
第9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案
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及与英国相比的异同;2)联邦制的权力构成及巩固;
3)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和意识,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为国家 的统一和政局的巩固作出自己的贡献;
方法目标:力求使学生掌握观察、认识同类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
式,从而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可持续性能力;
导入新课:打出美国的国旗。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国国旗吗?学生回答后,继续打出南达科他州西部拉皮德城附近的拉什莫尔峰国家纪念像。四位曾对美国独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总统--华盛顿、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的头像。同学们能否认出华盛顿和林肯?同学们回答后,相机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两位总统对美国政局的稳固和政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目标: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及与英国相比的异同
第一种突破方案的思路:问题激趣,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老师的点拨为辅。
、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老师设疑激趣:
老师设问:大家既然都知道美国的国父是华盛顿,那么,美国的第一位总统知道是谁吗?估计一大部分学生会回答:还是华盛顿。
老师再问:同学们回答的很对。华盛顿被称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大家知道他是在美国取得独立的当年就被选为了美国总统吗?
此时,学生可能很茫然,也很感兴趣。估计一部分学生会作出错误的回答。
老师根据情况进一步诱导学生:华盛顿当选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是根据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部宪法选举的吗?。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呢?那么这部宪法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同时用投影仪打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1)同学们看课本56页,个人默看5分钟之后;2)讨论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由各组的小组长归纳、汇总本组的讨论结果。3)几分钟后,由两个小组长自由发言,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如果两位组长发言仍有欠缺的地方,可找第三位组长作总结性的发言。
老师可做简短的点拨:独立后美国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各州经济政策不统一,政治上又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局势、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在此情况下,为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代表存异求同,终于制定了一部宪法。根据宪法,各州之上有一个权力集中的联邦政府。有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总统;有全国最高的法律——联邦法律;有全国统一的联邦财政——议会(又是全国性的立法机关);因此,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三权的分立、制约与平衡使美国形成了总统制共和国,也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
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老师用投影仪打出一个比较表
第一个目标的第二个突破方案(针对学生基础不是很好的班级):
思路:采用问题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问题的提出体现层层推进的原则,让学生了解联邦制和共和制建立的过程,并且注意调动全体学生普遍参与的积极性。)老师简单地介绍美国独立概况,接着提出如下问题“美国第一部宪法——1787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2)学生回答后,提出第二个问题“美国1787年有哪些明显的特点?为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用投影仪打出1787年宪法的内容)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和宪法的内容,师生互动,共同分析,合作探讨,以求解决。
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老师用投影仪打出一个比较表。此表格的处理以老师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边思考,边抄在课本上。
第二个目标:联邦制的权力构成及巩固
美国内战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相互启发、自行解决。
问题
1、美国在1861年南方11个州推出联邦为什么说成叛乱呢?
2、谁领导了美国人民战胜了南方的叛乱?
3、内战结束对美国的影响怎样?
为了达到育人的目的,可以用投影仪打出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前进,而从不倒退;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见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学生看了后,老师可以问:马克思为什么对林肯评价如此之高呢?目的是培养学生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个目标: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种突破方法:(适用在基础知识一般的班级)
激趣和诱导:
首先打出当前布什和克里竞选总统的两幅照片。
学生对照片的内容肯定很感兴趣。老师随即问:同学们能从照片中获得什么信息?或者对你有何启发?请自由发表看法。
师生采用谈话的方式,自由地交流看法。老师根据借助学生的办公室被盗的话题,自然巧妙地过渡到美国的政党政治——政党在竞选总统时的激烈状况。
老师点拨:美国是一个政治选举很频繁的国家,而且选举又多受两个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控制。这是美国政治的又一特色。政党通过选举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政党政治。
学生辩论赛:辩论的题目:两党在广泛的领域进行竞选,这种政党政治对美国的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正方,阐述积极作用。一组是反方,阐述消极作用。估计学生回答:两党激烈地竞争,为争夺选票,可能会制定出有利于美国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方案,这对美国都有好处。竞选上台的执政党,为了保住自己的执政党位子,以及尽量避免在野党对自己的挑刺或冲击,也必须兢兢业业、竭尽所能。政党分赃制也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出台《文官制度条例》来纠正这一弊端。
建议:1)老师注意及时地鼓励表扬能辨证思维的学生,同时如果学生不能辨证思考美国政党政治在美国历史的两方面影响,老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2)还可以及时地追踪报道美国大选的情况。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有趣的作业:你希望哪位当选?此人当选后,你希望他在中美关系方面做哪些工作?鼓励学生写一封给未来美国总统的信。
老师进一步拓展:除了美国如此,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个国家是政党轮流执政的的呢?
学生:“英国”
“对!现在英国轮流执政的一般是哪两个党呢?”
“工党和保守党”
第二个突破方案(方案使用于基础比较好的班级):
思路:通过一个讨论的题目,给学生设置一个讨论的平台,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讨论,使学生既能掌握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是分权制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利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的问题如下:结合课本知识和目前美国大选的有关史实,谈一谈美国两党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此方案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先打出布什和克里竞选的照片及总统办公室的电脑被盗照片,并做简要的讲解,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美国大选情况的兴趣,激发学生急于了解课本的愿望,同时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2、学生在讨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A、讨论随意性太大,甚至天马行空,不能很好地利用课本知识;
B、学生讨论的问题只涉及问题的表面。
c、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思维方法(比如: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和用发展看问题的习惯(如:美国两党制完善和发展);
D、关系到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提出无关教学重点的新颖说法,在课堂上不要深究,可以作为课下探究。
课堂总结:1)找一位学生总结。(主要是考察了解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能及时地实行教学反馈)2)老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作适当地点评。
随堂练习:(略)
第四篇:北美教案正式
北 美
看图,分区地理中那个区域? 北美(北美洲的区别)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来复习世界分区地理的《北美》,就北美而言,它是自然条件特征典型、经济发达、国际政治影响极大的一个地区,因此它在世界分区地理中地位显著。这堂课我们复习这一分区的“概述”部分。
下面我们一起明确一下本部分高考考点(多媒体电脑动态显示“考点”,并讲述。):北美的位置与组成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外来移民的大汇集:
【导读】借助课件展示“北美政区图”,引导学生读图,明了北美的海陆位置关系与大致经纬位置,l北美东西北三面与哪些海洋相邻?与亚、欧分别隔何海峡相望?北冰洋被哪些大陆所围?如何描述此区的海陆位置?
2、此区大部分处于什么热量带? 如何描述此区的经纬度位置?
3、此区有哪些半岛、岛屿、群岛、海湾、海峡、大洋?
4、本区有哪些国家组成
一、北美的位置与范围
(一)、位置
1、海陆位置:三面临洋一面接陆,隔海峡与亚、欧分界,与亚欧大陆环抱北冰洋。
2、经纬位置:主要位于250N—800N(北温带),400W——1600W(东半球)
(二)、范围
1、海陆范围:半岛(拉不拉多、阿拉斯加、佛罗里达、下加利福尼亚),岛屿(格陵兰、巴芬、纽芬兰、维多利亚),群岛(夏威夷、阿留申、伊利沙白女王、百慕大),海湾(哈得孙、墨西哥),海峡(白令、丹麦),大洋(北冰、大西、太平)落实到图上
2、国家组成:加拿大、美国与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
归纳记忆:半岛岛屿群岛各有四,三洋两湾两海峡,格陵兰岛美与加
二、地形,要求掌握哪些内容地形特征和典型的地形区
【导析】用多媒体展示 “北美地形图”、“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以激发学生去归纳北美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1、北美哪部分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
2、山脉大体呈什么走向?与海岸线走向的关系怎样?地势有什么特点?
3、北美洲有什么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各分布在哪里?
4、北美洲北部为什么多湖泊?好哪位归纳北美的地形特征?
1、全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的高原山系,中部的广阔平原,东部的低缓高地。
2、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如槽状)。
3、全洲地形类型多,山地和高原面积较大。
4、山脉走向与东西两侧海岸线平行,近于南北走向。
5、北部广大地区经历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多冰川地形。北美大陆上的众多湖泊,多数是经冰川作用而成。(在地形特征一中)又哪些地形区 其中 属于(西部的高原山系,中部的广阔平原,东部的低缓高地。)我们整理三大地形区(看图思考: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东部高原、山地海拔较西部低(1000mm)?中部平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西部高山区 科迪勒拉山系(沿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南北平行山脉组成)形成晚,海拔高(4000米以上),山间有盆地和高原,多火山地震。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碰,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东部高原、山地区 拉不拉多高原(加)、阿巴拉契亚山(美)形成古老,地势低缓(多在1000米以下)风、流水、冰川等外力侵蚀作用。
中部平原区 中央大平原(北起北冰洋岸,南至墨西哥湾,间东部高原山地与西部山地区。)广阔平坦,北部多湖,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草原。河流冲积 归纳记忆:东部拉、阿,西部科山,中央平原宽。
三、气候 要求掌握哪些内容
本区有那些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形成原因
1、北美主要的气侯类型是什么?
热带沙漠气侯 西南侧(230—300N)全年高温少雨 副高与信风、寒流
亚热带季风气侯 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夏热冬暖,夏雨较多 季风环流作用(迈啊密热火队)
迈阿密地处美国最南的佛罗里达州气候炎热,所以这里有热火队.地中海气侯 西部沿海(300—400N))夏热干冬暖湿 副高与西风交替控制
温带大陆气侯 落基山脉以东大部分地区 夏热冬冷降雨量少 受海洋影响少,主要受大陆控制
温事海洋性气侯 西部沿岸(400—600N))夏凉冬冷,降雨较多 盛行西风、暖流 极地气侯 北冰洋沿岸 气温极寒降雨降雨稀少 极地气团 提升:归纳本区的气侯特点?
2、本区气侯特点:
类型复杂,以温带大陆气侯为主;沿岸与内陆、南部与北方差异显著。
3、成因分析:(1)、本区大部分为温带,且大陆面积广,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温带大陆为主要气侯)(2)、本区纬度跨度大(250—800N)。(南北差异大)(3)、地形影响—— ①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阻 碍了太平洋暖湿气流东进,至使沿岸多雨,以东的 山间盆地、高原却为半干旱区。② 东部地势低平,大西洋暖湿气流能较易进入内陆,自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减。③ 中部中央大平原纵贯南北,地势平坦,冬,极地冷气团可由北冰洋直至南部墨西哥湾,气温急降,形成大风寒潮;夏,墨西哥湾暖湿气流自由北上,中、东部反常暖热。
4、北美与西欧海洋性气侯的对比(1)、同:均分布于400—600N的西岸,都受西风、暖流的影响。(2)异:欧洲广布,而北美分布狭小。(3)、原因:地形 A、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且阿尔卑斯山是东西向,大西洋暖湿气流右自由深入欧洲内陆。B、北美西侧的科山为南北纵列,阻碍了太平洋的水汽,仅限于西侧迎风坡 狭长地带雨水较多。
归纳记忆:西面沿岸海中沙,南部季风北极地,东方温陆控大局;西侧高山阻水汽,沿岸狭长湿与暖;东侧地缓引湿气,降水内陆次第减;中部平坦气通畅,冬冷南下寒潮天,夏暖北上骤常反。
四、北美的河湖(问)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上“北美的五大湖图”及北美地形图,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五大湖的名称、位置?哪个湖泊全在美国境内?哪个湖泊为世界最大淡湖?
2、通过哪条河流与何大洋沟通?
3、从地质角度分析五大湖形成的原因?(联系西欧)
4、密西西比河发源于何处?流向?最后注入什么大洋?
5、试分析北美的河湖条件的经济意义?航运、灌溉(养殖、发电等)
(二)、北美的河湖
1、五大——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美洲大陆的地中海(1)、位置:中央大平原美、加交界处(2)、结构:
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
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圣劳伦斯河 休伦湖 大西洋 伊利湖 安大略湖(3)、成因:冰川侵蚀形成的冰碛湖
2、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西部的落基山脉,南北纵贯中央大平原,最后注入墨西哥湾,为世界第四长河。
3、经济价值:航运、灌溉(养殖、发电等)
归纳记忆:苏密休伊安;密全美苏最大,美加连成片;汇入圣河西洋边,冰成灌航极方便;美陆地中淡湖群,试把美名传。【导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北美的居民”图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北美的居民来源,并联系分析北美的语言文化特征。最后展示“北美的人文特征”知识结构并小结:
五、人文特征(问)
1、北美居民主要来自于哪些大洲?各为何人种?当地土著民族为什么人?
2、试根据历史以及世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分析移向北美的人口迁移分别为什么原因?
3、北美地区的语言文化宗教等有何特点?
4、此区经济发展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
三、人文特征
(一)居民
白人(英法)殖民迁移 欧洲
1、人种组成和来源 黑人 黑隶贩卖 非洲 黄种人 劳动招募 东亚(华工)与拉美
本地居民(印第安与因纽特人)经白令海 北亚
2、语言文化 英语为主,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二)经济
该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区(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科技先进,商贸兴盛)
(三)典型代表国家 美国与加拿大
归纳记忆:白欧、黑非、黄亚拉、印第因纽是本家;经济发达英语话
第五篇:望大陆教案
语文S版六上:《望大陆》教案
教材简析
《望大陆》是一篇略读课文。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病重时的一首哀歌,一首绝唱,是一首以爱国诗人屈原的“骚体”为样式写成的诗歌。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一往深情。诗的前两小节采用同一句式反复呈现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始终思念故乡、心系大陆的强烈情感。第三小节借用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天苍苍,野茫茫”写出作者看到的“天”“地”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大陆的思念。“山之上,国有殇”借用屈原《九歌》中“国殇”一词,表达自己愿意像为楚国而战的阵亡将士那样以身许国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同学间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有的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得很快,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有的学生有松劲厌学情绪,自信心不足、自制力显著下降。,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形成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方面,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课,学会朗读,运用学会的朗读方法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3、知识与技能: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第四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诗人:
教师板书课题(望大陆)齐读课题,教师谈话:读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或有什么问题?(设想学生可能会问:谁望?为什么望?诗是谁写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一件事吗?温家宝同志担任总理后,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在回答台湾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说了一段充满骨肉情深的话:“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着哀歌。”接着,他完整地背诵了这首著名的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你们知道写这首诗的人他是谁?他就是于右任先生。
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让学生读学习链接1段,再补充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师作适当的补充。)
二、领悟诗情,在诵读中感知
1、小声初读全诗,注意两个生字的音和形,把每句诗读正确、流利,明白每小节诗的大意。把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交流:
(1)“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殇:一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二指死难者。如:国殇,指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
(2)讲讲你从每小节中了解到的诗意。
(3)提出不懂的地方。
3、逐节细读,解决问题,着力体会全诗所表达的情感:
(1)读第1、2小节时,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葬我于高山之上)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结合他独居台湾,身患重病以及他的日记等进行理解)[ 1949年4月于佑任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在大陆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步入老年之后,于右任先生身患重病。1962年1月24日在日记中给亲属写下遗言:“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之后,他于1962年1月24日,从这遗言的思绪中迸发成血泪交融、心痛如割的诗篇《望大陆》]
(2)读第3小节,思考:诗人望见了什么呢?(可从“天苍苍,野茫茫”去想象那壮阔的画面。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他心中有什么想法呢?(可从“山之上,国有殇”去体会他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诗中表达出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4、指导朗读:
•划分朗读的节奏,每节诗之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为一拍。
•确定朗读的重音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把握感情基调感情:深挚、绵长的思念
语调:低沉略带哀伤;语速:舒缓
(1)让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思乡、惆怅)
(2)、齐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3)、三读:指名两位同学诵读,集体评价优劣。
三、背诵诗文
教师谈话:这几节小诗,是一份遗言,一段绝唱,一首哀歌。它饱含着于佑任先生期望叶落归根、祖国统一的一往情深,它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请同学们读一读“学习链接”第2、3自然段。(学生阅读)如今,距离于右任先生当年写下《望大陆》已快半个世纪了,但是这首诗所表达的爱我中华的拳拳这心对祖国的统一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真诚的爱国者的缅怀之情,去完整地背诵它吧!(学生齐背)
四、小结:
《望大陆》以“望”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充满着浓郁乡愁,期盼回归的眼睛。全诗的重心全在这一双眼睛上。无疑,“望”字即为“诗眼”。
怀乡是人共有的感情,只是于右任先生的感情特别深;统一是中国人共有的愿望,只是于老的愿望特别切。
五、拓展交流
1.与课文主题一致的文章或怀念家乡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一下。
乡愁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示儿》陆游“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于先生其它怀念乡土的诗句:“长恨天涯隔一水,头白鸳鸯各自飞,两岸心声都是泪,一寸相思一寸灰”。“海上无风又无雨,高吟容易见神州”“垂垂白发悲游子,隐隐青山见故乡”“夜梦中原,白首泪频滴”
3.香港于1997年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也回归祖国,两地与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繁荣安定,两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国统一,党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对这些情况了解有多少,交流一下。
4.学了本文你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话要对台湾人民或领导人讲,可以写在日记中。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这首诗,把它作为礼物,吟诵给海峡那一岸的同胞们,也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板书设计:
大陆
望
山之上,有国殇--------(爱国思乡)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