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春灯笼教案
《制作新春灯笼》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2)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3)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操作,学会制作大红灯笼,自觉培养兴趣和操作能力,及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初步体验WORD的神奇作用,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美学情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2.难点: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举例法、演示法等
四、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灯笼》样例 教学素材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生互相问候、并向大家孩子们祝贺新春,请大家畅谈过年的感受
导语:通过大家的发言,我看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春节过的都非常的丰富多彩,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开心,有的家门口还挂上了大红灯笼,那同学们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今天我们利用WORD制作,学习如何在电脑中制作灯笼。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 这个是教师做的,那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如何自己亲手制作呢?
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一:分析灯笼(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制作灯笼(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把制作灯笼分为三个部分:
(1)、制作灯笼提手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教师演示,教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制作灯笼穗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制作灯笼体
继续使用演示教学法,老师在上面演示灯笼题的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和图形设置的方法。(4)为灯笼加上艺术字
1、艺术字的设计
方法同设置自选图形的方法,这里仅仅给出自学指导 1.调整艺术字形状
选中艺术字,则其周围会显示一个黄点,移动鼠标到黄点上,当鼠标变为三角形状时,拖动鼠标,可以调整艺术字的形状。2.复制艺术字
第一个艺术字制作完成以后,另外两个艺术除文字不一样外,其它属性是相同的,可以采用先复制,再编辑文字的方法:选中第一个艺术字,按住Ctrl键不放,拖动鼠标,复制出一个艺术字;选中这个艺术字,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上的“编辑文字”按钮,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删除原来的文字,输入新的艺术字文字,单击“确定”按钮。
三、展示灯笼 总结回顾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①图形设置的方法。②艺术字的设计。
四、提出目标 拓展延伸
想一想,如何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制作下面的图形?
第二篇:制作新春灯笼
制作新春灯笼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图形格式。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
二、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2.难点: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
四、学习方法:
发现法、观察法、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激情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间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互送礼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互送礼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今天我们利用WORD制作,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2、主要知识点的回顾:
⑴、绘图工具栏和艺术字工具栏如何显示? ⑵、如何知道工具栏中的各个按钮的作用?
3、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此时教师适时对做好的灯笼进行分解。以确定制作的步骤。
一:分析灯笼(小组讨论法)观察灯笼的组成,并说出图形中有哪些元素是重复的东西,哪些元素形状相近?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形,圆形,线条,艺术字等,教师一一给出分析,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
二: 制作灯笼(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考虑到学生刚接触WORD,所以学生自学结束后,教师先进行演示操作,并同时强调学生中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但不知从何入手,这个过程就起到了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的作用。关键还是学生的操作和讨论。
把制作灯笼分为三个部分: ⑴、制作灯笼提手
自学探究:如何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
每个同学进行阅读课本,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寻找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的方法。讨论完成后,进行灯笼提手的制作。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⑵、制作灯笼体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先让学生绘制一个椭圆并设置其图形格式。然后利用教学软件,师生一起进行协同操作:复制椭圆。复制完成后,调整椭圆大小和对齐椭圆。这样灯笼体就成功了。
椭圆的复制是难点,主要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按下“CTRL”键与松开“CTRL”键鼠标指针的变化来解决。实际上此过程是椭圆的复制操作。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来完成此处的教学
⑶、制作灯笼穗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设置图形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制作灯笼穗依然采取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⑷、为灯笼加上艺术字
此步骤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都是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们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加以演示解决。
4、展示灯笼 总结回顾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和图形
第三篇:《灯笼》教案
04.灯 笼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 萧的灯笼。
二、作者简介 作者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
1、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 度来抒写 灯笼。
2、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交流点拨】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4、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小结
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 里也回荡着爱国主 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 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 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四篇:灯笼教案(范文模版)
第一单元
4* 灯笼
考点链接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排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学 分析层次习目 3.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和古典气息 标 4.品味文章语言上融入文言词汇、诗词佳 句、成语典故等特色 考点链接
【考点1】抓住线索,理清写作思路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 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 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 考 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点 链 【考点2】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 接 作者在散文中掺杂历史逸闻趣事,如穿插唐 明皇东宫的彩灯、元宵节的龙灯和宫灯的描写,富有浓烈的古典文化气息,使得文章知识丰富、情趣饱满,具有传统文人的悠闲心态和情调。考点链接
【考点3】善于借用典故,融入诗词佳句,感情丰富(1)雪夜入蔡:指唐代大将李愬雪夜 谋袭蔡州擒藩镇吴元济的故事,表达的是 考 对保家卫国英雄的仰慕之情。点 链(2)挑灯看剑:其典故源自辛弃疾的 接 一首词,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 主题。(3)“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 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吴伯箫的散文,既高亢粗犷,神采飘逸,又活泼生动,柔细幽深。凭着这种独特的风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堪称散文大家。作者所 写的都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在这些平常的事物中给予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作 者还善于运用丰富的历史和生活的知识,展开广 泛的联想、周密的铺排,读起来有充实、开阔的 感觉。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2)本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时期,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 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吴伯箫这一时期 的散文,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乡土的 深情眷恋,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人民被压抑 着的愤怒情绪,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 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 跃而出。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文章以浓烈的感情,周详的笔墨,在抒写令人怀 念的城乡生活之中,流露对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抱 有迫切的期待。可分为三部分: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 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 意识lǐng yù(领域)的。(2)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 种xī xī rán(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着的。(3)你听
第五篇:《制作新春灯笼》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
《制作新春灯笼》教学设计
三门峡市实验中学
王伟锋
一、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运用Word自选图形制作如下图的灯笼
提高目标:制作有个性的灯笼。(为什么设置提高目标呢?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经高于大纲的要求,没有提高目标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二、重点
A、绘制、复制、移动图形 B、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
三、难点
图形的排列、格式设置
四、教学方法:
前20分钟:采用演示教学法,后20分钟:学生分组互助学习。
为什么老师要先演示呢?本节课的内容多、操作步骤复杂,如果直接让学生探究,课堂效率太低,多数学生一节课难以掌握。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讲解教学阶段
3、准备工作
(为什么要准备?在电脑上准备做不好什么也做不了。)
4、讲解制作灯笼的步骤 a、制作灯笼提手
选定图形操作、改变图形大小 b、制作灯笼体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先让学生绘制一个椭圆并设置其图形格式。然后利用教学软件,师生一起进行协同操作:复制椭圆。复制完成后,调整椭圆大小和对齐椭圆。这样灯笼体就成功了。
c、制作灯笼穗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设置图形格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制作灯笼穗伊然采取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以进步同学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d、为灯笼添加艺术字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插入艺术字”„„
以上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
5、学生在微机室制作灯笼(大约需要20分钟)
6、展现灯笼总结回顾(大约需要5分钟)展现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作品展现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和图形设置的方法。
六、总结
本节课通过设置分层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合理的安排讲解时间与学生练习时间的比例,促进课堂高效。
七、反思
本节课“教室、微机室两阶段”的教学设计不适合:教室距离微机室太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