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表演 教案
《如何运用心理技巧组织舞台行动》教案
一、课题
如何运用心理技巧组织舞台行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舞台行动.2.熟悉如何运用心理技巧组织舞台行动。
三、教学内容要点
1.镜头前、舞台上演员的注意力
2.镜头前、舞台上演员的想象是人物行动的生命力和翅膀 3.内心视象和心象 4.5.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心理技巧 难点:运用心理技巧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六、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
教材:林南枝:《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
参考书目:
1.魏成元,王红.旅游市场营销.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第二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
七、课堂教学
第一节 XXXXXXXXXXXX
(一)复习提问 XXXXXXXXXXXXXXXXX
(二)讲授新课(含其间的讨论、练习、实作、问答等)XXXXXXXXXXXXXX
(三)课堂小结
XXXXXXXXXXXXXXXX
(四)布置作业或思考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
(五)课后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以下同理……)
第二节 XXXXXXXXXXXXXX
第二篇:表演教案
影 视 表 演 专 业
(演员表演艺术技巧)
第一节
演员表演艺术
表演的实质
1“三位一体”。指创作中创作者、创作工具、材料及创作的结果——形象都统一于演员自身。这一基本特性产生出演员创作中的“双重生活”、“双重人格”以及“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等。
2“三个统一”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即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3“三种素质”。好演员必须具备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三种素质。演员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具备对生活、对人的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具备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必须具备对艺术、对人及人性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否则表演会不准确或流于肤浅。
4“三种能力“。指演员对表演这门艺术掌握的三方面的功力。
A、是基本功、基础训练,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表演的元素训练、各种小品的训练及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以便掌握演员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艺术的第二天性。
B、是一套塑造人物形象的创造方法、包括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创作道路,性格化与“化身”的本领。
C是创作中的思维与观念。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思维模式与创作观念,才能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受当代观众欢迎的艺术形象,包括电影的观念,当代的观念,也包括艺术传统的规律与观念,宏观观念的落后与偏颇都将导致微观艺术创作中的陈旧与失误。近年来,人们在银幕表演的研究中都十分重视创作思维模式与创作观念的探讨,不少演员在创作中尝试到观念转化的甜头。
5、“创作的三步进程”。指人物形象塑造中所经历的“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表演的基础训练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基础训练。表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样有它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表演的诸元素。
1、注意力集中: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的完全集中。只要演员在舞台上真实的动作,真听,真看,真感觉,就能逐步寻找到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节奏贯穿表演过程中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在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两者有区别又不可分割。
10、动作的艺术和艺术的动作
动作的特点:(1)动作是在规定的情境的制约下,为完成既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心理、形体的活动。(2)动作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由意志产生的,一切动作都是产生于意志与愿望;二是有一定目的,任何动作都有它的目的,而目的是为了改变该动作的对象。
构成舞台动作的三要素
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目的 怎么做——适应
第三节
表演的基础练习
一、消除紧张与放松肌体、解放天性练习
(一)“木偶练习”
(二)放大与缩小练习
二、想象物的动作练习(无实物动作练习)
无实物动作练习的要求
(1)选择具有外部特征和较复杂程序的动作。(要求学员将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若干程序)
(2)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真实、细腻、准确,有信念、符合逻辑顺序。并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动作自如的“下意识状态”。
(3)展开艺术想象,并使练习具有细节与生活情趣。无实物练习的题例:
包饺子
洗衣服
炒鸡蛋
擦玻璃
生炉子
抓鸟
缝衣服
无实物练习动作分解程序案例: 点燃火柴抽烟1、2、3、摸到口袋里的火柴
抓到火柴盒,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
为了抽开火柴盒火柴不会掉出来,把火柴盒面朝上拿着
五、动作+规定情景+动作三要素练习1、2、3、把椅子、桌子、各种物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去找到这个我在你没看见时藏起来的小玩意儿 数一数家具或小物件的数目
在如下的“假使”和从中合乎逻辑地引伸出来的规定情境里,做这一切动作: 什么时候?
1、假使事情发生在白天(晴天,阴天),夜间(黑夜,月夜),拂晓,早晨,晚上,黄昏
2、假使事情发生在我们的时代,上以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十八世纪,中世纪,古代,史前时期 什么地方?
1、假使事情发生在上海,湖上,河上(北方的,极地的,南方的,热带的)。船上,甲板上,舱里,船长室里。大船上,小船上,军舰上,客船上,货船上,游艇上,潜水艇上,帆船上,木筏上。
2、假使事情发生在空中(军用飞机上,客机上,汽艇上)
为了什么目的?
假使我需要吓唬人,叫自己喜欢,叫人怜爱,引起谈话,叫人惊讶,引起解释,复仇,安慰,叫人发笑,叫人难堪 简单动作练习要求:1、2、3、动作要组织得真实准确细腻、并有生活之依据; 要逐步发展、丰富规定情境及事件、冲突; 要展开艺术想象,有一定生活情趣及可看性 简单动作练习例题:
捅马蜂窝,逮耗子,走错门,归来,过独木桥,捉蝴蝶
六、感觉表演练习
感觉表演练习,包括人的听觉、肤觉、味觉、嗅觉等。它分为外部感觉、内部(生理、心理、微妙的情绪和情感)感觉
题例:
(1)公共汽车站等车,不断变换规定情境:
拥挤的高峰
静悄悄之夜
1、公园长椅上油漆未干,粘在裤子上,脱不掉只得坐在草地上。2、3、4、5、6、油画写生。
影迷等退票,愿出高价。
在后台,演出上场前照镜子做准备。个体户小商贩,经营后席地而坐算账。
冬泳。一个少女,兴致勃勃跑来冬泳,边脱衣边胆怯水冷,终于未游而归。7、8、9、吝啬旅客,在列车上掩饰自己小气,小心翼翼地倒咖啡。火车站插队要租车,用递烟、递火也未能到达目的。二道贩子。没有执照卖“苹果牌”牛仔裤。
10、不识字的上访老太太,吃火烧要喝水。
第四节
影视表演考试小品练习——快速构思小品练习一、一分钟构思小品练习(以道具命题练习)
茶 杯
手
机
提
包
一束鲜花
一面镜子
一把椅子
一本书
一个相机
一辆自行车
一把扫帚 二、三分钟构思小品练习(单人小品练习)
误闯他家
发现案情
急着赴约
东西丢失
护理病婴
雨中等车
三、多人即兴小品练习
迎 亲
野 炊
看
榜
舞
会
班里来了女同学
保姆市场
第三篇:表演教案
第一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
4、培养幼儿看表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
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
1、提醒幼儿看时要做文明的观众。
2、刚才表演的叫什么?
3、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观看表演。
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
四、第三次观看表演,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
1、当小动物们来小熊家时,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动物。
2、当狐狸来时,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请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小熊的语言和动作。
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
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
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
反馈:
幼儿对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已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能比较安静的观看幼儿表演,但幼儿对角色之间的语气不够生动,动作不够大胆,协商能力还得有所加强。
第二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能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3、知道没轮到自己表演应等待,养成等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同第一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上次,我们看了什么表演?《小熊请客》,今天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二、回忆上次游戏时出现的情况。
1、个别角色的扮演者未能按顺序出场。
2、表演时不够大胆,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现的不够突出。
三、学习用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1、音色、语调
(1)、小熊:声音粗、憨厚、速度慢、声音低。
(2)、狐狸:声音尖、圆滑、骗人的语调。
2、动作
(1)、小动物们高兴、害怕、紧张、胜利的动作。
(2)、狐狸的动作。
狡猾、眼珠转、斜看人等动作。
四、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
3、爱护游戏材料,不影响同伴。
五、幼儿分小组游戏,教师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征。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如:晓玲、志涵等幼儿找同伴合作表演。
3、提醒已表演完的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表演。
4、提醒文龙、黄薪等没轮到自己应等待不影响同伴表演。
六、评价及小结。
1、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2、教师小结。
反馈:
有了上次表演的经验,孩子们的兴致都比较高,能与同伴协商选择角色。原来会表演的幼儿带动其他的幼儿指导他们表演。孩子的表演能力,协商能力都有了提高。
第三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继续学习协商、合作、分配角色,并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征。
2、能利用补助材料创设游戏材料场景有表情的表演。
3、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
同上一周,并添加补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二、回忆上次幼儿的不足,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能运用补助材料布置游戏场景后开展游戏。
2、能大胆的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征。如:语气、声调等。
3、与同伴协商分配游戏角色。
三、幼儿布置游戏场景开展游戏,教师指导。
1、自由结组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
2、共同协商并分工布置游戏场景。
3、没轮到表演的演员要在一旁等候,不影响他人。
4、演好后共同收拾游戏材料,道具。
5、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或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们表演。
四、活动评价。
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景及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反馈:幼儿在游戏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经验,他们能大胆的通过协商进行分组表演,而且合作的也比较愉快,利用辅助材料创设游戏环境时有个别幼儿还具有一定创造性,如他会利用瓶罐当作礼物。
第四阶段:
预设活动目的:
1、学习创编故事情节表演,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听取别人对表演有帮助的建议,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活动准备:
同第三次,并添加其它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上次中的不足,提出本次活动要求:
1、能大胆地创编故事情节。
2、学习较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
3、继续培养幼儿等待得意识。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布置游戏场景。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创编故事情节。
3、提醒游戏保护游戏材料。
三、游戏结束,并评价。
反馈:这次游戏,流动表演的幼儿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动的参与游戏,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经验进一步的丰富。
第四篇:中班表演教案
《中班表演教案8篇》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中班表演教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 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教学反思:
表演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故事《三只熊》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喜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简单对话,表现出很强的表演欲望。在下次活动中尽量多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表演的乐趣。
中班表演教案第2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欣赏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幼儿欣赏的好习惯,钻心听、用心看,看后要热烈鼓掌。
3、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萌发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4、整体认读汉字:“箩”“卜”“回”“来”“了”“小”“兔”“猴”“熊”。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认识过冬天并了解冬天的特征。学过小兔、小猴、小熊的律动。
排练好表演游戏,布置好场景、头饰、服装。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交代任务。
老师边拉开布景边讲:小朋友,从台上的场景看这是一件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情?(冬天)。
你们从哪儿看出是冬天?教师与幼儿讨论后小结:小朋友说得对,台上的布景是雪天。好大的雪呀!大雪把各处都变白了,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又刮风又下雪。天气好冷呀!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表演,这个表演是讲在冬天下雪时发生的事,表演的名字叫《萝卜回来了》。
(二)幼儿观看表演,让幼儿逐步理解内容。
1、第一遍表演观看后提问:
(1)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2)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表演,掌握角色的出场顺序。
观看后提问:
(1)表演“萝卜回来了”里面有谁?
(2)谁第一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二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三个出来找东西吃的?
(3)他们找到东西吃了吗?找到了什么?
3、第三遍表演,让幼儿初步理解内容。
让幼儿带着问题看表演: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萝卜是怎么又回来了呢?仔细看看小动物们找到萝卜想吃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观看后提问:
1)下雪了,小兔找不到东西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萝卜。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要送给小猴吃?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2)下雪了,天很冷,小猴子睡觉起来,肚子饿了,到外面找不到东西吃,忽然看到门口有个萝卜,他为什么不吃?想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3)小熊睡觉起来,肚子很饿,正想到外面找东西吃,忽然看见门口有个大萝卜,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又送给小兔。
4)小朋友们想想萝卜是怎么回来的?老师和幼儿边讨论,边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幼儿小结。
4、第四遍表演。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表演教案第3篇
教学意图:
幼儿由于动作和语言在发展,生活范围扩大,独立性增长,他们有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爬行动物表演》。通过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心情。
教学目标:
一、尝试边爬边顶球前进。
二、调节肢体协调活动的能力。
三、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四、发展身体协调性。
教学准备:
垫子,气球,球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乌龟地上爬,毛毛虫叶上爬,小猴子树上爬,小蛇本领大,树上地上都能爬。
二、情景导入
提问:今天小动物们要开表演会了,小乌龟来了,毛毛虫也来了,他们是怎么爬的呢?
师小结:小乌龟和毛毛虫爬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爬行的方法。
三、学爬行
1、提问:小乌龟是怎么爬的?毛毛虫是怎么爬的呢?(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小结:小乌龟的爬行方法是手膝着地,慢慢地往前爬,毛毛虫的爬行方法是手部和腹部着地,向前蠕动。
2、幼儿自由学小乌龟和毛毛虫爬,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学小乌龟和毛毛虫爬行。
3、提醒运动量大的幼儿及时休息。
四、爬行动物表演会
1、师:小动物们表演会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教师讲解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8组,在四条路的两端分别排队站好,从起点出发,沿着路边爬边顶球前进,顶球又快又稳的小组获胜。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速度太快皮球滚跑。
3、重复游戏。
五、放松部分
1、提问:今天哪组小朋友获得了第一名?
师小结:请大家下次玩的时候注意顶球的方法和力度要控制好,其他小朋友要加油哦!
2、整理器材回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体育运动游戏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追、跑、跳、丢及攀爬,任何一种教学都有其目的,幼儿体育游戏是以幼儿为对象施于运动、游戏,并引导其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自然的游戏活动中,启发儿童内在潜能,促进儿童身体、社会、认知等层面的发展。让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在生活、学习、游戏中能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会学着互相合作,有一定的责任感。大班儿童,往往能连续做一种游戏达40-50分钟,对于有爱好的竞赛性游戏,有时甚至还可能更长。
总之,教师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中班表演教案第4篇
中班表演区域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幼儿们对故事角色的理解,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中班表演区域活动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活动目标】
1、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故事中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回顾上周故事内容,使幼儿对各角色进一步认识。
师:出示手偶,你们看这是谁啊,(小老虎)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个星期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幼:《小老虎找朋友》
师:是的,今天小老虎又要来找朋友了,那小朋友记不记得上个星期小老虎找了谁做朋友啊?(小羊,小猴,小象)刚开始时候有没有和他们做朋友啊?(没有)为什么啊?(因为它态度不好很凶)后来遇到谁了啊?(大象妈妈和小象)大象妈妈怎样和它说的啊?(交朋友时态度要好一些对待朋友态度要友善一些)小老虎终于明白了。后来小象答应和它做朋友了,小猴,小山羊也和它一起玩游戏。
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出来一只饥饿的大灰狼)大灰狼要吃掉小象。小老虎怎么样做的啊?(勇敢的和大灰狼搏斗,用它的小尖牙咬大灰狼的背,大灰狼被打跑了)。小动物们是怎样问候它的啊,小老虎心情怎么样啊?(高兴)说了一句什么话啊?(有朋友真快乐)
二、与生活老师一起示范表演,让幼儿仔细观察情节的发展。
分角色练习对话:带头饰老师扮演小老虎角色小朋友扮演所有小动物和老师对话练习。
三、戴头饰分角色: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四、让小朋友一起听录音进行角色对话练习。
【活动结束】
对幼儿角色对话的练习进行评价。
中班表演教案第5篇
语言教案:看木偶表演
活动目的:1、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乌龟、蜗牛、请问的木偶各一个,3组图画
活动重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引入,邀请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2.情景导入:
(1)通过木偶剧的名字“怪脾气的小乌龟”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
老师有表情的提出问题:小乌龟为什么是怪脾气?
(2)通过入场须知,让幼儿了解看木偶剧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看木偶剧的表演。
2.问题导入:
(1)木偶剧的名字叫什么呀?
(2)小乌龟有个什么样的怪脾气呀?
(3)小乌龟要干什么去?他碰到了谁?(引导幼儿说出小蜗牛和小青蛙对小乌龟说的话)
(4)小乌龟发生了什么事情?
(5)小乌龟的这个怪脾气好不好?为什么?
3.分组:将幼儿分成3组,由班上3位教师带领一起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请幼儿根据图画内容进行讲述。
(2)请幼儿尝试自己讲述。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表演教案第6篇
目的:
提高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准备:
教师用的布袋一只,底部装拉链,可开合(如图)。
幼儿每人一只布袋(由于幼儿的身高不同,布袋的长度有所不同。)
皮球若干,障碍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过程:
活动身体
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
探索练习
(1)孩子们,今天我们用这个布袋来联系跳的动作好吗?
(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方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开展合作,仔细观察那些幼儿用双脚行进跳的方式练习,哪些幼儿用合作立定跳远的方式条国障碍屋,等等。
(3)请个别幼儿合作立定跳远的方法:两个幼儿手拉布袋的两端,使其成为一个可任意升降的障碍平面,另一幼儿立定跳越过障碍。
(4)请个别幼儿将双脚放入布袋,示范双脚行进跳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追逐游戏,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跳得又快有稳。
(5)幼儿进一步联系,教师根据幼儿的身高差异提供合适的布袋,并随时调节活动量。
游戏:小袋鼠运球。
(1)幼儿分成两路中队,分别将双脚放入布袋,准备进行游戏。
(2)讲解游戏方法:袋鼠运球时先要跳过障碍物,到前放拿一个皮球装进布袋,然后跳到“家”里将皮球放在塑料筐里。
(3)教师注意观察那些幼儿能字如的搬球,那些幼儿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等情况,以便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加强个别指导,(4)根据幼儿体能安排游戏次数,并适时调节活动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教学反思: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简单的跳跃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感到枯燥,怎样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呢?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了一些障碍物,从而提高跳布袋的难度,从而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跳跃能力;提高孩子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器材的组合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在整节活动中,目标明确,在环节设计中,游戏的重点不够突出,语言的组织不够干脆、利落,没有进行环节小结,教师的语速过快,教师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
中班表演教案第7篇
游戏目标:
1、能大胆生动的表现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上有所增加或改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3、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
4、学习进行游戏评价(自我评价,互评等)。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及动作上生动的表现。
2、物质准备:桌椅若干,三只小鸡、老牛头饰若干,故事磁带、录音机一架。
游戏重点难点:
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置出牛圈内外的场景。
游戏难点: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顺序进行表演,大胆的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游戏指导:
1、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第一阶段能较好的从语言方面表现个角色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富有个性的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使用。
(1)教师介绍提供的几种材料。
(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置出牛圈内外的场景。
3、幼儿欣赏同伴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4、引导幼儿提出分组游戏应注意的问题,并制定游戏常规。
(1)角色的分配应共同协商,对有争执的角色应互相谦让或想办法解决。
(2)收放材料要轻拿轻放,会听信号收拾游戏材料。
(3)共同协商创设游戏情境。
5、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或观众参加游戏进行适当指导。
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表演游戏,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顺序进行表演,大胆的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6、评价:引导幼儿进行较客观的自评他评,提出活动遇到的困难及自己的解决方法,提出对游戏的新需要。
中班表演教案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表演游戏的目标)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文艺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他们按自己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所谓“自己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幼儿个体的,也可以理解为游戏小组经过讨论协商后对作品达成一致的理解与创造性表达,这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表演游戏的内容来自语言优美的文艺作品和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上富有变化的道具和亦真亦幻的场景,这就为幼儿创设并提供了一个融教育与情景之中的一个多角度的语言环境。那么,表演游戏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呢?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角色游戏就为幼儿创设了这样的环境,角色游戏的外部特征之一,就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相伴随”。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下,运用语言交流他们的需要,尽力模仿所扮演角色的语言,体现角色有特征,角色游戏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的练习的机会。
二、活动的由来:
三间房子搭建好之后,激起了孩子们表演的欲望,大家一起制作道具分配角色表演起来了,每个孩子在表演过程中都很投入,但发现孩子在选择角色时都喜欢扮演小花猪,由于大灰狼最后的遭遇不好,孩子都不喜欢扮演这个角色。有的孩子就提出问题:“大灰狼可不可以不死呀?”“大灰狼最后跟小猪成了好朋友”“大灰狼也很聪明,它也会想办法对付大灰狼的”。随着孩子们表演经验不断丰富,他们对故事的情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增加新的角色,于是,决定大家一起来改编故事并进行表演。
三、活动具体目标:
(1)创编故事并制订故事表演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去完成故事表演。
(2)能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发展幼儿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通过表演游戏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经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迁移运用,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大方的个性,能积极主动与人交谈、协商、合作与交往。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故事表演的经验
(2)材料准备:各种道具、计划表、笔、纸
五、活动过程:
1.故事改编《小猪盖房子》,幼儿讨论。
2.老师和幼儿一起制订“故事表演”计划表。
3.根据计划去准备道具,利用建构的房子开展游戏。
4.教师注意鼓励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表演,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不断丰富表演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创造地表演。
中班表演教案8篇这篇文章共20176字。
第五篇:表演教案
《表演》教案
(2013—2014第一学期)大连大学音乐学院
授课教师:宁昭宇
序言
表演课是一门训练演员如何在舞台上、银幕、屏幕上塑造真实、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学科。
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具有“三位一体”的创作特性,即创作者(演员),创作工具与材料(躯体、五官、声音、语言和一切对事、对物,对情的感知以及所有物质的精神材料),创作结果(角色)三位集于一体。
“三位一体”的创作特性形成了存在两个自我的创作状态。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第一自我是作为创作者的演员,第二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它们同时存在于演员的躯体与灵魂中。演员既要体验、生活于角色的世界里(第二自我),又要不断地审视,检验表演的正误与分寸。正如意大利的一位著名悲剧演员所说:“表演时,我过着双重生活,我哭着、笑着,但同时又在分析着自己的眼泪和笑声„„”。这就叫演员与角色的化身合一。
演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与能力?
条件——健全,正常的躯体和健康、正常的发声器官。素质——深刻的理解力(理解生活与人)
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想象中的虚构世界)
艺术的表现力(用声音、语言、五官、眼神乃至整个躯体表现人的情感,揭示人的灵魂。)能力——具有深厚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具有科学完整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具有正确的创作思维与观念。表演教学的任务与内容
任务:培养与强化演员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是表演课的基本任务。
内容:主要遵循前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积自我与前人的演剧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系统、科学、并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表演创作方法进行表演教学。全程教学由三部份组成:
(1)表演基本元素训练(注意力集中,肌肉控制),真实感与信念,情绪记忆、想像、交流与适应,节奏感)
(2)表演核心元素训练(行动)
(3)人物形象创造(演员与角色统一,艺术与生活统一,体验与体现统一)
以上教学内容在三年中完成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表演基本元素与表演核心元素训练——初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
第二学期:动物模仿,观察人物练习,人物小品——深入掌握表演心理技巧并初试人物形象。
第三学期:话剧片断——如何塑造人物。
第四学期:独幕剧,话剧小品(不同风格体裁)——完整塑造人物形象。第五、六学期:大型话剧,电视短剧。行课方式:
因人备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环深入。
(1)分单元安排教学内容,并制定单元目标与要求,每单元以随堂考试的方式进行总结。
(2)每次课后布置回课作业。老师对每一个回课练习或文字作业进行逐个点评和指导。
(3)在行课过程中,以实际练习为主,强调在充分的“做”中去体味,去感悟,强调发掘和诱发学生自身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纪律要求
(1)课堂应保持洁净,严肃,创造一个神圣而美好的艺术学习空间;
(2)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不无故旷课;(3)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争取多实践。(4)认真回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5)必须参加每天的晨练与晚自习,做到勤学、苦练、深悟。请老师与同学一道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树立一个勤学苦练的学习态度,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培养德艺双馨的表演人才
表演艺术的特性,决定了要做一个优秀的演员,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希望同学们都具有真诚、善良有爱心、大度、宽容、尊重人。谦虚好学,美人之美的优秀人品。希望同学们既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崇高的艺德。要爱业、敬业。把艺术专业当作崇高的专业,为其献身的事业。树立“戏比天大”的情操,像斯坦尼教导的“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请同学们记住斯坦尼以下的论述:
“任何破坏创作生活的行为都是犯罪。„„违反排练、课堂纪律、争角色、争名利,勾心斗角,嫉妒等各种肮脏行为,要像清除垃圾活物一样从剧场、舞台这艺术的圣殿中驱逐出去。”
“在我们这门事业中,诱人的东西太多了„„经常处在大庭广众中间表现自己。使自己显得好看,接受掌声,接受夸赞,阅读赞美的评论文章等习惯——这一切都是大诱惑物,它会使我们习惯于受人崇拜,会把我们宠坏。„„会使肤浅的人沦为奴隶,腐化以至于毁灭。”
表演艺术的快乐与魅力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在奋斗了之后,切勿将赌注压在一夜成名的美梦上,艰辛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础。德艺双馨才能创建辉煌。
表演基本元素训练
第1周(4课时)
集体游戏(老鹰抓小鸡、红灯绿灯行、打手应变等)、“过家家”。(2课时)
同学们在做集体游戏时,完全是放松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兴趣玩,为自己的意愿玩,纵情的玩,放肆的玩。没有限制,没有顾忌,也没有注意旁人的目光,因此,大家一个个都会表情自然,肢体松弛协调,形态生动而美好。这种游戏状态正是我们在表演中所应有的状态。
“过家家“——儿童对以他们的眼光观察到的成人生活进行模仿。(2课时)
“过家家“是每个孩子都玩过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模仿他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成人们的生活,这个时候他们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并且有着强烈的信念感相信自己手中所有的用品,相信一切假设的人物关系,(纸板当粘板,瓶盖当饭碗,小枕头是自己的宝宝,我是宝宝的妈,邻家哥哥是爸,戴上爸爸的帽子就成了开车的司机等等),这种在“过家家”中“旁若无人”的状态与绝对的以假乱真,就是我们在表演中所应具有的“当众孤独”与“信念感”。儿童在“过家家”中,那种专注,认真,将脑子里所记得的大人们的生活进行真真切切地模仿的过程中,就充满了——注意力集中、真实与信念、情绪记忆、想象等表演基本元素。
通过各种游戏与“过家家“让学生人中体味到自由,放松,解放天性的感觉,从而认识到表演的游戏本质,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寻求“过家家”的游戏状态,像孩子那样天性解放无拘无束,富于想像,相信“假使”,真实地感受一切。
记住以下论述:
“表演与游戏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作为起点,即演员进入表演创作时,必须寻找到一种游戏感。作为终点,表演除了具备游戏属性外,则有超越游戏感„„”——林洪桐
“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而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朗格
“成人演员应该向儿童学习表演!”
“等你们(指演员)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达到的真实与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员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第2周 注意力集中(4课时)
请几位同学轮流站在教室中间,面对老师与同学的注视一分钟。而后,再请这几位同学仍然在大家的注视下轮流做以下事情:(在使其相信的前提下,在地上找针,认真读一段文章后复述其内容,静听周围的各种声响,观察某个人,记住他(她)的特点,又量教室的面积,用积木搭出你想像的环境,缝扣子。
——通过以上练习中前后对比,当你呆立于众目睽睽之下,你会紧张,不自然,手足无措,异常尴尬,而当你在找针、看书、静听、缝扭扣,搭积木的时候却完全不一样,表情也正常了,肢体也松弛了,动作也协调了,这种对比告诉我们,所以不再紧张难受了,是因为你在专注地做一件事,这就是表演基本元素之一——注意力集中。我们在表演时必须做到注意力集中,集中在你做的那件事情上,否则,便会杂念杂生,无法进入自然松弛的创作状态。
单人练习:以“讨债”、“追求”为题,让同学们即兴构思并当场做出来,才师以此练习为例,对于如何在规定情境中确定是行动,组织行动,执行行动进行详细而系统地分析与讲解。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与加深理解这一核心元素——“行动”。
下阶段开始进行命题练习——单人、双人或多人练习。命题练习的训练目的:通过确立较复杂的规定情境和组织连贯的行动,从而懂得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人物的行动产生于规定情境,并随着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懂得冲突与行动的关系——相互行动产生冲突,冲突就是相互行动;懂得交流与行动的关系——真实地、活生生的交流才能产生,有机的积极的行动。在练习中学会制定冲突,学会相互行动并将各元素综合运用起来。
怎样准备单人命题练习:
设定能推动人物行动(能让自己动起来)的规定情境,从而找到你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
组织女子符合规定情境和人物目的任务的行动,包括排除障碍完成任务的内、外(形体)行动,这就是“怎么做”。
构思要体现命题,既要符合生活逻辑、生活顺序、又要有艺术想像、有情趣。不要滥用电话,也不要莫明其妙地自言自语。
第3-4周 “真实感与信念”、“想像”(8课时)将一件东西当作(假设)一系列另外的东西,并表现出对它的态度
圆珠笔——小型手电——水果刀——金棒——小折扇 晴雨伞——警棒——花束
日记本——镜子——奖牌——遗像——定时炸弹 将课堂里的表演空间假设为各种不同的环境,并且表达出对这些不同环境的不同感受,不同态度。
家中客厅——办公室——商店——医院——电影院——火车站——汽车站
在以上的练习中,我们之所以能把圆珠笔变成手电筒、变成金条,把伞变成花束,把光秃秃的地板变成草地,那是因为“想像”。在想像中,我们真的看见了那把伞就是一束有枝有叶,还带着露珠的花,坐在那用积木搭成的“长椅”上就像真正到了树木、花草簇拥的公园的一角。通过“想像”我们相信这一切假设就是真的。戏剧里发生的一切(包括影、视剧)都是虚构的,戏中的时间、地点、环境、事件、人物、人物关系,人物行为都是假设的,演员面对这许多“假”也就要在充分的想像中,对其产生强列的信念,相信它们全是真的,以假当真,化假为真,这就是演员必须掌握的表演基本元素中的“想像”和“真实感与信念”两个元素。“想像”是表演元素中的灵魂,任何元素都不能够没有想像,也就是说表演活动就是想像的活动,表演的人——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像力。这也是我们表演训练中,始终要强调的一点。“想像”元素还将进行专节练习。
作业:
将任意一种物件“假使”为另外两种物件,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将不确定的环境“假使”为另外两个环境,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感受。
第5-6周 “情绪记忆”(感觉记忆,情感记忆)(8课时)情绪记忆练习:
假如你喝的是甜水、酸水、苦药、辣汤; 现在你是身处寒冬、酷夏; 此刻你饿极了、喝极了、痛极了;
尽情享受沙滩上的阳光,黑夜里听见了怪叫; 烈日下喝着凉清的泉水,冬天淌过刺骨的河水; 在冰天雪地里终于看见了燃着的火堆。
在以上的练习中,你在极力寻找着练习中的感觉或情绪,而要获取这些感觉就必须要唤起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过此种情感或感觉的记忆,这就是重要的表演基本元素——“情绪记忆”。演员在塑造人物时,必须打开脑子里的记忆仓库,激起那些与角色相同的,或类似的或近似的感觉与情感,这种记忆就成了你创造人物形象的源泉。
“情绪记忆”不但是对内在感觉、体味的记忆,还应记住这种感觉体味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型态。
演员必须善于将自己所有的经历和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储存在记忆的仓库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存档备用。
单人命题练习
逐个点评学生的回课作业(单人命题)指出在构思与体现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双人命题练习的要求: 构思比较复杂的规定情境与人物关系。
组织特定人物关系中的各自的任务与行动——相互行动,一不定期要强调冲突。
做到真实、细腻、活生生的交流 一定要真情体验,注意情感积累
构思与体现都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意韵,散发情趣,展放魅力。
作业:
现有单人命题练习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继续完善、丰富、保留在案。
在以下命题中任选一题作双人练习
送别、相认、接头、约会、求爱、讨债、破裂、和好、误会、借钱
作业:
每位同学讲述一个亲身经历过的激情故事,并将最使你难忘的一瞬间的形态表演出来。
要求:要绘声绘色、动心动情地再现情境,浮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位位诩诩如生的人物。通过讲故事理解什么是“情绪记忆”。
此作来:激情故事讲述下次课进行(4课时)第7-8周 想像与无实物练习(8课时)
世界上,任何一种创造(包括科技发明等等)都离不开想像,艺术创造更是如此,但凡天才都是想像之神。一位德国哲学家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像的活动。”俄国作家乌斯托夫斯基说:“我们应该把一切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归功于想像。”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才能是最明显的标志,无颖就是想像的能力。”法国戏剧家莫伯桑说:“大艺术家就是那些将个人的相像强加于全人类的人们。”
想像就是大脑中的幻想与联想,艺术想像就是大胆的奇鬼的妙想,戏剧表演中的想像也是如此。“想像”作为表演元素中的重要元素贯串并融于各个元素之中。没有想像就没有表演,丰富的想像力是演员必备的素质,没有想像力或想像力不丰富的人是不能当演员的。我们表演教学中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开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使他们能用天马行容的思维,大胆的奇思妙想,走进艺术想像的世界,从而创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是,必须注意:大胆的想像不是糊思乱想,一定要符合生活逻辑与生活本质的真实。
无实物练习
无实物练习是在想像的物体上进行的。由于没有实物,必然促使我们努力去想像,极力用心里的眼睛去看那并不存在的物件,让那什么也没有的眼前呈现聘书“心象”(想像中的形象)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内心视象”。无实物练习强制我们做到注意力集中,迫使我们唤起对那不存在的物体的感觉与情感的记忆并强制我们真实、准确、细致地去感受这些想像中物体的重量、质量、形状、大小等一切细节上的真实。无实练习是想像与注意力集中、与信念感、与情绪、记忆等基本元素的综合训练。
无实物练习的要求:
选择具有外部特征,程序较复杂的动作;
先在实物上反复做,然后在想像的物体上进行动作分解与程序排列;
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与顺序,做得真实、准确、细致; 在生活的基础上展开艺术想像、做得有趣。
作业:
由学生自选题目作两轮无实物练习。
第9周 肌肉控制(4课时)
演员的躯体是表演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工具。肌肉松弛并能有效控制以达到适应各种情感、变化、运动变化以及各种形体造型的要求,这就是表演基本元素之一“肌肉控制”。
肌肉控制练习
在老师口令下做以下动作
盘坐地上——活动头颈——活动双肩(由慢到快,再转慢)——活动双臂(先单臂后双臂,由肩臂带动,慢—快—慢)——跪状——我是一粒种子——芽儿冒出土面——阳光暖着——雨水润着——嫩叶绽开了——枝干伸长着——枝叶多了——树干粗了——渐渐长大了——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我是一棵小树——酷阳照着,渴极了——暴雨浇着——狂风吹着——冰雹砸着——小树折断了。
用肢体表现以下情状
潜入、偷听、窥视、独个走夜路、喝醉了 用形体表现以下语言
“真他妈不是玩艺儿”、“累死我了”、“讨厌,别跟着我”、“天哪,我完了”
——通过以上练习让同学们体味到既松弛又控制的肌肉感觉,以及松弛与紧张、控制与缺乏控制的区别;体味到只有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才能展开想像产生信念,从而认识到松弛是控制的前提,只有在松弛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有效的控制;并认识肌肉“控制”这一元素与其他各元素的相辅关系,体味到只有在我们的肌体能灵活协调、控制自如的状态下,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双人命题练习
逐个点评学生回课作业(双人命题)
指出在构思与体现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无言练习要求:
展开想像构思出合理的,有机的无言情境,尤其是心灵情境与有丰富内涵的沉默状态。不能故意不说话或演“哑巴戏”。
强调用眼睛,用形体说话,表达内、外部行动。着重挖掘内心活动,每一瞬间都不应有心理空白。在真实细腻的交流下产生积极有机的心理和外部的相互行动。
作业:
将现在双人练习根据老师指导意见继续完善丰富,保留在案。
自选一题作无言练习(双人或三人)作业:
每位同学各设计一句话,用形体表现出来。第10-11周 交流与适应(8课时)
行动的对手双方,不间断地进行着思想、意志、情感、愿望的互相传递、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彼此接受并作出反映,继而又影响对方,这种循环推进就叫“交流适应”是表演基本元素中的重要元素。
交流练习
请同学们轮流做以下练习第一次约会 接头 跟踪 相认
公园长椅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前后而至,各行其是,在以上这些充满具体、细致交流的练习中,要求同学们将所学过的元素都用上,交流适应这一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所有表演元素都会出现在交流适应中,要求同学们切实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从对手所说,所做中,真实地去感受他的思想活动,真实地接受对方给予的刺激,并做出真实的反映,接着再继续接受对方对你的反应的回应,并又对此回应作出进一步反应。双方的内心活动如此不间断的、充实的延续,才能产生真正活生生的,具体的,有机的交流。综 合 练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构思比较完整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以“行动”为轴心的各种表演元素综合运用的训练。使同学们不仅在理论上懂得如何确立行动,如何组织行动,如何执行行动的规律,懂得行动与规定情境的关系,行动与冲突的关系,行动与交流的关系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练习中“做出来”达到对各种表演元素的基本掌握,即对表演心理技巧的初步掌握。
在确立行动任务(做什么)时,不要用表现情感的动词,如:爱、恨、快乐、痛苦等,应用表现心理动作的动词,如:请求、拒绝、责备、教训、夸奖、谩骂等。
作业:
构思简单的交流练习(二人或三人)第二轮:
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丰富细节或重新构思,老师进行评点与指导
第三、四轮:
老师对学生回课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具体指导,重点在使同学们学会调动各个元素,展开想像,加强信念感受,真正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学会如何与对手互相传递,互相影响,如何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映,达到活生生的交流。
第12周 节奏感(4课时)
一切物体活动所产生的规律性的节律叫节奏。
斯坦尼说:“哪里有生活,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节奏。”节奏贯串于人的整个生活,戏剧是反映人的生活的,因此,节奏也贯串于演员的创作,不论是进行基础的表演训练,还是最后的演出,速度与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节奏练习
根据音乐节奏,从心一到外部进入相应的情境(或轻柔舒缓,或激烈疯狂,或跳跃明快,或慢而沉等)
随着音乐节奏的突变,快速改变相应的形体感觉。情境节奏练习
候车室,鼾睡,醒来看表,开车时间到,急收拾行李奔向列车,但此时列车已起动。
半夜惊醒,疑有人行窃,欲捉拿,原来是爱人归来。深夜入室行窃,被人发现。判刑前后(宣判前后)
正陶醉于抒情音乐,突然来电话,告之父亲遭车祸,医院病室,手术苏醒后,发现右腿已锯。
通过以上练习,应让同学们认识与感受到:
(1)“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无论内部或外部都不存在着某一种速度与节奏”——(斯坦尼)(2)速度与节奏是帮助演员激起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也是形成舞台演出节奏,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
(3)戏剧中的色光、声响、布景,人物的个性、形体、语言等之强弱,快慢、高低、大小,深浅、浓淡、急缓、轻重、明暗、刚柔、骤舒、起停之间的转换、交替、对抗,便产生了节奏。因此,节奏不等于外部的速度,速度包含于节奏中。
(4)鲜明而丰富的节奏变化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演员只有充分展现这无以伦比的魅力才会出现真正的艺术创造。
综合练习第二轮:
第二轮练习是在第一轮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放在“做出来”。在老师更为具体地指导下,一点一点地感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准确地、细致地、深入的、有魅力地做出来。
行动的种类如何划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综合练习中必须认识与掌握。
行动的种类有三:心理行动、形体行动、语言行动。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统属外部行动,它们必须以心理行动为依据。外部行动是反映心理行动的,心理行动一定是通过外部行动来表现的。我们通常说的组织行动实际上是有机地串起一系列以心理行动为依据的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因此,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斯坦尼说:“形体动作比心理动作容易抓住,它较之那不可捉摸的内心情感,要容易接近些,因为形体动作比较便于固定下来,它是物质的,看得见的,因为形体动作与其他元素都有联系。实际上,没有什么形体动作不带愿望、意向和任务,不由情感为其提供内在根据的„„”,正国为外部行动看得见,摸得着,同学们使容易出现忽视心理依据的做假、做状、做样子,这是一定要努力排弃的。
作业:
每个练习均用剧本的形式记叙出来,以练习小组(集体讨论、一人执笔)。
每一个同学将所在练习中的人物的行动用文字列出行动谱。
表演核心元素——行动(动作)
第13周:“认识戏剧行动”(4课时)
练习:
让大家坐在椅子上,然后站起来,再坐下去(反复多次)。请几位同学轮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请几位同学从桌上端起杯子又放回去。
大家在以上动作时没有目的,没有原由,因此是机械的,本然的。下面再请同学们有目的的做这些动作:
有人敲门,站起来去开门,椅子有异物,站起来查看一下!站起来到窗口往外看客人到了没有!
走动一下,活动活动筋骨,天冷脚冻,巡逻查防。口渴,端杯子喝水,生气、欲摔杯子,后又忍住放下。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所有动作都应该是有目的的。以生活为依据的戏剧中的人物的动作当然也是如此,并且一定要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不同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动作往往是随意自由的,散乱的,不是刻意安排的;而在戏剧中,则是经过艺术创造后,更为明确、更集中,理强烈的戏剧动作。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
表演是行动的艺术。戏剧是“完成着的动作”,演员是“动作的人”,演员的任务是以再现人的动作来再现角色的。演员表演的行动(动作)是艺术的行动。艺术行动的特征是:(1)有意志,有愿望的;(2)有目的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同样在行动着的对象的行动。
什么是行动——在规定情境的制约下,为完成既是的任务而进行的心理、形体的活动。这活动不是限指哪一招一式的机械的躯体活动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行为与完成这一行为的活动。
演员在行动过程中必须遵循“行动三要素”——(1)做什么(任务);(2)为什么做(目的);(3)怎么做 观察生活人物模仿练习
通过对于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色人物进行在深入掌握元素的基础模仿,培养捕捉与体现人物的内、外部特点的能力,养成有意识地认真、深入观察生活的习惯。练习要求:(1)以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第一手素材进行模仿,不取材影视,戏剧中经过二度创作后的形象。
(2)练习构成不必太完整,但必须抓住特点,要生动。(3)练习中要特别注意各元素的综合运用。
(4)切忌纯处在的作状,要找到内在依据,寻求真实的感觉。
行课方式:老师对学生的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指导 作业:准备期末考试 第14周 动作加规定情境练习(4课时)
在学生回课的简单行动练习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规定情境,使他们能在练习中切实地感受规定情境,在规定情境中行动起来;在练习中理解与运用“行动三要素”。
什么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是指已被确立的虚构的情境。包含的内容有:(1)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时代、地域、风俗等);(2)过去与现在所发生的直接影响人物命运与行动的事件;(3)人物关系。
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人物的行动产生于规定情境之中,并随着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斯坦尼说:“没有规定情境就没有行动。行动永远是对规定情境地回答。
演员应当对规定情境充分挖掘、认识感受,生活于规定情境中。并更为注重人物内部的规定情境,即人的精神生活的后果地开掘与丰富。因为支配人物行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是其变化着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及潜意识与情结。对人物的刻画也深入到对人物积极独特的心灵欲望与思想情感的刻画。
动物模仿练习
通过对动物的模仿,在深化各元素的掌握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释放天性,解放肢体,在不用语言的情况下,培养如何运用眼睛、肢体、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能力。练习要求:(1)动物模仿既要准确抓住某个动物的形体特征,又要具备人的情感与交流,拟人化
(2)练习的构思,也须有事件、冲突、行动,情感交流,并与人物模仿一样,不能忽视元素的运用
(3)可双人、可集体、也可人、动组合
行课方式:老师对同学构思的练习逐个进行点评与指导。课时:16课时
作业:
构思行动+规定情境练习回课(可重新构思)
第15周 行动+规定情境+冲突练习(4课时)
在学生回课练习的基础上加强冲突。通过练习认识到: 什么是戏剧冲突——人与人,人与自然力量与神秘力量之间的意志对立行动就是戏剧冲突。
冲突与行动的关系——意志行动必然引起对立面的反行动,行动与反行动各自抱着自己的意志,积极行动,相互不断影响对方,并改变对方的意志行动,这就是冲突中的相互行动,所以说,戏剧行动的本质就是戏剧冲突。
通过练习,同学们会感受到推进冲突的是意志对抗的行动与反行动,所激化的冲突又将激起更强烈,更积极的行动。这也是我们在练习要认真掌握的。
人物小品
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或银屏上塑造完整、真实、生动鲜明,并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人物小品练习就是走人物塑造的初级阶段。通过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小品的练习和排练,使学生在更好掌握表演元素,寻找到正确的创作状态的基础上,不再只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人物出发,充分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捕捉人物的性格色彩,并寻求鲜明的外部体现。要求:(1)掌握运用以行动为核心的基本元素,从人物出发,真实地生活起来,思想起来,出现活生生的交流。
(2)扎根体验,重在人物的内在感觉,又必须在语言与形体上突现人物的性格色彩。
(3)抓住人物的行动,切忌表演形象,表演情绪,表演结果。
行课方式:以老师选定的小品为教材,在学生自习排练的基础上逐个进行指导排练。
作业:
在以下命题中任选一题做单人练习情境——除夕之夜,意外消息,家中被盗
野外迷路、出狱归来、生日、变心
导具——生日蛋糕、结婚请柬、一张照片、一封信、日记本、头巾。
作业:
准备期末考试汇报演出
第16周 行动规定情境+冲突练习2(4课时)
对学生的回课练习进行点评和具体指导。重点仍然是如何在规定情境中确立行动,组织行动,执行行动。
在练习中,强化学生的行动意识——表演的核心就是行动,演戏就是演行动。所以,在虚构的规定情境中,如何准确地确立行动,如何合理而连贯地组织行动,如何积极认真地执行行动是演员必须掌握的根本技巧。
作业:
准备期末考试汇报演出
第17周 无言练习(4课时)
逐个点评学生回课作业(无言练习)
指出构思与体现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通过前第五至八节课进行的单人命题、双人命题、无言交流的首轮练习,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表演元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综合的融合的整体系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动是轴心。行动产生交流,交流又产生进一步的行动,这就叫相互行动,活生生的交流源于真听、真看、看感觉、而这真实的交流又是在想像的世界里产生了强烈信念感的状态下完成的。
对规定情境的感受是确立行动的主要依据。
明确冲突与行动的关系,戏剧冲突就是意志行动的冲突,相互行动的不断推进才能促使冲突不断发展,最后达到高潮。情感是行动的结果,必须排除“表演情绪”的倾向。
演员的躯体、眼睛、脸部的肌肉都必须会说话,甚至比语言本身更生动、更有表现力。
以上这几点认识在下阶段的综合练习中仍然是重点,并且是在实际练习中必须达到的要求。
作业:
老师在前阶段学生自己构思的练习中选出基础较好的练习在下阶段的教学中,继续丰富、完善逐步成为较完善的小品。
第18周(艺术实践周)
期 末 考 试
时间:待定
内容:汇报演出(班级每一个人都要参与 根据表现核定成绩)
期 末 总 结
赛假作业: 本学期表演课小结 观察生活纪实一篇 观察人物练习(人模)
阅读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一部,以讲述故事的方式交作业(可讲述整部,也可摘取重要的,精彩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