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第1课 我的好朋友 教学设计
1.我的好朋友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描述自己好朋友的特点。2.通过学习,能说出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加深对自己好朋友的了解,提高表达能力。
2.通过发言与讨论,介绍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交流。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描述自己的好朋友,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美好,提高交朋友的积极性。
2.通过小故事,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做到正确地与朋友进行交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教材中二年级的第一课,对于刚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经过一年的适应和学习,大多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交往团体也开始渐渐成型,很多孩子也开始寻找固定的玩伴和朋友。但是在低年级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不能与朋友建立亲密的关系,很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本课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沟通技能,获得“找朋友”的方法,为孩子的人际交流起到积极的导向。
知识鱼骨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一般年龄是7—8岁,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出现了逻辑思维,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一阶段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同伴、和学校,也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游戏、自主讨论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设有趣的情境,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本节课选择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室展开教学,利用PPT和视音频材料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一段小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的视频之后
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的好朋友都是谁呀?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击鼓传花”,同学们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
(二)击鼓传花:猜猜他是谁
活动准备:准备好手鼓和花,如果场地足够大,可以课前将座位排成一个圈。活动过程:由一个同学背对大家开始击鼓,剩下的同学开始依次传递花束,击鼓的同学停止时,花在谁的手里谁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但不说出好朋友的名字,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老师:你的好朋友有什么特点?
你的好朋友帮助过你什么?
你帮助过你的好朋友什么?
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哪些方面?要向他学习什么?
(三)好朋友档案
老师:我们现在介绍完了自己的好朋友,那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好朋友么?什么样的孩子能够交到朋友呢?你们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呢?为什么要交朋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填写好朋友档案吧!
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性格能够交道朋友,为什么要交朋友。
(四)我和好朋友的故事
1、创设情境
老师:大家在家里有没有看过新闻啊?有没有在新闻上看到有人采访呀?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大家来做新闻发言人,老师和同学都可以采访你们,你们要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关于你与好朋友之间的问题。
2、我是新闻发言人 老师引导同学提出问题: 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你们之间发生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交朋友的第一步是什么呀? 你们之间争吵过吗?
你们之间有了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呀?
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交朋友的方法,解决朋友之间矛盾的方法。
(五)小故事大道理
老师:现在大家都了解了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有的朋友值得交往,有的朋友不值得交往,那怎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呢?怎样才能与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有两个好朋友在树林里玩,穿黄色衣服的小朋友对穿蓝色衣服的小朋友说:“我们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这时来了一只大狗熊,黄衣服的小朋友丢下蓝衣服的小朋友撒腿就跑,蓝衣服的小朋友只好趴地上装死,大狗熊对着他说了几句话就走了,不一会黄衣服的小朋友回来问他:“熊刚才对你说什么了呀?”蓝衣服小朋友很失望地说:“熊说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呀?
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并不在于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而是有困难要互相帮助!
(六)课后总结
我们要学会与别人成为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促进,不能和朋友闹矛盾。
第二篇:第1课 好朋友
第1课 好朋友 教学内容: 一.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 二.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认识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二.认知目标:能够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初步尝试学习了解教材提供的信息.三.技能目标: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能够尝试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自制卡片,多媒体,教学光盘.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1.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2.聆听<<玩具兵进行曲>>,表演<<拉勾勾>> 3.聆听<<口哨与小狗>>,认识音乐标志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谈话,交流对音乐的感受,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演唱姿势,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2.学唱师生问好歌.在演唱中不断要求学生轻声演唱,保持正确的姿势.二.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节奏游戏:请你跟我拍一拍
2.将两条节奏板书出来,师用2介绍自己的名字
3.请学生用黑板上的两条节奏介绍自己,并说出自己选用的是哪条节奏? 4.引出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聆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在节奏处拍手 5.引导学生随录音学唱歌曲,在节奏处填入自己的名字.6.师带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歌曲.7.学习歌曲曲调
A.出示音符卡片“3(mi)”,以游戏的方式认识“3”并随琴反复练唱.B.课前板书出旋律,所有的“3”空缺.C.引导学生对比教材,看看缺少的都是哪些音? D.师将音符卡片补充在旋律中,生唱出所有的“mi”音。
8.边唱边表演歌曲.(生模仿老师边唱边拍,不作击拍的讲解,只要求学生能模仿即可).三.学唱“下课再见歌”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问好.二.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学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提示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可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动作.2.老师讲故事引入欣赏.3.完整地聆听
设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你看到玩具兵都在做什么? 4.讨论对音乐的感受.5.复听音乐
要求:当听到乐曲中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吹喇叭的动作表示,还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参与表演音乐.三.表演<<拉勾勾>> 1.用儿歌“拉勾上轿,一百年不许变”导入.2.学生聆听范唱,随音乐摇头,感受三拍子的动荡感.3.听老师范唱,并随老师击拍.(不需要向学生讲授三拍子的概念,只要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4.随老师朗诵一遍歌词.5.随录音范唱模唱歌曲.6.加上动作表演歌曲,鼓励学生大胆自己编排.7.学习旋律
巩固学生对“3mi”的认识,将音符卡片放入旋律中,生只唱这一个音,师生合作演唱旋律.四.板书设计
第 三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问好
二.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 1.直接播放音乐
设问: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2.设问:假如请你为这段乐曲取名,你会取什么? 将学生取的最佳的曲名板书出来.3.复听乐曲
设问:这段乐曲带给你的感受是愉快还是悲伤的? 4.师生讨论,并打开课本看看曲作者为乐曲取的曲名是什么?再次板书.5.再次复听
设问:“wang wang”的声音出现了几次?(每出现一次请学生在黑板上贴出一只小狗),其余同学可以本上添画.6.聆听表演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乐曲,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四.认识音乐标志.1.生看课本,自己观察标志和图画,猜一猜各种标志的意思.2.关注弱势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3.出示各种标志卡片,讲解.唱唱:课本上在每首歌曲题首标有小话筒的标志,表示表演.听听:课本上在每首聆听曲首采用小耳机的标志.跳跳:课本中表示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动处均用此标志.认认:课本中出现知识的地方采用小书本的标志.奏奏:课本在演奏乐曲处用此标记.想想:课本上编创与活动处采用小电脑的标志.玩玩:课本中在游戏处采用对拍手的标志.第 2 课 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一.聆听《快乐的一天》
二.表演《其多列》《跳绳》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 认知目标: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确。
三. 技能目标:能够整齐地背唱《跳绳》,演唱《其多列》,知道老师伴奏的前奏,能准确接唱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强调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卡片。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1.聆听《快乐的一天》
2.表演《其多列》 3.表演《跳绳》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聆听《快乐的一天》
1.设问导入:你最喜欢一天的哪个时候? 2.请学生谈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3.初听乐曲。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分辨每一首小曲让你想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师生讨论 5.分段复听
启发学生想象,编创动作表现每段音乐的内容,将学生分成五个组,每组编创一个时间主。6.再次复听
分组配合音乐表演,表达自己的感受。三. 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四. 板书设计
快 乐 的 一 天
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
第 二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表演《其多列》 1. 谈话导入
当你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 聆听歌曲范唱
设问:这些哈尼族的小朋友心情快乐吗? 3. 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4. 聆听老师范唱。
5. 随录音范唱学唱歌曲。
6. 提示学生用轻松而轻快的声音演唱,注意要清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词。结尾的“其多列”应唱为轻柔,亲切。
7. 用小声吟唱歌词的方式,唱准第二段歌词,教师可教唱其他几段歌词。三. 编创与活动
以“快乐的一天”为题,说一句话“你去做什么?”学生以自己一天的活动随便选择一个活动,编句话,节奏自行掌握,时值准确即可。
第 三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其多列》 三. 表演《跳绳》
1、设问:你会跳绳吗? 1. 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老师带学生击拍
设问:小朋友们跳绳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 听老师范唱 3. 朗读歌词 4. 随老师琴声学唱歌词 5. 启发学生理解“小绳小,真轻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有弹性。6. 学生为歌曲编创动作表演。7. 编创第三段歌词,可群策群力每人编创一句。8. 学生表演,可加上自己编创的歌词。
2、编创与活动 1. 用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长短,红绸舞动红绸飘动长,乒乓球跳动表示音短而跳跃。
第 3 课 祖 国 您 好 教学内容:
一.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颂祖国》 二. 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 三.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 情感目标: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 认知目标: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三. 技能目标: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能在唱歌中表达对祖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培养爱国热情。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编创活动。2.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3.聆听《颂祖国》并表演。
4.表演《同唱一首歌》,编创与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DVD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教学光盘,音乐卡片。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 大屏幕播放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金牌时的画面。设问:每当这个时候会演奏什么歌曲? 2. 设问:你还在什么地方,什么地点听到过《国歌》? 3. 边看画面配合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 设问:国歌响起时你应该做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5. 大屏幕播放抗战时期的视频图像,引出老师的讲解:国歌的创作背景。6. 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大屏幕出示歌词)7. 复听歌曲,学生可随音乐轻声哼唱。8. 师生讨论: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三. 编创与活动
1. 任选出一组学生,交待游戏“传消息”的规则。2. 老师将节奏传给第一名学生,由学生向后转,不能发出声音提示,最后一名同学将节奏拍来。优胜组奖励小红花。3. 启发学生编创节奏传递,由学生自己编创自己传递。4. 小结: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
第 二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1. 师以简笔画勾出国旗图案。
设问:旗上还有什么?(五颗金星,1大4小)学生回答,老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设问我们的国旗美吗? 2. 导入歌曲,听老师边唱边表演一遍,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3. 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学生学习击拍。(拍手,拍腿),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拍腿感受歌曲弱。4. 看黑板按节奏朗读歌词。5. 随录音范唱学唱歌曲,对学生掌握不到位的地方老师纠正,尤其注意第三乐句的“ ”节6. 学生设计表演歌曲。
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特长。7. 集中学生的编创,共同表演。
提示学生:声音要轻柔,后两句要唱得更为亲切,自然,“亲亲您”要唱得轻而有弹性。8. 学唱一二乐句旋律。
用音符卡片逐个贴出,按音高线条贴出,从一开始给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
三. 板书设计
国 旗 国 旗 真 美 丽
第 三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三. 聆听《颂祖国》
1.播放音乐第一部分,老师跳舞。
设问导入:老师表演的是哪个地方或民族的舞蹈?
2.初听音乐,完整地聆听。(提示学生音乐速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拍手,设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3请一两名学生表演新疆舞。
4.简单讨论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5.复听音乐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或跳舞或拍手。四. 继续进行“传消息”的音乐游戏。
第 四 课 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三. 表演《同唱一首歌》
1.谈话导入:由歌中各个名字导入,同时对应在黑板上贴出。2.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看黑板上的歌谱。
3. 聆听老师范唱,随老师击拍,培养学生的节拍意识。4.轻声朗读歌词,按歌曲节奏朗读。5.再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哼唱。
6.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感情,“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字要唱得 亲切,结尾稍慢一些。
7.为歌曲填词,填上班上同学的名字。8.完整表演歌曲,配合击拍。四.再次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通过击拍对比两首歌不同的拍号。五. 板书
第4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一. 表演《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 聆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 三.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 情感目标: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能爱护小动物,人
和动物应和睦相处。
二. 认知目标:进一步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三. 技能目标:1.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
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第三篇:第1课《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家乡、菜园、果园、梯田、绿油油、一层层”等词之意。
3、学会看图写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有关的词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家乡”,读准字音,理解意思。(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2、老师的家乡在五峰,谁来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
3、揭题,提出问题。
出示: 我的家乡(齐读)
“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怎么样呢?
二、老师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老师读课文,学生根据内容画出老师描绘的景色。
2、欣赏学生作品。
3、齐读全文。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怎么记住这些字,再想想词义。
四、检查字词。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梯、绿、油、层、坡。
2、字形分析。
梯: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层:半包围结构,云被尸包围。
3、词义理解。
理解词义的方法。
看图理解:菜园,果园、梯田;分析词素来理解:山坡。
4、练一练:(口头)
绿:共有()笔,第7笔是()
梯:共有()笔,第4笔是()
层:共有()笔,第6笔是()
坡:共有()笔,第5笔是()
五、书写指导。
范写:梯、绿、油、层、坡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字词。
2、学习课文,结合看图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具体描写美丽景色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说说偏旁是什么,完成课堂作业。
2、出示卡片读一读。
村前
村后
山坡上
菜园
果园
梯田
二、读读课文,看看图,初步了解2——4段。
1、月亮湾美在哪里,自由读2——4段,对照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在介绍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时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来;这些景物分别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用“——”划出表示方位的词。
2、看投影片。指名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说村子的位置。
3、口头填空。
月亮湾是个()的村子。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河上有()。河岸上栽着()。过了石桥是()。
三、抓关键句,比较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出示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1)村子前面有河。
(2)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出示课文插图,通过朗读知道第二句写出河的形状,更觉得美丽。
2、理解句子”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缓缓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样缓缓地流?(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河水流动路线及动态美。)
3、比较句子。
A河里有鱼。
B一群群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读一读,说说哪句写行好,为什么样?(第二句写鱼多,活泼可爱。)
4、理解”倒映”
读句子”清清的河水里倒映着青山……”什么“倒映”在水里?看图理解说明小河的水很清很清。结合生活中捍到的说说,加深理解“倒映”一词的意思。
5、理解比喻句。
你们看到过朝霞吗?是什么样的?这时把什么比作朝霞?(教师演示:一朵桃花——一大片桃花(清晰)——一大片桃花(朦胧),通过”许多、开满、远远”等词来理解比喻句,并从多少及色彩几个方面来说说桃花的美。
6、有感情地齐读2——4段。说说为什么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看板书说)
四、学习第五段。
1、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第一段的照应,我的家乡月亮湾有青山、绿水、果树、农田,多美丽啊!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自己的家乡有怎样的感情?(爱)
2、齐读第5段。
这一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家乡的赞美,读时要读出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后面 山
月亮湾 前面 河
河岸上
梨树 苹果树 河上 桥
河里 鱼
美丽的村子 河水 清 桃树 农田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词句训练,指导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家乡梨树苹果倒映朝霞月牙河岸农田绕着绿油油缓缓地
2、多音字组词。
倒朝
3、填空
一()小河一()鱼儿一()农田
一()朝霞一()石桥一()村子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配乐齐读。
2、总结全文:课文先总的介绍“家乡美丽”,按着近方位顺序具体写了村子前面、后面、河岸上的景色,最后用总结句来进一步赞美家乡,表达作者的感情。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
4、小结: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秀丽的风景,到处都有像月亮湾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不仅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三、背诵课文。
1、自由准备。
2、引读。我家在(),月亮湾是个()的村子。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河上有()。河水(),河岸上栽着()。过了石桥是()。家乡(),我爱()。
3、指名分节背诵。
4、指名看图背诵全文。
5、齐背全文。
四、课堂作业。
第四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判()陡()姓((3)课堂作业本第1。2题。)挽())搀()
第五篇:教学设计 观潮第1课
观潮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
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
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昂”的左下方不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
【背景材料汇要】
①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入杭州湾,全长 410公里。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②钱塘江大潮经过的录相片或软件。
三、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六、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七、教学方法:变序式。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