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气的大公鸡》教案2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
教学目标:包括技能领域、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创造领域四个方面。
技能领域:能抓住公鸡的神态,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了解、练习)认知领域:了解鸡的特征与习性
情意领域:通过画神气的大公鸡,使学生懂得画好一幅画,一定要仔细观察,才能画出特征、、提高艺术感染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领域:在认识与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画出形象独特新颖的大公鸡,并给大公鸡穿上最漂亮的花衣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鸡的特征,画有神气的公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1)学生在优美欢快乐曲声中进入教室。
(2)屏幕上出现: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动画形象)在草地上昂首漫步,并引颈高歌“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3)教师引导提问。
①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只大公鸡美不美,神气不神气?②你知道它今天打扮得这么漂亮,要去哪儿呢?
③原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大公鸡选美大赛,这只神气的大公鸡正是要去参加选美大赛呢?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只大公鸡去参加选美呢,板书:神气的大公鸡 技法理解,掌握技能 教师出示范画
(1)找一找:你认为大公鸡身体哪一部分最美。(2)教师结合儿歌进行科学的讲解及
美引导
(3)说一说:公鸡有些什么习性(生性喜斗、主食谷类、植物昆虫、早起报晓等)(4)演一演:
①刚才小朋友们讲了很多大公鸡身体最漂亮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很美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你们猜是什么?(大公鸡的神气)
②请一位同学戴上大公鸡头饰表演大公鸡神气的样子,昂首挺胸,引颈高歌,(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和感受)教师演示画法
①先画又肥又胖的身体,如一个鸡蛋等 ②再画昂首抬头,又圆又长的颈 ③画出神气十足的头
④画出漂亮的大公鸡的尾巴(像彩虹)学生实践
学生进行第一次作业
在纸上画出自己认为最神气的大公鸡 给大公鸡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技法、材料、装饰的大公鸡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教师辅导 出示森林背景图 探讨评价展示自我
1、屏幕上出现大公鸡:“小朋友们,你们的大公鸡设计好了吗?来跟我一起去参加公鸡选美大赛吧!”“”在儿歌的重复声中,同学戴上大公鸡上台选美,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互评,评出最美、最神气的大公鸡挂上奖牌。课堂知识的延伸
今天的大公鸡选美大会开得很成功,回去开动脑筋,设计出更时尚、更有个性的公鸡来。
第二篇:《神气的大公鸡》教案
《神气的大公鸡》
一、教材分析
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公鸡的基本形和变化形的结构画法,一旦心领神会,就可以举一反三画出各种变化动作:回头的、抬头的、低头的,向左的、向右的,还可以画出大的、小的以及不同颜色的公鸡。
在创作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把公鸡的大形画好后可以分别添加细节,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感受突出的部分适当夸张地表现出来,如鸡冠、尾巴、脚爪等。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
二、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
四、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
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
(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
(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
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
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第三篇:的教案神气的大公鸡
《神气的大公鸡》(装饰画)装饰装饰画公鸡
活动目标:
1、了解装饰画公鸡形象的特点和绘画方法。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美。
2、学习用各种装饰图案和手法对公鸡进行装饰,能均匀涂色,注意色彩冷、暖、深、浅,搭配。
活动目标:
1、公鸡的装饰画作品多幅。(公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有条件的班级可直接参观养鸡场)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提起幼儿兴趣。
教师:头戴大红冠,身穿花衣裳,早晨起来喔喔叫,走路大步很神气。
2、欣赏公鸡的装饰画,了解装饰画的装饰特点。
教师:你看到的这些公鸡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公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公鸡好看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对公鸡的外形特征及绘画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公鸡头上有什么?公鸡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身后的尾巴是怎样的?你觉得怎样的公鸡才是一只神气漂亮的公鸡?(头部高高地昂起,大大、红红的鸡冠,翘起的长长的尾巴)
教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开始画公鸡呢?从什么部位开始画比较方便?公鸡的鸡冠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教师小结:公鸡的颈部和身体的衔接要自然些,公鸡的身体是一个蛋形,公鸡最漂亮的地方是它的长长的尾巴,要把它画成弧形会很漂亮、很神气!
4、欣赏公鸡装饰画,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装饰手法及色彩的运用。
教师:这些公鸡图为什么很好看?你看到哪些形状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是怎样使用的?
教师:你看到的作品中有哪些色彩?它们是怎样搭配的?(冷和暖、深和浅的搭配)
教师小结:图案经常有序地连续使用是装饰画常用的装饰手法之一。涂色时要均匀,才能增加画面的美感。
5、提供绘画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对装饰图案的运用给予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公鸡的装饰效果上进行评价。教师重点评价色彩搭配协调、装饰图案规律作品。
第四篇:《神气的大公鸡》教案1(范文)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公鸡的基本形和变化形的结构画法,一旦心领神会,就可以举一反三画出各种变化动作:回头的、抬头的、低头的,向左的、向右的,还可以画出大的、小的以及不同颜色的公鸡。
在创作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把公鸡的大形画好后可以分别添加细节,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感受突出的部分适当夸张地表现出来,如鸡冠、尾巴、脚爪等。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资源: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鸡的各部分几何图形的教具、范作及绘画工具等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红花头上戴,催人早早起。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2.出示图片,说说经历。
(1)说说有关公鸡的故事。
(2)说说公鸡的特点。
看了书上和投影片中的大公鸡,请学生找一找大公鸡有什么特征。
用儿歌小结:“大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一摇一摆多神气,每天催我早早起。”
(3)请学生上台表演公鸡神气的表情和动作,并提问:怎样表现“神气”?
3.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1)启发造型:鸡的身体各部位可以分别简化成哪些基本形?
(2)出示教具,请学生摆一摆神气的公鸡。
(3)自主探究公鸡各个部位的特点。
4.示范表演,启发想象。
教师示范,提问:你能想象一下公鸡会干什么吗?你还能想象出公鸡在什么时候也会很神气吗?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6.作品展评,表演活动。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公鸡,评评别人的公鸡,表演一下所画公鸡的动作神态。第二课时
课后探究,拓展延伸。
(1)回家后,收集大公鸡的装饰物。
(2)根据作品编一个大公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尝试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一只立体的大公鸡。
第五篇:《神气的大公鸡》教案及课后反思
《神气的大公鸡》教案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一、了解公鸡的基本特征,能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其形象。
难点: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
(教师)课件、板书、学生作画白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认一认
1、交流:今天很高兴能和一()班的小朋友一起上课。
2、出示信封:看看里面有什么!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好奇心!】
3、出示图一:大家帮我一起猜,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鸡的各部位的基本形,让学生直观感知鸡的外形特征。】
4、出示图三:到底是什么?(板书部分课题:大公鸡)
【设计意图:出示谜底,了解公鸡的结构。】
二、观察分析,比一比
1、出示家禽公鸡
师:刚才画的公鸡和生活中的公鸡一样吗?(板书:外形概括)
2、出示添加花纹、上色的公鸡
师:这位小朋友接着画,现在怎么样?(板书:色彩鲜艳、花纹丰富)
【设计意图:感知绘画形式与现实参照物的不同。】
三、活动体会,演一演
1、出示完整课题:神气的大公鸡
2、表演神气的样子。
【设计意图:体会神气,了解如何表现“神气”的样子。】
四、欣赏感受,想一想
1、出示同龄人作品:这些公鸡为什么这么神气?
2、师:如果你也是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会怎样装扮自己呢?
【设计意图:发散思维,不拘于形态的表现】
五、实践操作,画一画
1、布置作业
2、学生动手绘画,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交流,说一说
七、课后拓展,看一看
1、欣赏不同形式创作的公鸡形象。
【设计意图:欣赏身边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中的公鸡形象,体会艺术的美及形式的多样!】
2、课后作业:找一找身边的公鸡形象。
3、整理工具和材料。课后反思 : 当我接到实践活动,尝试运用所学到的课程改革理念,尝试上一节改变教学习惯的课时,离培训结束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既要写教案,又要制作多媒体课件,还要进行试教,感觉真的挺仓促的。于是就选择了一条“捷径”——找到了六年前上过的一节校内教研课《神气的大公鸡》的相关材料,就匆忙上报了。
仔细翻看教材,才发现此课已从二年级上学期改为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于是我又重新开始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内化,调整、修改教案,并赶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同时,在一(6)班进行试教。试教后,我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模仿范画成了孩子们的“主力军”。鉴于此,我又对教案作了进一步地修改完善,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上课结束后,面对孩子们画的大公鸡,令我惊叹不已!它们不仅神气,而且充满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显得生动、有趣。正如毕加索当年看过一次儿童画展之后所说的“当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我就画得像拉斐尔,但我画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学会画得像他们一样。”
本次活动结束后,细细回想,觉得有两点特别值得反思: 1.生成的把握。
在“猜谜导入”环节中,对于我出示的图二,孩子们没有我预设时的激烈猜谜情形,而是马上就猜出了公鸡,这个热闹的环节没有了,这可这么办?我急中生智马上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才顺利过渡到下个了解公鸡结构的环节。
可见,教师要有随时在预设性教学活动和即兴生成的新教学活动之间作适度的调控与把握的能力,既使教学保持预设的进度,又要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一节课要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生成的,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课堂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进行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使教学具有更多的灵活性。2.创作源于生活。
当问及“你认为大公鸡还会怎样表现神气的样子”时,一位孩子抢答道:“翘起二郎腿!”孩子们哄堂大笑。我也很好奇,追问“为什么”。“我爸爸一神气就跷起二郎腿。”对呀,这也是一种神气的表现啊!
其实,美术创作就是作者源于生活的理解上表达个人主观艺术理念的活动,而学生的审美经验形成正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层面上的。其他孩子的“大公鸡神气时还可以扑扇翅膀。”“大公鸡还会张大嘴大声地唱歌呢。”无一不是生活阅历的再现。在这些作品中,都展现出了他们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因此,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视觉经验紧密相连,较好地找到美术创作与日常学习生活的结合点,柔化美术知识及基本技能,将这些枯燥的知识点融入简单轻松的游戏与观察中,让学生在无限美好的生活中体验、感悟„„
因为“生活的,才是艺术的;自然的,才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