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22:3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

第一篇: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掌握查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理解p-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查理定律的适用条件。

2、知道什么是气体的等压变化过程;掌握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理解p-T图象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运用图象这种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2、领悟物理探索的基本思路,培养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1、查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

对p-T图象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

讲授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是什么?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即 pV常量 或 p1V1p2V2 提问:应用玻意耳定律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然后确定气体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p1、V1,p2、V2,最后根据定律列式求解。

提问:那么,当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若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二)新课教学

1、气体的等容变化

演示实验:滴液瓶中装有干燥的空气,用涂有少量润滑油的橡皮塞盖住瓶口,把瓶子放入热水中,会看到塞子飞出;把瓶子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拔掉塞子时会比平时费力。

提问:实验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 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压强减小。

提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叫做等容变化。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和温度有何定量关系呢?

法国科学家查理通过实验发现,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各种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都有线性关系。我们把它叫做查理定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查理定律(2)公式:P∝T 设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由压强P1、温度T1的状态,保持体积不变的变化,变到压强P2、P1P2P1T1TPTT温度T2的另一种状态,则有2=2 或者 1=2.(3)适用条件: ①气体的质量一定 ②气体的体积不变 ③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4)P-T图像

①P-T图中的等容线是一条延长线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P②斜率K=T=C(恒量)与气体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斜率越小.如图所示,4条等容线的关系为V1>V2>V3>V4.2、气体的等压变化

提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叫做等压变化。在等压变化过程中,体积和温度有何定量关系呢?

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发现,当气体的压强一定时,各种气体的体积与温度之间都有线性关系。我们把它叫做盖-吕萨克定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保持不变时,体积和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盖·吕萨克定律

(2)公式:设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由体积V1、温度T1的状态,保持压强不变,变化

V1V2V1T1TTVT到体积V2、温度T2的另一种状态,则有 1=2 或者 2=2.(3)适用条件 ①气体的质量一定 ②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4)V-T图像

①V-T图像中的等压线是一条延长线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V②斜率K=T=C(恒量)与气体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斜率越小.如图所示P1>P2>P3>P4.3、典例探究

1、书本第22页例题(略)

2、某种气体在状态A时压强2×10Pa,体积为1m温度为200K,(1)它在等温过程中由状态A变为状态B,状态B 的体积为2m3,求状态B 的压强.(2)随后,又由状态B 在等容过程中变为状态C ,状态C 的温度为300K,求状态C 的压强.解(1)气体由状态A 变为状态B 的过程遵从玻意耳定律.由pAVA= PBVB,PB=10Pa(2)气体由状态B变为状态C的过程遵从查理定律.553,ppBcTc pc=1.5×105Pa 由 TB

(三)课堂小结

1、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2、等容线

3、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4、等压线

(四)布置作业 23页:问题与练习1、2

第二篇:《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案

第二节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授课时间:2016.5.27

授课班级:高二(12)班

授课教师:杨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掌握查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理解p-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查理定律的适用条件。

2.知道什么是气体的等压变化过程;掌握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理解p-T图象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运用图象这种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2.领悟物理探索的基本思路,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查理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2.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数学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

对p-T图象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打足气的自行车在烈日下曝晒,常常会爆胎,原因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气体的等容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叫做等容变化。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和温度有何定量关系呢?

法国科学家查理通过实验发现,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各种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都有线性关系。我们把它叫做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查理定律。

(2)公式:pCT

设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由压强P1、温度T1的状态,保持体积不变的变化,变到压强P2、温度T2的另一种状态,则有

(3)P-T图像

P-T图中的等容线是一条延长线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4)适用条件:

①气体的质量一定

②气体的体积不变 ③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

探究一:当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时,它的压强与摄氏温度成正比吗?写出关系式,并画出等容过程的p­t图象。

探究二:如图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不同体积下的两条等容线,试判断两条等容线所代表的体积的大小。

PTPP1=

1或者 1=2。P2T2T1T

2规律:斜率k2.气体的等压变化 pC(恒量)与气体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斜率越小。T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叫做等压变化。在等压变化过程中,体积和温度有何定量关系呢?

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发现,当气体的压强一定时,各种气体的体积与温度之间都有线性关系。我们把它叫做盖-吕萨克定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保持不变时,体积和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盖·吕萨克定律。

(2)公式:VCT

设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由体积V1、温度T1的状态,保持压强不变,变化到体积V2、温度T2的另一种状态,则有

(3)V-T图像

V-T图像中的等压线是一条延长线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4)适用条件

①气体的质量一定 ②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

思考:如图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不同压强下的两条等压线,试判断两条等压线所代表的压强的大小。

V1V2VT=

或者 1=1。T1T2V2T

2V

规律:斜率kC(恒量)与气体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斜率越小。

T【布置作业】

课本23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一、气体的等容变化

二、气体的等压变化

【教学反思】

第三篇:气体的等温变化教案

第一节气体的等温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会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问题探索物理规律;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能利用波意耳定律处理有关问题。重点:会用波意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如何设计等温变化的实验。教法:诱导学习法 教学内容:

一。引入:物体存在有三种形式: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点我们可利用刚学习的分子动理论来解释。首先我们来研究气体的性质。为了描述气体的性质,首先要引入几个状态参量,为描述气体的几何性质引入体积,为描述气体的热学性质引入温度,为描述力学性质引入压强。并且实践表明气体的状态只与着三种状态有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竟就有怎样的关系,是我们这一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想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用到一个特殊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的相互关系:再保持另一个量不变,看其他两个量的关系,最后把结论总结起来推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是就用到了这个方法。这一节我们首先学习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我们把它叫做等温变化。二。实验探究

1.由于研究的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则我们可以选取封闭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注意实验过程不能漏气。实践表明,当气体状态缓慢变化时,封闭的气体与外界空间构成动态的热平衡,我们认为外界温度不变,则气体的温度也保持不变。所以实验过程我们要注意过程要缓慢进行。当水中的气泡从水底升到水面上过程中我们发现压强在减小,体积在增大。根据这样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猜测压强岁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可能成反比关系。2.实验设计

实验的体积非常容易测得,关键是如何测量压强。压强的测量有好多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在封闭气体的活塞上改变砝码的数量来改变压强。课本是用压力表直接来测量压强。注意不加压力是他显示的压强即为大气压强。但这样做存在误差,因为没有考虑压力表和活塞本身产生的压强。

将压力表固定在注射器的活塞上,注射器的下端用橡皮塞塞住,并且在活塞上涂上润滑头避免摩擦,更重要的是避免气体泄漏。缓慢推动压力表,记下几组pv值。3.数据处理

A.计算法:看pv是否等于定值。

B.作图法:作出pv图像,发现是一条曲线,不便确定pv的函数关系。这时我们需要改变横坐标,将曲线转变为直线。当把横坐标用1/V来表示时,就会发现数据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则表示pv成反比关系。4.注意事项

A.注射器下端要用橡皮塞封闭,活塞涂上润滑油防止漏气: B.缓慢推动注射器,保持气体温度不变: C.多记几组数据减小偶然误差。三。波意耳定律

英国科学家波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在十七世纪就发现了这一定律,物理学将其命名为波意耳定律。

1.内容: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正比关系。2.公式:pv=C C由气体的质量,种类,温度决定 或 p1v1==p2v2

p1v1, p2v2分别表示等温变化中某两个状态对应的压强和温度。

3.pv图像虽然不能直观反映压强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但可以清楚表示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画出等温下的pv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表示的温度是相同的,我们叫做等温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温线,如何比较温度的搞定哪?学生思考后回答:根据pv=C,C与温度有关系,当体积相同时温度高的压强大。即做等容线分析解答。四。练习处理

例1 某容器的容积是5L,里面所装的气体的压强为1*106pa,如果温度保持不变,把容器开关打开以后,容器剩下的气体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外界压强为1*105pa 点拨:以原来气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压强改变后体积应为多少。

例2 长度为19cm的水银柱封闭一段15cm空气柱,现在将玻璃管有开口向上放置转到开口向下放置,此时水银没有溢出,被封闭气体的长度为多长?

点拨:封闭气体的压强可以对封闭气体的液柱做受力分析来解决 五。板书设计

1.气体的性质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PVT之间的关系 2。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变化 3.实验探究

A.实验原理:封闭气体状态缓慢变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 C.数据处理 D.注意事项 4.波意耳定律

A 内容

B公式:pv=c或p1v1==p2v2 C pv图像 5.练习处理 六。作业布置

课后1,2题

第四篇:《深浅变化》教学设计

《深浅变化》教学设计

稻田镇赵庙初中郭玉

五年级上册

第5课 深浅变化

课题

深浅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来源

美术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第17-18页

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认识与理解线条、空间和明暗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运用对称与均衡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感受到素描的艺术魅力。

课标分解

学生学什么:观察不同的绘画效果,学习利用铅笔的轻重和用线的疏密,由影调变化来体现立体感。

学到什么程度:

目标确

1.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由影调变化来体现立体感。初识主体主义绘画,体会绘画表现的多样性。

立依据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尝试通过用笔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学生怎么学:

1.欣赏感受,了解光线变化使物体产生明暗和光影变幻体现出的立体感;

2.尝试用铅笔皴线探究皴线方法及轻重变化并自主创作表现一幅作品;

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等不同的形式探究平面几何图形的层次感和表现,对立体的形体组合、明暗表现。

教材分析

色彩的明度即色彩的深浅程度,或者说是明暗程度。本课安排深浅明暗练习,运用手中的笔的不同力度和皴线疏密产生不同的明暗色彩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素描明暗深浅的变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光影现象的认识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深浅排线方法。用铅笔排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疏密变化来表示深浅变化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是由儿童向少年的转型时期,立体思维已经开始发展,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喜欢用各种方法去尝试绘画的立方体效果,但是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和真实的东西,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如果用专业素描的教学方法去教处于转型期的孩子,难度很大,因此需要开展“趣味素描”的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光线变化使物体产生明暗和光影变幻体现出的立体感,感受深浅变化使物体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2.技能目标:探索不同的皴线方法,用笔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形成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一:给大家带来两幅画,观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物体会产生深浅变化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出示几何体石膏,把它放在光照下,你看到了什么?

评价标准:1.能说出两幅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2.能说清楚物体产生深浅变化的原因。

3.能说出石膏体产生深浅变化的原因。

任务二:欣赏大师的作品,毕加索的《奥塔山丘上的房子》,看了这个立体派大师的作品,你们有什么感受?

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谈一谈感受。

评价标准:能说出毕加索大师用概括的手法将看到的景物都简化成了几何形体,利用深浅变化,来表现光影效果。

任务三:深浅变化的排线练习

1.示范画法,学生练习。

深浅变化的排线方法:重而密,色就深;轻而疏,色则浅。

将正确画法和错误画法进行对比,学生看到不同。

评价标准:说出排线的注意事项:方向一致;轻重均匀;疏密变化。

2.观察图片总结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

评价标准:(1)能总结出深浅渐变由深到浅、过度均匀。

(2)相邻的面交错变化。

任务四:阅读学习活动二的作业要求,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一幅作品。

评价标准:造型合理,构图饱满。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浅到深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对比观察,导入课题

1.对比观察一组图片。

2.做光照实验,3.欣赏范作

引出课题

1.问:同学们觉得这两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从学生的回答找到深明暗浅变化这一切入点;

3.展示石膏体做光照实验。

4.出示素描范作,感受深浅变化使物体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5.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

1.学生回答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都是长方体和圆柱体;不同:第二幅加了线条,有明暗深浅变化。)

2.发现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形成了深浅变化。受光多的颜色浅,受光少的颜色深。所以是光让物体产生了深浅变化。

3.深浅变化使物体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会听:学生能够听明白老师问的问题;

会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不同;

会想:学生能够动脑思考,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会说: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会问:能提出合理的问题。

合作交流

1.欣赏大师的作品,毕加索的《奥塔山丘上的房子》,看了这个立体派大师的作品,你们有什么感受?

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谈一谈感受。

2.教师总结:简单的几何图形和深浅变化就表现出了物体的光影效果。

1.跟同桌进行交流;

2.试着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抽象、看不懂、由许多几何立体图形组成,感觉有光的照射,有深浅变化)

评价标准:能说出毕加索大师用概括的手法将看到的景物都简化成了几何形体,利用深浅变化,来表现光影效果。

新知探究

1.从最基础的排线开始,请大家看老师怎么画。首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从左到右由深到浅来排线。观察是用什么方法来产生色块的深浅变化的?

2.请同学们尝试拿起铅笔试着排一排,看看有怎样的新发现。

3.将错误和正确画法进行对比问哪个更好?为什么?总结:排线注意:方向一致;轻重均匀;疏密变化。提醒同学们注意到这三点,排线深浅过度才能更自然。

4.欣赏图片怎么排线才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从这两幅图中发现了什么方法?总结:由深到浅、过度均匀、交错变化。

1.观察线条排列的方法。

2.运用手中的笔的不同力度和排线的疏密感受深浅的变化。

3.通过画法对比总结排线的注意事项。

4.小组交流图片里的深浅渐变怎样才能更好的突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评价标准:1说出排线的注意事项:方向一致;轻重均匀;疏密变化。

2.能总结出深浅渐变由深到浅、过度均匀。

3.相邻的面交错变化。

创作提升

1.欣赏学生作品,阅读学习活动二的作业要求,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一幅作品。要求:几个图形或者相连的一组几何图形。

2.教师点评:想象画出各种图形,有创意地重叠、遮挡,注意构图饱满。正确运用排线方法,做到深浅渐变过渡自然,交错变化。

3.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大自然让艺术家感受体会了色彩的深浅变化之美,艺术家就将这种美的感受再现运用到了生活之中,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美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请记住: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欣赏作品,思考如何构图,动手创作。

2.作品创作完成后,学生自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3.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标准:1.临摹或创作图案,注意构图饱满;

2.由深到浅,过度均匀,交错变化;

3.感受深浅变化带来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

板书设计

第5课 深浅变化

用笔轻则淡,重则浓;

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第五篇:《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本课是在了解了月球的概况后认识月相的变化。本课主要包括了月相、给月相排序和观察白天的月相三个标题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对月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时要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只是月亮的圆缺变化,而对月相没有系统地观测过,对月球的科学认识并不充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月球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及月相的成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以及月相的成因。教学难点:根据观察的结果推理、想象。

五、教学准备

1.实验报告单、乒乓球、电灯。2.动画:月相变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月亮吗?你们在夜晚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学生将自己观察到月亮的不同样子画到黑板上。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2.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月球圆缺的各种形状,在科学上叫做月相。(板书课题)

(二)感知月相

1.同学们画出了这么多月相,那么月相有没有变化规律呢?月相是从圆一下子就变化到月牙了吗? 指名说一说。

2.月相变化规律是不是和同学们刚才的推想一样呢?月相的不同样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你的推想,小组汇报。我们要通过下面的研究一起来证明你的推想。

a.月亮反射太阳光,月亮本身不发光。说明:(出示黑纸和一个月相)在夜晚天空一片漆黑,月球自己不发光是在反射太阳光,其中一部分反射了太阳光而变亮,而另一部分没有被太阳光照亮也就没有反射太阳光而变暗。这样我们在地球上观察时就看到了这样的月相。b.和太阳、地球、月球有关系。板书图:

4.你们能预测一下,如果月球转到其中一个位置的时候,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什么样子的月相吗? 揭示三星体位置关系。

(三)、探究活动

1.为了能更好的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在转到这四个位置的月相,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仔细观察。

2.介绍实验用具。

电灯:电灯模拟太阳,电灯很亮不要用眼睛直视。强调地球和太阳很远很远,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也不要距离电灯太近。

乒乓球:乒乓球模拟月球,使用时手略高于眼睛视线。地球没有,但我们自己是在地球上我们可以作为地球上的观测者观察四个位置的月相。

1.你们可以先想一想如何观察呢?

2.学生观察四个位置的月相。同时填写实验报告单。分组研究,教师巡视。3.汇报结果(学生选择月相贴在黑板图中)

4.其他四个位置的月相你能推想出来吗?(学生选择月相贴在黑板图中)(在这里学生很容易产生质疑的,这时候教师交代月球公转地球方向,说明明暗变化规律。学生就能很容易的贴对上弦和下弦月相了。其他月相也就很快出来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反复实验最终得出结结论)5.教师介绍农历

十五、农历初一月相知识。

6.月相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也就是月相变化?(板书:成因)7.教师板书:位置变化

(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不同位置时就发生了月相)

(四)、拓展

1.展示月相的名称。

2.希望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研究方法,在课下继续深入研究月相变化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七、教学评价设计 模拟实验课,需要有一个从现实的自然现象到模拟实验的空间思维的转变,这个过程是本节课实验成功与否和学生对概念掌握的关键环节。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在具有切身体会情况下观察月相,是有规律的观察,为学生寻找现实中的月相变化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探索宇宙的无限热情,形成自主观察星空、探索宇宙的习惯。进行模拟实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难以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用直观形象的模型表述出来。根据这个特点本节课安排了四人小组合作模拟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亲自当地球,亲自当月球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实现让活动来充实教学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八、设计特色简述

1.本课的教学,是按照“事实----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基本思路来组织教学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再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2.本课的教学,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成因,了解宇宙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

九、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

位置变化

下载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3-3. 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过程与方法: (1)、持续......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月相的定义和月相的形成原因 2.理解月相变化规律并能够根据月相图判断出农历时间 科学概念: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大全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章节复习课 教学设计 ( 2010-12-30)复习目标: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制造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知道摄氏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会使用......

    《气体的等温变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能力目标:会运用自然数、......

    温度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温度的变化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清楚变量的含义,并学会用列表和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表格和......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十二册第18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表格、图像、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系,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 在具体情境中,尝......

    《字体的变化》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字体的变化》教学设计授课班级:六(5)班授课教师:黄少星授课时间:2014年10月16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