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

时间:2019-05-13 23:5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 刘昆(2011年2月22日,根据记录整理)

同志们:

2010年是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巩固提高,当好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排头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也是我省顺利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的决胜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刚才,省政府应急办主任纪家琪通报了2010年全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综合考核情况;广州、清远、潮州市和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气象局的负责同志分别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介绍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下面,受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黄华华委托,我讲三点意见。

一、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给力,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应急委的部署,我省深入探索应急管理工作规律,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顺利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打造了应急管理“广东模式”,丰富了应急管 理“广东经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常态化、基层化、社会化、科学化、有序化和法制化,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及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

(一)在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上开拓创新,全省应急管理法制化水平实现大提升。2010年是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工作上新水平。《条例》中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的充分肯定。省政府全力开展贯彻实施《条例》十大工程,通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研讨会、研讨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公众依法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如深圳市在全省率先举办学习《条例》专题讲座,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珠海、汕头、佛山、河源、汕尾、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等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条例》宣传活动,大部分地级以上市以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农业厅,广东电网公司等单位对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东莞市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对市有关单位、乡镇(街道)等贯彻实施《条例》近20项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省安全监管局制订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二)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上攻坚克难,全省应急指挥水平实现大飞跃。一是狠抓省应急平台建设。在各地、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省政府应急办举全办之力,采用“倒计时”方法,加班加点,全力确保省应急平台、省应急指挥中心11月10日正式启用,实现了省领导同志提出的“省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指挥中心”的目标,受到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国务院办公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全国一流、亚洲先进”的广东省应急平台、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再一次为全国应急管理工作发挥表率作用。二是狠抓全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我省先后出台《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方案》、《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试行)》,加大应急平台体系所需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力度,顺利完成省应急平台数据库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三是狠抓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各地、各有关单位特别是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应急平台建设,全省已有深圳、河源、揭阳等19个地级以上市,省安全监管局,省地震局、气象局等18个省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平台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随着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进度加快,我省应急指挥水平明显提升。

(三)在值守应急上开拓创新,全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工作实现大突破。一是信息报送更加及时准确。各地、各有关单位信息员、值班员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系统各项值班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及时跟踪续报事态发展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为全省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茂名市共聘请2600多名基层信息员队伍,对镇级信息员全部进行业务培训,信息报送更加及时高效;省民政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灾害信息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起1.8万多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灾情信息报送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8次受到国务院办公厅月度全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表扬,居全国省(区、市)第一位,包括2010年在内我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连续4年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二是信息报送质量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有关单位更加注重把握敏感性、突出性问题,更加注重捕捉预警性、苗头性、深层次信息,更加注重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为国家、省、市领导同志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充分发挥了“耳目”和“参谋”作用。如省公安厅实行情报信息每日研判制度,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地区、行业、人员和重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有效实现了由被动反应向及时预警转变;省地震局不断健全地震灾情速报人员网络,全面提高地震速报能力。三是信息报送机制不断健全。省及广州市等大部分地级以上市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突发事件隐患评 估与防范对策会商会,总结辖区内本季度突发事件基本情况,评估下一季度突发事件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重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效用性进一步提高。如湛江市制订了信息报送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对信息接报、研判、编报等工作进行考评。

(四)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上锐意进取,全省应急管理科技化水平实现大提高。一是发挥应急管理专家作用,打造应急管理科学决策平台。各地、各有关单位不断健全“行政专家”和“业内专家”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积极组织专家参加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宣教培训、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应急管理课题研究等工作。如省卫生厅组织专家撰写《紧急应变——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践与探索》,研发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报送和新闻报道检索系统等,全面提升卫生系统科学应急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第一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顺利完成3年聘期内各项工作任务,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在继承、提升中产生,近期省政府将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黄华华省长届时作重要讲话。二是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应急管理科技攻关平台。省政府应急办联合省科技厅组建了10个省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承担应急管理科技攻关项目,我省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和技术攻关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兴建应急产业园,打造省应急产业发展平台。我 省以东莞市为试点,全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组多次到我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我省在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四是成立省应急管理学会,打造凝聚应急管理专家智慧的开放式平台。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广东省应急管理学会挂牌成立,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在全国反响强烈。广州、珠海等市也积极推动成立应急管理学会。

(五)在应急队伍建设上推陈出新,全省应急救援力量实现大发展。一是推进空中救援队伍、水下救援队伍建设。我省除继续加强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消防、海上搜救等14类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外,全力推进建设“实战型”的空中救援队伍、“实用型”的水下救援队伍,各项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卫生部目前已选定省疾控中心组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选定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国家应急救援队伍作为我省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应急救援水平。二是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出台了《广东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方案》,从2010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覆盖省、市、县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如佛山市禅城区举全区之力建设包括1支大队、25支中队的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江门市在乡镇(街道)一级通过镇级财政全额负担、受 益企业分担费用等方式组建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基层干部、民兵和治安联防队员等组建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阳江市出台了《阳江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应急救援大队建设标准》等。三是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广东省应急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广东省应急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全力打造一支“着装统一、训练有素、服务专业、经验丰富、反应迅速、覆盖全省”具有“广东特色”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各地、各有关单位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六)在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体系建设上独辟蹊径,全省应急管理知识实现大普及。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教育厅举办了以“应急管理在心中,和谐幸福在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据调查表统计,直接受众超过200多万人,公众对活动效果的满意度达92%。各地级以上市高度重视宣讲活动,积极做好宣讲活动现场布置、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深圳、佛山、河源、梅州、东莞、江门、阳江、茂名、清远、揭阳等市被评为先进宣讲点。二是在全国率先传唱应急管理之歌。我省继2007年在全国公开征集广东省应急管理标志、宣传口号后,去年在全国率先公开征集《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委托省音乐家协会对入围歌曲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永不放弃——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经省应急委主任、副主任审定,省府办公厅发文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传唱,全面提升公众的应急意识。如珠海市组织“四进”文艺宣传队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在全省率先唱响应急管理之歌;梅州市在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中广泛传唱应急管理之歌,营造了浓厚的应急文化氛围。三是在全国率先依托应急办网站开展应急管理网络培训。充分发挥省政府应急办网站作用,借助网络优势,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网络培训。省政府应急办网站防灾减灾模拟体验馆荣获省首届网络文化精品技术创新奖;梅州市、县两级政府应急办均建立了应急管理网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和公众进行网上培训。四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应急管理境外培训。省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委组织部在加拿大UBC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创了全国应急管理国外培训先河。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多层次、高密度、封闭式的“走出去、引进来”应急管理培训模式。

(七)在应急管理交流合作上敢为人先,国际、省际、省内应急管理实现大联动。一是加强省内应急管理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粤西、粤北等4个片区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省内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二是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地省(区)应急管理合作。在我省倡议和推动下,泛珠三角区域内地9省(区)合作各方在应急管理培训、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应急预案和演练、学习交流等方面共同实施了一批应急管理年度合作项目。韶关、肇庆、清远、云浮等市与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的相邻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应急管理联动机制。根据各方要求,我省在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举办了一期为期5天的泛珠三角区域内地省(区)应急管理工作研讨班,提升了区域应急联动能力。三是加强粤港澳台应急管理合作。我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司和台湾消防设备师(士)协会在广州市共同主办了首届粤港澳台应急管理论坛,为国内各省(区、市)开展应急管理区域交流合作树立了典范。粤港澳三地举行的海上搜救联合演练,有效提升跨区域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粤港澳三地社会各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推荐,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办事处选定我省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期恢复和风险管理”项目;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专家组选定我省参与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的重要子项目——地方政府风险治理与预案优化试点,其中,深圳、河源市作为我省重点试点市,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特别是省政协副主席徐尚武带领省应急管理考察团赴南非、肯尼亚和新加坡考察、学习交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密切了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关系。一年来,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家应急管理考察团相继到我省交流学习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二、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有力,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2010年,我省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妥善应对了强台风“凡亚比”、特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成功处置了揭阳普宁市“2〃26”烟花爆炸事故、北江部分河段铊超标事件等事故灾难,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化解了东道物流公司事件、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了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广州、佛山、东莞、汕尾等承担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任务的市及省政府应急办等省有关单位全力做好涉亚应急管理工作,为成功举办两大国际性的体育文化盛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防为主,科学防范涉亚突发事件发生。一是百分之百开展涉亚风险隐患排查。相关市及有关单位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能源、交通、水资源、公共卫生等12个方面风险隐患的排查,实现了风险隐患可防可控。二是百分之百建立涉亚应急预案体系。省政府应急办积极督促指导有关市、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涉亚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做到“一风险一预案”、“一场馆一预案”、“一区域一预案”。如广东检验检疫局专门制订进口食品、马匹检疫应急处置预案和操作手册,确保了涉亚口岸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百分之百开展涉亚应急预案演练。相关市、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涉亚应急预案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力量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实战水平,确保了涉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参与亚运保障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涉亚应急管理体制。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总指挥部和广州市应急委依托现行应急体系,整合服务场馆团队、专业部门和市(区)政府应急办力量,形成“统一指挥、专业处置、协调联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二是保障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指挥中心运转有序。省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备用中心,从11月10日正式启用后,组织专业力量,24小时保障正常运转,实现广州亚运会各比赛场馆实时监控录像、广州市亚组委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与省应急平台、国务院应急平台无障碍互联互通。三是加强亚运期间值守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强值班人员配备,实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理。如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与广州海关联合启用“海关亚运安保值班室”,实行双人联合值班制度,加强各口岸值班备勤和值班检查。四是依托专家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安全举办提供决策建议。省政府应急办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分别为亚运气象保障、红火蚁疫情防治、传染病风险评估、安检安保有关工作规范制订等出谋献策,为比赛场馆安保工作出招指路。广州市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427期涉亚应急管理 培训班授课,累计培训约22万人次。

——反应迅速,有效处置北江部分河段铊超标事件。亚运前夕,广州市主要水源地北江部分河段出现铊超标事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府分管领导带领省政府应急办、省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处置。相关市、相关单位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处置工作及时、科学、成功,确保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顺利举行。一是首次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为建立科学高效的事件处置机制,根据《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有关规定,省政府在成立处置领导小组的同时,在清远市成立前方指挥部,按照现场指挥官制度要求,总指挥(副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处置工作,提高了事件的处置效率。二是同步组建事故处置专家组。为建立“行政决策”与“专家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在成立处置领导小组、前方指挥部的同时,省政府应急办连夜从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抽调环保、水利、水质等方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专家组赶赴清远市,在前方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在事故处置期间,省、有关市政府应急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补不足”的作用,第一时间报告事件最新进展情况,第一时间督办有关单位落实领导同志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协调省内外相关专家、抽调设备设施支援现场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保障了沿江群众用水安全。

同志们,近年来,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 可喜成绩。由于突发事件“日新月异”、成因复杂,我省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任重道远,2011年底实现国家、省、市、县(市、区)及有关单位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尚须加大工作力度;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亟需组建“实战型”的空中救援队伍,“实用型”的水下救援队伍,“复合型”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资源未能充分整合,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问题不回避,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把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开拓创新用力,推动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务必要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要求,继续开拓创新,加快全省应急平台建设,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以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估考核为抓手,以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在提升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广东模式”,确保实现黄华华省长在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的目标,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 水平,继续当好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排头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省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委十届八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国民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抓紧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统筹指导今后五年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地方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省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通知》(粤府办﹝2010﹞50号)要求,采取措施深入贯彻实施《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尽快出台各项配套制度,不断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有法必依。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试点单位作用,以点带面,加快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进度,2011年6月底前,实现国家、省、市及有关单位应急平台无障碍互联互通;2011年底前,力争实现国家、省、市、县(市、区)及有关单位互联互通。

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值守和信息报送水平。加强值守检查,确保值守到位、通信畅通;拓宽信息报送渠道,加强研判,定期通报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情况,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 送时效和质量;完善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抓紧出台配套文件,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监管制度,加强各地及相关单位应急设备和装备配置;认真探索建立包括募集应急管理基金等在内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试点,建设应急物资区域性物流中心。

六是要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水平。借助推进与联合国、德国等合作项目,加强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地其他8省(区)和重庆市,港澳地区的应急管理合作,推进与其他兄弟省(区、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每年一次的粤港澳台应急管理论坛,积极推进与台湾地区的应急交流与合作,通过省应急管理学会,完善粤台应急管理合作机制。

七是要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依托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通过邀请先进国家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等形式,组织应急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分期分批选派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学习培训的方式,拓宽国际视野;借助省政府应急办网站,继续推广应急管理网络培训;推进应急救援综合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及志愿者队伍的综合能力。

八是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尽快出台《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对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抓紧出台加快全省应急管理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着力推进应急管理示范区建设,每个地级以上市在2011年上半年至少建设一个应急管理示范区;迅速出台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加快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

九是要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出台加快全省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管理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管理产业龙头企业;依托行业协会、专业认证机构等力量,推进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研究制订应急产品技术标准。

十是要进一步弘扬应急文化。举办“永不放弃——广东省应急管理之歌”歌咏大赛,营造应急文化氛围;推动拍摄反映我省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题影片,传播应急文化;鼓励各地、各有关单位,各级各类学校自愿选送项目,通过举办“应急管理之夜”专题晚会,共同传承应急文化。

同志们,建设幸福广东,应急保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应急管理部门的同志应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奋发有为,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x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同时举办第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这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和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前面,xx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省今年以来的应急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了明年的各项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各地各部门抓好落实。会议表彰了xxx—xxx全省应急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值守员,宣布了第五批省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

省应急委向第二届省级应急管理专家库的70位专家颁发了聘书,向4个省级应急管理培训基地、5支省级应急救援队、19个省级应急物资保障单位授牌;

有5家先进单位做了大会发言,10家单位做了书面经验交流。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受聘专家和授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省应急管理战线的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刚才,国务院应急办陈建安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xxx”以来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更高的希望,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

xxx时期,我省的应急管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5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国务院应急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全省应急管理战线的同志们默默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

(一)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省人大、省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开展应急管理立法等组织专项考察调研活动,撰写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各地、各部门在“一案三制”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规划编制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夯实了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基础。省委组织部、省政府办公厅已经联合举办了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省应急办组织了两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并组织我省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赴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培训,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台湾和发达省市考察,达到了学习先进经验、开阔眼界、强化意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xxx”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实施了一本书、一个网站、一个专题片和两级培训的“1112工程”,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和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激发了社会公众直接参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热情,增强了公众防灾避险的意识,提升了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了全社会共同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深入人心。

(二)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不断加强。5年来,全省应急预案建设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省共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万件。2009年,省政府出台《陕西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预案管理。全省107个县(区、市)全部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其中83个县(区、市)设立了专职工作机构,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完善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舆论引导等重要的工作机制。“xxx”《规划》中的1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8个项目已完成,7个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高我省预防和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应急管理工作,今年9月,我省与内蒙、山西、河南共同建立了黄河中游应急联动协作机制。为了落实和深化这个重要机制,渭南与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临汾,榆林与内蒙鄂尔多斯、山西忻州、晋中,商洛与河南南阳、xxx十堰,分别建立了毗邻地区应急联动协作机制。为了加强基层工作,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开展了以“四进、五有”(即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活动。目前,全省共创建省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201个,市级示范点301个,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先后建设完成了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固定平台,包括图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语音调度系统、综合应用系统、集中控制系统;

陕西省手机信息平台,包括全省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电话的查询,《值班要情》的实时查阅批示,突发以事件现场图像的实时浏览,领导周工作安排的查阅等7个功能模块;

陕西省移动应急平台,包括1座卫星基站、3台省级移动应急指挥车和10台市级移动应急指挥车;

陕西省应急地理信息(gis)平台,包括6个子系统、60多个图层,集并并标注数据44万条;

建立了建成并运行了省市县三级统一的应急值守平台。实现了纵向上与国务院、下与各设区市,横向与40个部门省级的互联互通和突发事件信息的“全天候”实时传输。目前,正在组织建设省级应急物资保障和应急救援队伍两个指挥调度信息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效能。

(四)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加强。xxx年8月,省政府组建了省应急救援总队,此后全省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发展。目前,共有省级专业救援队10支,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11支、专业救援队60支,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81支、专业救援队213支,并组织发展了一大批基层辅助应急救援队伍。为了完善军地应急联动机制,今年9月,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意见》,并依托预备役部队组建了50支突击救援分队,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全民参与、覆盖全省”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xxx”以来,全省共举办各级各类应急演练2万多次,其中较大规模演练300多次。如今年4月,咸阳市政府组织开展了9个科目的系列地震灾害应急演练,参演单位20多家,参演人员1万5千多人。通过演练,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

(五)有力有序地处置了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一是妥善处置了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灾难。如2006年的子长县“4•29”特大瓦斯爆炸矿难,2007年的汉中市“3•15”重大交通事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xxx年的子洲“3•10”山体崩塌灾害,xxx年的西安灞桥“9•17”山体滑坡事故等。二是有效处置了大规模突发群体性事件。如2009年的“1•8”退伍军人聚集上访事件,xxx年的“10•16”涉日游行事件,xxx年的“3•28”涉军群体非正常上访事件。由于处置及时,有效防止了事态扩大漫延,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三是建立完善了评估制度。我省先后建立了突发事件处置评估制度,预案演练评估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研判会议制度,通过评估研究、案例分析和突发事件趋势研判,大大增强了我省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应急管理创新

“xxx”期间,全省上下坚持以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为重点,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础。xxx年以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从以“基础建设”为重点,转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30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完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我国则是在相对较短时间里集中爆发出来。为了应对重大社会变革,今年2月中央专题研究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一)应急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当前,我国正在进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期,事故灾难防控关键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从国内外经验看,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环境,防范和减轻突发事件的危害,既是一本“经济帐”,也是一本“政治帐”。xxx年4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使美国在环境、经济、政治和国际形象上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xxx年8月,发生在马尼拉的香港人质事件,使菲律宾旅游业和国家形象遭到重创。此外,2008年8月,智利发生矿难,69天后被困矿工奇迹般获救,整个事件处置成为智利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xxx年3月,山西发生王家岭矿难,8天后115名矿工成功获救,把一场灾难转化为一次机遇,凝聚了人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绩效,已经成为考验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安事件居高不下,各种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有着强烈地要求和期盼。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在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急管理创新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应急管理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既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民安居,则天下顺;

民乐业,才能天下治。

(二)应急管理创新重在理念创新。中央在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十六字方针,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级政府必须要带头倡导社会管理新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信息的透明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把社会运行得更加和谐。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各自把责任承担起来,实现政府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互动。社会管理是大家的事情,大家都要参与,要重视和发挥公众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作用。要加强和创新应急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为出发点,以夯实“一案三制”这个基础为着手点,以真正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为落脚点。应急管理事关全社会方方面面,事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所以,创新应急管理,既是我们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应急管理创新中,要着重解决好“全民参与、共同应对”这个新课题,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的程度,使公众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先从一些基础工作做起。如吸纳社会组织和公众直接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增加预案听证程序,让公众参与和了解预案管理的全过程。吸纳公众参与预案演练的组织,使演练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公众。吸纳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评估,使政府的应急处置结果更加客观、行为更加透明。建立应急管理立法、政策制定的公众听证、论证制度,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实现立法透明,加大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公平,强化立法实施。

(三)应急管理创新要落到实处。一是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各方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提高区域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在信息共享、力量整合、联合演练、协同作战等方面合作能力。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提高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全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值守信息平台与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全省应急信息无障碍交流,提升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三是要以政务信息公开创新为要求,完善信息报告、信息共享、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向公众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类真实可靠的信息,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到重大公众利益的灾难性信息。信息公布的越早、越具体,越有利于防止虚假消息的蔓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相反,瞒报、漏报,就可能引发社会混乱和恐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三、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应急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重大突发事件,都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应对和处置的,所以必须加强领导。各设区市、省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充实力量,加快构建全省政府系统“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明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必须建立专职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履行工作职责。工作落后的地方和部门要补课,加快工作进程,以适应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明年三季度,省政府将组织一次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工作专项督查。

(二)抓好“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和落实。昨天,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这个《规划》围绕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明确了9个方面的任务,14个重点项目。省应急办要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定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项目的立项审批和组织实施工作。各设区市、省级各部门要抓紧做好本级、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加强规划衔接,坚决杜绝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现象,确保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一盘棋。同时,要加快“xxx”重点项目建设和收尾工作。

(三)重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大力推广“四进、五有”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保障能力建设,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演练和科普宣教活动,切实提高基层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完善基层突发事件苗头早发现、信息早报告、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救助保障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夯实社会安全的基础。

(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把防灾减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在做好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抗灾和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抗灾设防标准。支持生产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投入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大力提高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要完善城乡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等监测、检测、处置能力。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

(五)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要求,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挖掘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大必要的财政投入,增加应急物资储备。到“十三五”末,要初步建成以省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为核心,以市、县(区)两级政府储备为支撑,以商业储备、能力储备为基础,以社会捐助、捐赠和家庭储备为补充,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省发改委要加快省级应急储备物资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加强对各类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的管理,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机制,提高大宗应急物资和大型设备紧急快速运输能力,制定社会应急物资紧急征用补偿管理办法,将各类社会资源纳入应急物资动员保障体系。要探索建立社会动员机制和灾害保险机制,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应急产业发展,完善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的产业基础。

(六)加强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省政府即将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基层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体系。各地、各部门要主要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各级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充实物资资金装备配备,加强专勤训练和综合演练,提高紧急应对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公安特勤、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提高队伍在应急处突、反恐维稳和专业救援中的作用;

加强武警森林、水电部队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队伍在搜索营救、抗洪抢险中的作用;

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推进军地联建、联管、联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军队在抢险救援中的突击队作用。加强基层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基层队伍在信息报告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技术支持、创新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领域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和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志愿者队伍辅助应急救援和科普宣教中的作用。

(七)关注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舆情,体察民意,关注民生,及时排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本月,我省连续发生两起重大突发事件。11月10日,渭南市渭城区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持续了一周时间,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11月14日,西安嘉天国际大厦发生了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已进入冬季,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警钟长鸣,加大安全生产监察检查的力度,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元旦、春节已经临近,各地要特别关注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节日。

今天,是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大会,也是第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此,我给参加培训班的各位学员提两点希望:

一是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省委组织部、省应急办为这次培训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邀请了境内外著名的应急管理专家、学者给大家授课,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专业理论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是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们很多领导干部是行政管理的行家,但在应急管理能力方面,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方面亟待培训提高。这次培训既有理论,也有实务,理论性、针对性很强,希望大家深刻领会。另外,省应急办还为大家准备了参考书籍,希望大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提高,尽快成为应急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

这次培训时间有限,知识性强,信息量大,希望各位学员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遵守纪律,减少应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同志们,今年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公共环境。

谢谢大家!

第三篇:刘昆副省长在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 刘昆

(2012年8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政府首次召开的值班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我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共同研究进一步提高值班工作水平的具体措施。刚才,广州、深圳、汕尾、云浮市,省公安厅、水利厅,省气象局、广铁集团公司等单位介绍了值班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得很具体、很深入、很有启发性,值得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务院办公厅对我省召开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专门委派国务院总值班室主任刘维刚到会指导并作了讲话,对我省提升值班工作水平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下面,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同志委托,我讲3点意见。

一、开拓创新,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成绩突出

值班工作是各级政府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是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沟通协调、高效运转的重要环节,是服务基层、服务部门、服务领导的重要枢纽,发挥着上传下达、下情上报、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值班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 洋上任伊始,走访省政府机关的第一站就是省政府总值班室。每年春节假期上班的第一天,历任省长、副省长首先要到省政府总值班室看望慰问值班人员,指导值班工作。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专门到省政府总值班室看望慰问全体值班人员,充分肯定值班人员昼夜坚守岗位、乐于奉献、甘当“无名英雄”,为保障政府工作正常、有效运转和维护社会稳定所作出的努力;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贡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经常亲自督查值班工作,共同确保了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国务院总值班室多次在我省召开全国部分省(区、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座谈会,专门要求我省作主题发言,充分肯定我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特别要指出的是,自国务院办公厅实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通报表扬制度以来,我省年年受到通报表扬,省府领导同志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突出表现在:

(一)强化领导,值班机构不断加强。近几年来,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值班工作。省府办公厅2009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45号),特别是2010年《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颁布实施后,各地值班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65%以上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均设臵了专门的值班室,配备了专职值班人员24小 时值班;未设立值班室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均指定专人电话值班,乡镇政府值班工作也日益加强。梅州市市、县、镇三级人民政府均设立了专门的值班室,配备了专职值班人员。东莞市的各镇(街)、村(居委会)均设立了值班室,全市形成了市、镇(街)、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的值班体系。省教育厅、卫生厅坚持厅领导带班、机关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紧急事务和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省民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单位加强汛期值班工作,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做好信息收集和上报,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铁集团公司等单位高度重视值班机构建设,在全系统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值班网络。南方电监局实行“双人在岗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密切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涉电舆情动态。

(二)强化规范,值班制度不断完善。值班工作涉及面广,时效性强,规范化运作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全省各级政府狠抓制度建设,提高值班工作规范化水平。省府办公厅今年6月出台了《广东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粤府办„2012‟55号),对提高值班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政府总值班室定期修订《值班制度汇编》,设立了值班记录本

(一)(专门用于日常值班记录)、值班记录本

(二)(专门用于记录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交班记录本、交班会记录本、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约谈登记本等,确 保事事有记录、件件有落实。深圳市去年制订了各区、街道和专业应急机构值班室建设参考标准,有力推进了各级值班室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珠海市狠抓“四个规范”和“四个三”制度(“四个规范”即值班室设臵规范、登记本规范、值班文明用语规范、值班快报编辑规范;“四个三”即“三个计划”——月有工作计划、周有工作安排、日有工作部署;“三个简报”——月有工作简报、周有值班综述、日有值班快报;“三个会议”——月有办公会、周有例会、日有交班会;“三个一”——每人每天写一篇工作日记、记一篇学习笔记、剪辑一篇报刊资料),确保值班工作高效运转。省公安厅建立整套值班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值班工作机制。省安全厅建立健全值班工作制度,并制订了相关工作流程、工作指引、工作程序,确保值班工作规范、高效。省安全监管局制订了全省安全监管系统生产安全工作规范,提高了全系统值班工作水平。

(三)强化培训,值班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提高值班工作水平,值班人员是关键。近几年来,全省按照“创新形式,分级培训”的原则,强化值班人员培训工作,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省一级每两年举行一次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员(信息员)业务培训班,对各地、各有关单位发挥了示范作用。各地、各有关单位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定期、不定期相结合抓好培训工作。广州市建立大值班工作机制,每年分两批从区(市)人民政府、市应急委成员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到市政府 总值班室参与大值班,有效提高了区(市)人民政府、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值班工作水平。湛江市加强“单兵作战”综合训练,不断提高值班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我值班请放心”。揭阳市今年采取分期分批安排全市各乡镇(街道)党政办(应急办)骨干到市委值班室、市政府值班室轮训的办法,全面轮训基层值守应急骨干。省农业厅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作为值班人员的必修课,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值班人员素质。省气象局定期开展值班业务培训,不定期对值班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广东海事局定期举办下属支局值班人员培训班,共同提升全系统值班人员业务素质。

(四)强化交流,信息报送水平不断提升。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多次强调其重要作用。我省一直在建章立制、提速扩源、格式规范、督办考核等环节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值班室的主营业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特别是2011年召开了全省政府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现场会后,各地、各有关单位相互学习借鉴,查漏补缺,共同推动全省政府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级领导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批示率明显提高,突发事件信息迟报率明显下降、漏报率稳保为零。

(五)强化科技,值班信息化水平不断升级。近几年来,省政府在不断完善传统值班设备的基础上,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值班信息化水平,特别是以“全国一流、亚洲先进” 为目标,按照“标准一致、规划一致、进度一致”的要求,全力推进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已有20个地级以上市、32个省有关单位应急平台与省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大幅度提升了值守、突发事件信息采集、突发事件处臵的能力。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值班工作水平。深圳市去年投入1400万元对应急值班平台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值班工作质量和效率。省公安厅强化现代科技手段在值班工作的应用,开发了要情信息处理、有线通信调度、无线通信调度、视频调度和短信平台等系统,有力提高了值守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理效率。

(六)强化督办,值班制度不断落实。值班制度能否落到实处,督办工作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省按照“一级督办一级”的原则,抽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处理值班业务的能力和水平等,确保各项值班制度落到实处。梅州、汕尾市采取实地检查与电话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逐级对值班工作进行检查。省公安厅采取每日视频点名通报、不定期突击检查的办法,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值班备勤工作的检查督导。省质监局由局领导和办公室负责人组成值班工作管理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对值班人员擅自脱岗、离岗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认真剖析,切实提高对值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政府系统值班工 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深层次原因。目前,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值班室的权威性主要在于能否第一时间掌握信息,能否第一时间收集领导批示回报。各级政府值班室向值班台要权威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值班室电话“逢来必接”的氛围仍需进一步营造。如个别同志看到值班室打来的电话长时间不接或不回复,个别市、省有关单位未按要求及时反馈领导同志批示(指示)落实情况等不同程度存在。

——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落实领导同志交办的事项,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目前,政府系统值班室有的人员业务能力不高,表达能力不强,理解能力较低等情况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值班室的协调性。特别是发生重大以上突发事件时,不少政府系统值班室协调能力不强,信息催报不上来,现场情况未能及时掌握,落实领导同志交办的紧急事项缺乏协调性。

——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时效性是值班工作的生命。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不及时,领导批示(指示)落实情况反馈不及时,情况核实、回报不及时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时效性,导致“应急”变成“应慢”,值守功能退化的情况值得关注。如今年上半年,省政府总值班室要求一个地级市政府值班室核实一条苗头性信息,该值班室足足用了12小时,与目前工作需求差距太大。

——多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值班人员要履行好职责,综合素质是决定因素。目前,全省政府系统有的值班人员离“一脑多用”、“既当侦察兵,又当哨兵”、“盯得住,把得好”、“接得快,传得准”等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思维简单、工作方法单一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值班人员没有学会“弹钢琴”,误事、办错事等情况时有发生。

以上问题的产生,暴露了我省政府系统值班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够高、通报督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值班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值班室作为政府运转枢纽的作用。当前,受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进入多发频发期,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加重、加大。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仍很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事故灾难防控形势严峻。公共卫生事件日益呈现频次高、传播快、防控难、影响广、损失大等特点,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诱发群体性事件因素增加,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增强,涉及领域广泛,参与主体多元,行为方式趋向激烈,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要更加重视值班工作,丝毫不能有麻痹思想,要守好阵地,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三、超越自我,全面推进值班工作再上新水平

值班工作的好与差,关系到政府工作有效运转,关系到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和及时处臵。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务院、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把值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值班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值班组织体系建设。组织体系是做好值班工作的保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省府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设立专门的值班室,健全值班制度,选派政治可靠、责任心强、业务熟悉、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值班工作岗位。近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要着力推进县(市、区)人民政府值班组织体系建设。目前暂时未能设立专门值班室的,要安排专人专职24小时值班,特殊敏感时期,实行双人专职24小时值班。特别要强调的是,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要求,节假日轮流带班,确保政府工作有效运作和突发事件处臵及时有效。

二是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体系建设。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是值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拓宽信息源、壮大信息员队伍、提高信息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定时会商制度、定时通报制度、定时约谈制度、定时考核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信息报送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效用性。特别是要探索建设基层信息综合服务站,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基层信息员队伍。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支撑是提高值班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要转变“一部电话、一支笔”的传统值班方式,加快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保障与有关方面通信和网络的实时联通,利用应急平台完成查看现场图像、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和共享相关数据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动态分析、整理,掌握第一手信息。

四是进一步加强值班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是做好值班工作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值班室人、财、物的保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优化值班人员,提高值班人员素质,特别是要提升值班人员快速反应能力;要建立值班人员轮岗机制,关心值班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值班工作所需的设施,不断改善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休息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值班人员的实际困难,为值班人员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值班文化建设,营造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

同志们,值班工作平凡而重要,责任重于泰山。要树立“值班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发扬“忠诚为要、卓越为先、创新为源、拼搏为荣、奉献为上、自律为基”的精神,牢固树立“三服务”思想,确保值班工作到位、不越位,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对世界、对中国、对吉林、对卫生都是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地震、三鹿事件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化危为机,迎来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与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在抗击汶川地震、处置三鹿事件、保障奥运卫生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疫病等方面表现突出,全省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管理、服务都取得新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国家、我们省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同样,新的一年,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应该说,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拉动内需的大环境,关注民生的大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及全社会生命和健康意识的迅速增强,为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卫生事业、谋划卫生事业、推进卫生事业,实现吉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跨越。

一、更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如何把握,直接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一要坚持公益性质。医药卫生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业产品,具有公益和产业的双重属性。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主要教训就是公益性让位于产业性。多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卫生的支出占GDp比重和公共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都处在较低水平。政府投入水平低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以药养医的政策,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照此估算,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一种“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就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即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也始终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必须看到,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创新很多但也积弊不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把本该承担的很多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给了市场,造成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扭曲。新医改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斥市场机制,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保障公平,让市场确保效率;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也不是实行政府包办,而是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更不是政府只管不办,而是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救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责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三要坚持人人享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医学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而有组织的医疗卫生制度才出现100多年。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是重要社会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而能否让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这个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志。我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既包括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诊疗规范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要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对此,我们必须坚决落实。

二、增强机遇意识,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机遇是发展的加速器。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看卫生,还要学会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民生的角度看卫生,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从更高起点上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超前谋划,主动工作,竭尽全力地争取国家支持,千方百计地用好政策、管好资金、建好项目。要围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开展工作。加强组织推动,使我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支持资金。要围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工作。积极准备参加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的招投标,争取有更多的吉林医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围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工作。对全省县级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排队,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抓紧提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大力加强各类传染病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业医院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要围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开展工作。认真开展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流感、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管理。要围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试点,争取项目投资,争取扩大财政预算基数,享受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优惠政策,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新路。

三、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防治并举、城乡统筹、中西医结合、医教研衔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着眼让老百姓“少得病”或“不得病”,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从“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五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对改变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落后的卫生面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中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今天,我们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一种全新的建构。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及时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

二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要合理布局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强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要搞好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衔接。逐步实现农村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县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心医院的资源共享、有序衔接,鼓励患者使用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符合需求的医疗设施。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养。更加注重对乡村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培养,积极引进、吸收乡村和社区“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

三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努力解决“看病贵”。要继续完善由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努力降低医药费用负担,实现群众基本用药的公平可及和安全有效。

四要着眼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卫生部门要认真负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副省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午,XX同志对去年全省国税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国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200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了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一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保持稳定。预计全省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上了一个新台阶;增幅可达115%,创10年来新高。

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与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奉献也是密不可分的。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切实加强基层、班子队伍和信息化三项建设,在大中型企业和城区税收征管上有所突破,超额完成了各项收入任务。全年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2.4%,增收34亿元;计划考核口径的收入完成272 亿元,为年计划的104.6%,增长11.8 %,增收28.7亿元;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收入180亿元,为年计划的101.7%,增长11.8%,增收19亿元。“两税”收入直接体现为XX财力137.8亿元,比上年净增9亿元。从去年国税工作来看,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收入规模上,全省国税收入、增值税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迈上了新台阶。二是收入的进度、均衡度、税收收入GDp负担率等指标逐步趋好,持续增长的势头进一步确立。三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落实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其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总额46.2亿元,其中出口退税达25.5亿元,增加10.6亿元,同比增长70.8%,连续7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我省西部大开发、再就业、外贸出口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 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GDp增长“保九争十”的目标,工作按增长10%安排,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1%。按此要求,确定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不含财政专员退税)207.3亿元,增长15%,增加27亿元的目标。按此测算,全省国税系统需要组织收入305亿元,增长12%,增收33亿元;完成“两税”收入271亿元,增长14%,增收33亿元。应该说,这个目标是积极可行的。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可能好于去年。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全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从全省来看,我省经济发展自身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新的增长动能正在集聚和释放,发展的后劲足、潜力大。一是“三个转变”开辟了加快发展的新空间。经营城市力度加大,城市建设成为投资增长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力量,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有助于带动整个城乡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人才资源资本化进程加快,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二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继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外经贸形势趋好,在国有投资引导下,民间投资增长强劲,汽车、住房、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增多。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重大项目安排上的倾斜,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规划、筹备之中。这些既在近期拉动经济增长,也形成长远发展的持续支撑力量。四是资源开发前景非常广阔,潜在的市场需求也较大,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这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广阔。这些都为我们完成今年各项税收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完成今年税收任务压力也很大。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必将形成一些减收因素;从今年开始分步实施税制改革,也将增加税收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加之去年税收收入基数较高,今年要保持收入的较快增长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各级国税部门要正确分析当前的经济税收形势,从经济观察税收,从税收观察经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自觉服从服务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增强机遇感、责任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团结拚搏,扎实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分配的作用,为促进XX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国税部门要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今年我省国税收入基数较大,增幅相对较高,既积极可行,又实事求是,希望全省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无条件地落实好、完成好。要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禁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组织好各项税收收入。一要加强税收征管。近几年,全省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5%左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还有潜力可挖。各级国税部门要坚持从基础抓起,大力推进精细管理,从经济发展、产业成长、税源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从相互关系中把握税源,寻找潜力所在,努力扩大税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要加大清欠力度。一方面,对过去的欠税要认真清理,加大追收力度,尽量减少历年欠税。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把该收的税收起来,严格控制新的欠税发生。三要加强检查。去年,全省国税稽查部门对101个重点企业进行检查,查补税款3亿元,户平近300万元。今年,要继续加大稽查力度,以查促收,以查促管,防止税收流失。

(二)优化税收服务。各级国税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从政策上、管理上、执法上改进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主题活动,进一步抓好纳税服务工作,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继续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措施,吃透政策,把握要领,税企联动,密切配合,充分运用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我省产品以不含税价格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多创外汇。同时,积极落实涉外税收政策,鼓励境外企业到XX投资。要大力推行“一窗式”服务,统一规范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和标准,将执法依据、程序、主体、责任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让纳税人缴明白税。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性机关,共同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三)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灵魂”。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先治税,治税必须依法。《行政许可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各级国税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刻领会其立法宗旨、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全面清理、废止、修订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并切实加强管理。同时,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查处非法印制、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利用造假帐等手段偷逃税款案件,突破一批大案要案。通过集中行动,使涉税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遏制,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省国税、地税系统要坚持团结征税,依法治税,进一步搞好国地税的工作协作,健全机制,加强信息交换,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国税工作。应当看到,我省国税收入、改革、发展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今年收入计划已经安排得较足较紧,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国税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国税系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国税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最终要靠每一位干部去执行、去落实。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程度如何,群众能否从中受益、受益多少,关键在于干部工作的水平、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 一要抓好学习。首先,要进一步学习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其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第三,要认真学习税收知识,熟悉税收政策、税收法规和税收业务,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用税收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 二要抓住关键。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带出一支政治合格、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好队伍。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速干部的成才和成长。

 三要转变作风。作风问题,本质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学忠书记逢会必讲,反复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意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做好做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国税系统作为省级文明行业,要在转变作风方面继续起好示范作用。要继续狠下功夫转变作风,主动为基层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同时,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执法监管部门,税收工作与人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必须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堤防,这既是保证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干部的需要。

 全省国税系统今年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希望国税部门的同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三五四”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XX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昆副省长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应急委副主任 潘那生 (2009年8月6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和市应急委决定在这里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会......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保障。围绕......

    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佟星 (2008年3月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省政府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

    副省长在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正确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

    副省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五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韩寓群省长亲自为这次会议致信,这对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有力的推动。刚才,会议传达了韩省长的致信,表彰了在2004年建设工作中做......

    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经省政府同意,法制办就组织召开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和2005年政府法制工作,研究法制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

    在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

    在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一个时期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如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