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开题报告课稿
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开题报告
一、综述
(一)研究背景
自 90年代以来 ,我国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 ,远高于 80年代以前 ,更高于发达国家。对这一倾向专家一致认为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及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 ,以及抗生素的发展 ,剖宫产指征发生了演变 ,实践证明 ,确实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国内剖宫产率出现迅猛增高势头 ,它来源于医生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重受社会因素干扰所致 ,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因为剖宫产并非是降低两率的唯一手段 ,不必要的剖宫产不仅增加母儿的危险性 ,同时医务人员也身受其害 ,识别和处理难产的基本技能将逐渐退化并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降低两率应靠加强围产保健来实现。
(二)国内外研究剖宫产现状
据 Richard报道,美国的剖宫产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5.5%,而到1988年升到25.0%,是当初的5倍,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快的。但是从80年代起,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这种趋势,使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到8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以上变化证明,经过努力剖宫产率是可以得到稳定并下降的。国内据1989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资料报道,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2%,60年代剖宫产率<5%,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20%,90年代上升到40%。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但少数已超过60%。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区、县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这种变化动向与我国和国外的剖宫产率变化模式很相似。国外剖宫产率上升的迅速阶段在70年代,到80年代已趋于稳定,而90年代则逐步下降,这种上升的趋势持续了大约20年。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在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还在继续上升。那么到21世纪初能否稳定并下降呢?
二、剖宫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麻醉、输血、抗感染技术的发展,使剖宫产手术病死率下降、安全性大大提高。剖宫产指征发生了演变 ,诸如损伤较大的臀位牵引术、中高位产钳术、头皮牵引术等已被较为安全的剖宫产术所代替 ,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妊高征、子痫等 ,已不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2.剖宫产的孕产妇病死率
1973~1979年瑞典704732例分娩中,剖宫产63075例,与剖宫产有关的孕产妇病死率为12.7/10万活产,比同期阴道分娩的 1.l/10万活产高12倍,同期美国Wayne[5]州医院报道剖宫产孕产妇病死率为102.9/10万活产。国内沈阳市四所医院23067例剖宫产孕产妇病死率为48.12/10万活产。以上报道死亡主要原因是出血、感染、肺栓塞、羊水栓塞等。3.剖它产术后近期并发症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可有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子宫或腹壁切口感染、贫血、血栓静脉炎、术中出血、损伤其它脏器等。国外报道术后总并发症可高达28.3%,国内报道剖宫产近远期出血可达5%~6%;感染率达3.6%~8.1%。4.剖宫产远期并发症
在剖宫产术后远期随访中,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异位妊娠等并发症明显比阴道分娩组高。5.围生儿病死率
医生们依赖剖宫产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在剖宫产率上升初期,使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但1989~1992年剖宫产率上升到35.3%,而围生儿病死率在13‰后不再下降,相反剖宫产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10.6‰,比阴道分娩的3.5‰明显增高。以上事实说明围生儿病死率尤其新生儿病死率下降,不是单靠增加剖宫产所能奏效的,而是围产保健、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正确处理和新生儿医学发展的共同结果。
6.医务人员概念的误导及助产技术的衰退
剖宫产率迅速升高的根本是与医务人员概念有关,手术科室医务人员往往把手术刀作用看得过高,而忽视术前、术后的监测及判断,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以至于延误诊断或错误处理。
(二)理论意义与展望
通过对剖宫产术历史的回顾,了解到剖宫产手术本身的日趋进步和完善,减少了因手术技术本身等问题所引发的母儿并发症。同时提醒产科医务工作者:放宽剖宫产指征,增加剖宫产率并不一定能提高母儿的生存率,相反使母儿的远期和近期并发症增加。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不努力遏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需引起重视。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对2000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三、剖宫产率上升的解决办法: 1.加强产时保健,提高助产技术质量
(1)应根据孕产妇及胎儿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生理、心理、精神和体力的支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2)加强孕产妇及胎儿在产程中的监护。
(3)任何干预应有明确的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4)提高助产技术,减少产伤。
(5)分娩镇痛,使孕产妇能舒适、安静地完成分娩过程。(6)加强四个产程的观察。
(7)抢救人力及设备均处于功能状态,随时可进行有效的抢救。(8)请家属参与产程的陪伴及支持。2.无绝对的剖宫产指征者,均应有试产机会。3.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4.加强医务人员的认识转变 健康教育: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妊娠分娩的生理过程,了解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结论:剖宫产率的盲目剧增,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不努力遏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需引起重视。主要参考文献:(部分)
[1] Richard PP;High CS rate, a new perspective [M];Obstet Gynecol;1985年
[2]张振钧 ,李家福 ,刘棣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纪要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9年05期
[3]Richard HP, David AM;Cesarean birth: how to reduce the rate [M];Am J Obstet Gynecol;1995年
[4]郑平,黄醒华,王淑珍;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 [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年03期
[5]黄星,孙燕;剖宫产率升高相关问题探讨(附86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李源;剖宫产的现状分析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D];吉林大学;2004年
[7]郑碧芳 ,周智 ,曾玲;剖宫产术式对妇科手术的影响 [J];广西医学;2005年08期
[8]郭宇雯;61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的术前心理因素分析 [J];安徽医药;2007年08期
第二篇: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和展望开题报告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高校为例
一、绪论
1、选题缘起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模式的办学模式,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外合作办学逐渐的引入到我国之中,通过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进而更好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据《文汇报》2009年11月10日的报道,目前全国范围内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有1101个,其中高等教育占872个。从地域分布看,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文化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合作对象看,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从办学层次看,跨域从幼儿教育到博士的各个学历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教育产业化倾向、低水平重复办学、教育主体管理不到位和政府监管网络函待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开展对中外合作办学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己经非常必要。
而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由于我国的相关政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忽略,进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不够,本文主要是以S高校为具体的案例,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2、选题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论文的研究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发,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利于更好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高高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第二,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找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更好的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引进人才,进而更好的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力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3、核心概念界定
(1)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
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类活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签署了相关协定,对教育做出了承诺。在教育服务的商业存在方面,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范围不包括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务(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等),包括幼儿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各种非学历教育。在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学历教育机构和项目占多数。
(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指利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人员进行组织、调配,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循环,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能够有效的对人员进行监督,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4、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十分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等一系列与人员相关的管理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要从企业人员的心理出发,满足人员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只有当人员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更多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要注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主要就是根据人类在生活中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将其分为五大类,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最根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只有在解决了生活温饱等问题之后,才能去追求更高的需求,最后实现自我。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追求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当外部的生活条件逐渐的好转,人才会有更高的追求,只有当生活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深一层次的精神需求。
(2)竞聘上岗理论
所谓的竞聘上岗主要就是企业在招聘某个职位人员的时候,将其所需要的要求公布出来,而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能力以及掌握的技巧,进行竞聘,若是能力符合招聘岗位的需求,那么便可以获得该岗位[19]。
从字面上来看,竞聘上岗主要就是两层含义:第一是“竞”,所谓的竞也就是指竞争,企业中的人员要想获取该职位那么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进而才能击败其他竞争对手;第二就是“聘”,所谓的聘主要就是指招聘,在该岗位招聘过程中采用科学、公正、公平的理念,鼓励员工凭借能力胜任职位,杜绝“走后门”这种不良习性的产生。
(3)绩效考核理论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所谓的绩效考核主要就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工作能力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进而根据考核结果给与员工一定的额外奖励[20]。
对于企业生产发展来讲,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避免“多劳少得、少老多得”现象产生,只有当员工的工作量与奖金数量达成正比例发展的时候,员工才能更愿意去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4)薪酬理论
薪酬就是指企业员工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以及能力等来完成单位所交给的任务之后所得到的相应报酬。对于薪酬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考虑,从狭义的角度来讲薪酬主要就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资、福利等,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薪酬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它既包括物质上的薪酬,又包括非物质上的薪酬,物质薪酬主要就是现金方面的,而非物质薪酬主要就是员工的心理需求[21]。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光是现金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更重视心灵上的追求,因此非物质薪酬十分重要。
5、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要比国外晚些,相关的管理理念也没有国外成熟,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致使企业人员不稳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大量的人员的波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我国大量学者对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讲十分的重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能够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我国学者赵曙明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的将人才应用到正确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王卫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以及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于人员的活动以及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能够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对于企业的忠诚度[1]。孙东娟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战略方针,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能够为企业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他通过对于具体的企业进行分析,认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十分的重要,建议企业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2]。
同时,喻竺以具体的企业为案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建立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第一,要加强对于人员培训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加强对于人员招聘体系的建设;第三,要加强人员的薪酬待遇的建设;第四,要加强人员发展方向的建设[3]。
赵曙明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虽然都具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缺乏相应的人员考核体系,对于人员的发展规划缺失,不利于更好的对于人员进行管理。他建议各大企业必须引进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人员进行管理[4]。
许霖指出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对于任何企业来讲,都必须要注重人员的管理,而人员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他建议各大企业要从员工的心理出发,制定符合员工满意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人员的发展[5]。
[1][2] 王卫平.基于模仿创新战略的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孙东娟.我国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外学院家,2013(19):23-25.[3] 喻竺.浅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3(7):34-36.[4]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 许霖.CJ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我国大量学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2.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就我国国内而言,绩效考核制度在学院管理中使用的较多。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成熟,理论研究较为完善,而且在各学院的实证也屡见不鲜。国内对学院绩效考核的研究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国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补充和完善。
与在学院中的应用相比,我国教育事业中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开始的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很匮乏、视野很狭窄。因此,对中学阶段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这一话题还很新颖,很有研究价值。现有的研究成果以近几年的文献综述类、总结类为主。大都是对国外制度的阐述和介绍。对绩效考核制度,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针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定位:王大磊认为,绩效考核不是教师工资和学生学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对教师教学态度、技能、业绩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工资的发放。除此之外,要对评价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第二,针对绩效考核实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学者刘团英认为,事业单位在进行薪资改革时,应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科学制定教师的职位和工作强度,坚持责权结合。第三,对于实施绩效考核的利弊研究,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有利也有弊。杜族认为,尽管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提高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例如,这种工资分配模式的量化需要时间,考核标准不易统一等。20世纪以来,学术界人士对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研究力度增大,特别是大陆地区,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人士认识到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纷纷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这方面文献的质量和数量也大幅度提高。对文献进行总结发现,除前述几种观点以外,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分析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和不足。自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以来,尽管部分地区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很多地区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郑州大学魏向平教授通过对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调查研究发现: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师对绩效考核比较满意,认为绩效考核制度是必要且可行的。但是在郑州市各所学校之间绩效考核的差距较大,呈现严重的失衡现象,而且很多地区和学校绩效考核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邢海亮也做过此方面的调查研究,他指出: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推行后,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之间的差距较大,尽管该制度的实施让教师的报酬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过大的差距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不满。
戴俊龙在《吉林华侨外语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研究》中分析了N中学绩效考核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该大学提出了绩效考核具体原则和目标,并以N中学为实例,提出了一些宏观上的思考[6]。
许亮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中以绩效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对A学校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尝试建立了一套A学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7]。
(2)探讨有关绩效考核的政策。例如,上海同济大学的曹宇在教育事业中的绩效考核制度添加上学院绩效考核的理念。尽管学院和学校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是学院管理中的先进的绩效考核理念值得学校学习和借鉴,借助学院的经验可以发现学校在制度实施工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学校少走弯路。其次,做各种准备工作,即将市场机制引入学校。最后,切实实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完成构建这一阶段的工作,注重教师意见的反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积极的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改革制度。首都师范大学的朱凤强也对如何对我国绩效考核政策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提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琼提出:我国绩效考核的推行利弊兼而有之,一方面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提高的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和组织目标,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其弊端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看。首先,从横向分析,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因吉凶给工资制度的推行而降低了。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和难度存在很大差别,但其评价考核的标准却大同小异,导致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薪酬待遇与工作不成正比,而很多工作量不如自己大的同事却和自己领着相似的薪酬,[6][7] 戴俊龙.吉林华侨外语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4.许亮.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D].大连海事大学,2014.从而使其工作积极性降低。其次,从纵向看,不同职称、在学校中的不同职务的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例如,高、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往往是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高而且工资涨幅远远高于其他两个职称的教师,这就导致教师对绩效考核制度的不满。
(4)探讨绩效考核改革中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还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标准的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标准不明确、考核主体不科学等等。很多学者纷纷将研究重心调整到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上来。如贵州省息烽县永靖中学李良峰提出了关于建立考核机制的种种建议。即:根据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岗位职责,根据工作难度和强度制定相应津贴。根据学校内部管理建立汇报机制,即不同层次工作人员之间的纵向评价和同级工作人员之间的横向互评,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
李欢(2014)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她指出目前教师的绩效考核比较缺失,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比较片面,未能从全面的角度对于教师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的拟定了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希望能够更好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8]。
袁永辉(2014)指出在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增加到考核的指标之中,将学生的满意度作为一项考核的标准,从学生的角度对于教师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分析;第二,要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第三,要对于教师职业操守进行考核。不断的完善教师的考核项目,才能够更好的对于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9]。
综上所述,我国在绩效考核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肃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绩效考核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断发展该制度。
(二)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国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略早些,国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对来讲对于人力资源要比国内企业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他们更早的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管 [8][9] 李欢.盘锦市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袁永辉.XG学院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早在1964年的时候,Potrick M便发表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读本》一书,在书中明确的强调了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及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的方法等作出了详细全面的说明[10]。J.Storey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方针和目标,他认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员工的自尊,给与一定的权力和职责,进而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11]。R.S.Schuler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主要包括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培训、招聘过程以及相关的薪酬方案的设计过程[12]。
在国外早已经将人力资源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成功的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组织项目来进行管理,其中也有大量的学者对于人力资源项目进行研究,并且主要从员工招聘和绩效考核两方面进行研究。
国外学者对员工招聘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研究,例如Murphy K.J.认为企业在对员工招聘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便是面试,但是他认为面试虽然比较普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在面试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对员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了解,存在着一定的招聘风险[13];S.P.Robinson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在企业中有90%以上的员工都经历过了面试的环节,通过面试来到企业工作[14]。
在员工的绩效评价方面,Coughlan研究了具体的考核方案,利用考核方法对于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进而更好的保证员工的工作满意度[15]。
国外学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具体,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2、绩效考核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学者在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进而更好的加强对于教师的考核,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例如Walton(2009)从教学的特点 [10] Potrick M.Wright,Gary C.Mcmaha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1992,(18):295-320.[11] J.Storey.Developments in tii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London: Blackwell.1992:5-10.[12] R.S.Schuler.Managing Human Resources.5th edn.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l995:221-245.[13] Murphy K.J.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23).11-41 [14] S.P.Robinson.Personnel.The Management on Human Resources.EnglewoodCliffs, N.J.Prcntice-HaU.1978:10.[15] Coughlan,Anne,Ronald Sehmidt.Executive Compensation,Management Turnover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67-83 出发,认为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它不同于普通的企业工作者,对于教师的考核方面更加的多一些,他们指出教师考核的过程中要对于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且还要从学校的领导和学校学生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不能够单一的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评,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对于教师进行考核[16]。
Pigors(2010)认为教师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看中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贡献,教师对于学生的付出,学生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考核教师的标准,其次要对于教师的技能素质进行考核,这两个方面是教师考核的关键[17]。
Peter F(2013)从美国经验来看绩效考核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测量教师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是绩效考核如何设计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当前美国非常重视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并且设计出增值法,对于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他指出在考核的过程中要依据科学数据,不能够随便的进行考核,要通过具体数据的调查、计算,才能够给与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实现公平[18]。
除各国对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践之外,国外很多一线教育者和学术界人士也就绩效考核制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知名教育学家科恩对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该制度只是在短期内对教师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其效果并不能持续下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往往在注重奖励的同时忽视了工作质量。而且,这种工资模式下教师之间、同事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和谐工作氛围的形成。
阿尔曼·阿吉斯则认为尽管绩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完成了种种目标和任务,但是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例如: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科学;高级管理者工资过高;奖励幅度不高等等。由此可见,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践和研究对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但是在对外国经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模仿、生 [16] Wal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5):234-237.[17] Pigors.Employee Selection[M].London: Hutchinson, 2010:152-157 [18] 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New York: Harper&Brothers, 2013:264-265 搬硬套,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国外对绩效考核的推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过了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我国对该制度的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扎实前进。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
本文在写过过程中主要是以S高校为具体的案例,S高校是中外合作的高校,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要的调查对象的,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章,主要是绪论部分。对于论文的写作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内容等进行介绍分析。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及理论部分。主要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及发展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分析,为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是对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第四章,归纳总结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五章,对策制定。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更好的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研究假设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研究假设,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缺失,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招聘不合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成正相关关系。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培训机制不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成正相关关系。
第四,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激励机制缺失,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成正相关关系。
第五,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岗位规划不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成正相关关系。
3、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论文的写作,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参考文献的阅读、分析、整理,掌握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以及发展现状,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问卷调查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以S高校的教师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下发到教师的手中,并且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掌握目前中外合作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中外合作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归纳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第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相应的理论,制定解决措施。
4、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中外合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重点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分析原因,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充分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研究的难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的难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S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问卷的真实性比较困难;第二,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主要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构建相关模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研究的创新点: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却几乎都没有,而本文主要是对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5、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搜集查阅与论文相关的文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
第二阶段(2016年12月--01月):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三阶段(2017年01月--03月):撰写论文
第四阶段(2017年03月--05月):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交流。第五阶段(2017年05月--06月)修改完善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三、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的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S高校的教师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教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进行研究分析,第三部门主要是对教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具体的调查问卷的内容如下所示: 您好!
为了更好的对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设计了此次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主要是为了学术论文的写作,并不涉及学校的私密,还请放心回答,谢谢您的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 男 B女
2、您的学历?
A 本科 B硕士 C博士及以上学历
3、您的工龄?
A 1-2年 B3-4年 C5-6年 D6年以上
4、您的工资?
A3500-4500元 B 4500-5500元 C5500-6500元 D6500-7500元 E7500元以上
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5、您认为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A十分健全 B比较健全 C一般 D不太健全 E不健全
6、您认为学校的激励机制是否合理?
A 十分合理 B 合理 C 一般 D 不太合理 E不合理
7、您清楚学校的招聘计划吗? A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清楚
8、您认为学校的招聘是否公平? A公平B不太公平C不公平
9、您认为学校的招聘途径是否充足? A充足 B不太充足 C充足
10、您认为招聘的效果如何?
A达到招聘效果 B未能够达到招聘效果
11、您认为招聘人员的素质如何? A很好 B不太好 C不好
12、您学校的培训的频率如何?
A 一个月一次 B一周一次 C没有固定时间
13、您学校的培训内容是否全面?
A全面 B比较全面 C不太全面 D不全面
14、您学校的培训是否保留培训记录? A总是保留 B偶尔保留 C不保留
15、您学校的培训效果是否明显?
A明显 B比较明显 C不太明显 D不明显
16、您学校是否制定明确的岗位规划?
A明确 B比较明确 C一般 D不太明确 E不明确
三、教师的满意度调查
17、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A、已经超过 B、刚刚达到 C、还未达到 D、远远低于
18、目前的激励机制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A、已经超过 B、刚刚达到 C、还未达到 D、远远低于
19、目前的培训机制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A、已经超过 B、刚刚达到 C、还未达到 D、远远低于 20、目前的招聘机制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A、已经超过 B、刚刚达到 C、还未达到 D、远远低于
21、目前的岗位规划是否达到您的满意度?
A、已经超过 B、刚刚达到 C、还未达到 D、远远低于
四、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方面:第一,教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不高;第二,教师的流失比较严重;第三,教师的岗位结构不合理;第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第二,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第三,招聘机制不科学;第四,培训效果不明显;第五,教师岗位规划缺失。
五、策略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了解决的措施,本文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健全中外合作办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二,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教师的流失率;第三,完善招聘机制,更好的为中外合作高校引进人才;第四,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五,制定完善的教师岗位规划,保证教师岗位结构的合理性。
第三篇:两岸关系现状与展望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两岸治权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50多年的两岸关系有两大重要变化,一是两岸人民由老死不相往来发展到相对自由的交往,二是台湾当局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转变为否认“一个中国”原则。21世纪的今天,两岸人民往来十分频繁,两岸经济与文化趋向融合,虽突破了诸多政治僵局,但很多政治难题仍然存在,但是我们坚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将归于祖**亲的怀抱。
一、两岸关系现状观察
现状由历史发展而来,解读现状必须从历史开始。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有关方面最近曾就两岸关系进行
108项民调,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的占64.9—,肯定两岸关系目前缓和趋向的占52.2—。两者,一是对两岸维持现状的肯定,一是对当前缓和趋向的认可。
从目前看,各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比较一致的。中国政府是最坚定的,不会有任何退让;美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现台湾当局,既承认“九二共识”,也坚持说它是“一中宪法”,两者本质上都是认同“一个中国”的。但实质上要求确实不同的。
台湾方面要求的现状,是“不统、不独、不武”;美国方面要求的是“不统、不独、不战”; 两者基本上一致。而中国大陆方面要求的,则必须是 “一个中国”。因为,两岸虽然还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并无任何改变。还有,两岸实行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因而,“一国两制”实际上也是两岸的现状。尽管民进党千方百计把“一国两制”污名化、妖魔化,但就是无法驳倒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总之一句话,我的两岸“现状观”,就是要把两岸“客观存在”的现状,也就是“一国两制”,转化为“主观认同”,即通过两岸平等协商,使之共识化,合法化,完善化,正常化,从而使两岸关系持续的和平发展和共创两岸人民的永久福祉。
三、两岸关系未来展望
多年来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随着两岸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往来,两岸人民更加的相亲相爱,两岸关系趋向融合。
在一个有关海峡两岸问题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与他进行了交谈。
海峡两岸的对话不仅仅是学术对话,更是历史的对话、民心的对话、未来的对话”。辛旗先生做专题发言“登高望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所谓“历史的对话”就是两岸在中华民族近代史悲情方面要有设身处地的体谅;所谓“民心的对话”就是相互理解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民为本,遂民所愿;所谓“未来的对话”就是根据两岸现状,寻找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交集点,保证稳健、和平地推进这一进程。
辛旗先生说,“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而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
最后,我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只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两岸关系终将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台湾问题一定能够早日解决。
第四篇: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1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文课外教育也不例外。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生发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由此,我深感学生阅读量的狭窄和词汇量的枯竭。故而送走了前一届毕业生之后,从这一届开始就特别留意并着手调查了一些情况。在初一册课文《龙宫索宝》和二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后,我就格外关注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设置了一些题目,作为这次调查的内容,同时也作这调查的结果。
二、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1、你喜欢阅读课外书吗?喜欢哪一种类的文学作品?你周围流行哪一类的书籍?
2、你阅读过哪些名著?是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
3、课外阅读的时间怎么安排?会不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影响?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
4、课外读物的来源有哪些?你是被动阅读还是主动阅读?你的老师和家长支持你进行课外阅读吗?
5、你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你认为怎样的课外阅读形式最适合你?
(一)、我对所任普通班级的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第一个问题,我设置了三个选项,即“喜欢”“一般”“不喜欢”,结果选择喜欢的有96名同学,占80%;一般的有18人,占有15%;不喜欢的有6人,占5%。这个结果大致上反映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这一点无庸置疑。而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6名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最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
(二)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喜欢小说的学生占大多数,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进一步的调查却发现,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绝大部分喜欢的是武侠、言情之类的作品,他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阅读的原因则是作为消遣,或是欣赏琼瑶的文笔和金庸武侠小说惊险离奇的情节。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仅管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历史、诗歌甚至是科普作品,认为它们太枯燥乏味,或是过于老化过于偏激,科普读物过于深奥,缺乏形象性和通俗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久和深入,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
周围流行的书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初一学生还在看一些诸如《七龙珠》、《篮球飞人》、《灌篮高手》《老夫子》等一类漫画作品,跟实际的阅读能力极不相联系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一些健康向上的,如《读者》、《文摘》之类的,男同学尤其喜欢像《足球世界》、《新兵器》之类的书籍,说明中学生的`阅读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二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就总体而言,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阅读中外名著较多的同学,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也不错。他们也有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做一些摘记。由此看来,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应该在课外立阅读上加以引导。
(三)、阅读的时间安排,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著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多数认为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尚且觉得时间紧迫,没有时间放到课外书上。至于课外阅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几乎全体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可以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这说明了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要稍加引导,相信会形成一种好的局面。我们期待这种局面早日出现。
(四)、课外阅读资料的来源问题,不外乎三个字,就是大部分学生阅读凭的是兴趣,或者是老师布置作文或其他作业要求的时候,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学期中途,以被动学习为主,而在假期中,则是以主动学习为主。可知,学生懂得课外阅读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只是没有时间或没有阅读的积极性。
这项调查的结果显示,老师和家长虽然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但都有其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作出决定的指挥棒就是“是否对成绩有帮助”,真正以增强学生素质或者照顾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鼓励课外阅读的是很少的。
三、调查后的一点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然而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妥善处理好基础课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的问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责任因势利导地做好引导工作,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他们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敦促他们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做学生课外阅读的知心人,善于和学生交流,摸准他们的脉搏,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地为学习服务。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虽然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2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他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当前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我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从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其原因,探索以课内阅读为本拓展连接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寻找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效绩的途径。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工选择了我所带的八年级三班四班的学生共计100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确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范围、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00名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对问卷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来看
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的人数占60.7%,超过了其它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50.69%,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或者为取得较好成绩,看一些教材辅导读物。从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来看,有73.7%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55.08%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有36.05%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也有33.38%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阅读目的较为明确,对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二)从阅读时间看
调查结果显示,42.18%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5.02%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7.68%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6.32%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提出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多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有城市学生都是普遍存在的,虽是已实施了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贯彻,学校为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最终我们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
(三)从阅读途径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77.31%和77.81%,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6.5%和6.31%。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而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虽也有这些设施但藏书很少,这造成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适合初中生阅读以及与时俱进的书籍。
(四)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罗曼.罗兰、海明威、莫泊桑,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四、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校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上及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张贴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的画像;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通过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的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看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只有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科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懂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的记下来。
(2)建立学生阅读成长卡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课内与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成长卡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档案”“课外书资料”“读书体会”三部分内容,在“读书体会”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内容
2、最让我感动、最感兴趣的部分及原因
3、最让我喜欢的任务及原因
4、我的看法或感想等。
(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必须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实效。评价的内容极其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并注重教师、学生自我及相互间评价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分削断目标达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3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符合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新课改的要求
农村小学增设英语教学以来,还处在一种缺乏语境、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方法不多的阶段,尤其是英语阅读和英语口语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英语教师最犯愁的地方。如何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是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其实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就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不足
(1)重视语言知识能力,忽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2)重视传授讲解和练习,忽视阅读过程中的指导
2、学生自身阅读能力薄弱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生明明知道一个个单词的意思,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之后却又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了。这样就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阅读内容有限,知识面狭窄。同时有的学生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捕捉信息的能力较弱。这些使得小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 除了上面的主要问题之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研究目标
1、找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不高的原因
2、开展一些提高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教学
3、总结归纳出提高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农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开展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现状的分析和探讨交流,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开展农村小学英语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已经取得的经验,设计一些提高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小游戏、小活动及课堂教学实验,在实验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有效方法,形成经验、推广交流。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文献资料,特别是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现状,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再通过问卷、座谈和活动展示等手段,掌握研究实施情况,使实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
3、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阅读活动设计、阅读策略指导、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应当努力做好教学中的铺垫工作,通过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形式,使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获取新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2、趣味性原则
在阅读课的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设计阅读课活动时,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力争做到设计的任务生动有趣、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顺着课文的思路积极开动脑筋,并参与到各项任务中去,进行语言实践与写作。
3、实践性原则
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为学生创设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拓展实践空间, “以读促说”、“以读促写”。
4、整体性原则
注意将教材与阅读材料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发挥教学的整体效益。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计划用时两年。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12-20xx.03)。
筹建准备工作,制定“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课题计划与方案,搜集和储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等理论著作,储备必要的理论资料。形成课题研究申报方案,积极修改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xx.03-20xx.06)
完成“我校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和困难”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制约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几个主要方面。组织课题开题研讨会,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主要活动:制定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状况。
第三阶段:课题论证阶段(20xx.09-20xx.03)。
针对问卷调查中归纳总结出的制约因素,制定预设性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验性教学,互相听评课学习,调查大家上课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施方案。
第四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04-20xx.09)。
这个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积累资料,自己在研究的基础上,准备上一节英语阅读教学课,平时注意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长期训练中展现他们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施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好札记,完成《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阶段性报告。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xx.09-20xx.12)。
对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汇总各类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研究论文《农村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与分析》,《农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经验》并推广研究成果,申请评估鉴定。
七、课题研究人员人员分工
1、刘会玲,负责课题研究具体工作。
2、王庆,负责课题研究各类活动的组织,安排和经费保障。
3、谢迎春,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收集。
4、李莉,负责课题研究问卷调查。
5、张晶,负责课题研究档案收集整理。
6、丁兆伏,负责课题研究图片、信息收集整理上报。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4
一、调查目的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们由于积累不足造成许多学习困难,比如说理解力差,对文章把握能力不足,缺乏阅读体验,难以在文章中找到共鸣。
其实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体会没有亲身经历的感情充分的阅读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够给同学们语文学习带来较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对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学生在课外读一些什么样的书,这些书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何作用。抱着以上这些目标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针对初二年级进行的,随机挑选了初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两个班级总人数为75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5人。考虑到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升学压力还不大,也已经比较适应初中生活,课余时间应该比较多,调查所得数据应该比较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同学们对于阅读还是有较高的热情和期待的,同时在课余时间里也有一定时间花在了阅读上,也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寻找一些读物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们也有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
2、同学们的阅读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把阅读同课后的娱乐等同看待。在阅读对象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同学们还基本处于有书就看,不感兴趣就扔的状态。老师,家长都为同学们的阅读提供了一定条件和便利,但是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监管还没有落到实处,对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向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
3、同学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也缺少与人分享阅读体验的途径。这也是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不能长久持续的原因。这样的阅读状态导致同学们读书往往处于看过就忘,没有读后的反思,不能真正通过阅读而有所提高。
四、措施和建议:
1、从初一开始开设阅读课,以读书沙龙的形式推荐介绍自己所读的书,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笔记。用这样的形式来提供同学们阅读的平台,引导同学们读书的方向,并且能够让同学们在读书之后有所反思,并形成文字。
2、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要仅仅把眼光停留在语文书上,要利用课堂的时间向同学们反复推荐一些好书,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相应购入一些老师推荐的图书,方便同学们借阅。
3、多与家长沟通,发挥家长的监管作用,利用寒暑假让家长监督完成一些阅读任务,做到离开学校不停止学习。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5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
中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是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也是语文教学最终的归宿。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学校的办学思想及教师的指导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指导教师今后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醒学生家长提高对孩子读书的支持意识、建议学校转变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本次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平泉初级中学的985名在校生。他们分属三个学年段,我们将从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填写问卷、结果统计来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三、当前我校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时间方面:
阅读时间少,课外阅读得不到保证。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较少,96%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4%的学生每天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从阅读的时间段上看,都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
2.拥有课外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方面:
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的总量严重不足,拥有的课外读物品种单一,以唐诗居多,小说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居多,童话、神话、寓言、诗歌、散文较少,外国作品更少。
3.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方面:
调查统计显示,有86%以上的学生家长表示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支持只是口头上的,绝大多数还是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才表示支持的。14%的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浪费时间,根本不支持,怕影响学生的学习。另外,从学生购买书籍的花费上来看,投资明显不足。95%的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看不到阅读的收益,仅仅想着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宁可花钱让学生吃好、喝好,也不注重阅读。
4.课外阅读的方式方面:
95%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有限的几本课外书,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课外书。除此之外,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只有电视了,而学生看电视只注重动画片或武打片中刺激的场面或是新奇的画面,并不关注电视作品中的语文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5%的学生除了父母给买书或电子出版物外,可以向老师、同学借书,有的家长其工作单位有图书室也可以利用,条件好的同学在家中可以上网读书。
5.阅读书籍喜好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集中在动漫科幻、玄幻恐怖上,占调查人数的93%;喜欢文学名著等与语文相关的书籍的学生占6%;另外还有1%的同学不喜欢任何阅读书籍,只喜欢利用时间玩游戏。从阅读使用的媒介上来看,97%的学生喜欢使用手机、电子阅读器或者进行网上阅读,只有3%的喜欢纸质书籍阅读。
6.从阅读笔记的书写情况看: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凭兴趣或是老师的要求,不能自觉主动阅读。
7.阅读效益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90%的学生认为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创作的欲望;还有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或者没有感觉。因此从课外阅读的感想方面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交了白卷,也就是没有感想。
四、影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诸多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2.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
3.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4.缺少教师的指导是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狭窄、阅读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对我校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1.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就业观。
现在全社会都应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唯升学论、唯学历论,唯分数论的旧观念,尤其是新闻媒体应更多地宣传那些勤奋上进、多才多艺的普通学生,而不能过分宣传那些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从而在群众心里树立“学习优异者是人才,多才多艺者更是人才”的观念。
2.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应形成制度。
要让每个学生家长在与学校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的条件和氛围。
3.学校的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应落到实处。
图书室的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比起来,事虽小但意义不同。各学校只要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去做,一定会把图书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筹建电子阅览室。
4.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可以为学生列出书目、提出要求、教给方法,并组织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本次我校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较好地反映了我校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对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指出了方向,为我校在图书室的建设、管理与使用上提出了建议,也为广大农村学生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出了希望。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6
一、本次调查的对象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上容易被忽略的一环,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同时还能反映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学校的办学思想及教师的指导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指导语文教师今后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醒学生家长提高对孩子读书的支持意识、建议学校转变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本次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XX市最大的一所农村乡镇初级中学的1194名在校生。他们分属三个学年段,其中初一新生8个班,392名学生;初二8个班,427名学生;初三8个班,375名学生。当中镇内工人子女、机关干部子女、教师子女总计538人,占学生总数的45.1%其余为周遍农村农民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4.9%。学生分别来自镇内工人子弟小学、镇一小、镇二小和四个村级小学。
(三)本次调查的方式
采取全体问卷调查法和随机抽样调查法。
(四)本次调查的预期成果
1.了解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2.摸清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五)本次调查的时间
20xx年8月30日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一)本次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缘起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与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比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上述种种,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而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表明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局限在语文课堂内,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标准规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九年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
因此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而对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镇内工人家庭子女、政府及事业单位干部家庭子女、教师子女和农村农民家庭子女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别很大。
(1)在拥有课外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镇内学生要好于农村学生。在1194名被调查者中,镇内工人子女、机关干部子女、教师子女为538人,农村农民子女为656人。我们发现在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不含教辅材料)的328人中有317认为镇内学生,占96.6%,而镇外农村家庭子女只占3.4%。尽管如此,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的328人也只占学生总数的3.18%。
(2)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方面,农村农民家长不如镇内工人及机关干部家长。调查统计显示,有86%以上的工人及干部身份的学生家长表示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农村农民家长中只有8%表示支持孩子做课外阅读,而这8%的人中,绝大多数还是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才表示支持的。
(3)课外阅读的方式上,农村农民家庭学生不如镇内工人及干部家庭学生。农村家庭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能是有限的几本课外书,想向同村人借都没有,除此之外,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只有电视了,而学生看电视只注重动画片或武打片中刺激的场面或是新奇的画面,并不关注电视作品中的语文知识或自然科学知识。然而镇内学生课外阅读方式要多的多,除了父母给买书或电子出版物外,可以向镇内的老师、同学借书,有的家长其工作单位有图书室也可以利用,条件好的同学在家中可以上网读书,还有的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或在家长的带领下在旅游中增加阅历。这也正是农村学生无法企及的。
2.农村学校图书室在建设、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欠缺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读物的来源98%为家庭,2%是向他人借来的。学校提供的课外读物为零。而且具笔者掌握的材料表明,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现在仍坚持向学生开放的微乎其微。即使开放也是在上级督导检查来之前,做一做样子,向学生开放一下,让学生在借书卡上留下一点痕迹而已。而很多学校早已不再向学生开放了。在学校的图书室读书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在电子阅览室里阅读更是办不到的。
3.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严重不足。
⑴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的数量少,本次调查,我们把“你拥有课外读物的数量”分为
①4本以下
②5——10本
③11——20本
④21本以上,四类。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的只有20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7.3%,拥有11——20本课外读物的有24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7.5%,其余的314人的课外读物在5本以下。这还不能排除有的学生把教辅材料列为课外读物的可能。
⑵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品种单一,以唐诗居多,小说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居多,童话、神话、寓言、诗歌、散文较少,外国作品更少。
⑶学生读的少。学生读过5——10本课外书的有472人,占学生总数的39.5%,读过10——20本课外书的有136人,占学生总数的11.4%,读过21本以上的只有112人,占学生总数的9.4%,而其余379人只读过不到5本的课外书。
正是因为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不足,品种单一,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知之甚少。
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做课外阅读只凭兴趣或是老师的要求,不能自觉主动阅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了解中外名著的途径是看影视剧,而通过阅读了解中外名著的学生很少。学生看课外书要么是出于老师的要求,为了提高语文分数,只挑选与语文考试有关的内容来读,要么是出于消遣,闲之无聊,走马观花看上一阵打发时间。在阅读过程中很少有人做阅读笔记,更不知道做读书笔记有何用,怎样做读书笔记。
三、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诸多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市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近年来学生学习费用的支出不断加大,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又有所抬头,农村家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已不容易,更别说为学生买课外读物了。
2.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
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数都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的程度越高,也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家长,在他们看来,学生学好课本以内的知识就足够了,还做什么课外阅读呢?
3.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政府学校的评价,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侧重在升学率上,因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并没有真正地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加上各农村中学经费的不足,钱都花在了追求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改进上,求洋,求新,求大,而忽略了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使学生虽身在读书的学校,却没有好的课外来读。另外,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建设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学生基础好,学习气氛浓,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一个学校里能进实验班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分在了普通班里,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4.缺少教师的指导是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狭窄,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还是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为出发点,让学生积累词汇、模仿造句、体会写法,为学生写作而读书,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也就逐渐失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不再进行课外阅读。另外,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繁重的作业也使学生没有时间做课外阅读。
四、针对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1.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就业观。现在全社会都应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唯升学论、唯学历论的旧观念,尤其是新闻媒体应更多的宣传那些勤奋上进多才多艺的普通学生,而不能过分宣传那些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从而在群众心里树立学习优异者是人才,多才多艺者更是人才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全社会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
2.坚决取消重点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3.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应形成制度。让每个学生家长在与学校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的条件和氛围。
4.学校的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应落到实处。图书室的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比起来,事虽小但意义不同,各学校只要求本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去做,一定会把图书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筹建电子阅览室。
5.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可以为学生列出书目,提出要求,教给方法,并组织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五、结论
本次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较好地反映了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对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指出了方向,为农村中学在图书室的建设、管理与使用上提出了建议,也为广大农村学生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出了希望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7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长课外阅读的意识都比较淡漠,认为只要读好课内学习的书籍就行了,课外书属“闲书”,多读影响学习。再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极为有限,爱读书的孩子很少。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已经是迫在眉睫,因此,我校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我们的课题意在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通过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磨砺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真正让阅读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效,从而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母语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读书教育的研究。就美国而言,并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读书策略的指导。不仅如此美国小学还十分重视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尽量扩大读书的面和量,并且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意向自己选择书籍阅读,读书作业有两种组合类型,以“个人为主”的类型和以“读书俱乐部为主”的类型,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读书作业室工作。他们所遵循的读书教学的思路是:读书的策略——读书的兴趣——讨论交流——讨论策略。
2、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这也是实验的理论依据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研究。
1、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读课本》或父母选定的作文指导之类的书,且读得囫囵吞枣。没有人作读书笔记。而书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出错率较高。这些必然导致小学生知识面狭窄,书的质量不高,使学生收获较少,学生自身素质不利提高,学习或阅读的兴趣下降,最终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严重点会误人子弟。
2、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在农村的家庭里,家长对看课外书不重视,他们的观念是读好老师发的书,而且自己也没有阅读的习惯,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课外阅读就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2)学校原因
虽说现在已经使用《新课程标准》,可大部分的老师还是拿着教本,鼓励学生去读课外书的不多。并且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仅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准,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重视和有效地开展。
(3)学生的原因
应试教育下学生不堪重负,无时读课外书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同时,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二)解决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研究
1、调查、整理
调查摸底。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对哪些课外书比较有兴趣,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向,为具体实施做好铺垫工作。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调查摸底的情况,共同选择,共同确定阶段性课外阅读书目。
2、设计实施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校各种教育资源,确定必读和选读的内容,建立相关的资源目录库,并不断增加、更新。除了学生参与阅读课外书之外,还可以安排教师和学生同读,家长和孩子同读等内容。
3、保证课外阅读的落实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自制力培养。阅读活动中的自制力,是以对读物的内容理解为前提,对读物的利害鉴别为关键,对自身的行为调控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品质,是阅读者对阅读环境的“免疫系统”。学生在其课外阅读活动中,理解内容、鉴别利害、调控行为这三个层次的自制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的调控行为是终端因素,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包括:对阅读活动过程的调控,即当看到不良阅读内容时或遇到阅读活动与其他事情发生时间分配上的抵触时,能合理选择、及时中止和科学安排;对由阅读所激发起来的行为欲望乃至已经实施的行为能根据其利害关系及时克制、调整或持续进行,使之始终能沿着有益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轨道推进。
(2)自主性培养。在自制力的“保驾护航”之下,学生从事课外阅读必须具备自主性的品质。阅读教学意义上的学生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活动构成的教学情境中,或由于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或教师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加快推进教学进程,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阅读文章。而所谓的“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进行的独立阅读活动,所以独立性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应包含:能独立地提出恰当的读书目标;能独立地确定合适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能形成独立的见解尤其是创造性的见解等因素。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成果总结法为主,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为观察、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为辅,具体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客观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及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等,并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个案研究法:观察记录特殊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品质的纵向变化情况。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和阅读能力尤其低下的这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先进班级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搜集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研究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3、行动研究法:选择部分班级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边行动边研究。搞清楚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并制定提高阅读效率的计划,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并做好记录。
4、经验总结法: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个体差异、阅读的共同规律、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等进行经验总结,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5、文献研究法:查阅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广泛收集整理研习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课程标准,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传扬祖国优秀文化。
五、预期成果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把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尤其是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8
一、课题目的意义
1、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要求。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教育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书,是传承文化的途径。人们常说,读书可以明智,研究可以明理,品文可以传递,嚼诗可以怡情。著名语言学家品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曾经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愚昧应试的学校。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都应是读书的地方。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理应要博览群书。
2、厚积才能薄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他们都嗜好阅读书籍,才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成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人。在《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大纲中还是第一次,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克不容缓,而我们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我们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书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抄些好词好句。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的挑战。
二、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概况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一个人的分析和辨别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阅读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母语。正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教育与研究。全世界最钟爱读书的犹太民族,时刻向孩子灌输“书本是甜的”这一意识。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里度过。20xx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制度未完全消除和改变,相关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所以我们立于此课题进行研究,力争将我校打造成一个书香气息浓郁的校园!真正打造“幸福沁校园,书香相伴人生”的校园文化。积累相关经验,并将其推广。因此形成课外阅读体系并使学生们都养成自主有效阅读的习惯迫在眉睫。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2、探索构建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3、研究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系。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包括以下几个子课题:
1、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通过此项调查,统计出学生每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了解学生目前所能达到的阅读水平,掌握学生阅读的书目及阅读范围。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找出学生的阅读特点,能够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地制定出课外阅读的计划和活动。
2、构建以活动为主体的课外阅读实施策略
总结出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课外阅读的活动系列,营造能充分培养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的氛围,促进我校“书香校园”的更好打造。
3、学生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能力提高的研究
通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后语文成绩的变化,习作质量的变化及参加各项竞赛的统计,揭示出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推动作用的规律。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找与“课外阅读”相关的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并为而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2、经验总结法:
实验老师从各自的研究出发进行总结,寻找实施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以期获得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益经验。
3、实验法:
通过设立实验班,确定实验老师,具体地指导教师实施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系列活动。
4、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特点。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略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儿童文化研究的理性文化集萃。
3、课外阅读教色活动(图片)。
4、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5、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汇总。
八、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教龄均在以上,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2、届时将邀请县师训教研中心专家作指导。
3、学校制定有相应的校本教研制度。
4、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探索出高效的课外阅读有效途径?
九、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学校为该课题研究创造一切条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成立组织机构,并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9
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正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判断力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课外阅读有学校书本里学不来的开放性思维,在阅读中能够排解压力、实现自我、增长知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能够让学生接受和积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够丰富学生词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优美的文字可以陶冶情操。
但现实中很大一部分青少年获取知识通过的课外阅读是网络,他们并不懂得剔除网络上不良的部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在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应该都所了解。
一、现状调查
1、老师对于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老师本应该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但是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现在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可是学校却只注重升学率,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让学生只做作业,没有留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拓展不了思维,这就是“中国填鸭式教学”;
2、现在的孩子基本是在电视剧、电脑前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图像式的东西,对于文字类的迷恋程度降低了,阅读启蒙教育太晚了,导致他们被电视、电脑等视听媒体冲击,看书变得不是领略文字世界的美妙,而变成了一个无聊时候的消遣,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思维和文学修养的贫乏;
二、建议和策略
1、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引导,让同学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想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主动、积极,就需要在家长配合,老师指导下,适当的减少作业,多空些时间让孩子能够进行阅读,只有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其愿意主动阅读的兴趣,在阅读内容上,老师可以稍微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尽可能的符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老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己指定长短期的阅读计划和任务;
4、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应的读书活动,如果故事会、演讲会等,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对于目前中小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其学习知识和未来生活都是有非常大作用的,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上是就课外阅读做的调查报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调查资讯,请登录进行查看和咨询。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作为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学生极其重要,而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小组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为课题,开始了此次研究性学习。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高二最后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所以课题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的实际,严密审查与论证,确定了此次课题。作为即将步入高三的高二学生,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课外阅读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怎样正确处理这个矛盾?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此次课题的指导老师刘辉老师在开题伊始曾说:“本课题研究可继续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充分依据。课题设计合理,方向正确,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达到预期目标。”在采访谢校长时他对我们的课题提出了充分肯定:“我们学校课外阅读整体上说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不尽人意,我想你们通过这个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应该组织号召启发大家,在这个一辈子中,每年每人订一份报纸,常年的报纸,应该订一份杂志,自己喜爱的杂志,这是对一个家庭、一个人终生学习的最好的途径,你们做这个研究性学习非常有意义,一定好好地把它做下去!”我想通过此次研究,同学们也会从中有所启发。
二、课题的成员分工及活动步骤:
成员分工:
我们此次研究性学习小组共有7人,我作为组长主要负责整体规划和报告撰写,邱强强和王瑞负责调查问卷的分发和结果的统计,段宏昭和景浩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和书店,刘一帆负责制作幻灯片及对影像资料的处理制作,李思强负责拍照与录像。值得说明的是,任务分工仅仅是每一个人工作的主体,组员之间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其所属任务。此次课题刘辉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05月27日课题的提出与确立;
第二阶段:20xx年05月28日访问老师此次课题的研究方向及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20xx年05月29日-05月30日调查问卷的制作与分发,调查采访老师和同学;
第四阶段:20xx年05月31日-06月2日对调查问卷回收统计,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20xx年06月03日-06月09日撰写结题报告及电子文档、幻灯片制作。
第六阶段:20xx年06月10日指导老师对研究成果进行指导
研究过程中,基本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三、调查方法及范围:
此次调查我们主体上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因此我们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五类调查问卷:
①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②班级图书角概况调查问卷
③教师对中学生阅读情况看法的调查问卷
④书店销售情况调查问卷
⑤学校图书馆概况调查
此次我们主要调查对象为我校学生与老师,以及本市的部分书店,课题研究相对比较容易开展。
四、调查结果分析汇总:
通过组员间的协作,我们完成了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本来是我一个人总揽全局完成这份报告,但是作为一个研究小组,我们是一个整体,因此,报告的撰写应该每一个人都参与,这样的报告才有意义、有价值。以下是小组成员所做的总结:
在此次调查中,我组成员主要对学校图书馆和校外的部分书店进行了实地性的考察,也随机采访了那里的学生,从中反映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图书馆
本校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由于学生的课程紧张,作业量大,很多同学只能在周内安排的活动课在阅览室阅读,每天的人数大约是200-300人,不到全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限制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⑴每天学习的课程太多,作业量大,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
⑵很多学生的主观因素,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会影响学习成绩;
⑶老师不允许,家长不允许,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会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干扰学生的正常休息;
⑷书籍种类单一,学生可供阅读的书籍种类太少。
(二)、校外书店
在校外的很多书店都会看到一些学生专心致志的看书,或者买书,只是买书的人数大于看书的人数。我们从书店管理员那了解到一些书店销售的情况:
销售对象以中学生为主,其次还有一部分老师和下岗老职工。中学生买教辅书的比例较大,其次就是小说,文学名著的销量远低于前者,据部分同学陈述,网络小说也吸引着大部分中学生。
限制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⑴书籍价格昂贵,许多学生负担不起;
⑵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在书店阅读的时间有限;
⑶书店的气氛差,影响学生阅读心情。
五、思考与建议:
我组成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经过大家讨论汇总后,我们提出了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对书店:
⑴对在校学生凭身份证及配照学生证可以采取相应折扣优惠的方式,适当降低课外书籍的售价,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买书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书店的销量,毕竟读书人群在西峰主要还是学生:
⑵对于新书应有一个新书推荐区,对一些积压较久文学名著,定期打折销售;
⑶抵制低俗化书籍,净化阅读环境。
对学校:
⑴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应给予引导和鼓励,应在平时多推荐学生读一些有益的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
⑵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比如在高一、高二开设课外阅读选修课,开展阅读经验交流会;
⑶图书馆方面,应多购买一些符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学校应该给予资金支持;
⑷加强学生日常规范管理,避免上课、休息时间看课外书,影响正常的课业学习。
对学生:
⑴作为一名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作品;
⑵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在阅读中学习,开拓视野,学习新知识;
⑶严于律己,不在上课时间看课外书籍;
⑷保证自己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时间是挤出来的;
⑸将自己家里读完的书放在班上的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阅读。
六、结果的处理:
针对研究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我们所提出的建议,对于书店和学校,我们将以建议信的形式将结果反映给相关负责人与领导,我们还准备向校报、校刊以及校园网投稿,以倡议书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七、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的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组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组员之间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了这项课题。当然此次研究过程中也并不是那么—帆风顺,比如在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时,就遇到了很多挫折,最后在刘辉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完成了对图书馆的调查。正因为有刘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同学们的热心参与,以及谢校长的鼓励与支持,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因此才能顺利的完成此次课题。我在这里代表全组成员向参与和帮助我们完成此次课题的老师和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
八、对此次课题研究的评价: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实现了老师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化。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小组成员的收集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初步的锻炼,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小组成员在与人交流,合作学习上表现最为突出,值得表扬。所以对于该小组的研究性课题报告,作为指导老师的我给他们给出优秀的评价!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11
我们利用这次在麻章一中实习的机会,在高一(3)、(4)、(5)班开展了有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我做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和了解一些中学生自身的情况。我们希望在这次活动能学到一些知识和开拓自己的视野。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设计。
在问卷中,我着重对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大致范围、数量、种类及态度进行调查。主要从阅读的途径、阅读情况及其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对课外阅读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麻章一中高中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其中女生占学生总人数的56.3%,男生占43.7%;实行无记名问卷,采取人工和电脑对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
2、座谈访问。
为了更确实地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在个别班级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并直接访问了大多数学生,与他们交谈,得到一手可靠的口头材料。
二、问卷整理
此次调查共发学生问卷234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收回率占发出问卷的79.5%。在有效调查问卷中,家庭有电脑的共有54人,占学生总数的29%,没有电脑的学生共132人,占学生总数的71%。就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我设计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的处理: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吗?
A、应该90%B、随便10%C、不应该0%
2、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65%B、一般20%C、不喜欢25%
3、你们经常看课外书吗?
A、是B、否
4、一周内共看几小时?
A、二小时以下B、三小时C、四小时以上5、你经常看什么类型的书籍?
A、小说B、散文C、童话D、漫画E、杂志、报刊
6、你经常去书店吗?
A、是B、否
7、你一般多久去一次书店?
A、一周一次B、二周一次C、一月一次D、很少
8、你爱看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
A、中国名著B、外国名著
9、你看过几本《中学生必读名著》?
A、0—2本B、3—4本C、5本以上
10、你喜欢看流行小说吗?
A、是B、否
11、是否喜欢看网络小说:
A、是B、否
12、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A、有帮助70%B、没帮助25%C、妨碍学习提高5%
1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50%B、反对15%C、中立30%
1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45%B、反对15%C、中立40%
15、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A、不会B、会不一定(态度)
(二)调查结果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该占70%,随便占30%;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颇高。
2、你喜欢课外阅读:
经调查发现,95%以上的中学生爱好课外阅读,由于偏好的读物因人而异。
3、是否经常看课外书:
看的占67%,不看的占33%。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有益,所以造成了37%的人不经常看课外书籍.
4、一周共看几小时:
二小时一下占55.9%,二小时占30.1%,四小时占15%。在看课外书籍的时间问题上,中学生差距较大.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很重要,有人认为是偶尔看一下就够了。
5、爱看的类型
调查的中学生中,小说占20%,散文占15%,童话占10%,漫画,杂志,报刊占55%,以看小说和看杂志报刊的人为主,其次再是漫画、散文和童话。
6、是否经常去书店:是:46%,否:54%。
7、去书店的次数:
一周去一次:41%
两周去一次:33%
一月去一次:12%
很少:14%
中学生一周去一次书店占为41%,而一月去一次的人占了12%,可以看出中学生比较爱逛书店。
8、爱看中国名著不是外国名著:
中国名著:51%外国名著:34%,两者都喜欢:10%两者都不喜欢:5%。大部人都喜欢名著,但有点偏爱中国名著。9、看过几本《中学生必读名著》:
调查中,看过必读名著的人有0—2本的人有70人,占了37.6%,3-4本的人占20%,而看过5本以上的人有42.4%的人,可见看过很多的人极少。10、是否爱看流行小说:喜欢看流行小说的人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二65%,中学生比较爱一些流行性小说.不喜欢占35%。
11、是否喜欢看网络小说:是:46%;否:54%。
12、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
有帮助占45%,没帮助占50%,妨碍学习提高占5%。
1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支持61.7%,反对8.2%,中立30.1%;
1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
从数据上看,支持52.6%,反对7.3%,中立40.1%;从他们选择的理由来看。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只有少部分听从父母老师的指导,在他们选择书籍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的是家长老师的缺位。
15、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会18.4%,不会57.9%,不一定(态度)23.7%;大多数学生选择书时考虑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因素,看来中学生能够以学习为重。
三、情况分析
1、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型范围看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部分中学生都会就看课外书籍,大约占总数的72.3%,但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导致时间较短.大部分的同学选择的是报刊杂志,这一方面因为报刊杂志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因为报刊杂志的价格普遍性较低;中学生也比较爱看小说,童话、散文等书籍中学生看得较少。对于中外名著,中学生还是了解一些了,不喜欢的人很少。大部人都喜欢名著,但有点偏爱中国名著但是,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就很少有人问津,这可能因为时代久远的原因或民族文化差别的原因,同时,与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选取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现在流行类的小说,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的。中学生大多读了名著或正在读名著,这得感谢初中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网络文学作为新兴起的文学样式,也吸引了不少的高中生。与同学们交流中发现,一个让我们感到奇怪的问题,现在的高中生对武侠小说的热情减了不少,他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多了古装武打片,也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倒是奇幻类的小说,勾起了他们不少的兴趣。
2、从他们选取的情节来看
同学们在选取课外阅读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这与他们的年龄心理吻合,他们到了高中阶段,开始懂明白一些人情物理,在选择课外书籍时,是否充满哲理也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3、从他们选择的理由来看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只有少部分听从父母老师的指导,在他们选择书籍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的是家长老师的缺位;学生选择书时考虑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因素。
4、从他们阅读的目的来看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生选择了拓展知识丰富生活,他们能够较好的把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也有学生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随便看看的消遣方式;只有少数把课外阅读与作文联系起来,看来课外阅读与我们的课堂作文的紧密关系。
5、从他们阅读的时间来看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绝大多数同学都安排了课外阅读的时间,有的学生有时读读,还有学生能常常读,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基本不读或没有时间读。这两种情况,在他们的具体的时间安排上,不太理想,大部分的同学课外阅读时间在二小时以下。但一周去一次的占41%,也许这受到时间的影响。
6、从他们阅读的环境来看
影响他们阅读的因素与家人、学校及他们对自己课外阅读的态度,以及他们逛书店的情况和图书市场的情况都有关。
(1)从影响他们阅读兴趣最大的人来看他们选择课外书籍时,最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其次是受到媒体的影响,老师和父母在这方面的影响还不够大,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加强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
(2)从家里和学校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态度来看持反对态度的家长和老师很少,都不超过10%;绝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持赞同态度,只是家长和老师中持中立态度的也很多,都达到30%以上。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和鼓励。
(3)在考虑课外书是否有利于学习时,只有45%学生考虑了这点,可能因为在学校主要接触的都是关于课堂学习的书籍,他们在选择课外书的时候,把这个因素放在了后面。与他们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平时学业比较紧张,作业较多,时间不允许;他们只有抽出时间来选择课外书充实巩固课堂知识。多数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这与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分不开,同时也是他们的自己经验所的;与家长和老师的中立态度一致的是,不知道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学习的占23.7%。
(4)从他们对待书店的态度和图书市场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逛逛书店,能经常逛书店的学生中,只是他们对书市的评价不是蛮高,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评价是一般。
(5)他们的阅读方法来看。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采用的是通读的方法,但是,涉及到精读这种方法时,少数学生采用了这种方法。看来精读这种方法的推广还得加强。再阅读后,大多数的学生会跟他人口头交流,看来,交际是高中生采取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大多是偶尔的摘录和读书笔记,也有一部分是读读而已,能坚持常写的为数不多。
在问到学生最喜欢读的5本书时,学生的阅读类型多样,以杂志为主,兼顾中外名著,但是他们读的书与学习结合不是太紧,这应引起我们老师家长的重视。但有小部分的学生在看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如《作文周刊》《英语沙龙》《中学生数理化》等;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在看其他类型的书籍。在学校内,如何很好的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老师和学校认真考虑。
四、关于课外阅读的意见
(一)从教师方面入手
教师继续支持学生课外阅读,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上,还要有更明确的态度。在不强行干涉他们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性,让学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心,让老师成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较为深广得的人;继续坚持中午课前十分钟和晚自习前二十分钟读书读报的制度,另外鼓励学生在课间读书读报,保证每天每生课外阅读在1-2小时以内;帮助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读书计划,保证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课外书读,不至于每天除了课本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书籍可以接触;能充分发挥麻章一中学生的文苑的作用,经常更新学生作品,发挥校刊的作用,能把季刊办成月刊,多登学生作品,尤其是课外阅读心得,书评等文章。
(二)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必要的。第一,家长还应继续支持孩子读书的兴趣,继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第二,家长还应相应的对孩子读书情况加以指导,能够让孩子在家里过好每一天,充分的利用每一天,那种放任自流的方法,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新华书店或附近的书城,让他们自己关注流行书籍,挑选自己喜爱的书,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家长还应向学校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课外阅读情况,咨询课外阅读的资源,使家庭和学校一起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空间。这次学校在征订《语文报》的过程中,与家长主动沟通,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个新的天。
(三)学生自身的态度
我认为,中学生看书时间较少,对于名著,中学生了解不是不够的。应多了解我国和世界性名著,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不过中学生所看的流行小说,漫画等过多了。我们认为是不益于我们的文化修养的。
要提高我们的阅读品位,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有针对性的看看名著类书籍,减少休闲式报刊杂志类的阅读量;选择书书籍时,能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也要听从教师家长的指导;在处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时,能认识到我们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要把握好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影响的双面性;在阅读过程中,能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笔记,写心得,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这次调查,时间比较短,人员较少,工作中有一些工作落实不够,比如与学生的访谈就较少,还有调查表的设计有欠科学,不够周全。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中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读一些课外书籍!调查中,我们了解了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课外书籍有一定的兴趣,而且知识也比较广。
课外阅读现状开题报告1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我们将转成野蛮人。同学们都比较爱看书,不爱看书的同学也都被“感染”成了爱读书。这天我们做了一次调查,最后得出一些结论:
一、同学们的阅读现状:
我们班每人每一天都看一些书,大概运用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这句话。我们这天有57人参加调查,其中20人每一天看一小时以上的书,占35%,这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好,作业速度快的同学,他们的海绵里水较多。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同学有26人,占46%,为数较多,那里大部分是成绩还能够的同学,他们可能速度稍慢些。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有6人,占11%,人数不多,都是在“好同学”和“坏同学”之间来回徘徊的同学。最后是没有时间看书的同学了,有2人,占8%,由于成绩太差,无法抽出时间阅读。像我们班较多的作业是家常便饭,一开始曾有人写作业写到第二天1点钟,此刻好多了。言归正传,由于作业多,时间就务必用力的挤。周末是大部分同学的最佳阅读时间,只要作业完成了,看多少书都能够,怎样看都能够。
此刻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喜欢看文学类的书,有38人,占全部人数的67%,但是都是看到小说,而不是童话什么的,由于作业多,教辅类的书同学们都不想听,只有2人看。科普类的书有个别同学喜欢,占11%,漫画类是同学们第二大喜爱阅读,有7人爱看占20%,它的大部分“风头”都被小说书抢走了。
大部分同学的书籍是由书店购买的,占67%,书店能够直接去看实物,资料如何也能够直接看到,很方便,所以选取都去书店购买。有12%的同学经常在网上购买,因为作业多,有的同学喜欢足不出户,所以选取网上购买。还有电子书,有8%的同学喜欢看,但电子书有个大缺点——只能看休闲小说,不能够看名著之类的好书。
二、现状分析:
从此刻的形式来看,现状同学大部分都爱在周末看书,都爱看小说、漫画类的书,因为小说类的书资料精细、扣人心弦,并夹带着幽默和知识成份在内。漫画类的书主要以夸张、幽默、超越想象为主,使人放松身心,让同学们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但由于作业多,我们都只能在周末时间来看书。
三、解决方法:
首先要老师少布置点作业,而同学们也要快点写作业,便能够挤出时间来看书,看文学类的书很好,但也要同时理解文中的各类知识,有的不懂的,能够看教辅类和科普类的书来进行辅助,并作一些摘抄和读后感、圈点批注等,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总结:
经过调查得知:如果作业多了就不容易挤出时间来读书,如果做摘抄就能够说是读好了书。读书首先要有兴趣,所以同学们应自己选书,计划好读书的时间,对书里的知识进行吸收,读有用的书,才能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
第五篇:慕课的本质现状及其展望
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
作者:贺斌 发表于[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
摘要:MOOC译作“慕课”,其所持信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角落”。当前,MOOC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自下而上席卷全球;教学短视频精制化;教学应用日渐增多;应用领域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商业运作模式多元化。可以预见,MOOC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构建新的网络课程文化;以核心知识为主线的课程设计;建构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建构系统化的深层次学习分析;促成大规模互动与参与;为公益事业注入成熟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MOOC;慕课;本质;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03-05
如今,MOOC文化全球盛行。MOOC又译作“慕课”,其所持信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角落”。在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网络技术和社会现实需求的共同推动之下,“慕课”宛如一股巨浪开始席卷全球,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对“慕课”的本质特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MOOC的本质内涵 1.基本内涵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从理论上讲,Massive(大规模的)是指对注册人数没有限制,用户数量级过万;Open(开放的)是指任何人均可参与,并且通常是免费的;Online(在线的)是指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网上;Course(课程)是指在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Structured)内容。MOOC体现着技术和文化的融合正围绕着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创造出新的能量。MOOC技术主要包括高质量的编目视频、数据采集与分析、带有社交功能的授递平台,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相比过去更加有效、更具规模;从文化角度,MOOC秉承一种基于网络的交流、协作和知识发现的学习文化。可以说,MOOC既代表着一种新型技术系统,也蕴含着一种新型的教/学范式。
2.本质特征
①开放式在线访问
“开放”是MOOC的首要特征。“开放”意味着公开、民主和自由的学术精神。即便学习者在人口、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知识应该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免费共享,每个人的学习愿望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因此,“开放性”除了具有免费共享之义,还包含对资源重复利用、修改和传播的权利。比如,开放软件(Open software)一般是指具有现成可用的(Readily available)源代码、由用户根据自己的目的加以修改的软件;或者是由代码编写志愿者构成的社区共同支持不断改进的软件,如Linux。
②大规模参与
大规模参与(Massive participation)是MOOC“开放性”的具体体现。由于MOOC平台一般不限制注册人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可以自由参与到自己偏爱的课程活动之中。比如,2011年,斯坦福大学史朗(Thrun)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免费上网,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余学生注册,并有2万人完成了课程学习。到2013年,全球最大的MOOC平台Coursera的注册用户数已愈500万,开设课程超过450门,加盟院校90多所,这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 ③真正精品化的微课程资源
就目前主流MOOC平台来看,核心的课程资源以短小的视频课程为主。这些微课程的主讲教师大都由一流学校的名师担任,名师效应成为MOOC风靡时下的重要动因之一。许多课程视频中还内嵌一些小测验(Quizzes),帮助学习者即时评估学习效果。学生能够对这些短视频(Short videos)进行步调控制、暂停、回倒等操作,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与重新利用。由于学习者注意力保持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因此,5~15分钟的短视频还迎合了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设计良好的短小视频可以很好地突出重点、要点和难点,可以减小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如果在短视频穿插习题测验、仿真实验操作、程序代码编写等互动检测,为学习者提供检索式学习(Retrieval learning)的机会,在短时记忆中频繁回忆和加工信息,会极大地增强学习。此外,这些内嵌式测验,还可以调用自动评分系统为学习者及时呈现反馈信息。MOOC平台还整合了社交网络、在线论坛、视频会议甚至维基(Wiki),将专家、导师、学伴连接起来,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习者参与其中,从而获得较强的目标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④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评估
伴随着超大规模的学习访问、全球范围的协作交流和动态创生的信息资源,MOOC教学必然产生复杂的大数据(Big data),这些海量的实时学习数据都将被MOOC平台记录在案。MOOC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学习者还要利用社会网络、论坛、博客与教师和他人进行交互,从而留下了又长又多(Long and rich)的数据“痕迹”。[2]接着,需要利用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让数据开口“说话”。大数据分析能够揭示出在传统教育的经验模式中所无法检测出来的趋势与模式,有助于洞察人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理解了什么、没有理解什么,什么原因导致学习者获得成功等关键问题。“智能分析(Smart Analytics)”,意在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大范围数据中的“隐含意义”进行挖掘,为评估学术过程、预测未来表现和发现潜在问题提供服务。[3] ⑤逐渐与学分学位认证和就业推荐相联系
学分和学位认证是对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的一种较为公允的评判标准。在美国,不少高校开始认可学生在MOOC上修得的学分。[4]国内清华大学“学堂在线”MOOC平台也正在积极探索学分互认问题。正如著名MOOC机构edX主席阿加瓦尔(Agarwal)所说,如果学生能取得在线学习的相关认证,无论他们是进入职场,还是选择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此外,Coursera提供了职业发展服务,对平台记录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后,再与招聘公司的人才需求条件相匹配,为其推送最适合的专业人才。当然企业要为此要支付一定的信息服务费。[5] 3.基本类型
人们通常根据不同学习理论基础将MOOC分为三类(如下表):基于内容的MOOC(xMOOC)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知识的传播与复制;基于社会网络的MOOC(cMOOC)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知识联结与学习网络创建;基于任务的MOOC(tMOOC)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复杂技能的掌握。[6][7] 目前,由于xMOOC保留了常见规范性课程的基本要素,如学习大纲、知识讲授、章节练习、练习反馈等,比较符合主流的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模式,因而,xMOOC是目前全球普遍采用的“慕课”形式。
二、MOOC发展现状 1.自下而上席卷全球
目前,MOOCs(MOOCs是MOOC的复数形式,意指多门MOOC,下同)并非是由官方自上而下发起,而是由信誉高的名牌大学自主提供,课程讲授则由知名度高的(High-profile)教师担纲。美国的MOOC机构数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几乎每周都有新的机构进入MOOC领域。[8]迄今为止,美国2003年排名前25的一流大学中有22所已经提供了MOOCs或类似的免费课程,其中包括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等。此外,加拿大、欧洲、亚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的诸多名校也正在或者即将提供MOOCs。
2.教学短视频精制化
由于教学视频是MOOC课程的核心内容,这对它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首先,MOOC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5分钟之间,便于突出教学重点、要点和难点,从而降低认知负荷、提高注意力和加工深度。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灵活设计视频表现形式。比如,利用电脑屏幕模拟黑板,展示数学推导过程;利用“推”镜头清楚拍摄物理实验过程;利用动画模拟演示化学反应过程;利用真实外景拍摄引导现场考察;利用“近景”展示授课教师的表情甚至微表情,以增强教学的临场感、参与感。第三,内嵌小型的交互测试或仿真实验,以便即时检查课堂学习效果。第四,对学生在视频操作中所产生的行为数据进行跟踪记录、推理分析和意义挖掘。
3.教学应用日渐增多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在刚刚提交的《地平线报告2013(高等教育)》中列举了MOOCs在物理、音乐和写作等学科教学应用案例。[9]以物理为例,“物理学中的地标(Landmarks in Physics)”这门MOOC利用Udacity平台传送。该门课程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制作。他们在意大利、荷兰和英格兰实地拍摄后创设出虚拟旅程,以便学习者通过想象在历史上取得重大发现的实际地点来解释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4.应用领域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 随着MOOC教育价值的凸显,其应用领域也逐渐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目前,美国K-12(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正在研究开放内容利用、学习分析、基于能力的教育和个性化教学,MOOCs将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0]一个最具影响力的例子是可汗学院(http://,2013-12-12.[6]祝智庭.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N].北京晨报,2013-10-01(B11).[7]Lisa.Three types of MOOC[EB/OL].http://ditresearchmethods.wordpress.com/2013/03/27/three-types-of-mooc,2013-12-12 [8][11]EDUCAUSE.What Campus Leaders Need to Know About MOOCs[EB/OL].https://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PUB4005.pdf,2013-12-12.[9]NMC.(2013).Horizon Report 2013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EB/OL].http://,2013-12-12.[15]贺斌.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5).[16]Haggard,S.(2013).The Maturing of the MOOC[E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240193/13-1173-maturing-of-the-mooc.pdf,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