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些行政主管部门
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在利益问题上越位,在监督问题上缺位,在协调问题上退位,在管理问题上不到位。
针对机制体制的弊病,各地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四川率先成立了招投标监督委员会,组织协调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公室设在省纪委、监察厅,独立运行,大大加强了招投标监督力度。湖北、深圳、苏州等省市也进行了创新,有的成立了专门的招投标管理局,明确权责;有的建立了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实现“管招分离”;有的建立网上监察系统……这些探索都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规则缺陷
婆婆太多,自然各有一套标准。虽然国家只有一部招标投标法,但各地都有相关地方法规和规范化文件,各个行政主管部门也有各自的规定。政出多门、规章制度过于分散,导致有法可依却无从执行。
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让招标人、投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如云里雾里,各行业监管部门也只知闭门造车。更为复杂的是,为了经营“自留地”,一些行政主管部门把本部门利益塞进各自颁布的规章制度中,互相交叉、条文矛盾、规则不统一,造成“法规打架”的尴尬局面。
由于招投标在全国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模式,各地对招投标的规定也不一,有的与国家法律规定相悖,造成上位法和下位法的不一致,让游戏规则变得不统一、不严密;有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通过“土政策”排斥外来竞争者。
比如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明确了必须采取招标方式发包的工程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然而,有的省市以部门文件缩短了法定招标时间,有的甚至以厅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的形式,采取续标的方式指定施工单位,这些都是明显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
而一些地区或部门,为确保本地、本系统企业中标,用资质审查、限制信息发布地点和范围、制定不公平的评标标准等手段,排斥外地或外系统的投标人。比如设置要求投标人必须在当地注册分支机构,投标时法定代表人必须亲临现场、指定当地招标代理机构等限制条件。
规则的缺陷还在于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条款中有明显漏洞。有的是规定模糊,比如对邀请招标,《招标投标法》第10条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并对这两种招标作了简要解释,却没有具体标准,由于缺少限制性条款防止邀请招标的任意扩大,无疑使招标投标方式在法律上留下一个“活口”。
有的虽然规定了哪种行为违法违规,却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招标投标法》中虽然对评标专家、代理机构违规处罚等有规定,但操作性不强;而对串标围标、挂靠投标、低价抢标和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为也无具体规定。”采访中监督人员普遍认为,这已成为目前招投标监督工作最大的障碍,即使查出问题,也很难认定和处理。
对市场经济而言,信誉越高,风险越小。招投标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选优机制,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前提下的。当前招投标领域信用缺失、诚信体系不健全也是其乱因之一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诚信被排除在恶性竞争的规则之外,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撑死违法的,饿死守法的”,借牌、挂靠、串标、围标、买标、卖标、恶意抢标等各种投标人失信行为如脱缰野马,难以制服。此外,缺乏失信惩戒机制也让失信者更加肆无忌惮。比如在一些地方,专家违法行为暴露后,至多清理出库,本人既不会得到法律惩罚,也不会受到所在单位的处罚,有的甚至过了“风声”又入了库,即使处罚严厉如“终身禁止评标”,比起其违规回报也无足轻重。再比如投标企业违规,象征性的经济处罚或行业内通报批评都显得不痛不痒,如果逗硬将其终身禁入,那还敢行贿吗?
监督困扰
由于招标投标法没有对招投标行政监管体制作明确界定,导致监督乏力,往往有处罚权的部门没监督权,有监督权的没处罚权,监督与处罚的脱节,难以形成威慑力。
面对招投标合法程序被演变为“合法化暗箱操作”,让监督停留在程序与形式上很难到位。
“由于招投标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普遍性、隐蔽性与多变性,使得发现问题相当困难,各个主体都是私下交易、暗中勾结,在开标现场往往看到的都是合乎法律与程序的,所以即使有怀疑,也很难证实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一位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认为。
责任难追究的困扰由来已久。“行政职能部门取证谨慎,有的是因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手软,有的是担心行政诉讼,所以往往都是在纪检监察机关查实案件后再作出处理。而对我们而言,调查取证太艰难了!”他感叹。
监察机关对招投标的监督,应该是对参与招投标的机关、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监督。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混淆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与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强调前者,弱化后者,把监督职责都推到纪检监察机关,导致一些新的问题。
“要开标了就请我们出个人参加,事后签个字,证实程序的合法性,日后出了问题,往往成为„挡箭牌‟。”他说,“我们坐在台上,两眼一抹黑,根本搞不清楚这一帮人背后的动作,还得为违规操作作嫁衣裳,这叫什么监督?!”
招投标制度明明是用来遏制腐败,却因再造制度设计本身的缺失、执行的走样与监督的缺位,反而衍生出一系列
与此同时,监察机关也将加强对招标投标执法活动的监督,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招投标,进行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本专题涉及采访人物皆用化名)新的腐败问题,令人由此反思当前治典频切、腐败频仍这一尴尬现象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8部门联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进行了统一部署,推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尽早颁布。据悉,9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争取于2010年提交国务院审议。该实施细则将统一各地各部门招投标规则,大大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一剑封喉,让那些投机分子没有法律空子可以钻,让违规违法者受到严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当以合法程序作为遮羞布时,对招投标案件的查处也变得力不从心。据悉,目前招投标案件的查处,主要依靠投诉或举报获得线索,而监督的主要手段,也限于处理投诉和专项检查。为什么各地查处的招投标案件相对较少?一些监督者认为,因为实名投诉要求盖法人印章,所以许多投诉或举报的材料很难有程序以外的确切证据。从表面看都是程序上的细枝末节,也难以引起领导的重视。然而,大量深层次的问题正是在这些合法程序掩盖之下。
一、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现状及问题简述
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它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它不但能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最佳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场揽取业务,再发展到今天在有形建筑市场(政府投资项目)参加竞标。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市场竞争过度,各施工企业或其代理人为了获取承包合同采用了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建筑市场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了反腐败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建筑市场依然是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只不过不同阶段发生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中。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焦点在政府投资工程上,特别是这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寻租”沃土。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的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陪标现象: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为中心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一些部门滥用权利,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承包单位转包问题:“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4、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依法改变为过程监督,依法登记备案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招投标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标代理机构来完成。由于我国招标代理业务起步晚,招标代理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代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步入误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其次对于代理机构的工作成果,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评价标准。
5、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执法监察力度不大。
三、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几点认识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招投标方式订立合同,其订立、履行、变更比较复杂,再加上招投标标的多为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性比较强,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我国自80年代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招投标法律法规文件出台,但是招投标的立法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招投标配套法规的制定,细化招投标监管及违规处罚的办法。
2、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于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有串标、挂靠行为的投标作废标处理项目。
3、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招标负责人终身负责制,解决串、陪标现象。
作为招标一方的代表,多为建设单位的领导人,投资所用的钱都是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价款的多少和自己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个别负责招标的人由于得到了投标人的种种好处,内定中标人,这也是“陪标”现象的“症结”所在。本人认为,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应对招标负责人实行其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制,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则可以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可以预防一些行政干预的因素,避免了招标投标中的“陪标现象”。从源头上杜绝了工程腐败现象形成,减少类似虹桥的“豆腐渣”工程。
4、调整监管方式,发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
《招标投标法》第 7 条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正当竞争,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同时,依法查处招标活动中的包括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
(1)强化招标投标备案制度,落实招标投标书面报告制度、中标候选人和中标结果公示制度、邀请招标批准制度。
(2)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在招标投标监管环节中全面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将市场主体的业绩、不良行为等全部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布。将企业的信用情况纳入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招标办针对此和建设局(委)联合下文出台专门的文件。将市场主体的不良行为与评标直接连接起来,使信用不良者无从立足;同时,通过设立投诉举报查处招标投标中违法违规行为,达到监管的目的。通过建设项目报建、建设单位资质审查、以及对开标、评标过程的监督,可以充分发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职能,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才能真正保证工程建设效益。
(3)转变监管观念,由工程建设前期的阶段性监管转向项目全过程的监管,探索建立招投标管理的后评价制度。
5、提高监理成效,杜绝“转包”问题。
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当中的“转包”现象,监理工程师应当充分发挥监理职能。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确定中标人是否存在转包现象。
6、加大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1)、利用各种业务培训的时机,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执业道德教育。
(2)、必须加强对招标代理单位机构的约束,促进其规范从业。要依法加强对招投标程序和过程的监督,对招标文件的重要条款要严加掌握,防止招标人设立背离三公原则,要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的依法进行。代理机构将代理的工程经业主签署业绩评价后,放入招标代理机构的从业水平考核范围。
(3)、发挥监察局共同参与的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业主的行为,减少对招标代理的干扰,规范国有投资及国有投资占主导地位工程业主的行为,促进招标代理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发展。
7、完善评标办法,减少串标行为。
根据工程类别的不同,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设置不同的权重,设定不同的评标办法,科学的评标办法会对遏止串标起到一定作用。
8、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域、行业保护。
完善建设市场,其核心是交易中心同政府职能部门分开,明确建筑市场的服务责任。加大进场交易的规范力度。所有工程项目一律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建立有形市场,治理建筑市场的混乱,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且还可以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域和行业保护现象,减少串标陪标现象。建设单位可以在交易中心找到好的施工单位,施工企业凭实力增加了中标机会,外地企业不再受地方保护的困扰。有形市场的完善必将进一步打破行业的垄断和地方的壁垒,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9、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论监督。
四、结论
一个健康的招投标制度应该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针对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法规、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遏止腐败,净化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篇: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职责
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职责:
根据《浙江省烟草专卖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县级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实施有关烟草专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烟草专卖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三)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负责烟草专卖许可证、准运证等证件的审查发放和管理;
(四)制订有关地方烟草专卖管理的工作规则;
(五)依法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有关法规和本办法的案件;
(六)承办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办公室(监察科)职责
协助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负责局机关政务公开、文秘、机要、保密、档案、信访、会务、行政后勤等工作;督查、督办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决定和局领导重要批示及交办事项的落实;组织制定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负责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等重要会义组织和会务工作;起草综合性工作总结和其他有关材料;负责局机关及下属部门的干部人事、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和干部职工的考核、奖惩及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负责检查监督对象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受理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专卖监督管理科职责
负责宣传贯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监督、检查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负责制订全县有关专卖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管理制度;负责96177投诉举报电话和客户投诉受理,检查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查处违法、违章案件,打击不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负责烟草专卖派出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检查、考核工作;负责烟草专卖许可证发放的监督工作,指导全县各烟草专卖所(队)开展打假、打私和烟草市场的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在全县范围内影响较大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大案、要案,维护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负责协调与政府及有关执法部门的关系,指导、监督全县各烟草专卖所(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检查大队职责
负责监督、检查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负责查处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负责布设情报信息网络、调查、掌握假冒烟、走私烟的制作、销售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路检路查,查处违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行为,对当地卷烟市场进行监督、检查;会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查处制售
假冒卷烟和经销、窝藏、运输走私卷烟的行为;负责烟草举报监督电话96177的登记工作,及时组织查处;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专卖管理所职责
负责宣传贯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主动争取本辖区政府的支持,协调好本辖区各执法部门的工作,做好本辖区烟草专卖管理的工作;对卷烟零售户实行户籍化管理,认真进行卷烟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检查工作,监督卷烟零售户到当地烟草专卖批发网点进货;对本辖区卷烟批发网点进货、供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监督检查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活动;协助做好卷烟零售许可证的调查、勘查工作;建立健全烟草零售户的烟草专卖管理档案,执行分类管理;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完成派出机关交办的其它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驻县为民服务中心全程办事代理室职责
负责全县辖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受理、审核、审批把关工作;负责向为民服务中心和本单位信息、报表的整理上报及全程办事代理室有关文件资料的归档和保存;负责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负责与为民服务中心联系与协调工作;认真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本单位、为民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制度
—————————————————————————————————
1、烟草专卖管理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违者对直接执法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2、烟草专卖管理执法人员非法扣留烟草专卖品,必须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视情节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并对有关领导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3、烟草专卖管理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中,接收被查处对象钱物、吃请等,造成执法显失公正的,予以行政处分,并追缴个人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4、烟草专卖管理执法人员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烟草专卖管理执法人员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处罚时,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或无法律依据进行处罚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6、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财政统一罚没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并予以检举,一经查实,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
7、经办人未按规定审查申办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和办证条件,签发准运证和办理许可证,造成严重后果的,调离工作岗位,并给予行政处分。
批准人对经办人提出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办证条件批准办证的,或者违反规定擅自要求办证人签发准运证和许可证的,视情节调换其领导职务,并给予行政
处分。
8、符合申领条件,承办人有意刁难或拖延办理许可证的,对直接经办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并调离工作岗位。
9、凡本罚则未规定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制度
微山县城镇供水企业水质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强化水质监督,规范城市供水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保证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城市供水企业。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水源保护制度。检查配合环保部门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情况,及城市供水企业对当地水源水质的熟悉程度。
(二)水质检测实施。查阅城市供水企业依据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测指标和频率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记录、报告及检测质量控制记录。
(三)水质监管制度。检查企业内部水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四)水质检测制度。查阅供水企业的水质检测制度,抽查原始台账记录。
(五)水质检测能力及实施情况。实地查看水质化验室,考核检测人员业务能力。
(六)水质信息报告与公布。查阅供水企业出具的上报记录,包括向供水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报告情况及“山东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平台”使用情况。检查近期向社会公布的水质信息情况。
(七)岗前培训与持证上岗。查验水质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抽查检测人员上岗证、健康证等证件。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听取企业负责人供水水质管理情况的汇报,并可以提出质询。
(二)查阅供水水质有关的文件、资料、合同、数据、帐簿、凭证、报表,原始记录;调查、核实水质检测机构的招标投标、合同、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相关设备卫生许可证等有关情况;并可以要求相关人员做出必要的说明,取得或复制有关的文件、资料。
(三)查看企业水质检测机构现场,包括化验室布局合理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能否满足指标的检测要求。
四、监督检查措施
(一)组织开展城市供水企业水质专项检查;
(二)要求供水企业定期上报水质检测报告,包括原水月检、出厂及管网水月检42项、年检106项监测报告等;
(三)必要时现场抽查水质检测人员的某项指标检测能力;
(四)现场监督城市供水企业的出厂水106项检测的采样工作;
(五)对城市供水企业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等水质进行进行抽检。事先不通知相关企业,直接到现场采样,并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水样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监督检查程序
(一)制定城市供水水质检查方案;
(二)下发监督检查通知(水质抽检不提前通知);
(三)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四)向检查对象反馈意见;
(五)下发整改意见;
(六)督促落实整改;
(七)视情况安排复查工作。
六、监督检查处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济宁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济宁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篇: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及依据
主要职责
1.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土地、测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负责本辖区内的基础测绘及更新、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基础测绘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基础测绘条例》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有关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水系、交通、居民点、植被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定期更新基础测绘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八条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
以上职责为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3.负责本辖区地籍测量、宗地测量,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组织管理地籍测绘。”
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4.负责本辖区内各类土地项目地形测量及土方测算工作。
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5.参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沉降观测、测绘业务咨询等测绘业务。
本单位测绘资质范围及经营范围内测绘业务
第五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县委办:
作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宣传贯彻和认真执行国家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要想履行好这项义务,尽到这个责任,就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为了规范我局行政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廉洁高效的土地管理队伍。现将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
为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我们首先注重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学习教育,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我们将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国土资源局干部职工十要十不准制度”以文件形式在全系统内印发,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制度内容,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加强《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学习。今年,全局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全局人员能够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努力使各项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当地党委、政府满意,用地单位满意,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推行政务公开,窗口办文制度,规范土地市场管理
为增强工作透明度,我们制作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公示栏》,悬挂在局机关较醒目的地方,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缴费对象、批准机关及文号等事项作了详细的标注。机关抽出2名业务骨干固定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受理审批业务。今年以来,共受理业务117件,其中承诺件46件,上报件71件,所办业务无一差错。窗口工作人员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和廉洁高效的办事效率受到了用地单位及行政服务大厅的高度评价,在行政服务大厅各服务窗口的评比中,被评为“文明窗口”。
同时,我们完善了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城镇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和公布制度、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等制度。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对我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使用实行统一征用、统一供应;认真执行《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凡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一律采取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土地。同时,认真落实《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1号令),对协议出让地价,严格实行地价评估、集体决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国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的意见》(豫政[2003]41号)文件规定,对县域经营性用地严格实行“招、拍、挂”出让制度,规范我县土地有形土地市场建设。
三、完善制度和程序,推进依法行政
为全面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今年,我们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依法行政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严格办证、办事程序。在办理《土地使用证》等有关证件时,我们要求办证人员严格审查应当提交的全部文件和手续,对可能有瑕疵或提交的文件不全的,一律缓办,凡有争议的不予办理,杜绝人情证;在行政案件的查处过程,执法人员必须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告知并记录在案。案件结束后,所有材料一律编码归档。行政行为(处罚及信访调查)无论大小,调查过程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处理意见或决定,凡需以局或县政府名义发文的一律经局法制办审核并签述意见后报局领导批准。
为有效解决土地信访积案,减少土地信访量,我们建立了值班和案件登记制度、实行案件责任制度、廉洁文明办案制度、重大案件的汇报和集体会审制度、协调、合作与分工负责制度、举报制度、督查和检查制度、错案及违纪追究制度。同时,对法定审批、项目资金申请、农用地转用等重大事项严格实行集体会审。对《依法行政的有关规定》中关于责任追究的15种行为,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经济制裁、调离岗位、降职、责令待岗处理,情况较重的给予党纪和政纪处分,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切实规范机关人员行为。
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缩减行政审批项目的有关规定,压缩行政审批项目,缩减办事程序;对法律规定的有关土地收费项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来局办事单位和人员,积极主动热情服务,做到不推诿,不拖办,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在系统内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