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教师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高效课堂 教师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当然是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也就是教师应该做什么?我们建设高效课堂,提倡发动学生学习,教师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结果就出现了讲与不讲或者少讲的争论。而且还争论不休。我想表面看是讲与不讲,其实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讲学生能学会也没有必要讨论讲不讲。关键是我们靠讲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达不到我们的目标。那么教师不讲是不是就没有事情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究竟如何实现。换句话说,教师在高效课堂背景下究竟应该做什么?我们给教师的定位是导师是服务者。那么如何做导师,如何服务。
教师的第一项工作是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如果真正有了学习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如何点燃,这是个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艺术的问题。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但总得原则就是用真情点燃激情,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点燃激情。
教师的第二项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厌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学,那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学科,知道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够自主学习,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才会高效。
教师的第三项任务是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编制一个导学案,每个学生拿着这个导学案,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导学案就是学生登高的梯子,所以要设计好高度坡度和跨度,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千万不能把导学案变成束缚学生学习的新的霸占课堂的工具,有原来教师讲霸占课堂变成导学案霸占课堂。
教师的第四项任务是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学情调查,必须知道学生在那些方面不会,那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东西。
教师的第五项任务是构建班级的学习小组和竞争文化。高效课堂必须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词。包括如何分组,如何建设小组,如何建立小组竞争竞机制,如何构建小组文化,如果没有小组建设做保证,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把这些事情设计好,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的目标。
教师的第六项任务是整合教材。有许多教师说,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我们现在的教师有许多人都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一趋的讲,我认为,教材只是素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思想,学科结构,学科内容,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可以打破学时,打打破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高效。
教师如果在高效课堂上做好了这六项工作,课堂就会高效,你可以想一想,这六项工作都必须讲吗?所以我们不是讲不讲的问题,必须让教师知道究竟应该做什么。知道了做什么,才能知道不做什么。课堂才能高效。
第二篇: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
东 青 卜 小 学
李颖娣
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用全新的视野审视高效课堂
本学期初,我有幸听了进修学校赵晓芳主任的讲座,使我对杜郞口的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构建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如今,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显示了我们这些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舍本求末、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我们不能因头脑一时发热,不顾自己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盲目的随波逐流,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根本不会高效,连有效都达不到,甚至是低效。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审视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以及它背后的价值追求。让我们从思想上、行动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多角度、全方位地备战我们的课堂教学。
那么,为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构建高效课堂的先导。
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人生,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败。我认为这句话的实质就是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所以,老师必须及时更新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才能引导自己去有意识的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自己做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但是,光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不够,自身的素质是理念能否得到彻底践行的依托。换句话说,素质的高低决定理念践行的程度。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师要做科研型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与此同时,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及时思考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儿,失误在哪儿;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又没取得好的效果,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努力提升专业素质。
二、潜心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我们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适当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地钻研教材,能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就是要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能否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是事关一节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做指导的,否则,课堂的有效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更不用说达到高效了。
任何一位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都务必要做好两项最基本的工作——备课和上课。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设计”这一常规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教师的理念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生为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设计之前,多问问自己:“孩子已经会了哪些?什么地方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后边的相关知识有哪些?自己设计的问题,孩子可能会怎样答?”等等,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多了解学生(备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环境;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要从个性中找出班级学生的共性,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在课堂上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我想,能做到这些,教学设计一定更科学。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就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洛克早就肯定地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们前进。
教学方法是最富有生命力、最有能动性的师生共同组织的认识过程和心理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方法灵活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五、全面了解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条件。
很多老师上完课后有时有这样无奈的感觉:“课堂上平平淡淡,没有激情,原来会的学生现在也会了,原来不会的学生现在还是不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不十分了解学生,他们已知的我们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他们不知道的我们没有涉及。因此了解学生是当务之急,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走出瓶颈的必由之路。但是对学生的了解不能是笼统的,单凭过去的经验是不够的,应该说了解学生也是一门值得我们深入钻研的课程。
了解了我们的教育对像,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助于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很重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同样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简单,对于读书的目的不明确,他们做事往往凭兴趣,经常是喜欢你这个教师,就愿意听这位老师讲课,愿意学这门功课。老师的言行就会影响这个班的学生。所以说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做法,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失去宽容的基础。而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这样教师就会多一点理解与宽容。教师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对生病的学生返校后送上一句温馨的话语,来影响学生。这样师生之间一定能形成和谐宽松的关系,师生之间就会成为朋友,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像空间的知识的王国。我们做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为了孩子们的终身发展,为了孩子们灿烂的明天,也为了完成我们做为教育者的使命,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用心经营一片属于他们的课堂学习的天空,有责任为孩子们精心塑造一个快乐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我想,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一定能为祖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第三篇:打造健康高效课堂_教师该做些什么
打造健康课堂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肖嘉媛
2014年4月,我有幸参与了罗田县打造健康课堂研讨,感受颇深。以下是我就听课、讲座所总结出来的几点体会。
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健康,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老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老师一定要当好这个主导,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真真正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使课堂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努力创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教育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课堂的前提。教师要与学生真诚沟通,充分接纳与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极大地影响到教育效能。“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总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教学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做到:(1)要充分尊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2)与学生沟通时,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要与学生的视觉发生联系,让学生感觉老师是真的想和他做朋友,爱屋及乌,学生也因此提升了学习的兴趣;(3)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用真诚来唤起学生的信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充分接纳与尊重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即使学习上有困难,但老师仍喜欢我,接纳我。这一点要把握好分寸。
二、交给学生之间健康学习竞争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取不同类型的比赛来调节课堂氛围,比如男女比赛、小组比赛,同桌比赛等。大多数学生是不甘落后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学生间出现的矛盾要及时调解,并把竞争引向健康的方向。我们要的不仅是课堂上的一时热闹氛围,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
三、敢于引导学生健康走出“角落”
教师应心如发丝,仔细观察教室里的“角落”,无论是教师自认为多优秀的课,总有几个学生要“开溜”,思想开小差,精力不够集中。教师应明察秋毫,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每当学生比较困乏,有一部分学生表面的认真聆听往往是心不在焉的时候,老师应改变一下教学进程,讲一些小笑话、幽默风趣的小故事。一边讲一边辅以夸张的语言及动作,学生立刻来了精神,听到搞笑处,个个捧腹。课堂的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在分组角色表演时,教师会注意到,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是有差异的。有的小组表演相当热烈,甚至还有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时的教室,极象是沸腾的大油锅,但同时,也有学生沉寂在热闹的氛围中,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应适时介入学生的活动中去,对关键处进行点拨,帮学生解决好角色安排的难点,让学生能圆满完成自己所分配到的任务,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才会热爱学生,才会在工作中敬业、爱校、爱生。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给学生安全感,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从而为良好的课堂管理打下基础。
其次要有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向自己的桶里注入活水。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 学生喜欢学习自己所教的课程,从而促进良好的课堂管理的实施。
第三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良好的课堂管理就不难了。
第四要具备相应的课堂管理艺术知识。(1))、应当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工作。尽可能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准备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娴熟,有逻辑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直接促进课堂管理。(2))、课堂上,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让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在有效时间内突出解决好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形成课堂教学的合理的、自然的节奏,使各个部分内容自然衔接,环环紧扣,并留有一个饶有回味的结尾。(3))、必须具备随机应变,妥善处理好一些课堂上产生的问题的能力。对于课堂上不良行为的处理办法,可以视情况而定。比如,当发现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和别人讲话时,突然向他(她)发问,这可引起不听讲学生的重视,不敢再捣乱,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以利于学生今后在课堂上专心听课。(4)教师还应当注重细节,拥有良好的教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衣着得体,在感官上给学生悦目的感觉。视时机而适度的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给课堂营造一种轻松地气氛。不要让整堂课都太过严肃,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态度来听课,才能使学生爱上课堂,才能促进健康课堂的形成。
总之,我的教学理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除了在教学中不断钻研外,我更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健康发展。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让学生健康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第四篇: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作者:李钢辉
工作单位: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邮编:831700
盼望着,盼望着.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快要吹绿我们新疆这快沃土了.我们在激动和惊喜之余可能更多的是震撼和茫然.课标变了,教材变了,评价机制变了,教学理念也变了,变的太多可稍嫌太迟.如何应对?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事.特别是我们广大的高中一线教师更是责无旁代,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而不可拒.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名历史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商讨,一求抛砖引玉.一 转变观念,明确定位.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而展开,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由知识的传递者,越来越多地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探究者、合作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互动影响、激励探究、鼓励创新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熟悉历史发展的走向。由于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发现真理、探求结果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现代教育观更关心的是如何使传授知识把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聪明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对与错的结果.所以,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如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由于孟子、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人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儒家文化。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质疑与创新,这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能了解过去、熟悉现在和把握未来。因此,作为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要善于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理论的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二 精研课标,以标定教,以标导学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参考的重要依据。高中课改是一标多本,未来的高考命题只能依据课标,不会拘泥于哪一本教材,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认真学习研究课标准。通过学习,先从总体上把握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了解新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然后再结合试用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的三维目标.从而拿出一个相对合理备课草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再加以完善.课标是我们在新课改教学中的行动指南.所以,作为在新课改教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者的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标,以标定教,以标导学.三 熟悉教材,科学整合,合理取舍
伴随着课改理念的挑战接踵而来的是新教材的挑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是历史教师,教材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新教材面前我们和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但我们同时又是学生的导学者,作为导学者的我们必须对教材不但熟悉,更要学会科学的整合和合理的取舍.做到为我所用.课标只是为我们明确了方向,规定了目标,而教材才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认知的主要工具,面对高中历史新教材确立的专题型体系和模块教学,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无法适应。面对丰富的新教材内容,教师若是处理太随意、无计划性,会导致拖延教学时间,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大胆取舍教材内容表面看起来是文字游戏,其实是理念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合理取舍理所应该,如何取舍教材的内容?我认为关键要认真学习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讲解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课程标准》以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课外阅读;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的取、舍,最终将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把握和超越.四 结合高考,定位目标.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培养了多少有用的人才,国民的素质提高了多少.在高考生命力依然旺盛的现在,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只能是我们的考试特别是高考更加的完善和科学.三年后我们还是要接受高考的洗礼.在所以了解高考与新课改之间的关系就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们新疆的教师来说挑战更大.因为我们刚刚开始新课改.三年以后究竟怎样考?方案尚在商讨中.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个人认为高考就是再变,历史知识是不会变的.它肯定是以现行历史课标为主要依据,就现行教材设计试题的.从这一点考虑我们研究高考很有必要,虽然我们还没靠考,但是其他省却早已考过.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的目标放在那些已经进行新高考的省市,特别是那些与我们用着共同教材的地方.精心研究历研究你就会发现命题的理念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新课改理念和开放性情境设计,多元化评价标准;考试紧密联系历史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生活,以现实问题为设计框架,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命题导向;强调主干知识及其相互联系,发掘学科理论的应用价值;考试涉及到了新的三维历史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些对你日常教学具有明显导向性的东西。而我们现在就可以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在现在的教学中进行点滴渗透,进行有效备考做到未雨绸缪.五 在借鉴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
高中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借鉴他人经验是迅速适应新课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借鉴时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听了一堂好课之后,“依葫芦画瓢”,全盘照搬,犹如鹦鹉学舌,只模仿其外露的特点而不研究其精神内涵。这样的学习,最终只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不会超越,甚至迷失了自我。另一种是不以为然,百般挑剔,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最终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教师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经验的积累,而教学经验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不仅有其共性而构成的可迁移性,还有其个性而形成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因人因地因时因情因景制宜.对别人的教学经验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收,贵在认真思索筛选,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获,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今年5月有幸听到昌吉州教研室赵笑莅老师的一节师范课.感触颇深:首先,是她的教学设计很严谨、科学且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现实意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新课改下文化史教学的成功范例.其次,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注重逻辑性和思维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再次,就是亲和力.整堂课中无论我们的学生怎样的差强人意她的心态都很平和,说的更多是表扬和激励的话语,整堂课让人感觉更多是朋友间的一种对等交流.当然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只有身临其境,才会如沐春风.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所学感悟.如果让我再上同样的课.应该怎样做?恐怕至少在语言风格上.内容取舍和问题设计上都会有一些变,毕竟我不是赵老师.我只能学到她的理念和严谨而终是难以在风格上模仿于她了.六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自我风格.学习也好,借鉴也罢,最终都要应用于实践。借鉴是“他山之石”,实践是“自我发现”。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当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披荆斩棘,努力开辟高中课改的新途径,敢于吃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每一位教师都要敢于主动出击,胸有成竹地笑迎改革,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课改的筛选。
面对新课程容量大、体系新、专题学习难度、大课时明显不够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音像等手段,设法增大学习信息量;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如人教版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如“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本课测评”、“学习延伸”等,教师要以此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真正的“学堂”,比如我校李继荣校长提出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法,即教师讲解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活动不少于三分之一,师生互动要达到三分之一;四是教师要精讲,学生看懂的教师就不要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就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五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新的学习观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如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上网、复习初中知识,以便理解高中知识,建立专题模块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等;六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科学处理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知识网络体系。七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可以有传统的历史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等,还可以有历史小论文、历史制作(历史课件、历史漫画、历史网页、历史flash)总之,能充分体现课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作业不妨都可大胆一试.七 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超越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学反思则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高中课改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高中教师要对改革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因为只有坚信成功才能大胆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才能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和超越.学海无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在高中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更不要只满足于一桶水。高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从现在起请赶快学习吧,在探索中创新吧.
第五篇:政府官员应该做些什么
政府官员应该做些什么
历朝历代,凡大兴土木者,皆因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朝野动荡,危及皇权。人们对大肆挥霍深恶痛绝。一些利民利国的一些土木工程,譬如兴建河道,整修道路。都是高投资的项目。在古代这些受制于生产力,劳动人民不堪其苦。
而如今,技术的先进性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大都采用机械化操作,人们不再痛觉于政府的发展工程。对于政府应该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这些事情。要做到纵观全局,瞻仰未来,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放弃了为了大的发展与崛起。
一个好的官员,无论大小都要以所管辖地区的人民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尽最大努力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但不可不顾一切,只求发展了经济,损害了环境的平衡,造成恶劣的后果。响应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其职谋其政,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利。